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期货主力合约(AU2312)再次刷新历史高点,盘中触及480.26元/克,截至收盘报469.72元/克。
受金价波动的影响,近两个交易日A股黄金概股上涨,截至9月15日收盘,银泰黄金(000975.SZ)股价连续六个交易日收高,创今年以来新高;西部黄金(601069.SH)、湖南黄金(002155.SZ)、赤峰黄金(00988.SH)逆势上扬,连续三个交易日收高。
人民币计价黄金价格持续走高,上海山金实业贵金属产业部总经理蒋舒对之一财经分析称,今年以来受汇率影响,人民币计价黄金价格持续强于国际金价,当前现货持续紧张和汇率预期的驱动,短期推动沪金价格屡创新高。
国际金价方面,通联数据显示,伦敦金在1910美元/盎司附近维持震荡格局,COMEX黄金期货收报每盎司1940美元。
南华研究院分析师夏莹莹对之一财经分析称,受人民币汇率波动及黄金进口受限影响,国内黄金供应趋紧,推动国内金价强势走高。从需求侧看,国内黄金消费需求旺盛亦推高金价。此外,黄金在资产配置中的作用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也增加黄金投资需求。
2022年以来,人民币计价黄金资产价格明显走强,据世界黄金协会统计,2022年前11个月,以人民币计价的黄金价格逆势上涨9%,超过了债券、货币基金等主流资产的表现。
且全球央行增持黄金一定程度上对金价形成长期支撑。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7月底,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共计35664.5吨。7月份,全球央行黄金储备增加55吨。其中,中国人民银行为更大的官方黄金买家,7月增持黄金23吨。自去年11月起,中国人民银行连续第九个月宣布增储黄金,累计净购入黄金188吨,官方黄金储备总量增至2136吨(占总储备的4%)。
世界黄金协会高级分析师贾舒畅分析称,具体看来,7月份上海-伦敦金价差大幅走高,平均溢价升至17美元/盎司,较6月跃升了11美元/盎司。境内外金价溢价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中国黄金市场的供需情况,黄金供应的收紧推动了国内金价溢价的走高。
回顾金价今年来的表现,除了沪金近期持续创新高,2023年上半年国际黄金价格也创出历史新高,国际现货金价更高触及2081美元/盎司。
方正中期期货分析称,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节奏和经济衰退将继续主导黄金走势,美联储本轮加息周期接近尾声,货币政策当前仍存在不确定性,预计金价走势仍将高位震荡。
蒋舒认为,国内外金价趋势在汇率预期局部改变和现货紧张局面缓和的基础上会重新趋于一致。
明眼观潮︱“中字头”躁动,黄金“狂飙”,牛市“8年之约”会重演么?2023年是个让不少老股民期待的年份。因为在1999年、2007年、2015年每隔8年都迎来一轮大牛市,2023年还会重现么?
回望即将收官的一季度,却有些差强人意。A股在1月份的一波“开门红”后,指数再度进入震荡盘整。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为代表的“中字头”和ChatGPT概念股表现抢眼,新能源和医药等赛道股则持续走低。年初被机构们寄予厚望的港股同样低迷,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又回到年初的起点。
境外市场更是雷声滚滚。在美联储激进加息的背景下,硅谷银行持有的债券资产大跌引发挤兑,进而传染到更多美国中小银行,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巨震。有着167年历史的金融巨头瑞士信贷在流动性危机冲击下,无奈以31亿美元的低价委身瑞士银行以“续命”。尽管银行业危机未解,但3月22日夜间,美联储依然再度宣布加息25个基点达5%的水平,市场预期美联储将维持高利率直至通胀降温。
重重压力下,避险情绪升温,黄金价格大涨,内地居民虽然储蓄总量大增,但入市意愿不高,反而出现了提前还贷潮。2023年再现牛市的概率大么?在当下时点,又该如何布局?
