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鱼是什么样子的图片,黄花鱼是什么样子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52 0
夏天吃鱼,懂行的专挑黄花鱼!比鲈鱼和鲤鱼都鲜,刺少肉厚营养高

导语:夏天吃鱼,懂行的专挑黄花鱼!比鲈鱼和鲤鱼都香,刺少肉厚营养高!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日三餐四季,承载着烟火气的美食是最能抚慰人心的。大家好,我是晓峰,是一位喜欢美食分享的70后大叔,如果你也喜欢美食,记得关注我哦~

不知不觉已入夏,夏季气候炎热,人往往没有胃口,比较喜欢清淡一点的饮食,而在夏天吃荤食的话,鱼肉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夏季很多鱼的鱼肉都肥美而紧实,体内积蓄了很多的脂肪和营养成分,吃起来格外肥嫩鲜香。而在适宜夏季吃的众多鱼类中,海鱼比河鱼吃起来更营养鲜美,其中,黄花鱼因其刺少肉厚味道鲜而更加抢手,夏天吃鱼,很多懂行的朋友专挑它。

黄花鱼肉最显著的特点是“蒜瓣肉”没有碎刺,孩子吃方便,而且营养丰富,它富含优质蛋白质、矿物质、脂肪、维生素B1、B2以及烟酸、钙、磷、铁、钾等微量元素,具有补充蛋白、健脾开胃、益气助睡眠、增进食欲的功效,对孩子的身体和智力都大有裨益。


黄花鱼又叫黄鱼、腊鱼、玉版鱼等,因鱼头中有两颗坚硬的石头,也叫石首鱼,是我国四大海洋品种之一,因体型不同被分为大黄花和小黄花两个品种,小黄花鱼肉如蒜瓣,口感比淡水鱼好,小黄花鱼由于比较小更适合炸着吃;而大黄花肉肥厚但略显粗老,适合于清蒸、酱焖或是红烧。

黄花鱼众多做法中,我却唯独钟爱清蒸这一种,清蒸既保留了食材本身的鲜美,同时营养还不流失,是特别适合夏季的健康饮食方式;另外放进锅里蒸一蒸要比炒菜来得简单快手,而且没有油烟的烦恼,让热天下厨变得轻松许多。下面我就分享一下清蒸黄花鱼的好吃做法,喜欢的朋友可以参考:


1、清蒸黄花鱼一定要选用新鲜的黄花鱼,去掉鱼鳃、内脏和肚子里的黑膜后,用流动的清水冲洗干净,然后把鱼肚子处切开、鱼背部平着切开两刀,这样做鱼在摆盘时就会很好看。

2、处理好的黄花鱼中加入适量的料酒、姜片和葱段,下手多揉搓一会儿,然后腌制15分钟,目的是去腥,做这一步的时候切记不要放盐,如果先放盐,鱼肉蒸熟后,吃着会发柴。


3、起锅加水,水烧开后先放入鱼盘,然后把腌制好的黄花鱼摆到盘子上,做好造型,背部开口处各分别放入一片姜片和柠檬片,加柠檬片的目的是去腥增香,然后盖上锅盖开始烧,大火烧开后蒸10分钟左右即可。


4、鱼蒸熟后,盘子里会有很多的汤汁,很多朋友都会舍不得倒掉,不要心疼,把汤汁倒掉不要,然后捡出姜片和柠檬片,再摆上适量的葱丝和红辣椒丝,最后淋上适量的蒸鱼豉油,美味即成,一盘鲜美好吃的清蒸黄花鱼就做好了。


本草纲目》中记载:“黄花鱼有健脾养胃,安神助眠止痢,养血填精等作用”。夏天吃鱼,懂行的专挑它!比鲈鱼滋补,比鲫鱼营养,鲜美又好吃,遇到了别错过。我是晓峰,如果您喜欢晓峰分享的美食,不要忘记关注吃货峰子哦!

本文由吃货峰子原创,欢迎关注与您一起交流,让大家受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不加一滴油的香酥小黄鱼

鱼肉高蛋白低热量,是非常好的食物,今天就做一道香酥小黄鱼,不需要加一滴油哦

By Lilyhuaya

用料
  • 鲜到鲜得海捕三去小黄鱼 14条(400克)
  • 料酒 1勺
  • 酱油 2勺
  • 姜 适量
  • 葱 适量
  • 孜然粉 1勺
  • 辣椒面 1勺

做法步骤

1、准备食材,葱姜切丝

2、鱼去头,内脏和鱼鳍,清洗干净控干水分

3、宰杀清洗好的小黄鱼,控干水分,鱼身上划几刀方便入味

4、鱼身上划几刀方便入味,放入调料,2勺轻盐酱油,1勺料酒,适量辣椒面(我家辣椒面不太辣,所以放的多),孜然粉(喜欢可以多放些),放入葱姜丝抓匀,腌1小时小时以上或冰箱过夜,口重的可以稍微撒些粗盐增加口感,注意别太咸。

5、腌好的鱼放入烤盘,烤盘上记得垫锡纸,锡纸上可以刷一层油防粘

6、空气炸锅200度烤15分钟,暂停取出(如果用烤箱请提前预热)

7、翻面再撒些孜然和辣椒面,放入空气炸锅继续烤10分钟

8、烤好的小黄鱼

9、骨头都可以吃掉

10、也可以掰开取出中间的骨头,再吃。

小贴士

一定要腌入味才好吃 也可以出锅蘸着椒盐吃。 我家都喜欢吃辣的,如果吃不惯,可以把孜然和辣椒换成黑胡椒,也不错。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喜欢这个食谱记得收藏、关注哦!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对这道美食的建议。

中国大黄鱼之都,如何拿捏世界新能源命脉?

