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选好鳝种 鳝种必须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不能采用钓钩捕捉的幼鳝,因体内有损伤,极易死亡。鳝种规格或大一点或小一点都可以(有条件更好大一点的),但切忌大小混养,一定按大小分开养,不能有差异。 在大规模开展黄鳝养殖时,鳝种供应是个关键问题。应重点解决工厂化繁育鳝种的技术问题,或用专门的黄鳝亲鱼培育池和幼鳝培育池配套生产。若仅靠在外收购苗种,生产被动,还直接影响黄鳝的生长周期。
2 .养鳝池或网箱的水质管理 水质管理是黄鳝养殖的一项关键技术。一定要保持良好的水质。静水养殖视水质情况及时换水,注意换水的水温差不能超过 3 ℃ ,否则黄鳝会因温度骤降而引起死亡。流水养殖也不能忽视水源的情况,水质一定要无污染、清新活爽。池水深平常有土饲养不低于 20 厘米;无上饲养不低于 80 厘米。高温季节(特别是在长江两岸的水域),有土伺养不低于 40 厘米;无土饲养不低于 100 厘米。
3 .养鳝池或网箱底质控制的管理 在养鳝过程中,有不少养鳝池经常患病,病害严重即要死鱼,不严重时,也影响生长,使生长缓慢。主要问题在池的底质上,这些鳝池底是直接取稻田或湖底的泥土铺成的;或者无土养殖,时间长了在水底沉积了厚厚的一层残渣余饵及排泄物。在养殖密度较高的情况下。这种底质既不便于鳝打洞穴居,又因其有机物丰富,细菌密度高,致使池水耗氧大,水质变坏而发病几率高。采取以下措施,能有较好的效果:
( 1 )作为底质的淤泥软硬要适度,稍带黏性。可用木棍在泥中戳洞试验,若洞孔不塌陷则可。底质泥以偏酸性或中性的为好,有机质含量丰富但也不宜过多。从河底或湖底捞取的淤泥摊开暴晒 1 周左右,然后用生石灰消毒,每立方米用 200 一 250 克生石灰,均匀搅拌在底泥中,待药性过后再进水放鳝。
( 2 )养过鳝鱼的池塘,要把淤泥摊开暴晒 1 周左右后放水 30 厘米;再用生石灰消毒,每平方米用 200 一 250 克,均匀搅拌在底泥中,待药性过后再进水泡 2 天,然后放鳝。
( 3 )若是养鳝的老池,底泥有机质太多,或底泥太深,应挖取老底泥逐渐用暴晒后的稻田、湖底泥替换。保证底泥的质量。
( 4 )无土养殖的水体,底层沉积太厚的残渣污物,要及时清除出去。网箱每月清洗一次,并清除箱底污物;池塘结合彻底换水时清除污物。特别是水泥池更好半月左右清除底部污物。
( 5 )设置网箱的水体,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每年用生石灰清污消毒一次,每立方米水体用 200 一 250 克。
4 .饵料和投饵技术
( l )黄鳝的饵料 黄鳝对饵料选择性较强,一经长期摄食某种饵料,就很难改变其食性,故在饲养初期,必须不断驯饲,投喂一些来源广、价格低、增肉率高的混合饵料,以保证黄鳝在全年的生长过程中饵料不脱节。因黄鳝是以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所以还要求动植物饵料合理搭配,使饵料的蛋白质含量达到鳝体需要量。黄鳝最喜欢吃的是活饵料,可利用鳝池的生态环境培育出活饵料。例如,在田边地角堆养蚯蚓;用墙旮旯养蝇蛆;也可在池中直接养殖牛蛙、青蛙、蟾赊繁殖出蝌蚪;也可在水中混养若干罗非鱼、鲫、泥鳅等的亲鱼,使其自行繁殖产生鱼苗;还可在池中养殖田螺、螺蜘、河蚬,使其自行繁殖,提供幼螺、幼蚬等活饵料。要能保证在全年生长期有足够的活饵供给,是不大可能的,要用一部分替代物补充。养殖者要充分了解您的周围有哪些可利用作活饵及作替代物的资源,因地制宜地根据本地区的情况安排不同季节的饵料供给,一般有以下黄鳝可食的饵料供养殖者选择和配给。
蚯蚓:是鳝更爱食用的鲜活饵料,鳝体重的增加,几乎 60 %以上是依赖于蚯蚓的营养。由于养鳝需求量大,光靠人工搜集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可以利用池边空地进行人工培育。用牛、猪、鸡等畜禽的粪便养蚯蚓,牛粪可不发酵,猪、鸡等家禽的粪便要发酵。每 10 千克左右粪作基料可长 500 克蚯蚓,用蚯蚓喂黄鳝 3 一 5 千克可长 1 千克鳝肉。人工养殖蚯蚓全年均可取用,只是在 5 月和 9 月这两个繁殖高峰期,注意留种。
小野杂鱼或者低价位的鱼:在湖汊、河沟、塘堰每天不断捞捕小野杂鱼,偶尔有不方便时可购买;或者利用小坑塘用粪肥水养殖廉价的鲢鱼种和成鱼,可有计划地配给。用小野杂鱼喂黄鳝每 6 一 10 千克长 l 千克鳝肉。目前,广大养殖户养鳝用得最多最广的就是这类野杂鱼和低质鱼。安排得当全年都可用。
虾、螺蛳、河蚌:在小溪、沟渠、湖汊中捕捞虾、螺、蚌,用趟网或蚌耙捞取即可。捕得的小虾经剁碎后投喂;螺蚌类则去壳后取肉剁细或绞碎再投喂,有钉螺的湖区螺蚌要用盐水消毒才能投喂。用螺蚌喂黄鳝,带壳的需 40 千克左右(带水),去壳的需 15 一 20 千克(带水)才能长 1 千克鳝肉。这类饵料要看自然资源的丰欠,多则全年有,少则要根据具体情况配给其他饵料。
水蚤、水蚯蚓、轮虫:每天清晨,到小沟或有机质丰富的废水塘内,用稀布做成的捞网捞取。捞得后挑掉一些脏物,即可喂养鳝(喂鳝苗种特别好)。春夏季较多。也可自己培育,详见第三章。
蝇蛆:蝇蛆是一种高蛋白质的饵料,不仅可采集,也可自己培养。用猪、鸡等粪便堆肥,引来苍蝇繁殖即可育蝇蛆。夏秋季较多。
屠宰场畜禽的下脚料:把畜禽的下脚料如血液、心肺与其内脏收集来,冲洗一下后剁细或绞碎煮熟后喂鳝。若嫌每次煮熟比较麻烦,可用 5 %的盐水每次进行浸泡消毒也可以。
黄粉虫:黄粉虫是黄鳝特别是幼鳝的好饲料,易饲养,只需麦麸和青菜叶即可。一般养殖条件下大约 1 千克麦麸拌部分青菜,可生产 0 . 5 千克鲜黄粉虫。专用黄粉虫喂黄鳝只需 2 一 3 千克就可长 1 千克鳝肉。在长江以南一年四季都可生产并取得。人工培育技术详见第三章。
新鲜豆浆:豆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故投喂新鲜豆浆,可以培育鳝苗(一般作开口食,喂养豆浆 3 天,最多不超过 5 天)及缓解鳝鱼种饵料的不足。成鳝一般不食豆浆。
