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年底了,而农村的集市也要开始热闹起来了。许多的农民都会把自家的一些土特产拿到集市去售卖,这样也能换点生活费,或者是拿来买年货。其中在农村集市上最常见的就是土鸡、土鸭,还有农民自家的一些土特产等。
而说起农村的土鸡,这在几年前确实是香饽饽。当时土鸡都要卖三四十元一斤,这样一只土鸡就能卖到一两百元。
这样的价格看似很贵,但是在当时却很吃香,好多人都是抢着来买,特别是很多城里人,为了品尝土鸡更是专门开车来购买。而且只要你家里有土鸡,就是不愁卖不掉。
然而在近些年农村的土鸡也逐渐失宠了,几乎可以说是越来越不吃香了。好些人宁愿购买养殖场的肉鸡,也不再愿意购买土鸡了。这又是为什么呢?曾经香饽饽的土鸡怎么就失宠了呢?
什么是“土鸡”
对于土鸡,有些人认为农民喂食粮食而没有喂饲料长大的就是土鸡。但事实上这样的并不一定就是货真价实的“土鸡”。
在过去农民养鸡,都是用自家的老母鸡生蛋,然后挑选一些受精过的鸡蛋再让老母鸡孵化,这样经过21天漫长的等待后孵化出来小鸡,之后再精心喂养粮食长大的才是真正的土鸡。
因为这样的鸡品种是正宗的不说,而且运动量很大,喂食的又都是农民自己种植的粮食,它们基本都没有吃过饲料。所以这样的鸡长大以后个头也不会太大,一般也就是两三斤一只。但是它们的肉质却非常的鲜嫩,吃起来味道也是鲜香无比。
无论是炒着吃,还是用来炖汤喝,都是非常美味且营养丰富的。这也是城里养殖场售卖的肉鸡所不能比拟的。也是靠着这些优势,即便它的价格高一些,很多人也是心甘情愿购买,还都是抢着购买。
土鸡失宠的原因?
笔者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这些年也确实看到了农村的土鸡从“火爆”到失宠的过程,因为在笔者村里就有不少人以前拿自家的土鸡去集市卖,基本都是一到集市就卖掉了。而现在如果拿去卖,往往就有可能卖不掉。
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不少人用“山寨土鸡”来冒充。这些山寨的土鸡也可以分为三种,一种就是去养殖场购买肉鸡,然后直接就冒充土鸡来售卖。这样就是低价进货,然后高价卖出去,他们挣这个中间的差价。在笔者村里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就是这样干的哦。
另外一种情况好一点,他们往往是去养殖场购买半大的肉鸡,或者是“淘汰鸡”,然后自己拿回家养殖一段时间,快的一个月的时间,长的会养殖两个月左右。
这样经过养殖一段时间后,再拿到集市去卖。在外观上来看和土鸡是没什么区别的,吃起来也和土鸡差不多。但这样的土鸡一般个头偏大,一只就有四五斤,有些还会更重。
如果买到这样的土鸡运气不错了,至少要比那种肉鸡冒充土鸡的味道强得多。因为现在农村不少人也是吃这种“土鸡”,只要养殖的时间长一点,和土鸡味道相差不太大。
实际上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购买的小鸡苗土法养大的。现在农村地区,也已经很少有人用自家的母鸡下鸡蛋来孵化小鸡了。基本都是去集市上购买小鸡苗,然后拿回家来养殖。就是因为传统的方式孵化小鸡不仅麻烦,而且孵化的成功率不高,可能20几个鸡蛋最后就能孵化出七八只鸡,而真正能养大的就是三五只了。
而如果是去集市购买孵化的鸡苗,就成活率高得多,并且成本也不高,甚至比自己的土鸡蛋孵化的成本更低。当然了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样的鸡品种和农村的土鸡品种不同,农村的土鸡一般个头不大,生长速度也慢得多。
而集市上售卖的鸡苗,基本都是杂交出来的“良种鸡”,它们具有生长速度快、个头更大的优势。同样的鸡,土鸡养殖五六个月就是两三斤重,而市场购买的鸡苗同样 *** 喂养的,就能长到四五斤重一只。体重足足重了近一倍,因此认为养殖这样的鸡不管是自家吃,还是拿到集市去卖,都是更划算的。
正是因为现在农村集市所售卖的“土鸡”,要么是一些假货,要么就是购买的鸡苗喂食养殖大的。它们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土鸡”,好些人在购买以后发现其不划算,甚至有些人认为这是欺骗行为。于是也就不再去购买了,宁愿购买肉鸡,这样还能避免上当受骗。
其实现在的消费者也精明了很多,真正的土鸡基本都是不用去市场售卖的,农民也是舍不得卖,要么是自家人吃了,要么就是被认识的熟人买去了。而拿到集市的,多多少少是有点水分的。也是由于大家都知道了其中的套路,因此也就不愿意购买了。
对此,大家怎么看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产蛋率高的几种鸡 哪些品种的鸡产蛋率高一些产蛋率高的几种鸡 哪些品种的鸡产蛋率高一些
对于农村养鸡户来说,要想通过养殖蛋鸡赚钱,则主要依靠的是鸡蛋产量的多少。毕竟多生产一斤鸡蛋,就可以有4元多以上的利润,而在春、秋二个气候适宜的季节,要想维持较高的产蛋量还是不难的。只要品种好、营养跟得上、加上温度保持正常,一般蛋鸡的产蛋率基本上能控制在93%以上。
达龙蛋无忧,无抗、绿色,快速 *** 卵泡再生,明显提高产蛋率。
1、粉壳蛋鸡
一般是在一百五十天左右就开始产蛋了,一年的产蛋来给高达三百三十多颗,是目前蛋鸡种类中产蛋率高的一个品种。
2、芦花鸡
可以通过调整鸡群、增加营养以及增加光照的 *** 提高产量率以及增长产蛋期,一般七十二周龄可产蛋255个左右。
3、白壳蛋鸡
白壳蛋鸡产蛋率高的其中一个原因也就是由于遗传基因较好,通常情况下七十二周龄的母鸡一般可产蛋288个左右,所以是非常成功的一种蛋鸡品种。
10种好吃的土鸡品种,可真比“肉鸡”香多了,看看你吃过哪几种?土鸡又叫“草鸡”、“笨鸡”;是属于国内地方鸡种,也是一种农家散养鸡。如果从定义来说,土鸡是指从古代家养驯化而成,整个孵化过程是从未经过任何杂交和优化配种的,多数也都是依靠自然觅食生长。
小时候家里吃的鸡,“清一色”都是自己养殖的。吃的也都是天然的麦麸、小米、菜叶、玉米等等,饲料这些东西,在那个年代基本上是看不见的。所以那个时候一说家里要炖鸡,那简直和过年一样,兴奋的不得了。
而土鸡之所以好吃,关键就是土鸡属于户外放养,因为长期都是自然觅食,所以土鸡运动量更大,鸡肉更有弹性,鸡肉的香味也更加浓郁。
虽然都叫“土鸡”,但地域不同,土鸡的外观特征和品种也是非常繁多。这马上就到新年了,所谓新年“吃鸡”,大吉大利。那么今天小厨就和大家分享10种好吃的土鸡品种,可真比“肉鸡”香多了,看看你吃过哪几种?