牛市“8年之约”难再现,关注结构性机会
尽管今年来股市行情并不如人意,但不少在股市浸淫多年的老股民以过往经验对牛市依然有所期盼:自1999年开始,每8年都会有一轮大牛市:1999年纳斯达克指数的疯狂驱动的A股科网股泡沫,2007年强劲的经济和居民储蓄搬家推动上证指数达到历史性高点6124点,2015年则是互联网+和融资盘驱动的“杠杆牛”,2023年是否也能来一轮新的大牛市呢? *** 上有好事者甚至又拿出某流行天后每次大婚都会“催牛”的老梗……
但任何一轮牛市都需要居民资金大量入市推动为基础,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居民对股市的热情并不高,超额储蓄和提前还贷反而成为主流,今年重现牛市“8年之约”的概率恐怕不大。
央行数据显示,2022年,住户存款新增17.84万亿元,比上一年多增了7.94万亿。央行《2022年第四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也显示居民的储蓄热情高涨,去年四季度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61.8%,这一比例为有统计以来的更高值。今年来住户存款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惯性。央行数据显示,1月份,住户存款增加6.2万亿元,同比多增了7900亿元,2月份,住户存款增加7926亿元。
和“超额储蓄”同时出现的现象是“提前还贷热”,今年春节开工后,“提前还贷”多次登上热搜,部分银行甚至采用延长办理时间等多种手段缓解压力。为此,今年2月金融监管部门还专门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商业银行按照合同约定,加快处理积压申请,做好提前还款服务。“提前还贷热”的背景一是近两年市场利率呈下降趋势,存量房贷利率与新增房贷利率之间的利差扩大;二是存款利率下跌、理财产品“净值化”后收益率波动、股市缺乏持续盈利效应等等导致居民投资的热情不高。
相对于股市而言,作为“避险资产”的黄金则更受追捧,3月20日纽交所黄金期货价格一度突破2000美元/盎司,距历史高位仅一步之遥,A股上市的黄金ETF(518880.SH)当日大涨3.07%,黄金概念股集体“狂飙”,新股四川黄金上市更是连续12个交易日涨停。
为什么居民更愿意“缩表”提前还贷,追逐避险资产?日本经济学家、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辜朝明在《大衰退:如何在金融风暴中幸存和发展》将企业和家庭选择减持风险资产、增持安全资产,减少借贷、提前还贷的现象称为“资产负债表衰退”。3年疫情对经济影响的惯性、俄乌冲突持续、美联储激进加息对资产价格的影响进而对银行冲击,种种因素导致了居民更趋于保守。
综上,从经济基本面和市场流动性的情况来看,今年居民储蓄大举入市驱动指数牛市的概率不大,但结构性牛市带来的局部机会依然存在。有趣的是,相对于8年一遇的指数牛市,结构性牛市过往则是每5年会出现一次,例如,2004年的“五朵金花”、2009年4万亿推动的基建板块、2014年的创业板行情、2019年的科创板行情……那2024年前后是否会有结构性牛市,其中机会又将在哪里呢?
综合市场各方面的观点和思考,以下三条线索值得关注:一是新能源和医疗这两大“长坡厚雪”赛道在今年充分调整后再次布局的机会;二是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对数据要素的重估带来的机会;三是“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框架下国企上市公司的机会。本次的专栏,我们将重点讨论下第三个机会。
国企重估是长期过程,警惕短期炒作
在上期专栏《股市面临新一轮历史拐点:疫后复苏与国企重估》中,笔者侧重分析了国企改革和建立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对国企上市公司带来的投资机遇。
从春节后的行情来看,以中国电信为代表的三大通信商、“两桶油”和基建类等“中字头”板块的走势确实受到了资金追捧,出现了久违的“大象起舞”。实际上,国企改革主题行情从去年底已经开始启动,2022年四季度开始至今年2月底,中证国企改革指数(399974.SZ)更大涨幅高至19.55%,大幅跑赢了沪深300、中证500等主流宽基指数。
中证国企改革指数走势(2022.10.01-2023.02.28)
数据来源:WIND
在笔者看来,在短时间连续大涨之后,“中字头”板块进入“稍息”阶段,但中长期的投资机会才刚刚开始。影响上市公司股价的因素主要是三点:一是业绩驱动为主的公司基本面;二是流动性驱动的估值变化;三是分红和回购。近期“中字头”的躁动也是因为三个要素均出现长期的积极变化。
从基本面指标来看,伴随《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央企和地方国企近年来内部管理制度、激励手段、盈利能力能方面都得到明显改善,上市公司质地均有显著提升。据南方基金统计,央企和地方国企2019年至2021年净利润复合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8.9%和31.7%,远超市场平均14.1%的水平,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充分体现出央企和地方国企经济“压舱石”的作用。 3月16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在《人民论坛》杂志发表署名文章《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经验总结与未来展望》,提出将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深入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坚定不移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这将持续推动央企和地方国企上市公司的质量提升。
