许多人因聚餐或娱乐活动熬夜,引发口干或眼睛干涩、发红、肿痛等阴虚上火症状,此时不妨试试枸杞叶猪肝汤。
材料:猪肝150g,枸杞叶150g,枸杞子20粒,生姜、食盐、白胡椒、料酒、香油各适量。
做法:将猪肝用流水洗净,放入盆中用清水浸泡30分钟,切片,然后加入食盐、生姜丝、料酒各少量和香油几滴抓匀腌制15分钟。在锅中加入清水烧开后,把腌制好的猪肝焯水,待猪肝变色后捞出备用。将锅洗净,加入香油,放入姜丝炒香,加入开水烧沸后,下枸杞叶和枸杞子,倒入猪肝搅匀,煮沸后再小火煮2~3分钟,最后加适量食盐、白胡椒调味即可。
功效: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当熬夜上火,出现目赤肿痛、眼睛疲劳、干涩时,往往要从肝着手调理。
一要补血养肝,阴血充足目自明,二要清热去火以明目。
猪肝、枸杞叶两主料均入肝经,养肝明目,且枸杞叶的凉性能克服猪肝的温燥之性。
现代研究发现,两者都含有丰富的铁元素和维生素A,故能在补肝血、明目方面相互促进。
资料:养生中国
编辑:杨军慧
同样是胡椒,“白胡椒”和“黑胡椒”的区别很大!知道后别乱买了导读:胡椒是我们最常使用的调料,无论是荤菜还是素菜,放适当的胡椒,都可以使菜肴更香更好吃。而胡椒名的来源,据《本草纲目》曰:“胡椒,因其辛辣似椒,故得椒名。而在市面上,有“白胡椒”和“黑胡椒”这2种胡椒,很多人吃了很多年,以为它们是不同植株上结的果。其实黑胡椒和白胡椒其实都是用同一种胡椒树结的果实,只不过它们采摘的时候不同,处理 *** 不同,才使得胡椒有“白胡椒”和“黑胡椒”这2种。接下来我就详细的给大家介绍一下“白胡椒”和“黑胡椒”的区别,知道后别再乱买了。
之一点:味道区别
黑胡椒:黑胡椒闻着有很重的辛辣味,去腥增香的效果特别好,但是黑胡椒粉的辛辣味不稳定,如果长时间煮,黑胡椒中的辛辣味等等都会挥发,所以在使用黑胡椒粉时,一定要起锅前在放。
白胡椒:虽然白胡椒粉的辛辣味比黑胡椒更重,但是需要长时间烹饪,才能完全激发出白胡椒的辛辣味,所以有一些菜肴,会用黑胡椒代替白胡椒。而白胡椒粉它的香味和辛辣味比较稳定,不会随着烹饪的时间过长,导致香味、辛辣味挥发,所以白胡椒使用的范围会比黑胡椒广一些。
第二点:加工区别
黑胡椒:黑胡椒是未成熟的绿胡椒颗粒采摘后,然后放入到滚沸的水中煮5分钟,接着将胡椒颗粒放入到太阳下暴晒或者烘干,就变成了黑胡椒。
白胡椒:白胡椒是完全成熟的红色颗粒胡椒,然后将胡椒颗粒外面的红壳去掉,留里面的果肉,接着将果肉晒干,就成了我们经常食用的白胡椒颗粒。
第三点:用途区别
黑胡椒:黑胡椒在炖汤或者烧烤、炒饭时用得最多,特别是高温烧烤或者炖汤时,加上一勺黑胡椒粉,可以激发出黑胡椒粉中的香味,从而大幅度增加菜肴的香味。
白胡椒:白胡椒在炒菜或者做红烧菜、蒸菜时用得比较频繁,因为这类菜只需要适当增香,不破坏菜肴原本的颜色,就可以了。
第四点:功效的区别
白胡椒的辛辣味相对于黑胡椒来说,它更为辛辣,因此白胡椒的散寒和健胃的功能更强。如果您想散寒或健胃,首选白胡椒。
大家再买白胡椒或者黑胡椒时,并不是白胡椒越白越好,黑胡椒越黑越好。在买白胡椒时,建议大家选择表面黄白色或淡黄白色的,同时顶端与基部间有多数浅色线状条纹,这种白胡椒品质更好。而买黑胡椒时,买黑褐色的,这种胡椒的辛辣味会更好。无论白胡椒、黑胡椒,买回家后,只需要密封好,至少2-3年都不会坏,因为它们本身就具有防腐的作用。
同样是胡椒,“白胡椒”和“黑胡椒”的区别很大!大家看完后,以后不要乱买了,如果还有什么不懂的,都可以留言问我,感谢大家的支持! 如果今天的文章对您有帮助,请点一个关注,点一个赞。
