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哪种好怎么选,食用油的标准号对照表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67 0
葵花籽油、花生油、玉米油哪个吃着更健康?买油认准这几个字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一聊厨房里常见的几种食用油。一说起哪种油更健康,很多人都会犯愁。别担心,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解惑,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葵花籽油、花生油和玉米油这三种常见的食用油,看看哪个更适合我们的健康需求。

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葵花籽油。葵花籽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亚油酸,这是一种对心血管健康非常重要的营养素。此外,葵花籽油还含有维生素E和α-生育酚,这些抗氧化剂可以帮助我们抵抗自由基的侵害,延缓衰老。

接下来,我们要说的是花生油。花生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此外,花生油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多种矿物质,这些营养素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那些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适量摄入花生油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

最后,我们要说的是玉米油。玉米油含有丰富的亚油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同时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谷物醇,这些营养素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都非常有益。此外,玉米油还含有丰富的植物甾醇和磷酸酯,这些物质可以帮助我们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总之,葵花籽油、花生油和玉米油都是健康的食用油,选择哪种油主要取决于我们的饮食习惯和个人偏好。此外,我们在购买食用油时,要认准产品标签,了解产品的营养成分和生产工艺,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食用油。在选择食用油时,我们要注意选择优质的食用油,尽量避免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和不健康的反式脂肪酸。同时,我们还要适量摄入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α-亚麻酸和亚油酸。希望大家在选择食用油时能够认真考虑这些因素,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健康、美好!

浅议对食用油的认识及选择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抛弃了猪油,开始使用调和油炒菜了。

那是因为专家们的言论告诉我们“猪油是不健康的,长时间食用猪油会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甚至死亡”。

上世纪90年代初,这种言论开始慢慢流行,也不知道是谁说的?反正就是很多媒体,都在潜移默化的告诉你,猪油是很糟糕的东西。

后来又有专家说猪油致癌,是健康杀手!那时的老百姓都很听专家的话,相信专家。短短的时间里,猪肉市场里猪油从香饽饽一下子变成了一钱不值的垃圾。

再后来,食用调和油出现在各大超市卖场!漂亮的包装,清亮的色调,加上一堆看不懂的营养含量专业术语,以及专家们铺天盖地的宣传广告。一下子,使用调和油成了时尚,成为了高大上的所在。在短时间迅速占领了全国市场。

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科技知识的普及,人们终于发现,食用调和油里面那些我们看不懂的含量表以及一些化学名字,不知到底是怎么回事,于是对食用调和油有了一些质疑。同时,也有一些实验证明,猪油是健康的食品,适量的食用对身体是有益的,而且猪油还是不可缺少。因此就有了关于食用油如何选择的争议。

我觉得,任何事物都不要走极端,任何东西都有两面性,有利有弊。中庸之道之所以盛行几千年,道理也在于此。

我们要头脑清醒,有主见,做一个理智清醒的知识接受者和物质消费者,而不要人云亦云,去跟风走极端。

所以,猪油我一直没有抛弃,猪油钵也一直在我家厨房案头。做菜有选择性地用动物油和植物油,适当的作一些转换,不但能使菜肴丰富营养,还能调剂调剂口味,做出色香味俱全的佳肴美馔。

因此,专家们的忽悠于我无效。你们也可以看看那些偏听偏信专家的话,一味极端排斥猪油(动物油)的人,有几个是头发柔顺、脸色红润、皮肤 *** 的?有的多是脸黄皮皱、皮粗肉糙,不信你就到你周围的人群中仔细瞧瞧!

而反观周围的人群中,据我所知的,让动物油、植物油、调和油都能入菜的人,基本上是脸色红润,皮肤顺滑,头发柔顺,呈现出一幅“富态相”。

综上所述,猪油的食用(包括一些动物油),在中国历史悠久,形成了饮食习惯;植物油也有相当长的食甪历史;至于调和油则是近几十年从外国引进来的,被专家们宣传,推广,才逐渐成为了时尚和新宠的,但是,现在人们对它也有了些微词了。

我还是那个观点,中庸之道,不搞极端。动物油(包括猪油)、植物油、调和油都要吃,轮换着吃。因为人体是需要多方面的营养元素的,每一种油对身体都有作用,只是不要过量就可以了。

(二0二三年九月于惠州)

全国哪种食用油更好吃?经评选,这6种油榜上有名,你吃过几种?

