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都字多音字组词,以及都多音字组词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一、都字有几个读音,分别是什么
1、都是多音字,有两个读音[dōu]和[dū]。
2、组词(都来、全都、都漫、设都、都庄、都坐、都长、上都、都保、都俞、都师、都速、都士、列都、都官、都居、都骑、都美、敬都、桃都)
3、组词(首都、大都、古都、定都、都督、旧都、故都、都市、都城、建都、京都、都会、酆都、陪都、迁都、奠都、帝都、行都、国都、都领、两都、都图、都阿、都灶、人都、游都、三都、名都、谷都、蜀都、天都、成都、都庞、都梁、边都、都试、幽都、都统、奲都)
4、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姜夔《扬州慢》
5、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清·林觉民《与妻书》
6、(3)又如:你的话并不都对;都子(乞丐);都把势(总头目)
7、(4)跟“是”字合用,说明理由。如:都是你老磨蹭,害得我们来晚了
8、(5)用来加强语气,表示某事物极端的、异常的或不大可能有的情况或事例。如:今天天气真怪,中午比早晨都冷
9、(6)表示已经。如:茶都凉了,赶快喝吧!
10、(1)(形声。从邑,者声。从“邑”,表示与城市有关。本义:建有宗庙的城邑)
11、(2)同本义,周时各国把国都叫国,把有宗庙或先君神主的城叫都,没有的叫邑
12、都,有先君之旧宗庙曰都。——《说文》
13、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14、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左传•隐公元年》
15、田畴秽,都邑露。——《荀子•富国》
16、(3)又如:都鄙(旧时天子宗亲及公卿大夫的采邑);都家(周王朝分封给子弟及公卿大夫的采邑);都亭(都邑中的传舍);都甸(都邑郊外之地)
17、国都曰都,都者,国君所居,人所都会也。——《释名》
18、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诸葛亮《出师表》
19、秋九月,权迁都建业。——《三国志•吴主传》
20、都门帐饮无绪。——宋·柳永《雨霖铃》
21、(5)又如:奠都;定都;故都;国都;京都(旧时称国都);旧都(故都);迁都;行都(旧时指临时的首都);都下(京都之下。即京城);都内(京城内的府库);都邑(首都);都辇(京师);都畿(京都及其附近的地区)
22、傅之其人,通邑大都。——王安石《报任安书》
23、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4、(7)又如:都道(都城的街道);都阃(都市郭门。引申为守卫城市的统帅。阃:门坎);都庄(都城的大道)
25、(8)周代王室子弟及三公的封地、采地。
26、凡造都鄙。——《周礼•大司徒》。注:“都鄙,王子弟公卿大夫采地,其界曰都。鄙所居也。”
27、邦都之赋。——《周礼•大宰》。注:“四郊去国百里,邦甸二百里,家削三百里,邦县四百里;邦都五百里。”
28、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左传•隐公元年》
29、(9)又如:都鄙,都家(周公卿、大夫、王子弟的采邑,封地)
30、(10)国家或帝国的行政区域或行政分区。明、清时基层行政区划是图,图下分十庄,图有地保;图上设都,相当于区或乡。
31、族长严振先,乃城中十二都的乡约,平日最怕严大老官。——《儒林外史》
32、(11)头目,首领。如:都老(岭南少数民族的首领之称);都长(唐末帝王侍卫军的首长);都纂(总编纂);都鬼(迷信说法,阴间鬼的头领);都判官(迷信说法,阴间主管生死簿的官)
33、(12)唐、五代宋初军队编制单位,以百人或千人为都。如:都伯(统领百人的军官);都排(百人长。都是军队编制名称,唐和五代,都为千人,宋时缩为百人);都司(绿旗兵中的营级武官,正四品);都尉(官名。系汉代辅助郡守掌管军事的官员)
34、(13)吏的俗称。如:都护(官名);都监(官名);都府(中央所属各部、府的长官);都校(五代时武官名);都将(后魏铸钱官);都统制(官名。南宋建炎元年始置);都察院(明清时更高监察机构);都老爷(清朝对都察院的给事中,御史的口头称呼);都头(州县的捕盗头目;总头目);都知(客店或酒店的管事人员)
35、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柳宗元《封建论》
36、都,凡也。——《广雅•释训》
37、都部者,都统其众也。——《后汉书•齐武王縯传》注
38、水泽所聚谓之都。——《水经注•水文注》
39、顷择其遗文,都为一集。——《文选与吴质书》
40、(3)又如:都居(水积聚的地方);都场(聚会的地方);都泽(水流汇聚的草泽地带)