你也许没听过福建宁德,但有城市的地方,就有这里产的电池。当你真正来到宁德,便会发现,这里吃海鲜、避暑的“黄金时代”才刚刚开始。

宁德屏南白水洋。 三伏天的避暑圣地。 摄影/王茜

八月初东海开海,宁德迎来了最美好的季节。宁德的渔民们,开着配备桁杆拖虾、笼壶类、灯光围网等十八般武艺的渔船出海捕鱼。宁德的普通人也盘算好了当季的螃蟹肉满不满,该清蒸还是煲粥,准备品味夏季头一网的鲜。

宁德霞浦, 渔民晒网。

宁德人不但善捕海鲜,会吃海鲜,更善于养殖海鲜。大黄鱼是江南饭桌的明珠,试想咸齑大汤黄鱼、糖醋大黄鱼消失,江浙的菜品得减少几分鲜甜与雅致?如今,中国人餐桌上的每10条大黄鱼就有8条来自宁德。


宁德,福建更低调的宝藏城市:这里的鳗鱼,游进了日本的料亭;东南黄金海岸线中点,有世界级深水港三都澳;霞浦有“中国最美海滩”;福鼎白茶冲出福建,走向世界。这座城市值得被更多人了解。


01土地狭小?宁德人耕耘的是海洋!


奔流的黄河,厚重的黄土孕育了中华文明,也为中华文明留下抹不去的大陆文明底色。然而,在中国东南的一隅的福建省是中国海洋文明的窗口,而宁德,正位于这扇窗口的最北端。

宁德300余个海岛的一部分。

宁德位于浙江省与福建省的交界处,夹在温州与福州两强的中间。如果说福建省是“八山一水一分田”,那么宁德就是“九山半水半分田”。

宁德市地图。 制图/孙璐

在外界看来,宁德异常逼仄,缺少发展农业、聚集人口的条件,但是对于宁德人来说这里却天地宽广,因为宁德人耕耘的是海洋。


缺少陆地的宁德注定与海洋产生解不开的联系。舳舻千里的三都岛、怪石嶙峋的斗帽岛、茂密的草甸与碧海蓝天相接的大嵛山岛……宁德的岛屿不但数量多,而且风光各有千秋。

嵛山岛东角村。 摄影/爱趴趴走的七逃囝仔


305个岛屿包围了这里的178个港湾,形成半封闭的结构,让宁德本身成为一个宁静的大港湾。其中又以在岛屿、半岛环抱下的三都澳最为优越,这里水深浪静、不冻不淤,水域面积714平方公里,是世界罕见的深水良港。


自古以来,无数代渔民从这片宁静的港湾启航,捕捞东海与南海的精华。“正月虾蛄刚赤梁,二月沙蛤满沙场……八月潭条会跳舞……十二月鲍鱼肥嘟嘟。”宁德海鲜可以从年初吃到年尾。

宁德海洋渔业养殖风光。


比宁德渔民更会捕鱼的人不少,但是比宁德渔民更会养鱼的不多。


海鲜之乡霞浦分布着中国面积更大的滩涂,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中国最美滩涂。火到当地渔民增收的副业。只要二十块钱,他们就会摆出架势,满足摄影师的人文大片梦,而这些农民的主业,成就了中国的“海带之乡”、“紫菜之乡”。

霞浦海滩日景。

三都澳是漂浮在海上的另一面宁德。渔民们在一方方鱼排中养殖鱼、虾、蟹、贝、紫菜,构筑起“街坊”、“道路”。正是渔民们“海耕不辍”才让海洋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让海鲜不至于成为大众望而却步的奢侈品。

渔民用养殖区编织了海洋。 摄影/李乾浩

大黄鱼(黄瓜鱼)鱼肉鲜嫩紧实,鱼油鲜美丰润,自古以来就是老饕心中海鲜的代名词。就像张家口的“口蘑”其实多来自内蒙古高原一样,其实山东只是大黄鱼在北方的集散地,“山东特产”大黄鱼八成来自宁德。三都澳官井洋是中国唯一的大黄鱼内湾性产卵场,是大黄鱼的“老家”。

三都澳渔排, 无边的海上之城。 摄影/陈宁

无数文人为它留下过诗句。宋代一句朴实的“黄鱼出海门,餍饫及僮仆。”描绘出了大黄鱼盛产,连僮仆都会吃腻的盛况。然而因为过渡捕捞,野生大黄鱼几乎在80年代绝迹。中国人吃了几千年的美味,可能要在古书中才能寻得踪迹了。


大黄鱼的起死回生,正从宁德开始。当地科研人员在鱼排中“种”起了娇贵的大黄鱼。此后,大黄鱼价格不断下探,终于再次成为了比猪肉贵点不多的大众美食,红烧大黄鱼也得以成为宁德外地游子一口唤起五味杂陈的家乡味。

不同的海鲜有不同的养殖技术。 呈现出不同的美景。 摄影/陈亚诺

开海的时候渔船遍及两海,而禁渔的时候鱼排还能“种”出海鲜,四季供应的海鲜对于宁德人来说只是寻常食物。这种对待海鲜返璞归真的态度,让海鲜在宁德菜中不再是需要小心烹饪的珍馐,而是包揽了从凉菜到主食的家常味道。


血蛤、泥螺稍加汆烫,便加入葱、姜、酱油、蒜头醋;洗净的沙虫煮熟静置,就做好了让游客看得心惊肉跳,却鲜美异常的凉菜。切开的螃蟹垫着芋头,撒入调料水蒸煮,一道有菜有肉的芋头螃蟹既是主食,也是“硬菜”。宁德的海鲜就是这么生猛、朴实但尊重海鲜本味。

宁德的鱼丸眼花缭乱。 摄影/陈亚诺


02群山之间连通越、闽的宝藏市


数千万年前燕山运动末期,宁德峰峦如聚,形成了洞宫山、鹫峰山、太姥山和天湖山等一系列盘虬卧龙的山脉。白水洋、太姥山对世界游客来说是世界地质遗产,对八闽人来说是精神图腾,对宁德人来说仅仅是周末郊游的好去处。

