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炖鸡汤的功效,黄芪炖鸡汤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140 0
黄芪搭配煮水喝,不仅能气血双补,全身疼痛、脾虚乏力都能用

大家好,我是刘医生。中药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的作用,俗话说: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黄芪是补气良药,适合身体虚弱、精神不济的人,今天刘医生再教你四个黄芪的搭配,互相配合,把效果发挥到更大。

之一个搭配防风,在外可以加 *** 气,卫气存在于我们的肌肤体表,就像是一个屏障,帮我们防御病邪的入侵,在内,防风可以将已经进入体内的邪气赶出去,黄芪再补充全身正气,如果你平常免疫力低下,比别人更容易感冒,怕风、容易自汗,都可以用黄芪搭配防风泡水喝。

第二个搭配当归,平时有些人因为工作或者其他原因,不得不保持一个姿势,时间长了,就会导致全身的气血流通的不通畅,中医上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气血不通畅就会导致瘀滞、疼痛的情况,有些人久坐或者久站的话,出现了腰膝疼痛的症状,就可以用黄芪补气,当归生血活血,改善疼痛的症状。

第三个搭配白术,有些人平时总觉得全身乏力,浑身没劲,四肢困重总是一副睡不醒的样子,不管什么时候都提不起精神来,说话声音也很小,这多半是脾虚导致的,脾虚导致无法化生足够的气血津液濡养全身,并且导致水湿不能正常代谢,都积聚在体内,这时候可以用黄芪搭配白术,黄芪补全身之气,白术药性入脾胃,可以化湿补脾,把湿气排出体外再恢复脾胃的运化功能。

第四个搭配枸杞。枸杞药性可以入肝,肝又主藏血,所以枸杞有补血的功效,与黄芪相配合,有气血双补的功效,并且肝主疏泄,枸杞把肝补好了,就能加快全身的新陈代谢,把身体内的脏东西更好的排出体外,肝好了,气足了,就能使身体内的血液更快的回流到心脏,所以平时心脏不好的人也可以用黄芪和枸杞泡水。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内容,不过刘医生要提醒大家,如果你有类似症状,一定要找专业中医师辨证咨询后再用药,盲目用药有可能会对身体造成其他的影响。

快收藏! 防治新冠病毒,湖南专家推出9款食疗方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2月13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张亚娜 梁进军)近期,全国多地连花清瘟胶囊等防疫药品“卖爆”。12月13日,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会同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相关中医药专家,结合湖南气候、特色道地药材、居民饮食及体质特点等因素,从治未病、养生保健出发,以固本培元为目的,推出针对普通人群、新冠病毒感染无症状或轻症人群、新冠病毒感染临床治愈康复期人群的9款食疗方。

