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专业捕蛇人员在南宁建政路一小区捕获一条舟山眼镜蛇。据悉,这几日,他们已从3个小区至少抓了20多条蛇。同一小区再次出现眼镜蛇
前段时间,记者报道了建政路一小区抓获眼镜蛇一事。7月25日,该小区又出现一条舟山眼镜蛇,专业捕蛇人员将它引诱到捕蛇笼后抓获。这条眼镜蛇全身灰黑色,颈部扁平膨大,身长约1米,体重约0.5公斤。
目前,物管工作人员已经在小区内挂出提示牌,提醒居民防范。
7月25日,建政路一小区抓到的眼镜蛇。受访者供图
捕蛇人员申先生介绍,每年6月到9月,是蛇产卵、交配季节,蛇开始频繁活动。近段时间,该公司已经陆续从3个小区里抓捕了20多条各种蛇类。
为此,申先生建议小区物管应及时清理小区的绿化带,做好防范工作,市民出门时也应该提高警惕。
捕蛇人员放置在绿化带的捕蛇笼。南国早报记者 蒋文跃摄
城市里分布近30种蛇类
广西“八桂自然行”团队(一支由本地野生动物摄影爱好者自发组织起来的科考团队)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南宁市区内分布的蛇类有将近30种,它们常在绿植比较茂密的公园、小区灌木丛中出现。
其中,比较常见的有黄斑渔游蛇、北方颈槽蛇、舟山眼镜蛇,这3种蛇常进入居民区;其次是滑鼠蛇、灰鼠蛇,它们爱捕鼠,常出现在居民区周边和高校校园、公园;其他蛇相对少一些,或只出现在局部区域。
捕蛇笼里抓到的蛇。南国早报记者蒋文跃摄
见到有毒的蛇类要绕道走
据了解,7月25日在建政路一小区发现的舟山眼镜蛇俗名叫“扁头风”,是自治区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最显著的特征是颈后有宽大的白色斑纹,成年体长1~1.7米。
舟山眼镜蛇有剧毒,它受惊时常直立起前半身,颈部扁平扩大,做攻击姿态并喷气威吓对手。中毒者伤口刺痛且有水血疱,呼吸困难,严重者可致死亡。
北方颈槽蛇是一种中等大小的毒蛇,背面草绿色或青绿色,杂有黄、白点状斑,身体前段自颈脖后有一较大区域的红色斑纹。受惊会平扁颈脖,立起身体警示。
此蛇长期被民间当做无毒蛇对待。其实,它的口腔内具有可分泌毒液的达氏腺,中毒者伤口流血不止,严重者可能头晕头痛,皮下出血甚至死亡。幸好此蛇不主动攻击人,遇到时保持距离即可。
北方颈槽蛇。网友“我不在这里”摄
广西华珊瑚蛇会麻痹呼吸中枢,严重者可致窒息死亡。广西华珊瑚蛇不常见,也不会主动攻击人类,遇见时应保持距离确保安全,伺机逃离。
广西华珊瑚蛇。网友“我不在这里”摄
此外,银环蛇和白唇竹叶青蛇也属于毒蛇,其中白唇竹叶青蛇俗称“竹叶青”,全身绿色成为自带伪装色,比较难发现,容易使人误触、踩到或者过于靠近,导致其应激反应而咬人。
银环蛇。网友“我不在这里”摄
竹叶青。网友“我不在这里”摄
这些蛇类无毒但会做攻击姿势
在南宁市分布的众多蛇类中,大部分属于无毒的,但是性格较为刚烈,在受到惊吓或挑衅及被抓捕时常做出扑咬动作,行动极为敏捷,人被咬后也会出血,易引起恐慌。市民见到此类蛇,更好不要采取攻击行为。
黄斑渔游蛇是一种中等大小的无毒蛇,常在水塘、稻田和沟渠周边活动,以蛙类和鱼类等为食。深夜至晨间于低矮灌木丛里休息,性情温和,常在水岸边爬行或在水中游动。受惊时通常快速逃离或潜水藏匿,有时也会模拟眼镜蛇侧扁颈部 *** 。
黄斑渔游蛇。网友“我不在这里”摄
滑鼠蛇是蛇类养殖中常见的大型蛇,它属于无毒蛇,俗称“水律”“南蛇”。滑鼠蛇游泳速度快,常上树捕鸟。日间遇人常快速遁逃,性情凶猛,受惊时常常抬起前半身,侧扁颈部发出“嘶嘶”的警告声,加之个别身体黑色且粗长,常被误以为是剧毒的眼镜王蛇。