从估值指标来看,国企上市公司估值也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虽然近年来国企整体经营稳健增长、资产质量较好,但相关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不理想,估值水平整体偏低。据统计,与5年前相比,国有上市公司利润增长70%,但市值仅增长10%;市净率为0.86倍,下降30%,明显低于全市场1.6倍的平均水平。国企上市低估值的原因,与行业属性和资金偏好都有关系。从行业上来看,国企普遍集中在能源、公用事业、金融等传统行业,而过往资金更偏爱互联网、医药、消费等板块。随着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建设,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可以预期国企长期被低估的情况将会改善。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易方达、嘉实、博时、南方等多家基金公司上报一批央企主题ETF,新一轮央企指数产品化进程正式启动,这意味着未来将有更多资金加大央企配置力度,有利于相关上市公司估值的进一步修复。
从现金分红率指标来看,国企高分红的特点也更容易受保险资金和养老金等长期资金的偏爱。业绩稳定,拥有充足的现金流,是国企能够进行持续高分红的基础。例如,近10年来长江电力的长牛行情,也和其稳健的现金流和分红政策有关。2015年长江电力完成重大资产重组,承诺了未来10年的分红政策,其中2016年至2020年按每股不低于0.65元现金分红,对2021年至2025年每年度的利润分配按不低于当年实现净利润的70%进行现金分红。不久前,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先后发布公告称将提高现金分红率。其中,中国移动2023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提升至当年公司股东应占利润的70%以上;中国电信将在A股发行上市后3年内,逐步将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提升至当年公司股东应占利润的70%以上。
但必须要指出的是,从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来看,短期炒作对于国企的长期健康发展没有帮助,也会加大投资者的风险。本轮国企上市公司的重估过程是长期的,不会一蹴而就,2007年“中国神油”和2015年“中国神车”那样暴涨暴跌的行情很难重现。一方面大市值公司股价拉动需要充沛的流动性,而正如前文所述,资金大举入市的情况并未出现;另一方面,现金分红率指标也制约了股价涨幅,因为随着股价上扬,分红率将同步降低,导致吸引力下降。实际上,3月20日,中国电信突然跌停,也是对短期炒作的一种警示。
把握国企改革投资机会的三种模式
如果认可了国企改革和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建立所带来的长期投资机会,那我们该如何把握呢?笔者建议可以沿着以下三个线索来布局:一是选择国企改革主题的主动型权益基金;二是定投相关主题的指数基金;三是在港股和B股中寻找现金流稳定高分红率的公司。
之一个思路,我们先沿着“国企改革”主题的思路去挖掘下公募基金的品种。从下表可以看到,绝大部分的国企改革主题的权益类基金在2015年前后成立,呼应当时的国企改革热潮。但从实际操作来看,同样是国企主题的基金,业绩相差更高超过300%(2019年以来)。另外,为了提高基金业绩,部分国企主题的基金,实际上投资了不少民营上市公司。例如,截至2022年12月31日,大成国企改革(002258)持仓第1和第3的赛轮轮胎和赤峰黄金,交银国企改革A(519756)持仓品种前2名的药明康徳和顺丰控股,均为民营企业。
结合基金长期业绩、基金经理履历和基金持仓“含国量”这三个指标来看,可以重点关注汇添富国企创新增长A(001490)、易方达国企改革(001382)、英大国企改革主题(001678),同时等今年基金一季报出炉后,观察大成国企改革(002258)和交银国企改革A(519756)持仓“含国量”变化情况。
基金名称包含“国企”的公募基金产品纵览(2019.01.01—2023.02.28)
数据来源:WIND
第二个思路是通过定投的方式参与国企主题的指数基金。目前9家基金公司最新上报关于央企主题指数ETF产品,主要涉及三大指数,分别为中证指数公司和中国国新旗下国新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指数”(932038.CSI)、“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指数”(932037.CSI)、“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指数”(932039.CSI)。三个指数各有特点,之一个指数弹性更大,第三个最为稳健,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去选择。
