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油吃多了有什么坏处,黄油吃多了有什么危害吗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51 0
这4种油要少吃些,不然血脂高了,小心血管被堵住

日常饮食能掌握 *** ,选择合适食物,对健康有促进作用,不过,烹饪中要用到的各种食用油得擦亮眼睛去挑选,有部分油经常使用会获取太多热量,进而让血液变得粘稠,而粘稠血液影响是某个部位会供血不足,甚至让血管狭窄,堵塞等,如果能了解哪些油会伤害血管,尽量少用,自然健康有保障。

1、棕榈油

日常使用到的各种油优缺点不一样,而棕榈油更好不要用。棕榈油是用棕榈果压榨的植物油,有多个缺点,长时间大量用这种油会导致脂肪摄入过量,引起肥胖之外让身体机能减退,另外,棕榈油有特殊成分会导致大便干燥,长时间使用很容易便秘

加上其含有的饱和脂肪酸丰富,会导致人体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超标,最后带来高血脂症。为了健康考虑,少用为好。

2、椰子油

椰子油跟其他植物油不一样,有特殊椰子香气,因此近几年来很受人们喜爱。但椰子油含有大量饱和脂肪酸,虽然多用于烹饪食物,但长时间大量吃可能会造成影响,其中脂类物质过量获取增加代谢压力,可能代谢紊乱,还会摄入丰富的脂肪,胆固醇,从而诱发高血脂症

还有的人使用椰子油后尿酸指标高,在原本嘌呤物质代谢紊乱的情况下产生许多尿酸,无法正常排泄,会发展为痛风

3、人造黄油

人造黄油不能经常用,据相关研究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出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这种情况,和摄入的人造黄油过多有关,这种油脂会获取丰富反式脂肪酸,增加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因此出现心脏疾病的危险性提高。

还有部分疾病入侵也和长时间使用人造黄油有关,包括哮喘、糖尿病、乳腺癌等。为了身体正常发育,同时促进健康,需要选择其他更适合的油脂。

4、牛油

用动物牛身上脂肪提炼出来的油脂确实能增加其他食物风味,很多人去吃火锅也会选择牛油火锅,但牛油有丰富的饱和脂肪酸,对于肠胃功能薄弱的人来说不友好,大量吃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症状,包括拉肚子,腹痛等。

另外,牛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如果属于过敏体质,加上对牛油有过敏反应,经常用会出现不良症状。还有不少人原本血脂高,身体发胖,经常用牛油获取的脂肪量不少,会影响脂肪物质消耗,代谢,最后血液粘稠如粥引发疾病。

反式脂肪危害大,减少摄入护健康

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首次呼吁在全球范围内消除食品中工业生产的反式脂肪酸,并设立了2023年底前实现全球范围内全面禁止工业生产的反式脂肪酸的目标。今年1月23日,WHO发布的《2023年倒计时:世界卫生组织2022年全球消除反式脂肪酸报告》称,目前全球有50亿人受反式脂肪酸威胁而有增加患心脏病和死亡的风险。

反式脂肪酸是一种人体非必需脂肪酸。其来源包括:反刍动物瘤胃中细菌的生物转化;油脂部分氢化或选择性氢化工艺而得到的半流体和固体脂肪,用于生产人造黄油、起酥油及其他食品;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植物油或鱼油的精炼脱臭工艺;烹调时油温高于220℃。对于植物油精炼过程中产生的反式脂肪酸和来源于反刍动物的天然反式脂肪酸的健康效应,研究相对较少。WHO呼吁消除的反式脂肪酸是指工业生产的反式脂肪酸,通常存在于烘焙食品、油炸食品中。

严重威胁心血管健康

反式脂肪酸会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摄入过多时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研究显示,摄入来源于氢化植物油的反式脂肪酸会使冠心病发病风险增加16%。有报道称,女性若将反式脂肪酸摄入量降至占总能量的2%,可使冠心病发病风险下降53%。反式脂肪酸摄入过多时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WHO的报告指出,全球每年有50万人因摄入反式脂肪酸过多导致冠心病而过早死亡。反式脂肪酸还会干扰必需脂肪酸的代谢,可能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神经系统健康。

摄入总能量不超过1%

WHO建议每天反式脂肪酸摄入的能量占比不超过当天食物总能量的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和《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也建议:2岁以上儿童和成人膳食中,每天来源于食品工业加工产生的反式脂肪酸摄入量更高限为膳食总能量的1%,约2g。

2012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中国居民反式脂肪酸膳食摄入水平及其风险评估》指出我国总体居民膳食中反式脂肪酸的健康风险很低。但是考虑到我国膳食的西方趋势化明显以及城市中反式脂肪酸高消费人群的增加,对于反式脂肪酸给健康带来的危害不能掉以轻心。

