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黄桃罐头有点火,不少网友在“囤货”的同时,也来了一波“回忆杀”:有网友说“小时候感冒发烧,爸妈就让吃点黄桃罐头”,有网友说“黄桃罐头是东北的神秘力量”……当然,这只是大家的玩笑,就像一位央视新闻的网友说的:
是呀,当孩童时期的黄桃罐头穿越岁月,在今日引发新的风潮,它所唤起的,可能已经不是食物本身的味道,而是一种精神力量,在记忆里,它是生病时的甜蜜犒赏、馋嘴时的稀缺零食、不可复制的童年味道。
食物有时是一把钥匙,开启的,是对童年的怀念,是对那些无忧无虑的、被爱着的时光的回望。
在这种回望里,长成大人的我们,得以再做一回小孩,再拾回一点天真,再感受一次爱意。
童年食事
01
看到大家都在买黄桃罐头,想到我小时候有段时间生病住院,病房里探病的人来来往往的,基本上人人手里都拎着黄桃罐头。后来出院回家,有个同学来看我,见了我家的黄桃罐头,很羡慕地说,她愿意为了黄桃罐头得感冒。
现在想想,当然是有点傻气的,可回忆起童年,跳出来的都是些这样的画面。
那时候的快乐真简单啊。
——@仙女南
02
我的童年记忆不是黄桃罐头而是荔枝罐头,但我妈不让多吃,家里条件也有限,只有在生病的时候才能享受。后来我一想吃荔枝罐头,就跟我妈说我不舒服,几次下来我妈就看穿了。
现在自己也为人母,孩子一有个头疼脑热就很紧张,也顾不上“原则”了。有一次,他吃着我平时不让他吃的零食,对我说:“妈妈我觉得好幸福啊,我觉得你好爱我啊。”我听完好感动,想起小时候的荔枝罐头,那时我也是这样被爱着的。
——@蓉
03
生病的时候,如果能吃到一口妈妈的味道,家乡的味道,那种身心的抚慰有时候不亚于药物。
小时候有一次感冒,浑身没劲,迷迷糊糊的时候,我妈喂我吃了一碗鸡汤面,吃下去热乎乎的特别舒服,吃完睡下,第二天早上醒来就觉得好多了。
——@王懒懒
04
坐标东北。我们那儿冬天的时候,房子上会有一条条晶莹剔透的冰溜子。小时候,好奇心作祟,“作死”去舔冰溜子,结果可想而知,嘴唇、舌头和冰溜子黏在了一起。
我就那么架着那条冰溜子回家,路上别提多尴尬了,还要担心回去被爸妈削。后来是靠自己的口水才把冰溜子化开……教训深刻,大家千万别学!
——@佚名
05
童年印象最深的食物,应该是爆米花了。卖爆米花的爷爷总是会大喊一声“要爆了”,然后我们这些围观的孩子一个个捂起耳朵,然后伴随一声巨大的“嘭”,爆米花就炸好了。
有时,会有一些爆米花崩到地上,大人不要了,我们小孩馋呀,就会捡起来吃,大人有时也从袋子里给我们抓一把。那是最快乐的时候了,空气里都是香甜的味道。
——@王大成
06
小学的时候,我有个小竹马。我觉得他特别好,因为他总给我带吃的。
他家院子里有一棵橘子树,是同学里唯一有橘子树的,让很多人羡慕。每年橘子成熟那段时间,我都能实现“橘子自由”。我们一起玩,一起写作业,一起吃橘子。
后来,其他小伙伴给我们编了一首口水歌,一见我们走近,就轰地一下散开,对我们唱那首歌,也不和我们玩。
那时候太小,一边害怕被孤立,一边自己也觉得好像是件很羞的事,两个人就这样开始疏远了。但他还是会给我带吃的,有时候早上到教室,会发现课桌的抽屉里有糖、饼干,有一次,是半块月饼。
四年级的时候,他父母离婚,他妈妈要带他离开我们那儿。走之前,他拉我去看他家的橘子树,跟我说,以后橘子熟了,你就自己来摘。
——@飞飞
07
小时候有一次吃开心果,我问爸爸开心果为什么叫开心果,爸爸说:“因为吃了它就能变得开心!”爸爸一边剥我一边吃,吃了爸爸剥的开心果后,我兴奋地告诉他:“爸爸,我真的变得开心了!”吃完后,我把果壳一颗一颗捡起来,用报纸包好放进抽屉里,妈妈问我为什么把果壳收起来,我说要把快乐保存起来。
从那以后,我就有了收集开心果果壳的习惯。后来,收集的果壳太多了,被我妈当垃圾扔了,冬天的时候还扔炉子里烧过。我当时难过了很久,爸爸就给我买了果丹皮作为补偿。
长大后,有一次不开心,我买了好多的开心果,不停地吃,却怎么也吃不出开心的味道。
原来,只有吃爸爸剥的开心果才会让人变得开心啊!