在现有指数类产品中,较为理想的是挂钩富时中国国企开放共赢指数的ETF产品,其前10大股票标的主要为石化、电信、基建等行业的头部央企,目前平安(159719)、南方(517180)、国泰(517090)三家均有发行。遗憾的是,这三只基金场外申购都已经暂停,可以通过场内买入相关ETF。
第三个思路,是在港股和B股中选择现金流稳定、分红率高的国企上市公司。理由很简单,因为同一家上市公司,港股、B股股价更低,但和A股同股同权,在分红相同的情况下,港股和B股的分红率更高。据Wind数据,截至2023年2月,港股央企的股息率(近12个月)为7.7%、高于港股整体的4.2%;高股息港股央企主要分布在电讯和银行行业。在B股中,能源、高速、物业类业绩稳定,长年保持较高比例分红的公司也可以关注。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公司质量、盈利能力和分红率的提升,持有上述公司获得的分红回报也会更多。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A股低开,黄金股再度强势,四川黄金10连板中新经纬3月16日电 16日,A股三大股指集体低开,上证指数跌0.58%,深证成指跌0.67%,创业板指跌0.73%。两市超3600股下跌。
盘面上,黄金、培育钻石、转基因等概念涨幅居前,CPO、6G、基本金属等概念跌幅居前。
来源:Choice
黄金概念股再次强势领涨,四川黄金上市后已10连板,中润资源涨超8%,曼卡龙涨超3%,晓程科技、盛达资源、西部黄金涨超2%,航民股份、银泰黄金、金一文化等多股跟涨。
6G概念普遍回调,海格通信跌超2%,国脉科技、亚光科技、本川智能等多股下跌。
国海证券指出,当前市场量能再度萎缩,资金避高就低的情绪比较明显,谨慎情绪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在此背景下,市场仍将以结构性行情为主,故操作上把握轮动节奏,等待回调低吸更为稳妥。
中信建投证券指出,“低估值+高分红”是一条重要且清晰的央国企投资思路,是助力央国企“价值实现”的潜在可选路径之一,符合重视股东回报的要求。在提升资本市场对于央国企价值认可的同时,同样有望成为财政收入来源的新动能。(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信达策略:黄金涨、PPI降是新周期的前兆上周公布的3月PPI同比下降2.5%,但与此同时,信贷和出口数据均不错。两个数据完全不同的表现,恰恰是每一次牛市初期的特征。2009、2013、2016和2019年,每一次牛市初期的时候,PPI数据均为负值。同时商品市场也存在这种背离。自去年11月以来,黄金价格持续上涨,上周甚至已经接近历史高点。但与此同时,大部分商品价格的走势依然较弱。这在2008年Q4、2019年也出现过,历史上由于黄金对货币宽松等稳增长政策更为敏感,所以黄金价格大多领先其他商品见底,领先的时间大多在半年到一年之间。由此我们判断,2023年下半年,可能会是其他商品新一轮价格上行周期的起点,同时对应的周期股,也可能会在今年晚些时候,出现较大的投资机会。但季度来看,股市、商品、TMT,均会面临预期回升后,由于库存周期、政策传导慢、业绩兑现等原因导致的弱现实。
(1)PPI下行是牛市初期的共性,每一次牛市初期都会出现。上周公布的3月PPI同比下降2.5%,但与此同时,信贷和出口数据均不错。两个数据完全不同的表现,恰恰是每一次牛市初期的特征。从图1中,可以看到,2009、2013、2016和2019年,每一次牛市初期的时候,PPI数据均为负值。
背后主要有两个原因:之一,PPI数据是上市公司盈利的同步指标,而信贷、房地产销售等数据是经济的领先指标,在每一次经济回升初期的时候,只会出现领先指标改善,滞后指标大多还会继续恶化;第二,股市也是领先指标,2009、2016和2019年,这些牛市之一年的上半年,上市公司的盈利大多还是较差的,但股市基于政策或预期已经开始提前企稳了。
(2)黄金上涨,说明商品库存下降周期进入后期。这种领先和滞后关系,同样还表现在最近的商品市场。自去年11月以来,黄金价格持续上涨,上周甚至已经接近历史高点。但与此同时,大部分商品价格的走势依然较弱。这种情况,在2008年Q4、2019年也出现过,事后来看,之前的两次都是新一轮商品价格牛市的前兆。
背后主要原因是,每一轮经济周期的最早迹象大多是货币开始持续宽松。在大部分经济体中,随着经济持续下降,一般更先开始改善的是政策,稳增长政策会导致利率持续下降,而黄金的利率敏感性更高,所以,2009年和2019年均出现了实际利率大幅下降,由此导致黄金更早见底。而与此同时,其他的商品(CRB指数)由于需要关注实体经济的供需,大多在稳增长初期的时候,还会受到库存下行周期的影响,所以价格更晚见底。
这一现象,不只是最近几次周期的特征,我们可以观察1980-2005年,历次商品周期中,黄金价格都是领先其他商品的,领先的时间大多在半年-1年之间。我们的判断是2023年下半年,可能会是其他商品新一轮价格上行周期的起点。
(3)周期股机会很大,但需要耐心。同时对应的周期股,从2023年下半年到2024年,可能会有较大的机会。因为2021年Q4以来,商品价格逐渐见顶后,调整的速度和幅度较小,即使再调整半年,整体的价格中枢也会远高于2016-2020。而与此同时,周期股的估值,整体上下降还是比较明显的。两者下降幅度上的差异,意味着股价和商品价格中,有一个是定价错误的。鉴于各周期行业的产能格局,我们认为,股市定价错误的概率更高。而市场全面发现这一错误,需要等到经济上行周期全面开启的时候,时间大概率在今年晚些时候。