少油炸看配料多留心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减少反式脂肪酸的摄入:1.减少油炸、油煎等高温烹饪方式;2.少吃油炸食品,如炸糕、炸藕合、炸鸡、麻花、油条、油饼、炸丸子、炸春卷等;3.少吃含反式脂肪酸的加工食品,如饼干类、奶油蛋糕和奶油面包(表面可见奶油)、派、膨化食品等;4.学会看营养成分表和配料表,选择不含反式脂肪酸的加工食品。配料表中含有以下名称都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精炼植物油、氢化植物油、部分氢化植物油、氢化棕榈油、氢化菜油、氢化脂肪、人造奶油、人造黄油、人造酥油、人造脂肪、植物奶油、植物酥油、植物黄油、奶精、起酥油、植脂末、精炼植脂末、代可可脂、固体植物油、固体菜油、麦淇淋等。

我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规定,食品配料含有或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氢化和(或)部分氢化油脂时,在营养成分表中应标示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当反式脂肪酸的含量≤0.3g/100g或100mL时可以将反式脂肪酸在营养成分表中标示为0g,但不代表不含反式脂肪酸,只是含量较少,如果大量食用还是有可能导致反式脂肪酸摄入过多。(via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来源: 广东12320

吃了千年的猪油为啥不健康了?油的健康吃法看过来

医聊第44期

大家好!我是猪油

和人类亲密接触好几千年了

并且长期占据美食 *** 的C位↓

猪油拌饭、葱油饼、传统的芝麻汤圆、猪油渣炒青菜、小馄饨汤头里的那点香、猪油渣菜泡饭……都是我的主场;蛋黄酥等酥皮类糕点中层层酥脆的饼皮、绵密润滑的馅心都有我的存在;此外我还会在八宝饭、粽子、月饼中出没。

随着时代发展

食用油家族逐渐壮大起来

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

橄榄油、亚麻籽油、山茶油……

不知何时大家开始疏远我

认为我不健康,对我敬而远之了。

那么,猪油到底还能吃么?

美味和健康怎样兼得?

食用油 到底怎么吃?

今天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

科 普 嘉 宾

史泽环

上海市疾控中心危害监控所营养科医师

猪油的成分

我是从猪肥肉或板油中

(板油:猪内脏外面成片成块的肥膘)

提炼出的油脂,

其中99.6%为脂肪,

剩下极少量为碳水化合物和水分。

此外我含有部分脂溶性维生素

包括维生素A、D、E

以及B族维生素、

部分矿物质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等。

Q:

猪油的胆固醇含量高所以不能吃?

A:

NO!每100g猪油中含有胆固醇93mg,比常见食物如:鸡肉、黄油、鸡蛋等含量均低一些。而且,现在科学家们认为食物中的胆固醇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食物中的胆固醇含量对血液胆固醇水平影响微小。

另外,中医认为我性平味香带甘咸,

从《周礼》到《本草纲目》

都有对于我的记载。

可能很多人对于猪油的喜爱

不仅是物质贫乏年代的美食记忆

也是古老文化基因的延续。

猪油和其它食用油的区别

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酸,

不同油的差别

主要在于脂肪酸的类别不同。

脂肪酸是人类的必须,

能够保证人体细胞的正常功能,

也是人体能量的来源。

脂肪酸按照饱和程度

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又分为

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首先,带大家了解一下

不同脂肪酸的主要特点↓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

猪油和其它常见食用油的

脂肪酸组成种类和数量区别,

就会发现我大中华的智慧

为啥选举猪油占据美食C位了↓

根据上图我们可以发现,

无论是什么油,

都同时含有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

黄油吃多了有什么坏处,黄油吃多了有什么危害吗-第1张图片-

但是猪油中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

相比较于植物油来说搭配平衡多了~

无论是饱和还是不饱和脂肪酸,都不是摄入越多越好,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建议,从食用油以及其它食物中摄取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三种脂肪酸的比例趋近1:1:1是最合适的。

可见那些认为猪油不健康的声音

主要是因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

大部分人过上了不愁吃喝的日子。

相比较于人类漫长的

为了食物而奋斗的历史,

身体的进化还没有为

能量过剩做好准备

各种心血管疾病纷至沓来。

大家并没有责怪自己

吃得太多、动得太少

而怪起了猪油。

猪油君表示,好无奈!

猪油应该怎么吃?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

烹调用油量为:

每人/日控制在25-30g。

举例:以25g计,若全部吃猪油,每日饱和脂肪摄入量约为10g;而建议饱和脂肪的摄入量,以普通成年女性为例,每日约需要1800千卡热量,饱和脂肪应不超过每日总热量的10%,就是在20g以内。

可见,来自于猪油的饱和脂肪

占推荐摄入量的50%。

所以,完全按照标准来吃,

猪油一点问题都没有

美味又健康。

但是!但是!但是!

上海疾控中心最新发布的

《居民与膳食状况监测报告》发现,

上海市居民平均每人/日

烹调油和畜禽肉蛋均超标!

