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古时期,洪水频发,大禹受命治水,他采取疏通河道的办法,使得不少地方的山洪有了奔泻之处。一日,大禹又勘察到一处山洪堵塞之地,那就是龙门山。龙门山高耸入云,拦住了奔腾的黄河,致使黄河倒流,洪水泛滥。于是大禹带着数百位将士开山泄洪,终于在山间打开了一个豁口,黄河水奔腾而下,一泻千里,大禹给这个豁口起名“龙门”。
龙门凿成后,上游的百姓不但不再受洪水的侵害,还能欣赏到飞瀑的美景。而生活在河中的水族们,却只能在下游地区寄居了,它们觉得十分不公平。这时,大禹告诉它们:“只要能够跃上龙门,就能变成一条龙。”
水族们闻此消息,争论不已。
“太好了,我们就能变成龙了!”
“龙门这么高,我们怎么可能跳得上去呢?”
在争执中,日子一天天过去了,谁也没有去尝试,因为龙门实在是太高了,一不小心摔在悬崖上,肯定会摔个粉身碎骨。
一条娇小的红鲤鱼听说了这件事,自告奋勇地说:“不试试怎么知道行不行呢?就让我来为大家跳一次吧!”大家一看,是一条不起眼的红鲤鱼,都嘲笑它说:
“连水里的鲟鱼都跳不过去,你一条小小的鲤鱼怎么可能跳得过呢?”
“它真是一条不知天高地厚的红鲤鱼啊!”
……
小鲤鱼并不气馁,其实它已经偷偷练了很久跳跃的本领了。只见红鲤鱼向后退了几步,攒足力气,然后猛地向前游,接着一个跳跃就飞到了半空中。这时,空中乌云密布,下起了暴雨,红鲤鱼就借着这云雨向前游走。突然,一道闪电在空中擦出火花,正好落在红鲤鱼的尾巴上,尾巴燃烧起来,河里的鱼儿们见了,都吓得躲到水里面去了。红鲤鱼忍着断尾之痛,继续向高飞跃,在越过龙门的一刹那,红鲤鱼只觉得自己尾巴发热,回头一看,竟然长出了龙的尾巴,再一变,又生出了龙的头。这下,红鲤鱼可彻底变成了一条威风的巨龙了。“原来大禹没有骗我们,只要越过了龙门,真的能变成龙啊!”
红鲤鱼迫不及待地要把这个消息告诉下游的鱼儿们,它飞到龙门下面,召唤它的伙伴。鱼儿们见来了一条龙,都不敢出来。龙向它们喊道:“不要害怕,我就是那条红鲤鱼啊!我刚刚跳过了龙门,变成龙了。”大家一听,纷纷从水中探出头来,打量着这条巨龙。
红鲤鱼给了大家勇气和信心,其他的鲤鱼也纷纷尝试起来。果真有不少的鲤鱼跳过了龙门,变成了龙。当然,也有一些失败的例子。一些鲤鱼不幸掉下来,摔在了悬崖上,把头撞出了瘀青,留下了一个黑疤。现在要是仔细看,还能发现黄河下游的一些鲤鱼头上有一些黑疤的痕迹呢!
至于之一条跃过龙门的红鲤鱼,它可成为了水族中的英雄,每条鱼儿出生的时候,水族的长老们都会把这个故事说给它们听,鼓舞它们做一条勇敢的鱼儿。
不久,这个故事传到了人们的耳朵里,人们也把这个故事说给自己的孩子听:“你们要像那条红鲤鱼一样,虽然出身平凡,但经过自己的努力,也一定能够跃过龙门,变成一条巨龙的。”孩子们都点点头,表示要向红鲤鱼学习。
后来,那些出身寒门的学子们,也纷纷把红鲤鱼当作自己的榜样。他们在诗中写道:“但愿鱼化龙,青云得路,桂枝高折步蟾宫。”谁承想,一条不起眼的红鲤鱼因为自己的勇气,最终成为了大家心中的榜样呢!
“鲤鱼跳龙门”由何而来大禹治水
大禹,他的名字叫文命。禹的父亲叫鲧,算起来,他还是炎帝的后代。他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治水英雄。当尧还在的时候,中原地带洪水泛滥,无边无际,淹没了庄稼,淹没了山陵,淹没了人民的房屋,人民流离失所,很多人背井离乡。水患给人民带来了无边的灾难。在这种情况下,尧决心要消灭水患,于是就开始访求能治理洪水的人。
一天,他把手下的大臣找到身边,对他们说:“各位大臣,如今水患当头,人民受尽了苦难,必须要把这大水治住,你们看谁能来当此大任呢?”