普通人群食疗方

1.党参山药陈皮粥

组成:党参10克,山药20克,陈皮5克,大米100克。

功效:健脾渗湿,益肺生津。

适宜人群:普通人群适用,气虚体质者尤其适宜。

*** *** :将党参、山药洗净切小丁,大米洗净,加入适量水同煮,煮开 10分钟后,加入洗净的陈皮,再煮20分钟至大米烂熟即可。

食用 *** :佐餐食用。每周食用1~3次。

2.玉屏风鸡汤

组成:黄芪20克,白术10克,防风5克,鸡肉300~500克。

功效:益气固表。

适宜人群:普通人群食用,体虚容易感冒者尤其适宜。

*** *** :将上述原料洗净,放入炖盅,注入适量冷水,文火炖煮至鸡肉烂熟。

食用 *** :佐餐食用。每周食用1~3次。

注:此方源自著名方剂《玉屏风散》。

3.固表防感膏

组成:黄芪30克,大枣20克。

功效:益气健脾,固卫御邪。

适宜人群:体质偏弱,易感冒者;慢性肺病或其他慢性病,易反复感冒、感染诱发加重者。

*** *** :每日煎服。

食用 *** :每周食用1~2次。

注:此方取自国医大师刘祖贻的验方,现为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的医院制剂品种。

新冠病毒感染无症状或轻症人群食疗方

4.风寒外感方

组成:葱白30克,紫苏叶10克,生姜30克,大蒜20克,香菜30克。

功效:解表散寒,温中止呕。

适用人群:有轻微恶寒发热、咳嗽、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便溏等症状者。

*** *** :煎煮10分钟至15分钟,取汁液,加食盐少许服用。

食用 *** :饭后热服。

5.风热外感方

组成:白萝卜100克,鱼腥草根30克,冬瓜50克,白茅根30克。

功效:清热解毒,下气润肺。

适宜人群:肺热咳嗽,伴有咽痛咽干等症状者。

*** *** :将上述原料洗净,放入炖盅内,文火煎煮30分钟。

食用 *** :佐餐食用。

6.防感代茶饮

组成:黄芪5克,藿香3克,紫苏叶3克,苍术3克,金银花3克,防风3克,大枣(去核)2枚,甘草3克。

功效:益气解表,理气除湿。

适宜人群:有轻微发热、头痛,并伴有肠胃不适症状者。

使用 *** :每次用开水约200毫升冲泡15分钟,待温后,代茶频服。1包1天,连喝3天。

新冠病毒感染临床治愈康复期人群食疗方

7.玉参陈皮饮

组成:玉竹10克,沙参10克,麦冬10克,陈皮5克。

功效:养阴生津,理气健脾。

适用人群:可用于康复期气阴两虚夹气滞者,如神疲气短、口咽干燥、食少纳差、脘闷腹胀等。

*** *** :上述原料加入约250毫升水中,大火煮沸后调至小火,保持药水沸腾,再煮约10分钟,去渣取液服用。

食用 *** :煮泡饮用,代茶饮。每周饮用2~4天。

8.黄精枸杞汤

组成:黄精、枸杞子各12克。

功效:补气养阴,健脾润肺。

适宜人群:可用于康复期脾胃气虚、体倦乏力者。

*** *** :将两味药放入砂锅中,加水煎煮30分钟,取汁即可。

食用 *** :每日1剂,分2次温服。

9.新冠愈后康复粥

组成:黄芪50克至100克,白扁豆50克,莲子50克,山药50克,绿豆25克,薏苡仁50克,大枣30克,枸杞子10克,生姜20克,银耳25克,百合25克(2~3人份)。

功效:健脾益气,和中除湿。

适宜人群:新冠愈后康复,防止反复感染。

*** *** :莲子清水泡去心洗净,百合、银耳清水泡软洗净,黄芪煎水30分钟,取药液适量放入砂锅,再加入白扁豆、山药、绿豆、薏苡仁、大枣(去核)、生姜。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小火煮至发涨,然后倒入泡好的百合、银耳、莲子,煮至粥略微粘稠时放入枸杞再煮10分钟左右即可。

食用 *** :早、晚均可服食,每周食用1~3次。

注:此方源自国医大师朱良春的验方加减。

专家提醒,对于新冠病毒感染这类急性传染病的预防,除了要做到勤洗手、戴口罩、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以外,还需要做到“严于律己”。

中医自古就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说法,即当自身脏腑功能正常,正气旺盛,气血充盈,机体的免疫力好,外邪则难以入侵,自然也不会被感染了。

而要做到“正气存内”,首先要注意的是饮食有规律,合理膳食,清淡饮食;其次,作息有规律,睡眠充足,劳逸结合;最后,调整好心态,克服对疾病的恐惧心理,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药膳食疗】第十七期:当归黄芪若蒸鸡,味美养颜补血气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制剂中心 刘纪青

正可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自古以来,中医是与瘟疫作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因此,选用适当的中药能起到治病防病作用。