烹调油摄入量达到了36.4g。

假设全部用猪油烹调,

来源于烹调油的饱和脂肪酸摄入量

将达到推荐摄入量的73% ;

而假设全部用植物色拉油,

来源于烹调油的饱和脂肪酸摄入量

将达到推荐摄入量的27%。

此时再加上

来源于畜禽肉蛋等

摄入的饱和脂肪酸

上海宁注意啊!

无论用什么油,你都容易

超(变)出(胖)推荐的摄入量~

Q:

猪油所含热量更高?

A:

NO。相同重量的植物油和动物油能量是相等的,也就是说一克猪油能量跟一克牛油、花生油、大豆油、亚麻籽油等是一样的,一克油可产生九千卡能量。

无论动物油还是植物油,

摄入过多都会导致

肥胖、三高、脂肪肝等问题,

不必谈猪油色变,

没有垃圾食品,只有垃圾吃法!

与其对猪油那么纠结,

倒不如更多

关注食用油的摄入总量。

目前提倡控油核心是

总量控制而不是油的品种。

无论宣称多么健康的植物油,

哪怕是橄榄油、茶树油,

吃多了都不好。

吃货专属:猪油熬制

小技巧

1.熬猪油时需加水,可防止锅底受热太快肉块烧糊影响猪油气味和口感。

2.无需把油渣熬到最小或榨干,以免熬过火偏黄偏苦,早点结束可使结块的猪油更洁 *** 滑。

3.熬制的猪油一般密封冷藏保存2-3个月,当猪油产生“哈喇味”时已经变质不可再食用。熬好的猪油放凉之前加适量盐拌匀可使猪油保存时间更长,并且食用时香味更浓。

食用油使用提醒

选择合适的油

1.如果平时已摄入较多高脂食物

不建议吃猪油。

2.当烹调食材中肉类食物较多的话,

食用油尽量选择植物油为主。

3.当食材以素菜类为主,

则可以用一部分猪油等动物油。

4.长期吃素的人群

可以选择饱和脂肪含量较高的

植物油或动物油。

5.如煎、炒菜

可以选用花生油、大豆油、

玉米油、葵花子油等大众油。

6.凉拌菜可以用

橄榄油、芝麻油、亚麻籽油、

小麦胚芽油、紫苏油。

7.不推荐油炸食品,

但如果一定要做时

推荐使用含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油

如动物油、椰子油、棕榈油,

这些热稳定性更好,

产生的有害物质大大减少,

但是也要注意不要反复煎炸。

总结

所有的食物都讲究均衡搭配,用油也是如此。如果平时爱吃肉的话,食用油尽量选择植物油为主。长期吃素的人群可以选择饱和脂肪含量较高的植物油或动物油。

本期顾问:市疾控中心

栏目支持:市卫生健康委

漫画支持:医学也要好玩儿

来源: 上海发布

病从口入,长期吃大油,小心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找上门

其实,很多疾病都是“病从口入”,尤其是慢性病。长期的饮食营养不科学不均衡而导致的慢性疾病在一天天养成。

大家可以想一想,比起过去经济和医疗水平不发达,人们还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各种食物摆在人们面前可供选择,为什么反而各种疾病激增呢?

也许有部分原因是由于过去对疾病的诊断和统计并不科学,但这也并不能掩盖现代疾病的发病概率呈正增长的趋势,尤其是被誉为“现代文明病”的各种慢性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所有慢病除去百分之三、四十的遗传概率外,其他因素都来自于现今的环境污染、生活压力,当然,最主要的还是饮食生活习惯问题。

“病从口入”,已经不仅仅是指细菌和病毒通过口腔进入人体而导致生病,长远来讲,它指的是长期的饮食营养不科学不均衡而导致的慢性疾病在一天天养成。

目前的数据显示,慢病年轻化的趋势在逐渐加重。《中国国民健康与营养大数据报告》显示,70%国人有过劳死危险,76%白领处于亚健康状态,20%国人患慢性病,慢性病死亡率占86%。

食物不只是用来提供能量,填饱肚子,食物中的营养素跟身体抵抗力和恢复的强弱直接挂钩,所以我们应养成均衡膳食、健康饮食的好习惯。

俗语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油在日常饮食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很多人会说,“油大”的饭菜才好吃。

食用油虽然吃着香,炒菜做饭必备,但是食用油里,其实大部分的成分都是脂肪,可以说,每多吃一口油,就是相当于多吃一口脂肪。

而且,油吃得多了,还会吃出来这6种病。

1、肥胖

食用油,是相同重量中,热量更高的食品,没有之一。而且1g食用油,都能产生9千卡的热量,也就是说,如果一天多吃10g食用油,一个月后大约会增加体重600g,一年就会增加体重10公斤。

2、高血脂

吃油过多,身体对于食用油消化不完全,就会堆积在身体内,进入到血液里,就会增加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引起高血脂。

3、脂肪肝

血液里的甘油三酯高了以后,血液进入肝脏进行循环时,就会导致肝脏有脂肪堆积,形成脂肪肝。

4、高血压

油量摄入太多,血管里的甘油三酯和脂肪酸就会囤积在血管里,诱发动脉硬化,引发高血压。

5、糖尿病

多吃油,就会导致胰岛细胞分泌大量的胰岛素,造成胰岛细胞负担加重,不能及时调节,就会引发糖尿病。

6、心脑血管疾病

吃油太多,就会导致血液里脂肪酸过多,沉积在血管里形成动脉硬化,形成血栓,引发脑中风。

所以说吃油要适可而止,不能吃太多。为了吃着香,招惹这么多疾病,也是得不偿失吧?