蚕蛹:从缫丝厂购买来的蚕蛹,晒干后投到鳝池中,养鳝效果也好。也有将蚕蛹粉碎,配合其他饵料投喂的。
植物性饵料:次麦粉、豆饼、菜饼、细米糠、玉米粉以及大草、瓜果、老菜叶等。这些植物性饵料不配合其他动物性鲜活饵料,鳝一般不会吃。在没有动物性饵料时,被动摄食此类饵料后,体重无明显增加。但在鳝的配合饵料中,却又不能缺少它们。投喂的比例往往要占全部饵料的 20 %一 40 %。植物性饵料是黄鳝不可缺少的多种营养元素的补充饵料。另外,有许多养殖者利用大草等,沤肥培养浮游生物作为养鳝苗的开口饵料。
人工配合饲料:随着黄鳝养殖的发展,用人工配合饲料饲养黄鳝已开始,有不少饲料公司有黄鳝的配合饲料出售。每千克饲料从 6 元到 9 元价格不等,长 1 千克鳝肉需饲料从 1 . 2 千克到 2 . 5 千克不等。配方较好的配合饲料,黄鳝喜爱吃,生长又快,增肉也较多,是比较经济划算的。下面介绍两种黄鳝的配合饲料配方及营养成分,有的养殖者购原粉料自己做配合饲料投喂黄鳝,根据这些养殖者养鳝的经验总结,用 60 %左右的小鲜鱼(蚌肉、螺蛳肉也行)剁细,或用蚯蚓更好,拌 40 %左右的预粉料投喂。预粉料为一定比例的次麦粉、豆饼粉及玉米粉等。如果预粉料用到 40 %以上,还要加入一定比例的动物蛋白粉如鱼粉、蚕蛹粉等。鳝喜爱吃,食后效果不错。既营养全面又经济合算。
养鳝的饵料配给选择,贯穿着整个生产过程,所占生产成本的比例更大,饵料既要保证全价的营养,又要可口适宜,还要价廉物美,原料源源不断。因此饵料配给选择是个综合性的协调选择,若选择配给不好,成本就上去,经济效益就下来;选择的合理,配给的科学,成本就降下来,而经济效益就上去了。所以我们不得不重视这个问题。
( 2 )黄鳝摄食不同饵料后其肌肉营养成分的比较 湖北省的陈芳等( 2001 年),研究黄鳝摄食不同饵料后其肌肉一般营养成分及氨基酸的含量,试验情况是:对野生的黄鳝和分别投喂配合饵料、蚯蚓、白鲢肉的黄鳝的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一般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的测试,结果见表 1 一 16 和表1- 17 。
从表 1 一 16 可以看出,营养成分中,差别较大的主要为粗脂肪的含量,以野生黄鳝的粗脂肪含量更低,而摄食白鲢肉的黄鳝粗脂肪含量更高,摄食配合饵料和蚯蚓的介于二者之间;粗蛋白含量也有差别,以摄食蚯蚓的黄鳝含量更高,而以摄食白鲢肉的黄鳝含量更低,但差别不大。
( 3 )投饵技术 黄鳝不同生长阶段需要的饵料有所不同,人工养殖时根据其生长特点进行合理安排。鳝苗的适宜开口饲料有水蚯蚓、大型轮虫、枝角类、桡足类、摇蚊幼虫和人工配作的微囊饲料。经过 10 一 15 天的培育,当鳝苗长至 5 厘米以上时开始驯饲配合饲料。驯饲时,将粉状饲料加蚯蚓浆或鲜鱼肉浆或蚌螺肉浆揉成团定点投放池边,经 1 一 2 天,鳝苗会自行摄食团状饲料。 15 厘米以上的鳝苗驯饲则需在鲜鱼浆或蝌蚪浆或蚌肉中加入 10 %配合饲料,并逐渐增加配合饲料的比例,经 5 一 7 天驯饲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鳝种的饲料在前期还可食用一些大型的轮虫、枝角类、丝蚯蚓等,到后期基本上与大鳝一样,按照成鳝的饲料科学合理配给。
根据黄鳝的摄食特点,每日投饵次数与投饵量全年有所不同,以投喂蚯蚓配预粉料为例: 11 月和翌年 4 月每日投饵 l 次, 5 一 10 月每日投饵 2 次;投饵量 11 月和翌年 4 月为体重的 2 %左右, 5 、 10 月为 4 %左右, 6 、 7 、 8 三个月摄食量更大,可投喂 5 %一 6 % ,吃得好的可投喂到 8 %。若是投喂蚌、螺肉或小鱼肉,每日的投饵量要适当增加。在水中溶氧高,水温适宜时可摄食 10 %。有试验表明,黄鳝在 8 月份的摄食强度可达 14 . 3 %。
( 4 )无公害食品鳝的饲料添加剂 我国目前正在开展无公害食品生产,并且相继设立无公害食品的各级检测部门,有很多大城市的市场已经设有检测站,不符合无公害食品标准的食品,一律不准上市。如肉类、水产品及水果蔬菜等都有相关的检测标准条例和 *** ,这就是说我们在养殖生产过程中一定要按无公害食品的规范技术操作,否则就是超标的污染食品。饲料的质量标准目前是按 《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 *** 》 ( NY 5072 一 2002 )标准执行,详见附录四。黄鳝迄今为止被检测出超标的主要是饲料中添加激素、药物的问题。
配合饲料中添加促生长的激素:近几年由于黄鳝的养殖发展,带动了黄鳝饲料的兴旺,全国有不少生产厂家都有黄鳝的配合饲料出售,在市场上相互竞争。其饲料配方及营养成分各有特色。这些厂家为了提高饲料的效率,在饲料配力中,往往要添加促生长的激素。黄鳝食用这些饲料后,生长速度是加快了,但是所摄食的饲料中生长激素的不断积累,最终造成食品黄鳝的肌肉中所含的激素超过检测标准,人们食用了这种鳝,也会受激素的影响。因此,农业部颁发文件,明确规定禁止使用的药品和限制使用的药品,其中就有饲料中添加的生长激素。但是,有不少饲料厂家仍然沿用以前的饲料配方,出售含有激素的饲料。养殖户在购买配合饲料时要问清楚,饲料是否含有生长激素。
饲料中添加促性转化的激素:如果说饲料中添加生长激素是生产厂家的商业行为,那么在饲料中添加促性转化的激素,就纯属个人行为了。黄鳝在转化为雄鳝后生长速度快 30 %左右,为此吸引不少养殖者在幼鳝饲养过程中加甲基睾丸素,甚至加己烯雌酚,特别是有的养鳝者想加速雄化过程,不惜加大性激素的用量,导致食品黄鳝性激素的累积残留量超标,直接影响黄鳝的产品质量,以至于在上市时被检测超标而不准上市。因此,广大养鳝者一定要按规定操作,不要使用禁用的激素。