一、武定鸡
武定鸡,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特产,自古以来就有“天上彩凤凰,人间武定鸡”的美誉。武定鸡主产地武定县,这里地表崎岖,群山连绵。并且森林面积也是非常大,空气质量非常好,武定鸡饮用山泉水常年活动在山上。
武定鸡基本上从脱温以后吃的都是昆虫和玉米,不添加任何饲料喂养。 生长周期一般也都在18个月以上。平均每只鸡的重量都在5斤左右。武定鸡不仅肉质细嫩,鸡肉的自然香鲜味也是非常的浓郁。尤其是用纯正的武定鸡熬鸡汤,汤色金黄色如油,非常的鲜美。
二、清远鸡
清远鸡,是广东省清远市特产,有着上千年的养殖历史,是清远宝贵的农业地方品种资源。清远鸡产区地处广东省中北部,这里丘陵山岗多,林间草地空气清新、阳光充足。所以清远鸡基本上都是自然放养在竹林中喝着天然露水,吃的也都是青草、虫蚁等等天然食饵。
清远鸡属于小型优质肉用鸡种,“一楔、二细、三麻身”是清远鸡独有的外观特征。因为是属于完全放养,所以肉质非常的鲜嫩,清远鸡肌肉脂肪沉积适度,皮薄骨软,风味独特。有“广州之一鸡”美誉之说的清平鸡,真实的选用原料就是清远鸡。
三、石门鸡
石门土鸡,是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的特产。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养殖历史。石门土鸡主要的生长环境,位于石门县境内海拔150~1200m之间保护区内的天然草场等,这里不仅空气清新,水域也是十分的丰沛,都是山涧溪流天然水源。
石门土鸡肉质细嫩,营养价值也是十分的丰富,富含蛋白质、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不管是炒、炖、熬等等,肉质都是非常细嫩,鲜香味十足。
四、文昌鸡
文昌鸡,是海南省文昌市特产,也是属于海南省的地方鸡种,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养殖历史。在当地乃至全国都是小有名气。广东省广州市的一道特色名菜——广州文昌鸡,就是以海南岛的文昌鸡为主料,配以火腿 、鸡肝等,经煮、蒸、炒多种烹饪程序 *** 而成。成品香味浓郁,肥而不腻。
文昌地处海南岛的东北部,东、南、北三面临海,碧海蓝天、绿树成荫、四季如春;独特的自然环境,也成就了文昌鸡香甜嫩滑的独特肉质风味。
五、岑溪三黄鸡
素有“广西土鸡赛天下,岑溪三黄赢广西”之美誉的岑溪三黄鸡,又名“古典鸡”。是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名鸡,同时也是广西历史上“四大名鸡”之一。岑溪三黄鸡是由一种野鸡长期驯养而成,是广西唯一经过严格系统的选育没有引进任何外来血缘的优质地方土鸡。
岑溪三黄鸡不仅肉质嫩滑,皮脆骨软;而且脂肪含量十分的丰满,味道也是格外的鲜美。古典型岑溪三黄鸡最普遍的吃法就是水蒸鸡,口感又嫩肉质又鲜美,风味独特,好多人只要一提到水蒸鸡都是垂涎三尺。
六、芦花鸡
芦花鸡,产自山东省汶上县。芦花鸡属典型的瘦肉型珍禽野味,虽然也是属于散养,但不同于其他类品鸡种的是,芦花鸡需要搭建鸡舍为鸡提 *** 蛋和夜间休息场所。到了白天就会自由采食山地上种植牧草、昆虫等等。
芦花鸡攀登能力非常强,所以肌肉发达,鸡肉肉质紧凑、细腻而筋道。与其用来熬汤,芦花鸡更适合爆火煸炒,吃起来嫩滑不腻嘴,香味回味长。
七、金寨鸡
金寨土鸡,是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的特产。六安市是安徽省的旅游资源大县,这里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种植生长。丰富的自然资源,也造就了金寨土鸡优质的品种。
金寨土鸡是由大别山脚下正宗的山泉水喂养,拥有优质的土鸡苗,天然放牧。所以金寨土鸡在口感上肉质新嫩,味道鲜美,属于纯绿色食品。
八、花秋土鸡
花秋土鸡是黔北地区极具代表性的畜禽产品,养殖历史悠久,市场知名度高,同时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花秋土鸡的养殖地花秋镇、容光乡等都属于桐辛南部一带,这里垂直地域分布差异大,立体气候显著,非常适宜土鸡的养殖。
花秋土鸡,全身羽色以黑羽、红羽为主,体型较小,但肌肉丰满有弹性、肉质细腻鲜香。不管是炖鸡汤、爆炒辣子鸡、黄焖鸡等等,都是非常美味的。
九、固始鸡
固始鸡,因产地得名,有“中国土鸡之王 ”的美誉,是河南省固始县特产;固始县地处大别山北麓,秦岭淮河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南及冬季0℃等温线上,气候属亚热带暖湿气候向暖湿过渡地带,这样的环境造就了一个闻名全国的品牌固始鸡。
固始鸡是在固始县特定的地理环境中,长期经过闭锁繁衍而长成的。其肉质细嫩,肉味鲜美;尤其是用固始鸡来熬鸡汤,汤汁醇厚,非常的滋补。
十、旧院黑鸡
旧院黑鸡属全国地方优良品种,主产于四川省万源市,已有100多年的饲养历史。旧院黑鸡是农民长期以来放牧散养,吃的也都是当地天然的洋芋、豆粕、玉米小麦等等原粮。并在当地自然地理、气候等条件下,经长期驯养、选育形成的地方特色优良品种。
旧院黑鸡属肉蛋兼用型品种,体型较大,出肉率高、蛋大。旧院黑鸡肉质致密,肌纤维细腻,入口软嫩滑爽,有一股淡淡清香,并且基本上还没有什么腥味。其产出的鸡蛋,口感也是非常丰满且醇厚,唇齿留香,余味清爽。之前记得有次用旧院黑鸡熬鸡汤,胶原蛋白十分丰富,炖汤喝,都有一种上下嘴皮黏在一起的节奏。
新疆极品风物:野迷里原鸡野迷里原鸡?看到这个名字你迷离了吗?
野迷里原鸡是2011年在额敏县发现的一个土鸡新品种,估计是因为额敏古时被称为“也迷里”的原故吧,取其谐音命名为野迷里原鸡。
在当地,野迷里原鸡也被称为哈萨克黑鸡,据说,比野鸡还彪悍它们可以独自在哈萨克牧民的冬窝子里生活、成长、繁洐。
“这说明什么?这鸡耐寒冷呀,冬窝子里能有啥吃的?耐粗饲、好养活呀,还能成长、繁洐,这体格得有多棒,抗病能力得有多强。”
野迷离原鸡不大,成公鸡1.5kg左右,成母鸡1kg左右,额敏的朋友介绍时说:“肉质细嫩鲜美,特别适合煲汤。”
鸡肉吃了,鸡汤也喝了,我亲爱的朋友,你说的对。
作者丨盐少许
排版丨星辰
校对丨九天玄猫
图片来源丨遇见阿勒泰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文字版权?「灼华在兹」
关注微信公众号“灼华在兹”,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最美味的十种地方特产鸡,不仅美味营养价值也高!#暑期创作大赛#1、天山雪鸡属雉科,草食性鸟类,原产于中国天山之巅,是中国特有的珍禽品种,但数量极少,现已人工繁育、驯化成功。天山雪鸡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其肉质乌黑鲜美、香甜细嫩,具有野鸡特有的风味。
天山雪鸡以食草为主,体型较小,体质健实,体长60厘米左右,体重1.5千克左右,反应敏锐快捷,羽毛雪白紧凑,肉质乌黑鲜美,香甜细嫩,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经人工驯养的天山雪鸡已失去原有的飞翔能力,耐寒耐热,抗病能力强,全国各地不同季节都可饲养。天山雪鸡体型较小,体质健实,体长60厘米左右,外貌清秀,嘴紫色,基部以及掩盖鼻孔之蜡质为橙红色,跗(足庶)与趾骨暗橙红色,全身羽毛雪白紧凑,尾羽发达上翘。
天山雪鸡举动灵活,精神敏锐,活动轻盈快捷。成年雄鸡体重为1.5公斤左右,5月龄开啼;母鸡体重为1.2公斤,6月龄开产。
2、岑溪古典鸡,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岑溪古典鸡是广西的历史名鸡,是广西唯一没有引进任何外来血缘的优质地方土鸡,具有体型小巧、外貌华丽、爱啄好动、肉质细嫩、味鲜而醇香、皮薄骨细、皮下脂肪适度、鸡肉味特别浓郁等特点。
2016年11月0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岑溪古典鸡”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岑溪古典鸡是广西岑溪的原生三黄鸡种,用传统的方 *** 放到山林中饲养,因此得“古典鸡”之名,古典鸡的外貌特征:禾虾头、柚子身、铁线脚;古典鸡的肉质特征:肉嫩味鲜、骨细香软、皮薄油少、百食不腻。让鸡在大自然的状态中生存,顺乎其自然的风味,这就是古典鸡的本色、朴素、自然的理想。岑溪古典鸡在肉质上有“广西土鸡赛天下,岑溪三黄赢广西”之美誉。