——@清欢
08
我小时候特别调皮,喜欢到处乱跑,一下都闲不住。一到周六周日,我就会带着我弟弟出去探险,去各种我们没去过的地方。
印象最深的一次,我们俩从家里带了面包、火腿肠、方便面,还有各种饮料出去探险!我们一人扛了根棍子,把东西装在塑料袋里,绑在棍子的末端,就像古装剧里离家出走的人那样。
我们一蹦一跳地出发,一路上回头率可高了,我知道他们一定在羡慕我们能出去探险。
世界那么大,无人笑我傻。
——@1bi7Ql
文/央视新闻《夜读》采写、整编
图/视觉中国
制片人丨张天宇 主编 | 王若璐
编辑丨杨瑜婷
黄桃罐头线上线下“爆单”,心灵安慰也是抗“阳”良方?近日,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进一步优化
退烧药、N95口罩、
新冠病毒抗原试剂盒等需求量大涨
然而在一众物资中
黄桃罐头竟然意外走红了
在许多东北人眼中,它就是“康复神药”。大到手术,小到感冒,来一口黄桃罐头,马上能一蹦三尺高。这种玄之又玄的形容,一度让南方网友们不可置信,直到大量北方孩子出面证明:在咱们小时候,这就是一种正儿八经的“良药”。
沈阳某超市沈河店总经理张俊海接受采访说:“从上周五开始咱们店的桃罐头线上线下销售就非常好,尤其线上的部分,每天都在一万块钱,尤其是真心和林家铺子。”
沈阳一市民接受采访说:“我选了桃罐头,小时候生病父母就给我们吃,甜甜的能补充我们能量,桃也有逃过的寓意,疫情期间买完心里踏实,希望疫情赶紧过去。”
其实很多朋友都明白
消费黄桃罐头是一种情结
也是一种感情共鸣
客观的说
非理性的抢购还是不可取的
请大家理性消费
转自:新北方
来源: 新北方
“黄桃罐头神”爆火,“凉茶神”和南方孩子不服……最近,黄桃罐头又火了
每个东北孩子
童年记忆里的这个“宝藏”
不但上了热搜
还成为了大家口中的“守护神”
在东北,生病吃黄桃罐头
是一种“仪式感”
提起黄桃罐头
东北长大的孩子们
都有着类似的记忆
每当生病头晕脑热
家里的大人都会买来一瓶
“啵”地一下拧开盖子
“呼噜呼噜”吸两口汁
然后用铁勺子挖几块黄桃
倒一点罐头水
吃完后,病总会神奇地康复
有人试图从科学的角度分析
也许是维生素增强了免疫力
或者罐头冰凉,吃到身体里降温
但对小孩子来说
更多的可能是一种精神慰藉
沁凉甘甜的每一口
都饱含着爱与关心
慢慢地,生病吃黄桃罐头
变成了一种“仪式感”
随着年龄增长,记忆拉长
黄桃罐头成了一位“保护神”
“黄桃罐头神”火了以后
很多南方网友也都表示被种草
纷纷买来试吃
每个地方的孩子
都有守护神
“黄桃罐头神”相关内容的评论里
有很多人表示
自己的家乡,也有童年守护神
比如,钙奶饼干神 会保佑山东孩子
煎饼果子神 会保佑天津孩子
还有胡辣汤神 和烩面神
拉条子神 和凉茶神
当然,难免也会出现一些
不太想被它保佑的神......