饲料中添加药物:黄鳝在规模养殖中经常发病,而发病后又不好治愈。为了预防病害,常在饲料中添加防病的药物,特别是一些抗生素药,这样就造成黄鳝长时期低剂量的摄入这些药物,慢慢地黄鳝对这些药物产生了抗药性,并在体内有一定的药物残留量,常常检测超标。因此,我们选择常用药物时一定要谨慎,按照 《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 ( NY 5071 一 2002 )标准执行,详见附录五。
目前,凡是检测出有超标的污染产品,在口岸是就地销毁;在国内严重超标的全部没收,并处以罚款,轻者不让进入市场销售。而且随着以后市场质量的规范化,养殖生产的规范化,有污染的水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就被处理了。在我们以往的传统养殖中,自然资源丰富,环境清新,化学药物用得少,养出的鳝均没有污染。但是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集约化养殖,为加速鳝的生长,控制疾病的发生,养殖者用了这样那样的化学药物,购买有生长激素的饲料,或者用了被污染的原料等,都可导致食品鳝受到污染。现在全国上下都在提倡并推行无公害食品的生产,因此,我们不要有侥幸心理,一定要严格遵守质量标准的操作规范,按无公害食品鳝技术标准进行操作,让我们的黄鳝养殖能健康持续发展。
饲料的检测:那么,广大养鳝者在选购黄鳝饲料时,怎样才能鉴别出是否含有禁用激素?饲料外观是无法辨别出来的,询问饲料公司或生产厂家,一般不会实话相告。惟一的办法就是把饲料送到专业的检测部门进行检测。虽然说要交一定的检测费,但是所用的饲料就是放心的安全饲料,可以长久使用这种饲料。另外,也可以联合当地其他养黄鳝的朋友,比如一个村的,一个乡的,或周边附近的,大家共做一次检测,费用就不多了。而且共用一个公司或生产厂家的饲料,大家有什么问题找商家,比较容易得到解决;并在日后的饲料购运中也要方便得多。
来源:特种养殖网
沅江市福利渔网:怎么养殖黄鳝?网箱饲养黄鳝需要注意什么网箱饲养黄鳝是比较经济、效益更好的养殖方式。但是有许多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
1.盲目追求大规模
有的养殖户认为网箱养黄鳝像养鱼一样在水面投饲料就可以,并片面认为“高投入必然高产出”、“规模大效益就会好”。
为了早见效快致富,项目一开始,就把养殖规模定为百余箱甚至数百箱,决策盲目性必然会造成实施过程中的被动性。
这类养殖户在实际操作中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养殖技术、优质种苗、适口饵料、防病措施跟不上等状况,甚至还出现水源、人力跟不上的情况。
此时业主只能采取优质种苗跟不上就降低质量标准收购,缺适口饵料就用商品饲料的 *** 。
这样经营的结果是投种多成活少,投饲多增重少。
而通过调查发现养殖亏损的养殖户普遍鳝苗回捕率低,生长缓慢,直接导致黄鳝在整个养殖周期中没有理想的增重,投入大而产出低以致造成亏损;
与那些规模适度、循序渐进、管理精细的养殖户形成强烈的效益反差,这些养殖户的好效益主要来源于一方面使收购过来的黄鳝苗种养到一个理想的成活率,有的甚至成活率达90%以上;
另一方面经过几个月的养殖,黄鳝普遍达到3~4倍的增重,部分网箱甚至达到5倍以上的增重,如果做好以上这2个方面工作,网箱养鳝将取得高投资回报率。
2.忽视黄鳝驯食这一关键环节
黄鳝由天然生长到网箱养殖,其生活环境、食物和摄食方式都出现了根本变化,尤其是摄食方面,入箱后由以前捕捉野生小动物为食变为人工饲料为食,大多数黄鳝不适应。
成功养鳝户的做法是:投种前准备充足的活蚯蚓,鳝种入箱后2~3d(鳝种入箱前2d不喂食为好)喂鳝种总重量2%~3%的蚯蚓2~3d,以后以蚯蚓和小杂鱼加工成肉糜投喂,先将蚯蚓配比多些,然后逐步增加小杂鱼比例,直至全部用小杂鱼。
3.忽视平时的精细管理
网箱养黄鳝比池塘养鱼要求严格得多,必须要有科学的态度和审慎的操作 *** 。
一是要制订一整套从池塘、网箱准备到成鳝起捕销售的全过程操作规范,在养殖生产全过程中分步实施,这主要包括用于挂箱池塘的准备、网箱的规格、网箱安装的具体措施、网箱内养殖用水草的选择、池塘的消毒等环节。
二是要严密观察黄鳝的摄食和活动规律,做好观察日记,为了从根本上掌握黄鳝生长活动和其健康状况。
更多相关渔网资讯,欢迎关注沅江市福利渔网加工厂!
沅江市福利渔网加工厂地处洞庭之滨的湖南省沅江市,创建于1981年,是国内较大的渔网生产企业。拥有国内外技术先进的渔网具 *** 生产设备。
所有产品严格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要求操作;先进的设备、精湛的工艺,造就了福利绳网的优良品质。
主导产品:机织聚乙烯网片、尼龙复丝网片、经编无结网片、各种绳索、渔业用线以及各类养殖网箱、拉网、围网、赶拦刺张网、体育用网、建筑安全网等,产品畅销全国并出口东南亚、中东、韩国、非洲、欧洲、美洲等国家和地区。
黄鳝五种常见养殖模式,因地制宜可有效降成本增效益一、稻田养殖
稻田不干涸、不泛滥的田块均可利用,面积以不超过1亩为宜,水深保持10厘米左右即可。四周田埂更好用砖或条石砌成,高40厘米,宽30厘米,墙顶出檐5厘米,以防黄鳝用尾巴钩墙或钻洞逃跑,还可以用70×40厘米的水泥板护田埂与地面成90度角,下端埋入田底10厘米左右,上面加砖、石、土等作埂。如果是粗改粗养,只要加高、加宽田埂注意防逃即可。田中央挖一个面积为4平方米深0.5米左右的水凼。沿田埂四周要开挖围沟,田中挖井字形鱼溜,一般宽30厘米,深30厘米,所有沟与凼必须相通,开沟挖凼在插秧前后均可。如在插秧后,可把秧苗移栽到沟边、凼边,这样就不会减少秧苗的株数。进排水口要安好坚固的栏鱼设备,以防黄鳝逃逸。
稻田养黄鳝,要做好防逃逸
二、水泥池养殖