人每天吃油更佳的分量是25g-30g,而事实上,国人每人每天用的油平均是40g,已经严重超标。

分享几个小技巧助您控油减脂,健康饮食!

1、学会使用控油壶控制烹调油摄入量

把全家每天应食用的烹调油倒入带刻度的控油壶,炒菜用油均从控油壶中取用,坚持家庭定量用油,控制总量。

2、多用少油的烹调 ***

烹调食物时尽可能选择不用或少量用油的 *** ,如蒸、煮、炖、焖、凉拌、急火快炒等。用煎的 *** 代替炸,也可减少烹调油的摄入。

3、少吃油炸食品

不吃油炸食品,或减少食用的频次,如炸鸡腿、炸薯条、炸鸡翅、油条油饼等;在外就餐时主动要求餐馆少放油,少点油炸类菜品。

4、少用动物性脂肪

建议减少动物性脂肪的使用数量和频次,或用植物性油代替;使用植物油时建议不同种类交替使用。

5、限制反式脂肪酸摄入

饮食中的反式脂肪酸大部分来源于人造奶油、起酥油、人造黄油等,藏身于我们日常中的西式糕点如奶油蛋糕、面包,烘烤食品如饼干、薄脆饼,油炸食品如炸薯条、炸鸡块,以及巧克力糖果、冰淇淋等加工食品中。建议每天反式脂肪酸摄入量不超过2g。所以,上述食品要少吃。

6、不喝菜汤

烹饪菜品时一部分油脂会留在菜汤里,建议不要喝菜汤或食用汤泡饭。

7、关注食品营养成分表

学会阅读营养成分表,在超市购买食品时,选择脂肪含量低,且不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可以注意一下包装食品的配料表,如果里面有氢化油、人造奶油、起酥油等字样,就说明食物中含有反式脂肪酸。

最后,愿大家重视日常饮食习惯,养成均衡膳食、健康饮食的好习惯,远离疾病,拥有健康的身体和美好的心情。

哪种油最不健康?是不是大豆油?老实说:4种油更应该少吃

婆婆:儿媳妇,油又快吃完了,你有时间要再买一桶了。

小佳:吃得还挺快,明天休息去买一下。

婆婆:佳佳,这回你别买玉米油了吧,挺贵的,要不买大豆油,相对来说比较便宜,反正吃着都差不多,都是植物油。

小佳:不一样的,大豆油没有玉米油健康,或者说换成葵花籽油吧。

婆婆:大豆油怎么就不健康了?很多家庭都吃这种油,老家的很多人都是吃大豆油。

小佳:你不懂,大豆油吃多了容易胖,还可能会增加患三高或者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尤其像你们年纪大的人,应该尽量少吃才对。

婆婆却不以为然:你们年轻人就是讲究,我们老年人没想那么多,吃啥都一样。


大豆油真的不健康吗?

现实情况,还真如小佳婆婆说的那样,有很多家庭都在吃大豆油,根据相关数据表明,中国长期吃大豆油的人群已经超过了七成

在植物食用油,甚至是所有类别的食用油当中,大豆油是最受国民青睐的一种油。但随着大家日益关注健康,有些不好的说法也开始出现。

其中,比较多的说法,就是大豆油当中会含有反式脂肪酸,这种脂肪对血管的危害比较大,长期食用可能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几率。

除此之外,就是加州大学在进行老鼠实验时,发现大量食用大豆油的老鼠,发生肥胖、脂肪肝以及糖尿病的风险性是一样的,这种情况与大量食用糖的老鼠,有着相同的结果。


因此,加州大学的研究者从中得出结论,经常吃大豆油的人群,容易影响脂肪的代谢,还会增加胰岛素抵抗,从而增加一系列疾病的患病风险。

对于这一研究结果,有的人会陷入到恐慌,自觉地忽视这是一项动物实验,并不是人体实验,就算不是动物实验,仅凭这一项研究,就说大豆油是不健康的,还是会有点牵强,仍然还缺乏更为直接性的科学依据

那么,大豆油中有没有反式脂肪酸?