即日起,深圳市中医院新增“药膳食疗”栏目,为您推荐养生良方,助您元气满满,身体安康。

药膳食疗第十七期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都市女性,很多因为压力大、失眠、熬夜、运动少等原因,出现气血两虚、面色萎黄、四肢乏力等。

主材(药材分量可根据鸡大小按比例增减):

当归20克、黄芪80克、鸡1只(2斤左右)、红枣2颗(去核)。

佐料:

胡椒粉、生姜、料酒、食盐。

做法

  1. 将宰杀好的鸡,去除内脏,洗净然后用开水冲洗;

  2. 当归、黄芪洗净;生姜去皮切片备用;

  3. 将当归、黄芪装入鸡腹内,然后将鸡放入盆内,摆上生姜,加入一碗清汤、食盐、料酒、胡椒粉,加盖盖好,放入锅中隔水蒸约1小时取出即可食用。

功效

  • 当归:甘、辛,温。归肝、辛、脾经。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

  • 黄芪:甘,微温。归脾、肺经。补气健脾,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

此膳食有滋阴生津,健脾补气,活血补血的作用。适于面容憔悴、萎黄气虚者。

健康叮咛:

1. 本品为预防调理药膳,不能作为治疗用药,如有不适症状,建议到医院就诊。

2. 除了药膳食疗,深圳市中医院还有一些常用的院内制剂适用于女性日常调护和美颜,如:活血调冲丸、消斑散等。

活血调冲丸

处方:

制附子、连翘、当归等。

功能主治:

活血调经。用于盆腔炎、附件炎、痛经、闭经、卵巢囊肿、子宫肌瘤。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0g,一日2~3次。

注意事项:

孕妇禁用。

消斑散

处方:

丹参、白鲜皮、白芷等。

性状:

黄芪炖鸡汤的功效,黄芪炖鸡汤的功效与作用禁忌-第1张图片-

本品为灰黄色粉末,气微香。

功能主治:活血,润肤,增白。用于黄褐色斑及色素沉着斑。

用法用量:

用适量蜜糖调成糊状,涂于患处。

注意事项:

不可内服且孕妇慎用。

红颜

隔水桃花纱笼烟

蜂蝶醉舞戏流连

青山未老犹滴翠

粉身碎骨为红颜

【药膳食疗】第五期:滋阴益肺,去疾补虚!玉竹沙参老鸭汤,营养又免疫

【药膳食疗】第六期:立春后,小孩老人进补“太子参”扶正补气又生津

【药膳食疗】第七期:早餐吃“红豆薏米/芡实莲子小米粥”,健脾祛湿又助眠

【药膳食疗】第八期:鲜紫苏叶滚黄骨鱼汤,养阳健脾祛湿醒胃

【药膳食疗】第九期:男女老少四季咸宜的抗癌养生汤:灵芝山药枸杞骨头汤

【药膳食疗】第十期:春寒料峭“疫”无情,健脾祛湿保安宁

气虚百病生,黄芪配一味 疾病退退退 补足一身之气 提高全身免疫力

俗话说:秋季补好气,冬病不来找,秋季是补气的好时机,今天医生就来教大家黄芪巧搭配,来补一身之气,助你气足,百病消!

大家要知道,黄芪素有“元气小人参”之称,它的功效虽和人参类似,但却不容易上火,是补气界的扛把子,下面医生就来给大家分享几个它的经典搭配!