保佑我们的“神”
究竟是谁?
每个地方的孩子翻开回忆
总能找到一个深埋于心底
但每每想起都会温暖无比的”神“
它可能是一样食物、一种味道
但说到底
“神”其实是寄宿于它们之上
那一抹追忆与乡愁
拧开罐头盖子
打开的也是螺旋往复的时光
落在玻璃罐子里的
是美好又易碎的童年碎片
与记忆中的明亮
“守护神”们
保护着它们不被时间磨灭消亡
你的家乡是哪里?
你童年里的“守护神”又是谁?
来源: 中国新闻网
遭疯抢的黄桃罐头,是如何在东北“封神”的?甜蜜的“安慰剂”一碗黄桃罐头下肚,希望你“逃”过疫情。
近日,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进一步优化,退烧药、N95口罩、新冠病毒抗原试剂盒等需求量大涨。在一众防疫物资中,黄头罐头的意外走红最令人不可思议。
东北小孩,谁的童年时代生病了沒吃过一罐黄桃罐头。吃了罐头,病就好了。
黄桃罐头神会保佑你健康的!
在 *** 发达的今天,东北人对黄桃罐头的狂热,也感染了不少南方人,甚至有南方网友发出感慨:“我一南方人慌了,长了30年,从来不知道黄桃罐头有这个作用,先囤起来。”
林家铺子近日发布声明称,黄桃罐头本身没有任何药效作用,只是能在生病没胃口时缓解不舒服的状态。并表示目前黄桃罐头货源充足,建议网友理性囤货,不要盲目跟从。
据媒体报道,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高晓玲提醒,黄桃罐头并非真的是发烧咳嗽的特效药,更多是一种甜蜜的“安慰剂”。尤其在出现咳嗽症状时,食用黄桃罐头这样的甜食会加重咳嗽。
这个连厂家都特意辟谣称没有药效作用、劝网友理性囤货的黄桃罐头,究竟为何会成为东北人眼中治疗感冒发烧的“神器”?
一、物资匮乏年代下的产物
小时候生病了,家里人都会喂给我一些黄桃罐头吃,凉凉的、甜甜的,吃完会舒服很多。
对于很多东北人来说,发烧感冒时吃黄桃罐头,已成为治病环节的一部分,甚至可以戏称为“东北玄学”。
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的水果罐头货架,其中黄桃罐头已脱销。 来源:某社交平台
然而事实上,感冒发烧吃罐头,只是东北人民在物资匮乏年代的无奈之举。早期的黄桃罐头,也只是众多水果罐头中的“小弟”。
“小时候发烧感冒,医生除正常开药外,还会嘱咐吃点水果罐头,其实是因为罐头里含糖。”一位辽宁市民表示,“白糖有利尿等作用,有助于身体恢复,但在当时白糖很金贵,所以用水果罐头来代替。”
在替代糖以外,水果罐头又是新鲜水果的“替身”。过去在东北,水果稀有,只有苹果、梨、桃子,但又难以运输和储存。因此,方便储存、口感甜而不腻,又可补充水、糖分和维生素C的水果罐头,成为生病中的东北人首选的营养品。
二、黄桃罐头在东北的“翻身仗”
以前,东北市场上流行的水果罐头有桔子罐头、苹果罐头、菠萝罐头、黄桃罐头等等,其中最受青睐的是桔子罐头和苹果罐头。
“桔子在东北很稀有,因此喜欢买桔子罐头尝鲜的人多;东北生产苹果,苹果罐头价格也更便宜,买的人也很多。”相比之下,黄桃罐头其实并不好卖。
这一情况在上世纪90年代发生转变。当时的商家在宣传中打出了“图吉利”这一杀手锏。桃子这种水果本身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古人认为,桃枝能驱邪,桃寓意健康长寿,也因为“桃”与“逃”同音,坊间还有吃桃能“逃过一劫”的说法。
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的“桃过疫情”谐音宣传。 来源:某社交平台
此后,黄桃罐头力压一众水果罐头,成为东北地区名副其实的“水果罐头之王”。黄桃罐头不仅只是发烧感冒时购买的营养品,“两包糟子糕+两瓶黄桃罐头”,成为不少东北人送礼的小标配,为过生日、逢年过节的餐桌增添一份喜庆。