告诉你常见香料的区别和用途,一目了然,收藏今天跟大家聊一聊香料,我国香料历史悠久,香料发展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当时人类对植物中挥发出的香气已很重视,主要指胡椒、丁香、肉豆蔻、肉桂等有芳香气味或防腐功能的热带植物。如今21世纪,我们日常烹调也离不开这些香料。那这些香料要怎么用,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呢,今天就来一一说明它们之间的区别和作用在哪。
以上就是我们日常烹调中比较常见的香料了,分别有,八角、桂皮、香叶、草果、小茴香、孜然、花椒、黑胡椒、豆蔻、丁香、白芷、良姜。
八角
八角是一种具有自然浓郁香气的香料,它有明显的甘甜味,味道类似于甜茴香精油,又带点类似罗勒的香味。八角在日常烹饪中多用于炖、煮、腌、卤、泡等,也可以加工成五香调味粉等。
桂皮
桂皮的味道甜中带涩,香气新锐。桂皮,学名柴桂,又称肉桂、官桂或香桂,为樟科、樟属植物天竺桂等,樟树树皮的通称。桂皮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香料之一。桂皮可入药,又是日常食品香料或烹饪调料。桂皮含有挥发油而香气馥郁,可使肉类菜肴祛腥解腻,芳香可口,进而令人食欲大增,最常用于炖煮各种肉类,比如卤肉、红烧肉等。
香叶
香叶又叫月桂叶,味辛辛微温,带微苦,气味芳香。香叶不仅是卤料中最常用的香料,在西餐中也是较为常用的一种香料,香叶本身并不能食用,但和食物放一起烹煮,就能让食物增加香气,新添风味。
草果
草果具有特殊浓郁的辛辣香味,带点淡淡的姜味,还夹杂着淡淡的孜然味。草果在调料中起到的作用主要是祛腥除膻味,增进菜肴的味道,多用于牛羊肉、猪肉等食材。
小茴香
小茴香外形大小和稻壳相似,小茴香的味道有点类似樟脑丸。微有回甜和苦味。小茴香多用作香料,或者鱼、肉、调味酱中,有祛腥增香的作用,并能增加食欲;研磨成粉末可用于 *** 五香粉。
孜然
孜然口感风味极为独特,富含油性,气味芳香浓烈,孜然常用于烧烤、烤肉,用孜然加工牛羊肉,可以很好的祛腥解腻,并能令其肉质更加鲜美芳香,增加人的食欲。
花椒
花椒麻辣微涩,芳香浓烈,炒熟后香味更加。花椒的果皮椒红、种子椒目可入药,花椒味麻,青花椒的麻还带点刺鼻的味道,青花椒比较适合做火锅锅底料和烧菜,红花椒比青花椒还麻,味道更香,适合打成粉,做为调料粉使用。
黑胡椒
黑胡椒具有 *** 性的芳香,味道辛辣。黑、白胡椒在东西方烹调中都是相当重要的,几乎可用于所有肉类、禽类、海鲜、腌制品、汤料、佐料等。
豆蔻
白豆蔻具有用于的芳香气味,味道略微有辣味,高浓度下微微有点苦味。白豆蔻加入菜肴可以祛腥提鲜增香。常用于配置各种卤汤及烹煮卤肉、烧鸡等。
丁香
丁香味苦,闻起来有很强烈的香味。丁香主要用作调味料,可调味增香,多用于肉类、糕点、腌制食品、炒货、蜜饯的 *** 配制的调味品。也就是“五香粉”和“咖喱粉”是原料之一。
白芷
白芷有一股淡淡的中药味,味辛、味苦。白芷具有祛除异味增香,调节食物的口味,增进食欲的作用,白芷作火锅底料,有提味保鲜的作用。
良姜
良姜的芳香气味非常浓烈,带有微辣的口感,细品还有一丝类似桂皮的香气,可以说良姜是混合香型的代表。良姜在调料中有提鲜增香,优化口感、祛除异味等作用,良姜祛除异味的功能比其它姜类强很多。
以上这些香料大概的用法作用就分享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日常烹调中有所帮助,别忘了<赞>点赞收藏,下期再见<送心>!