于是群臣和各部落首领都推举鲧。尧素来觉得鲧这个人不可信,但眼下有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于是将治水的任务委任给鲧。
鲧治水治了九年,大水还是没有消退,鲧不但毫无办法,而且消极怠工,拿国家这一艰巨的任务当儿戏。后来舜开始操理朝政,他所碰到的首要问题也是治水,他首先革去了鲧的职务,将他流放到羽山,后来鲧就死在那里。
舜也来征求大臣们的意见,看谁能治退洪水,大臣们都推荐禹。他们说:“禹虽然是鲧的儿子,但是比他的父亲德行能力都强多了,这个人为人谦逊,待人有礼,做事认认真真,生活也非常简朴。”舜并不因他是鲧的儿子而轻视他,而是很快把治水的大事交给了他。
大禹实在是一个贤良的人,他并不因舜处罚了他的父亲就嫉恨在心,而是欣然接受了这一任务。他暗暗下定决心:“我的父亲因为没有治好水,而给人民带来了苦难,我一定努力再努力。”
但是他知道,这是一个很多重大的职责啊!他哪里敢懈怠分毫。考虑到这一特殊的任务,舜又派伯益和后稷两位贤臣和他一道,协助他的工作。
当时,大禹刚刚结婚才四天,他的妻子涂山氏是一位贤惠的女人,同意丈夫前去,大禹洒泪和自己的恩爱妻子告别,就踏上了征程。
禹带领着伯益、后稷和一批助手,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走遍了当时中原的山山水水,穷乡僻壤,人迹罕至的地方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大禹感到自己的父亲没有完成治水的大业而空留遗憾。他沿途看到无数的人民都在洪水中挣扎,他一次次在那些流离失所的人民面前流下了自己的眼泪,而一提到治水的事,相识的和不相识的人都会向他献上最珍贵的东西,当然他不会收下这些东西,但是他感到人民的情谊实在太浓太浓,这也倍增了他的决心和信心。
大禹左手拿着准绳,右手拿着规矩,走到哪里就量到哪里。他吸取了父亲采用堵截 *** 治水的教训,发明了一种疏导治水的新 *** ,其要点就是疏通水道,使得水能够顺利地东流入海。大禹每发现一个地方需治理,就到每个部落去发动群众来施工,每当水利工程开始的时候,他都和人民在一起劳动,吃在工地,睡在工地,挖山掘石,披星戴月地干。
他生活简朴,住在很矮的茅草小屋里,吃得比一般百姓还要差。但是在水利工程上他又是最肯花钱的,每当治理一处水患而缺少钱,他都亲自去征取。
他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有一次他治水路过自己的家,听到小孩的哭声,那是他的妻子涂山氏刚给他生了一个儿子,他多么想回去看看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但是他一想到治水任务艰巨,只得向家中那茅屋行了一个大礼,眼里噙着泪水飞奔而去了。
大禹根据山川地理情况,将中国分为九个州,就是:冀州、青州、徐州、兖州、扬州、梁州、豫州、雍州、荆州。他的治水 *** 是把整个中国的山山水水当作一个整体来治理,他先治理九州的土地,该疏通的疏通,该平整的平整,使得大量的地方变成了肥沃的土地。
然后他治理山,经他治理的山有岐山、荆山、雷首山、太岳山、太行山、王挝山、常山、砥柱山、太华山、大别山等,就是要疏通水道,使得水能够顺利往下流去,不至于赌塞水路。山路治理好了以后,他就开始理通水脉,长江以北的大多数河流都留下了他治理的痕迹。
他治水讲究的是智慧,如治理黄河上游的龙门山就是如此。龙门山在梁山的北面,大禹将黄河水从甘肃的积石山引出,水被疏导到梁山时,不料被龙门山挡住了,过不去。
大禹查看了地形,觉得这个地方非得凿开不可,但是偌大一个龙门山又如何开是好。大禹选择了一个最省工省力的地方,只开了一个八十步宽的口子,就将水引了过去。因为龙门山太高了,许多逆水而上的鱼到了这里,就游不过去了。许多鱼拼命地往上跳,但是只有极少数的鱼能够跳过去,这就是我们后人所说的“鲤鱼跳龙门”,据说只要能跳过龙门,鱼马上就变成了一条龙在空中飞舞。
大禹治水一共花了十三年的时间,正是在他的手下,咆哮的河水失去了往日的凶恶,训训服服地向东流去,昔日被水淹没的山陵露出了峥嵘,农田变成了米粮仓,人民又能筑室而居,过上幸福富足的生活。
后代人们感念他的功绩,为他修庙筑殿,尊他为“禹神”,我们的整个中国被称为“禹域”,也就是说,这里是大禹曾经治理过的地方。
更多精彩故事,请继续关注下期“夏宫之乱”
鲤鱼跳龙门前几天收到一个问题,他问自己是落户北京的应届毕业生,要不要在北京买房?
看到这样的问题我不禁叹了一口气。
过去的高考是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考上了大学意味着你成了天之骄子 完成了鲤鱼跳龙门。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学历也不再那么值钱,就算你是985、211那又如何。收入真的很高吗?两三万的工资在动辄五六万、七八万的房价面前简直不堪一击。
既然已经落户北京,你怎么能再去考虑要不要在北京买房,而是应该好好想一想买房的钱该从哪里出。
如今的鲤鱼跳龙门早已不再是简单的终身一跃了,想一劳永逸,真没那么容易。你得学会三级跳,不断地跳,才能完成人生的升阶。学历、户口、房产每一条鸿沟都会让很多人葬送在它的脚下,当然你并不会死,你只会沦为平庸,因为你并没有完成真正的鲤鱼跳龙门。
根据中国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跃过龙门(位于山西省河津市西北的黄河峡谷),这也是一个逆流而动、追求进步的隐喻。很久很久以前,在龙门被开凿之前,伊拉克的水流被龙门山阻断,山南就形成了一个大湖。住在黄河的鲤鱼听说龙门很美,想去观光。他们从河南金梦的黄河出发,经过漯河,来到龙门镇沿沂河泼水的地方。然而,龙门山上没有水路,所以他们不得不聚集在龙门北山脚下。
红鲤自告奋勇地说:“我先跳下去试试。”我看见它在半英里外用尽全身力气,像离弦的箭,在云层里跳了半天,把空中的云和雨向前推。一团天火跟着他,烧着了它的尾巴。它忍受着痛苦,继续向前跳跃。
最后,它越过了龙门山,落在了山南边的湖里。转眼间,它变成了一条巨龙。鲤鱼受到鼓励,开始跳到龙门山旁边。但是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无法通过,除了少数人跳过去变成了龙。任何不能从空中跳下来的鱼都会在额头上留下一个黑色的伤疤。直到今天,这条黑色的伤疤仍然长在黄河鲤鱼的额头上。
后来,唐代大诗人李白专门为这件事写了一首诗:“黄河有三尺鲤鱼,住在金梦,不算成龙,每条鱼都带回来。”扩展信息:原因俗话说,“鲤鱼跳龙门”,这是鲤鱼潜水习惯的隐喻。鲤鱼和许多其他鱼喜欢潜水。不同的鱼有不同的潜水技能。一些鱼跳得很高。例如,有一种鱼叫“跳鱼”,它能跳离水面4到5米。它可以说是鱼中的“跳高冠军”。