首先之一个,黄芪搭配熟地黄,补肾气

中医认为,肾气有固摄的作用,如果肾气不足,就容易出现小便多,总想跑厕所,平时还容易出现,腰膝酸软,记忆力下降,耳鸣,容易感到乏力等,这时可以参考黄芪搭配熟地黄,来补肾益气,滋阴养血。

第二个,黄芪搭配陈皮,补脾气

脾为运化之官,脾气不足,人就容易出现肚子胀气,没有胃口,容易感到肢体乏力,疲倦,不喜欢开口说话,声音低,大便稀容易黏马桶等,这时可以参考黄芪搭配陈皮来健脾理气。

第三个,黄芪搭配党参,补肺气

肺气有保护身体的作用,肺气不足,身体就容易受到病邪的侵袭,这时就容易出现,稍微一吹风就容易感冒生病,平时还容易出现胸闷,喘不上气,容易出汗,咳嗽,浑身乏力等,这时可以参考黄芪搭配陈皮来补肺益气

第四个,黄芪搭配玫瑰花,疏肝气

肝可以调节全身的气机,如果肝气郁结,这时就容易出现胸闷,喘不上气,情绪烦闷,总想发脾气,喜欢叹气等,这时调理可以参考黄芪搭配玫瑰花来疏肝理气

第五个,黄芪搭配西洋参,补心气

心主神志,心气不足,这时就容易失眠,多梦,心跳加快,容易感到精神疲惫,容易出汗,头晕等,这时调理可以参考黄芪搭配西洋参来补心气

今天分享的内容就到这里了,内容仅供参考,如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诊,祝大家身体健康,我们下期再见。

饮“黄芪茶”“泡”不如“煮”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中药学

黄芪是临床常用的中药之一,味甘,性微温,入脾、肺经,能够补中益气、固表利水、托脓毒和生肌。有分生黄芪、炙黄芪之分。生黄芪固表托疮强;炙黄芪用于补益气血,补气润肺功效增强;炒黄芪健脾和胃功效增强。

药理学

近年来关于黄芪的研究结果,黄芪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多糖、皂苷类、黄酮类及氨基酸、微量元素、甾醇类物质等;黄芪的药理作用包括抗肿瘤、保护心脑血管、提高免疫功能、保护肺功能、保护肾组织、保护肝损伤、保护肠功能、调节血压、抗衰老、防治骨质疏松症、抗氧化应激保护、腹膜保护、抗辐射、保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胰岛素增敏及防治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等方面。

服用黄芪进补,一般要由少逐渐增加,边服边观察有无上火的表现或身上原有疾病有无加重,一旦有则应停用或配药才能继续服用。如果乏力、多汗或气喘等症状减轻,精神和体力改善而又无上述副作用,可增加用量。一般来说,每次用5克—10克即可。

怎么服(饮黄芪茶的制备)

黄芪是可以泡水喝的,但一定要刚烧的开水,那样才能够泡出药味。但即使这样,最多也只能析出十分之三四的药效,有点浪费药材,建议黄芪更好煎煮服用,煎煮上15分钟左右(从开锅算起),温服效果更好。

需注意:通常肾阴虚者不宜服用,如果你发现自己舌苔发红,手脚心都发热,五心烦热,口干舌燥,容易心烦,这些都是阴虚的症状,这种体质的人是不适宜喝黄芪水的。湿热体质的人也更好不要饮用黄芪水,如果要服用,更好与清热的东西来搭配,如黄连、黄芩等。

夏天出汗多,这一道汤水不能少,鸡肉配上它俩,气血双补又营养

夏天出汗多,这一道汤水不能少,鸡肉配上它俩,气血双补又营养!

天热,睡不好吃不香,这汤要常喝,简单几样煲一锅,美美过夏天!

今年的三伏天,时间有点长,前后一共是40天;每天都是30多度的高温天,炎热的天气让人们普遍食欲不佳。但是,人是铁饭是钢,况且夏天体力消耗大,如果不注意补充水分和营养,体质下降快,也容易中暑。作为家庭的“掌勺人”,自然要多为家人的健康考虑,变着花样做一些美味又营养的食物来 *** 家人们的胃口,增强营养。