3、海南文昌鸡,海南省文昌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文昌市在西汉时建紫贝县,唐贞观元年(627年)改文昌县,历经2000多年,1995年撤县建市。是海南省乃至全国有名的文化之乡、华侨之乡和将军县,是被世界誉为东方奇迹——宋氏三姐妹的故乡。文昌鸡是海南省的地方鸡种,已有400多年的养殖历史,具有皮薄嫩滑、肉味馥香的特点。
海南文昌鸡因产自文昌故名文昌鸡,是海南省地方优良肉鸡品种,具有四百多年的传统名牌产品,以其体型方圆,脚胫细短,皮薄骨酥,肉质香甜嫩滑,营养丰富,具有色、香、味、型、营养俱佳,百吃不厌等特色,荣居海南“四大名菜”之首。
4、原产于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县。又名清远走地鸡,就是家养土鸡。因母鸡背侧羽毛有细小黑色斑点,故称麻鸡。它以体型小、皮下和肌间脂肪发达、皮薄骨软而著名,素为我国活鸡出口的小型肉用鸡之一。
属肉用型品种,体型特征可概括为“一楔”、“二细”、三麻身”。清远鸡自然生长,皮爽肉劲,汤汁鲜美,鲜香可口。清远鸡营养丰富,富含硒、维生素E及风味物质肌苷酸等,清远鸡所含的OMEGA-3不饱和脂肪酸和磷脂更高一些,这两种物质可以促进胆固醇的代谢,对保护心脑血管非常有好处。
与普通肉鸡相比,清远鸡微量元素硒含量是普通肉鸡的1.8倍以上,OMEGA-3不饱和脂肪酸和磷脂比普通肉鸡含量更高!清远鸡中500天龄的老母鸡钙质多,蛋白质多,脂肪少,其中硒、维生素的含量均占比是普通清远鸡的2倍,用其炖汤,汤汁鲜美,有营养,且肉易吸收,是滋养大补的最美佳肴。6月龄母鸡半净膛为85%,全净膛为75.5%,阉公鸡半净膛为83.7%,全净膛为76.7%。年产蛋为70~80枚,平均蛋重为46.6克,蛋形指数1.31,壳色浅褐色。
5、泰和乌鸡,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泰和乌鸡是江西省泰和县特产,原产于泰和县武山北麓,根据产地又称武山鸡,因具有“丛冠、缨头、绿耳、胡须、丝毛、毛脚、五爪、乌皮、乌肉、乌骨”,十大特征以及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而闻名。泰和乌鸡是著名的饮食药用鸡,全身均可入药,骨、肉及内脏均有药用价值,可以配成多种成药和方剂。具有胆小喜静、生性活泼、群居性强、食性广杂、抱性强等特点,与其它地方乌鸡相比较,具有显著而独特的外貌特征与生产性能,极易与其它品种区别。
泰和乌鸡是中国特有的禽类种质资源,除 *** 自治区外,各地都有一定规模的泰和乌鸡饲养。而泰和乌鸡质弱体轻,胆小怕惊,离开原产地饲养,便易产生变异、退化。
2004年10月10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泰和乌鸡”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2>2010年03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泰和乌鸡”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21年4月,入选2021年之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泰和乌鸡性情温顺,体态娇小轻盈,丝羽洁白,具有凤冠、缨头、绿耳、胡子、五爪、毛腿、丝毛、乌皮、乌肉、乌骨等十大特征。公鸡的头上长着紫冠,好象歪戴着一顶彩帽,英俊潇洒。母鸡长着白缨头,好象戴了一顶美丽的凤冠。下颌长着小胡须,母鸡的胡须比公鸡的发达,显得格外温存慈祥。年轻的母鸡还有一对孔雀绿的耳朵,像一副翡翠耳环,当性成熟的时候,绿得分外娇艳,到中年绿耳就逐渐变成紫红色。泰和乌鸡的脚腿上覆盖着白白的羽毛,脚生五爪( 普通鸡为四爪)。传说龙有五爪,故称泰和乌鸡为“龙爪”。 两腿蹠部外侧长有丛状绒羽,似裙装。而皮、肉、骨俱黑,又拥有娇贵不易的脾性,故被世人称誉为“白凤仙子”。 泰和乌鸡外貌秀丽奇特,赏心悦目, 不飞翔,人们极易接近,是一种集药用、滋补、观赏于一体,药膳两用的珍贵禽类种质资源。
泰和乌鸡饲养管理独特在饲养 *** 、所用饲料、饮用水三个方面。即实现放养与圈养相结合,天然食料与配方饲料相结合,饮用的是泰和武山流下的天然矿泉水和泰和境内地下水。为保泰和乌鸡原汁原味,提倡放养,让乌鸡回归大自然觅食谷物、虫子,啄食野草、水土、瓜果等。即使圈养,其标准鸡舍也与其它鸡舍不同,由露天活动区和室内休息室两部分组成。除天然饲料外,泰和乌鸡的饲料也有特殊的营养配方。
6、灵山香鸡,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灵山县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季节性明显,夏长冬短,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适宜养殖家禽。灵山香鸡体躯矮小紧凑,肉髯、耳叶红色,喙前部黄色,基部大多数呈粟色,皮肤、胫黄色。宰后体表浅黄色,肌肉白色、光泽润滑,指压肌肉结实有弹性,具有鸡肉固有的气味,无异味,煮熟后肉味香浓。
2012年08月03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灵山香鸡”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灵山香鸡体躯矮小紧凑,肉髯、耳叶红色,喙前部黄色,基部大多数呈粟色,皮肤、胫黄色。公鸡羽色以棕红为主,其次为棕黄或红褐色。母鸡以棕麻、黄麻为主,尾羽黑色,主翼羽、副翼羽以黑羽为主。显著特征为“一麻”(麻羽),“两细”(头细、胫细),“三短”(颈短、体躯短、胫短)。
宰后体表浅黄色,肌肉白色、光泽润滑,指压肌肉结实有弹性,具有鸡肉固有的气味,无异味,煮熟后肉味香浓。
7、景阳鸡,湖北省建始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景阳鸡因主产于湖北省建始县景阳河(清江中游)沿岸,故取名景阳鸡,成年公鸡体重鸡多在4.5千克以上,是一个体型较大的肉用型地方品种,俗称为“九斤鸡”或“景阳九斤鸡”。据《建始县地名志》记载“景阳鸡个体大、肉质好是全省内闻名的地方品种”。2002年9月经湖北省专家评审为“国内稀有的优质地方品种”,2004年被正式载入《湖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命名为“景阳鸡”。
2009年05月0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景阳鸡”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景阳鸡羽毛色彩,不论雏鸡还是成年鸡,均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粟麻、一种为黄麻。粟麻公母鸡项羽、主翼羽、主尾羽末端羽毛为黑色,其他为粟麻色,背羽、腹羽,鞍羽为浅粟麻色。黄麻羽公鸡羽色红亮,项羽、主翼羽、主尾羽末端为黑色,背羽、腹羽、鞍羽等其他部位为黄麻色,母鸡全身羽毛为浅黄麻色。羽色从雏鸡到成年鸡各部位羽毛均由浅到深的变化过程。
羽毛生长规律,景阳鸡属慢羽型,羽毛生长速度慢,育雏期间头、颈、鞍羽开始发育,育成期间背羽、翼羽、腹羽逐步形成,成年期(180日)尾羽、主尾羽形成,但主尾羽生长发育完全需要360日龄以上,羽毛发育完成形成后,景阳鸡背部形成“U”字型的特点。
景阳鸡喙乌色,喙尖米黄(腊黄)带钩,皮肤为乌色为主,少量有浅灰色,胫多青色或黑色,骨为乌色、肉为肉红色、少量有浅乌色。
景阳鸡腿高粗壮、头大、冠大、冠色有乌、红两种,单冠,冠齿7-9个,公鸡冠大而直立、肉重大,母鸡冠多偏向一侧。眼部虹彩金黄,耳叶多为绿色,次为白色,景阳鸡的体型外貌以“红冠、绿耳、乌皮、黑腿、个大”为更优。
8、德化黑鸡,福建省德化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虽然戴云黑鸡在德化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县志记载已有500年历史),德化黑鸡特点:肉质细嫩、清香甘润、味道鲜美,因含有极高滋补药用价值的黑色素而得名。