根据科学家的分析,一般认为有几个原因。有些是由周围环境的变化引起的。例如,在地震灾难的前夕,地球的磁场发生了变化,鱼感到受到了威胁;例如,为了避免敌人的突然袭击,而跨越路上的障碍;或者突然受到威胁,等等。鱼求生的本能反应。另一个原因是生理变化。当鱼要繁殖时,有东西可以 *** 身体的神经,使它处于兴奋状态,所以它特别喜欢跳跃。鲟鱼来到龙门不是为了“跳成龙”,而是为了繁殖。
四川长江省水产资源调查队的《长江鲟鱼类生物学及人工繁殖研究》一书说,鲟鱼产卵“多在河流上游,水温低,流速高,流型复杂,河道宽窄相间,有砾石沉积”。然而,位于陕陕交界的龙门地区具有上述地貌特征,是鲟鱼聚集产卵的理想场所。
“龙门红河”现象经常跳出水面,因为鲟鱼在产卵前追逐男女。每年春天,大量的鲟鱼游回龙门石窟聚集,并在产卵前两三天内频繁跳跃。
当跳出水面时,鲟鱼的红色鳍也出现了。那时,成千上万条大鱼翻江倒海,远远望去,一片红色,于是一条“红色的河流”出现了。因为鱼多,能坚持几里,也能坚持几天,形成了“红河三日”和“红河三里”的特殊现象。
事实上,"鲤鱼跃龙门"之谜可以用现代科学来解决:"鲤鱼"在这里实际上是"金枪鱼",或"鲦鱼",也称为"鳙鱼"或"黄鱼",即鲟鱼。鲟鱼是一种河海洄游鱼类,体长约两米,更大长度超过五米。中华鲟、东北鲟和长江鲟是我国的珍稀动物。因为古代的大鲤鱼又叫“鱿鱼”,古人把“鱿鱼”和大鲤鱼混在一起,传为“鲤鱼跃龙门”。《竹书纪年》是战国末期魏史家的著作。书中对“龙门红河”的记载表明,“鲤鱼跃龙门”的神话故事尚未形成。“鱼化龙”的记载大多来源于汉代典籍,因此神话故事形成于西汉初期,这可能与汉初崇龙观念的强化有关。
锦鲤渊源,寓意吉祥若说金鱼具有阴柔之美,那么锦鲤则具阳刚之气。早些时候,锦鲤只是皇家贵族与达官显贵的观赏鱼,到之后,锦鲤便渐渐在民间流传,百姓把它当作幸福、吉祥的象征。
传说中,鲤鱼能逆水上溯,当面对水流湍急的瀑布时,仅有鲤鱼能够自下游跃至上游。“鲤鱼跳龙门”之说,便由此而来,也常来喻人平步青云,飞黄腾达。港珠澳等地皆信奉“水为财源”,在庭院以及阳台养鲤颇为风靡。
?
养鲤不但能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且如若具备独到的鉴赏眼光和正确的饲养 *** ,不仅能让你享受赏玩与饲养的乐趣,甚至可以保值增值。
锦鲤寓意吉祥,个性和平,长寿耐养,更有一种以力称雄的体态,雄健的躯干给人以雄浑的气势,即便被置于砧板之上也不会挣扎,安然自若,犹若泰山崩于前而不惧。可见,锦鲤之赏心悦目、陶冶性情。
锦鲤体型圆浑有力,色彩斑斓,游姿豪迈,从容不迫,颇具王者风范,堪称观赏鱼之王。寿命也极长,能活60-70年(相传有200岁的锦鲤),寓意吉祥,相传能为主人带来好运,是备受青睐的风水鱼和观赏宠物。
锦鲤,是风靡当今世界的一种高档观赏鱼,有”水中活宝石”、”会游泳的艺术品”的美称。由于它对水质要求不高,食性较杂,易繁殖,所以得到人们的赞美、喜爱。
红鲤作为观赏鱼类,在明代就已颇为普及。相传锦鲤起源于我国广西龙州锦鲤、浙江杭州金鲤、江西兴国红鲤。早先由中国传入东瀛,后经日本人民长期的人工选育,现已有100多个品种。
据当时文献记载,日本贵族最早将锦鲤放养于池中以供观赏,平民难得一见,初时叫“绯鲤”、“色鲤”、“花鲤”,二战后才改称“锦鲤”。1973年作为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使者,自此锦鲤便在我国安家落户。日本的男孩节里也都挂“鲤鱼旗”,可表明日本人民对锦鲤的喜爱。
现如今,许多优良品种大多是由日本培育出来的,因此许多锦鲤都用日本名称来命名。锦鲤是日本国鱼,并被作为亲善使者随着外交往来和民间交流扩展到世界各地。每年十月至十二月,世界各地的锦鲤爱好者便会聚集此地,一来选购自己喜爱的锦鲤,二来瞻仰闻名于世的“锦鲤“发扬地。
锦鲤源于中国,兴于日本,后又辗转回到中国,可谓经历了“出口转内销”的过程。如今,锦鲤以其独具的阳刚之美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熟知和喜爱,以至被冠以“观赏鱼之王”的美誉。
大多锦鲤体色艳丽且复杂多变。遵照颜色斑纹分类,主要有单色类、双色类和三色类。其中,锦鲤正宗是红白锦鲤,体色红润饱满,白色洁白透亮。
一部分的锦鲤体色很纯,浓厚且油润。比如在红白类中,大日系统的红白,其红斑色带橙,显得比较鲜艳明亮;而仙助系统的红白,其红斑则比较浓厚而色深,显得较暗一些。
锦鲤已有1000余年的养殖历史,其种类有100多个, 根据锦鲤体 *** 分,有人将锦鲤分为红白、大正三色、昭和三色、黄金、丹顶等等。作为锦鲤,体色是观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重点。故而体色的品质也就成为鉴赏优质锦鲤的一个重要标准。
据记载,日本有一尾名称“花子”的绯鲤,出生于1751年,死于1977年共活了226年,鱼体长达77厘米,体重为9千克,可称得上锦鲤群中的“老寿星”。锦鲤的年龄测定,与多数鱼类相同,测定鳞片的年轮数,即表示锦鲤的年龄。
若你看到一池锦鲤池,想必会驻足欣赏一番,池水氤氲灵动,游鱼更添生机,俨然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民间故事:鲤鱼跳龙门飞升,书生:好大一条龙,鲤鱼:你必有后福“本人擅长周易、看相、算命、内科、外科、观天象,各种姻缘,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只需二钱银子,就能知道你们的将来如何!”
一天,王家村来了一个江湖术士,边走边吆喝。现在地里没有农活,村民们正在村头闲聊,听到来了个算命先生,把自己说得那么神,肯定是有本事的人,大家都想去算一算,看看将来能不能发家致富,摆脱这日复一日种地的苦。
古时候的村民都比较迷信算命这件事,都想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算命先生上,于是纷纷回家取钱,为了就是看看自己未来,找个寄托和希望。
温馨提示:大家不要迷信,要相信科学。
就在村民们重新聚集在江湖术士周围时,只见来了一个书生模样的人,牵着一头驴,驴上坐着一个 *** 。原来是书生刚从娘家接回了妻子,正在回家。
村民一看,来的是村里唯一的秀才王进,就想让王进先去算一算,看看将来能不能高中状元,给村里增光。
王进知道后,微微一笑,劝大伙道:“我是读书人,明白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千万不要相信这些江湖术士的话,要是他们算得灵的话,为什么还要来我们这个穷乡僻壤来挣钱?再说,二钱银子都够我们一个月的生活了,我们为了听一乐呵,让我们这一个月去喝西北风吗?”
