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金属,马蹄金属于草坪吗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64 0
农村常见的马蹄金,老人称为“荷包草”,在生活中帮助过很多人

导语:农村常见的马蹄金,老人称为“荷包草”,在生活中帮助过很多人

“农村无闲草,认识皆是宝。”在农村,最不缺的就是各种野草了,这些野草对于农民伯伯来说就是杂草。但它们都有很强的生命力,总是除了又长,然后长了又除。每年这样周而复始,野草却比农作物还旺盛,它们的生命力真的是非常顽强。

大自然中的每种野草都有它们生存的价值,而这些生命力顽强的野草,作用都是非常大的。它们既可以食用,还可以入 *** ,对人的身体有很大的作用,只是很多人对它们缺乏认知和了解。

*** 来源 ***

今天笔者分享的这种野草,它在农村是比较常见的,但是它长得十分矮小,常被人忽视了它的存在,它的每一片叶子都像过去用的荷包,所以许多老人就把它命名“荷包草”。其实,它的学名叫做马蹄金。

马蹄金的叶子像荷包也像古代的货币,而这种货币刚好像马蹄的形状,故而得名马蹄金。关于马蹄金它还有很多的别名,最常叫的就是小金钱草,还有小铜钱草、金马蹄草、小灯盏、小元宝草、落地金钱、金钥匙、黄疸草等多种别名。

它为旋花科马蹄金属匍匐状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坡地、田边、草地、路旁、果园、沟边、宅屋附近等处,在我国的广东、广西、江西、安徽、浙江、贵州、福建、河南、江苏等地区均有分布。

认识马蹄金的人都知道,它是一种地植中较为矮小的植物,它的每个节都有根,节节生根,所以我们见到马蹄金时都是成片成片生长的,四季常青,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 来源 ***

而且它也像藤本植物一般,它的枝条也是长长的,垂下来就像瀑布一样美丽,用来做栽养在家里也是非常漂亮的,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净化空气,是一种非常好的天然地植盆栽。

另外,马蹄金的嫩叶还可以用来做野菜吃,它的烹饪 *** 与另外一种我们非常熟悉的积雪草相似,它们都是匍匐状的矮小植物,形状非常相似。可以用来炒食、做汤、凉拌、做馅、涮火锅等均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同时还具有一定的 *** 用价值。

马蹄金虽长得比较矮小,但是作用却不小,它全草均可入 *** ,具有疏风散寒、行气破积、散寒止痛的功效,对感冒风寒、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口腔炎、咳嗽痰多、中暑腹痛、泌尿系结石、急慢 *** 肝炎、黄疸型肝炎、跌打肿痛、毒蛇咬伤等病症均有一定的疗效。

*** 来源 ***

正因为马蹄金有这么多的好处,有一些认识马蹄金的老人每年夏季都会采一些回来,然后晒干存起来,用来煮水好处多,在生活中帮助过很多人。

尤其是在这炎热的夏季,用马蹄金煮水当凉茶喝,既能防暑降温,而且还能预防多种疾病,对身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是一种非常好的天然本草。

各位朋友,你们家乡有这种马蹄金吗?老人称它为“荷包草”,在生活中帮助过很多人,以前在农村很常见,可惜如今不多见了。若你在家乡遇见,请好好珍惜。

野外的马为什么不需要马蹄铁?对于马而言,马蹄铁真是累赘吗?

如今年轻人最喜欢看的解压 *** 有以下几个类型,之一看船员给海龟“清理藤壶”,第二就是看人们给马修指甲、套马蹄铁。据大家反应,在看完这种 *** 后,往往会感到轻松愉悦。

看修马蹄 *** 已成当代年轻人的热门爱好

不过在解压的同时,人们也经常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马蹄铁本质上是人类制造并强加在马身上的一个东西,那么对于马来说,它到底是不是累赘呢?野外的马又为何不需要马蹄铁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用于钉在马蹄上的U型蹄铁

马蹄铁的存在与发展

马算得上是人类亲密的动物伙伴之一了,因为人类对 *** 驯化可以追溯到5000年以前。在这漫长的岁月当中,人们除了学会如何与马相处以外,还学会了如何让它更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作用马蹄铁,就是更好的证据。

马蹄铁的别名叫做马掌,有时候人们也将其称为马掌钉。它本质上是人们制成的铁制蹄形物,再通过某些程序牢牢地钉在马蹄之上,使其成为马蹄上的“鞋子”,起到保护马蹄的作用

马儿也需要“穿鞋”

根据考古发现来看,马蹄铁的出现还是比较早的,在公元前1世纪的遗址当中就已经能经常看到它的身影了。许多学者认为,马蹄铁其实在凯尔特人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并于罗马时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值得一提的是,最初的马蹄铁并不是咱们现在看到的这样,它常常是以U形夹或者马鞋的形式出现的。以U形夹为例,它本质上是一种纤维或者皮革制品,是人们用来包裹在马蹄上的东西。

公元一世纪中叶时期的早期马掌

以上这些初代的马蹄保护装备虽然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它们容易磨损、难以固定的缺点,使得其在多种环境下难以使用。比如说,金属制成的光滑马鞋,就很容易让马匹行走在潮湿土地上时出现打滑的情况,很难找到“支点”。

正因如此,在这之后人们就对马蹄铁进行了改进,将其从原来的“套作式”变成了用钉子固定。在这种情况下,马蹄铁的考古实物最早出现在1653年,那时考古人员在死于公元前481年的法兰克国王的墓中发现了有着九个钉孔的铁制马蹄铁。

如今的马蹄铁大都用7个钉子来固定

后来随着农业、运输业的发展,马蹄铁出现得越来越的频繁,在这个过程中马蹄铁的外形和上面的铁钉数量也有了一定的变化。总之,马蹄铁就在这样的推广之下,成为了一种非常广泛的存在。此外,马蹄铁在战争中也是发挥了巨大作用的

当然,马蹄铁虽然经过了数次的改良,上面铁钉的数量也尽可能地减少,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它依旧很重,这对于喜欢“奔驰”的马来说似乎并不是一件好事。

11世纪到19世纪的铁马掌

那么,对于马来说,马蹄铁到底算不算是一种累赘呢?

马蹄铁是不是累赘

从马蹄铁的由来和发展可以看出,它完全就是人类创造出来并且强加在马身上的一种东西。因此,不少人认为给马钉马蹄铁的行为其实违背了自然规律,这就像是现在很多人给猫狗穿鞋一样,本质上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

事实确实也是如此,人类给马钉马蹄铁,本意就是为了让马能够更好地为我们服务。为什么这么说呢?