2007年12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德化黑鸡”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德化黑鸡是福建省乌骨鸡珍稀品种,原产地德化县,已有数百年的饲养历史。
德化黑鸡体型中等、体质结实、行动敏捷、冠型单片直立,冠齿6~9个,全身羽毛黑色片羽并带墨绿色金属光泽,无胫羽、四趾。根据冠的颜色分二个品系,黑冠品系的冠及脸、耳叶、肉髯呈紫黑色,瞳孔黑色,虹彩黑褐色,皮、肉、骨、内脏呈乌黑色。红冠品系的冠及脸、耳叶、肉髯呈鲜红色,瞳孔黑色,虹彩桔黄色,皮、肉、骨呈白色。
9、卢氏鸡是河南三大地方良种鸡之一(另外两种是固始鸡、正阳三黄鸡),是适合山地放养的古老鸡种。卢氏鸡个体轻巧、觅食力强、耐粗饲,其生活习性、肉蛋品质与野鸡十分相似,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被收入《中国畜禽良种志》。卢氏鸡因其卢氏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和人文因素及其高蛋白质、低胆固醇鲜明突出的质量特色而闻名。
卢氏鸡属小型蛋肉兼用型鸡种,体型结实紧凑,后躯发育良好,羽毛紧贴,颈细长,背平直,翅紧贴,尾翘起,腿较长,冠型以单冠居多,少数凤冠。喙以青色为主,黄色及粉色较少。胫多为青色。公鸡羽色以红黑色为主,占80%,其次是白色及黄色。母鸡以麻色为多,占52%,分为黄麻、黑麻和红麻,其次是白鸡和黑鸡。成年鸡体重:公1700克,母1110克。180日龄屠宰率:半净膛79.7%,全净膛75.0%。开产日龄170天,年产蛋110~150个,蛋重47克,蛋壳呈红褐色和青色,红褐色占96.4%。
卢氏鸡肉质鲜嫩,味道可口,香味浓郁,是理想的天然绿色食品;卢氏鸡所产的蛋有青绿色和粉白色两种,蛋黄占全蛋的35%,明显高于普通鸡,尤其是绿壳蛋具有“三高一低”的特性,即高硒、高锌、高碘和低胆固醇,因此被誉为“鸡蛋中的人参”。1968年至1980年,卢氏鲜蛋外调量一直位居洛阳地区首位。
10、长汀河田鸡,福建省长汀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长汀河田鸡因主产于福建长汀县河田镇而得名,是福建省传统家禽良种,《中国家禽品种志》收录的全国八个肉鸡地方品种之一,素有“世界五大名鸡”、“名贵珍禽”之美誉,河田鸡标本被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农业展览馆列为珍品永久收藏。长汀河田鸡是经过长期人工选择形成的一个地方品种,以稻谷、玉米等粗粮为主要食物,适合在果园、竹山、松林等纯天然的环境中放养。
长汀河田鸡是福建省长汀县特产,是长汀人餐桌上一种不可或缺的食物,也是长汀客家文化里一个具有象征性的符号。长汀河田鸡含蛋白质多、脂肪适宜、肉质细嫩、皮薄柔脆、肉汤清甜;嘴、脚、皮呈黄色,颈、翅膀和尾巴的羽毛呈黑色,其它地方的羽毛金黄发亮;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含有丰富蛋白质和人体必需的十一种氨基酸。
2006年07月12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长汀河田鸡”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21年4月,入选2021年之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长汀河田鸡完全符合优质黄羽肉鸡的特点,其体形有大小类型之分。全身羽毛皮肤与胫部均黄色,羽毛以浅黄色为主,尾羽与镰羽为闪亮的黑色,镰羽很短,主翼羽为镶有金边的黑色,喙的基色为褐色而喙尖则浅黄。头部清秀,颈较短粗,腹部满,胫长适中,体形略呈方型。河田鸡的冠型甚为特殊,为单冠直立后分叉。这种分叉的冠型自雏鸡孵出时就已形成,遗传性稳定,在其它鸡种中是没有的。
“三黄三黑三叉冠”是河田鸡的典型外貌特征,特别是三叉冠,即单冠直立后分叉(动物遗传学称为角冠)为河田鸡的特有。河田鸡的皮肤与胫部均为黄色,喙的基色为褐色而喙尖则浅黄,尾羽与镰羽为闪亮的黑色,主翼羽为镶有金边的黑色,鸡冠为单冠直立后部自然分叉。
中国最全淡水鱼图集大赏淡水鱼类是指生活在淡水体系中的鱼类,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理位置复杂,气候变化多端,造成了中国淡水鱼种类繁多,形态种类各异。今天小编在这里分步骤为大家介绍中国常见淡水鱼类名称。
中华鲟
俗称:鳇鱼、腊子
头背部骨板光滑。背鳍前骨板一般为12~14。幼体骨板之间的皮肤光滑,成体较粗糙。头部皮肤布有梅花状的感觉器一陷器。鳃耙14~28。为洄游性鱼类,栖息于大江河及近海底层。秋季上溯至江河上游水流湍急、底为砾石的江段繁殖,产卵期在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卵为粘性。
一般成熟雄鱼重80市斤以上,雌鱼重240市斤以上。亲鲟在期间基本停食,幼鲟主食各类底栖动物,成鱼食昆虫幼虫、硅藻及腐殖质。为生长迅速的大型鱼类,四川渔民有“千斤腊子,万斤象”的谚语,腊子即指中华鲟。鱼卵可加工成鱼子酱,是一种佳肴;鳔和脊索可 *** 鱼胶,分布于半岛西海岸以南的沿海地区和各大江河,以长江出产较多。
鲥鱼
是鲱科、鲥属的一种鱼类。体长为体高的2.60~3.06倍,为头长的3.25~3.56倍,头长为吻长的4.03~4.28倍,为眼径的4.29~4.75倍,为眼间隔的4.46~4.75倍。体背部绿色。体侧和腹部银白色。幼鱼期体侧有斑点。吻部乳白色。吻背方淡灰色。鳍淡黄色,且背、尾鳍边缘灰黑色。
鲥平时栖息于海水中,春末夏初溯河作生殖洄游;幼鱼在江湖内生长,一般长到150毫米左右入海,在海中发育成长。分布于中国(福建、江西、海南、浙江、广东、香港、澳门、台湾省)和越南。
鲤鱼
是鲤科、鲤属鱼类。体延长而侧扁,肥厚而略呈纺缍形,背部略隆起,腹缘呈浅弧形。头中大,头顶宽闻。吻钝圆,上颌包着下颌。口略小,下位,斜裂,呈圆弧形。咽头齿3列。须两对,吻须较短,颌须较长。鳃耙短而呈三角形。体被圆鳞,侧线完全,略为弧形。背鳍硬棘Ⅲ;臀鳍硬棘Ⅲ,分枝软条5;尾鳍叉形。背鳍与臀鳍第Ⅲ条硬棘后缘有锯齿。体背部暗灰色或黄褐色,侧面略带黄绿色,腹面浅灰色或银白色。背鳍和尾鳍基部微黑色;胸鳍和腹鳍微金黄色。
鲤为淡水中下层鱼类,杂食。对生存环境适应性很强,栖息于水体底层,性情温和,生命力旺盛,既耐寒耐缺氧,又较耐盐碱,在小于7克/升的咸水中生长良好,最适宜含盐量为1~4克/升。最适宜的水温在20~32℃之间,最适宜繁殖的水温22~28℃。最适宜生长的pH值是7.5~8.5。鲤鱼属杂食性鱼类,幼鱼主要摄食轮虫、甲壳类及小型无脊椎动物等。
鳙鱼
是鲤科、鳙属鱼类。体延长而侧扁,腹部肉棱起自腹鳍基部至 *** 前。头大而圆畔。吻宽钝。眼位于头侧中轴之下方。口端位,口裂向上倾斜,下颌稍突出。鳃耙狭长而细密,但不相连,400枚以上。体被细小圆鳞;侧线完全,侧线鳞91~108。各鳍均无硬棘,背鳍软条3(不分枝软条)+ 7(分枝软条);臀鳍3(不分枝软条)+ 12~13(分枝软条),腹鳍1(不分枝软条)+ 8(分枝软条)。咽头齿仅一列,齿式4~4,平扁,齿面宽大而有细粒状突起。体背侧灰黑而稍具金黄光泽,腹侧银白色;体侧具许多不规则的黑色小点。各鳍呈灰白色,上有许多黑色微细小点。
生活于江河干流、平缓的河湾、湖泊和水库的中上层,幼鱼及未成熟个体一般到沿江湖泊和附属水体中生长,为温水性鱼类,适宜生长的水温为25~30℃,能适应较肥沃的水体环境。性情温驯,行动迟缓。从鱼苗到成鱼阶段都是以浮游动物为主食,兼食浮游植物,是典型的浮游生物食性的鱼类。原产于中国。在中国分布极广,南起海南岛,北至黑龙江流域的中国东部各江河、湖泊、水库均有分布,但在黄河以北各水体的数量较少,东北和西部地区均为人工迁入的养殖种类。
鲢鱼
是鲤科、鲢属鱼类。体侧扁,稍高,腹部扁薄,从胸鳍基部前下方至 *** 间有发达的腹棱。头较鳙小。吻短而钝圆。口宽大,端位,口裂稍向上倾斜。鼻孔的位置很高,在眼前缘的上方。眼较小,位于头侧中轴的下方。下咽齿阔而平扁,呈构状。鳃耙彼此连合呈多孔的膜质片。左右鳃盖膜彼此连接而不与峡部相连。具发达的螺旋形鳃上器。鳞小。侧线完全,前段弯向腹侧,后延至尾柄中轴。背鳍基部短,起点位于腹鳍起点的后上方,第3根不分枝鳍条为软条。胸鳍较长,但不达或伸达腹鳍基部。腹鳍较短,伸达至臀鳍起点间距离的3/5处,起点距胸鳍起点较距臀鳍起点为近。臀鳍起点在背鳍基部后下方,距腹鳍较距尾鳍基为近。尾鳍深分叉,两叶末端尖。鳔大,分两室,前室长而膨大,后室锥形,末端小。肠长约为体长的6倍。腹腔大,腹腔膜黑色。成熟雄鱼在胸鳍第1鳍条有明显的骨质细栉齿,雌性则较光滑。