村民们一听王进的话,觉得非常有道理,把银子放回了口袋,心想:“幸亏王进及时回来,给我们讲了道理,不然这二钱银子花出去,不得心疼死了。”
江湖术士见村民都已经拿着钱来了,心里乐开了花,这下终于可以骗点钱,晚上就可以喝酒吃肉了,算来都有好几个月不知道肉的味道了。
谁知让王进三言两语一说,村民都纷纷把钱收了回去,继续回到大树底下聊天去了,不再理会那江湖术士。
眼看到手的鸭子飞了,江湖术士敢怒不敢言,这毕竟是在人家的地盘,惹怒了人家不得被村民揍个满地找牙啊。
江湖术士只得向村里走去,继续吆喝着他的买卖。
话说村里有个王财主,年近五十了,家中妻妾成群,但是一个孩子都没有给他生下来。这估计是他自己有问题了,要不为啥娶了那么多媳妇,都不见生下一个孩子?
但是,在古代,生不下孩子都是女人的错,因此,王财主并不认为自己有问题,总是将问题迁怒到妻妾身上。
这天,王财主看着自己的田产地契,心想自己百年之后,这些都给谁啊?这可把他愁坏了。
恰巧,江湖术士正吆喝着口号正从王财主家经过,王财主一听外边来了个会算命的,病急乱投医,叫管家赶紧把江湖术士请进来。
“请问老爷想算什么?命运还是姻缘?”江湖术士见王财主财大气粗,心想可不能放过这次机会。
“其它我都不算,就算算我这辈子还有孩子吗?我都快五十了,再没孩子,我王家不得绝后吗?”王财主将自己的担忧说了出来。
江湖术士听到王财主要算自己的子孙后代,突然想起来刚才在村头受到的屈辱,于是他想出了一条毒计。
江湖术士装模作样的算了一下,突然大声说道:“老爷,大喜啊!如果一切都顺利的话,明年这个时候,你就会有一个儿子了!”
王财主听后,眼里放出了光,激动的跳了起来:“是吗?快算算是我哪个小妾生的?”
江湖术士闭着眼睛一算,摇着头说道:“都不是,为你生孩子的女人并不在你家。”
“那是谁?”王财主心急如焚。
“说出来恐怕会令你失望,此人已经是别人的妻子,但是只有她,才能为你生下儿子,其她任何人都不行。”江湖术士故弄玄虚道。
“快说,到底是谁的妻子?”王财主掏出十两银子。
江湖术士从眼缝中瞄见了银子,心里暗自得意,这下好了,既有了钱,还报了仇,一箭双雕。
“此女子正是本村书生王进之妻李氏!”刚才江湖术士已经偷偷向村民打听了王进的情况。
“是他的妻子啊,看来真的不好办啊。”王财主一听是王进,因为他是村里唯一一个秀才,在村民中有很高的声望,他的媳妇可不能乱动。
“你有什么好办法吗?”王财主要子心切,于是又掏出来十两银子放在了江湖术士的面前。
江湖术士见到钱,那歹毒的心肠立刻上来了,悄悄地的对财主说:“咱只有这样,一不做二不休……”
王财主听后,仿佛已经有了孩子一般高兴,连对江湖术士说了三个字:“高!高!高!”
王财主又说道:“先生你先别走了,留着再出出主意,等这件事成功后,必会重金相谢!这几天你就在这里吃住,一切花销都算我的。”
江湖术士见有如此便宜可占,立刻答应了。
王财主喊来管家说道:“有个事情要你去办,你要是办好了,我保你今生衣食无忧。”
管家是王财主的心腹,立刻说道:“只管老爷吩咐,就算上刀山下火海,我也敢闯。”
王财主说道:“既不让你上刀山,也不让你下火海,只要你去害一个人。”
管家听后一惊,说道:害谁!”
王财主眼露凶光:“王进!”
话说王进带着妻子李氏回到家中,因为明年就要乡试了,得抓紧用功学习,力争考个举人。当他正要拿起一本书时,外边响起了敲门声。
王进开门一看,原来是王财主家的管家,于是把他请进了家门。
管家开门见山,直接说出了来意:“王老爷想做个买卖,明天要我去谈个生意,但是我对这买卖上的协议字据都不懂,我就想起了您,您是咱村里唯一的秀才啊。所以,想让您陪着我去这一趟,就算帮我一把。你看,我把你的酬劳都带来了,这是五两银子,如果谈成了,回来还会有重谢。”
王进心里纳闷,这王财主不老老实实收租子,怎么想起了做生意?
这时,妻子李氏走了过来,对王进说:“相公,明年你不是要去乡试吗,不正愁着没有路费吗,你这一去不正好就有钱了吗?
王进心想,妻子说得对啊,就问管家:“何时出发?”
管家说:“今晚出发!三天后就能顺利到达!来回也就七天的日子吧。”
因为走水路快,他俩决定走水路。
小船划到半夜,船家累了,找了一个岸边靠岸休息。
猛然一换地方,王进睡不着觉,于是走出小船,来到岸边赏月。
王进望着皎洁的月光,此情此景,正要吟诗一首,突然看见河的中间隐约出现一个牌坊,上面写着两个大字:龙门!
此时,王进看见河中已经有千百条鲤鱼朝龙门努力越去,王进心想:“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鲤鱼跃龙门吗?这正巧让我遇上了,真是大饱眼福啊!”
鲤鱼虽多,但只有寥寥无几的鲤鱼跳过了龙门,接着就化作一条飞龙,飞向了天庭。
许多鲤鱼都开始知难而退,打算回去再修炼一下跳高技术。
王进发现,此时仍有一条鲤鱼正在朝龙门努力的跳去,虽然已经被撞的头破血流了,仍没有放弃。
王进被他的精神感动了,决定要鼓励这条鲤鱼一下,于是大声的喊了一句:“你是龙,你是好大的一条龙!”