(4)策略观点:季度内指数中枢很难提升。3月下旬以来,由于宏观数据尚且不错,市场再次企稳上行。但我们认为,这一次上行很难驱动指数中枢再次抬升。从盈利层面来看,4月进入季报期,由于经济尚且处在恢复的初期,TMT的产业趋势短期内也很难兑现到盈利层面,所以季报整体超预期的概率较低。宏观层面,疫情后之一个季度经济数据最容易恢复,Q2开始经济数据上行速度会变慢,特别是考虑到海外经济有下行压力,全球库存周期依然处在下行期,4月也是历史上经济数据最容易出现季节性回落的阶段。资金层面,2-3月,股市略有增量资金,但主要源于年初的季节性,趋势性增量资金尚未出现。所以指数4-5月依然存在走弱消化估值的可能,等待二季度后期真正的盈利改善。
行业配置建议:熊转牛之一波估值修复已进入尾声,配置风格偏向防御,重点关注行业的业绩兑现。去年底以来股市熊市见底以来,大部分板块均存在逻辑层面基本面反转的可能,但高频数据的验证尚且欠缺,所以大部分板块都是估值修复。但历史上单纯的估值驱动的行情一般不会超过2个季度,市场后续将会进入盈利验证期,建议关注业绩兑现确定性较高的出行链和价值中低估值方向。
(1)成长Q2可能会偏弱,全年关注新赛道。几乎每一轮牛市都会有新的成长赛道走出来,2023年是关注新赛道的重要年份,重点关注过去2-3年表现相对较弱的成长,比如计算机、港股互联网、机械设备等。这些板块过去几年受宏观需求和监管政策影响,成长性被压制,年度逻辑正在反转。但短期来看,部分成长Q1涨幅较大,Q2的季节性一般不利于成长,或可以等Q2后期再重点配置。(2)金融地产低估值,或可以超配到2023年年中。银行地产的超额收益大多出现在经济下降后期到经济回升早期,在经济确定改善之前,反而更容易产生超额收益,我们认为,2022-2023年上半年可能均处在这一阶段。(3)消费中,我们认为疫情和地产政策驱动的修复是年度逻辑,不只是短期博弈性逻辑。去年以来,受疫情和房地产景气度下降影响,消费整体调整较多,整体风险释放较为充分。消费股整体或有年度行情。短期来看,重点关注业绩兑现确定性高的出行链(比如酒店、航空)。(4)周期长期逻辑好,但Q2可能会受到海外经济波动的影响。近期周期股在演绎中特估、黄金、美国降息预期等偏主题的机会。这一过程Q2可能会告一段落,Q3开始周期股可能会重新开始演绎长期(产能&;价格中枢)逻辑。
2 上周市场变化
上周A股除上证综指上涨0.32%,主要指数都下跌,沪深300(-0.21%)跌幅最小。申万一级行业中,有色金属(5.38%)、建筑装饰(4.44%)、传媒(3.14%)领涨,食品饮料(-5.20%)、计算机(-4.24%)、农林牧渔(-3.16%)领跌。概念股中,IP流量变现指数(8.77%)、丝绸之路指数(7.85%)、 *** 振兴指数(7.50%)领涨,黄酒指数(-5.63%)领跌。
风险因素:房地产市场超预期下行,美股剧烈波动。
本文源自券商研报精选
金股挖掘 | 金价上涨拉动黄金股行情,这只股票启动在即界面新闻记者 | 袁颖琪
界面新闻编辑 | 陈菲遐
4月份以来,国际金价维持高位。其中,4月5日,现货黄金(伦敦金)价格更是一度高达2031.99美元/盎司,创出一年来的新高。除了受美联储加息影响外,投资者避险情绪高涨也成为推高金价的重要原因之一。
与黄金相关的贵金属领涨行情,中润资源股价近一月涨幅达到46%。黄金消费中,老凤祥(600612.SH)近一月的股价涨幅也达到了20%,资源股山东黄金(600547.SH)近一个月股价更是大涨接近30%。
相比这次行情的龙头股,曼卡龙(300945.SZ)的涨幅并不起眼。但事实上,曼卡龙的业绩弹性更值得关注。
请下载界面新闻客户端并购买VIP会员,以阅读完整内容。
一周市场观察|国际黄金价格创一年来新高 后市走势仍被机构看好封面新闻记者 朱宁
3月以来,黄金价格持续攀升。数据显示,截至4月9日,COMEX黄金期货主力合约3月以来涨幅达10%左右,在4月5日,更是一度站上2049.2美元/盎司的高点,直逼2020年8月时2089.2美元/盎司的历史高位。
有分析指出,本轮行情主要受美国新公布的就业、服务业PMI等经济数据不及预期影响,同时推动市场对5月美联储不加息的预期走高,使得美元疲软,美债收益率下降,进而推高贵金属价格;展望后市行情,多家机构看好金价的中长期走势。
情绪与需求共振
黄金价格持续上涨
回顾本周美国基本面的经济数据,目光所及几乎都是经济和就业领域的坏消息。美国制造业数据率先拉响了警报——美国3月I *** 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仅录得46.3,该指标连续第五个月在50荣枯线下方,表明该行业正在萎缩;此外,美国3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终值为49.2,指向美国通胀可能重燃。作为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PMI指数连续收缩也暗示美国衰退压力较大。
这一系列的经济数据表明,美国经济增长正在冷却,或暗示着衰退的到来。此举使得包括黄金在内的避险资产走强。实际上,今年一季度,黄金就呈现探底回升的走势,价格重心较去年四季度大幅抬升。以COMEX黄金期货为例,该期货在4月5日持续冲高,一度触及2049.2美元/盎司。
除却情绪面影响外,需求持续增长也是黄金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世界黄金协会(WGC)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随着各国2月份继续增加黄金储备,黄金市场继续得到各国央行支持,这是自2010年以来最强劲的年度开局。2022年,各国央行黄金净购入量达1136吨,创下了1950年以来的更高的年度需求。