,不仅大豆油中含有反式脂肪酸,大部分植物油中,都会含有一定量的反式脂肪酸,只是含量是在可控范围内的

摄入量合理的情况下,并不会对人体造成什么威胁,不过,反式脂肪酸的危害的确比较大,长期超量摄入,对血管形成的危害,还真是不能轻视。


但值得关注的就是大豆油当中反式脂肪酸,都是符合生产要求的,不必担心给身体带来损伤,对于大豆油,还是希望能正确地去了解,要相信大多数人的选择。

实话实说,4种油更加不健康,建议尽量少吃。

1. 部分自榨油

很多人都会觉得自榨油更加的香,炒出来的菜会更加有味,可自榨油会存在一个风险,就是可能携带黄曲霉菌,这种细菌的毒害性很强,可能会引发癌症。

若是能保证原料,也就是谷物的质量,没有发生霉变,且榨取机器也是干净卫生的,吃自榨油也是没什么不利影响。

但如果无法保证,只要有一方面存在霉变问题,就有可能让人体摄入到较多的黄曲霉菌。也需要注意一点,就是很多家庭吃得自榨油,都会用老油壶装,这其中也是可能会藏有黄曲霉菌,需自查一下。

2. 反复加热的油

这种油在高温之下,容易释放出更多的有害物质,其中会有一些致癌的物质,比如说环芳茎,也会增加油烟的释放,其中也是会携带有害物质,人体摄入过多,也就容易形成损伤,甚至是让患癌的几率也变高了。

除此之外,就是油在经过反复加热之后,脂肪的含量也是会变高,可能就会让人体摄入更多脂肪,加快血管堵塞。

3. 人造黄油

做糕点时,大多会用到黄油,在糕点当中加入黄油,会让口感变得更加细腻。但不得不说一下,人造的黄油在一些价格较为便宜的糕点中使用率会更高。

爱吃糕点的人,可能就会需要大量摄入人造黄油,这就可能会摄入比较多的反式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会很不利,还会增加患上三高的风险。

4. 部分氢化油

说到氢化油,可能很多人都不是很熟悉,但若说到一些用氢化油 *** 而成的食物,可能就会恍然大悟。


可能会用到氢化油的食物,就会有饼干、甜品、蛋糕,这些食物可能会需要用到起酥油或者奶油,有一些商家为了节省成本,就有可能会选择人造的奶油植物起酥油,含有的脂肪量是比较高的,过多摄入也就会不利于健康。

食用油,每天做饭菜时,都会需要,对于选择什么样的油,是需要详细了解清楚,还有就是在用油上,有一些注意事项,也是应该了解清楚,主要就是要注意摄入量,还有就是尽量避免高温,少油炸、煎烤。

参考资料:

1. 《食用油与人体健康》,徐泓,江家发

2. 《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1污染情况分析》·广东卫生防疫, 2001年第27卷第3期,92-93页



我花了几千块才知道黄油的那些事,今天都要告诉你

黄油在烘焙中的作用实在是无法小觑,相当一部分的点心在 *** 的时候都需要用到它。有位大师说过:加上够多的黄油,什么食物都好吃。

很多新手在购买的时候会发现黄油的种类也比较多:有盐、无盐、发酵型…..那到底该怎么选呢?黄油到底该怎么用呢?



黄油的价格在烘焙材料中价格算是比较高的,所以咱们一点也不能浪费,今天就把黄油那些事跟大家聊一聊。

黄油也被称为牛油,脂肪含量在80%以上,水的含量在17%以下。



有时候我们在平底锅中融化黄油时,黄油会产生气泡,这就是水分蒸发的过程。



黄油的种类比较多,常见的有:动物性黄油、植物性黄油、发酵黄油、有盐黄油、无盐黄油、片状黄油等。

按照 *** 的原材料来分,可分为动物性黄油和植物性黄油,动物性黄油的原材料就是稀奶油或者少量的盐,在冷藏状态下会呈现比较坚硬的状态。

在28度左右的时候黄油体呈现比较柔软的状态,这个温度也是适合软化的。黄油的熔点在34度左右;动物性黄油的香气比较浓郁,淡黄色的膏体状,入口即化 ,奶香味纯正。



植物黄油也被称为人造黄油,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黄油。它是植物油部分经过氢化后,加入香精以及其他的添加剂制成。当中的反式脂肪酸对心血管的危害极大,植物黄油即使在冷藏状态也是保持比较柔软的状态,香味也非常的淡,没有动物性黄油浓郁的香气。一般不建议购买。

按照 *** 工艺来分,则可以分为普通黄油(为发酵黄油)和发酵性黄油。黄油是牛奶的提取物,它的 *** 的工艺比较容易理解:全脂牛奶经过脱脂的工艺之后,析出的是稀奶油,当中的稀奶油经过巴氏杀菌工艺之后,以高速的离心率进行搅打,分离出了乳清和一些固体,这些固体经过排水之后的成品就是黄油了。