师傅正在为马儿钉马蹄铁

因为马当时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充当着重要的载具角色,每天需要承担大量的运输任务。重重的货物可能无法在一时之间压垮马,但是带着货物在坚硬石板路上的来回行走,对马却是一种折磨

别看马蹄上的角质层看起来非常的厚,如今甚至需要人们日常的修剪,但实际上在马蹄与坚硬地面进行接触摩擦之后,这个厚厚的角质层很快就会脱落,而失去角质层的马就无 *** 常行走了。此时,它的蹄子看起来还在,实际上却已经失去了行走的功能。

没有马蹄铁保护而变形的马掌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得不出此下策,为马匹钉上马蹄铁,以此来保护它们的蹄子,使其能够长期在坚硬的路面上行走,提高马匹的耐力。除此之外,马蹄铁的存在还有利于马在光滑地面上行走的时候,可以更坚实地抓牢地面,这样的话它们在运输或者拉车的过程中,就会显得更加稳定

正如马蹄铁的 *** 者瓦特所表示的那样:钉马蹄铁是一种罪恶,因为它会给马带来伤害;但同时它又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罪恶,因为在人类的饲养下如果不给马蹄装钉马蹄铁,马很快就会失去马蹄。

马蹄铁是在无奈状况下的更优解

不难看出,马蹄铁本身就是为了满足人类需求而存在的东西,当马要为人类服务的时候,它就不是累赘而如果马依旧生活在野外环境,可以在草原上 *** 地奔腾,那么马蹄铁于它而言,就是一种累赘

值得一提的是,有时候大家在批判马蹄铁的时候,除了会指出它是人类强加的以外,还会认为马蹄铁在钉的过程中,会让马感到异常的疼痛

穿透马蹄的固定铁钉

对于这一点还是要澄清一下,由于 *** 蹄子是由两层构成的,分别是坚硬的角质层和 *** 角质层,其中位于下面的那部分就是坚硬角质层,其厚度在2到3厘米左右。这个坚硬的角质层从本质上来说就和人类的指甲差不多,或者说你可以将其当做你指甲突出的那一部分。

因此,人们给马蹄钉马蹄铁的时候,实际上是在其没有痛感的指甲上打磨和敲打。从本质上来说,马在这个过程中是不会感觉到疼痛的,就像你用大头钉去穿透你指甲突出的那一部分,也不会感觉到疼痛。

马蹄铁其实并没有伤害到马儿足部

说到这儿,许多人可能会想,生活在野外的马行走和奔跑的距离有时候要比家养的马还要长,为何它们不需要马蹄铁呢?没有马蹄铁的野 *** 面临角质层脱落的危机吗?

野外的马为何不需要马蹄铁?

首先是因为生活的环境不同,导致二者马蹄接触到的地面也是有着巨大差异的。

家马与野马也是有很大区别的

家马行走的路面大多很坚硬,有时候还会有一些尖锐的小石子,易对马蹄造成伤害。而在野外生存的马就不一样了,它们更多时候都是在柔软的草地上行走或者奔跑,在这种情况下,前者产生的摩擦力更大,使得马蹄的磨损更加明显。

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会越大

其次就是二者所承受的生活重担不一样,家养的马需要为主人驮货物甚至拉车,在这个过程中,它们需要承受的荷载明显更大。而荷载大就意味需要使出更大的力气奔跑,这无形之中又加大了摩擦力

野马就不需要考虑这么多了,它们的身上往往空无一物,只需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在自然环境下快乐地奔跑就足够了。在这种情况下,马蹄上天然的角质层就足够它们使用了,即使有磨损,这个角质层也能很快地长出来继续供其使用

在草地上欢快奔跑的小马

当然,野马也有自己的烦恼。它们在进入晚年的时候,不会因为角质层脱落苦恼,反而会因为角质层过长而惆怅

这是因为,柔软草地对马蹄角质层的打磨实在是有限,从前它们能依靠极大的运动量,使得马蹄磨损维持在正常的范围内。可是到了年老时,它们跑不动了,这时不断生长的角质层就会成为“累赘”。

人们会帮助角质层过长的小马“剪指甲”

要知道,角质层太厚对于马来说并不好,因为这就相当于给它们穿着“高跟鞋”在奔跑。在这种情况下,野 *** 奔跑能力会受到显著的影响,而大自然的“优胜劣汰”就会在此时发挥作用,将年老的马匹从种群里淘汰

古时汉朝皇帝,赏赐的马蹄金值多少钱?千两黄金又真的有千两吗?

古时汉朝皇帝,赏赐的马蹄金值多少钱?千两黄金又真的有千两吗?

古代,黄金的计量单位一般都是“两”,比如十两黄金之类的,而那时候的“钱”指的是铜钱,放在现在来说,黄金就是面额比较大的货币单位,而铜钱的面额就比较小。

铜是青铜时代最主要的冶金材料,也可以说是那时候流动 *** 更高的一样东西了。在春秋时期,楚国生产了许多的铜,当时他们就拿一千斤铜去找宋国买领地,最后也买来了大量的领地。楚国用铜买领地,既减少了用兵力争夺领地带来的各种损失,又直接扩大了自己国家的 *** ,可以说是真正的有钱任 *** 了

但是包括战国在内的前面几个国家中,都是没有出现铜这种东西的,那个时候人们用的是金,以它作为各式各样金属的总称。这主要是由于当时金属的种类并不复杂,人们平常能够看见和拥有的也就寥寥几种金属,所以就干脆只用同样的名称来叫这些金属,而不专门给每个金属都起一个名字。

我们在小说或者电视剧中经常看到,春秋时期的皇帝在奖赏某些大臣或将领的时候,会说:赏金两千两。但是这奖赏的两千两并不是颜色纯正的黄金,而是铜。如果你仔细探索的话,就会发现这些金属上面会透着一点红色,这就表明它并非是黄金。秦始皇当初执政的时候,曾经下令让人收集天下所有的兵器,将这些兵器重新冶炼铸成“金人十二”,但我们都知道,这里的金人实际上也就是铜人。毕竟黄金本身就质地较软,当时的人们也不会傻到用黄金去做兵器,所以说“金人”只是掺杂了大量铜和少量铁而形成的兵器,它的铸造材料里并没有金。

铁器在战国后期被渐渐投入使用,这主要得益于当时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在这之前铁器没能被使用主要是因为这些金属本身的特点,烧制青铜只需要八百左右的温度,而烧制铁器却需要一千五百多的温度,这几乎翻了一倍。

战国青铜器

但是在快速发展的生产力下,其他各种金属也都被人们挖掘到了,所以用以区分这些金属的名称也相继出现,比如说铜、铁之类的。再往后,金也不再是所有金属的总称。而只 *** 真正的黄金,但其真实的用处也不大,只用在朝廷内的皇室贵胄显露身份上。

汉代之后,金的形状变成了马蹄样式,现在很多博物馆中也有罗列马蹄金这种金属,它的重量大约有两百五十克。但是汉代的计量单位和我们现在有所不同,当时的一两约有十六克,且汉代的一斤等于十六两,换算下来,一斤差不多就有两百五十克。