太姥山十八罗汉岩。 摄影/杨小雷

在火山、河流、海洋的作用下,宁德浓缩了晶洞花岗岩地貌、火山岩地貌、河流侵蚀地貌、水体景观、海蚀地貌、地质灾害遗迹等多种景观。宁德,正是国际公认的“世界级国家地质公园”。

霞浦海尾角屹立于海中的巨大海蚀岩。 摄影/娃娃脸大叔

宁德风景美丽的代价是海几乎与山相接,并没有给宁德留下多少平原。福州有贯穿福建的闽江,泉州有流域广大的晋江,二者在重重叠叠的山岭之间尚有大河冲击出的河漫滩与三角洲,为城市提供发展的空间。而宁德只有交溪和霍童溪,听名字就能知道它们水量小,长度短,不能奢求它们为宁德创造出平原。


宝藏常常深藏于群山中,宁德的宝藏也要进入到山中寻找。

群山之中的秘境九都村。 摄影/王茜

海上的季风在宁德群山间化作降雨,形成了当地炎热潮湿的气候,山中反而多了几分清凉。霍童古镇、叶厝、杜家村……清凉的宁德群山之间似乎有逛不完的古村落。山地限制了宁德与外界的交通,让当地传统民居如同时间凝固的世外桃源。

宁德周宁陈峭村。 摄影/王茜

在这些村落中,可以看到数百年历史的闽南民居,也可以看到有近千年历史的拱廊屋桥。浙南和闽北藏着中国最多的廊桥,看似偏僻的宁德,其实是吴、闽文化交流的桥梁。

万安桥火灾前后对比。

如今国内最长木拱廊桥万安桥失火焚毁,是一场令人心痛的灾难。不幸中的万幸是,宁德屏南县依旧保存着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木桥依旧有机会重见天日。


连接闽越的山谷间之间,还有隐秘的山地民族——畲(shē)族。全国有一半的畲族生活在福建,而福建有一半的畲族生活在宁德。他们一方面保存着龙杖、祖图、凤凰装这些充满本民族特色的文物;另一方面也保留着当年秀才的考卷和接近客家话的口音。

畲族生活场景。摄影/陈亚诺

寿宁县西浦古祠堂内表演提线木偶。摄影/陆新生

山的走向阻碍了人 *** 流,海则成为人 *** 流的桥梁。山海交织的宁德方言自然异常复杂。当地以闽东方言为主,但是几乎在福建最北端的霞浦县三沙镇,讲的却是闽南话。流传着“走船跑马三分命”民谚的当地,最敬的神还是妈祖。除此之外宁德还有讲客家话、莆仙话形成了独特的方言岛。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霍童线狮表演。

同理,宁德不同城区传统习俗也各有不同。比如同样是过年,福鼎、柘荣、古田会在大年初二拜年,而福安则比较忌讳在这一天拜年。


炎热多雨的气候与起伏不定的地势,还赋予了宁德山地丰富的物产。从以太姥山为精神地标的福鼎白茶,到代表秋天之一抹甜的蕉城晚熟龙眼,再到古田银耳。群山之中的宁德人,把群山之中的宝藏带出福建。


03世界新能源高地是怎么炼成的?


“世外桃源”般的美景背后,是发展的长期滞后。宁德,一度被戏称为中国东南“黄金海岸”的“断裂带”。


更可怕的是,这里曾被倭寇觊觎,横屿岛一度被抢占,宁德县城被劫掠。宁德成为倭寇侵扰最严重的区域之一。戚家军攻陷横屿岛,成为八闽抗倭首捷。自此之后宁德作为东南要冲的海防重镇,也影响了她的经济发展。

宁德福安, 便是山谷中求发展的城市。

面向海洋的宁德人,毕竟没办法生活在海里。为了发展宁德人选择向海要地,从海里填出了东湖塘、西陂塘等等一个个工业区。如果不填海,今天宁德时代总部都会泡在海里。

经过基建狂魔的改造天堑变通途。

改革开放后,与中国东南沿海的其他城市一样,宁德的工业从代工厂做起。然而,不论人口还是地理位置,相较于北面的温州与南面的福州,宁德都不占优势。宁德能够提供的,是招商引资时满满的诚意。今日世界锂电行业的龙头宁德时代正是因此而来。


在宁德三线城市的天际线下,看到满市都是充满现代感的电动出租车不用感到违和。如今,宁德集聚了锂电新能源、不锈钢、新能源汽车、铜材料四大主导产业,从福建“吊车尾”,变成了福建之一硬科技大城。

因为宁德时代的存在, 当地新能源汽车占比极高。 摄影/王茜

来自全国各地的工程师们,为宁德带来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他们通常住在宿舍或靠近厂区的位置,早出晚归、行色匆匆地为自己和世界能源的未来奋斗。闲暇时他们带火了明显不是宁德菜的水煮鱼,重新发现了静谧空灵的大嵛山岛,让这座城市的气质更加多元。


老宁德人生活并没有因为科技企业的涌入而卷起来。在蕉城、霞浦的老城区中,他们依旧享受着吃咸香酥软的光饼做早餐,嫩滑的福鼎肉片做夜宵,骑自行车就能去吹海风的踏实生活。

霞浦小渔村, 生活依旧自在。

闽东精神被解读为“滴水穿石”、“弱鸟先飞”,这是对从填海、到培育工业、再到招商引资的闽东逆天改命史的总结。同时,宁德人保留了最可贵的传统与最自在的生活方式,属于宁德的时代才刚刚到来。


文丨毕拙林

图片编辑 | 鲸鱼

地图编辑 | 孙璐

设计 | 任东

头图摄影 | 娃娃脸大叔

封图 | 视觉中国

未标注的图片来源 | 视觉中国


本文系【地道风物】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大黄鱼是很美味的海鱼,但野生大黄鱼太昂贵了,养殖的味道却不好