鲢栖息于江河干流及附属水体的上层。性活泼,善跳跃。刚孵出的仔鱼随水漂流;幼鱼能主动游入河湾或湖泊中索饵。冬季,湖水降落,成体多数到河床深处越冬,幼体大多留在湖泊等附属水体深水处越冬。冬季处于不太活动的状态。以浮游植物为主食,但是鱼苗阶段仍以浮游动物为食,是一种典型的浮游生物食性的鱼类。主要分布于中国、蒙古、俄罗斯等国。
草鱼
是鲤科、草鱼属鱼类。体长形,吻略钝。背鳍无硬刺,鳃耙短小。体呈茶黄色,腹部灰白色,体侧鳞片边缘灰黑色,胸鳍、腹鳍灰黄色,其它鳍浅色。栖息于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一般喜居于水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性活泼,游泳迅速,常成群觅食,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分布广,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至云南元江( *** 、新疆地区除外)。已移殖到欧、美、非等各洲。
草鱼是中国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类,它和鲢、鳙、青鱼一起,构成了中国的“四大家鱼
鲫鱼
是鲤科、鲫属鱼类,体长46.9-255毫米。体长椭圆形,侧扁,背鳍始点处体更高,腹缘窄而无皮棱;眼侧中位,后缘距吻端较近。眼间隔宽凸。前、后鼻孔相邻,位于眼稍前方。口前位,斜形,下颌较上颌略短。唇发达。无须。鳃孔大,侧位,下端达前鳃盖骨角下方。鳃盖膜相连且连鳃峡。鳃耙外行发达,有许多小突起;内行宽短。螺分2室。 *** 位于臀鳍始点略前方。背鳍始于体正中央的稍前方;臀鳍短,始于倒数第6-7背鳍条基下方;最后硬刺似背鳍硬刺;胸鳍侧位而低;腹鳍始于背储始点略前方;形似胸鳍;除少数小鱼外,均不达 *** 。尾鳍深又状,叉钝圆。
鲫为温水性鱼类。鲫喜在水的底层活动。鲫对低氧的适应能力很强,是杂食性鱼类,幼鱼阶段食性与成鱼相似。鲫的成鱼主要食有机碎屑、水草、植物种子,另有相当数量的摇蚊幼虫、枝角类和桡足类,也食商品饲料。鲫为多次性产卵鱼类。
罗非鱼
原产非洲,属热带性鱼类,罗非鱼属包括亚种共有100多种。罗非鱼具有生成快、产量高、食性杂、疾病少、繁殖力强等特点。
罗非鱼(非洲鲫鱼)是我国主要养殖水产品。其肉质鲜美、少刺、蛋白质含量高、富含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中谷氨酸和甘氨酸含量较高。罗非鱼因以上特点而深受人们喜爱,素有“白肉三文鱼”、“21世纪之鱼”之称,近年已成为养殖、加工、出口的热点之一。
罗非鱼的养殖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海南等温度较高的地区,以池塘精养为主。除了内销外,部分企业利用罗非鱼 *** 鱼片、鱼排等出口国外,为优良养殖品种。
黑鱼
(学名:Channa argus)是鳢科、鳢属鱼类。身体前部呈圆筒形,后部侧扁。体色呈灰黑色,体背和头顶色较暗黑,腹部淡白,体侧各有不规则黑色斑块,头侧有黑色斑纹;奇鳍有黑白相间的斑点,偶鳍为灰黄色,间有不规则斑点。头长,吻短圆钝,口大,牙细小。眼小,鼻孔两对。体背部及体侧暗黑色,腹部色较淡。体侧有许多青黑色不规则花斑,头侧自眼后有3条纵行黑色条纹。上侧一条起自吻端,经眼后延至鳃孔上角。下二条均起自眼下,沿头侧止于胸鳍基部。背鳍、臀鳍、尾鳍上有黑白相间的花纹。胸鳍、腹鳍淡黄色;胸鳍基部有一黑色斑点。
乌鳢为底栖肉食凶猛性鱼类,平时喜生活在沿岸泥底水草丛生的浅水区,潜伏在水草中等待时机追捕食物,夜间有时在水的上层游动。仔鱼以浮游动物为食;幼鱼以水生昆虫、小虾和小鱼为食;成鱼则捕食其他鱼类。分布于中国各大小水系(新疆 *** 未报导)、朝鲜、日本、东南亚、印度和俄罗斯远东。
武昌鱼
武昌鱼作为我国所特有的优良淡水鱼类,是易伯鲁教授在1955确定的新物种。一代伟人毛主席在畅游长江后,留下了“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这样的流连佳句。让武昌鱼闻名海内外。
武昌鱼体形呈扁平状,背部隆起明显,头和口均较小,上下颌无角质物覆盖,大多分布于长江中游的几个大中型湖泊,主要产于湖北。武昌鱼具有能在池塘中产卵繁殖、成活率高、生长较快、容易饲养和捕搜、含肉率高、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味道鲜美等优点,深受消费者和养殖者的喜爱。
大红鱼
学名哲罗鲑(Huchotaimen),是在淡水中生活的凶猛的冷水性名贵鱼种,是世界第六大凶猛淡水鱼,它以鱼类水鼠,野鸭,及同类为食,成年时体重可达70公斤,体型很大,因其身体在一定条件下呈现红色而得名。分布于新疆阿尔泰山密林深处的喀纳斯湖环境幽静,景色秀丽,是一个物种资源丰富而独特的天然基因库。
青鱼
是鲤科、青鱼属鱼类。体长可达145厘米。体长为体高的3.3~4.1倍,为头长的3.5~4.4倍,体粗壮,近圆筒形,腹部圆,无腹棱。背鳍位于腹鳍的上方,无硬刺,外缘平直。体呈青灰色,背部较深,腹部灰白色,鳍均呈黑色。个体大,更大可达70余千克。
青鱼通常栖息在水的中下层,生性不活泼。其主要的食物来源为螺蛳、蚌、蚬、蛤等,偶尔也捕食虾和昆虫幼虫。主要分布于中国、俄罗斯、越南、阿尔巴尼亚、亚美尼亚、奥地利、保加利亚、哥斯达黎加、古巴、捷克、匈牙利、日本、哈萨克斯坦、拉脱维亚、马来西亚、墨西哥、摩尔多瓦、 摩洛哥、巴拿马、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泰国、土库曼斯坦、乌克兰、美国、乌兹别克斯坦。
巨魾
又称老鹰坦克、坦克鸭嘴、老鹰鸭嘴、木瓜鱼,为鲇形目,鮡科,魾属一种热带淡水鱼类。巨魾分布于中国的澜沧江及下游的湄公河、印度的恒河等流域,体型巨大,外貌奇特,原产地为著名的游钓鱼类及食用鱼,同时可作为观赏鱼。
赤眼鳟
属鲤科,雅罗鱼亚科,赤眼鳟属,地方称红眼鱼、参鱼,体呈长筒形、腹圆、后部较侧扁,体色银白、背部略呈深灰、眼的上缘有一显著红斑,故名红眼。是优质的经济鱼类,全国各水系均产,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食性杂、商品售价高等优点。
鳊鱼
属鲤形目,鲤科,鲌亚科,鳊属。俗称:鳊鱼,长春鳊,草鳊,油鳊,长身鳊;古名槎头鳊,缩项鳊。英文名:White bream,Beijing white bream。又名长春鳊、长身鳊、鳊花。体身侧扁,中部较高,略呈菱形,自胸基部下方至 *** 间有一明显的皮质腹棱;头很小,口小,上颌比下颌稍长;无须;眼侧位;侧线完全;背鳍具硬刺;臀鳍长;尾鳍深分叉;体背及头部背面青灰色,带有浅绿色光泽,体侧银灰色,腹部银白色,各鳍边缘灰色,腹鳍至 *** 之间具腹梭。体长达30cm余,重可达2kg。银灰色。腹面腹鳍前后全部具肉棱。头小,上下颌前缘具角质突起。背鳍具硬刺,臀鳍延长。栖息淡水中下层,草食性。生殖季节到流水场所产卵,卵飘浮性。分布于中国各地江河、湖泊中。肉味鲜美,为重要经济鱼类,可养殖
翘嘴鲌
是鲤科、鮊属鱼类。体长150~431毫米。体长形,侧扁,背缘较平直,腹部在腹鳍基至 *** 具腹棱,尾柄较长。头侧扁,头背平直。吻钝,吻长大于眼径。口上位,口裂几与体轴垂直。眼间较窄,微凸,眼间距大于眼径。鳃孔宽大,向前伸至眼后缘的下方。背鳍位于腹鳍基部的后上方,外缘斜直。胸鳍较短,尖形,末端不达腹鳍起点。腹鳍位于背鳍的前下方。鳃耙长,排列密。下咽骨狭长,呈钩状。咽齿近锥形,末端尖而钩状。腹膜银白色。体背侧灰黑色,腹侧银色,鳍呈深灰色。
翘嘴鲌多生活在水的中上层,以水中的浮游生物为主要食物来源。游动迅速,见到水面漂浮的小昆虫、浮游物质便追上去捕食。在有风浪时与早晨和傍晚有阳光照射到水面时尤为活跃,而且是成群的“集体行动”。分布甚广,分布于中国珠江、台湾、闽江、钱塘江、长江、黄河、辽河、黑龙江等水系。
长吻鮠
是鲿科、鮠属鱼类。体延长,前部粗短,后部侧扁。头略大,后部隆起,不被皮膜覆盖;上枕骨棘粗糙, *** 。吻颇尖且突出,锥形。口下位,呈弧形。唇肥厚。上颌突出于下颌。眼小,侧上位,眼缘不游离,被以皮膜。眼间隔宽,隆起。鼻须位于后鼻孔前缘,后端达眼前缘。鳃孔大。鳃盖膜不与鳃峡相连。鳃耙细小。体光滑无鳞。背鳍短,骨质硬刺前缘光滑,后缘具锯齿;其硬刺长于胸鳍硬刺,起点位于胸鳍后端之垂直上方。脂鳍短,基部位于背鳍基后端至尾鳍基中央偏后。臀鳍起点位于脂鳍起点之后,至尾鳍基的距离与至胸鳍后端几相等。胸鳍侧下位,硬刺后缘有锯齿。腹鳍小,起点位于背鳍基后端之垂直下方稍后,距胸鳍基后端大于距臀鳍起点。 *** 约位臀鳍起点至腹鳍基后端的中点。尾鳍深分叉,上、下叶等长,末端稍钝。体粉红色,背部暗灰,腹部色浅。头及体侧具不规则的紫灰色斑块。各鳍灰黄色。