滑鼠蛇。网友“我不在这里”摄
和滑鼠蛇一样,灰鼠蛇也属于大型无毒蛇,俗称“过树荣”“黄梢蛇”。灰鼠蛇是一种典型的日行性蛇类,日间遇人常快速遁逃,夜间于树上休息。
灰鼠蛇。网友“我不在这里”摄
夏季气温上升蛇类活动频繁这些“防蛇攻略”可供参考▼▼
来 源|南国早报 中国消防
吓人!南宁这个小区又见蛇出没,防范攻略请收好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 张文卉 蒋文跃 实习生 邓鹏)上个月底,南宁建政路一小区捕获了一条眼镜蛇。7月25日,专业捕蛇人员再次从该小区捕获了一条舟山眼镜蛇。这几日,捕蛇人员已从南宁市3个小区抓了20多条蛇。记者了解到,南宁市区内分布的蛇类有20多种,除了少量的毒蛇外,多数为无毒蛇。
捕蛇人员放置在绿化带的捕蛇笼。 南国早报记者 蒋文跃 摄
日前,南国早报报道了南宁建政路一小区出现眼镜蛇并被成功抓捕的事件。7月25日上午,该小区又出现一条舟山眼镜蛇,由于及时采取措施,这条眼镜蛇已被专业捕蛇人员抓获。
记者在该小区看到,这条眼镜蛇全身灰黑色,颈部扁平膨大,身长约1米,体重约0.5公斤。工作人员表示,它在小区楼栋附近一处绿化带活动时,被引诱到捕蛇笼后抓获。
据小区物管工作人员介绍,这是该小区近期抓到的第二条眼镜蛇。目前,他们已经在小区内挂出提示牌,提醒居民防范。
捕蛇人员申先生介绍,每年6月到9月,是蛇产卵、交配季节,蛇开始频繁活动。因此,这段时间也是市民与蛇偶遇的高发期。据悉,近段时间该公司已经陆续从南宁市3个小区里抓捕了20多条蛇。
夏季,属于蛇类出没的高峰期。广西“八桂自然行”团队(一支由本地野生动物摄影爱好者自发组织起来的科考团队)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南宁市区内分布的蛇类有将近30种,它们常在绿植比较茂密的公园、小区灌木丛中出现。其中,比较常见的有黄斑渔游蛇、北方颈槽蛇、舟山眼镜蛇,这三种蛇常进入居民区;其次是滑鼠蛇、灰鼠蛇两种,爱捕鼠,所以也常出现在居民区周边和高校校园、公园;其他蛇相对少一些,或只出现在局部区域。
为此,申先生建议,小区物管应及时清理小区的绿化带,做好预防工作,市民出门时也要提高警惕,避免被蛇类误伤。
【温馨提示】
见到这些毒蛇 一定要绕道走
舟山眼镜蛇
记者了解到,7月25日在建政路一小区发现的舟山眼镜蛇俗名叫做“扁头风”,是自治区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最显著的特征是颈后有宽大的白色斑纹,成年体长约1米~1.7米。
舟山眼镜蛇受惊时常直立起前半身,颈部扁平扩大,做攻击姿态并喷气威吓对手。这是一种有剧毒的蛇类,中毒者伤口刺痛且有水血疱,呼吸困难,严重者可致死亡。
北方颈槽蛇
北方颈槽蛇背面草绿色或青绿色,杂有黄、白点状斑,身体前段自颈脖后有较大区域的红色斑纹。
这是一种中等大小的毒蛇,受惊会平扁颈脖,立起身体警示。此蛇易被错认是无毒蛇,其实它的口腔内具有可分泌毒液的达氏腺,在咬伤人或动物后可通过伤口流入毒液,中毒者伤口流血不止,严重者可能头晕头痛,皮下出血甚至死亡。但此蛇不主动攻击人,遇到时保持距离即可。
其他
在南宁市区有分布的蛇类中,带有毒性的还有广西华珊瑚蛇,它的毒液会麻痹人的呼吸中枢神经,严重者可致窒息死亡。它不常见,不会主动攻击人,遇见时应保持距离,伺机逃离。
此外,银环蛇和白唇竹叶青蛇也属于毒蛇,其中白唇竹叶青蛇俗称“竹叶青”,全身绿色成为自带伪装色,比较难发现,容易让人误触、踩到或者过于靠近,导致其应激反应而咬人。