马蹄金从外观上来看有椭圆形和圆形两种,但是它的中部是空的,而底部则向内凹陷,看起来跟马蹄金十分相似,因而得其名。铸造马蹄金要用到黄金这一原材料金属,在它的上部,一般都会带有精巧的花纹,这些花纹也都是用黄金做成的,而非雕刻上去。古时人们在 *** 时会将黄金拉成细丝,而后做成各式各样的小装饰,再 *** 到整个作品上。马蹄金的中部虽然是空的,但是里面也镶嵌着琉璃片,这在汉朝时期也是相当稀有的装饰。正是因为马蹄金 *** 的材料珍贵,手艺又复杂,所以马蹄金在汉代的价值也极高,一般都是皇帝赏赐给诸侯王。放在我们现在,就相当于纪念币。

马蹄金最早出现是在汉武帝时期,据说汉武帝当年在外巡游的时候,在所到之处抓住了一只白色的麒麟,之后又有人抓到一匹马拿来送给他。当时的汉武帝很看重长生不老之说,所以他就把这两样看成了自己巡游路上的神奇境遇。等到回宫后,他下令派人用黄金来做出这两只动物的脚,马蹄金就由此而来。

那么马蹄金放到我们现在值多少钱呢?按照计算,汉代皇帝的赏金千两相当于六十多个马蹄金。但是古代的冶金技术肯定不如我们现在厉害,黄金当中自然少不了杂质,可能无法达到我们现在所说的24K纯度,所以要计算其价钱的话,就不能按照重量乘以单价来换算。

理论上来说,只有百分百纯度的黄金才能被叫做24K,但是这种纯度的黄金一般都不存在,所以后来规定只要纯度达到百分之九十九点九六及以上就可以被叫做24K金。而我们所说的18K金指的是黄金纯度要不低于百分之七十五,剩下的百分之二十五必须为其他贵金属,比如说银、镍等等。

叶子像马蹄,又像金钱,农村默默无闻的野草,现在身价不菲

马蹄金别名小金钱草、肉馄饨、铜钱草、黄疸草,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在贵州、广西、福建、四川、浙江、湖南等地有广泛分布,生长于海拔1300米至1980米的地区。是一味资源丰富的苗族民间 *** 材,有很好的开发和利用价值。

马蹄金喜欢温暖湿润的求,适应 *** 强,和其他植物的竞争力和侵占 *** 也很强,生命力旺盛,具有一定的防踩踏能力,对生长的土壤要求也不是很严格,只要排水好,在沙壤和黏土地上都可以生长。马蹄金多成遍生长,片状分布,喜光又耐荫,抗病和抗污染的能力也比较优秀。

马蹄金茎细长,被灰色短柔毛,节上生根。叶肾形至圆形,先端宽圆形或微缺,基部阔心形,叶面微被毛,背面被贴生短柔毛,全缘;蒴果近球形,小,短于花萼,直径约1.5毫米,膜质。 *** 1-2, *** 至褐色, *** 。

【拼音名】Mǎ Tí Jīn

【别名】黄胆草、小金钱草<四川>、螺丕草、小马蹄草、荷包草、九连环、小碗碗草、小迎风草、月亮草

【来源】为旋花科马蹄金属植物马蹄金Dichondra repens Forst. ,以全草入 *** 。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小草本,长约30厘米。茎多数,纤细,丛生,匍匐地面,节着地可生出不定根,通常被丁字形着生的毛。单叶互生,具柄,叶片圆形或肾形,有时微凹,基部深心形,形似马蹄,故名马蹄金。夏初开花,花小,单生于叶腋。朔果膜质,近球形,径约2毫米。 *** 2粒。

【 *** 味】辛,平。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用于肝炎,胆囊炎,痢疾,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扁桃体炎,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 *** 汇编》

马蹄金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1、马蹄金治痢疾:鲜螺丕草两三握;洗净后,捣烂并绞汁,加 *** 一两炖半小时,饭前分两次服。(《福建民间草 *** 》) 。

2、马蹄金治黄疸:荷包草、螺蛳三合。同捣汁澄清,煨热服。(《周益生家宝方》) 。

3、治眼中生疔:肉馄饨草(连根、叶)和酒酿糟捣汁饮。(《眼科要览》) 。

4、马蹄金治手指螺疔:鲜黄疸草一两,冬蜜少许,捣烂敷患处。未成脓者消散,巳成脓者促其溃脓。(《闽东本草》) 。

5、马蹄金治水肿初起:活鲫鱼大者一尾,用瓷片割开,去鳞及肠血,以纸拭净,勿见水,以荷包草填腹令满,甜白酒蒸热,去草食鱼。(《百草镜》) 。

6、治尿血:鲜马蹄金一至二两, *** 五钱。水炖服。(《福建中草 *** 》) 。

7、马蹄金治小儿腹胀:鲜黄疸草一两, *** 三钱,开水适量冲炖服;渣捣敷脐中。 8、马蹄金治伤风感冒:马蹄金五钱至一两。煎服。(《上海常用中草 *** 》) 。

马蹄金功能主治黄疸;痢疾;砂淋;白浊;水肿;疔疮肿毒;跌打损伤;毒蛇咬伤。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用于肝炎,胆囊炎,痢疾,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扁桃体炎,跌打损伤,微苦、甜, *** 冻。入水、风塔。

可以保肝降酶作用、镇痛、抗炎、抗菌、解热利胆、增强免疫、抗癌作用。作为其他 *** 物的附方,马蹄金可以治疗“拢牛”,“拢蒙沙嘿”,治“拢案答勒”,治“拢害埋冒巴”,“说凤令兰”(这些都是苗语,小编实在搞不懂意思,只能请朋友们上网搜索一下了)。

服用的时候可以内服,煎汤,外服适量捣敷,敷于患处。

马蹄金草的功能怎么样

不过马蹄金草汉字记录的功能有治痢疾,治黄疸,治眼中生疔,治手指螺疔,治水肿初起,治尿血,小儿腹胀,跌打损伤,乳蛾乳痈,肺出血,全身水肿(肾炎), *** 结石及胆结石等等。这些都是在《福建民间草 *** 》《闽东本草》《上海常用中草 *** 》《四川中 *** 志》等书中有说明的。

需要注意的是马蹄金草的使用者是要忌盐巴的哦。

小编总结

结尾语:马蹄金看上去和普通匍匐生长在地面的草本植物似乎没有多大区别,也没有特别好看的花朵,但是它的 *** 用价值确实非常巨大,现在进入人工培育后市场前景也很好,希望大家能多去了解一些植物的知识,会有不错的收获哦。

想了解农村更多的新鲜物:请关注粗心奶奶和糊涂爷爷头条号,其实粗心奶奶不粗心,糊涂爷爷不糊涂。欢迎大家提出自己的新见解。

Vivienne Dia *** nt幸运马蹄

低调自信的闪烁 最宠你的

Vivienne Dia *** nt于2013年在英国伦敦诞生,

大家可以称呼我们为VD!