食用油,在中国使用历史由来已久。

自周代起就开始在我国使用,主要以动物油为主,东汉时开始使用植物油,到了三国时期,芝麻油大量盛行。

作为日常烹饪中的必需品,油扮演着独特的角色。在烹饪美食时,没有酱醋茶都可以,但是没有油,那可真是做不成饭。无论是煎炒烹炸,只要用上几滴油,就能将食物的口感完美的展现出来。

不过市场上油的品种琳琅满目,其品质,口感,外观,配料,产地等都是人们越来越关心的,不同种类的食用油让人们在选择的时候也总是犹豫不决,不知道到底哪一种食用油好吃。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6种不同种类的食用油,都是经过一系列评选的,口味比较不错,看一下你吃过几种?

1、花生油

要说哪种油好吃,花生油是数一数二的好吃。

花生油颜色清透泛淡黄色,但是味道闻起来比较浓重,炒出来的菜也特别的香,而且耐高温,非常适合煎炸食物。不过花生油的热量高,脂肪含量也高,所以不建议过量使用。

2、玉米油

玉米油是食用油当中使用率比较高的一种油,它的价格实惠,所以食用人群比较多。玉米油的颜色金黄,清香扑鼻,炒菜不易有油烟,特别适合烹炒和煎炸食物。这种油是通过玉米胚芽中提炼出来加工出来的,它里面的粗纤维素比较多,有助于润肠通便。

3、菜籽油

说到菜籽油,想必很多人都不经常吃。菜籽油主要是用油菜籽和香菜籽榨出来的一种油。菜籽油的颜色特别的清澈,颜色金黄,而且带着一种植物的芳香味道。

一般用来煎炸食物比较好,在煎炸时容易起泡,可以等到泡沫消散再开始烹饪,这种油炸出来的食物颜色鲜亮好看,看起来让人特别有食欲。

4、橄榄油

橄榄油,相对于其他的食用油来说营养更加丰富,尤其抗氧化效果很好,所以平常我们除了用橄榄油做菜,还可以见到用橄榄油做化妆品。

从颜色上来看它比较清淡,有黄绿色,蓝绿色等,口感吃起来也有一种天然的植物香味。橄榄油最常使用的方式是用来蒸煮炖,凉拌,不太适合用来爆炒或者煎炸食物。

5、大豆油

大豆油是是目前世界上被运用最广泛的一种食用油,它出油率较高,价格便宜,产量又多,可以说囊获了了市场上的半壁江山。

大豆油也是北方人非常喜欢的一种食用油,好的大豆油颜色很浅,清澈透亮,不过唯一不足之处就是保质期较短,而且低温易结晶。但是炒出来的菜口感非常的细腻爽口。这里也要提醒大家:买大豆油尽量不要买转基因的大豆油,毕竟健康才是之一位。

6、茶油

茶油可能平时吃的人不太多,但是做菜确实很好吃。

好的茶油可以说是色香味俱全的一款食用油,因为榨油之前,需要将山茶子用柴火焙干,这样加工后的油水份少,香气浓,颜色金黄,烹饪的食品味道也会特别好!

以上这6种食用油,无论是用来炒菜还是用来煎炸食物,都是不错的选择,都是食用油中的数一数二的好油,也是人们非常喜爱的,相信这6种不同类型的食用油,能够满足你对食物不同做法的需求。你还知道哪些种类的食用油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一下,一起来讨论下你最喜欢吃的食用油吧!

食用油有那么多种平时选择哪种比较好?

作者:知乎-大咖来了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918224/answer/2674352146
来源:知乎

谢邀,我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油菜遗传育种学家王汉中。有关食用油的话题,我在参加大师课堂《科学家讲科学》节目中跟广大青少年科普过类似话题。现在我用知乎的官方号跟广大知乎网友分享下食用油营养方面的相关知识。

我们先从人体营养元素开始谈起。食用油作为人体三大主要营养素之一。人体的最基本单元是细胞,细胞最外层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双分子结构,也就是说人体细胞膜大概70%以上都是由脂肪酸所构成的,所以它是我们身体结构所必需的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

食用油的两大功能,之一是必需脂肪酸的来源,第二是油溶性营养素的介质。

什么是必需脂肪酸?我们知道,脂肪酸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又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也就是油酸),还有多不饱和脂肪酸,比方说欧米伽6(omega-6)和欧米伽3(Omega-3)。所谓必需脂肪酸就是我们人体需要但是自己又不能合成,这一类脂肪酸叫必需脂肪酸,比如亚油酸(omega-6)和阿尔法亚麻酸(Omega-3)。

不同的脂肪酸对我们人体具有不同的功能。很多研究表明,当我们控制饱和脂肪酸摄入量时,它可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也就是说饱和脂肪酸原则上是一类对我们人体健康不利的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油酸,它可以进行双向调节,可以促进身体的愈合和炎症类疾病的治疗,所以它是一类比较好的脂肪酸。