选择向阳、通风、水源方便的地方建池。一般为水泥、砖面结构,建半地下式池子,大小以6平方米~20平方米为宜,池面和底部要打磨光滑,以免鳝体受伤。池角砖应为圆弧形,池檐向内侧伸出,设进排水口和溢水口,进水口一般要高出水面30厘米~40厘米,排水口安装在池底下。溢水口一般设在高于泥面20厘米处。排水口和溢水口应设在进水口对侧,并且各水口都要用金属网做好防逃装置。上述工作做好后,应对水泥池采取脱碱措施。因为酸碱度上升,会使养殖黄鳝受损,其 *** 是每立方米水中溶入过磷酸钙肥料1公斤或酸性磷酸钠20克,浸泡2日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进行下一步工作。
黄鳝养殖:庭院小规模养殖黄鳝技术要点
水泥池养鳝分有土和无土两种养殖方式,这两种方式都要栽种水花生或水葫芦,以在炎热季节起调节水温和供鳝鱼避暑的作用,可全池种满只留几个投食点(约1/10的空间)
A、有土养殖以底铺20厘米~30厘米泥土为宜,泥层表面以上水位应保持在20厘米~25厘米。水过深则鳝鱼在活动中要消耗过多的能量,过浅则水体易浑浊且水温变化大;
B、无土养殖水位保持在30厘米~40厘米为宜。其优越性在于水体消毒效果好,易操作;而有土养殖,消毒时药力较难作用到泥土中、底部,且易滋生各种寄生虫及其中间寄主,如蚂蟥、扁叶螺、框实螺、细菌等。
水泥池+大棚养殖黄鳝
三、土池养殖
采用土池养殖黄鳝,改造1亩稻田,仅需投资2000元左右,加上配套修建几口观察池,总投资仅3000元左右,成本比网箱还低。土池养鳝采用泥埂代替了网箱的“跳板”,加上土池内水的深度为50厘米左右,管理非常方便。我国的稻田众多,利用稻田直接开展黄鳝养殖,平时的管理、观察、捕捞都很成问题,也不能够形成产量。将稻田改建成土池便于集约化管理,容易形成较高的产量。据有关数据统计,采用传统的稻田养鳝,亩产黄鳝仅100-200公斤,将其改建成土池后,亩产可达2000公斤左右。对于没有其他场地或初期的资金不多的养殖户,这无疑是养殖的首选。修建土池选用能灌水达40厘米以上的稻田,四周将聚乙烯网布埋20-30厘米到泥土下,其余网布要打桩固定以防逃。稻田中间也用网布隔成50-100平方米一个的土池,池中放竹框铺水草即可。
土池养殖黄鳝亦可结合种植,以提升效益
四、网箱养殖
采用网箱养殖的方式进行黄鳝养殖现在还处在技术发展阶段。网箱养殖适合在大的水体中进行,主要优点是水流通过网孔,使箱体内形成一个活水环境,因而水质清新,溶氧丰富,可实行高密度精养。主要养殖技术如下:网箱面积以20平方米左右为佳,网长5米、宽4米、高1米,其水上部分为40厘米,水下部分为60厘米。网质要好,网眼要密,网条要紧,以防水鼠咬破而使黄鳝逃跑。网箱设置在水深0.8米以上的池塘中,新做的网箱放入水中应过35天待其散发出来的有害物 质消失后才可放养鳝种。鳝种放养前几天应适当培育水质,使水色偏浓,透明度为15厘米左右,这样可控制或减少池塘中的蚂螨对黄鳝的侵害。网箱可并排设置在池塘中,两排网箱中间搭竹架供人行走及投饲管理。网箱的设置面积不宜超过池塘总面积的50%,否则易引起水质恶化。网箱中放置水草,更好是水花生,其覆盖面积应占网箱面积的90%-95%,为黄鳝的生长栖息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黄鳝因有相互残食的习性,故放养时以规格基本一致为宜。一般每平方米可放养鳝种20公斤,每只网箱放养400公斤。黄鳝吃惯一种饲料后很难改变习惯再去吃另一种饲料,故应将其饲料固定几个品种,如蚯蚓、蚌肉、小鱼或动物内脏,以提高 其生长速度。有条件时可投放活饵料,因其利用率高,不用清除残饵,对网箱污染少,有利于黄鳝的生长。
黄鳝养殖:黄鳝能否人工繁育?实战操作六步骤详解
黄鳝网箱养殖最为关键的阶段是放养后一个月内。这一时期是黄鳝改变原来的生活习性,适应新环境的过程。如果 *** 得当,鳝种成活率可达90%以上, *** 不当则成活率有时在30%以下甚至全部死亡。这一个月是黄鳝网箱养殖成败的关键所在,除应做好鳝种的消毒和驯化外,还应有效地控制疾病的发生,具体 *** 是用水体强力消毒剂和生石灰交替消毒,杜绝病原体的产生。
网箱养殖的优点是活水
五、塑料大棚无土流水养殖
常规的池塘养殖,易发生疾病且黄鳝冬眠影响常年养殖。用塑料大棚养殖黄鳝可以一年四季连续生产,无土流水养殖可有效地控制疾病,使效益成倍提高。黄鳝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7℃~30℃。采用塑料大棚,不用专设采暖设备,在春、夏、秋棚内温度都易保持这一温度,即使在寒冬,棚内平均温度也能达到20℃。饲养池中保持微流水,水质不会恶化。塑料大棚无土流水养殖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1、开放式
适合长年有温流水的地方建池。优点是流量稳定,适于较大规模的经营。饲养池用砖和水泥砌成,每个池的面积为10平方米-20平方米,池深为40厘米,宽1-2米,池埂宽20-40厘米。在池的相对位置设直径3-4厘米的进水管、排水管各2个。进水管与池底等高;排水管一个与池底等高,一个高出池底5厘米。进、排水管口均设金属网防逃。将若干饲养池并列排列成 为一个单元,每单元的面积更好不要超过500平方米。
2、封闭循环过滤式
适宜在大城市或水源缺乏的地方使用。其优点是饲养用水可以重复使用,耗水量较少,便于控制温度,但投资稍大。饲养池的建法与开放式相同。另外需建造曝气池,沉淀池,增加一些净水设备、抽水设备和加温设备。塑料大棚的建造与普通大棚 相同,更好每个单元放在同一个大棚内,这样便于管理。
采用塑料大棚无土流水养殖这种饲养法,由于水质清晰,只要饲料充足,黄鳝一般不会逃逸。但要注意防止鼠、蛇等天敌危害。饲养一段时间后,同一池的黄鳝出现大小不均,要及时分开饲养。
对养殖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养殖,天天都有精彩的养殖资讯、技术文章分享。投稿邮箱:yzydtcom@126.com。
(之前有条友在评论里希望我讲讲养小龙虾可以喂些什么。我相信很多没有养过小龙虾的朋友也是很想了解这方面的内容。熬夜码字,写点个人之见。觉得对你有帮助,还希望给我点个赞。因为点的赞越多头条就能让越多有兴趣的人看到这篇东西——为求赞,小哥哥向来不要脸)
小龙虾绝逼是个吃货,连吃胡建人的广东人都未必比得上,它肉也吃,草也吃,急了连同类都吃!