长吻鮠为底层鱼类。常在水流较缓、水深且石块多的河湾水域里生活。白天多潜伏于水底或石缝内,夜间外出寻食。觅食时也在水体的中、下层活动;冬季多在干流深水处多砾石的夹缝中越冬。主要以水生昆虫及其幼虫、甲壳类、小型软体动物和小型鱼类为食。分布于中国东部的辽河、淮河、长江、闽江至珠江等水系及朝鲜西部,以长江水系为主。
鳌花鱼
又名鳜鱼、桂鱼、季花鱼等,为肉食性凶猛鱼类,也是淡水中的珍贵鱼类。其肉质细嫩鲜美,刺少肉厚,营养价值很高,分布于除青藏高原的全国各水系中。唐朝诗人张志和在其《渔歌子》写下的著名诗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赞美的就是这种鱼。
鳌花鱼生长快,如果饲养条件较好一年即可育成商品鱼。鳌花鱼为底栖鱼类,喜欢栖息在静水或缓流并水草茂盛的水体中。
银鱼
银鱼科,动物尖头银鱼、长鳍银鱼的全体。银鱼又称银条鱼、面条鱼。分布于我国山东至浙江沿海。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
银鱼是极富钙质、高蛋白、低脂肪食的鱼类,基本没有大鱼刺,适宜小孩子食用。据现代营养学分析,银鱼营养丰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之特点。并认为银鱼不去鳍、骨,属“整体性食物”,营养完全,利于人体增进免疫功能和长寿。
马口鱼
是鲤科、马口鱼属的鱼类。马口鱼体长而侧扁。腹部圆。吻长。下领后端延长达眼前缘,其前端凸起,两侧各有一凹陷。眼中等大。侧线完全。体背部灰黑色,腹部银白色,体侧有浅蓝色垂直条纹,胸鳍、腹鳍和臀鳍为橙黄色。
泥鳅
是鳅科、泥鳅属鳅类。体长形,呈圆柱状,尾柄侧扁而薄。头小。吻尖。口下位,呈马蹄形。须5对(吻须1对,上颌须2对,下颌须2对)。眼小,侧上位,被皮膜覆盖,无眼下刺。鳃孔小。鳞甚细小,深陷皮内。侧线完全。侧线鳞多于150。鳔很小,包于硬的骨质囊内。背鳍短,起点与腹鳍起点相对。胸鳍距腹鳍较远,具不分枝鳍条1,分枝鳍条10。腹鳍不达臀鳍,具不分枝鳍条1,分枝鳍条5-6。臀鳍具不分枝鳍条2,分枝鳍条5。尾鳍圆形。体上部灰褐色,下部白色,体侧有不规则的黑色斑点。背鳍及尾鳍上也有斑点。尾鳍基部上方有一显著的黑色大斑。其他各鳍灰白色。
泥鳅为底栖鱼类,栖息于河流、湖泊、沟渠水田、池沼等各种浅水多淤泥环境水域的底层。昼伏夜出,适应性强,可生活在腐殖质丰富的环境内。水中缺氧时,能跳跃到水面吞入空气进行肠呼吸。在水池干涸时,潜入泥中,只要泥土有少量水分保持湿润,便不致死亡。泥鳅广泛分布于亚洲沿岸的中国、日本、朝鲜、俄罗斯及印度等地。
黄鳝
又名鳝鱼,古代称为蝉鱼、黄蝉等。体细长呈蛇形,体长约20-70厘米,最长可达1米。体前圆后部侧扁,尾尖细。头长而圆。口大,端位,上颌稍突出,唇颇发达。上下颌及口盖骨上都有细齿。眼小,为一薄皮所覆盖。头粗尾细,体表有一层光滑的粘膜保护,无鳞,色泽黄褐色,体则有不规则的暗黑斑点,各鳍不发达基本消失,全身只有一根三棱刺,刺少肉厚。肉嫩味美。
黄鳝常生活在稻田、小河、小溪、池塘、河渠、湖泊等淤泥质水底层,在中国各地均有生产,以中国长江流域、辽宁和天津产量较多,产期在6-10月,以6-8月所产的最肥。广泛分布于亚洲东部及附近之大小岛屿,西起东南亚,东至菲律宾群岛,北起日本,南至东印度群岛。
白鳝
是鳗鱼的一种,学名鳗鲡,又称河鳗,是一种江河性洄游鱼类。在海里出生,而到江河里长大。产于广西、广东、福建、浙江等省沿海及江河。
麦穗鱼
是鲤科、麦穗鱼属鱼类。体细长,稍侧扁,尾柄较长,腹部圆。头小而略尖,上下略平扁。吻略尖而突出。眼大,眼间隔宽平。口小,上位,口裂近乎垂直,下颌较上颌为长。咽头齿1列,齿式5-5。唇薄。无须。鳃耙退化,排列稀疏。体被中大型的圆鳞;侧线完全而较平直。各鳍均无硬棘,背鳍软条3(不分枝软条)+ 7(分枝软条);臀鳍3(不分枝软条)+6(分枝软条);腹鳍1(不分枝软条)+ 7~9(分枝软条)。体背侧银灰色,腹侧灰白,体侧鳞片后缘具新月形黑斑。雄鱼在繁殖季节,吻部有明显之珠星。雌鱼及幼鱼体色较淡,体侧中央有一条黑色纵带。
甲鱼
是鳖科、鳖属动物。成体背盘长192.0-345.0毫米,宽138.8-256.0毫米。头中等大,前端瘦削。吻长,形成肉质吻突,鼻孔位于吻突端。眼小,瞳孔圆形。吻突长于或等于眼间距,等于或略短于眼径。耳孔不显。背盘卵圆形,后缘圆,其上无角质盾片,而被覆柔软的革质皮肤。背盘前缘向后翻褶。盘面有小瘰粒组成的纵棱,每侧7-10余条,近脊部略与体轴平行。腹甲平坦光滑,可具7块胼胝,分别在上腹板、内腹板、舌腹板与下腹板联体及剑板上。腹甲后叶短小。四肢较扁。第五指、趾外侧缘膜发达。体背青灰色、黄橄榄色或橄榄色。腹乳白色或灰白色,有灰黑色排列规则的斑块。幼体裙边有黑色具浅色镶边的圆斑,腹部有对称的淡灰色斑点。颚与头侧有青白间杂的虫样饰纹。
镜鲤
是欧洲鲤鱼的变种,表皮有光泽,好像镜面一样光滑且光泽明显,故称呼为镜鲤。体形较粗壮,侧扁,头后背部隆起,头较小,眼较大,体表鳞片较大,沿边缘排列,背鳍前端至头部有1行完整的鳞片,背鳍两侧各有1行相对称的连续完整鳞片,各鳍基部均有鳞,个别的个体在侧线上见有少数鳞片。侧线大多较平直、不分枝,个别个体的侧线末端有较短的分枝。体色随栖息环境不同而有所变异,通常背部棕褐色,体侧和腹部浅黄色。多栖息於水域中下层,而以富营养水域底泥砂质静水域为主,有集体群游习性。为杂食性鱼类,以小型无脊椎动物与底栖动物为主。为适合在中国推广的水产优良养殖品种。在合理的放养密度和较优的饲养条件下,镜鲤生长速度非常快。
太阳鱼
淡水鱼类,原产于美国南部及墨西哥北部的淡水水域中,美洲中南部。成鱼体长24-40公分。大多数太阳鱼都拥有格外出众的色彩,而美丽的太阳鱼种类中最为夺目的种类就是这一款被称为“嫦娥”的种类,其闪烁着耀眼的金属蓝色调的鱼身上布满了桔色的斑纹,眩目而美丽的眼睛后端有一双宛如耳状的花纹,这是它们明显的标志。总种类约有30种,属于多次性产卵的鱼类。主食浮游动物及水生昆虫,也吃水生植物、小杂鱼和小型软体动物
鲈鱼
是真鲈科、花鲈属鱼类。体长、侧扁。口大、倾斜。下颌长于上颌,上颌骨长,末端到眼后下缘。两颁、梨骨、腭骨具绒毛状齿。前鳃盖骨的后缘有细锯齿,后角有一个大棘,下缘向后下方有3个大棘,鳃盖骨有一个大棘。具两个背鳍,之一背鳍以第5鳍棘最长。幼体的体侧及背鳍棘部有若干黑色斑点,成熟个体逐渐消失。
分布于北海道、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朝鲜到雷州半岛以西。在黄海流域仅见于济南以东黄河下游,沿长江曾见于江西省九江。鲈鱼为近海及河口附近中上层凶猛鱼类,亦进入淡水河内索食,以虾蟹及小鱼等为食。
刀鱼
学名长颌鲚,又称刀鲚,毛鲚,是一种洄游鱼类。刀鱼平时生活在海里,每年2-3月份由海入江,并溯江而上进行生殖洄游。每当春季,刀鱼成群溯江而上,形成鱼汛。体形不大,但数量甚多,产量很高,是沿海常见的经济鱼类。
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渤海和东海一带,凡通海的江河如辽河、海河、黄河、长江、钱塘江等均能见到。据资料记载,我国刀鲚主要分为江海洄游型和湖泊定居型2个生态类群,前者按水系又分为长江、钱塘江等几个生态型。<3>长江刀鱼是小眼睛、黄背、鳞片发白亮,光泽度高,且鱼身圆润、有肚,整体白里透。而海刀则鱼背发青黑,海刀和钱塘江刀类似,一般头尾发红、青背、身材细长。湖刀则是刀鱼中稀少罕有的“大眼睛”,且周身鳞片发白,光泽度不佳。
河豚鱼
本称河鲀,别名艇巴、腊头等,泛指硬骨鱼纲、鲀形目、鲀科的各属鱼类。<1>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名贵的高档水产品,被誉为“菜肴之冠”,但其卵巢、肝脏、肾脏、眼睛、血液中含有剧毒,处理不当或误食,轻者中毒,重者丧命。
因其外形似“豚”,又常在河口一带活动,江浙一带俗称河豚,而山东则称艇巴,河北叫腊头,广东称乖鱼或鸡抱,广西则叫龟鱼。
塘里鱼
是极鲜美的河鲜,它的肉质雪白,非常细腻,红烧、炖汤皆宜。由于塘里鱼的体型较小,一般很难登“大雅之堂”,但其美味却赢得几乎所有人的认可。
又叫塘鳢鱼、塘鲤鱼、狮子鱼,味道、做法、加工 *** 与昂刺鱼极为相似
黄颡鱼
是鲿科、黄颡鱼属一种常见的淡水鱼。体延长,稍粗壮,吻端向背鳍上斜,后部侧扁。头略大而纵扁,头背大部 *** 。吻部背视钝圆。口大。眼中等大。鼻须位于后鼻孔前缘,伸达或超过眼后缘。鳃孔大,向前伸至眼中部垂直下方腹面。背鳍较小,具骨质硬刺,前缘光滑。脂鳍短,基部位于背鳍基后端至尾鳍基中央偏前。臀鳍基底长,起点位于脂鳍起点垂直下方之前。胸鳍侧下位,骨质硬刺前缘锯齿细小而多。腹鳍短,末端伸达臀鳍。 *** 距臀鳍起点与距腹鳍基后端约相等。尾鳍深分叉,末端圆。活体背部黑褐色,至腹部渐浅黄色。沿侧线上下各有一狭窄的黄色纵带,约在腹鳍与臀鳍上方各有一黄色横带,交错形成断续的暗色纵斑块。尾鳍两叶中部各有一暗色纵条纹。