从股票市场来说,4月6日贵金属指数大涨,一众黄金概念股涨幅居前,贵金属指数盘中一度涨近5%;个股方面,山东黄金上午股价逼近涨停板,截至收盘涨9.18%,紫金矿业、湖南黄金等跟涨;港股市场上,贵金属指数同样大涨,中国黄金国际大涨17.97%,灵宝黄金涨超13%;贵金属指数3月份以来已大涨超15%。
美联储加息预期进一步降温
黄金板块或将迎来超额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黄金价格持续攀升,瑞银将2024年3月底的黄金目标价从2100美元/盎司上调至2200美元/盎司。
“黄金走强的原因一是欧美爆发银行业危机,并且这场危机逐渐从银行挤兑风险升级成为银行金融体系的信用风险。这催生了市场对于全球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担忧,避险情绪大幅上升,带动美债风险偏好显著回落,全球债券收益率下跌,直接对黄金形成估值上的利多效应。”有独立黄金分析师表示,从本周来说,美国各项经济指标均处于较差的状态,美国经济信心不足,从而导致避险情绪的再次上升。
黄金走强的原因之一在于美国经济情况不容乐观,影响美国经济的核心因素则是美联储的加息幅度。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考虑到美国核心通胀黏性较强以及金融风险正在增加,美联储5月是否会继续加息以及加息的幅度,还将取决于未来的通胀数据以及此轮流动性危机的严重程度。美联储货币政策仍然具备较大的不确定性,年内是否会降息还不明朗,存在高利率时间长于预期的可能性。“从3月息会公布的点阵图来看,美联储存在在年内再加息25BP的可能性,此轮加息的终点或将到来。”陈雳说。
展望后市行情,多家机构看好金价的中长期走势。国信证券认为,美联储加息周期将结束,对黄金价格的压制大幅减弱;同时,从中长期维度来看,各国央行购金力度大幅提升,成为黄金最强劲的需求增长点。
中国银河证券也表示,目前,美联储结束本轮加息周期的时点临近,市场对降息预期升温,或将开启金价的新一轮上涨周期。中国银河证券指出,从1990年以来的美联储5轮加息周期来看,在本轮加息结束至下轮降息周期开启前,黄金绝大多数时间在此过程中收益率出现了明显的改善;黄金步入牛市,金价上涨将为黄金板块带来明显超额收益。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 *** ,报料 *** :3386405712】
黄金收盘:国债收益率恢复上涨趋势 黄金从近一周高点回落收跌金融界9月30日消息,国债收益率大幅回调之后恢复上涨势头,黄金期货从近一周高位再度回落收跌。
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交割的黄金期货下跌1.40美元,跌幅近0.1%收于每盎司1,668.60美元,周三上涨2.1%。12月白银期货下跌17美分,至每盎司18.712美元,跌幅0.9%。
12月钯价涨42美元,涨幅1.9%至每盎司2,211.10美元;1月铂价涨0.01%收于每盎司860.20美元,下跌60美分。12月交割的铜期货上涨6美分,至每磅3.418美元,涨幅1.8%。
金价周三短暂收高,因美股大涨,且英国央行宣布将"不惜一切代价"安抚英国公债市场后,美国公债收益率录得逾两年更大单日跌幅,这提振了欧洲和美国的固定收益市场
Kinesis Money的市场分析师鲁珀特?罗琳(Rupert Rowling)将金价下跌归因于美联储高级官员最新一波强硬言论。
"美联储加息的强硬政策对黄金产生了双重负面影响,因为它不仅降低了这种无收益资产的吸引力,还帮助美元走强至创纪录水平,考虑到黄金通常与美元呈负相关,这加剧了其跌势," Rowling在致客户的电子邮件简报中写道。
周四交易中,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上涨近6个基点至3.767%。洲际交易所美元指数小幅下跌0.2%,至112.375点,但本月迄今为止的涨幅超过3%。
与欧元、英镑和日元相比,美元走高是20多年来最强劲的,并且“超过了在短期内持有黄金的更传统的原因”。不过,他仍对贵金属前景持乐观态度,称这种状况"可能长期难以持续"。他说,随着全球利率上升,这种情况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善,黄金将恢复其作为长期资产的传统角色,以抵御货币增长和对冲不确定性的风险。"
Cuggino补充称,虽然金价出现了短期修正,今年迄今一直在下跌,但"目前的价格为渴望黄金收益的长期投资者提供了合理的切入点,尽管持有黄金的长期基本面原因没有改变。"
本文源自金融界
金价大跌,创四个月之最!这一周,市场经历了什么?来源:央视财经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上周在国会的两次发言中表现得相当鹰派,说预计美联储未来还会进一步加息,并认为短期内不会降息。这番表态令美股承压,上周道指下跌1.67%,结束此前连涨三周的态势。标普500指数下跌1.39%,纳指下跌1.44%。
原油需求前景引担忧 上周国际油价跌超3%
大宗商品方面,由于投资者担心全球主要央行未来将继续加息,可能会导致经济增长放缓从而抑制原油需求,美油期价上周下跌3.65%,布油期价下跌3.6%。
上周国际金价下跌2.11% 创四个多月来更大单周跌幅
另外,受美元走强的影响,上周国际金价创下四个多月来的更大单周跌幅,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市场交投最活跃的8月黄金期价下跌2.11%。
本周投资者聚焦美国5月核心PCE指数 市场预计美联储7月加息25个基点概率接近70%