常失眠的老人,建议补充2种维生素!常吃这4种食物,一觉睡到天亮失眠是困扰很多人的问题,如今失眠的群体逐渐扩大,不仅中老年人有失眠的问题,在中青年中也比较多发。失眠的人往往入睡困难,睡眠较浅,稍微有一丝的响动就会被惊醒,而且无法继续入睡。失眠问题会导致很多基础疾病的发生,或者以患上基础疾病的人会加重相关的症状。长期失眠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此外失眠的患者精神状态普遍不好,严重的还会患上焦虑和抑郁等相关疾病。
引起失眠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可能是缺乏维生素而导致的。相关的人群应该进行自查,看看自己是否有偏食和挑食的习惯,导致身体的营养不均衡,进而造成维生素缺乏。如果发现自己有相关的问题,需要及时的补充各类维生素。
对于失眠的人群来说,应该重点关注B族维生素。维族维生素能够提高人体新陈代谢速率,起到一定的镇静安神的作用。维生素不仅能够通过药物补充,其实生活中的很多食物中都富含b族维生素,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吧。
维生素B1
很多食物中都富含维生素B1比如各类绿叶菜,杂粮和坚果类。维生素B1能够消除精神紧张,缓解疲劳,失眠的患者可以适当的进行补充,可以对神经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改善失眠的症状。
推荐食物:紫薯
食谱【蒸紫薯】
食材:紫薯
1.买回来的紫薯清洗干净,洗掉表面的泥土和杂质。然后将紫薯的两头切掉。
2.水开后上锅,将紫大火蒸15分钟。
3.然后转小火继续蒸15分钟,这样蒸出来的紫薯比较甜。时间到了,再焖五分钟即可食用。
推荐食物:燕麦
食谱【牛奶燕麦粥】
食材:燕麦片、鸡蛋、冰糖、牛奶、核桃仁、花生米、红枣。
1.准备适量的燕麦片、核桃仁、花生米和红枣。麦片可以选用即食的,比较容易煮熟。红枣去掉核切成小块。
2.将所有食材加入锅中,倒入适量清水,水不要加太多,煮开后加入牛奶,加点冰糖。
3.最后边搅动边打入鸡蛋,鸡蛋煮熟就能吃了。这道美食一般可以作为早餐。
维生素B6
维生素B6也是和我们的神经系统密切相关的一种维生素,如果处于长期缺乏的状态,身体就会处于交感神经兴奋的情况,无法有效保证睡眠。很多杂粮都富含维生素B6,吃主食的时候可以粗细搭配多食用谷物和豆类。很多肉类中也富含维生素B6,可以在补充蛋白质的同时补充点维生素B6。
推荐食物:鸡肉
食谱【辣子鸡丁】
食材:鸡胸肉,胡椒粉,食盐,蚝油,玉米淀粉,生姜,大蒜,大葱,豆瓣酱,白糖,料酒。
1.鸡胸肉或者鸡腿肉,改到切成片,然后切成小块儿。如果是冷冻过的肉需要提前化开并且挤掉里面的水分。
2.肉中加入少许的盐,胡椒粉,蚝油并倒入料酒,抓拌均匀。抓拌到鸡肉发粘,才能充分吸收所有的调料。然后打入一个蛋清,继续抓拌,接着撒入适量玉米淀粉,抓拌均匀。后放入少许的植物油。
3.青椒切成小块,准备点姜片、蒜片和葱段。
4.锅里放油,倒入鸡丁,大火炒熟炒散,倒出备用。倒入辣椒,煸炒至断生,捞出备用。
5.另起锅放油,倒入姜蒜,放入豆瓣酱,倒入适量生抽和蚝油,开大火,加入清水,放点盐、白糖和胡椒粉,放入鸡丁,倒入料酒,鸡肉入味后,勾水淀粉,汤汁收至浓稠,最后加入辣椒和葱段翻炒几下即可出锅。