黄颡鱼多栖息于缓流多水草的湖周浅水区和入湖河流处,营底栖生活,尤其喜欢生活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处,且腐殖质多和游泥多的地方。杂食性,自然条件下以动物性饲料为主,鱼苗阶段以浮游动物为食,成鱼则以昆虫及其幼虫、小鱼虾、螺蚌等为食,也吞食植物碎屑。分布于老挝、越南、中国、朝鲜、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南部。在中国分布于珠江、闽江、湘江、长江、黄河、海河、松花江及黑龙江等水系。
胭脂鱼
是胭脂鱼科、胭脂鱼属鱼类。体长146毫米。体侧面观长椭圆形,侧扁,背鳍始点处体更高;腹部宽圆,腹缘较直;鳃膜条骨3。除头部外体全蒙鳞,鳞圆形,鳞心位于中央,环纹细密,向后有稀辐状纹。侧线直线形,侧中位。小鱼背鳍前部,臀鳍、尾鳍后端与偶鳍均红黑色,大鱼色较淡。
胭脂鱼为大型中、下层淡水鱼类。胭脂鱼为底食性鱼类,主要以底栖无脊椎动物和水底泥渣中的有机物质为食,也吃一些高等植物碎片和藻类。分布于长江和福建闽江。
中华沙鳅
是鳅科沙鳅属的一种小型鱼类,体长9-18厘米,体态纤细,体色艳丽,体表有美丽的斑纹;吻长而尖。须3对。颐下具1对钮状突起。眼下刺分叉,末端超过眼后缘。颊部无鳞。腹鳍末端不达 *** 。 *** 靠近臀鳍起点。尾柄较低。体长而侧扁。头尖而侧扁。吻长,口亚下位。上、下唇皮褶发达,并与上、下颌分离。颐下有1对钮状突起。须3对。前、后鼻孔间有一皮褶。眼小,侧上位。眼间隔凸出。鳃膜在胸鳍基部前缘与峡部侧面相连。背鳍短小,无硬刺,起点至尾基较距吻端为近。体侧浅黄褐色,腹部较谈。从鳃盖后缘至尾鳍基部有8-9条黑褐色的横斑。背鳍中部和基部各有1列深褐色的条纹,尾鳍上、下叶各有3列褐色斑纹。胸鳍、腹鳍、臀鳍为淡黄褐色,并有少量褐色斑点。
棒花鱼
是鲤科、棒花鱼属鱼类。体稍长,粗壮,前部近圆筒状,后部略侧扁,背部隆起,腹部平直。头大,头长大于体高。吻长,向前突出,吻端稍圆。唇厚,发达。眼较小,侧上位。眼间宽,平坦或微隆起。体被圆鳞,胸部前方 *** 无鳞。侧线完全,平直。背鳍发达,外缘明显外突,呈弧形。胸鳍后缘呈圆形,末端远不达腹鳍起点。腹鳍后缘稍圆,起点位于背鳍起点之后。 *** 较近腹鳍基,约位于腹鳍基与臀鳍起点间的前1/3处。臀鳍较短,起点距尾鳍基部较至腹鳍基为近。尾鳍分叉较浅,上叶略长于下叶,末端圆。腹膜银白色。雄性个体体色鲜艳,雌体色较深暗。雄体背部、体侧上半部棕黄色,腹部银白。头背部略呈乌黑,喉部紫红,头侧自吻端至眼前缘有1黑色条纹。体侧自侧线之下的2行鳞片始至背中线的体鳞,边缘均有1黑色斑点,横跨背部有5个黑色大斑块,以背鳍基部后方及尾柄部的较显著,体侧中轴具7-8个黑斑点,各鳍为浅黄色。背、尾鳍上有多数黑点组成的条纹,通常背鳍外缘呈黑色,胸鳍上亦有少数小黑点,基部金黄。
棒花鱼
鲤科棒花鱼属的一种鱼类。体较粗壮,尾柄较高。唇发达,具乳突,上唇乳突尖形;上、下颌均具角质边缘。须1对。侧线鳞33~34。背鳍条特别延长。胸鳍末端几达腹鳍起点。为底层小型鱼类,数量不多。
鳡鱼
音:gǎn,又名“黄钻”、“竿鱼”,古代称贤鳏鱼,属鱼纲鲤科,腹平,头似鲩而口大,颊似鲇而色黄,鳞似鳟而稍细,大者三四十斤,其性情凶猛,捕食其他鱼类,对淡水养殖有害。为大型上等食用鱼类。
鳤鱼
中文名: 鳤鱼,英文名:Ochetobius elongatus Kner,俗称:刁子、麦秆刁、昌刁、刁杆,纲名:硬骨鱼纲,目名:鲤形目,科名:鲤科,属名:鳤属。
赤眼鳟
属鲤科,雅罗鱼亚科,赤眼鳟属,地方称红眼鱼、参鱼,体呈长筒形、腹圆、后部较侧扁,体色银白、背部略呈深灰、眼的上缘有一显著红斑,故名红眼。是优质的经济鱼类,全国各水系均产,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食性杂、商品售价高等优点。
鳅鮀
Gobiobotia pappenheimi (Kreyenberg, 1911),鲤科鳅鮀属的一种鱼类。生活在山涧急流中的小型鱼类。
异鳔鳅鮀
(学名:Xenophysogobio boulengeri)为辐鳍鱼纲鲤形目鲤科异鳔鳅鮀属的鱼类。分布于中国长江中上游等,体长可达12.1厘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四川
鲮鱼
也叫土鲮鱼,属鲤科鱼类,全身有角质鳞片,无牙齿,富含丰富的蛋白质等,栖于南方水温较高的河流内,是我国华南淡水主要养殖鱼种之一,性怕冷。
鲮在古代神话传说中是人面鱼身的人鱼,亦作“陵鱼”。
香鱼
(学名:Plecoglossus altivelis)是香鱼科、香鱼属鱼类。香鱼体狭长而侧扁,成体香鱼一般体长15~20厘米,大者30多厘米。头小,吻尖,前端向下弯成钩形突起。口大,下颌两侧前端各有一突起,突起之间呈凹形,口关闭时,吻钩与此凹陷正相吻合。上下颌生有宽扁的细齿,前上颌骨、上颌骨和舌上均有齿,口底有囊形粘膜皱褶。除头部外,全身密被极细小网鳞。背鳍后方有一个小脂鳍,与臀鳍后端相对。身体背部青黑色,体侧面由上半部至下半部逐渐带黄色,腹部银白,各鳍皆为淡黄色,脂鳍周围微红色,朐鳍上方有一群黄色的斑点。
香鱼是一种溯河产卵的洞游性鱼类,每年秋季在江河中产卵,当年孵山的幼鱼入海越冬。冬天在平静的沿岸越冬。香鱼的幼鱼以浮游动物为食,可用毛钩钓取。进入淡水后,以刮食岩石上的硅藻、篮藻等植物性为主,同时也摄食昆虫类和浮游动物,故渔民常以拟饵钩捕获。分布于中国辽宁到台湾、广东、香港及广西北仑河等河流下游。朝鲜西侧到日本北海道东侧亦产。
贵州高原的几种土鸡你知道几个?炎炎夏日已经到来,又到了秀“鸡肉”的季节了。今天就介绍下贵州几种比较出名的土鸡。
1.竹乡鸡(赤水乌骨鸡)
竹乡鸡产自贵州赤水,素有"千瀑之市"、"丹霞之冠"、"竹子之乡"、"桫椤王国"的美誉。也是当年红军四渡的那个赤水。
竹乡鸡最简单的识别标识就是黑羽黑冠(不是黑鸡就是竹乡鸡,也有其他的地方鸡种也有黑色的),简单来说,就是五彩斑斓的黑。竹乡鸡具有耐热、抗潮湿、耐粗饲和母鸡储脂能力强等特点。作为长时间被人民群众和自然条件下形成独有的地方特色家禽,2008年申报农业部地理标志产品登记。
图片来源 ***
2.威宁鸡
主产于贵州省乌蒙山区的威宁、水城、纳雍、赫章及毕节等地。贵州水热条件优越,山多草茂,在长期的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畜禽品种资源。威宁鸡体质结实、结构匀称、谷歌粗壮、羽毛密集,属中型蛋肉兼用型品种。公鸡就典型的血袍加身既视感,很是靓丽。
来源 ***
3.黔东南小香鸡
黔东南小香鸡公鸡:羽毛身红尾墨绿,冠和肉髯呈乌紫色和红色,黑喙黑灰脚,胫较短小,体重1.25~1.5千克。母鸡:体型矮小紧凑,头细脚细,背羽呈黄麻、灰麻、黑麻,兼有黑色和白色,黑喙黑灰脚,胫较短小,体重0.9~1.2千克;有乌皮+乌肉+乌骨,白皮+白肉+白骨两种类型。
黔东南小香鸡体型娇小,生长周期比一般的鸡都长,部分成年的鸡还有返祖的白耳,和原鸡很是相似。黔东南小香鸡原产地为贵州省东南部的从江县、榕江县及黎平县等县。20世纪80年代初,贵州省科研机构农业部门对小香鸡进行选育,黔东南小香鸡于1985年入编《贵州省畜禽品种志》 。
4.高脚鸡
高脚鸡胫高体大,骨骼粗壮,胸深宽而前突,背直而短平,肌肉发育良好;喙、胫、爪多为黑色。属肉用型品种。主产于贵州省普定县和少量浙江苍南地区,也是贵州省和苍南特有的地方品种,1982年以高脚鸡命名载入《贵州省畜禽品种志》,2006年载入《中国畜禽资源名录》,高脚鸡的主要特点是其胫骨比其它品种鸡长3~4cm。
5.矮脚鸡
矮脚鸡主要分布于贵州省兴义市。矮脚鸡是泰国、东南亚一带的观赏鸡和云南本地的茶花鸡杂交而形成的一个品种,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中国版的茶花观赏鸡。
6.长顺绿壳鸡
长顺绿壳蛋鸡因产地而得名,产区长顺县地处黔南,境内喀斯特地貌特征显著,地势复杂,北高南低,海拔660-1597.5米,山高坡陡,峰峦叠嶂,交通闭塞,生态环境优越。早在20世纪60年代,在鼓扬镇马场村、岩腊村、纪堵村一带,人们就发现有了下绿壳蛋的鸡群,世袭流传利用其能治伤风感冒,因此绿壳蛋鸡倍受保护,长期得以繁衍。按照农村习俗走亲送礼、移民搬迁,绿壳蛋、绿壳蛋鸡也当成礼品随之在异地扎根发展。20世纪80年代,由于瘟疫的严重侵袭,农户饲养的鸡几乎灭绝,只有在偏僻闭塞依山而居的村庄饲养的绿壳蛋鸡幸免于难而得以保留下来。