再来看本周的情况,本周投资者将聚焦于本周五公布的美国5月核心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也就是核心PCE指数,目前市场普遍预计美国5月核心PCE指数将同比增长4.7%,和4月持平。分析指出,由于近期多位美联储官员都表达了将通胀降至2%目标区间的决心,因此除非本周的PCE数据显示出通胀明显降温的迹象,否则美联储7月加息的概率很高,芝商所“美联储观察工具”的数据显示,市场预计美联储7月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接近70%,同时也在关注9月加息的可能性。另外,美国6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也将于周五公布,值得投资者关注。
本周欧元区和德国6月CPI初值将出炉
欧洲方面,本周欧元区以及德国6月CPI初值将会陆续出炉,机构预计欧元区6月CPI的同比增幅将从5月的6.1%降至5.6%,不过核心CPI可能将从5.3%升至5.5%,反映了服务业需求推动下的通胀压力,目前市场预计欧洲央行本轮紧缩周期还有两次加息。
此外,本周三,英国央行行长贝利、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和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将参加欧洲央行举办的央行论坛,届时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这些央行行长们释放的货币政策信号。
黄金价格,一个月来首次单周累涨!美国时间周五,备受投资者关注的美国6月非农就业报告意外爆冷,新增非农就业数据低于预期,但当月员工薪资增长意外强劲,加剧投资者对美联储重启加息的担忧。截至当天收盘,美国三大股指集体收跌。本周道指和标普500指数均下跌超过1%,纳指下跌0.92%。
美国6月非农就业人数增长放缓 薪资增速超预期
美国劳工部当天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6月份美国非农业部门新增就业人数为20.9万人,远低于市场预期的24万人,创下两年多以来的更低水平。当月员工平均时薪环比上升0.4%,同比上升4.4%。分析称,虽然非农新增就业数据放缓,但失业率下降,薪资增长坚挺,整体而言,美国就业市场仍然强劲。因此,美联储本月重启加息属于“板上钉钉”。芝商所的“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市场预测美联储在本月议息会议上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升至92.4%。
7日热门中概股跑赢美股大盘
周五,总体连跌两日的热门中概股反弹,跑赢大盘。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收涨约3.2%,本周累涨约1.6%。
市场对原油供应担忧加剧 国际油价7日显著上涨
大宗商品方面,尽管市场担心美联储重启加息将使经济增长放缓、进一步抑制原油需求,但由于美国原油库存连续三周下降,市场对原油供应的担忧加剧,国际油价本周五显著上涨。从本周来看,纽约商品交易所轻质原油期货主力合约价格累计上涨约4.56%,布油价格累计涨幅也超过4%,创今年4月6日以来更大单周涨幅。
国际金价本周小幅上涨
由于周五公布的美国6月非农就业数据低于预期,引发投资者对美联储年内再加息两次的预期升温,国际金价得到提振。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市场交投最活跃的8月黄金期价涨幅为0.9%。从本周来看,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主力合约价格累计上涨约0.16%,这也是黄金价格一个月来实现首次单周累涨 。
总台央视记者:渠莎莎
来源: 央视财经
黄金期货价格距历史更高点仅一步之遥,上行空间还有多大?来源:澎湃新闻
黄金价格进一步攀升。
5月4日,COMEX黄金期货主力合约更高触及2085.4美元/盎司,离历史更高点2089美元/盎司仅仅一步之遥。随着黄金价格的大幅上涨,黄金股也飙涨。
中信证券表示,预计美债利率和美元指数或将震荡偏弱运行,黄金仍有上行空间,但需警惕降息预期修正会带来的扰动。
黄金股大涨
北京时间5月4日凌晨,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至5%至5.25%。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原则上无需加息至太高水平,正在不断接近暂停加息节点,但美联储尚未就是否停止加息作出明确决定。
金价随之冲高。COMEX黄金期货主力合约更高触及2085.4美元/盎司,离历史更高点2089美元/盎司仅仅一步之遥。
随着黄金价格的大幅上涨,5月4日,黄金股再度飙涨。
Wind数据显示,万得黄金行业指数含10只成分股,今日均上涨。四川黄金(001337.SZ)涨3.6%,盘中涨超8%;中金黄金(600489.SH)涨4.19%,山东黄金(600547.SH)、恒邦股份(002237.SZ)涨幅也超过3%。港股招金矿业(01818.HK)涨2.42%、山东黄金(01787.HK)涨5.56%、中国黄金国际(02099.HK)7.82%。
业绩也对黄金股走强形成了有力支撑,多家黄金公司今年一季度业绩斐然。
例如,四川黄金今年一季度营收1.78亿元,同比增长超六成;净利润6185.59万元,同比增长近五成。
山东黄金实现营收130.98亿元,同比下降2.84%,归母净利润4.39亿元,同比增长约四成;中金黄金营收133.47亿元,同比减少2.07%,归母净利润为5.95亿元,同比增长约两成。
多因素推动金价创新高
那么,金价后续呢上行动能如何?