从早期的杂牌罐头,到商标法颁布后品牌的建立,喜好吃黄桃罐头的东北人,也带红了不少东北地区的水果罐头厂家,如林家铺子、真心等均来盛产黄桃的辽宁大连。
疫情下,一口黄桃罐头下肚,那份被家人关心照顾的温存随之涌上心头,远方的家人似乎就在身边。在众多的不确定之中,这份味蕾上确定的甜蜜就像平时压力山大时吃下的蛋糕、喝下的奶茶,某种程度上能起到心理安慰剂的作用,暂时缓解内心的不安,让人感觉治愈而安心。
藏在一罐黄桃罐头里的情绪价值还有不少。在“抛梗”“接梗”的互动中,一些人的焦虑情绪找到了释放的出口,幽默细胞重新“占领高地”,在评论区和弹幕里一起讨论什么品牌的黄桃罐头好吃、争论哪个品种的黄桃口感更佳……黄桃罐头里“罐装”进了网友们的集体乐观。心情愉悦了,人面对感冒、发烧等症状时,一定程度上也会更加坦然和豁达。
当然,黄桃虽好,也不能多吃。黄桃罐头虽然营养丰富,对于提高免疫力有一定好处,可提振食欲。但是在食用时也要注意适量,特别是咳嗽时不要食用,有可能会加重症状。
【完】
往期精彩推荐
HOT ON THE TOP
好消息!中国新冠肺炎疫苗最快今年底上市,国药集团已进入疫苗产前准备工作
中小型房企日均破产1.3家!百天内10家内地中小型房企赴港上市寻求生路!
大疆反腐案触目惊心:两采购经理收受回扣300余万元,造成10亿元损失!
违规收集公民个人信息, 公安网安部门一季度停运51个APP
电商三巨头抢占农村电商市场! *** 工作报告明确支持电商进农村
绿地集团回应高管贪腐风波,房地产行业反腐迫在眉睫!
版权声明:人民名品致力于知识产权保护,并尊重版权人的权利和义务。文章中部分图片来源于 *** ,不能及时获取版权人的联系方式和授权。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您之一时间与我们沟通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谢谢理解与合作!
联系邮箱:horizon_peace@sin ***
来源: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人民名品引用中国新闻网、Pexels、Pixabay
编委/执行副总编辑:马海涛
编审:郭梁、赵慧
编辑:唐晓彤
责任编辑:魏良炜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人民名品公众号
微信号 : rmrbmp
“黄桃罐头神”爆火,“凉茶神”和南方孩子不服…来源:中国新闻网
最近,黄桃罐头又火了
每个东北孩子
童年记忆里的这个“宝藏”
不但上了热搜
还成为了大家口中的“守护神”
在东北,生病吃黄桃罐头
是一种“仪式感”
提起黄桃罐头
东北长大的孩子们
都有着类似的记忆
每当生病头晕脑热
家里的大人都会买来一瓶
“啵”地一下拧开盖子
“呼噜呼噜”吸两口汁
然后用铁勺子挖几块黄桃
倒一点罐头水
吃完后,病总会神奇地康复
有人试图从科学的角度分析
也许是维生素增强了免疫力
或者罐头冰凉,吃到身体里降温
但对小孩子来说
更多的可能是一种精神慰藉
沁凉甘甜的每一口
都饱含着爱与关心
慢慢地,生病吃黄桃罐头
变成了一种“仪式感”
随着年龄增长,记忆拉长
黄桃罐头成了一位“保护神”
“黄桃罐头神”火了以后
很多南方网友也都表示被种草
纷纷买来试吃
每个地方的孩子
都有守护神
“黄桃罐头神”相关内容的评论里
有很多人表示
自己的家乡,也有童年守护神
比如,钙奶饼干神会保佑山东孩子
煎饼果子神会保佑天津孩子
还有胡辣汤神和烩面神
拉条子神和凉茶神
当然,难免也会出现一些
不太想被它保佑的神......