# 幸運馬蹄 Nina #

在欧美,马蹄铁形状被视为“幸运”的象征,

因为西方人认为马是活力的象征,

也是重要的交通工具,

并且只有富裕人家养的起马,

因此,

保护马蹄不 *** 的马蹄铁,

就成为了可以带来好运、辟邪的象征。

希腊神话里,

「阿尔特弥斯」掌管生育和繁殖,以弯月为 *** ;

古人因此相信,马蹄铁会产生强大生命力来对抗死神。

将马蹄形状的物品放在家里,可以为家人带来好运!

马蹄向上,搜集好运;

马蹄向下,则是可以让人沐浴在好运之中。

在西方婚礼中,

新娘常用绸带将马蹄铁拴在自己的手腕上,

象征好运和生育力。

快去手刀替自己带来幸运吧!

# 異材結合 #

VD以简约经典的设计,

跳脱传统金属首饰的设计概念,

不只使用18K金和F/VS2钻石

更结合线绳创作出

适合天天搭配心情或

搭配服饰的各种珠宝饰品。


绳线与18K金珠宝的异材结合设计

不仅让珠宝更具特色,

也增添配戴时的舒适度!

结合不同颜色的绳线,

让 *** 不同幸运的Nina马蹄,

*** 不同的幸运

古代银子长什么样?全是牙印,黑不溜秋,别再被古装剧给忽悠了

相信每个人,都有捡到金银珠宝的幻想,除去作为货币本身的价值之外,金银这种闪闪发光的金属,也本能地得到了不少人的喜爱。

那么在大家的印象当中,古代的银子是怎样的呢?是不是如同影视剧中洁白耀眼,类似于马蹄铁一样的银锭?如果你这么想的话,可能就要有些失望了,都是牙印,黑不溜秋,掉地 *** 可能都发现不了,这恐怕才是过去大部分银子的真正模样,别再被古装剧给忽悠了。


尽管中国很早就有了以银子作为贸易的历史,然而在民间,银子的使用概率并不高,到了北宋期间,随着技术的提升和矿脉的开采,产银量达到了我国古代的巅峰,但是平均下来每年也不过80万两,而且大部分作为硬通货还交给了辽国作为岁币。在此之后,很多银矿枯竭,产能反而下降。

不过到了真正使用银子的高峰期,反而是在明清期间,这又是为什么呢?主要还是因为全球化发展,西方殖民者在美洲等地开采大量银矿,而明代后期隆庆开海,大量的银元随着巨大的贸易顺差流入内地,这才让寻常百姓的身边,也能够出现一点碎银子了。


但是明清两朝基本的流通货币,还是铜钱,一直到1910年,清朝末尾,清廷才颁布《币制条例》,正式采用银本位制。

而根据计算,在道光年间,一两白银,大约能换到钱一吊,,也就是1000文钱,更是差不多能够买大约70公斤的粮食。由于价值实在是太高,这也就导致了民间的贸易,大部分都是用碎银两按照重量进行交换的。


如果是生活中佩戴有银首饰的朋友,就可能会了解到,如果在戴久了,可能会发黑,这是因为银元素和空气中的其他物质发生了氧化反应,导致被氧化的银失去了光泽,这还是在很多银首饰都经过了现代的抛光打蜡的前提上,而到了古代,由于人身上的体液等原因,银子变黑的速度,也就会更快了。

而银子的价值,也注定了它会被不法之徒盯上,明朝期间,官府在明面上是并不允许民间使用白银进行交易的,这也就导致一些小作坊趁机造假,在银块当中参与其他的金属。


而区分银真伪的更好办法,之一个是看底部是否有“蜂窝”,也就是铸造时留下的不规则气体空洞,第二便是使用牙咬一下,银子的硬度,要比其他的金属软,咬上去还能留下痕迹。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来说,留下的口水,也就进一步促进银子的氧化了。

因此古时候留下的碎银子,也就成为了一副如此的模样,布满了牙印,丢在地上,就像一块黑漆漆的石头。


那么我们经常在古代看到的那种马蹄银,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它们有些是贡品,比如元代在 *** 南宋后,将搜集的白银浇铸,以五十两为一锭上交给皇帝,才有了“元宝”的由来,而清代官方铸造的银锭,同样为五十两一锭,如此大的数值,自然也不会用来日常的使用。

低矮、不显眼的“1种草”,被称为“马蹄金”,殊不知宝贵、值钱

不知道花友们都对哪些植物印象比较深刻呢?我是比较喜欢绿萝、常春藤、富贵竹、文竹、吊兰等室内植物,因为它们的叶片一年四季都比较油绿,如果我们将这些花卉摆放在阴凉、通风的办公室、客厅等地方养护,那植株的长势就会很好,甚至能够繁殖出来很多盆。但有一些野草也很好看,像节节草这种植物在农地里就是杂草,如果将20棵节节草种植到花盆里,当它们挤在一起生长的时候,那植株的观赏价值就会特别高。

另外,还有1种草也一样生长在野外,像山坡下、山上、田边、农地里等地方都有不少,这种草看起来低矮,并且不显眼,以往经常被称为“马蹄金”,殊不知这种植物比较宝贵,并且有一定的价值,经过加工和处理,就能变得比较值钱了,所以花友们要是在院子里、农地里见到这种植物,可别轻易铲除掉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低矮、不显眼的“1种草”,被称为“马蹄金”,殊不知宝贵、值钱!

马蹄金

这种看起来低矮并且不显眼的植物,它的名称就是马蹄金,不过马蹄金的别称非常多,像我们熟悉的小金钱草、荷苞草、肉馄饨草、金锁匙、铜钱草、黄疸草等,都是它的别称,为旋花科、马蹄金属的一种植物,据资料记载,它是苗族民间常用的一种草 *** ,在《纲目拾遗》也有记载到马蹄金这种植物,它的 *** 用价值挺高的,所以花友们要爱护这种植物,不要随便去踩它。

园林观赏

虽然马蹄金生长在河边、田地里的时候,看起来像野草或者杂草,不过它也有一定的园林观赏价值,马蹄金具有寿命长、绿期久、形态美,容易繁殖的特点,如果将它种植在潮湿的河边或者公园里,那植株的生长速度就会很快,它是一种优良的草坪草及地被绿化材料,堪称“绿色地毯”,也可用于沟坡、堤坡、路边等固土材料,植株的园林观赏价值还挺高的。我觉得它和家里的绣球花、绿萝、虎皮兰、龟背竹等花卉盆栽一样美。

马蹄金的形态特征

大部分的马蹄金都有特点,它是多年生匍匐小草本,植株的茎细长,被灰色短柔毛,是节上生根的一种植物。植株的叶片为肾形或者圆形,我觉得有点像铜钱草,它的叶片虽然不大,不过翠绿的叶片很有特点,花柄短于叶柄,花单生叶腋。

生长习 ***

马蹄金 *** 喜温暖、湿润气候,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而且具有一定的耐践踏能力,将它种植在肥沃、潮湿的土壤里就可以生长得很好,野生的马蹄金多生于疏林下、林缘及山坡、路边、河岸、河滩及阴湿草地上,植株的繁殖速度非常快,通常能够繁殖出来一 *** ,生长于海拔1300米至1980米的地区。

这种马蹄金,你见过吗?