大黄鱼被认为是非常好吃的海鱼


虽然近些年来的海鲜有了三文鱼、金枪鱼、鳕鱼等洋货,但是我国的美食家还是喜欢我国传统的海鲜食材,在这里面,大黄鱼应该算是其中很出名的一种。

大黄鱼按照鱼类分类学来说,应该算是石首鱼科的一种。我国沿海的石首鱼科经济品种非常多,常见的有小黄鱼、大黄鱼、黄姑鱼、白姑鱼、梅童鱼、鮸鱼等。当然,里面最出名的还要数小黄鱼、大黄鱼。小黄鱼现在市场上还比较常见,而且价格虽然比带鱼、鲅鱼(马鲛)稍微贵一些,但仍然可以接受。大黄鱼的价格就相当昂贵了。

老书籍中的大黄鱼画像


大黄鱼有养殖的,价格稍微低一些。但是养殖的味道不好,所以美食家、精英、土豪还有布尔乔亚(不论大小)都只认野生的大黄鱼,于是野生大黄鱼继续价格昂贵,堪称天价了。

石首鱼科鱼类特征耳朵里有耳石


小黄鱼似乎我国沿海地区都有,但是大黄鱼的分布就比较偏南一些,只有黄海南部、东海、南海才有。江苏中部沿海似乎是大黄鱼分布的北部边界,所以我山东省沿海还真少见。山东栖霞在清朝出了个愿意写海鲜的人物郝懿行,他有本小册子《记海错》,但在这本书里面说了石首鱼科其他鱼类,就是没说大黄鱼,实在有些可惜啊。

但是,在南方的人物的书里面就有大黄鱼的记载了。比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说:“每岁四月,来自海洋,绵亘数里,其声如雷”,是清代诗人王莳蕙在《黄花鱼》一诗中说“琐碎金鳞软玉膏,冰缸满载入关舫。”,然后清朝康熙年间的《定海县志》云:“石首鱼…出北洋。每至夏初,渔人竞集网捕,谓之渔汛市,凡三汛。五月中,方散。”

但是,对大黄鱼记载最为详细的古代文献还是清朝聂璜的《海错图》,里面的画儿也很逼真。

《海错图》里面的大黄鱼


然后,在释文里面对大黄鱼图片还有不少注释。比如鱼的耳朵里面有耳石,所以写道:“石首鱼,以其首有石也”。然后,就是大黄鱼的春天洄游产卵的习性和在我们国家沿海的分布等:比如“……春时必游入内海,傍沿岸浅处育之,渔人俟其候捕取”;再比如它们的分布“闽之官井洋、浙之楚门、松门等地多聚焉。”等等。

大黄鱼的肉好吃,而且古代渔业缺少冷冻、冷藏保鲜措施,只能用盐腌渍或者晒干了成为“黄鱼鲞”。而且黄鱼干比其他的鱼干好吃,《海错图》里面说“他鱼之鲞,久则不美……惟石首之鲞,到处珍重,愈久愈妙。”等。

敲罟捕鱼法示意图


在上世纪的50-80年代,大黄鱼还是比较常见的食用鱼,而且价格也不贵。但是,如今,野生大黄鱼相当昂贵,可以卖天价了。这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过度捕捞”造成的。

有人把大黄鱼数量的减少,归咎于一种特别的“敲罟”捕鱼法,这是潮汕地区渔民根据石首鱼科鱼类有耳石的特点发明的,始于明朝嘉靖年间。这种捕鱼 *** 主要针对大黄鱼,因此当时也把大黄鱼叫作敲罟鱼。大黄鱼和其他石首鱼科的鱼类一样,在头骨腹面连着的两个翼耳骨中各有一个耳石,耳石与海中的噪声共鸣,大脑会发生强烈的脑震荡。渔民敲打绑在船帮上的竹杠,通过水下声波将大黄鱼震昏,再把昏死的鱼群赶入大船张开的网中,不分老幼全都一网打尽,当然其他的石首鱼科的鱼类也不能幸免等。


上世纪70年代我国近海捕获大黄鱼


然后,资料称这种 *** 在上世纪50年代推广到了江苏、浙江、福建沿海用来捕捉大黄鱼。然后,还说在上世纪60-70年代的特别“十年”中大黄鱼被掠夺性捕捞,从此资源衰退,一蹶不振了。

“敲罟”捕鱼法的确对大黄鱼为代表的石首科鱼类造成了巨大危害,但是都归咎于“敲罟”捕鱼法我个人觉得也有失偏颇。上世纪80-90年代的渔业生产,对大黄鱼等鱼类资源的衰退应该也有一定的影响。

“敲罟”的时代,渔船还是以小木船为主,吨位小,续航力低,渔获产量也不会太高。那个时候的渔网还是以棉线网为主,捕鱼过后必须晒干然后才能继续使用。但是80年代以来,引进了或者造船企业开工建造了国外先进技术的“机械化”渔船,捕鱼声呐、围网、流网等大量捕鱼的技术一应俱全。然后渔网推广尼龙网,不需要像棉线网那样用了以后晾晒干了才能继续用了,效率大大提高。这些先进的机械化捕鱼技术,感觉比那个小小的“敲罟”捕鱼法可厉害得多了。

如今已经拥有了养殖大黄鱼的技术了。


但不管怎么说,大黄鱼就是资源衰退了,变成天价“野生大黄鱼”了。于是,水产科研机构就开始考虑养殖大黄鱼的问题。而且,经过研究攻关,养殖大黄鱼终于成功了。在浙江、福建、广东沿海,网箱养殖大黄鱼已经非常普及了。同时,为了增加野生大黄鱼的数量,沿海省市还积极进行了大黄鱼的增殖放流等,毕竟前面说了养殖的大黄鱼不如野生的好吃啊。

菜市场上的大黄鱼


大黄鱼味道好,蒜瓣肉肉多刺少。所以用大黄鱼 *** 的好菜很多——红烧、清蒸都好吃。关于它的名菜有干烧大黄鱼、雪菜大黄鱼、赛螃蟹等。就是黄鱼鲞(鱼干)也很好吃啊,好菜有黄鱼鲞烧肉(炖肉)等。