生产1千克的黄油,需要20升的全脂牛奶(只利用其中的脂肪成分)。这也是为什么黄油价格比较贵的原因了。



发酵黄油也被称为乳酸黄油,它的工艺会比普通黄油多一个添加乳酸菌发酵的工艺,经过发酵后的黄油会呈现比较淡的酸香,奶味也较普通黄油浓郁;特别是在加热之后香气尤其浓郁。用发酵黄油来 *** 点心风味会更足,更能突显点心的个性,就像 *** 葡萄酒一样,慢慢发酵产生更好的滋味和香气!。



不过,发酵黄油的质地较软,不太适合可颂、拿破仑之类需要开酥的点心,在 *** 的时候更好选择片状黄油。片状黄油含水量比较低,又被称为低水分黄油,延展性比较好,更易于操作;除了刚提到的可颂、拿破仑之外,在 *** 千层酥、脏脏包、各种派等产品的时候用片状黄油更适合。




从口味上分类,黄油可以分为无盐黄油和有盐黄油;无盐黄油,顾名思义当中没有盐,属于淡黄油,也能更好地保留黄油原有的味道,适合 *** 烘焙类的点心;有盐黄油会含有1.2%-1.5%左右的盐,黄油中乳脂含量少一点,更易于保存,比较适合涂抹面包、三明治 。



如果 *** 点心的时候会有一些咸味,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

最不健康的油是什么油?是大豆油吗?这3类油尽量不吃

网上流传大豆油危害大,是用粗劣化学溶剂生产的,比吃糖还危险。真的是这样吗?到底哪些油是不健康的油,要少吃或不吃?这篇来聊聊。


01、大豆油是危害大的油?


并不是。


大豆油是从大豆中提取的植物油,是十分常见的食用油。大豆油的提取 *** 有压榨法和化学溶剂浸出法,不论哪种 *** ,都是安全的现代工艺。网上流传的大豆油是“粗劣化学溶剂生产”,是一种故意曲解。

图源:freepik created by jcomp


浸出法提炼植物油时,确实确实会使用有机溶剂,但是这些溶剂会在后续加工过程中去除。只要是正规合格的浸出油,都要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而国家标准里对残余物的量有规定的。


比如根据2017年发布的国家标准《大豆油》(GB/T 1535-2017)。一级大豆油的溶剂残余量要求为:不得检出(即每公斤大豆油的容积残余量低于10毫克),就算是二级、三级大豆油,根据GB 2716-20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植物油,也要达到溶剂残余量低于20毫克每公斤。


(截图来源:GB/T 1535-2017)


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库信息,每100克大豆油含15.6克饱和脂肪酸,22.8克单不饱和脂肪酸,57.7克多不饱和脂肪酸,0.533克反式脂肪酸(注:不同的数据库,营养成分数值会有不同)。


这里的反式脂肪酸确实是不健康的油脂,会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但是,根据现有的推荐,每天从反式脂肪中获得的热量应少于1%的总热量。假如一天的总热量是2000大卡,折算之后也就是每天反式脂肪酸应限制在2克以内。


因此,如果每天吃30克大豆油,反式脂肪酸低于0.2克,也仍然符合整体的健康推荐,而不是网上说的“大豆油危害大”。而大豆油中所含的单不饱和和多不饱和脂肪酸,都属于健康的油脂。


图源:Unsplash


02、这3类油,尽量不吃或少吃


反式脂肪酸和饱和脂肪,对心脏都不友好,它们会让身体产生更多坏的胆固醇,同时又降低好的胆固醇,从而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而反式脂肪酸和饱和脂肪,目前没有发现有任何健康意义。因此,富含这两类脂肪的油脂或食品,都要少吃或不吃。


之一类

富含反式脂肪酸的食品


比如:

  • 商业加工的蛋糕、曲奇饼干
  • 快餐或冷冻预包装餐食等油炸的商业速食食品
  • 薯片等油炸预包装加工零食
  • 能量棒


平时购买各类商业预包装食品或零食时,可以试着看一下营养成分表,反式脂肪酸的含量是多少,然后看看一次吃多少该食品,就能得出大概会吃下多少反式脂肪酸。另外,配料表里注意看“部分氢化油”这些字样,如果有的话,就认为是含反式脂肪酸。


第二类

富含饱和脂肪酸的油脂


比如:

  • 动物油,比如猪油
  • 棕榈油( Palm Oil)和椰油
  • 黄油和天然奶油


第三类

土榨油或其他劣质的

非正规途径生产和销售的油


这一类其实应该是别买也别吃。因为,不论是哪种土榨油,土榨就意味着加工工艺上可能有缺陷,同时也意味着缺乏正规的质量监管。因此,买各类土榨油或其他劣质油,都潜在食品安全和健康隐患。比如土榨花生油缺乏质量监管,安全无法保障,有的可能黄曲霉毒素超标;而长期或经常接触黄曲霉毒素,可导致肝损伤,甚至肝癌。



03、如何为孩子选油?一天吃多少油?