汽车钥匙扣有什么特点?

现在人们平时佩戴的钥匙扣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单一,材质也越来越多,通常情况下 *** 钥匙扣的材料为金属、皮革、塑料、木头等。不同材质所制成的钥匙扣其所带给人的质感自然也有所不同。金属钥匙扣表面光滑、富有光泽,但触感冰冷,不适合冬天使用;而皮质的钥匙扣质感细腻,简约大方,深受商务人士们的喜爱。皮质的钥匙扣一般用在汽车上更多一些些。

我们可以看到汽车钥匙扣都是用皮质的,皮质的看着更加高贵奢华,能彰显身份。作为汽车的驱动开关,很多爱车之人会为车钥匙配置更加高端的钥匙扣,来匹配车。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一款高端有气质的汽车钥匙扣。

钥匙扣采用真皮 *** ,具有“奢”生活重品质,时尚很有型的理念。汽车钥匙扣的特点如下:

1.进口头层牛皮

真正的头层牛皮手感柔软舒适超强弹力,只有小针细线、慢车走形才能做出这种品质。

2.锌合金貔貅扣仔

招财貔貅搭配进口头层牛皮,拥有对时尚的好品味与欣赏眼光。

3.牛" 转乾坤

锌合金牛头设计,富寓意扭转乾坤,乾坤在手,福运我有!它还是勇气和力量的象征!

4.304不锈钢

304不锈钢圈搭配马蹄扣 *** 传统钥匙扣造型,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头层牛皮+304不锈钢圈+锌合金貔貅扣仔+幸运马蹄扣,拒绝“地摊货”,即便是钥匙扣也可以做的与众不同。

5.牛头设计·别具匠心

同音扭转乾坤,"寓意好运到来。

钥匙扣对每个车主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小小的钥匙随手一放就不知道放哪了,配上钥匙扣的钥匙不容易丢,还非常好看,真的是非常值得了。深圳市希玛实业有限公司成立是一家专业从事高端汽车用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实体企业,产品主要以:汽车精品、汽车香水、汽车摆件、挂件和汽车内外装饰件为主。上述提到的汽车钥匙扣是公司的主要产品之一,高端大气上档次,寓意扭转乾坤。


7种适合养在窗台的观赏花卉,花朵和叶子都极具观赏 ***

大部分花卉的家里都不会有特别充足的阳光,想要整天都有阳光就更难了(全日照),阳台或窗台上阳光不够充足时,可以尝试养一些原本生长在树荫下的植物,养室内也会有良好的表现,甚至可以每年开花。


1.君子兰(Clivia miniata)


君子兰养在室内是可以做到每年开花的,每次开花都有1~2个月的观赏期,在半阴的朝东或朝南阳台都能将它养好,注意保证冬春时节有较多的阳光,它会更容易孕育花箭。高温的季节一定要避免强光照射,否则会灼伤叶子。

阳台或窗台上养护可以每隔一两周转盆一次,保证叶子长得更整齐。还要注意在春秋季节薄肥少施,肥料太多或太浓容易烧伤根系,除了偶尔给一次通用型的肥料,偶尔要给促花肥。


君子兰是典型的肉质根植物,一定要避免用太粘重的土壤栽种,用腐叶土(一般选橡树叶的腐叶土)和粗沙以4:1的比例混合,适当混入树皮,将可以将它种得很好了,当然也可以用其他疏松透气的盆土栽种,但要保证盆土有较多的腐殖质,土壤呈弱酸 *** ,有利根系生长。


养护君子兰要注意避免频繁浇水,浇水时注意叶心处不要积水,保持盆土干透浇透。很多花友在室内养不好君子兰,还有可能是空气过度干燥引起的,相对湿度更好是保持在55%以上。



2.铁筷子(Helleborus thibetanus)


铁筷子适合养在冬季冷凉夏季凉爽的环境下,它是比较耐寒的,在四川、甘肃、山西、湖北等地都可以在户外栽种得很好,它在树荫下都可以种得很好。

除了环境适宜,还要注意给它提供疏松透气的沙壤土,肥力不用太大,在春季天气凉爽的时候,可以给予尽量充足的光照,天气变热之后再逐渐减少光照。


养护盆栽铁筷子的时候要注意保证环境通风,它是比较喜欢水分的,它的叶子特别大,水分散失快,注意及时补充水分,特别是春暖之后,温度逐渐升高,就要增加浇水的频率,夏季更要及时补水,冬季则会进入休眠,要适当控水。



3..银瀑马蹄金(Dichondra argentea'Silver Falls')


银瀑马蹄金是旋花科马蹄金属的多年生的草本花卉,这类型的植物都是特别喜欢阳光的,给予充足的光照,更好是全日照才能长得特别好。

银瀑马蹄金在户外光照极其充足的环境下,再加上环境温暖,它是可以直接种在地面上的,很适合作为铺地植物。


银瀑马蹄金是比较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的,在养护的时候不要让土壤持续潮湿,栽培的土壤排水 *** 要好,还要注意避免在雨水季节经常淋雨,它会有更好的观赏效果。

养成室内盆栽之后,一般都是将它养在朝南或朝东的阳台上,将它养成垂盆植物,让它的茎叶低垂下来,观赏 *** 极佳。




4.紫叶酢浆草(Oxalis triangularis 'Urp *** ea')


紫叶酢浆草是非常适合新手栽培的一种块根植物,它比较适合在春秋两季开始栽种,如果室内环境温度能够维持在18~25度之间,那四季都是可以栽种的,更好是购买块茎栽培,只要保证土壤疏松透气有良好的排水 *** ,一开始不要种在太大的花盆中,种好后及时浇透水,给适当散射光,它是很快生根发芽的。


紫叶酢浆草对光照需求不多,每天有三小时以上的散射光就可以正常生长开花。在白天的时候,它的叶子会舒展开来,夜晚的时候叶片会闭合,叶片是紫色的,开出来的花是粉色的,看起来有趣可爱。

只要避免冬天温度过低,更低温维持在5度以上,它是可以保持常年生长的。在夏天过度高温的时候,它会进入休眠状态,叶子会出现发黄枯萎的情况,这个时候一定要控水,等秋季天气凉爽之后再重新恢复浇水,它就可以重新生长。