再一个是亚油酸也就是欧米伽6(omega-6),我们简称为「清道夫」,人体血液里的胆固醇只有跟亚油酸结合,才能够把它代谢掉。

阿尔法亚麻酸(α-亚麻酸)也就是欧米伽3(Omega-3),是具有三个双键的多元不饱和脂肪酸。人体脑浆的干物质含量中大概10%都是阿尔法亚麻酸及其衍生物,人脑分管学习的海马细胞的25%的物质都是欧米伽3,所以欧米伽3这类脂肪酸对我们的学习能力、记忆力、视力、脑力都是高度相关的。

那么什么才是比较合理的脂肪酸组成?

首先,饱和脂肪酸含量应该越低越好。我们天天要吃肉,动物食品里已经含有足够的饱和脂肪酸,我们吃食用油就不是以补充饱和脂肪酸为目标了。所以,好的食用油一定是饱和脂肪酸含量越低越好,油酸含量要高,然后亚油酸含量、亚麻酸含量也要比较高。

从营养学角度看,就是亚油酸含量跟亚麻酸含量的比值,也就是欧米伽6和欧米伽3之比,营养学家建议比值是(1~6):1,也就是说欧米伽6比欧米伽3要高一点,当然欧米伽3也要有一定的含量。油酸是维护稳定的,所以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脂肪酸的组成,而且它不能有短板。

营养学也有木桶理论,一种食用油的好坏不取决于含有的更高营养物质,比如很多食用油,油酸含量很高,但是欧米伽3含量没有;或者欧米伽6含量很高,油酸含量没有,这些都不是健康的食用油。比如,市场上卖得最贵的橄榄油,它的脂肪酸组成是不科学、不合理的,也就是对健康是没有多少好处的。因为橄榄油中必需脂肪酸欧米伽3含量等于0,而且另外一种必需脂肪酸欧米伽6(也就是亚油酸)含量基本在6%以下。这两种人体必需脂肪酸欧米伽6和欧米伽3加起来,橄榄油会低于7%,所以说它不是一种健康的食用油。

大家日常使用的有一种油叫低芥酸菜籽油(芥酸含量≤5%),它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只有7%,是目前所有大宗植物油里含量更低的,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的组成也最为合理。还有一种食用油就是豆油含有的欧米伽6达到百分之五十左右,欧米伽3也达到9%左右,它的油酸含量稍微低一点,饱和度稍微高一点约12~15%。
综合来说,食用历史悠久的菜籽油、豆油,它们的脂肪酸组成是相当合理的,品质能够跟它们相比的话,就是核桃油。

下面我们再来谈下食用油消费的第二个误区。

有人说要买清亮的。这跟油的第二大功能有关系,食用油的第二个功能叫油溶性营养素的介质。那么什么叫油溶性营养素?我们知道,油料作物种子里,比如油菜、大豆等都含有很多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一些营养素,而这些营养素只溶解于油、不能溶于水和醇,比如维生素E、甾醇等。凡是我们看到很清亮的食用油,它的油溶性营养素含量是比较低的。可以说油溶性的营养素是否丰富,应该作为评价食用油好坏的第二个标准。

中国农科院油料所黄凤洪研究员团队专门从事加工方面的研究。他们发明了微波压榨的全新加工工艺,不添加化学试剂,同时也不用高温。它的温度基本上控制在100摄氏度以下,也不会产生一些苯并芘等有害物质,但是油溶性营养素基本都保留了。

所以,我们要选择什么食用油好或者说什么是好的食用油,其实就取决于两个因素。之一个是原料,原料决定了它的脂肪酸组成是否合理,油溶性营养素本身是高还是低,这是之一个因素;第二是要有好的加工工艺。我们把它概括为「四高两低」。

「四高」首先是指油酸含量高,第二是亚油酸含量比较高,第三亚麻酸含量也要含有一定的量,第四就是油溶性营养素含量也要高。

「两低」首先是饱和脂肪酸含量要低,第二低是风险因子如反式脂肪酸很低或者是没有。

如何辨别哪种食用油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这个也很简单。冬天我们可以把食用油放到户外,低温条件下凡是容易结凝的,就是容易固化像猪油一样的形状,它的饱和脂肪酸含量肯定高。饱和度越高,那么它的凝固点也就越高,像菜籽油在零下二十摄氏度,它还是液态的,说明它的脂肪酸饱和度很低。

有的食用油比如棕榈油15摄氏度以上它就变成固态了,因为棕榈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50%以上,所以很多调和油要看它的配料,如果加入棕榈油调和,那么它的饱和度肯定是比较高的。

我们日常生活中到底如何加工、如何使用不同的食用油呢?