大夏天的,我家几乎天天少不了一样,那就是喝汤。我们一家三口都是超级怕热的体质;大量流汗不仅带走了水分,还让营养流失厉害,因此及时给身体做补充就很重要;所以,不管是肉汤,鱼汤,还是蛋花汤,各式蔬菜汤,甜汤,都是我家餐桌上必备的汤水。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道好喝的汤,它就是鸡汤。众所周知,鸡肉属于高蛋白,低脂肪的肉类,味甘,性微温,含有对人体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类,一年四季都可以食用。鸡肉的吃法也比较多,炒,炖,红焖,凉拌,煲汤,皆美味。今天,取了家里仅存的半只土鸡,配了小玉米,还有当归,黄芪,煲一锅养生的清鸡汤,气血又补,营养可口;有肉,有粗粮,还有汤,一家三口,一人两碗,太舒服了。

说起煲鸡汤,其实也特别简单,也是我特别愿意做的菜肴之一;处理好的鸡肉,下锅焯水后洗净,跟其它准备好的食材一起扔进电炖锅,加水炖熟加盐即可;大夏天的,煲好一锅汤,再随意炒一,两道菜,一家三口吃一餐,简单中不失营养。夏天出汗多,这一道汤水不能少,鸡肉配上它俩,气血双补又营养;天热,睡不好吃不香,这汤要常喝,简单几样煲一锅,美美过夏天;一起来看看具体的做法吧!

原材料:土鸡半只,小玉米2根,当归10克,黄芪10克

配料:生姜10克,料酒20ML,盐3克

*** 步骤:

1:准备主要原材料。

2:土鸡,洗净后剁块,冷水下锅加料酒,焯煮出血沫子,关火捞出。

3:鸡块,在流动的水下冲洗干净血沫沥水;当归,黄芪用清水洗一洗;老姜切片;小玉米洗净后剁块。

4:所有的食材,全部放进电炖锅内胆中。

5:加入足量的热水和10ML料酒。

6:选择炖肉程序2小时。

7:程序结束后开盖,加盐调味;装碗根据自己的喜欢,加入葱花即可。

精灵碎碎念:

1:精灵煲汤的小电器是隔水炖,所以汤的水量不会因为炖煮而变少。

2:玉米,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换成山药,也很不错的。

好啦,我是精灵a的美食坊,今天的养生鸡汤,就介绍到这里;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记得"收藏","分享"或者关注"精灵a的美食坊",你们的支持,是我继续努力的动力!。亲亲们看中了,想尝试一番的, *** 过程中有任何疑问,都可以随时给精灵留言哟,精灵会之一时间回复的!

图文均为本人原创,严禁搬运,抄袭必究!

中国专家成功研发“黄芪癌症疫苗”,一针下去,小鼠肿瘤消退

#头条创作挑战赛#

中医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当中药和高科技碰到一起会发生什么?

近期,北京中医药大学和中科院的专家就强强联合开发了一款中药癌症疫苗,在对待晚期癌症方面,发挥出了巨大的潜力?

一、中药又立功!研究:黄芪可做成癌症疫苗,有效杀死癌细胞

1月20日,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联合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Materials Horizons》上发表了一项研究。

研究人员总结了数10年冷冻消融临床研究,以黄芪为切入点,设计了高效抓取冷冻消融碎片的纳米肿瘤疫苗,提出了黄芪多糖纳米肿瘤疫苗和冷冻消融手术联合应用的癌症治疗模式。研究人员认为该疗法可以有效杀死局部的肿瘤,并且激活人体的全面抗癌能力,抑制转移病灶。

让我们看看这款疫苗的效果怎么样?

研究人员在肺癌小鼠模型上进行了实验,结果发现可以让原发肿瘤明显消退,肿瘤生长抑制率达到了100%,30天内的复发率为0%、60天复发率为16.67%。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较抑制未经治疗的远端肿瘤生长减少约3.84倍,最终提高了83.33%的长期生存率。

通过实验不难看出,黄芪制成的疫苗对于癌症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但该实验是基于动物实验上进行的,在人体是否有同样的作用,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进行佐证,对此要持有正确心态。

二、黄芪泡水喝,可以抗癌吗?