5.狐尾天门冬(Asparagus densiflorus 'Myers')


狐尾天门冬的中文正式名叫“迈氏非洲天门冬”,它的形态会更有人喜欢,它的叶子长得特别紧凑,整个植株的形态就会像一条条狐狸的尾巴,如果它的茎叶长长之后就会低垂下来,会更有观赏效果,它就会比较适合养成中大型的盆栽。

狐尾天门冬的根茎底部会长出很多小块根,在养护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土壤持续潮湿,它是比较耐干旱的,养护时要避免过度频繁浇水。

它比较喜欢常年温暖凉爽的环境养护的位置要有较多的光照,这样它的叶子才会长得紧凑,在过度缺乏光照的地方,叶子会徒长,叶片会长得稀稀拉拉,会影响观赏。


狐尾天门冬养成盆栽后要保证盆土干透浇透,冬天更低温要维持在5度以上,还要注意不要养在密闭的空间,要注意保持45%以上的空气湿度,空气干燥的时候要想办法增加湿度,否则叶子的状态会变差。



6.金叶过路黄(Lysi *** chia nummularia 'A *** ea')


金叶过路黄是属于报春花科珍珠菜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它会匍匐在地面上生长,如果是在我国南方地区,就会直接将它作为园林植物布置在花坛的边缘处,或者是布置在石板路的旁边,可以作为铺地植物观赏。

金叶过路黄比较耐阴,但在过度阴暗的地方,它的叶子会由金 *** 变成绿色,会影响观赏。


养护的时候可以较为充足的光照,它的叶子就会变成金 *** ,还能在春末夏初的时候开出 *** 的花朵。其实,金叶过路黄也是很适合养成垂盆植物的,特别适合养在朝东或朝南的窗台边,让它的茎叶低垂下来,就能长成非常美观的吊盆植物了。



7.玉簪(Hosta plantaginea)


玉簪花有非常多的品种,植株大一点的品种可以种在庭院里,作为景观植物观赏它是有极强的耐寒能力的,也非常耐阴,在树荫下也可以种好养护的时候。要注意保证土壤肥沃疏松、有良好的排水 *** 。


玉簪花不要种在过度阴暗的地方,因为它是比较容易招惹蛞蝓(鼻涕虫)和蜗牛的,如果环境过度阴暗,玉簪花很容易被这些小虫子吃光叶子。


盆栽养护玉簪花要注意选择疏松排水好的土壤,不要过度频繁浇水,每天要有3~6小时以上的光照,还要注意保证盆土干透浇透,要避免浇水太频繁,不要让土壤持续潮湿。在生长期间可以每隔2~3周补充一次通用型的水溶肥,施肥的浓度要比平常低一些。



早期黄金货币:形制、金属成分与科学鉴别


先秦时期,用黄金 *** 贝货至迟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或更早。如青海上孙家寨墓地出土的卡约文化中期木胎包金贝,山东沂水刘家店春秋中期墓出土的包金铜贝,山西侯马上马村春秋中晚期墓出土的包金铜贝,河南汲县三彪镇与辉县琉璃阁春秋晚期墓出土的包金铜贝,山西潞城战国墓出土的包金铜贝,河北灵寿县战国墓出土的金贝,北京延庆军都山东周时期墓葬出土包金铜贝。这类包金铜贝或金贝,常与其他金箔、金片、金项饰、包金铜泡、金剑柄、金耳环、金牌饰、串珠等器物共同出土,是一种以木材、铜为基础的黄金装饰品(或直接以黄金做成),其本质是模仿贝货的形态而制,既可以用作装饰,也可以作为货币。

一、形制

贝在早期兼具货币和装饰功能,在商代已有发现。铜贝币和海贝在西周、春秋时期比较流行,至战国时期开始走弱。目前发现的实物,包金贝较为多见,纯金贝比较少见。图中这枚包金贝重3.1克,表面金层完整,铜胎有绿锈长出;纯金贝由黄金铸造而成,为河北灵寿中山国遗址出土,重2.9克,通体光亮,金色温润,纯金贝应该是称量的,也不排除装饰的作用。


包金贝与金贝(中国钱币博物馆藏)


战国秦汉时期,黄金已被较多地用于馈赠、赏赐甚至贸易等,常以“镒”作为重量单位,可以确定为货币形态的主要是金饼、金版,还有马蹄金、麟趾金。

金版和金饼,当是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黄金货币,多发现于楚国地域,如湖北、湖南、安徽、河南、江苏,远至陕西也有发现。金版呈扁平状,也称版金,为不规则的方形或类似长方形,大致分两种,一种中间微凹,四角向外申张,类似龟壳;另一种呈不规则长方形,类似板瓦形状。在时间上,前者早于后者。版面钤印文字,多为方印,少数为圆形印。金饼,形如饼状,呈圆形或椭圆形,有的钤印或刻有数字符,光滑的金饼正面向中心凹陷。金版和金饼都属于贵金属称量货币,使用时根据需要切成小块,用天平称量支付,主要用于大宗商品交易。


楚国“郢称”金版(中国钱币博物馆藏)



楚国“盐金”金版(中国钱币博物馆藏)




上海博物馆藏各类楚金版的形态


中国钱币博物馆藏的“郢称”金版,重2 *** .1克,是典型的方形钤印楚金版。这些钤印是黄金货币成色质量的保证 *** 标记,边缘的切割痕清晰可见,背面有类似布纹的痕迹。楚国“盐金”金版,重81.7克,有圆形钤印,上边界是切割形成的。



汉代“金饼”(中国钱币博物馆藏)



汉代“金饼”(浙江省博物馆藏)

金饼多出现在汉代,上图中国钱币博物馆藏汉代金饼,重247.4克,中心部分由于铸造过程中的重力收缩作用而塌陷。在金饼正面出现的这种塌陷或开裂有一个特点,就是开裂沿着金属晶格的边界延展,这在很多金饼上都能观察到,这也是金饼铸造自然状态的一个重要特点。金饼背面多为不规则的瘤状分布,边缘可见到类似不规则水波纹分层。上图浙江省博物馆藏汉代金饼,重 *** 克,底部有不规则的较多瘤状物,边缘有分层的不规则波纹,特别要注意的是正面,这枚金饼中心部位的塌陷,要比通常见到的其他金饼正面的凹进深度更大,图中右上方凹陷区域,其晶格间界几乎完全与上面脱离,但仍然保持着晶格间的自然开裂,甚至还有开裂间隙中网状相连现象。


西汉“马蹄金”(左为中国钱币博物馆藏,右为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上海博物馆 *** 汉“马蹄金”