那鲤鱼仿佛在王进的鼓励中得到了巨大的力量,猛的一窜,终于越过了龙门,变成了一条大龙。
鲤鱼很感激王进,在他化龙飞升的我那一刻,对王进喊道:“多谢恩公!你必有后福!”
此时,龙门渐渐消失,恢复了河面的平静。
王进也回到了船中,去睡了。
到了第三天晚上,小船已经远离了村子,管家见时机成熟,准备害死王进。
当夜三更时分,管家突然喊醒王进,说是在水里发现了一样奇怪的东西。
王进正睡得迷迷糊糊,听管家一说,来到船边,边揉眼便问:“在哪里呢?”
管家用手指指着水中:“你看,就在那里!”
管家说罢,趁王进专心看水面的时候,一把将他推进了水。
王进不会游泳,在水面不断挣扎,连喊:“救我!”
这时,管家喊了起来:“救命啊,有人落水了!”
船家出来一看,只看见王进已经慢慢沉进了水底。
正直天黑,不知道水下是否有暗流漩涡,船家也不敢贸然下水,只好用船篙 *** 水面,希望王进能够抓住船篙爬上来,但是良久,水下都没有动静。
管家见大事已成,喊着船家跟他一起回村,目的是让他做个证人,证明王进是落水而死。
得知噩耗的李氏哭得天昏地暗,哭晕过好几次。
王财主趁机前来安慰李氏,并且送吃送喝,还出钱帮忙办了王进的后事,由于王进的尸体没有找到,只得找了王进的衣物,建造了一个衣冠冢。
李氏见王财主这样帮助她,从心底感激,但她不知道,王财主正在不安好心。
等到王进头七一过,王财主就托人来求亲,说要娶她。
李氏大惊,丈夫尸骨未寒,这王财主怎么能提出这样的非分之想?
但是,王财主意思很强硬,说必须在三天之内嫁给他,不然就把这几天买棺材、办白事、建坟墓的钱都还回来,不然就刨坟挖尸!
李氏知道自己上当了,这天上哪里会掉馅饼,原来是给自己挖了个陷阱啊。
李氏想到这里,主意已定,待王财主的家人走后,对着丈夫的牌位哭了一会,拿出剪刀,准备自杀。
为了不让丈夫受辱,她只能走这条路了,去九泉之下追寻王进。
就在李氏举起剪子的时候,一个声音说道:“想不到世间还有这等贞节烈妇,小龙佩服佩服!”
只见一个衣着华丽的少年走向李氏,说道:“你莫寻短见,你的丈夫正在我府上做客,你跟我来!”
李氏正惊讶时,少年已经捉住她的衣袖,两人轻飘飘的飞了起来。
一会,少年将李氏带到一处大宅子,对她说:“你看,你丈夫正在我这里读书呢!”
李氏走进一看,果然是自己的丈夫。王进见到妻子来了,两人激动的抱在一起。
原来,这少年正是那天跳龙门被撞的头破血流时,被王进一声“好大一条龙”激励跳过龙门的那条鲤鱼。
鲤鱼跳过龙门,飞升成小龙到天庭报道,被委任为河龙王。
王进受害那天晚上,这小龙正巧被委派到王进落水的那条河里当龙王。
小龙刚刚新官上任,就救了落水的王进,真是机缘巧合。小龙得知他被奸人所害后,就让他先在龙宫住几天,到时一起回去报仇。
过了几天,王进请求小龙把妻子李氏接过来,这几天自己没有回家,别让妻子担心。
辛亏小龙及时赶到,把准备自杀的李氏救了下来,同时心底有了一个复仇计划。
此时,王财主家。毫不知情的王财主正在担心,万一三天后李氏不答应怎么办?
那江湖术士诡计多端,对王财主说:“这还不好办,将李氏捆绑过来,待生米煮成熟饭,她不就屈服了吗?”
王财主听后大笑,对江湖术士道:“哈哈哈!想不到天下竟然还有想你这等心狠手辣之人,佩服佩服!”
三天后,王财主派管家去打听李氏的我意见。
不多时,管家回来对王财主说:“老爷大喜啊,李氏她答应了!只不过她有一个条件!”
“莫说一个条件,三百个条件也答应啊!快说,什么条件?”王财主激动坏了。
“李氏说,她嫁过来要做正房当家主母,家中财产都归她管,还要老爷您立个字据,并且当场宣布!”管家说出了李氏的条件。
王财主听后心想,这条件虽然苛刻,但是为了将来的儿子,先答应再说。
于是,王财主答应了李氏的条件。
第二天,迫不及待的李财主立刻安排布置婚事,用八抬大轿将李氏娶回了家。
回到家中,王财主当着来喝喜酒的村民及家人宣布:“从今以后,李氏就是我的正妻,你们的大奶奶,所有的家产田产地契都归她管,这是我立下的字据,现在就交给她。”
王财主宣布完,不等宴席结束,就溜进了洞房,准备造人活动!
就当王财主准备揭开李氏的盖头时,只听李氏说道:“且慢,你先说,我丈夫到底是不是你害的?其实,我就想知道真相而已,只要你说出来,我就死心塌地的跟着你,不说的话,今天你休想动我一根指头!”
王财主见李氏这么一说,也没啥顾忌了,就把江湖术士如何给他算命,给他出主意,然后派管家把王进害死的经过给李氏说了一遍。
“原来如此!现在你来看看,我是谁!”李氏听王财主说完,自己掀开了红盖头。
王财主走向前一看,这红盖头下面并不是李氏,而是正在七窍流血的王进!
啊!王进不是死了吗?怎么会在这里!
王财主吓得心脏骤停,倒在地上一命呜呼!
这李氏正是那条小龙变的,他想出了这个主意来替王进报仇。此时真正的王进和李氏正在他的龙宫呢。
小龙一不做二不休,趁黑将那江湖术士和管家通通一口吞下,就当作吃了一顿饱饭。
然后,小龙仍然变作李氏,回到新房,趴在王财主身上开始痛哭。
参加喜宴的人听到哭声,不知发什么了大事,连忙来到洞房一看,发现王财主已死尸倒地。
李氏说道:“刚才老爷正和我说话,突然见管家和那江湖术士闯了进来,逼迫老爷交出了一千两银子,然后逃跑了。老爷一气之下,就发病倒在了地上,想不到再也醒不过来了!”
大家见此情景,既然出了人命,那赶紧报官吧!