我们煎炸食物时,一定选择油比较稳定、饱和脂肪酸含量又不高的,比如橄榄油、茶籽油,也包括高油酸的花生油等等。

我们要凉拌、炒菜时,可以更多选择菜籽油、豆油。

综合来看,我们选择养育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菜籽油和大豆油,再加上核桃油。这三种食用油可以维护人类身体健康。

食用油也有“添加剂”?这才是全国公认“最健康”的3种油

食用油也有“添加剂”?这才是全国公认“最健康”的3种油。哈喽,大家好,我是大厨江一舟,今天又到了和大家分享美食的时刻了,你准备好了吗?

食用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厨房调味品啦,超市当中的食用油品类繁多,大家知道如何正确的挑选食用油吗?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食用油有大豆油、调和油、玉米油菜籽油,花生油还有核桃油,究竟哪种食用油吃了对我们的身体最健康呢?

经常在家买菜做饭的朋友,如果不会挑选食用油的话,赶紧跟着我来看一下吧!并不是所有的食用油都适合长期食用哦,食用油也是有添加剂的,今天我就分享给大家全国公认更好吃的三款健康油,话不多说,接下来就和大家直接分享干货啦。

如何正确的挑选食用油?

No.1看配料表

我们无法从食用油的内部判断他的好坏,所以只能从食用油瓶身上来观察他是否是健康油啦。聪明人去超市里买食用油时,之一眼观察的就是它瓶身上的配料表啦。

像我们所说的调和油,它是由多种食用油混合加工而成的。花生油则是只有花生做出来的,如果还有其他配料那么就有可能是添加了其他的化学添加剂。

所以我们在买食用油时,一定要观察它的配料表。配料表越简单,就说明这款食用油越健康吃起来更加放心。越越简单的东西越健康。

No.2看加工工艺

配料表下面的第二项就是加工工艺啦,食用油的加工方式一般会分为两种。一种是物理压榨,还有一种就是化学浸出,顾名思义物理压榨他的方式更加简单。

物理压榨从更大程度上保留了原材料原汁原味,同样保质期比较短。这种加工方式成本一般都比较高,使用的原材料比较多,但出的食用油比较少,同样也最正宗。

化学浸出这种加工方式更加快速,因为食用化学添加剂,所以这种食用油它的保存时间更长一点。加工方式比较简单快速。价格来说,也比较便宜。偶尔吃一次两次,还可以,但不建议大家长时间吃哦。

No.3看质量等级

现在的食用油一般会分为三种,分别是优级一级和二级。对于不差钱的朋友来说,可以选择优级食用油,一级食用油更加简单一点。质量差的就是二级食用油了。

那么哪三种食用油更健康呢?

之一种:花生油

甭管是啥牌子的食用油,最健康的就是花生油啦!花生油的配料表比较简单,而且采用的是物理压榨。花生油在我们国家使用频率还是比较高的,对于不差钱的朋友来说可以选择优级花生油。

花生油的沸点比较低,适合炒菜但不适合油炸。如果想要炸东西的话大家可以选择大豆油或者是菜籽油。

第二种:橄榄油

橄榄油可以说是最健康的食用油啦,它采用的是冷压榨方式。更大程度保留了橄榄本身的营养价值,它的沸点比较低,适合凉拌或者是涂抹面包食用。如果温度比较高的话,就不建议使用橄榄油啦。

第三种:核桃油

第三种最健康的食用油就是核桃油,核桃油里面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特别适合中老年朋友吃。天冷后多吃它可以益智健脑,不差钱的朋友可以选择这种食用油。同样价格也高一点。

好啦,以上就是关于本篇文章的具体分享啦。你还知道哪种食用油最健康吗?欢迎评论区分享给我们。喜欢本文章,记得收藏加转发。咱们下期见。

食用油哪种好怎么选,食用油的标准号对照表-第1张图片-

别总用一种油炒菜!选食用油看这 2 点,很多人都做错了

平时家里做菜,肯定少不了用油,但做菜到底用什么油更健康,很多人搞不清楚。

毕竟食用油的种类实在太多了,花生油、葵籽油、玉米油、大豆油、猪油、黄油等等,完全摸不着头脑。

食用油,到底应该怎么选?其实答案很简单,只需记住两点:1.优先选择植物油,时常换着吃 ;2. 看烟点。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为什么食用油

建议时常换着吃?