西汉“马蹄金”是早期黄金货币,图中所示(中国钱币博物馆藏)重287.3克。“马蹄金”以形如马蹄得名,内部有不规则的螺旋纹,特别是“马蹄”的后足部分为两部分,其铸造工艺至今仍是谜。还有一种正面为圆形(或不甚规则近似圆)背面中空(国家博物馆与上海博物馆藏品),周壁向上斜收,口小底大,形如圆足兽蹄。这两类或都可统称为“马蹄金”。刘贺墓出土的马蹄金、麟趾金则与河北定县出土的类型相似,都有掐丝贴花镶琉璃的装饰。



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马蹄金、麟趾金



二、金属成分

关于早期黄金货币含金量的问题,在学术界和收藏界,还很少有从科学角度, *** 地对早期黄金货币的成分进行探讨。同时,含金量的高低,也在研究、收藏早期黄金货币时得不到正确的认识。以往主要依据成色,认为含金量越高,表明黄金冶炼技术越先进,这种笼统的看法对战国、汉代黄金货币的成分缺乏科学认识。先秦至西汉时期,有利用自然金和人工冶炼黄金的现象,不能简单的将含金量高低与冶炼或提纯技术相对应,而且一直以来,对金中银、铜含量也缺乏科学数据的分析。

《中国历代货币大系·先秦货币》第1152-1156页全面列出了1990年以前出土的楚金币纯度,其中江苏盱眙穆店南窖庄的36块金币(包括金版和金饼)据报道含金均为99%,但从整体数据来看,楚金币的含金量在70-99%不等,未见地域 *** 规律。1984年出自河北灵寿县战国早期墓的4枚纯金贝,据报道含金均为 *** %;江苏徐州邳县张楼乡出土的郢爰,经报道用光谱半定量分析,含金约85%,银约10%,铜约3%,还含有1%以下的锡、铅、铁等杂质元素。战国时期的“郢爰”含金量不稳定,或认为有的郢爰含金仅为70%,90%以下的也不少。宁夏固原出土的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的楔形金块,似为从一整块金饼上切割下来者,据报道,经当地人民银行测定含金量仅为82%。以往关于早期黄金货币成色数据的报道,大多未指明分析 *** ,也未给出银、铜的成分数值。为此,对中国钱币博物馆馆藏的部分战国、西汉黄金货币,采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能谱仪(XRF)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如下:


中国钱币博物馆藏早期黄金货币的金属成分(wt%)

名称

年代

重量(克)

Ag

Au

Cu

Fe

郢爰

战国

33.33

1.4

96.8

0.3

0.7

卢金

战国

49.8

9.4

87.9

2.0


金饼(大)

西汉


1.0

98.9



金饼(小)

西汉


1.5

98.4



马蹄金

西汉

254.06

马蹄金属,马蹄金属于草坪吗-第1张图片-

1.8

97.5



马蹄金

西汉

265.45

0.6

99.2



从表中数据来看,两枚战国时期的金版,都不是纯金。郢爰含金96.8%,铜0.3%、银1.4%,微量的铁可能是表面灰尘引起的;卢金的含金量只有87.9%,铜2%,银9.4%。两枚西汉金饼,纯度达到98%,都含有约1%的银;两枚西汉马蹄金的纯度不一样,分别为97.5%、99.2%,前者含银1.8%,后者含少量银0.6%。西安尤家庄战国墓出土的一件楚郢爰(现 *** 安市考古研究所),经XRF分析,含金96.8%、铜0.5%,也不是纯金。曾有报道金币中铁含量过高的情况,这是有问题的。洛阳发现的西汉金五铢,曾有人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作无损分析,含金93.98%,含银量为0.74%,含铜量为0.7%,含锌量为0.09%,含铁量为4.48%,也不是纯金。铁与金不能互熔,检测到的铁很可能是由于样品表面的污染物(如土壤或灰尘)引起的,而并非金五铢本身的元素组成,也可能为误读,金中不可能有如此高的铁含量。

综合以上科学检测和报道的数据,早期黄金货币含纯金量都在100%以下,为数不多的可达99%,都含有一定量的银(通常在3%以下、有的高达10%以上)或少量的铜(不超过3%),有时偶尔存在未检出的杂质元素。值得注意的是,西汉马蹄金的含金量,较战国时期的金版有了明显提高,可达99%。

通过对先秦两汉金制品的技术研究,早期黄金制品的材质和功能可能在战国晚期至西汉初期发生转变——含金达98%以上的较纯黄金在这一时期出现,西汉初期黄金制品特别是金饼,其纯度较先秦时期的金制品有了明显提高,这是从战国到西汉黄金货币纯度变化的一个显著时间特征。有一些战国时期的黄金货币,含金在96%以下,而且含有一定量的银或少量的铜,可能是利用自然金进行初步冶炼或熔炼而成的。在古代,虽然能获得铜、铁、铅、锡、金、银等单质形态的金属,但并无现代意义上的纯物质概念。对于早期黄金货币来说,并非一定要得到纯度为99-100%的纯金,只需成色和重量满足货币的基本需要,即可用于铸币。早期黄金货币的金含量并不一致,而且有的成色在80%以下,也没有添加铜作为合金元素,这些现象说明当时还处于利用自然金的阶段,成色较好的自然金或用于直接铸币,对于成色较差者,或与成色更好的混合熔铸,或经过初步的提纯(并不提纯到100%的含金量)使其成色达到80%以上,在这一含金量的取值范围内,金的颜色并无显著 *** 变化。从金银铜三元合金的成分与颜色关系图来看,早期黄金货币金属成分所在区域为红 *** ,黄金作为货币使用时,在含金80%以上、含银10%以下,含铜3%以下的成分波动范围内,对黄金的视觉感受是没有显著变化的。



金银铜三元合金的颜色


战国末至西汉初,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铸币对黄金纯度的要求进一步提高,铜器鎏金技术可能与黄金冶炼、提纯技术同步(或稍后)发展(鎏金最常用的 *** 可能是使用金汞剂,金汞合金的引入可能是当时使金与银等其他矿物杂质分离的 *** 之一),真正提纯黄金的技术可能在这一时期掌握。西安上林苑出土的马蹄金和麟趾金,据报道,其纯度达97%;汉代金饼、马蹄金和麟趾金的含金量一般都在 95%以上,更高可达99.3%;江苏盱眙汉墓出土的楚金币纯度均达99%。南昌海昏侯墓出土的大量金饼、马蹄金、麟趾金的成分分析表明,含金量都在98%以上,几乎没有其他杂质。这种黄金纯度的进一步提高不仅反映在钱币上,而且在装饰品中也得以体现。徐州狮子山西汉墓 *** 土的金羊头饰品,有两件纯度达99%。另一方面,即使到了西汉初期,黄金提纯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经过提炼的纯金并没有完全取代自然金。并非这个时期所有的金器都是纯金,有很多含一定量的银与少量铜杂质,如甘肃武威旱滩坡出土的西汉金头花,含金84%、银16%。