20世纪90年代,绿壳蛋鸡发展虽然缓慢,但在防疫部门的防控和宣传下,人们对瘟病有所认识,饲养量也普遍有所提高。90年代后期由于畜牧部门高度重视,对绿壳蛋鸡进行了保种选育的申报工作。2000年,长顺县开始实施保种选育工作,总计投入10万余元,以提纯复壮选育的扩繁方式培育了2万多只麻羽、灰羽、黑羽乌骨绿壳蛋鸡。由于资金有限,该品种没有形成规模,但在一定程度上其质量和数量得到了提高和增加,品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2014年09月02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长顺绿壳鸡蛋"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7.乌蒙乌骨鸡
乌蒙乌骨鸡,是贵州省的药肉兼用型鸡种。乌蒙乌骨鸡主产于云贵高原黔西北部乌蒙山区的毕节市、织金、纳雍、大方、水城等地。乌蒙乌骨鸡是由毕节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利用本地乌骨土鸡为素材,从1993年起经过20年优选提纯,培育成的地方优质品种,被选入国家家禽志目录;乌蒙乌骨鸡更大特点是富含锌、硒等微量元素,是中国鸡种中难得的珍品 。
以上就是能比较代表贵州地方特色的鸡种,当然贵州还有许多其他鸡种,只是消息的闭塞,外来肉鸡的杂交等因素,所以知道的也只是小众部分。不足之处,还望补充,相互交流。
养殖 | 蛋鸡品种十大排名发布!蛋鸡顾名思义,是指专门用来生蛋的鸡,目前我国市场上的蛋鸡品种很多,下面给大家介绍蛋鸡品种更好的前十位。
01
白来航鸡
白来航鸡原产于意大利,现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其产蛋量高,高产鸡群年产蛋可达300个左右,平均蛋重为54~60克。
02
洛岛红鸡
洛岛红鸡原产于美国东海岸的洛德岛州,年产蛋160~170个,蛋重60克,蛋壳褐色,有抱窝性,现在一般是用于杂交蛋鸡的父本品种。
03
白壳蛋鸡
白壳蛋鸡是由白来航鸡杂交而来的蛋鸡品种,通常情况下七十二周龄的母鸡一般可产蛋288个左右,所以是非常成功的一种蛋鸡品种。
04
新汉夏鸡
新汉夏鸡是从洛岛红鸡中,从体质好、产蛋多的经过30多年育成的。年产蛋180~200个,平均蛋重为60克。
05
粉壳蛋鸡
粉壳蛋鸡是这几年新出的一种蛋鸡品种,它的蛋壳是淡粉色的,饲养150天左右就开始产蛋,一年的产蛋来给高达330多颗。
06
澳洲黑鸡
澳洲黑鸡原产于澳大利亚,成熟较早,母鸡6月龄开产,平均年产蛋160个左右,蛋重约60克,蛋壳褐色。
07
狼山鸡
狼山鸡原产于我国江苏省南通地区,7~8个月性成熟期,年产蛋170枚左右,蛋重59克,蛋褐色。
08
芦花鸡
芦花鸡是现在土鸡中比较常见的品种之一,一般七十二周龄可产蛋255个左右,所以还是比较不错的蛋鸡品种。
09
洛克鸡
洛克鸡我国引入的有横斑洛克、浅黄洛克和白洛克。横斑洛克鸡一般年产蛋为180个左右,高产个体可达250个。浅黄洛克鸡跟横斑洛克鸡差不多。自斑洛克鸡年产蛋为150~160个,蛋重为60克左右。
10
九斤鸡
九斤鸡是世界著名的肉鸡品种之一,产于我国上海一带,年产蛋量约80~100枚,蛋重约55克,蛋壳黄褐色。
11
蛋价“开挂”涨势点燃,7月上涨13%,8月鸡蛋价格重心再次上提!
近期,由于国内南方地区陆续出梅,餐饮行业逐步复苏,部分食品厂囤货情绪转浓,叠加,阶段性大码鸡蛋供应紧缺,蛋价“开挂”涨势点燃,7月份行情逆势走高,截止上周五,产区鸡蛋报价4.32元/斤,相比月初上涨13%!
据机构分析,7月初,国内蛋禽养殖市场,产蛋鸡存栏规模在11.78亿只,环比下降0.08%,低于最近5年平均值3.5%,鸡蛋供应水平处于低位,产区鸡蛋走货压力偏弱,尤其是,7月份,新开产蛋鸡数量环比稍有回升,小码鸡蛋供应增加,大码鸡蛋供应偏紧!
而对于8月份,鸡蛋市场的前景,蛋价仍将维持震荡偏强的走势!
一方面,8月份,新开产蛋鸡数量受3~4月份鸡苗补栏影响,由于年后补栏处于集中阶段,新开产蛋鸡环比或将提升3.6%,而老鸡淘汰方面维持518天日龄的表现,鸡蛋存栏缓慢回升,但是,由于“歇伏期”影响,鸡蛋产蛋率或将下降10%,部分地区产蛋率或将下降20%左右,8月份,鸡蛋供应维持偏紧的水平!
因此,在多空交织下,8月份,鸡蛋价格重心或将维持震荡走高的基本面,但是,由于猪肉价格水平偏弱,蛋价上涨过快或将造成市场接货水平下降,消费替代情绪较浓,因此,蛋价上涨也面临诸多阻碍,市场以波动偏强为主!
盘点8种高颜值且受欢迎宠物鸟随着人们生活品质逐渐提高,很多人都喜欢养宠物,有的人喜欢养猫或养狗,然而还有一部分人喜欢养宠物鸟,今天我就给大家盘点一下那些颜值高且受欢迎的8种宠物鸟。
1、红嘴相思鸟
红嘴相思鸟也叫相思鸟、红嘴玉。红嘴相思鸟的喙部为赤红色,这也是其名字的由来。红嘴相思鸟性格活跃,喜在临夏灌丛间跳跃穿梭,善鸣唱。主食毛虫、甲虫和蚂蚁等昆虫及幼虫,兼食植物种实。主要分布甘肃南部、陕南、湖南,湖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香港、广西,云贵川等地区 。
红嘴相思鸟
2、玄凤鹦鹉
玄凤鹦鹉又称红耳鹦鹉,高冠鹦鹉,性格安静,手养幼鸟温顺活泼,喜爱亲近主人,吹口哨能力比较强,玄凤鹦鹉有原始灰、黄化、珍珠常见的三个品种,玄凤鹦鹉在我国是不需要任何证件即可饲养。玄凤鹦鹉抗病能力强,且繁殖性能较好。玄凤鹦鹉的饲料主要为谷子、黍子、稻谷、麻籽、葵花籽、稗子、蔬菜等。
玄凤鹦鹉
3、七彩文鸟
七彩文鸟也被称为五彩文鸟、胡锦鸟,是一种原产于澳大利亚北部的美丽鸟类。七彩文鸟体型较小,体长约20厘米,羽毛有蓝色、黄色、绿色等多种颜色,脸部有一条独特的黑色条纹。七彩文鸟可以在我国合法饲养,手养的七彩文鸟雏鸟,黏人的程度会让你爱不释手,非常粘人。七彩文鸟饲料主要为带壳的草籽、稻谷、高粱等,经常给些青菜叶、干净的砂粒、骨粉或牡蛎粉、墨鱼骨等。
七彩文鸟
4、黄雀
黄雀又名黄鸟、金雀、芦花黄雀。黄雀模仿能力也是一流,能模仿红子,油葫芦,喜鹊等动物叫声,养黄雀一般是把它当作观赏鸟训练它的三大口。分布东北、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四川、贵州等地。主要以多种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为食,也吃少量昆虫。
黄雀
5、麻料鸟
麻料鸟就是普通朱雀,是属于雀科朱雀属的鸟类。繁殖期的叫声委婉好听。叫声似“狮子滚绣球,一壶美酒,一九得九”,麻料有红麻料,青麻料,并不是所有的麻料鸟都会变红,只有小公鸟才有机会变红,但是也有一些小公鸟变成金黄色的,甚至有一些还是青色的,所以红色的麻料鸟一定是公的,青的麻料鸟里面就有公有母了。
麻料
6、蓝靛颏
蓝靛颏又称蓝喉歌鸲,鸟中君子,四大鸣鸟之一,毛色十分鲜艳,而且叫声也十分动听,蓝靛颏鸟是一种典型的杂食性鸟类,通常对食物不挑剔。但是,作为宠物鸟,食物的多样化将更有利于蓝靛颏鸟的生长,特别是在羽毛生长期间,要特别注意活食和其他动物饲料。夏天,注意喂食奶粉,因为它可以保持新鲜,防止变质。
蓝靛颏
7、绣眼鸟
常见绣眼鸟有红胁绣眼鸟,暗绿绣眼鸟。绣眼鸟膀大腰圆、羽色美丽、举措灵敏、鸣啭声响圆润、音韵多变、委婉入耳,并且爱好灯下歌唱,姿势精美,因而很多人爱好笼养。绣眼鸟爱好吃虫豸和水果,因消化道短、食品经过快,适于供应甜的易于消化的高养分饲料。一般以磨细的玉米面(或鸡用混合料面)和熟鸡蛋黄(或生花生米粉)各半,加5%的食糖搓匀作为常备饲料,恰当弥补一些活的虫豸、幼虫、蛹及水果类和熟的红薯。
暗绿绣眼鸟
8、虎头凤
虎头凤又名黄喉鹀,又称黄蓬头。雄雌个体同形异色,但无论雄雌,头顶均有一束羽毛高高翘起形成凤头。我们挑选虎头凤一定要雄鸟,喉部黄色斑要亮的,喉咙部下方的半圆黑斑要大的,只有喉咙下方有半圆呈尖形的才会喜欢鸣叫。平时以植物种子为主要食物,在繁殖季节则以森林昆虫及其幼虫为主要食物。
虎头凤
还有哪些颜值高且受欢迎的宠物鸟,欢迎各位朋友评论区补充?
分享图片,世界上最漂亮的鸡“长尾鸡”,鸡中的凤凰,漂亮稀奇!#头条创作挑战赛##风船计划3.0#?#村里都是好风光##大湾区寻宝#?#头条家时光#?
分享图片,世界上最漂亮的鸡“长尾鸡”,鸡中的凤凰,漂亮稀奇!
最漂亮的观赏长尾鸡,漂亮稀奇,罕见极品,美丽大方。长尾鸡,其特征是极长的尾巴,最长羽毛可达12米。漂亮美丽大方,极具有观赏价值,人们又把其当做观赏鸡来养。长尾鸡品种,极其珍贵,价格昂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