2015年,央视曾经报道过一个特别的事件。节目里介绍了浙江桐庐的一个“无癌村”,在我国癌症高发的二三十年时间里,这里没有一位村民患癌。后续专家来到这个村子寻找村民远离癌症的秘密时,发现这里的村民经常会使用黄芪来保健防病,这很可能是无癌村的防癌秘籍。

俗话说“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黄芪泡水喝,是否能帮助人对抗癌症呢?

其实用水来冲泡黄芪,能泡出的有效成分有限,一般需要炖煮20分钟以上才行。而一般研究试验中所用药物,一般都是要经过分离、提纯,日常食用的剂量远比不上。

长春市健康教育巡讲专家于喜洪表示,单用黄芪抗癌是不科学的。中医看病遵从中医原理,不论是肿瘤还是其他疾病都要分为虚症、实症,而黄芪是补气补血的中药,只能用于虚症。治疗癌症也是同理,黄芪只对于虚症的患者有效果,在增强免疫力、减少副作用、增强抗癌效果有一定的效果。

对于普通人而言,日常适当的食用黄芪自然也是可以的,但食用时要注意选对 *** 。

三、黄芪怎么吃效果好?

黄芪的食用 *** 有很多,如可以直接将生黄芪干嚼着吃、黄芪用沸腾的开水冲泡,当茶饮用、用黄芪和党参、粳米等一起煮粥、或是在日常烹饪食物的时候适量加入黄芪,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吃黄芪的时候要注意别踩坑,这几个时候不要吃,当心适得其反

1、上火不要吃

黄芪具有补气作用,对于本身上火、咽喉肿痛以及声音嘶哑的人群而言,吃黄芪会加重不适症状。

2、睡前不要吃

黄芪具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以及利尿的作用,在睡前吃黄芪容易影响睡眠质量。

3、天气热不吃

天气热的时候,本身身体就特别容易上火,此时吃黄芪无疑是在“雪上加霜”,容易增加身体上火的几率。

关于黄芪的传言有不少,有人说长期吃黄芪会导致肾脏损伤,这个说法可信吗?

四、拓展阅读:黄芪会伤肾,不能长期吃是真的吗?

实际上,黄芪可以护肾,它可以减少尿蛋白让肾脏负担减轻,还可以起到双向调节血压、血糖的作用,中医经常将黄芪作为治疗肾病水肿的药物。

长期过量服用确实有害,黄芪作为补气佳品,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身体上火,具体表现为体温升高、大便干燥、皮肤黏膜红肿热痛以及溃疡等。日常摄入黄芪一定要控制量,避免摄入过量而给自己的身体带来一些不必要的影响。

黄芪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一味中药,在适当食用的前提下可以给健康带来一定好处,但想要通过单纯吃黄芪治疗癌症,建议还是省省吧!盲目过量摄入黄芪反而会威胁健康。

参考资料:

<1>《晚期癌症患者新希望:中药纳米肿瘤原位疫苗取得突破性成果》.北京中医药大学.2023-03-23

<2>《【惊呆】这个村竟没有一人患癌,央视都报道了!原来是因为…》.江门发布.2017-03-30

<3>《吉报求证:黄芪——补气之长》.吉林农村报.2017-03-01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冬季脾胃虚寒,8种中成药可选择

小雪过后,初冬模式开启,气温降低,天气寒冷,人体感受寒冷,体内寒气开始旺盛,出现诸多不适症状。

其中脾胃虚寒的人,表现比较明显,这类人常常表现为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面色晄白,口唇色淡,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沉等症状。

对于脾胃虚寒的人来讲,冬天防护的重点应该是温中祛寒。

理中丸、附子理中丸、良附丸等8种中成药是药店常销售的具有温中散寒功效的药物,每种药物各具特色,具体应用时,还需注意辩证区分。

01理中丸

功效:温中散寒,健胃。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呕吐、泄泻、胸满腹痛、消化不良。

用药提示:湿热中阻所致的胃痛、呕吐、泄泻者忌用;用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不宜消化食物。