41、(4)率领。如:都督(统率,率领);都部(统率兵众)
42、身长八尺,仪貌都雅。——《三国志•孙韶传》
43、不见于子都。——《诗·郑风·山有扶苏》。传:「世之美好者也。」
44、妻子衣服丽都。——《战国策•齐策》
45、(2)又如:都冶(美艳的样子);都雅(优美文雅的样子);都长(指人美貌而性情温厚);都鄙(文雅与卑陋)
46、军惊而怀都舍。——《吕氏春秋•察今》
47、中有都柱,傍行八道。——《后汉书•张衡传》
48、(4)又如:都匠(大匠);都酿(大的酿造作坊);都坑(公共厕所);都灶(蒸炊用的大灶)
49、都,凡也。——《广雅•释训》
50、(2)又如:都齐(完全,统统);都数(总数);都领(总领,总管);都邮(古指邮驿总站);都来(统统;总共;总计);都凡(总共)
二、都多音字组词
都[dōu]:全都、都来、南都、拔都、玉都、上都、玄都、计都、皇都、燕都、北都、楚都、都雅、邺都、百都、都监、清都、都保、都播、都泽、军都、五都、都知、邛都、邑都、桃都、都军、都里、都内、小都、都将、青都、都中、洛都、都官、列都、别都、都厅、都人、都邮
都[dū]:首都、大都、定都、都督、都市、帝都、迁都、都城、酆都、建都、故都、旧都、江都、丽都、仙都、都梁、三都、东都、都尉、中都、蜀都、都统、名都、曼都、本都、都司、幽都、都邑、西都、都护、鸿都、王都、紫都、都丽、山都、星都、汉都、吴都、人都、都伯
【解释】一是统统,完全。二是总共;共有。三是算来。四是总是,老是。
【出处】唐·罗隐《晚眺》:“天如镜面都来静,地似人心总不平。”
天像镜面一样统统很平静,地像人心一样总是不平衡。
【解释】地名。一是东汉光武帝的故乡在南阳郡,郡治宛在京都洛阳之南,因称宛为南都。在今河南省南阳市。二是明人称南京为南都。
【解释】亦作“拔突”。蒙古语。意为勇士。
【解释】一是道教称天帝的居所。二是道教语,指身躯。三是京城。
三、都的多音字组词
1、“都”字在汉语中是一个多音字,具有两种常见的读音:dū和dōu。它属于“阝”部,除去部首后,共有8画,整个字共有10画。
2、当“都”读作dū时,它通常作为名词使用,表示各种与都市或城市相关的概念。例如,“都城”指的是国家的首都,“建都”则表示建立都城的过程,“京都”则专指日本的首都。此外,“都会”、“都市”、“帝都”等词汇也体现了“都”作为城市或都市的含义。还有如“迁都”、“酆都”、“建都”、“故都”、“旧都”、“江都”、“丽都”等,均带有“都”作为城市或地名的意味。
3、而当“都”读作dōu时,它主要用作副词或动词,表达包括、位于、总括等意义。例如,“都目”、“都野”、“都里”等词汇中,“都”均表示一种范围或总括的概念。此外,“全都”、“都来”、“南都”、“拔都”等也体现了“都”作为副词或动词的用法。
4、综上所述,“都”字因其多音特性和丰富的用法,在汉语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作为名词还是副词、动词,它都能准确而生动地表达各种概念和情境。
四、都多音字组词和拼音
都多音字组词和拼音都字的多音字有两个:dōu、dū。dōu都的拼音是dōu,可以组词为:都会、首都。dū。都的拼音是dū,可以组词为:都市、故都、定都、都来、全都、大都。
1、都市:指大城市,特指省会、首都等人口较多、发展较为繁荣的城市。
2、皆、全、一切:表示全部或所有的意思。
3、都会:指一个地区的集中居住人口,涵盖城市及其周边地区。
4、用于否定句中的加强语气:表达强调。
5、用于表示程度:表示非常、十分。
6、用于疑问句中:表示询问是否全部或是否都。
1、都俞吁咈:本意表示尧、舜、禹等讨论政事时发言的语气,后用以赞美君臣论政问答,融洽雍睦。
2、清都紫微:神话传说中天帝所居之宫阙。
3、通邑大都:四通八达的大都会、大城市。同通都大邑。
4、通都大邑:四通八达的大都会、大城市。都:都市;邑:城。
1、站在高处俯瞰,那繁华的都市景象尽收眼底。高楼大厦林立,仿佛是无数个巨人在展示着城市的繁华与荣耀。灯火辉煌,车水马龙,如同一幅流动的画卷,让人如痴如醉。
2、都市的节奏快速而紧张,每个人都在追逐着自己的梦想。繁忙的街头,人们来去匆匆,无暇驻足欣赏周围的风景。然而,在这喧嚣的都市中,仍有一处安静的角落,为疲惫的人们提供了一丝慰藉。
3、都市生活中充满了各种机会和挑战。在这个繁华的世界里,人们可以随时接触到最新的信息和科技,享受着前所未有的便利。然而,都市生活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困扰。
4、在都市的夜晚,我喜欢漫步在繁华的街头,感受着城市的脉搏。灯光璀璨,各色人等在街头巷尾穿梭,这是一幅生动而真实的都市画卷。
5、都市的夜景是最令人陶醉的。华灯初上,整个城市仿佛被点亮了。车流如织,行人熙攘,各色人等在这个舞台上演绎着自己的故事。夜晚的都市是一首无言的诗,一首流动的歌。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多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