用大黄鱼烹饪的美味佳肴


然而,野生的大号大黄鱼还是“天价”。我辈收入不多,囊空羞涩,能吃点儿养殖大黄鱼就足够了。

有钱未必吃得到!渔民捕获7斤野生大黄鱼,鱼龄或达10年以上

吃!吃!吃!不少人看到鱼可以说之一反应就是“吃”。的确,鱼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美食”,但是由于市场需求比较大。所以,很多鱼类在人类不断捕捞的情况之下,逐渐变少了。

很多稀缺性的、可食用的鱼类也变得非常少。就这样,价格也变得越来越离谱。同时,在我国每年的禁捕期,也会让很多稀有的鱼类价格膨胀。

所以,随着市场的需求而在改变,要吃到一些野生鱼类,那更加地困难,禁止捕鱼的时候,我们是无法捕捞的,只有在开放期的时候才能够捕捞。

这不,一则关于“象山一渔民捕获7斤野生大黄鱼”的消息引发大家热议。的确这真的是极其罕见,太少了,下面我们来看看。

有钱未必吃得到!渔民捕获7斤野生大黄鱼

大黄鱼是一种石首鱼科、黄鱼属鱼类,这种鱼类主要分布在西北太平洋地区,包括我国黄海,东海区域,该鱼的外表体侧上半部为黄褐色,下半部各鳞下都具金黄色腺体,这也是大家叫它“大黄鱼”的原因,在我们生活之中,我们也将它称之为黄金龙、黄瓜鱼、黄花鱼。该鱼类主要生活在暖湿性近海区域,并且一般在水下60米的区域活动,由于它对水温要求比较高。

所以,只要水温较低的时候,就会进入更深,水温较合适的区域进行生存,所以也算是属于“迁徙性”的鱼类。大黄鱼系捕食性的鱼类,主要捕食甲壳类、头足类、水螅类、多毛类、毛颚类、腹足类等物种群,这种生物不太大,成鱼的体长也在200毫米左右,所以非常地小了。而这次象山石浦渔民在济州岛附近海域捕获的一条3.5公斤左右的野生大黄鱼,真的是极其罕见。

按照常年做海鲜生意的人表示,这么大的野生大黄鱼极其罕见,因为在野外遇到大黄鱼都不容易,一年都难遇到一两条,所以市场价都难以预估,初步预计了一个收购价,很可能都要10000元/公斤以上,而这次的7斤野生黄鱼,也就是3.5万元以上。为什么这么贵呢?

主要是因为一般野生大黄鱼之一年能长七八两,两三年后可至1公斤以上,其后生长速度较慢。3.5公斤以上的大黄鱼,估计成长时间需十年以上,也就是说可能有10年以上的鱼龄了。

的确野生大黄鱼具有高价市场,按照报告来看,舟山国际水产城缤纷海洋嘉年华舟山大黄鱼拍卖大会上,曾经一条重达4.1斤的野生大黄鱼以29800元成交。所以这一条7斤重大野生大黄鱼可能不止3.5万元以上,3.5万元至少是一个低价预估了。所以,有钱未必吃得到,太稀少了。

一次怀卵量100万粒,为何吃到快灭绝了?

说白了,竟然野生的大黄鱼价值这么高,那必然也是因为它受到了美食者的爱戴。的确,大黄鱼经济价值高,肉质鲜嫩,富含蛋白质,是鲜食佳品,不仅鲜销,制罐及加工成“瓜养鲞”“黄鱼鲞”,而且还可综合利用。同时大黄鱼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是一些中、西药的原料。

所以,对大黄鱼的捕捞十分地强,虽然大黄鱼的繁殖能力非常地强,一次怀卵量100万粒的产量,但是人类的捕捞远远大于了繁殖的速度,什么机轮拖网、围网等方式进行捕捞,全部都上线了。在1974年的时候,产量曾达20多万吨。但是到了2000年,东海产量仅为9035吨,直接变成了稀缺性的鱼类,IUCN直接将其定义为了“极危”物种。

所以,野外物种群都快被吃到灭绝了。很多人说,竟然价值这么高?为何不进行人工养殖,的确,我国也进行了大规模的养殖,但是野生的大黄鱼与养殖出来的大黄鱼差别巨大。就算是养殖之后也实行大黄鱼的野外投放。结果发现,完全与天然的野生大黄鱼完全不一样,人工繁殖的大黄鱼还因为长期近亲繁殖,身体普遍出现严重的畸形。

所以,完全是不一样的鱼类了,这就是为何野外的大黄鱼这么稀缺,这么稀少,价值这么高的原因。人工养殖的大黄鱼完全与野外的存在差距,并且在大黄鱼发生改变之后,也没有大家想的价值那么高了。正常情况来说,大家之一反应肯定也是“野生的”一般价值更高,这就是偏向。

总结

野生大黄鱼已经属于“极危”,所以非常地稀缺,虽然一次怀卵量100万粒,但是繁殖出来的大黄鱼依然不够人类吃,这也说明了该鱼类需要保护一下。不过,我国针对这种鱼类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大家看到了,捕获到了,也算是“天降横财”了,也恭喜下这位渔民了,这就是大概的情况。也不知道这一条极其罕见的7斤野生大黄鱼到底会“上谁的餐桌”。

比初生婴儿还长!这么大的鲳鱼你见过吗?网友:切成四段每个烧法来一遍…

这么大的鲳鱼有看到过吗?”近日,奉化栖凤村浙奉渔22005渔船的船主胡犇在朋友圈里晒出一张渔民抱着一条大鲳鱼的照片引起不少市民的关注。

船主胡犇晒的大鲳鱼照片

经渔民现场测量,这条鱼重达7.5斤,体长近60厘米,从腹部到背部30多厘米米,呈椭圆形,嘴、眼细小,全身白色。

“这条鲳鱼的体长比刚出生的婴儿还要长,需要两手抱起。”船主胡犇告诉记者。

据其介绍,这条大鲳鱼是4月3日,浙奉渔22005渔船在东海渔区捕获的,经过称重后发现这条鲳鱼竟然重达7,5斤。目前,这条鲳鱼已经在回程的渔运船上。

有商贩看过鲳鱼照后后,表示,这条鲳鱼虽然比不上黄鱼这么珍贵,但其价格至少在3000元以上。

据渔民介绍,平时老百姓食用的鲳鱼一般在1-3斤重,主要分布于中国沿海、日本中部、朝鲜和印度东部。在宁波沿海海域四季都有。因刺软而少、肉味鲜美,故多得老人和儿童的喜爱。