推荐食物:鱼肉
食谱【水煮鱼片】
食材:草鱼,大蒜,生姜,泡椒,葱花,鸡蛋,料酒,蚝油,食盐。
1.首先把鱼处理一下,去掉鱼鳞和内脏,清洗干净,然后将鱼骨剔下来,鱼肉切成片,清洗干净,然后加入料酒、蚝油,放一个鸡蛋清,腌制十分钟。
2.准备点大蒜、生姜、泡椒、葱花。
3.热油滑锅,花椒炒香,鱼骨煎至定型,加入清水,汤汁炖成奶白色后加入泡椒,放点盐,加入胡椒粉去腥,捞出鱼骨。放入香菜烫一下打出来。
4.快速下入鱼片,煮2分钟即可捞出。鱼汤倒进去,撒点辣椒粉,大蒜,葱花,少许盐,然后泼上热油,美味即成。
上面的几道食材在生活中都很常见,做起来也比较简单,希望大家收藏起来备用,经常吃点让自己的睡眠更好。不知道你还知道哪些治疗失眠的好办法,欢迎分享。
补气汤水有哪些?不妨试试这两款冬季之末,寒气极盛,所以取暖御寒、驱阳避阴是养生的大原则。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广州市针灸医院)脾胃科主任中医师杨洁特意为市民推荐两款适合大寒养生的靓汤。
胡椒根淮山猪肚鸡汤
材料(3-5人份):猪肚1个,土鸡半只,枸杞10克,红枣6个,胡椒根40克,鲜淮山250克,龙眼肉10克。
烹饪 *** :
1.猪肚洗干净,灼水;鸡洗净切块,灼水。
2.猪肚、鸡、胡椒根、生姜一起放入锅中,加清水1500ml,砂锅煮开后小火煲1小时,加鲜淮山煲半小时,再将猪肚捞起剪小块,加龙眼肉、枸杞、红枣煲10分钟,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本汤方适合体质虚寒,手脚不温、食少腹胀和女性痛经等各种人群,但体质燥热、口干口苦或经常口臭的人群不宜饮用。
番茄胡萝卜牛尾汤
材料:番茄300克,胡萝卜300克,马铃薯250克,牛尾1条,蜜枣2颗,生姜3片
烹饪 *** :
1.番茄、胡萝卜、马铃薯分别洗净、去皮、切块。
2.牛尾去毛、洗净、切段,焯水。
3.牛尾块、蜜枣放入锅中,加水2500ml,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炖2小时,放入马铃薯、胡萝卜滚至熟烂。
4.放入番茄块,文火煮15分钟,加入食盐调味。
功效:补肾温阳,强壮筋骨。适宜于中气不足、气短体虚、筋骨酸软、阳虚久病之人食用。但发热、感冒未清、口干口苦、舌苔黄厚腻等人群不宜。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余燕红
通讯员 王雯玉
图/视觉中国
胡椒作为一种经常用到的调料大家并不陌生。《唐本草》记载?,胡椒?具有?主下气,温中,去痰,除脏腑中风冷的?功效?。我国?史料?中?最早?记载?胡椒?的?是?西晋?司马彪?撰写?的?《续?汉书?》,大部分?人?一直?认为?是?从?印度?、波斯?和?南海诸国?传来?,实际上?在?缅甸?广泛?种植?。在?以前?胡椒?都是?贵族?才?有?钱?使用?的?香料?,直到??宋朝?海运?逐渐?发达?以后?才?大量?进口?,不再?像?汉朝?和?唐朝?一样?稀有?,直到?明朝?后期?才?成为?民间?的?寻常?香料?。说到?胡椒?的?历史?就?不得?不?提?他?在?某个?历史?阶段?的?特殊?作用?。举个?简单的?例子?,唐朝?有个?权臣?叫?元载?,在?唐?代?宗?的?时候被?抄?了?家?,其中?最奇葩?的?是发现?赃物??胡椒?800担?,换算成?今天?的?重量?大约?有?60吨?之多?。放在?现在?很多人?难以?理解?,但在?当时?价比黄金?,真的?只有?贵族?士大夫?才?会?有机会?经常?食用?。