就其食性偏好而言,小龙虾更爱的还是肉类,也就是动物蛋白。很多人小时候都钓过龙虾,你可以用蚯蚓、田螺、青蛙、蛇肠、鸡肠、鱼肠或者虾米钓到小龙虾,但用水草、饲料你绝对钓不到小龙虾。所以其食性偏好显而易见。
在小龙虾养殖当中,最常用的饲料有两种。一是小龙虾专用商品饲料,二是黄豆。也有喂玉米小麦的。我们养殖的目的是让小龙虾快速增重,要增重必须加强蛋白质的摄入,商品饲料和黄豆都属于高蛋白饲料。而玉米和小麦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转化后的产物是碳水化合物,主要作用是补充热量,因此成本虽然较饲料和黄豆低,但并不适合用于育肥增重。
小龙虾专用商品饲料
小龙虾商品饲料市场最近几年成为各大厂家竞相角逐的角斗场,目前全国做小龙虾饲料的厂家多于牛毛,大大小小不少于两三百个品牌。个人建议,在几个大厂家里选一两种就可以了。品牌太多,挑花眼。一般大厂家的产品在品质和信誉上相对而言更有保障。很多小厂家为了在价格上保持优势,就不得不在蛋白含量上做文章。主要如豆粕和鱼粉的添加比例,次之如产品生产工艺等等。
其实小龙虾饲料并不是一个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一般有生产其他动物饲料能力的厂家都可以生产小龙虾饲料。比较知名的有通威、海大、正大、嘉吉,当然也有少数在小龙虾饲料领域比较突出的地域品牌,如潜江渴望牧业出的“扶龙”小龙虾饲料等等,其他一些也很不错的品牌此处不一一列举。
同一个品牌的小龙虾饲料一般以蛋白含量进行区别,通常为26、28、30、32、36。其中使用比较普遍的为28、30、32。建议一般只用到这三个蛋白含量就够了。
3-4月:适合用30-32蛋白含量。
5-8月:适合用26-28蛋白含量。
7-12月:适全用30-32蛋白含量。
原则:低温适合喂高蛋白含量饲料,高温适合用低蛋白含量。苗期适合高蛋白含量,成虾期适合低蛋白含量。
黄豆
市面上供小龙虾食用的黄豆一般分为几类:进口黄豆、东北黄豆、本地黄豆。
进口黄豆和东北黄豆颗粒较小较圆,杂质较少,且价格便宜。本地黄豆是相对进口和东北黄豆而言,指当地种植用于食用的黄豆,椭圆形,颗粒较大,价格也高于进口和东北黄豆。
进口、东北黄豆与本地黄豆之间在营养上的区别,由于本人没有专门的仪器进行检测,只能通过简单的浸泡试验进行对比。
选取10-20粒进口或东北黄豆与本地黄豆分别用杯子装着,用正常水温的纯净水进行浸泡,水位以没过黄豆为宜。过十五至三十分钟后,以黄豆全部发胀即可。外观上看,这几种黄豆完全浸泡过后的体积并无多大区别。此时分别闻一下几杯黄豆的味道,会发现进口黄豆和东北黄豆只有一股明显的豆腥味,而本地大颗粒黄豆除了有豆腥味,还有一股强烈的酸香甜味。如果同是大颗粒种的黄豆,酸香甜味的浓淡还有不同。在气温30度左右,大约经过12小时的浸泡,大颗粒本地黄豆会先于进口和东北大豆出现酸败气味和泡沫。个人推测,本地大颗粒黄豆的蛋白含量及其他营养物质是高于进品和东北大豆的。因为不是专业人士,所以无法给出准确的结论。至于到底用哪种黄豆,还请大家自行决定。但购买黄豆要注意两个方面:
1.不能发黑发霉;2.不能有明显的陈味。(有少量破碎不完整的豆粒可以接受,毕竟饲料用的黄豆价格要远低于食用黄豆)
通过这个试验,我也产生另一个思考:很多人认为高温天气喂黄豆比喂饲料好,是因为饲料比黄豆更容易坏水质。因为感觉上黄豆比饲料不容易腐败。其实通过实验我发现,在5月的室内气温下,本地黄豆经过12个小时就开始腐烂酸败,而商品饲料由于添加了少量凝合剂及防腐剂,在水中浸泡的时候反而要比黄豆更耐久。
黄豆作为植物性蛋白的主要来源,并不适合全部用它来喂养小龙虾。其营养成分过于单一,并不如商品饲料营养丰富和易于吸收与利用。适合用黄豆的时间段主要在5-8月的高温期。一则小龙虾大部分已进入成虾期,生长速度下降,二是高温期小龙虾对动物蛋白的耐受力降低,且饲料利用率下降,因此在饲料中可添加1/3至1/2的黄豆,降低小龙虾病害的风险,同时降低部分成本。
关于动物饵的充分利用
很多池塘随着养殖年限的增加,塘内有大量的田螺。有条件的可将田螺粉碎后(如没有粉碎机,可将田螺装进编织袋,用棒槌尽可能敲碎)按照整体投喂的10%~30#的比例添加进行投喂,对小龙虾的育肥增重有明显的效果。但动物蛋白本身尤其在高温天气容易腐败变质,刚开始宜小比例的添加,再慢慢增加投喂比例。投喂田螺的过程中,一定要随时观察水质的变化,定期进行改底解毒或泼洒生物菌分解残饵。
如某个时候田螺的捕捞量比较大,建议做一个类似养黄鳝的网箱把田螺屯起来,分次利用。
非常高温期更好停止投喂活体动物蛋白。
小龙虾吃不吃水草?
这个问题的重点并不在于小龙虾吃不吃?而是能不能让它吃!
一般池塘种的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都是小龙虾比较爱吃的水草。但种植水草的主要目的是为小龙虾提供栖息的环境,净化水质,遮阴降温,增加溶氧。水草是小龙虾池塘生态平衡更大的功臣,没有之一。这就是为什么说“虾多少,看水草”的原因。无草不虾,不应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却节省在饲料上的投入。一旦池塘出现小龙虾夹草的情况,就说明饲料投喂量不够,这时必须加大饲料投喂量。宁可草多到必须人工清理,都不要出现逼到小龙虾吃草的份上。它吃是它求生欲望强烈,你不给它吃饱那是你工作不到位。所以千万不要因为池塘里草多就停止投喂饲料,想让它吃草去。等小龙虾吃完了草,你就该吃土了。
苦草
轮叶黑藻
黄鳝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不仅能作佳肴,而且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由于人们过度捕捉,造成野生资源减少,因此,人工养殖黄鳝成为农村水产养殖中的一项经济效益较高的养殖业,养殖经验逐步推广,养殖面积也在扩大。那么,怎样养鳝鱼才能获得高产高效呢?下面就黄鳝的养殖讲几个方面的问题,希望能对有意养殖鳝鱼的养殖者有所帮助。
一、黄鳝的生活习性
黄鳝体形似蛇,体表粘滑没有鳞片,常在稻田、水塘草丛和水边堤岸石缝空隙内穴居。黄鳝是肉食性鱼类,性贪食,多食小鱼、蝌蚪、蚯蚓及昆虫等,也吃人工投喂的饵料。鳝鱼是卵生动物,一般在6一8月份产卵,产卵后雌鳝鱼就变为雄鳝鱼,这是鳝鱼的一种独特的性逆转现象,因此鳝鱼也是一种雌雄同体的动物。鳝鱼一般体长14厘米以下为雌性,体长达到42厘米以上为雄性,而鳝鱼的卵一般在产后150小时左右才能孵化出鳝苗。