一句话总结:时常换着吃能摄取更多种类的不饱和脂肪酸,更健康。

我们平时用的食用油可分为植物油和动物油:

  • 常见的植物油: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菜籽油、芝麻油、玉米油、橄榄油等;
  • 常见的动物油:猪油、牛油、羊油、奶油(黄油)等。

脂肪的化学结构是甘油三酯,就是一个甘油分子上连接着三个脂肪酸。根据结构的不同,脂肪酸又分为两大类: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又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不同的食物油,它们最主要的区别就是这些脂肪酸的组成会有所不同。根据我国《中国居民膳食营养指南》(2022)的推荐,饱和脂肪酸需要控制摄入量,不饱和脂肪酸反而应该适当多摄入一些。

翻译一下:动物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植物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建议优先选择植物油。

由上图,我们可以发现,常见的食用油,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相差较大,很难找到完全符合三种脂肪酸组成的单一油脂,而长期食用单一油脂,可能会影响营养平衡。

总结一下,食用油建议优先选择植物油,并时常换着吃,这样可能达到比较完善的结构。但有两种植物油不要选,椰子油和棕榈油,他们的饱和脂肪比动物油还高,接近或超过 80%。

为什么选食用油

要看“烟点”?

平时用油炒菜的时候,很多人还有一个直观且让人头疼的感受——冒烟。

在油的加热过程中,开始冒烟的温度叫做“烟点”。油冒烟的时候,油烟里会含有丙烯醛,对眼睛和呼吸道有很强的 *** 作用。除此之外,油烟跟空气中的那些雾霾颗粒一样,也会增加肺癌风险。

在做饭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不同的做法,选择不同烟点的油。比如,爆炒煎炸的时候温度高,选择用烟点高的油,凉拌温度低,可以选用烟点低的油。

常见油脂的烟点

讲到这里,很多人可能要问了,这么多种油,烟点都不一样,根本记不住呀,怎么办?

教大家一招,直接选用烟点高的油,烟点越高,可使用的场景就越多。

另外,食用油烟点的高低跟油脂的加工工艺息息相关,通常“精炼”过的植物油烟点更高。这是因为油脂经过精炼之后可以去除其中可能存的杂质,大大提高烟点。比如大豆和花生的粗油烟点在 160°C 左右,而精炼之后能够达到 230°C 以上。

如果看到“初榨”“特级初榨”“冷榨”字样的油,就不要用来炒菜、油炸等温度比较高的烹调了。因为他们没有经过精炼处理,油里有很多的多酚等抗氧化物质,味道很香,但烟点就比较低,用来凉拌还是不错的。

最后,需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尽量不要爆炒

因为爆炒时的温度通常在 180℃ 到 240℃,基本上常见的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葵籽油等烟点都不超过 240℃。这就意味着,爆炒容易产生大量的油烟。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最后的最后,再总结和强调一下选油的重点:

1、优先选植物油,时常换着吃,保证不饱和脂肪酸的多样摄入,更健康;

2、平时炒菜和油炸较多,优先精炼植物油,烟点较高;平时凉拌较多,可选用初榨、初级冷榨、特级初植物油。

参考资料

<1> 孙长颢.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8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48

<2> 中国营养学会编著.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2.

<3> 杨月欣, 葛可佑. 中国营养科学全书(第二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9.

<4>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简本.营养学报,2021,43(02):102.DOI:10.13325/j.cnki.acta.nutr.sin.2021.02.001.

<5> 膳食总脂肪、饱和脂肪与健康关系的科学认识.营养学报,2022,44(04):313-315.DOI:10.13325/j.cnki.acta.nutr.sin.2022.04.014.

<6> Total fat intake for the prevention of unhealthy weight gain in *** s and children:WHO guideline.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9789240073654

<7> Saturated fatty acid and trans-fatty acid intake for *** s and children: WHOguideline.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9789240073630()

策划 ***

作者丨阮光锋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

审核丨钟凯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

炒菜用啥油好?油炸用啥油好?买食用油别选错,菜味香还更省油

很多人在选购食用油时,常常陷入一阵纠结中,市面上的食用油花样、种类繁多,不仅有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等各种种类的食用油,品牌、价格、等级也是五花八门的,每次买食用油时总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其实买油也是有大学问的,先不谈价格、品牌,就单说炒菜用啥油,油炸该用啥油,也是很多人的知识盲区,其实这才是选油的关键,若是买对了,菜肴做的味道香,油烟小,还省油,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食用油的小知识,了解之后轻松选对食用油。