很多人会问,这跟今天我们所讲到的菜系有什么关系?其实很有关系,很多人听说过八大菜系,但其中唯独没有豫菜,很多人也非常有疑问,作为历史文化悠久的中原地区,自古以来物产虽不比南方,但也算丰富,怎么会没有形成自己的菜系。其实不然,豫菜还真有自己的菜系,而且属于官府菜的一种,清朝末年在北京城也是达官贵人争相追捧的菜系。自打袁世凯进京以后,豫菜以其五味调和,质味适中迅速发扬光大,其中以厚德福最为有名,创始人是河南杞县的陈莲堂,民国名人梁秋实就曾在自己的书中谈到厚德福的瓦块鱼等多道名菜。
为什么要谈到豫菜与胡椒的关系呢,大家听的最多的河南美食,胡辣汤算一个吧,里面就用到了大量的胡椒,洛阳水席中的莲汤肉片等几乎所有的汤汤水水的菜里更是大量用到了胡椒。除了胡椒本身的功效外,自古以来作为奢侈品,豫菜作为官府菜大量用到胡椒也就不奇怪了。所以大家再到河南的时候,除了胡辣汤也试试看洛阳的水席菜里是不是向我说的那样有很多胡椒。
胡椒粉
大家好,我是云姐家常美食,每天和大家分享用最简单的食材,做出可口的美味佳肴。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大家都希望在家也能做出好吃的菜肴,但是有的时候好像不如人意,总也做不出酒店的味道,但自从我炒菜,做汤用上它,家人们都说我做的菜越来越好吃了。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我们厨房里常用的调味品:胡椒粉
胡椒树
胡椒粉又分为白胡椒粉和黑胡椒粉,但怎么去运用它们呢?首先让我们去了解一下它们有什么区别
- 白胡椒粉和黑胡椒粉的相同处
它们都是由胡椒树的果实制成的佐料,
- 白胡椒粉和黑胡椒粉的不同处:
一:采摘时间和颜色不同
黑胡椒
黑胡椒是在果实尚未完全成熟时采摘的,表皮微微有一点红色,然后进行晒制,最终得到黑胡椒粒,
白胡椒
而白胡椒则是在果实完全成熟后采摘的,先去皮再晒干,表面呈现灰白色。
二:味道和药用价值不同
黑胡椒味道浓烈辛辣,而白胡椒味道幽香温和,
1. 白胡椒的功效和作用:白胡椒主要有暖胃、祛湿的功效,能促进胃酸分泌和增进食欲。
2. 黑胡椒的功效和作用:黑胡椒主要有补肾、健胃的功效,能驱散风寒和解除油腻,也有助于消化。
那我们在厨房做饭怎么去用它们呢?
白胡椒粉
白胡椒粉适合做汤、粥、炒菜、包饺子之类的
白胡椒粉,炒菜用的非常多,白胡椒味道淡香,它可以在保质食材原香的基础上,为食材提鲜、增香,除了些叶子菜之外,它可以适用于多种菜品中,尤其是做汤了,放一点白胡椒粉更是让做出的汤提鲜,增香了许多,还除去了汤的杂味。
大家可以尝试一下,自己在家做完汤以后,尝一尝,再放点白胡椒粉,再次品尝一下,是不是感觉鲜香了很多。
黑胡椒粉
黑胡椒粉最适合腥味厚重的菜了,用它来炒味道鲜香可口,吃起来还不油腻,很多人都非常喜欢黑胡椒,有时在腌制菜里都放黑胡椒粉,胡椒粉多用于腥味重的肉类和海鲜类。
胡椒粉
胡椒粉什么时候放合适呢?