二、黄鳝的饲养技术
1、饲养池黄鳝对环境适应性强,可以利用不宜养殖其它鱼类的废弃水体进行饲养,也可以利用不宜种植作物的水坑、水垱和种植茭白、莲藕和空心菜的水体中饲养。家庭养鳝池可选择在向阳、水源方便的地方。池子形状不限,以面积4一10平方米,池深在0.7一1米为宜。在十分坚硬的土层或麻骨石上开挖的池子可直接使用,底质土层较软的鳝池应用砖、石砌好四周,池底用三合土筑严实,不能留有孔隙,以免鳝鱼钻入土中潜逃。池墙顶应用砖横砌成“厂”字形,以防鳝鱼用尾钩墙外逃。放养鳝鱼前,池底要铺放有机质较多的泥土或用青草沤制成绿肥,厚度20一30厘米,以供鳝鱼挖穴潜伏。
2、鳝苗选择和放养目前养殖的鳝苗,主要来自于天然捕捞,以笼提为好,用钩卡的鳝鱼成活率低,一般不宜做种鳝。在选择鳝苗时要注意挑选金黄色或黄颈的鳝苗,这种鳝鱼体壮、抗病、耐寒耐热、生长快,而背部青色的鳝苗往往生长缓慢,一般不宜选用。鳝苗入池前可用十万分之一的漂白粉溶液洗浴鳝鱼身体,也可用3一4%的食盐溶液洗浴鳝体,以杀死附在皮肤上的病菌,防止病菌带入池中。放养规格要求整齐,避免相互残杀吞食,大小一般以每斤15一20尾更好,放养密度每平方米50一100尾,大小不同的鳝鱼应分池放养。
3、鳝苗的饲养由于鳝鱼是肉食性鱼类,喜欢活食,而且贪吃,因此,解决好饵料问题是提高产量的关健之一。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可用小鱼、小虾、蚯蚓、蚌肉、螺蛳肉、蚕蛹、动物内脏和蛆虫等投喂,尤以蚯蚓为更好。鳝鱼对饵料的选择性较强,如果长期投喂一种饵料后,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其食性。若单纯投喂肉食性饵料,不但成本高,而且来源有限,因此在人工饲养初期,必须做好投饵工作,即在初放养的2一3天或稍长一点的时期内暂不投喂,然后再投喂来源广、价格低、增肉率高的混合饵料。例如除投喂鱼虾等动物性饵料外,还可混入麸皮、煮熟的麦粒、青菜及浮萍等植物性饵料。投饵工作做得好,能有效地解决饵料来源问题,又可降低饲养成本。投饵时要定时、定量、喂足、喂好,并且每日的投饵量不超过体重的7%。饵料应新鲜,全池匀撒,以免集群争食。投喂时间宜选在每天下午5时左右,夏季高温还要注意勤换池水,做好降温工作。入冬后可放干池水,保持泥土湿润,并在上面覆盖稻草或草包,防止鳝鱼冻伤冻死。
3、敌害与疾病防治在鳝鱼生长期内,严禁鸭子入池捕食。夏季遇高温,鳝鱼会中暑,所以在炎热的夏季要搭荫棚,也可以在池里放一些水浮莲或浮萍,既蔽阴又改善水质。如发现鳝鱼背部有黄豆至蚕豆大小的黄色、圆形的病斑,说明鳝鱼得了梅花斑状病,为了预防此病,可在池里投入几只癞蛤蟆防治此病。对已患此病的鳝池,可用1一2只剥皮癞蛤蟆用绳子系好后,在池子里来回拖几次,1一2天后即可治好。
总结几点黄鳝养殖要点黄鳝养殖本身是处在一个技术摸索的阶段,不保证论点的正确性以及如实操作产生的影响。
放苗前看苗种质量决定消毒与否。长途运输的苗种,不消毒,使用应激灵浸泡即可下箱。一手好苗可以选择消毒。聚维酮碘比较温和。
训食采用三至五点开始训食,前一周全鲜料,再加慢慢饲料。雨期前一天减量喂食。阵雨无妨。
不要随便赶箱,以免产生不必要的损失。
不要急病乱投医,自乱阵脚。事情并不像想象的那么严重,淡定一些。特别是在水质方面的问题,你有足够的时间去咨询解决 *** 。
养鳝 *** 很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学习时更好从一而终。因为这是一个系统的流程,环环相扣。
网箱内的烂草渣,可以在网箱的另一边造一打通底的窝子,用洗窝子的瓢捞出来或者用网兜。也可以不管。
水花生要杀虫,新手不可学习老手“让虫吃一些”的 *** ,可能吃着吃着你就控制不住了。
不要拿你喂食的瓢子去拨拉你池塘内死掉的鱼、虾,更不能用它舀你上草的鳝鱼。应该用洗食台的瓢子或者火钳。
有个别网箱后期出血上草死亡的,清洗食台舀出的水如果可以就拿桶装了倒别的陆地上去。
你的白鲢鱼喂黄鳝,看到白鲢鱼如果有出血、腐皮病的,应该丢弃。
喂食的时候,要先拍打食台的水面,弄出一点点声音。长此以往,黄鳝就形成了听到水响就来吃食的条件反射。并对时间的定点要求没有多少限制了。
我测试统计过,最适宜黄鳝进食的水温在28度到32之间。所以应该选择与此相近的水温的时间点,比如夏季热,喂食稍微晚些(七点钟),秋季冷,喂食可以稍微早些(三点钟)
有人说我随便拍些照片,随便在网上找些资料就拿来忽悠人,我只想说,我拍的那些案例,只是为了安慰和我一样的新人——不要把事情想的太严重,比我们的情况严重的多的大有人在,别人黄鳝一样没出问题。养鳝,心态要好。心态好了,做事情会有效率的多。(心理战术而已)如果你慌神了,那么就离失败不远了。
养殖中水草长的太快,有必要割掉周围冒出网箱的水草,养殖后期需要留一点水草冒出网箱,方便老鼠进出。能进不出就该咬你网箱了。箱内有老鼠多半是鳝鱼有问题。除了老鼠还有鸟害,对于鸟害,我只说,是鱼出了问题上草招来了鸟,而不是鸟特意来吃鱼。
关于用药的药量,预防时,可以按说明用量,或者看情况看心情加点量,后期需要治疗时,用量就要加倍,是药三分毒,自己把握。避免药有抗药性,预防同一种病的药要换着用。
空心菜可以种点掐来下面条……不能拿来养黄鳝。坏水太厉害。
喂食不均的分格子。定多少网分多少食。
竹竿或者木桩上高矮的钉子可以更快的升降网箱高度。如果大雨实在太猛,请解下网箱两角系好,让网箱漂浮于水上。
拌食如果需要添加药物,先将药物溶解在水中,将水和鱼浆拌均匀,再加入饲料。达到摄入药物的均匀度。
初期挂网箱,网箱泡水不泡水的问题,随意。
网箱四角系起来,再3米长的中间部分,拿一个杂丝或者铜丝将网箱和铁丝绞起来,提升中间部分高度。我叫做加腰绳。加了好。
如果有幸看到一条黄鳝在水里游,那么你应该神经质的条件反射;我靠!是哪个网箱穿了,还是网箱低了下雨蹦出来了。立马采取措施。先看吃食情况,基本三天就可以看出,穿了的网箱鳝鱼全跑了食物会一动不动,就要采取包鱼围捕了。
需要巡塘么?必须的。有空,三天一次,撑船绕塘一周,看水边有没有什么死鳝之类的。
鳝塘里面更好不要有黑鱼、龙虾。黑鱼蹦网箱里面了,那么鳝鱼就没了。龙虾么,或许后期天冷了打洞……然后你就发现池塘漏水了……
如果你赶箱了,如果你赶出来的死鳝、烂渣用船装了,那么清理完之后用聚维酮碘兑水把船舱消毒吧。用量狠点,时间久点。水不要倒在池塘内。
养鱼池套养黄鳝可以实现双增收,具体的做法是。
(1)准备网箱