官府听说出了命案,连夜前来勘查。经仵作验尸,证实王财主身上无伤,也无中毒迹象,一切表明他确实是气死的。
县令命人画出管家和江湖术士的画像,发出海捕公文,务必将两名杀人犯缉拿归案。
这俩人是永远也抓不到了,他俩的去向只有小龙知道,都在小龙的肚子里呢!
王财主已死,他没有儿子,没有兄弟,也早已没了父母,所以,根据他留下的字据,他的家产都交给了李氏。
假扮李氏的小龙拿到王财主的家产后,立刻把它们分给了村民,用他的话说,这就是从哪里来,回哪里去。这本来就是收刮的老百姓的东西,分给老百姓,合情合理。
老百姓高兴坏了,高呼李氏是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
小龙把这件事做完,就悄悄地离开了,他要回到龙宫去见王进,对他说大仇已报,如果他们想回家,随时都可以回家,如果想留在龙宫,那么龙宫就是他们永远的家。
他相信,如果王进和李氏知道他做的这件事,一定会支持他的!
故事到此结束。本故事纯属虚构,皆为传播正能量,惩恶扬善,不要与封建迷信对号入座。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
山西省河津县和陕西省韩城市之间的黄河上,有一个山口叫龙门。相传原名叫龙关,是夏禹治水时为输导黄河而把大山一凿两半形成的,因为这里水位较高,水势湍急,两岸是立陡立陡的峭壁,好像是河水的两扇大门,所以龙关就改为龙门了。
据说,每年三月间,就会有成群结队的鲤鱼从四面八方到这里来跳龙门。然而一年之中,能真正跳过龙门的却不过七十二条。虽然如此,鲤鱼们还是不远千里赶来试。据说,只要鲤鱼一跳上龙门,马上就会有云雨铺天盖地而来,当风雨过后,天边又会飞来天火,熊熊燃烧的烈焰把鲤鱼的尾巴烧去,这样鲤鱼就化成了龙。 虽然由鱼化龙的过程是艰苦的,但鲤鱼一经化龙就远非昔日鱼类可比。所以,“鲤鱼跳龙门”,真是一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
汉代的李膺,是一位德高望重之人,他对人的品评非常有权威性。他自己也常常以此自傲,有谁被他接见,就称作“登了龙门”。唐代大诗人李白,不想走科举的老路,很想找一位能赏识自己的名人推荐。当时,有个叫韩朝宗的人,任荆州长史,所以人们也称他为韩荆州。此人不但德高望重,而且特别注重举贤进能,极力保举有才能的后辈,所以他在晚辈学子中威信特别高。因此李白在游历襄阳时,就给韩荆州写了一封信,希望他能引荐自己。李白的信中就有这样一句话:“您使四海之内的杰出人才争相投奔到您的门下,这些人一旦被您接待引荐,就像鯉鱼跳过了龙门一样立刻身价提高了十倍。”
【成语释义】一登龙门,身价十倍,见李白《与韩荆州书》:“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身价十倍。”成语由此而来,后来比喻突然受到别人的赏识和抬举,提高了声誉。
本章节出自《中国成语故事全书》
民间故事―鲤鱼跳龙门在很早以前,宁河龙溪河畔的村民们一直过着男耕女织、安居乐业的美满生活。有一年,不知从哪儿来了一条凶狠的大黄龙,作恶多端。这条龙非常坏,不是呼风唤雨破坏庄稼,就是吞云吐雾残害生灵,把整个峡谷搞得不得安宁,民不聊生。到了每年的六月六日一一恶龙的生日,人们就要被迫献上一对童男童女、十头大黄牛和一百头猪羊供它享用。如果不这样,它就发怒生气,为祸百姓,害得当地百姓叫苦连天。
在峡口龙溪镇上,有一位聪明伶俐的小姑娘,名叫玉姑,她下决心一定要除掉这条恶龙。一天,她得知云台观的云台仙子有法术,能够为民除害,就几次登上云台观去找云台仙子求救,都没有找着。但是,玉姑没有灰心。这天清晨,她又登上云台观,仙子被玉姑的执着精神所感动,就出现在她限前,并向她指点说:“离这儿千里之外有个鲤鱼洞,你可以去找一位鲤鱼仙子,她一定能帮助你。”
玉姑谢过云台仙子,赶紧下山,去寻找鲤鱼洞。她历尽磨难,才来到鲤鱼洞。又花了很多时日,终于找到鲤鱼仙子。玉姑向鲤鱼仙子说明来意,鲤鱼仙子对她说:“你想为民除害,这是件大好事,但这也要牺牲你自己!你会这样做吗?”玉姑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只要能为乡亲们除害,消灭恶龙,哪怕上刀山,下火海,粉身碎骨我也情愿!”鲤鱼仙子见玉姑如此诚恳坚决,非常满意她点了点头,朝玉姑喷了三口白泉水,玉姑顿时变成了一条美丽活泼的小红鲤鱼。
小红鲤鱼逆江而上,经过七七四十九天,才游回家乡。这天正是六月六日清晨,小红鲤鱼摇身变,就变成了原来的样子。她看见乡亲们已经准备好了贡献给恶龙的祭品:一对童男童女、十头大黄牛和一百头肥羊肥猪。人们敲锣打鼓,像一条长龙样向黄龙所在的峡口走去。前面那一对身着红衣红裙的童男童女,早已哭成泪人了。
黄龙看见百姓送上佳肴,早已垂涎三尺,张开大口等待着。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玉姑抢先上前,拦住父老乡亲们说道:“大家在此等候一下,让我前去收拾这个害人精。”话刚说完,只见玉姑跳入水中,变成一条小红鲤鱼,腾空飞跃,直朝恶龙而去。恶龙看见有人坏了它的好事,非常生气,也朝小红鲤鱼冲过来。
面对那么强大的龙,小红鲤鱼渐渐有点力不从心了。岸上的人们都睁大了眼睛看着,不敢大声呼吸。在峡口处,有个隐形的门,当地百姓都叫它“龙门”,据说只要跳过这个门的鱼,就会变成龙,但很多年过去了,没有人看见过一条鱼跳过去。只见,小红鲤鱼突然回转身来,朝龙门飞奔而去,然后奋力一跳,居然跳了过去。跳过去的小红鲤鱼,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条腾空而起的大龙。大龙再次回到水中,与恶龙再次打斗起来。恶龙也不甘示弱,变得异常凶横。
眼看不能将恶龙打败,大龙决定与它同归于尽。它飞奔起来,缠着恶龙一起滚下了水中,再也没有起来过。