用胡椒粉炒菜时,在出锅时再放,因为胡椒粉的挥发性较强,如果提早放,胡椒粉大部分味道已经失去。
如果煲汤的话,在汤刚好煮熟的时候放入,这样做出来的汤更加的鲜美。
做肉类,则需要将胡椒粉与肉类完全融合,不仅可以调味,还可以起到去除腥味的作用。
胡椒粉虽好,但还是有禁忌的,阴虚火旺、眼部炎症、咽喉口腔疾病、寒痰呕吐等人不宜吃胡椒粉,大家都要注意科学使用。
分享了这么多,大家是不是也了解了许多?希望大家在家也可以做出好吃的菜肴。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我是云姐家常美食,如果你喜欢我的分享,记得关注我哟,谢谢支持,我们下期再见。
“十胃九寒”?天冷注意防胃寒坊间有“十胃九寒”的说法,即十个胃病患者中有九个是属于胃寒的。有道理吗?
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学术带头人黄穗平教授表示,在临床中,的确大多数胃病患者属于胃寒证型,尤其现在天气转冷,胃寒的朋友更要注意养护。
调治胃寒可用辛温之物
黄穗平教授表示,冬季寒邪易损伤脾胃阳气,从而引起胃脘痉挛,导致胃寒脘腹冷痛、呕吐、腹泻,治疗上就需要一些温里助阳之物来祛寒助阳。
“作为散寒通络止痛治疗的常用辛温之物,胡椒就是调治胃寒的一个好选择。内服外用不仅可助防治胃寒,平日也是调味佳品。”黄穗平说。
中医学认为,胡椒性热,味辛,归胃、大肠经,能温中散寒,下气消痰,用于胃寒呕吐、腹痛泄泻、食欲不振、癫痫痰多等。临床常用胡椒治疗胃寒呕吐,食欲不振,腹痛泄泻。
黄穗平指出,在中医临床中,胡椒单用或与高良姜等同用,可用以治疗胃寒腹痛;胡椒与半夏、姜汁和丸服,可治疗反胃、不欲饮食;与吴茱萸、白术等同用,可治疗脾胃虚寒之泄泻。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胡椒所含的胡椒碱是主要生理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惊厥、防止乳腺癌作用,同时胡椒还有镇静、助消化、抗骨骼肌松弛和抗抑郁等作用。
外敷还可解痉止痛
除了内服,胡椒还可外用。黄穗平提醒,不少人受凉以后会出现胃肠道痉挛、疼痛不适的症状。此时不妨采用热敷的 *** 以祛寒止痛。
具体做法:将1斤的粗盐、50克白胡椒、50克干艾叶一同放入铁锅里热炒,炒后趁热装在棉布袋里,放在腹部热敷,达到温中祛寒、解痉止痛的效果。在使用热敷包时,要注意避免温度过高,可在患处多垫一些毛巾,避免烫伤。
药用宜选白胡椒
我们知道,胡椒分为白、黑两种,该如何选择呢?黄穗平指出,黑白胡椒其实都是一种植物,只是加工 *** 不同。当果穗基部的果实开始变红时,剪下果穗,不去皮晒干或烘干后成黑褐色,通称“黑胡椒”;如全部果实均已变成红色时采收,用水浸渍数天,擦去外果皮晒干,则表面呈灰白色,通称“白胡椒”。
白胡椒的味道比黑胡椒更辛辣,因此散寒、健胃的功效更强,药用价值也就更高一些。
此外,生长地点越偏南方的胡椒,性越温热,因为充分吸收了南方的阳热之气。所以,一般来说,海南胡椒温热力较北方产地的更强。
食疗方推荐
白胡椒猪肚鸡汤
材料:白胡椒5克、猪肚1个、鸡半只、生姜3片(2-3人份)
做法:把猪肚用醋和面粉反复揉搓、洗净,直至没有黏液,放锅中焯水捞起再用清水冲净;鸡焯水,白胡椒打碎。全部食材放入锅中,慢火煲1个小时(至猪肚酥软),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养胃温阳。