一、食用油的分类

食用油根据不同的油脂来源,大致可分为动物油和植物油。

1、动物油

动物油就是食用动物的脂肪提炼出来的油脂,像小时候常吃的猪油、羊尾油等都属于动物油,与植物油相较它具有独特的香味,尤其是搭配比较吃油的素菜,像茄子、萝卜、青菜等都会非常鲜美,有不见肉但有肉香之妙,令人胃口大开。

除此之外动物油还能促进食材中脂溶性营养元素,像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的吸收,并且其中含有多种脂肪酸,能提供较多的热量和营养。不过现在人们提倡“少糖、少盐、少油”的饮食理念,动物油不适宜多吃,可以偶尔炒青菜或者素菜时,选用动物油,增加风味与口感。

2、植物油

植物油大家更不陌生了,就是以可食用的植物为原料压榨出来的油脂,平时大家炒菜使用的都是植物油。

虽然同为植物油,但植物油也有区别的,大致可以分为2类,一类是草本植物油,像常见的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等都属于草本植物油,还有一类是木本植物油,比如平时吃的椰子油、棕榈油、核桃油、山茶油等。

二、学会看标签,选择好油

了解了食用油的大致区别后,让我们来看看平时生活食用频率更高的植物油要如何辨别是否优质。

1、先了解植物油的加工工艺

通常植物油的加工工艺分为传统压榨工艺新式浸出工艺两种,在购买时要学会看标签,尽量选择传统的压榨工艺 *** 而成的植物油

为什么选使用传统压榨工艺的植物油呢?我们一起看看就明白了。

【1】压榨工艺:压榨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机械的力量,将植物中的油脂挤压出来,这是只使用物理方式没有添加任何化学添加剂,这不仅能保证植物油的纯正,其中所含的营养也不受影响,而且也不用担心添加剂对健康是否有影响。

压榨工艺又根据油料是否需要热处理,还可以分为冷榨和热榨。

①冷榨:冷榨因为油料在整个压榨过程中一直都处于40度到60度的低温状态,又被称为生榨,使用冷榨工艺不会因为高温破坏油料的营养成分,能更大限度的保留它的营养、天然的风味以及色泽等,像生活中常见的橄榄油、核桃油等基本都是冷榨而成的。

②热榨:热榨就是在加工过程中,经过120度到130度的高温烘焙之后,在利用物理压榨等方式将油料中的油脂压榨出来,平时大家吃的植物油大部分都是使用热榨工艺加工制成,味道香浓纯正,像花生油、菜籽油等都是使用的热榨工艺加工而成。

【2】浸出工艺:使用浸出工艺是将油料放入溶剂油充分浸泡,再经过高温提取后经过脱胶、脱脂、脱水、脱臭、脱色、脱酸,也就是“六脱工艺”加工而成。这种加工工艺能充分将油料中的油脂充分利用,从而增加出油率,生产成本相对比较低,价格自然也低于压榨植物油,但可能会有溶剂残留,质量相对不如压榨油。

2、会看营养成分辨好坏

买植物油时,不管是哪一种都要学会看标签中的营养成分含量,这是辨别植物油好坏的一个指标。

首先看脂肪含量和维生素E含量,通常优质植物油在加工过程中会更大限度的保留营养成分,脂肪和维生素E的含量越高,植物油的品质也就越好。其次看所含的胆固醇和钠,通常这两者的含量为0是更好的,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常摄入含有胆固醇的食用油,对身体健康会有一定的影响,家中有老年人的在选购植物油时要注意。

3、看质量等级辨品质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食品都是分等级的,植物油也不例外。食用植物油会根据油脂原料的的质量、品种和 *** 工艺来确定油的等级,目前市场上的食用植物油可分四个等级,分别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不过橄榄油和特种油脂要除外。

不同等级的食用植物油各项指标限定值不同,像色泽、气味、透明度、烟点等等,等级越高限定就越严,不过也不是等级越高的油就越好,而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选购。因为等级越高精炼度也就越高,通常一级和二级的食用油中几乎不含杂质,但同时其中的营养也流失严重,营养元素几乎也没有了,而等级低的植物油因为精炼程度不高,其中的维生素E与叶绿素流失不严重,所含的营养成分也越高。

在购买植物油时若是着重考虑营养,可以选择三级或者四级的植物油,如果是只考虑口感和品质,可以选择一级或者二级的。

三、7种常见的植物油如何选购

对于植物油的一些基本情况,大家已经了解差不多了,知道了如何选购优质食用植物油,但真正去选购时还是会有些迷茫,面对花生油、葵花油、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等等多种类的油,还是会迷茫纠结,不知道该选择哪一种食用植物油,接下来就给大家分别讲讲7种常见植物油的优缺点以及其适合的烹饪 *** 。