记者查询到,近几年台州、舟山、奉化等地均有捕获过大鲳鱼,不过数量极少。而超过7斤的鲳鱼更是寥寥无几。

前些年宁波渔民曾捕获2公斤重的鲳鱼

看过大鲳鱼后,不少食客网友垂涎三尺。

对于如此大的鲳鱼,有人推荐红烧的做法,因为够入味,但也有食客说葱油的做法才能吃出真正的鲜味,还有的表示可以参考马鲛鱼的做法,一鱼四吃,把鱼切成四段,分别用红烧清蒸酱汁煎炸来做,这样更美味。

1斤卖5000块!舟山渔民3天捕获171尾野生大黄鱼,为何这么值钱?

根据报道,近日,浙江海洋大学的科研人员,在舟山海域进行渔业资源调查的过程中,竟然只用了3天的时间,就捕获了171尾的野生大黄鱼,而且其中有101尾,还是一次性捕捞上岸的,不得不说,这真的是令人惊喜。

随后,经过实验室的分析,确认这171尾的大黄鱼,都是纯野生的,只不过单尾的规格都不大,普遍在2两到8两之间,也就是更大都不足1斤重。

尽管如此,这一次的发现也已经是过去的多年时间里,我国舟山海域进行渔业资源调查的过程中,所捕捞上来的数量最多的野生大黄鱼了。

要知道,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消息,因为这意味着被人类吃到濒危的野生大黄鱼,如今种群数量正在不断恢复,或许在未来,我们也将再一次有机会,在市场上就可以买到野生大黄鱼食用了。

那么,野生大黄鱼究竟有何特别?难道人工养殖的大黄鱼区别很大吗?

大黄鱼,是一种通体金黄的鱼类,它们主要分布于近海的水域之中,曾经一度数量非常多,但是后来却因为它们味道鲜美,非常受到食客们的喜爱,从而导致被人吃到了濒危,这也意味着,虽然如今在市面上,我们仍然可以买到大黄鱼,但事实上,却都是人工养殖的大黄鱼,而并非是野生的。

因为野生的大黄鱼,如今的数量实在是太稀少了,而且在市面上的价格,1斤至少也会买到5000元以上,即使这样,也是重金难求一尾纯野生的大黄鱼。

看到这里,或许有朋友会认为,野生大黄鱼和人工饲养的大黄鱼之间,应该是区别不大的,然而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研究发现,人工饲养的大黄鱼本身的基因,是存在着缺陷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的人工饲养大黄鱼,和野生大黄鱼已经成为了截然不同的两个物种,自然,无论是营养价值还是口感等方面,也就都不同了。

那么,为何野生大黄鱼的价格如此昂贵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物以稀为贵。在2019年,舟山曾经有一位渔民捕捞了一条重达3.7斤中的野生大黄鱼,经过鉴定,也确认的确是纯野生的大黄鱼,最终,这条大黄鱼被人以1万元的价格买走,周围很多围观群众,都表示“卖得太便宜”了。

而在今年4月份,宁波的一名渔民,也是在出海的时候,捕捞了一条5斤多重的野生大黄鱼,而这条大黄鱼的成交价格是2.5万元 ,算下来,一斤的价格已经在5000元左右了。

而更加夸张的是,在2015年的时候,福建的一位渔民更是靠着一条野生大黄鱼“一夜暴富”,因为他捕获的这条野生大黄鱼,更是买到了400万元的天价。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所以,很多渔民也都期待着,自己出海的时候,可以有机会捕获一条野生大黄鱼了,因为就算是个头小一点的野生大黄鱼,也能卖个上千块,是非常划算的。

不过,对于想要捕获野生大黄鱼的渔民来说,事实上他们也需要擦亮眼,学会鉴别野生大黄鱼,因为很可能会导致“空欢喜一场”。

那么,为何有可能捕获的野生大黄鱼卖不上价?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有的时候,从海洋中捕获上来的野生大黄鱼,可能并不是纯种的野生大黄鱼,有可能是从沿海的养殖箱中逃出取得的,或者是每年人工放生的大黄鱼鱼苗。

自然,即使它们是在海洋中长大的,从血统上来说,也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野生大黄鱼,自然,也就有可能卖不上那么高的价格了。

比方说去年12月份,宁波一个小渔村里,当地渔民出海,一次性捕获了1000多斤的野生大黄鱼,不过却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卖出了天价。

因为在消息传开之后,也有不少海洋生物学家前往调查,结果发现在这1000多斤的野生大黄鱼中,也有一些看起来不像是纯种的野生大黄鱼。

此外,研究者也表示,现如今在海洋中,事实上“半野生”的大黄鱼已经有不少了,因为多年来人工养殖大黄鱼的产业已经非常成熟了,每年事实上都有不少的养殖大黄鱼外逃,所以,如果养殖大黄鱼逃入海洋之后,它们在海洋中独自生存了数年以上,事实上,也就属于“半野生”的大黄鱼了,同样会卖个好价钱。

当然,对于不差钱的食客们来说,在他们的心目中,还是野生大黄鱼最值得一吃,哪怕贵一点,也会愿意购买,否则,野生大黄鱼就不会被炒至如此高的天价了!