保佑我们的“神”
究竟是谁?
每个地方的孩子翻开回忆
总能找到一个深埋于心底
但每每想起都会温暖无比的”神“
它可能是一样食物、一种味道
但说到底
“神”其实是寄宿于它们之上
那一抹追忆与乡愁
拧开罐头盖子
打开的也是螺旋往复的时光
落在玻璃罐子里的
是美好又易碎的童年碎片
与记忆中的明亮
“守护神”们
保护着它们不被时间磨灭消亡
你的家乡是哪里?
你童年里的“守护神”又是谁?
黄桃罐头是怎么变成东北神秘力量的? < 新民快评|黄桃罐头只是甜蜜的“安慰剂”最近,“黄桃罐头”火了,频上热搜引发热议。在不少城市,这种平日里乏人问津的食物一夜之间身价倍增、一罐难求,甚至还有人将黄桃罐头列入新冠治疗囤货清单,全网寻觅。
图源IC
黄桃罐头真是神药罐头,有治疗新冠的奇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黄桃罐头本身就是食品,没有任何药效作用,也不能代替药品。黄桃罐头的走俏背后,是对疫情焦虑心情的写照亦有对美好童年的追忆。
黄桃罐头的火始于北方。据说,黄桃罐头就是东北孩子的童年。物资贫乏的年代,生病了,父母就能用平日较为昂贵的罐头食品慰藉幼儿。如今疯抢罐头的背后是童年滤镜加持的结果。不少网友坦言,抢的是罐头,念的是美好。一些网友认为桃寓意逃,病毒见了自会逃之夭夭——吃黄桃罐头就是逃避疫情。
从美好寓意角度来说,食用黄桃罐头或许会让人心情愉悦,但真拿这个当药品来用,那就大错特错了。从科学角度来说,黄桃罐头更像是甜蜜的“安慰剂”,无法缓解疾病症状。尤其是咳嗽时不要食用,可能会加重症状,因为寒凉食品对气道会造成一定的 *** 。食用水果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如果确诊新冠,一定要科学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黄桃罐头卖断货甚至被人几十罐、上百罐地囤。若是听了“桃避疫情”的谣言,该戴的口罩不戴,该吃的药不吃,更会加剧感染风险与疾病症状。科学防护、合理囤货需要人们进行信息甄别。在疫情防护的知识盲区中,善于利用官方发布的个人防护手册,对所谓的偏方等抱有怀疑态度,才能做到“火眼金睛”明辨真伪。
随着我们对新冠病毒,特别是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认识不断深入,大家对“通过科学防护与治疗就可以平稳应对”已有社会共识。每个人都是防疫的之一责任人,除了要保持自身判断力、不被周围情绪所裹挟之外,还应该主动学习当前的防疫政策与措施,比如在居家隔离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此外,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规范接种疫苗等防护措施也应得到认真落实。
厉苒苒/文
遭疯抢的黄桃罐头,是如何在东北“封神”的?来源:中新网
近日,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进一步优化,退烧药、N95口罩、新冠病毒抗原试剂盒等需求量大涨,甚至出现了断货现象。然而在一众防疫物资中,黄头罐头的意外走红令人不可思议。
“东北小孩,哪个童年时代,生病了不得吃一罐罐头,吃了罐头病就好了。”“黄桃罐头神会保佑你健康的!”
这个甚至连厂家都特意辟谣称没有药效作用,劝网友理性囤货的黄桃罐头,究竟为何会成为东北人眼中治疗感冒发烧的“神器”?