从营养成分角度,为孩子选油,主要就是选择不饱和脂肪含量高的,比如芥花油(Canola oil),花生油、橄榄油、葵花籽油等,都是理想的选择。


关于孩子吃多少油,主要看孩子的年龄。比如按照年龄,每日的油脂摄入量约为:

  • 1-2岁:每天1份
  • 2-3岁:每天0.5份
  • 4-11岁:每天1份
  • 12-13岁:每天1.5份
  • 14-18岁:每天2份

注:1份油脂大约是5-10克油;或者20克牛油果。


当然,孩子每天吃饭并不是做科学实验,不需要去精确测量各种食物吃了多少克。这些数值只是给我们一个大致的参考和概念。对孩子来讲,每天吃适量健康油脂,注意食物多样化、饮食健康均衡,才是关键。

图源:freepik by master1305


以上便是今天的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我是珊珊,关注我,一起科学育儿。


- 部分参考来源 -

1.https://medlineplus.gov/ency/patientinstructions/000786.htm

2. https://fdc.nal.usda.gov/fdc-app.html#/food-details/171411/nutrients

3. https://www.health.harvard.edu/staying-healthy/the-truth-about-fats-bad-and-good


-END-

如果觉得有用

分享给更多人阅读


往期推送精选:

祐苗健康

为什么烘焙人都不吃植物黄油?

植物黄油这四个字,相信熟知烘焙的人都会对它敬而远之;然而,不懂烘焙的人,却一直云里雾里,一直吃着它产生出的产品,或许没多去介怀它对自己带来什么坏处和口味的不一样。所以植物黄油为什么现在那么不被待见呢?我们先去了解下植物黄油~

植物黄油是什么?

黄油最简单的划分是植物黄油和动物黄油,现在被广泛运用于烘焙食品,还有一些奶茶的奶盖、薯条、冰激凌、薯片等。植物黄油在化学理论上被称为氢化油,是以大豆等植物油和水、盐、奶粉等加工而成。动物黄油的话则是由牛奶中的脂肪分离出来的,口感上吃过的人都知道,口味是完全不一样的级别,而且价格比较贵。

不说不知道,据广州媒体报道,在同一间超市里,95种饼干里有36种含人造脂肪,51种蛋糕点心里有19种含人造脂肪,16种咖啡伴侣全部含人造脂肪,31种麦片里有22种含人造脂肪。而这些标明是“奶油”的成分,也有可能是被简写的植物黄油而已!

植物黄油有什么危害?

曾有一篇报道曾随机街上采访一些市民,除了烘焙人以外,大部分市民都认为:植物奶油没什么危害,可能是脂肪含量比较低吧?相信烘焙人听到这话,也会不禁笑一笑,曾经自己也确实是这么想的,毕竟是植物啊?看起来就更减脂的感觉。

如若你身边的人都是这样想的话,我建议你把这篇文章转发出去告诉大家:植物奶油是“假油”,身体根本无法被代谢出去,对健康危害甚大,如:促进血栓形成,促进动脉硬化;影响婴幼儿正常生长发育,所以那些零食(如夹心饼干,蛋黄派等)真的一定要少吃!另外,也会更胖!薯条薯片也要切记少碰为妙,你不会想到这看似普通的膨化食品,也是由植物黄油加工而成的!所以大家如果可以控制的话,尽量少用植物黄油,转用动物黄油,并且少吃为妙,为自己的健康负责任!

烘焙人如何熟悉运用动物黄油?

尽管烘焙人都知道使用动物黄油,但是真正用起来,大家却傻傻分不清楚,甚至不懂如果正确使用,先为大家科普下动物黄油的种类:

发酵黄油:即添加乳酸菌进行发酵的黄油,并且有稍许酸味。欧洲人通常使用此款黄油。

非发酵黄油:未经过发酵制成而成的,日本人的更爱!

无盐黄油:也叫无盐奶油!无盐奶油!无盐奶油!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之前很多人会问,维维老师是不是说错啦!其实并不是哦!大家一定要注意,这是无盐黄油的别称!

含盐黄油:也称为咸黄油,盐分规定在18%以下。

动物黄油使用得小技巧

① 黄油如何使用?

黄油储存通常需要放在冷冻层,如果拿出立刻使用,简直是在考验自己,或是太看得起你的机器了。所以必须记得先软化使用。

软化的 *** :

室温下软化,记得要切成小块哦!

微波炉加热,注意时间的控制,更好是几秒几秒的去软化,不然很容易变成液态。

隔水加热,把黄油放在盆中,准备一盘热水,把黄油放进去,慢慢待它软化即可。

② 黄油软化到什么状态?

用手指戳入黄油,一戳到底无障碍,那就是黄油已经够软了。

③ 面包中的后油法是什么?