网箱养殖黄鳝,鱼塘面积一般要求在10亩以上,水深在2米以上,这样能保持水质清新,溶氧丰富。网箱要用直径为0.6~1.3毫米的尼龙无节网片制成,大小以20平方米左右为佳。网箱长5米,宽4米,高1.2米,网箱上下和四角的钢绳直径0.8厘米,在网箱口上方一周向里伸出6厘米的宽檐。根据养殖的需要,可选择不同的放养时间。新网箱应在放鳝苗之前1个月就可放入池塘浸泡,使其有害物质全部散发消失后方可放入鳝种。
(2) 定位网箱
网箱的数量,一般每亩鱼池设置网箱20~30平方米,放置地点应选择宽敞的向阳处,沿塘边字形分散排列,每个网箱用四根桩固定,吃水深度在60~70厘米,上沿距水面50~60厘米。箱内用网布做一个1平方米的饲料台,并移植经过清洗和消毒过的水花生等覆盖物,覆盖面占箱内水面70%~80%。
(3) 选择品种
品种一定要选用深黄色大斑鳝,或者选用金黄小斑鳝。同一网箱内投放苗种的规格要整齐一致,苗种反应灵敏,无病伤,活动能力强,黏液分泌正常,每平方米放养尾重20克以上的种苗2千克。一般在4~5月份放种。
(4) 投喂饵料
网箱养殖黄鳝的饵料以配合饲料为主。如果放养的是野生种苗,入箱后先要进行10~15天的驯食。一般第1~3天不喂食,从第4天开始投喂,饵料由90%鲜鱼加10%蚯蚓、螺肉鱼糜,投喂量按鳝种重量的1%,每天下午5~6时投喂,当天吃完的第2天再增加1%,当投喂量达到6%时驯食完成;此过程大约需10天,然后再用5~7天驯食配合饲料。配合饲料投喂量为鳝体重量的3%~5%,投饲要做到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5)防治鱼病
鳍种入箱后每天要巡箱查箱,保持水质清爽。正常摄食后毎7~10天进行一次水体消毒,可交替使用菌必净、鳝施而康、生石灰,发现病情及时对症治疗。常见鳝病的治疗 *** :细菌性烂尾病用10毫克/升的二氧化氯药浴病鱔5~10分钟,每50千克黄鳝用2.5克氟哌酸拌喂5天;肠炎每50千克黄鳝用大蒜30克拌饵投喂3~5天;赤皮病用1.0毫克/升漂白粉全箱泼洒。
干货:关于养殖黄鳝选种的忠告,附放养操作技术一、黄鳝的选种
作为初养者,在选购黄鳝时,要坚持以下四不要 :
1. 不要购伤鳝。外伤较易发现,如体表破皮、体色发白、鳃骨有伤痕、断尾等,此类鳝不要购买。
2. 不要购病鳝。头大、颈细、体弱,严重者呈卷曲状,此种鳝一般患毛细线虫病,易传染 ;体表局部发白、黏液少、披有棉絮状物,此种鳝一般患水霉病 ;体表有明显的红色凹斑,黄豆大小,易感染且不易愈合,此种鳝患梅花斑病。以上病鳝活动无力,成活率较低,不宜选购。
3. 不要购药鳝。一抓即着,且被抓后懒洋洋地不逃逸,腹部还有小红点,这种鳝也不宜选购。
4. 不要购大小不一的鳝。一个养殖池,选购的鳝苗尽量规格大小一致,不能相差太大。一般以每千克20 ~ 40 尾为宜,尤以每尾 40 ~ 50 克最为理想。
二、黄鳝的放养
1. 鳝池的建造。池基应选择向阳、靠近水源、不易渗漏、土质良好的地方。面积以 4 ~ 5 米 2 为宜,池深1 米左右,池底采用三合土或水泥抹平,池堤用砖砌,用水泥护坡,进、出水口要安装铁丝网,以防黄鳝打洞逃逸。为适应黄鳝穴居习惯,池建好后,沿池墙四周用石块砌一道高 30 厘米、宽 20 厘米的巢穴埂,石缝用田里泥土或沼渣填好,以便黄鳝在巢穴埂的泥洞里做穴和产卵 ;再将泥土和沼渣各一半混合,平铺在池内,厚度为 30 厘米,作为黄鳝的基本饲料和夜间活动场所。铺好后放水入池,水深控制在 20 厘米左右,并在池内种植水浮莲、芋头等水生植物,既可以遮阳、净化水质,又利于黄鳝潜伏,改善其生长环境。
2. 放养 *** 。购买的黄鳝苗运达目的地后,要给 1 ~ 2小时的适应时间,否则易患感冒。 *** 是将池水通过一根细塑料管注入运输鳝苗的容器中,以便鳝苗适应当地水质和水温。此后,鳝苗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和清肠处理方可入池。 *** 是先将鳝苗放入 5% 食盐溶液中浸泡8 分钟,在水中翻滚、蹦跳严重的应剔除;然后换入净水,如发现有懒洋洋且用手抓都不挣扎的也应淘汰;最后用 8%食盐浸泡 5 分钟,即可放养入池。放养时气温需稳定在15℃以上,放养时间以春、夏、秋季为宜。
3. 饲养管理。放养黄鳝应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规格整齐的苗种,规格以 30 ~ 40 克 / 尾为宜,一般放养密度为 60 尾 / 米 2 左右,另可按 0.5 ~ 1 千克 / 米 2 的密度放养泥鳅。泥鳅可充当鳝池剩食的“清道夫”,有利于改善池内水质。黄鳝是肉食性鱼类,喜食鲜活饵料,如蚯蚓、蚌肉、螺肉、鱼虾、螟虫、蝇咀、鲜蚕蛹、畜禽内脏以及麦麸、糠饼、菜叶等,现在也有养殖户采用混合配方颗粒饲料喂食黄鳝。刚放鳝苗时,投饵宜在傍晚进行,以后逐渐提前到下午 2 点投饵。一般每天投饵 1次,日投饵量为鳝体重的 5% ~ 10%。黄鳝既耐饥又贪食,投饵既要注意适量和经常,不可多投,过多会胀死 ;也不可少投,过少会影响黄鳝生长。投饵要全池撒遍,防止集中一处投饵,以免引起黄鳝争食。5 ~ 9 月为黄鳝生长旺季,此时应保证投喂质量好且足量的饵料,以促进黄鳝生长。5 月以后,每隔 1 个月左右向池内投放新鲜饵料或沼渣 50 千克 / 米 2,投料后 7 ~ 10 天进行换水,以后每隔 3 ~ 4 天换 1 次新水。水深春、冬季控制在 15 厘米,夏季 60 厘米、秋季 30 厘米。黄鳝耗氧较多,要求池水清澈、含氧丰富。换水后,可适当加入沼液,以利于微生物生长。夏季气温高,可在池的四周种植丝瓜、冬瓜、南瓜、豆类,并搭架为鳝遮阳、降温。为保证黄鳝安全过冬,在入冬前增加饵料投放量,让其储存营养满足半冬眠的需要。
4. 鳝病的防治。要注意观察池内黄鳝的活动,及时发现异常,一旦发病及时用药防治。如腐皮病可用红霉素按 25 万单位 / 米 2 全池泼洒,同时每 100 千克黄鳝用磺胺噻唑 5 克拌料投喂,每天 1 次,连续 3 ~ 6 次。此外,要注意经常洗池、换新水。疾病防治以预防为主,放养前一定要严格消毒养殖池,消毒 *** :先将生石灰按100 ~ 150 千克 / 亩的用量全池撒施,5 ~ 7 天后用清水将生石灰冲洗出池,然后注入新水。按时检查水质,水质总体要求清新,pH 值保持在 7.5 ~ 8.5,以利于黄鳝生长。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养出好黄鳝,卖出好价钱!