物资匮乏年代下的产物
“小的时候生病了,家里人都会喂给我一些黄桃罐头吃,凉凉的,甜甜的,吃完会舒服很多。”对于很多东北人来说,发烧感冒时吃黄桃罐头,已成为治病环节的一部分,甚至可以戏称为“东北玄学”。
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的水果罐头货架,其中黄桃罐头已脱销。截图自某社交平台。
然而事实上,感冒发烧吃罐头,只是东北人民在物资匮乏年代的无奈之举。早期的黄桃罐头,也只是众多水果罐头中的“小弟”。
“小时候发烧感冒,医生除正常开药外,还会嘱咐吃点水果罐头,其实是因为罐头里含糖。”家住辽宁的邱女士告诉中新财经,“白糖有利尿等作用,有助于身体恢复,但在当时白糖很金贵,所以用水果罐头来代替。”
在替代糖以外,水果罐头又是新鲜水果的“替身”。过去东北水果稀有,几乎只有苹果、梨、桃子,又难以运输和储存。因此,方便储存、口感甜而不腻,又可补充水、糖分和维生素C的水果罐头,成为生病中的东北人首选的营养品。
黄桃罐头在东北的“翻身仗”
据邱女士回忆,最早市场上流行的水果罐头有桔子罐头、苹果罐头、菠萝罐头、黄桃罐头等等,其中最受青睐的是桔子罐头和苹果罐头。
“桔子在东北很稀有,因此喜欢买桔子罐头尝鲜的人多;东北生产苹果,苹果罐头价格也更便宜,买的人也很多。”相比之下,黄桃罐头其实并不好卖。
这一情况在90年代发生转变。当时的商家在宣传中打出了“图吉利”这一杀手锏。“桃木辟邪,‘桃’又与‘逃’谐音,吃黄桃罐头可以‘逃过一劫’,就这么传开了。”
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的“桃过疫情”谐音宣传。
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的“桃过疫情”谐音宣传。截图自某社交平台。
此后,黄桃罐头力压一众水果罐头,成为东北地区名副其实的“水果罐头之王”。黄桃罐头不仅只是发烧感冒时购买的营养品,“两包糟子糕+两瓶黄桃罐头”,成为不少东北人送礼的小标配,为过生日、逢年过节的餐桌增添一份喜庆。
从早期的杂牌罐头,到《商标法》颁布后品牌的建立,喜好吃黄桃罐头的东北人,也带红了不少东北地区的水果罐头厂家,例如林家铺子、真心等,均来盛产黄桃的辽宁大连。
专家、厂家提醒:没有药效理性囤货
在 *** 时代发达的今天,东北人对黄桃罐头的狂热,也感染了当下的南方人。在黄桃罐头走红后,有不少南方网友也发出了感慨:“我一南方人也慌了,长了三十年从来不知道黄桃罐头有这个作用,先囤起来。”
然而黄桃罐头真的能治疗发烧感冒吗?
据媒体报道,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高晓玲提醒,黄桃罐头并非真的是发烧咳嗽的特效药,更多是一种甜蜜的“安慰剂”。尤其在出现咳嗽症状时,食用黄桃罐头这样的甜食会加重咳嗽。
罐头企业林家铺子近日发布声明称,黄桃罐头本身没有任何药效作用。
林家铺子近日也发布声明称,黄桃罐头本身没有任何药效作用,只是能在生病没胃口时缓解不舒服的状态。并表示目前黄桃罐头货源充足,建议网友理性囤货,不要盲目跟从。
不过对于不少东北人来说,黄桃罐头仍是生病时的心灵慰藉,“黄桃罐头会保佑每一个东北孩子。”(中新财经左雨晴)
遭疯抢的黄桃罐头,是如何在东北“封神”的?中新网12月12日电 (中新财经 左雨晴) 近日,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进一步优化,退烧药、N95口罩、新冠病毒抗原试剂盒等需求量大涨,甚至出现了断货现象。然而在一众防疫物资中,黄头罐头的意外走红令人不可思议。
“东北小孩,哪个童年时代,生病了不得吃一罐罐头,吃了罐头病就好了。”“黄桃罐头神会保佑你健康的!”
这个甚至连厂家都特意辟谣称没有药效作用,劝网友理性囤货的黄桃罐头,究竟为何会成为东北人眼中治疗感冒发烧的“神器”?