总结

对于野生大黄鱼来说,多年来因为我国食客一直都非常喜欢吃它们,所以,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就已经逐渐濒危了,而且我国还曾经为了恢复野生大黄鱼的资源,曾经施行过长达30年的大黄鱼“禁捕期”,但是,它们的种群却都没有得到恢复。

有观点认为,如今海洋中大黄鱼的数量越来越多,极有可能是大量养殖黄花鱼外逃导致的,而这种“半野生”的大黄鱼数量激增,事实上也有害于野生大黄鱼的纯种基因延续。

因此,尽管如今很多渔民,都希望自己可以捕获野生大黄鱼,以此来获得一笔意外之财,然而,对于海洋生物学家们来说,去希望渔民们都可以手下留情,否则,好不容易有所恢复的野生大黄鱼,可能会再一次“无影无踪”。

3天捕获171尾野生大黄鱼!7斤重的能卖几万块,为何这么贵?

大家都知道,野生大黄鱼可以说价值非常高,并且越大它的价格也就越贵。之前“象山一渔民捕获7斤野生大黄鱼”引发了不少人的热议,初步预估这一条野生大黄鱼成长时间需十年以上,并且按照市场收购的话,很可能都要10000元/公斤以上,而这一条7斤野生黄鱼,也就是3.5万元以上。所以相当地昂贵。

的确,之前也有把较大的野生大黄鱼出售,一条重达4.1斤的野生大黄鱼以29800元成交,所以这一条7斤野生黄鱼可能最终价格还是比3.5万元更高,看到没?!7斤重的能卖几万块,真的是“有钱未必吃得到”,主要是该鱼真的是太罕见了,太稀缺了。所以,价格才被炒作这么高,没办法,有钱人也是追求稀缺为主,所以这就是“市场”。

而对于整体的“野生大黄鱼”数量来说,也是不多的,主要是曾经人类捕获的野生大黄鱼太多了。野生大黄鱼的确比较稀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该鱼的生长条件十分地苛刻,一不小心就会死亡,所以在IUCN之中,也是属于极危物种。但是大黄鱼是我国主要的经济鱼,与小黄鱼、带鱼墨鱼等被列为四大海洋渔业之一,所以,我们也是将其作为了重要的鱼进行发展。

同时该鱼的营养价值也非常地高,肉质鲜嫩,富含蛋白质,是鲜食佳品,不仅鲜销,制罐及加工成“瓜养鲞”“黄鱼鲞”,而且还可综合利用,同时大黄鱼的“黄鱼胶”还能加工成其他产品,同时连药用价值都有,所以肯定更加惹人喜爱,只不过近些年来,由于稀缺,所以很多人也很难吃上一口。这不,也出现了人工养殖,但是产量依然不高,市场需求饱和度也是较低,有点“市场供不应求”的状态。

同时,如果作为“美食”来食用的话,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人工养殖的肯定没有“野生”的味道更加鲜美,所以也不一定有人愿意高价买,只要听到哪里捕获了一条野生大黄鱼,都会进入抢购模式,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野生大黄鱼的捕获趋势如何?根据公开数据显示,1974年我国的野生大黄鱼产量曾达20多万吨,但由于20世纪50年代敲船渔业发展、60~70年代捕捞未产卵亲鱼、过度利用越冬场和捕捞幼鱼等原因,使其资源急速衰退,到2000年的时候,东海产量仅为9035吨,严重出现了野生大黄鱼产量不足的情况,所以导致野生大黄鱼都快没了。



这真的是一种“吃到快灭绝”的物种了,从这里来看,IUCN将其定为极危物种,也没有错。当然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是针对野外物种的保护为主,对人工养殖不做要求。所以,没有办法,我们必须要进行对生态系统的保护,让野生大黄鱼出现增长,未来才有可能再次吃到野生大黄鱼的可能性。



而浙江舟山为了让野生大黄鱼的种群恢复,已开展了20余年的大黄鱼的增殖放流工作。的确,也让我们看到了野生大黄鱼的恢复。一则关于“金灿灿!舟山海域3天捕获171尾野生大黄鱼”的消息引发了大家的热议,我们终于看到了野生大黄鱼的恢复了,这说明未来我们依然可能吃上野生的大黄鱼了。



根据报告数据显示,“秋冬季节是大黄鱼的繁殖季节”,而这次3天捕获171尾野生大黄鱼,也是之一次捕获这么多的数量,可以说相当地罕见。并且通过数据显示,这次捕获的野生大黄鱼个体发育较好,体重大约在三两左右,更大的一条有36厘米左右

同时,通过实验数据和比对数据显示,基本可以确定是野生大黄鱼,所以这就是近20年的保护成效,为舟山渔场大黄鱼资源重建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同时,在捕获之后大家还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大黄鱼的资源密度,是历年来调查中更高的一次,所以真的是好事情。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只有进行了保护,未来我们才可能看到更多的野生大黄鱼。而类似于7斤野生黄鱼也将成为常态化。



很多人可能不了解,那就是野生大黄鱼的生长速度极其缓慢,能长到1斤左右都是少数的情况,至少需要几年才行。所以,很多人看到这个更大的36厘米左右,以为是非常小了。其实已经不小了。

但是,作为“美食”来说,这样的鱼的确也不大,所以才导致越大,价格越高的局面,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清香麻爽秒入魂#藤椒油黄花鱼

蒸黄花鱼特别好吃,味道也很鲜美,淋上藤椒油的话,十分增香开胃,来尝一尝吧。

By 鑫淼淼食记 【豆果美食官方认证达人】

用料
  • 黄花鱼 1条
  • 大葱 1段
  • 生姜 1块
  • 蒸鱼豉油 适量
  • 辣椒 一个
  • 盐 半勺

做法步骤

1、准备食材,将黄花鱼去鳞、腮、内脏,清洗干净。

2、鱼身两侧打直刀,塞上姜丝,剩下的姜丝和葱花铺到鱼身子底下,再塞到鱼肚子里一部分。

3、撒少许盐,淋蒸鱼豉油。

4、开水上锅,蒸10分钟。

5、准备葱丝、姜丝、辣椒丝。

6、出锅的鱼倒掉蒸出的汤汁,去掉葱姜,重新在鱼身上铺葱、姜、辣椒丝。

7、淋藤椒油,如果能将油加热再淋上,味道更香。

8、鲜嫩可口,十分开胃。

小贴士

1,开水上锅,不用蒸太久。 2,最后热油淋鱼更香。

黄花鱼的营养功效

健脾升胃

安神止痢

益气填精

补血止血

防止癌症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喜欢这个食谱记得收藏、关注哦!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对这道美食的建议。

小暑时节,最适合吃黄鱼,教你5种少油做法,建议中老年人看

  7月7日就到小暑了,小暑时节气候炎热,再加上进入梅雨季节,由于暑热夹湿,人们食欲下降!这个时候的饮食应该少油为宜!