一、菜籽油

菜籽油的稳定性挺好,适合煎、炸、炒等多种烹饪方式,是常用的食用油之一。

菜籽油多是使用传统的压榨工艺加工而成的,香味浓郁而特殊,在烹饪中很多传统的菜肴都需要菜籽油的加入来提升口感和风味。单不饱和酸和脂肪酸可达80%左右,是一款比较健康的植物油,价格也比较低,但有些人不太喜欢菜籽油那种独特的香味。

二、花生油

花生油不适合油炸,更适合炒菜,花生油在炸制过程中油烟比较大,也会破坏营养,关键是花生油也比较贵,成本太高。

花生油色泽清亮、香味浓郁,用花生油烹饪出的菜肴味道很香,是很多家庭偏爱的植物油,不仅如此,花生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比列为4:3,维生素E与胡萝卜素等营养元素含量也较高,属于均衡的食用植物油。

三、大豆油

大豆油在高温下稳定性不佳,不太适合爆炒、油炸等,在 *** 面点、调馅时可以选择大豆油。

大豆油豆香味浓郁,适合烹饪重口味的食材,若是烹饪清淡口味的菜肴时,可能大豆味比较突出,会掩盖菜品本来的味道。与其他油料相比大豆的出油率比较低,在 *** 加工时通常会采用浸出工艺,品质方面自然也不如纯物理的压榨工艺好,而且大豆的油脂特别容易氧化,因此大豆油的保质期比较短,通常在1年左右。

四、玉米油

玉米油稳定性不错,几乎可以用于所有的烹饪方式。

玉米油是玉米胚芽油的简称,其味道清香扑鼻,油色清亮透明,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在80%到85%之间,维生素的含量也不低,是现代一种公认的高营养健康油。

五、葵花籽油

葵花子油就是我们日常当零食吃的瓜子压榨的油,含有大量的亚油酸等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被称为“健康油”,油的颜色金黄,澄清透明,气味清香,出油量高,产量高,很早就被用作食用油的 *** 。

葵花籽油属于低脂油类,用其炒菜味道清香,口感纯正,没有油腻感,用来做汤、做凉菜都不错,偶尔油炸也可以,但高温后香味和营养价值都下降很多,不建议用作反复油炸的食用油。

六、橄榄油

目前市面上的橄榄油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初榨橄榄油,另一种是精炼橄榄油。

初榨橄榄油的精炼程度不高,其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等多种抗氧化物,不太适合炒菜,更适合在凉拌菜肴或者制馅的时候加入,有独特的清香味,而精炼橄榄油和其他植物油的特性差不多相同,烟点比较高适合炒菜,但价格相对比较高。

七、自榨油

在生活中很多朋友会比较青睐自榨油,认为自榨油中没有添加剂,口感更纯正,也保留了油料的大部分营养,所以吃起来更健康。但其实这种认知并不完全对,自榨油不管是使用原料还是加工过程,都没有经过严格的监控,很容易受到黄曲霉菌的侵袭,甚至黄曲霉菌还可能超标,长期摄入不利于身体健康。而且自榨油基本都没有经过精炼,其中所含的杂质比较多,更容易氧化,因此建议大家谨慎购买自榨油。

总的来说,在购买植物油时要学会看标签,通常标签上会显示很多信息,看完之后基本就可以大致了解植物油的品质,首先根据烹饪的 *** 来选择不同种类的油,像菜籽油、花生油、调和油等,这个是很关键的,直接关系到菜品的味道,选对了油的种类,不仅油烟少味道也更香。

根据实际情况选对了油的种类之后,再看生产时所采用的工艺,是压榨工艺还是浸出工艺,在之后就是看营养成分表,优先选择脂肪与维生素E含量高的,同时钠与胆固醇的含量为0是更好的,最后就是看等级了。

——老井说——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食用油的一些小知识点也要知道,如不要长期购买使用同一种油,长期摄入同一种油不利于身体内脂肪酸的平衡,可以经常换着吃,让体内的脂肪酸与营养达到均衡,还有买油时不要因为贪便宜而不看配料表,更好是看清标签做到心里有底再决定。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每更新美食菜谱和市井生活,关注我,享受舒适生活不迷路。

食用油如何选择,安全用油注意事项

食用油的如何选择,直接给答案:购买食用油时,先看标准号,再看生产工艺,其次看质量等级。

一、食用油执行标准

国家推荐性标准GB/T(T是推荐)、强制性标准GB/Q(Q是强制)、指导性标准GB/Z(Z是指导性)、企业标准Q/开头(严于国家标准)