物资匮乏年代下的产物
“小的时候生病了,家里人都会喂给我一些黄桃罐头吃,凉凉的,甜甜的,吃完会舒服很多。”对于很多东北人来说,发烧感冒时吃黄桃罐头,已成为治病环节的一部分,甚至可以戏称为“东北玄学”。
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的水果罐头货架,其中黄桃罐头已脱销。 截图自某社交平台。
然而事实上,感冒发烧吃罐头,只是东北人民在物资匮乏年代的无奈之举。早期的黄桃罐头,也只是众多水果罐头中的“小弟”。
“小时候发烧感冒,医生除正常开药外,还会嘱咐吃点水果罐头,其实是因为罐头里含糖。”家住辽宁的邱女士告诉中新财经,“白糖有利尿等作用,有助于身体恢复,但在当时白糖很金贵,所以用水果罐头来代替。”
在替代糖以外,水果罐头又是新鲜水果的“替身”。过去东北水果稀有,几乎只有苹果、梨、桃子,又难以运输和储存。因此,方便储存、口感甜而不腻,又可补充水、糖分和维生素C的水果罐头,成为生病中的东北人首选的营养品。
黄桃罐头在东北的“翻身仗”
据邱女士回忆,最早市场上流行的水果罐头有桔子罐头、苹果罐头、菠萝罐头、黄桃罐头等等,其中最受青睐的是桔子罐头和苹果罐头。
“桔子在东北很稀有,因此喜欢买桔子罐头尝鲜的人多;东北生产苹果,苹果罐头价格也更便宜,买的人也很多。”相比之下,黄桃罐头其实并不好卖。
这一情况在90年代发生转变。当时的商家在宣传中打出了“图吉利”这一杀手锏。“桃木辟邪,‘桃’又与‘逃’谐音,吃黄桃罐头可以‘逃过一劫’,就这么传开了。”
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的“桃过疫情”谐音宣传。 截图自某社交平台。
此后,黄桃罐头力压一众水果罐头,成为东北地区名副其实的“水果罐头之王”。黄桃罐头不仅只是发烧感冒时购买的营养品,“两包糟子糕+两瓶黄桃罐头”,成为不少东北人送礼的小标配,为过生日、逢年过节的餐桌增添一份喜庆。
从早期的杂牌罐头,到《商标法》颁布后品牌的建立,喜好吃黄桃罐头的东北人,也带红了不少东北地区的水果罐头厂家,例如林家铺子、真心等,均来盛产黄桃的辽宁大连。
专家、厂家提醒:没有药效 理性囤货
在 *** 时代发达的今天,东北人对黄桃罐头的狂热,也感染了当下的南方人。在黄桃罐头走红后,有不少南方网友也发出了感慨:“我一南方人也慌了,长了三十年从来不知道黄桃罐头有这个作用,先囤起来。”
然而黄桃罐头真的能治疗发烧感冒吗?