适合人群:脾胃虚寒者,常见脘腹冷痛,喜欢温暖和热食,吃了寒冷的食物就难受不适,口淡乏味,大便稀溏,身体怕冷、手足不温,舌淡苔白、脉沉等。
温馨提醒:胡椒性热,凡阴虚有火、内热素盛者忌食。(记者 林清清 通讯员 宋莉萍)
来源: 羊城晚报
用红糖、紫苏、生姜、胡椒泡水,亲测有效昨天发烧,疼痛,可以说痛不欲生,吃了布洛芬也没有缓解,突然想到女儿前几天胃不舒服,总是感觉恶心,后来喝了浓缩型红糖水(成分是:红糖、生姜、葱白、胡椒、紫苏),红糖和生姜的功效自不必说,紫苏在中药里面很常见,解表散寒、和中开胃,非常安全,可解鱼蟹毒,安胎,所以孕妇可用。昨天下午疼到不行的时候,喝了一包,晚上喝了一包,到了半夜出了很多汗,今早醒来感觉不难受了,除了偶尔咳痰,体力已恢复大半,推荐大家。
另外,好好吃饭,不熬夜,这样会好的更快!
花椒、胡椒,不仅是常用调味料,更是温里中药,止痛、杀虫、消痰有没有去药店买过调料?比如花椒。作为调料,产地不同、颜色不同的花椒,赋予菜肴的味道也大不相同,那花椒入药又如何呢?
1.花椒
中药花椒,芸香科植物青椒或花椒的千燥成熟果皮。主产于辽宁、河北、四川,传统以四川产者为佳,又名川椒、蜀椒。花椒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有温中止痛,杀虫止痒的功效。现代研究证实,花椒能对抗胃溃疡的形成,有镇痛、抗炎作用,对11种皮肤癣菌和4种深部真菌有一定的抑制和杀死作用,其中对羊毛小孢子菌和红色毛癣菌最敏感,并能杀疥螨。
中药花椒
花椒长于温中燥湿、散寒止痛、止呕止泻,常与干姜、人参等配伍治疗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不思饮食,如大建中汤(《金匮要略》)。花椒与乌梅、干姜、黄柏等同用,可治疗虫积腹痛、手足厥逆、烦闷吐蛔等,常如乌梅丸(《伤寒论》);花椒煎液保留灌肠,可治小儿蛲虫病,肛周瘙痒。此外,花椒外用有杀虫止痒之功,可用于湿疹瘙痒的治疗,同时与吴茱萸、蛇床子、陈茶等一同水煎熏洗,可治“妇人阴痒不可忍,非以热汤泡洗不能已者”。
2.椒目
花椒入药,无论是青椒还是花椒,都是以无梗、无椒目者为佳。椒目即花椒的种子《新修本草》:椒目“主水腹胀满,利小便。”
中药椒目,青椒或花椒的种子。性味苦寒;归肺、肾、膀胱经;功能利水消肿,降气平喘;适用于水肿胀满、痰饮咳喘。可见,花椒和椒目的功效还是有差别的,这也是为什么花椒入药需要去椒目的原因。
青椒
古时用花椒时更是要“去闭口”,因为古人认为闭口椒有毒。闭口椒,即没有开口的花椒,其中是包含椒目的。《肘后备急方》中记载:“蜀椒闭口者有毒,食之戟人咽,使不得出气,便欲绝,又令人吐白沫,并吐下,身体冷痹,……又食椒不可饮热,饮热杀人。”大量花椒直接吞服有引起呼吸道痉挛、喉头肌肉暂时性瘫痪的可能,这大概是古人认为花椒有毒的原因。
花椒
3.秦椒、蜀椒、蔓椒
花椒在我国的历史非常长,最早有文字记载是在《诗经》。“有椒其馨,胡考之宁”(《诗经·周颂》)。
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性专著《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花椒有三种:
秦椒:味辛温,生川谷。治风邪气,温中,除寒痹,坚齿,长发,明目。久服轻身,好颜色,耐老,增年,通神。
蜀椒:味辛温,生川谷。治邪气可逆,温中,逐骨节皮肤死肌,寒湿痹痛,下气。久服之头不白,轻身增年。