新华网北京5月21日电(李楠) 鳝鱼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是不少家庭餐桌上的常客,尤其受到消费者的喜爱。据了解,市场上,养殖黄鳝个体大、身体肥壮,而野生黄鳝个体明显偏小,因此,一直存在着黄鳝养殖中使用避孕药的传言,其理论依据是使用避孕药可以阻止黄鳝性腺的发育而促进黄鳝生长。
对此,中国食品辟谣联盟专访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两位专家何力和陈建武。专家表示,黄鳝养殖中使用避孕药并不能促其明显生长,也不能提高养殖效益。过去部分渔民曾经在黄鳝养殖中添加避孕药等激素,以求提高生产效益,结果是黄鳝存活率降低,产量增加不明显,得不偿失。
据了解,黄鳝的营养价值较高,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和卵磷脂。黄鳝的药用价值在《本草纲目》里就有了相关的记载。华中和华东地区是我国黄鳝的主要养殖区域。除青藏高原外,黄鳝在全国各类水系中均有分布,大多生活于泥质地带,如河沟、稻田、池塘中,喜藏身于洞穴。
黄鳝作为比较典型的动物食性鱼类,一般在洞穴生活,晚上出来寻食,由于饵料来源有限,经常处于饥饿状态。在水温30℃以上时,摄食量减少;10℃以下入洞冬眠。因此,一年中适宜生长的时间有限,野生黄鳝个体一般偏小,2冬龄体重只有7至29 克。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饵料充足和生活环境得到改善,2冬龄的黄鳝个体可以长到100 克以上。
2015年,农业部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武汉)在黄鳝主养区做了在饲料中添加多种避孕药等激素喂养黄鳝的试验,一个月内,黄鳝生长速度比不用药物的黄鳝增加大约10%,但在一个月后开始大批死亡,避孕药造成的死亡率可高达50%以上,且畸形率增加和体色不正常。试验证明,如在黄鳝养殖中使用避孕药等激素,会给养殖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对于养殖黄鳝为何比野生黄鳝肥大?专家认为,黄鳝的养殖方式包括网箱养殖和池塘养殖,其中以网箱养殖为主。养殖中会选用水花生或水葫芦等水生植物来覆盖养殖水面,起到遮阴保温作用;利用植物根系提供黄鳝栖息场地,同时适当增加水体深度,增强对水环境的调节能力,既解决了养殖水体水温过高或过低的问题,也延长了黄鳝的摄食生长周期;通过苗期科学驯食,定点定时投喂配合饲料,黄鳝的营养得到全面保障,黄鳝过着“饭来张口”的无忧生活。因此,是一系列的科学养殖技术,使得养殖黄鳝相对野生黄鳝“肥大”,跟避孕药毫无关系。
黄鳝平时钻进水稻田的泥土里,草也不吃,它们是吃什么长大的?因为我生长在农村,对黄鳝的生活习性是比较了解的,黄鳝也是鱼类当中的一种,所以也称之为“鳝鱼”,因为他是高蛋白,低脂肪,口味又好,喜欢食用的人很多,所以他的价格也在不断上升,野生的黄鳝,在一些大城市,要卖到300元一公斤左右,但是一个问题就是,黄鳝平时是生活在水稻田里的泥巴里面,它是依靠什么生存的?
在我们南方,8月份的时候,水稻快成熟时,就是到田里去掏黄鳝的时候,在最早的时候,我还没有学会掏黄鳝找黄鳝,我的一个叔叔就告诉我说,黄鳝多数是生活在水稻田里面的田埂上,它会在田埂上面打一个洞,有的时候甚至会把田埂打通,所以对于农民群众来说,是不是喜欢黄鳝在水稻田里生活的,因为黄鳝的存在,容易使刚刚放满的稻田水,又流到下面的田里去了,还容易让农民群众之间产生矛盾,所以人民群众是喜欢让人把田埂上的黄鳝钓走的。
在钓黄鳝的时候,用一根很细并且坚硬的钢铁丝,然后把钢铁丝的一端弯曲成鱼钩的模样,然后找到一些蚯蚓,把蚯蚓穿在这个钢铁丝的钩上面,找到黄鳝洞以后,轻轻的把这个钩放入洞里,蚯蚓是所有的鱼类都喜欢吃的一种食物,当黄鳝闻到的蚯蚓味道以后,就会一口来咬住蚯蚓,这个时候把钩一提,钢铁丝的钩就钩通了黄鳝的嘴唇,然后把钩拉出来,黄鳝也就钓到了,钓出来的黄鳝有的比较大,就能感到有很大的收获。
根据黄鳝的生活习性,泥土太干了,他也不能生存,他就生活在阴暗潮湿在泥土里面,他是肉食类动物,是不会吃植物的,他吃的食物就是小鱼、小虾、小蝌蚪,小螺丝,最喜欢吃的就是蚯蚓,蚯蚓就是他的美食,当然他也生活在泥土里面,偶尔也能够吃到蚯蚓。
黄鳝的生长速度较慢,一条半斤重的黄鳝,大约要生长两年左右,其实黄鳝生长慢,就是他寻找食物的能力不强,如果有丰富的食物,它的生长速度还是能够变快。
有的人就传说,黄鳝能够长到两公斤左右,这样大的黄鳝,要生活在那些没有人打扰,而且一直有水,泥土又松软的水塘里面,按照农村人的说法,这样的黄鳝已经成精了,又称之“望月鳝”,就是在夜晚,这样的大黄鳝悄悄的浮出水面,望向天空,其实它是浮出水面的呼吸,当然如果人看到了,肯定是会被吓到,这样大的黄鳝,生长期要在10年左右,因为它的身上细菌太多,所以对于这样大的黄鳝,是不能食用的,当然这样大的黄鳝,能够看见的人也不多,相信也只是传说吧。
因为黄鳝价格比较高,现在也有人工饲养黄鳝,但是毕竟是人工饲养出来的黄鳝真都赶不上野生的黄鳝,但毕竟还是一定的市场,在我们这些地方,人工饲养的黄鳝150元一公斤左右,因为人工饲养的黄鳝生长要相对要快一些。
但是对于黄鳝的生活习性,如果在水稻田里,你要寻找到黄鳝,就到田埂上面去寻找,如果在水塘里面,就要到避风的地方,潮湿温暖在水塘角落里面去寻找,如果能够寻找到野生黄鳝,让自己体验到收获的快乐,是一件很愉快的事,你寻找到野生黄鳝吗?欢迎在评论区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