  今天我就给你带来了黄鱼的不同做法,因为夏季是黄鱼的主要汛期,这个季节的黄鱼很肥美,看起来也非常漂亮。加上黄鱼含有多种维生素、以及丰富的蛋白质,所以特别适合中老年人食用,尤其是在夏季吃

  今天我整理了几道很不错的黄鱼做法,分享给大家,每一道风味都各不相同,喜欢的朋友赶紧试试吧!

  【推荐做法一、盐焗黄鱼

  所需食材:盐,生姜,葱,蒜,黄鱼,柠檬,生抽。

  菜谱做法:

  1、黄鱼需要先处理干净,往黄鱼肚子里面撒上生姜和葱,注意鱼皮不要弄破。

  2、取一个干净的小碗,里面放入切碎的蒜末、姜末、葱末、挤入一个柠檬的柠檬汁水,加生抽搅拌均匀。

  3、烤箱铝箔纸铺平,放上一层盐,将黄鱼摆放在盐上面,盐表面再覆盖一层盐,把鱼埋在盐里面,放入烤箱230度上下火烤20分钟。

  4、烤好以后取出,敲掉表面上面的盐,用筷子剥掉表面的鱼皮,把鱼肉蘸着调好的酱汁吃,味道鲜美极了。

黄花鱼是什么样子的图片,黄花鱼是什么样子-第1张图片-

  用盐焗这种做法做出来的黄鱼特别好吃,我觉得这样的鱼肉,比蒸出来的更鲜嫩,吃的时候再配上调好的酱汁,别提有多鲜了!

  【推荐做法二、清蒸黄鱼

  所需食材:小葱,大葱,生姜,红椒,黄鱼,生抽。

  菜谱做法:

  1、大葱、小葱、生姜和红椒洗净后切成细丝,放入冰水中浸泡一下。

  2、黄鱼刮去鱼鳞,摘除内脏和鱼鳃,清洗干净后在鱼身上划上两刀。

  3、鱼盘里先放上几片姜片,放上处理好的鱼,等蒸锅内的水烧开后放入鱼蒸制。

  4、蒸好以后取出鱼盘,倒掉里面的汤汁,撒上切好的葱丝、姜丝和红椒丝,淋上热油,最后再倒入一点生抽即可。

  蒸制的黄鱼鱼肉特别的鲜嫩,而且做法也是特别的简单,只需要蒸一蒸就能搞定!

  【推荐做法三、年糕烧黄鱼

  所需食材:年糕,黄鱼,蒜,姜,小葱,料酒,生抽,糖,盐,老抽。

  菜谱做法:

  1、黄鱼处理好后用刀在鱼肉厚的位置划上两刀,便于入味,往鱼肚子里面塞入生姜、葱,抹上一点料酒去腥。

  2、锅内倒油,放入黄鱼煎制,煎到黄鱼两面金黄倒入一大碗清水。

  3、往锅内加上姜片、蒜片,倒入生抽、老抽、盐、料酒和糖调味,把年糕切成片状一同倒入锅内,大火稍加转中火慢烧。

  4、烧至锅内汤汁浓稠酒可以出锅了,撒上一点小葱末即可。

  年糕烧黄鱼这道菜属于甜咸口味的,江浙沪一带的人还是比较喜欢吃,鱼肉鲜嫩,年糕软糯可口。

  【推荐做法四、糖醋小黄鱼

  所需食材:生姜,蒜头,葱,小黄鱼,糖,醋,盐,生抽,料酒,淀粉,水。

  菜谱做法:

  1、先调一碗糖醋汁,往小碗内加生抽,少许盐,糖和醋,再倒入一点清水搅拌均匀。

  2、小黄鱼清洗干净,往小黄鱼身上拍上一层薄薄的干淀粉,锅内倒一点油,放入小黄鱼煎制。

  3、煎到小黄鱼两面金黄酥脆,将调好的酱汁倒入锅内。

  4、往锅中加上葱、姜、蒜和少许料酒,煮到鱼肉都吸满汤汁即可出锅。

  这道糖醋小黄鱼做起来非常简单,鱼肉吃起来也是细嫩细嫩的,配上酸酸甜甜的酱汁,吃起来开胃解腻,而且这道菜不需要太多油,非常不错。

  【推荐做法五、砂锅焗小黄鱼

  所需食材:洋葱,线椒,生姜,蒜头,葱,小黄鱼,蒜蓉辣酱,糖,醋,盐,生抽,料酒,油。

  菜谱做法:

  1、洋葱切成片,线椒切成斜刀片。

  2、调一个焗鱼的酱汁,往碗中加入蒜蓉辣酱、生抽、糖和醋搅拌均匀。

  3、砂锅内倒一点油,放入切好的洋葱丝、姜片和蒜末增香。

  4、把小黄鱼整齐地摆放于砂锅内,淋上调好的酱汁盖上盖子,等鱼肉快熟的时候撒上线椒,盖上锅盖焖熟即可。

  这种砂锅焗鱼肉的做法也很简单,只需要调一个自己喜欢的酱汁,配上洋葱这类的配菜增香,简单焖一焖就能搞定!

标签: 黄花鱼 样子 什么 图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