02附子理中丸

功效: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用药提示:附子理中丸是在理中丸组方基础上加入了附子,其散寒能力增强,更适宜寒证重伴手足不温者,但不宜过量或久服;同时孕妇慎用;湿热者忌用。

03良附丸

功效:温胃理气用于寒凝气滞所致的脘痛吐酸,胸腹胀满。

用药提示:良附丸组方简单,只有高良姜和香附两种成分,散寒与行气功效兼具,同时还有止痛作用。胃热及湿热中阻者不适用。

04温胃舒颗粒

功效:温胃止痛。用于慢性胃炎,胃脘凉痛,饮食生冷或受寒疼痛加重者。

用药提示:含有附子,不可过量或久服;胃热痛者不宜使用。

05黄芪建中丸

功效:补气散寒,健胃和中。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恶寒腹痛,身体虚弱。

用药提示:感冒发烧热病人不宜服用,宜饭前服用。

06暖胃舒乐颗粒

功效:温中补虚,调和肝脾。用于脾胃虚寒及肝脾不和所致的脘腹疼痛,腹胀喜温,反酸嗳气,慢性浅表性胃炎见上述症状者。

用药提示:孕妇禁用;饮食宜清淡,忌烟、酒及坚硬、辛辣、生冷、油腻食物。忌情绪激动及生闷气。

07丹桂香胶囊

功效:益气温胃,散寒行气。用于脾胃虚寒,气滞血瘀所致的胃脘痞满疼痛,食少纳差,嘈杂嗳气,腹胀;慢性萎缩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

用药提示:孕妇禁服,有出血倾向忌服。

08参芪健胃颗粒

功效:温中健脾,理气和胃。用于脾胃虚寒型胃脘胀痛,痞闷不适,喜热喜按,嗳气呃逆等症。

用药提示:饭前开水冲服。忌愤怒、忧郁,保持心情舒畅。

上述8种中成药,均可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胃部不适症状。除药物治疗外,冬季脾胃虚寒者也应注意保暖,宜食温热食物,胃病重在调养,三分治,七分养。

今日养生方 | 冬天用它泡水喝,气虚养生很简便

不少人煲汤会放点黄芪补气,其实,保温杯里泡黄芪,也是简单有效的冬天进补 *** 。

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学术带头人黄穗平教授表示,我国从两千多年前就开始使用黄芪,它补气效果好,用来泡水特别回甘,是气虚体质人群的保温杯进补佳选。

黄芪性味甘、微温,归脾、肺经。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特别适合脾胃气虚、气虚水肿、表虚自汗、气血两虚者服用。除了处方入药、煲汤调理外、还可以泡水代茶饮。

黄穗平教授介绍,黄芪补气升阳,利水消肿,对于有倦怠乏力、食少便溏的脾气不足之人来说是很好的补益之品。

此外,黄芪既能补益脾气治本,又能利尿消肿治标,是气虚水肿之要药。如果大家脾气虚水湿失运,浮肿虚胖尿少,也可以经常用黄芪泡水喝来祛湿消肿减肥,也可以与茯苓、白术等健脾祛湿药同用。

此外,黄芪还有益气固表、实卫止汗、益气养血、美容养颜的功效。

著名的中药方剂“玉屏风散”,方中重用黄芪以补气,搭配健脾的白术与祛风的防风,共建益气固表止汗之功。

而著名的补血方“当归补血汤”,就是由黄芪和当归两味药以5∶1比例组成的。

用黄芪泡水喝,是简单易行的气虚养生 *** 。黄穗平提醒,如果喝了觉得唇干舌燥,说明你可能是气阴两虚的体质。因为黄芪温燥性烈,容易助火。此时可加入麦冬一起泡。麦冬养阴生津,可以制约黄芪的温燥。

「黄芪麦冬饮」

泡饮 ***

取黄芪10克,麦冬10克,放入保温杯内,冲入沸水,焗泡10分钟后即可饮用,1次可以冲2-3泡。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清清 通讯员 宋莉萍

图/林清清

防疫宅在家 药膳来助力

防疫宅在家~药膳来助力!