南华研究院有色工业品研究总监夏莹莹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黄金大涨主要有四个驱动因素。
首先,美国银行业余震不断,风险担忧下市场避险情绪升温,且银行业风险可能进一步缩紧信贷,并增加经济衰退压力,这些皆利多贵金属避险需求。夏莹莹表示,脆弱的市场信心使得避险资产如黄金更受投资者青睐。
其次,从经济数据看,夏莹莹提到美国就业数据超预期回落,反映企业用工需求降温,经济进一步放缓,缓解美国时薪和通胀压力,并提升了美联储年内降息预期。此外,美国 *** *** 债务违约风险上升,美元信用下滑利空美元,并利多贵金属长期走势。
“另外,周四凌晨美联储议息会议释放偏鸽信号, *** 贵金属进一步冲高。美联储利率决议后市场预期美联储利率已经见顶,并将年内降息次数预期提高至4次。”夏莹莹说。
国泰君安期货黄金研究员刘雨萱也认为,美联储会议基本符合预期,并且透露出加息周期可能结束的信号,除了声明中的修改外,鲍威尔在记者会上也提及这一点,只要利率处在足够限制性水平,就不需要将利率提高至过高的水平,整体情绪偏鸽派。
“会议结束后美元下行、利率下行,金银表现强势,但是分时表现来看,金银集中上行正好是在美国西太平洋合众银行股价大幅下跌之际,该银行可能因减记部分贷款而蒙受巨大损失,导致几乎没有人愿意整体买下这家银行,因而股价大跌。比起因为美联储即将结束加息而上涨,我们认为金银大涨更是因为新的银行业漩涡中心出现而开始的避险交易 *** 。”刘雨萱对澎湃新闻记者说。
金价有望进一步向上
展望未来,机构普遍认为,金价有望进一步向上。
华西证券指出,中短期而言,美国银行危机担忧再起,当下经济放缓迹象已愈发明晰,更高的利率水平将令衰退风险进一步增加,当下加息或已来到尾声。而从更长期角度看,“去美元化”的关注度提升,在此过程中黄金价值也愈发凸显。从黄金价格框架上看,“信用对冲+通胀韧性”主导金价大方向,金价仍具有长期价格抬升基础;中期驱动因素而言,加息渐近尾声对黄金金融属性压制减弱,大趋势之下,金价仍具有向上弹性,建议关注黄金投资机会。
在刘雨萱看来,金银买兴已经难以被轻易打破——只要各类经济数据继续走软,交易加息结束-经济向衰退运行-降息周期开启的大逻辑就会不断驱使金银表现强势,新高可期,而一些风险点,例如终端利率进一步上抬可能只会延后贵金属上涨节奏。
刘雨萱表示:“但是倘若来自银行业的风险持续超预期发酵,那么我们此前预计的5月加息结束后的震荡回调的机会可能逐渐收窄,黄金将一直保持易涨难跌的状态。”
中金公司也认为黄金有望在2023年创出较高涨幅。随着美国通胀回落,将驱动美联储放缓加息节奏甚至开启降息周期,实际利率有望持续回落;再叠加当前逆全球化背景下,全球货币体系面临深刻变革,黄金储备的购买需求正在系统性上升,金价已进入右侧上行通道,有望创出历史新高,甚至达到2300-2500美元/盎司的水平。
“长线依然看涨黄金,在美联储加息接近尾声,且货币政策将边际转松下,黄金估值有望继续上移。同时,央行购金热也将继续提振黄金需求。还有,在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地缘政治风险的影响下,也将推高市场对黄金的避险需求。”夏莹莹说。
仍需警惕风险
在经历了连续大幅上涨之后,金价的调整风险也在聚集。
中信证券预计美债利率和美元指数或将震荡偏弱运行,黄金仍有上行空间,但需警惕降息预期修正会带来的扰动。
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Jerry Chen也认为,黄金多头的下一步显然是彻底突破2020年以来所形成的2070-2080美元/盎司的顶部结构,将金价推向更高的位置。但在此之前,由于金价在上冲历史新高后触发获利了结,因此或先回撤至2050美元/盎司一线进行调整。
夏莹莹提醒,在目前高位下,并不建议投资者继续高位追涨,可等待金价回调后再分步投资。
“短线看,美联储议息会议后,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乐观预期,推高美黄金与美白银至前高关键阻力位附近。但市场乐观预期仍需得到本周五重磅非农就业报告、以及5月10日美CPI数据的验证和支持,如数据仍显示经济就业强劲或通胀居高不下,则贵金属在已经涨至关键阻力位下,可能面临一定回调压力。”夏莹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