蔓椒:味苦温,生川谷。治风寒湿痹,历节疼痛,除四肢厥气,膝痛。
——《神农本草经》
秦椒和蜀椒是产地不同的花椒,而蔓椒又名两面针,是以根或叶子入药。味苦、辛,性平;归肝、胃经,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祛风通络、解毒消肿的功效。
两面针
4.胡椒
到了唐代的《新修本草》中又多了一种椒,这就是胡椒。在我国,关于胡椒最早的记载出现在西晋张华编撰的中国古代神话志怪小说集《博物志》里。很长一段时间,因为数量稀少,胡椒一度是“财富的象征”。直到郑和下西洋后通过朝贡和贸易,将大量胡椒运往中国,才使其从权贵食用的奢侈品变成了普通百姓也能食用的日用品。
胡椒,味辛,大温,无毒。主下气,温中,去痰,除脏腑中风冷。生西戎,形如鼠李子。调食用之,味甚辛美,而芳香不及蜀椒。——《新修本草》
中药胡椒,胡椒科植物的果实,主产于广东、广西、云南。现代研究则认为胡椒有降胆固醇作用,可对抗心肌缺血、纠正心律失常,并有镇静、镇痛、解热等作用。胡椒味辛,性热;归胃、大肠经,有温中散寒、下气、消痰的功效。
胡椒
胡椒与高良姜、荜茇等同用,或用胡椒研末炖猪肚,能温中散寒止痛,治胃寒腕腹冷痛、呕吐。胡椒对反胃、不欲饮食及脾胃虚寒之泄泻也有治疗效果。此外,胡椒下气行滞消痰,与荜茇等份为末同服,可治痰气郁滞,蒙蔽清窍的癫痛痰多。
胡椒不仅是中药,更是调味料。秋末至次春果实呈暗绿色时采收,晒干后为黑胡椒;果实变红时采收,用水浸渍数日,擦去果肉再晒干,为白胡椒。对于烹调来说,黑白胡椒用处大不同,但胡椒入药,黑白并无太大区别。
白胡椒
5.荜茇
胡椒在古代又叫荜拨,中药中也有荜茇(bì bá),它是另一种胡椒。
“荜茇,为头痛、鼻渊、牙痛要药。”——《本草纲目》
中药荜茇,胡椒科植物荜茇的干燥近成熟或成熟果穗。国内主产于云南、广东,国外主产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荜茇味辛,性热;归胃、大肠经;有温中散寒,下气止痛的功效。可用治中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寒凝气滞、胸痹心痛、头痛、牙痛等。以荜茇配胡椒研末,填塞龋齿孔中,可治龋齿疼痛。
荜茇
6.荜澄茄
中药荜澄茄,外形似胡椒,功效似荜茇,它是樟科植物山鸡椒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广西、浙江、四川、福建。味辛,性温;归脾、胃、肾、膀胱经;有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的功效。李时珍称其“暖脾胃,止呕吐逆”。治胃寒脘腹冷痛、呕吐、呃逆,功似荜茇,可单用或与高良姜、丁香、厚朴等同用。此外,荜澄茄还可与萆薢、茯苓、乌药等同用治寒湿郁滞之小便浑浊,或下焦虚寒之小便不利。
荜澄茄
花椒、胡椒和干姜、肉桂、茴香等等一样,不仅常用的调味料,更是温里中药。其实,中医药早就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只是你没注意到罢了!
你还知道哪些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的中药?留言板写下吧!#头条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