大家都知道中医素有“药食同源”之说

许多食物即药物

比如赤小豆、龙眼肉、山楂、乌梅、

大枣、蜂蜜、生姜、小茴香等等......

它们既有良好的防病治病的效果

又是大家经常食用的食品

小科普

药膳"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将食物赋以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既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


下面根据不同体质推荐几款养身健体的药膳


平和质

01

整体是健康的,阴阳气血调和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平常较少患病,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也较强。注意饮食清淡营养均衡即可。


气虚质

02

总体特征是元气不足,说话没有中气,容易疲乏,容易感冒。

人参莲肉汤:人参10克,莲子15粒,冰糖适量。莲子洗净,与人参、冰糖一齐放入炖盅内,加开水适量,炖盅加盖,置锅内用文火隔水炖至莲肉熟烂,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益气。


阳虚质

03

阳气不足、畏寒怕冷、手脚冰凉。

理中粥:人参9克、白术9克、炙甘草9克、干姜9克。用水4升,煮取2升,去滓熬粥。

功效: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阴虚质

04

表现为口燥咽干、手心脚心虚热、平常喜欢冷饮,阴虚质的人耐冬不耐夏。

沙参百合煲兔肉:沙参15克,百合15克,兔肉400克,一同放入锅中煮汤。

功效:养阴益气。


血虚质

05

面色苍白无华或萎黄、唇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舌质淡、脉细无力。

当归补血鸡汤:黄芪30克、当归6克、鸡750克,洗净炖汤。

功效:补气生血。


痰湿质

06

痰湿质的人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喜食肥甜甘腻的东西,对梅雨季节和湿重的环境,适应能力较差。

冬瓜薏仁排骨汤:冬瓜200克,薏仁30克、排骨500克。将薏仁浸泡30分钟,和焯过水的排骨放入锅中,加水煮熟,再放上切好的冬瓜片、姜片、花椒粒大火煮开,转中火,煮熟放入2滴火麻油、少许食盐调味即可出锅。

功效:除湿、利水、消肿。


湿热质

07

湿热质的人一般体型中等或偏瘦,但他们脸泛油光、口苦、口干、大便粘滞,女性易带下增多。

绿豆南瓜汤:绿豆50克、南瓜500克。将绿豆浸泡30分钟,煮沸2分钟,淋入少许凉水;再沸,即将去皮南瓜块下入锅内,盖上盖,用小火煮沸约30分钟;至绿豆开花即成,吃时可加精盐调味。

功效:清热利湿。


血瘀质

08

血行不畅、肤色晦暗,也不太耐寒。

田七西洋参炖瘦肉:田七10克,西洋参15克,瘦肉150克,一起炖一个小时左右,

功效:可益肺阴、清虚火、活血化瘀。


气郁质

09

形体消瘦或偏胖,面色苍暗或萎黄,平素性情急躁易怒,易于激动,或忧郁寡欢,胸闷不舒,失眠。

玫瑰柠檬茶:玫瑰花5克,柠檬2-3片。泡水喝。

功效:疏肝解郁、理气活血。


注意

人的体质年龄不同

居住环境不同

所用药膳时也应有所差异~

?? 请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 ??

药膳不能随便乱吃哦!

撰稿:四川省第二中医医医院药剂科中药师 ,皮雪莲

审稿: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药剂科主任 ,李希

部分图片来源于 ***

标签: 黄芪 鸡汤 功效 禁忌 作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