据媒体报道,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高晓玲提醒,黄桃罐头并非真的是发烧咳嗽的特效药,更多是一种甜蜜的“安慰剂”。尤其在出现咳嗽症状时,食用黄桃罐头这样的甜食会加重咳嗽。
罐头企业林家铺子近日发布声明称,黄桃罐头本身没有任何药效作用。
林家铺子近日也发布声明称,黄桃罐头本身没有任何药效作用,只是能在生病没胃口时缓解不舒服的状态。并表示目前黄桃罐头货源充足,建议网友理性囤货,不要盲目跟从。
不过对于不少东北人来说,黄桃罐头仍是生病时的心灵慰藉,“黄桃罐头会保佑每一个东北孩子。”
来源:中新网
黄桃罐头的神秘力量,从何而来?|睡前聊一会儿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你好。
超市货架上,黄桃罐头被一扫而空;社交平台上,来自东北的网友纷纷晒出自己的囤货,回忆小时候感冒发烧必吃黄桃罐头的故事……近段时间以来,在线上空间和线下生活,黄桃罐头突然成为“香饽饽”。此前,我们在《黄桃荔枝午餐肉,豆豉鲮鱼茄汁豆,这些罐头你爱吗?》中,就提到过在东北的冬天,黄桃罐头是必备。今天我们再来聊一聊,东北人民究竟为何对黄桃罐头情有独钟。
图源“央视新闻”公众号
黄桃罐头销往全国,却独独在东北地区被赋予特殊意义,这是地理、人文双重因素作用的结果。东北地区气温普遍偏低,应季蔬菜水果相对缺乏,但黄桃果树的适应能力很强,在东北也适宜种植。而大连深厚的罐头产业基础,补足了黄桃皮薄肉软、对低温敏感、不易储藏和运输等短板。且相比其他水果做成水果罐头后颜色、味道易发生变化,黄桃在 *** 成水果罐头后,色泽更鲜亮,口味更好。于是乎,黄桃罐头在东北扎下根来,并逐渐打开了市场。
不过,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水果罐头还是一种“奢侈品”。有报道显示,当时一瓶水果罐头就要卖到七八毛钱,而一斤猪肉只卖五毛钱到一块。这样稀罕的食物,自然成为走亲访友、接待客人时的佳品,但对于馋嘴的孩子们来说,平时想要吃上并不容易。而生病,就成为这个来之不易的解馋时刻。“每当生病头晕脑热,家里的大人都会买来一瓶”“病房里探病的人来来往往的,基本上人人手里都拎着黄桃罐头”……从网友们晒出的故事中不难看出,黄桃罐头成为一些人眼中治病的“良药”,与个人的成长经历和心理因素密不可分。而桃与“逃”谐音,也寄托着人们身体抱恙时“逃过一劫”的美好愿望。
看到人们高涨的囤货热情,有专家和厂商及时澄清,黄桃罐头没有治疗作用。其实,网友们并非不明白这一事实,有网友坦言“黄桃罐头当然不是药,我们又不傻”。随着时间的推移,馋嘴的小孩逐渐长大,黄桃罐头身上附加的“神奇疗效”光环逐渐褪去,但童年时被人关心照顾的温暖和逢凶化吉的心情却在经年累月中沉淀下来,寄托在一个小小的罐头之上。就此而言,黄桃罐头虽不是能做到“桃到病除”的“万能灵药”,不能治病,但仍可给一些人心灵的疗愈。抢购热潮中,一句“黄桃罐头会保佑每一个东北孩子”,既是调侃,也是面对困难时阳光乐观心态的表现。
冬天的东北,室内暖气干热,冰凉甜蜜的黄桃罐头,自然让人食指大动。但倘若是在南方的冬天,光是冰冷的玻璃罐,就足以劝退肚子里的馋虫。因此,在此番走红之前,黄桃罐头在其他地区并没能像在东北一样成为宠儿。再加上物流的快速发展,让各个地区的人们都有更丰富新鲜的水果可以选择,而罐头本身高甜度等特点,也与当下的健康饮食观念不太相符。种种因素作用下,如今即便是在东北地区,包括黄桃罐头在内的水果罐头,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早已不如以前。数据显示,2022年1月—6月,全国规模以上罐头食品制造企业产量332.5万吨,同比下降8.7%。尽管眼下回忆浪潮带动销量短期上涨,但对于罐头行业来说,能否及时创新工艺,更好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才是破局的关键所在。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孕育了一方饮食文化。在东北生病吃黄桃罐头成为一件带有“仪式感”的事情,广州人的生活里总有一杯凉茶,山东人的记忆里少不了钙奶饼干……不同地区的人们有着不同的“安胃餐”,不仅能带来口腹享受,更能带来美好的回忆和心理上的愉悦。也有人从科学层面破解“黄桃治病”的“玄学”,认为甜食可以增加体内的血清素,从而起到舒缓压力、改善情绪的效果。其实,不论是因为科学还是玄学,是因为糖分的加持还是童年的滤镜,能给食用者带来幸福感而不伤害身体的食物,何不大快朵颐呢?
这正是:劝君再来一罐头,立时振作解烦忧。
大家晚安!
(文|徐之)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