从此,宁河百姓又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人们为了纪念玉姑,在峡口半山腰上修起了一座鲤鱼庙。
你一定听过“鲤鱼跃龙门”的故事,那么你知不知道鲤鱼为什么那么爱跳呢?这得从鲤鱼本身说起。
人见人爱的鲤鱼
鲤鱼可是一种创造了世界纪录的鱼。它是目前世界上水产养殖的头号鱼种。排在鲤鱼后面的,则是它的一些近亲,而除此以外剩下来的其他鱼,加起来都还不如鲤鱼多。
从动物分类学的角度来说,鲤鱼属于鱼类当中的鲤形目鲤科鲤属,是的,整个家族都是用它们的名字来命名的,可见人们对它有多么的熟悉,因为真的是太常见了。虽然鲤鱼主要吃素,主食是各种水草和藻类,但是它们也很喜欢吃肉,水里的各种昆虫、甲壳动物、甚至是小虾,它们只要能吃得下去,也是来者不拒的。在食物充沛的时候,它们可以长到非常非常大,身长超过1米,体重六七十斤的鲤鱼,在很多地方并不罕见。
而且,鲤鱼对环境不挑,它们在什么水里,都能生活得很欢实。甚至在冬天河水都冻上了之后,它们依然可以在缺乏氧气的冰下生存下来。所以,人们在什么地方都能看到鲤鱼,如果需要,也能够吃上鲤鱼。
当然,即使不吃,鲤鱼也是一种很受欢迎的鱼。在古代的中国,鲤鱼是一种文化象征,象征着富足。而在日本呢,拥有黑、白、红色花纹的鲤鱼被培育出来,用作观赏。这些被称为锦鲤的鱼,现在已经是日本的象征了。在其他国家也一样。在英国,人们最喜欢的鱼是一条叫做本森的雌性鲤鱼。
本森生活在一个叫蓝带湖的湖里,它出生在大概1984年,到2006年的时候,它已经有60斤重,是全英国更大的鲤鱼。每个去蓝带湖的钓鱼爱好者,都必须要做这样一件事:如果钓到本森,那必须放回。实际上,它至少被钓起来过60次,都被放回去了。2009年,这条深受爱戴的鲤鱼死去了。当地的动物学家们甚至花了不少时间去弄清它的死因,给大家一个交代。最后,他们发现,本森死于产卵引发的感染。
无论是本森还是锦鲤,还活着是众多的其他鲤鱼,它们都非常热爱跳跃。但是,为什么它们那么爱跳跃呢?
其实,鲤鱼的跳跃能力,还真的很有用处。它其实是用这种方式打嗝。很多动物都打嗝。咱们吃东西的时候,总会有少量的空气跟着食物一起被吃到肚子里了。这些气体呢,有的沿着肠子往下走,变成屁的一部分;有的则一直在胃里,然后慢慢往上升,从嘴里出来,这就是打嗝。
鲤鱼也有这个问题。不过气体不是吃进去的,而是鱼鳔里的。鱼生活在水里,通过鱼鳔来控制自己上浮或者下沉。要上浮的时候,就给鱼鳔充气,鱼鳔鼓起来,鱼的平均密度就下降了,比水轻就能上升。反过来,把鱼鳔里的气挤出去,就能下沉。如果鲤鱼所在的水域比较深,那么当它上浮的时候,鱼鳔就会快速增大,如果充气充得太快,鱼鳔膨胀的太猛,就意味着鲤鱼给鱼鳔充气充得太快了。这么一来,它就会觉得有点涨,难受。
这些过多的气体,也可以通过打嗝的 *** 排出体外。不过,有的时候,它这个嗝打得并不顺利,需要跃出水面,然后再重重地砸在水上,靠这个外力,把气体挤出来——现在你明白了吧。
除此之外,鲤鱼的跳跃能力还有别的用处。比如说,野生的鲤鱼是有洄游特性的。每年的繁殖季节,鲤鱼们会 *** 成群向河流的上游进发,回到自己出生的那个产卵场地。如果在逆流而上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断崖、小瀑布什么的,当然需要有跳跃能力,才能顺利地翻阅高墙。
会跳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一旦受到了惊吓,就可以猛跳一下,快速离开危险的处境。也许你在电视上看过饲养鲤鱼的鱼塘收网的情境。当渔网渐渐收起,鲤鱼们非常惊慌,于是纷纷不断跃起,场面会非常热闹。
不过,说到跳跃能力,鲤鱼其实并不是最强的。它的一个近亲鲢鱼在跳这个能力上,更加著名——实际上,在有些地方甚至直接把鲢鱼叫做跳鲢。
无论是鲤鱼还是鲢鱼,都是亚洲的鱼种,最远分布到欧洲。而在地球另一面儿的美洲是没有这些鱼的。不过,后来因为来自东亚的移民想要吃鲤鱼,于是一些鲤鱼被带到了美国,有些则被放到了当地的河流里。另一方面,为了清理河流、湖泊中过多的藻类,美国也有一些地方主动引入了鲢鱼。不过,美国人很快就发现,这两种鱼非常适应当地的生活,生长迅速、繁殖能力又强,更重要的是没有天敌,所以,它们在美国的河流里快速繁殖起来。
在东亚人畜无害,人人喜欢的食用鱼,到了美国竟然就成了入侵物种了。而且这个入侵的危害,跟跳跃还有很大的关系。美国人喜欢玩水,只要有好的湖面,就总有人在湖上钓鱼、滑水,或者骑摩托艇。但如果这片湖水里有比较高密度的鲢鱼,那可就不妙了。因为鲢鱼很容易被船只的马达声吓到。一旦吓到就开始乱跳。一不留神就可能砸到人。
实际上,很多美国垂钓者都曾经被突然跃起的鲢鱼打过脸、撞过胸,因为这些鲢鱼往往很大,所以,这么一打,轻则一个跟斗,重则骨折落水。在2003年的时候,甚至有人在骑摩托艇的过程中被跳起的鲢鱼击中,差点溺水身亡。
这个十一假期,全球最开心的人莫过于一位“一夜暴富”的90后女生,她的名字就是——
信小呆。
为了迎接七天长假,支付宝在9月29日发起了一个抽奖活动,要抽取一位幸运儿,送上超级大礼包。这个“超级礼包”由来自全球超过 160 个品牌提供的各种优惠和免单福利组成,总体福利量惊人。
从最新款手机,到全球免费旅行,私人飞行教学,豪华游轮之旅。。。衣食住行玩,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不包含的。
一时间,该条抽奖微博的转发人数超过 300 万,换言之,获奖概率仅为 300 万分之一。
@信小呆 同学以超越杨超越的运气,从 300 万人中脱颖而出,收获大奖。而其微博粉丝也暴涨 80 万,成为人们争相膜拜转发的“中国锦鲤”。
那么,问题来了:
中国人为什么相信“锦鲤”会带来好运呢?