这些蛇无毒但会攻击人
在南宁市分布的众多蛇类中,大部分属于无毒的,但是性格较为刚烈,在受到惊吓或受挑衅及抓捕时常做出扑咬动作,行动极为敏捷,人被咬后也会出血,易引起恐慌。市民见到此类蛇,更好不要采取攻击行为。
黄斑渔游蛇
黄斑渔游蛇是一种中等大小的无毒蛇,常在水塘、稻田和沟渠周边活动,以蛙类和鱼类等为食。深夜至晨间于低矮灌丛上休息,性情温和,常在水岸边爬行或在水中游动。受惊时通常快速逃离或潜水藏匿,有时也会模拟眼镜蛇侧扁颈部 *** 。
滑鼠蛇
滑鼠蛇是蛇类养殖中常见的大型蛇,虽然看起来可怕,但属于无毒蛇,俗称“水律”“南蛇”。滑鼠蛇游泳速度快,常上树捕鸟。日间遇人常快速遁逃,性情凶猛,受惊时常常抬起前半身,侧扁颈部发出“嘶嘶”的警告声,加之个别身体黑色且粗长,常被误以为是剧毒的眼镜王蛇。
灰鼠蛇
和滑鼠蛇一样,灰鼠蛇也属于大型无毒蛇。常见于南宁市区,尤其是大型公园、绿化较好的高校,俗称“过树荣”“黄梢蛇”。灰鼠蛇是一种典型的日行性蛇类,日间遇人常快速遁逃,夜间于树上休息。
【记住五招防蛇咬】
穿上长裤
到野外活动应穿上长裤和棉质的长袜,将身体用长裤、靴子包裹住下半身,更好将长裤塞入靴子中,避免皮肤 *** 。
打草惊蛇
早晨、傍晚散步时要尽量在小径上行走,不要往那些杂草灌木丛生的地方走。如果路过草丛太茂盛,更好随身带一根长棍,边打边通过。
遇蛇冷静
见到毒蛇后要保持镇定安静,不要突然移动或奔跑,应缓慢绕行或退后,没有十足把握千万不要发起攻击。
涂硫磺膏
大多数蛇害怕硫磺和雄黄的味道,最简便的 *** 是准备一支硫磺软膏,涂抹在脚部和小腿上。
备好解药
对于经常到户外活动的人可购置解蛇毒备用药,以防不测。
灰鼠蛇:悄悄过树,误以为龙倘若家附近有较为茂密的树或竹林,便可能会看见攀援在梢头的它。
感觉非常熟悉,但却叫不出它的名字。问家里的长辈,可能会得到一个回答“过树龙”。那它究竟是什么蛇呢?这次的文章就请来了解一下,熟悉又陌生的“过树龙”吧。
“过树龙”的真面目
灰鼠蛇(Ptyas korro),是游蛇科鼠蛇属下的一种无毒蛇类,行动敏捷,性情温顺。灰鼠蛇的别称有很多,常用的别称有黄梢蛇、索蛇、过树龙、上竹龙、黄肚龙等。分布广泛,分布在我国的云南、贵州、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区。
因主要食物为鼠类,故有鼠蛇之称。偶尔会改善伙食,悄悄地攀上树,去捕食鸟类,吞食鸟蛋。由于白昼活动,夜晚则攀附在树梢或竹枝上,故夜晚在树上发现它的几率增加了。又因为夜晚,光线不足,龙有蛇身,故视蛇为龙,灰鼠蛇“受到惊吓”(???),以为人类要对它做些什么,便会快速溜走。天亮时再寻踪,误以为昨夜见龙过树,于是灰鼠蛇的别称“过树龙”就被传开了。
处境易危,捕以浸酒
数量多时,据统计可达230万条,现今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中的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易危”。
数量急剧减少的推手,是“三蛇酒”与“五蛇酒”的流行,无论在小饭馆里还是家中有长辈,可能都会弄上一瓶,而这代价,便是将灰鼠蛇从野外带进酒瓶里。
图源 ***
ps:谢谢阅读。摸索图文的过程还有好漫长的路要走啊(._.)今天的似乎图片和文章字数都不太够,还请多多包涵。若对图片及资料原作者带来不便,请与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