面团搅至出筋,抻膜会易破洞后,黄油再放入继续搅拌。

很多人喜欢吃黄油,对身体有无坏处?黄油是什么油?告诉你真相

导语:很多人喜欢吃黄油,对身体有无坏处?黄油是什么油?今天告诉你真相,为健康别再吃错!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升,烘焙成为了新时尚,在烘焙中,黄油则是其灵魂所在。我们平时吃的面包、小饼干、甚至于牛排都离不开黄油的身影,所以无论学烘焙还是学西餐首先要了解的就是黄油,那么很多人喜欢吃黄油,对身体有无坏处?黄油是什么油?今天告诉你真相,为健康别再吃错!


黄油起源于公元前5世纪,为匈奴人所发明。黄油在蒙古语中被称为“希日陶苏”,味道独特纯香,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是牧民招待宾客的佳品。外国人称之为黄油,而中国人则称之为奶油或奶中炼制的食用油品。


【常吃黄油对身体有无危害?】

黄油的营养比较丰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脂肪酸和各种微量元素,适量常吃点对身体有好处,可以有效地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但是因其脂肪含量极高,脂肪含量高达80%以上,所以要酌情食用,个人认为每次不要超过15克为宜。


【黄油是什么油?】

1、黄油分为食用黄油和工业黄油,食用黄油和工业黄油是完全不同的,食物黄油是奶制品,可以食用的;而工业黄油是石油制品,是从石油中分馏出来的润滑油,不可食用。

2、黄油其实并不是“油”,而是一种固态油脂,是从牛奶里面提取出来的,其口感细腻滑润,奶香味十足。原理是牛乳在搅拌过程中,原本乳脂肪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会遭到破裂,乳脂肪便从中流出,失去了蛋白质的保护,脂肪自然与水分离,漂浮在上面,聚集到一块形成淡黄色,经过提纯、压榨水分,黄油就形成了。

【黄油的分类】

可食性黄油分动物黄油和植物黄油两种,植物黄油并不是从植物中提取的黄油,而是化学合成的人造黄油,这种黄油里含有较多的反式脂肪酸,长期食用植物黄油加工的食品对心血管系统非常不利,所以更好不用;而动物黄油是从牛奶中提取的天然黄油,可以放心食用。


【如何挑选黄油?】

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大家购买动物黄油,而黄油大多数都是进口的,比如新西兰、澳大利亚等,每一款黄油都有着不同的差异,只要奶香味自然、浓郁,都是好的黄油。另外正品黄油都会本着“一分价钱一分货”的原则,一般价钱贵的黄油品质也相对较好。


很多人喜欢吃黄油,说得直白一点,黄油并不是“油”,它是“牛奶中的脂肪”,虽然口感细腻滑顺而且营养丰富,但是因其脂肪含量极高,所以要酌情食用,为健康别再吃错!我是晓峰,喜欢晓峰分享的美食,不要忘记关注吃货峰子哦!

本文由吃货峰子原创,欢迎关注与您一起交流,让大家受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注意!吃油过多慢病缠身,吃油过少肝肾损伤

减油核心信息

为什么会摄油过量?

常用的食用油脂包括植物油和动物油。以前油属于定量供应,不能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定量供应的植物油不够吃,就需要买动物油或肥肉炼油来补充食用油的不足。平常老百姓通常能省则省,所以总的来说摄入量偏低。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油已不再是稀缺物品,油煎、油炸的食物香脆可口,同时很多人喜欢点外卖或食用快餐,但是油炸食品和外卖快餐都有一个重要特点——油大。

此外,加工零食和西点等食品也深受人们喜爱。很多人早餐吃的面包、蛋糕里就含有起酥油、黄油等反式脂肪酸含量很高的油脂。许多加工的零食如饼干、薯条、奶茶、泡芙等食品的 *** 过程中也经常会用到人造黄油、奶油、棕榈油等富含饱和脂肪、反式脂肪的油脂。

油脂吃的太少、太多都会影响健康

油脂是膳食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也为人体提供了必需脂肪酸和维生素E等营养素,是我们日常生活及生长发育不能缺少的一部分。

油脂摄入过少

必需脂肪酸是细胞膜的重要构成成分,参与脂肪和胆固醇在体内的分解代谢。必需脂肪酸的缺乏会引起生长迟缓、生殖功能障碍、皮肤损伤以及肾脏、肝脏、神经和视觉等多方面的问题。

人体自身并不能有效合成必需脂肪酸,要通过食物来提供,也就是说只有摄入一定量的油脂才能保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油脂摄入过多

油脂摄入过多会造成摄入的能量过剩,供大于求。多余的能量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体内,导致超重肥胖。肥胖本身就是一种疾病,还是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

除能量过剩的危害外,油脂里的反式脂肪酸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这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减油核心信息海报

(旋转手机90°看得更清楚)

本文转载自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公众号

欢迎关注中老年保健官方微信(ID:zlnbjzz)

点击网址即可订阅2021年纸质杂志:

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2172346660

中老年保健杂志全国邮局订阅:邮发代号 82-221

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zlnbjzz:

标签: 黄油 什么 坏处 危害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