春秋时期,人们已经开始“转发”鲤鱼
中国人对鱼的崇拜,可以追溯到六千年以前,在西安附近的半坡遗址上就发现了许多鱼纹彩陶,形象丰富,有十多种,其中就有著名的“人面鱼纹图形”。
而鲤鱼(注意是“鲤鱼”而不是“锦鲤”)在鱼类中领袖群伦:《尔雅》把它放在鱼类之首,《本草纲目》把它列于 31 种鱼之冠。
△人面鱼纹彩陶盆
春秋时期,鲤鱼已经被大量“转发”。
作为一种很贵重的馈赠物,鲤鱼是尊崇的象征。孔子的儿子名叫孔鲤,就是因为鲁昭公在他儿子出生时送给他一条鲤鱼,孔子以此为祥瑞,就给儿子取名“鲤”。 而且转发鲤鱼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风尚。
有时献鱼者在赠鱼给某人时,为了让他更好地明白献鱼人的心意,往往会附带一幅手书放在其中。(是的,没错,还配有转发语)。慢慢地,这种做法成为风气,所以后人往往称书信为“鱼书”。
唐朝时以法律形式,将鲤鱼推崇为国鱼,是我国尊崇鲤鱼的极盛时期。因“鲤” 与唐王室和道祖老子“李”姓同音,唐朝推崇道教,神化李姓,对鲤鱼大力保护和尊崇。
除此之外,唐朝还推行鱼符,作为权势和身份的象征;而且“双鲤鱼”作为信使的形象,在唐诗中又衍化出了“双鲤”“双鱼”“鲤鱼”“素书”等众多和鱼有关的指代“书信”的意象。
很多地方至今都流转着鲤鱼崇拜的各种形式:
武夷山的五夫镇至今还有古老的龙鲤戏;
△五夫镇龙鲤戏
在福建周宁县浦源村有一条 “鲤鱼溪”,溪中鲤鱼成群,村民不能捕食,当鱼自然老死后,还要由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者主持仪式,敲锣打鼓设祭品, 将鱼烧后埋葬,每年的清明节,村人都要到鱼冢去祭祀;
△周宁鲤鱼溪
而江西吉安的鲤鱼灯表演流传至今,在年节灯彩表演中备受欢迎,并在 08 年 被收录入国家文化非物质遗产名录。
△吉安鲤鱼灯
鲤鱼不仅在风俗中备受宠爱,还被匠人们请到了各种艺术文创作品中。不少匠人作品中,都可以看到鲤鱼的形象,这些鲤鱼都具有一定的含义 : 如象征飞黄腾达、功成名就的“鲤鱼跳龙门”,希望日子富裕红火的“年年有鱼”等都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东家匠人回车巷作品
往来于仙界的老司机
秦汉时期,出现了很多关于鲤鱼的传说,把鲤鱼进行神化,赋予了鲤鱼许多非凡本领。
他们认为鲤鱼有灵性,能通神,可达“两极”“两界”,人们可以乘着“鲤鱼专车”升天,成为神仙。
西汉黄老之书《列仙传》记载了五花八门的升天办法:有御风的,有涅磐的,有登山的,有乘鹤的,最常见的还是“骑鱼上天”。道士琴高、捕鱼人子英等都是骑着鲤鱼升天成仙的。
△明代《琴高乘鲤图》画了道士琴高乘鲤升仙的故事
而“鲤鱼专车”在不载人的情况下就更厉害了,直接可以进化为“金龙专车”。
汉朝《三秦记》载: “每暮春之际,有黄鲤鱼逆流而上,得者便化为龙”、“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 这也就是我们熟悉的“鲤鱼跃龙门”的传说。
魏晋时期,道教把鲤鱼定为圣物。而晋人王祥 “卧冰求鲤”的故事,又使鲤鱼同孝道发生了联系。在崇尚孝道的古代,这种传说往往会成为统治者要极力宣传的对象,所以鲤鱼与孝道也产生了紧密的联系。
“锦鲤祈愿”与“日常迷信”
就这样,鲤鱼作为一种吉祥之物,在中华大地上已经游了几千年了。古人对于鲤鱼崇拜的原因,不外乎三点:
1、颜值高、味道好,受到人们喜爱;
2、宗教的神化和统治阶级的推崇;
3、文学艺术的渲染,很多文学作品帮助了“鲤鱼文化”的传承。
而今天,“鲤鱼文化”仍然活跃与互联网时代。2013年,微博知名玄学博主@锦鲤大王 发布的锦鲤图,至今转发已经超过 918 万。
粉丝通过对微博的评论、转发、点赞行为表达心中的愿望,完成祈福动作;也有用户自行编辑微博配上锦鲤图片在线祈愿,这些行为被称之为“日常迷信”。
而如今“转锦鲤,求好运”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风俗的“基本操作”。
但是对不起,你们转发的“锦鲤”,其实都是日货。
鲤鱼原产中亚伊朗一带,后来传入中国,一千年前传入日本。普通的鲤鱼到现在色彩多变的锦鲤,并不是一步而成的。
十九世纪初,日本新潟县开始刻意地人工培育,锦鲤才更加绚丽多彩,加上皇宫贵族的喜爱,人们赋予其吉祥、幸福的文化内涵,其渐渐地被视为日本的国鱼。
这也正是上面说到,要注意区别锦鲤和鲤鱼的原因。(wink~)
△锦鲤系谱图
关于锦鲤到底能不能带来好运,
其实没人知道,也不重要。
真正重要的是:
锦鲤让我们更有勇气,来面对这个世界。
正如@锦鲤大王 所说:
愿望交给锦鲤,
你就只管努力。
祝愿看到这篇文章的大家好运连连~
撰 文 | Luca
编 辑 | Luca
图 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