三、科学鉴别

黄金是大众喜爱的贵金属,它 *** 着财富和永恒,不仅具有保值、避险功能,而且一直都是硬通货。虽然在纸币和电子货币时代,人们不用黄金直接作为支付手段,但黄金从来都是稳定、可靠的象征。1971年,美国切断美元与黄金的兑换,并没有彻底割裂黄金与货币的联系,瑞士央行就一直以充足的黄金储备作支撑,维持其备受全球赞赏的银行业务和稳定的瑞士法郎,直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抛售黄金。1999年,欧洲十五国的 *** 银行宣布,黄金继续作为全球重要的货币储备之一。可以说,人们收藏投资黄金的热情从未减退。历史上的黄金货币是贵金属收藏与投资中价值较高的一类品种。近几年来,不乏见到一些早期黄金货币中的赝品或存疑者,很容易迷惑人,下面试举数例。

(一)金版

2016年6月,对一枚所谓的楚金版进行分析鉴别。这枚金版重60.7克,正面为四联小方块,正面有一层锈蚀,看起来灰暗无光,背面覆盖一层绿色锈蚀,可能为铜锈,戳印图案的线条粗糙。采用便携式XRF对正面进行两次成分检测,含金分别为79.5%、铜8.3%、铁10.3%,金91.1%、铜2.2%、铁5.8%。铁含量过高,可能是表面锈蚀中的土壤元素。平均含金量仅85%,显得过低,而含铜量过高,以致于表面生成了绿锈。显然,这枚金版属赝品无疑。


假金版


假金版XRF成分检测(wt%)

Cu

Fe

Au

2.2

5.8

91.1

8.3

10.3

79.5




假金版XRF检测能谱图


(二)假金饼

2015年8月,笔者对一批金饼(总数约有50多枚)进行了观察分析。


赝品金饼

这批金饼的表面形态,与正常的馆藏汉代金饼有很大差异。从上图可以看到,正面的塌陷区域不是从外到内自然地向中心凹陷,呈现出不规则的过渡,显得极不自然;图中(V字形开口向左)金饼表面的龟裂纹,不是沿金属晶格边界随机分布,而是与周围金饼基体脱离,这种现象与馆藏金饼不符,这些都说明铸造工艺存在较大 *** 。背面都是不规则的块状突起,完全没有类似不规则状的边缘水波纹分层以及瘤状分布。这些特征都说明这批金饼系赝品。更为不同寻常的是,这些金饼正面全部都有V字形记号。尽管V字形记号在汉代金饼上有发现,但并非普遍现象。对这些金饼采用便携式XRF成分检测发现,纯度也比已知的汉代金饼低,而且含银量过高。汉代金饼的含金量能达到98%以上,而且银含量都在2%以下。从金属成分的角度来看,这批金饼当属伪造。


赝品金饼的金属成分(wt%)

Au

Ag

*** .2

10.8

88.7

11.3

96.1

3.8

88.8

11.2

*** .4

10.6

96.5

3.4

*** .1

10.9

96.8

2.9


(三)私人藏家金饼


私人藏家金饼

笔者曾于2015年1月见到一位私人收藏家的金饼,如上图。这枚金饼的正面塌陷、背面边缘类似不规则状水波纹和瘤状物分布,似乎都与汉代金饼很相似。但仔细观察发现,正面龟裂纹没有沿金属晶格多边形分布的自然特征,而且纹路粗糙似刻画形成,显得杂乱无章。采用便携式XRF成分检测,含金91%、银9%,纯度较低,而且银含量过高。综合判断,这枚金饼还是存有很大疑问的。


(四)假金饼

2016年5月,对一枚金饼进行分析鉴别。这枚金饼的正面有沿金属晶格的自然龟裂纹,从四周向中心呈凹陷状。背面边缘向中间的两层纹路分布较厚、呈片块状,且层次感过于粗犷,中间敞口区域较大,特别是金 *** 与暗红 *** 域界限分明,这些特征都与汉代金饼不同。采用便携式XRF进行成分检测,分别对正面中心、正面边缘和背面边缘三个部位进行分析,发现这枚金饼系纯金制成,未见银、铜等其他杂质元素。早期的黄金货币,未见有完全纯金制品,或多或少含有少量的银或铜。这枚金饼的纯度如此之高,值得怀疑。综合背面特征与金属成分来看,这枚金饼存在很大疑问。




金饼XRF成分检测(wt%)

分析部位

Au

正面中心

99.6

正面边缘

99.7

背面边缘

100.0

金饼XRF检测能谱图


(五)金版

如下图所示一件金版,周边虽然显示清晰的切割痕迹,但在切面有过多不规则的划痕(图中正下方边缘),文字 *** 四方形的边框线条不连贯,深浅、粗细都不均匀。除了切割痕迹与钤印边框有较大出入外,最为重要的是文字笔画结构与“陈称”金版不符,以图中右下角方框中的文字为例(与真品对比、见下图中国钱币博物馆藏品),中间部分类似三角形的笔画,左右两侧文字笔画与结构,都存在省略和不完整的现象,比如叉形符号与右上方的人字形笔画,特别是再往上方的类似木字形笔画,写法错误,而且从整体上来看,字迹钤印的深浅也不均匀,左下方框中的文字根本未钤印出清晰的字形。系仿造“陈称”金版。



“陈称”金版(中国钱币博物馆藏)

有一件所谓的汉代马蹄金,通体绿色锈蚀,这在已知的汉代马蹄金中是没有的,因为马蹄金纯度高,不可能长满如此多的绿锈,从图中外观形态来看,也不像是与铜器接触产生的。战国包金铜贝表面的绿锈是由于铜胎本体腐蚀所致,并不是黄金本身产生的。前文所列金版,含铜量高达8%,在表面生成了明显的绿锈。因此,这件马蹄金拍品,表面布满的绿锈如果不是人工所为,就很可能是来自含铜量较高的金属本体,对于其真实 *** 必须特别谨慎。




四、小结

早期黄金货币的含金量,有在90%以下的,早期金版或金饼,含有少量的银或微量的铜,要根据实物可能的时代和表面特征进行综合判断,不能简单地以含金量高低作为判断标准。鉴别金版、金饼等早期黄金货币,要观察表面塌陷状态是否自然,或如果含有银、铜以外的其他元素,也是不正常的,而且,早期黄金中的铜含量是很低的,如果超过一定数值范围(3%),在收藏时也要特别注意。还见到过一些藏家的金饼,有的表面长出绿锈,需要特别注意。金饼、金版是不可能出现绿锈的。这些有的可能为铜饼鎏金,有的或是赝品里面掺铜较多,有的可能为黄铜铸成。因此,在收藏金饼时要特别注意观察上面提到的金饼表面物理特征,并结合科学分析 *** 予以鉴别。


原文刊于《江苏钱币》

——黄维 中国钱币博物馆

标签: 马蹄金 马蹄 草坪 属于 金属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