食用油的种类很多,有玉米、菜籽、葵籽、大豆、花生、橄榄油等。一般情况,执行标准号GB和GB/Q是食用油中标准更低的。

1、GB/T:纯菜籽油GB/T 1536、纯花生油GB/T 1534、纯大豆油GB/T 1535、纯葵花籽油GB/T 10464、纯玉米油GB/T 19111

2、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 2716(调合食用油一般都是这个)

3、企业标准Q/:例如?,鲁花?5s压榨?一级?花生油?的?执行?产品?标准号Q/LLH0015S金龙鱼品牌花生油Q/BBAH0027S,企业标准都要求?不低于国家标准GB 1534。

所以,购买食用油时,首选 GB/T 和 Q/ 开头的。

以下为5L一级压榨食用油的参考价格:

一级压榨5L食用油参考价格

二、生产工艺:

食用油有两种生产工艺:压榨工艺和浸出工艺。

1、压榨工艺:机械物理的制油 *** ,用于要求保留油的特有风味(如香味花生油、芝麻油等)。压榨工艺的出油较低。

常见高含油油料的含油量:油菜籽37.5~46.3%,花生40~50%,葵花籽38~45%,棉籽仁35-45%,芝麻45-63%

2、浸出工艺属于化学萃取的制油 *** 。主要用于低含油原料(如大豆、米糠等)和非风味油的制取,出油率高。也是国内外制油普遍采用的先进 *** 。大豆含油量16%~24%,米糠18%左右。

一般情况,压榨和浸出两种 *** 都采用,例如高含油的油料,都采用“先预榨,再浸出”的 *** 制取食用油。

两种工艺区别:

1、看标识:根据国家标准,食用油的外包装上须标明压榨工艺或浸出工艺。

2、看颜色:压榨颜色为深色或金黄色,浸出油基本无色透明。

3、添加剂:压榨油不含化学物质;浸出油会使用化学添加剂。

4、气味:榨出的油很香,浸出的油无味。

5、成本:压榨油对原料要求高,出油率低,价格较高,压榨油成本比浸出油高很多。

总结:压榨油吃着更放心,价格也稍贵。

三、质量等级

食用油标准的制定依据是食用油的口感、色泽、杂质、氧化情况等指标进行制定。

分为四个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四级更低),级别越高,精炼程度越高,通常是要经过经过脱胶、脱酸、脱色、脱臭、去农残等过程。因此,质量等级越高的食用油品质就越好。

1.一级和二级,食用油精炼程度高,具有无味、色浅、炒菜油烟少、杂质少、低温不易凝固等特点。

2.三级和四级,食用油精炼程度较低,色泽较深,烹调过程中油烟稍大,具有油脂固有的气味和滋味,杂质含量稍高。

同一品牌食用油,还可在颜色上区分等级,一般一、二级油会比三四级油的颜色要浅一些,但不同品牌的食用油颜色没有可比性。


食用油必须了解的基础知识,看下图:

食用油必须了解的基础知识

脂肪酸分类、油脂主要来源和特性

小贴士1:低芥酸菜籽油

菜籽油为什么尽量选择低芥酸菜籽油,因为菜籽油中富含芥酸,普通菜籽芥酸含量高达40%,芥酸不容易消化。

菜籽油都含有芥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维生素E等营养,但低芥酸菜籽油含有较多的酚酸,能延缓油脂氧化。

如何选择识别:看芥酸含量,低芥酸的生产厂家都会标注出来含量,GB/T 1536执行标准规定,芥酸含量不超过脂肪酸组成3%的菜籽油,即为低芥酸菜籽油。

不标注低芥酸菜籽油的,芥酸含量应该会大于3%。

低芥酸菜籽油颜色会浅一些;另外芥酸越多味道就越香,所以太香的菜籽油含芥酸就高点。

小贴士2:高油酸

高油酸指含有单不饱合脂肪酸较多。国际标准将70%油酸含量作为高油酸和正常油酸的分界。

油酸被营养学界称为“安全脂肪酸”。高油酸是评价食用油好坏的标准,油酸含量高的话,食用油的品质就不会错。用油酸代替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诱导人体冠心病发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的比重,油酸含量越高,对维持心脑血管健康的帮助就越大,在挑选食用油时,可以作为挑选的标准。

单不饱合脂肪酸含量较高食用油有:橄榄油70%~78%;茶籽油75%~79%;高油酸葵花籽78%;高油酸花生油75%;低芥酸菜籽油59~65%;

小贴士3:调和油

调和油:是按比例将各种油混合调制在一起,营养会均衡点(例如大豆油、菜籽油、葵花籽油、玉米油、花生油、稻米油、芝麻油)

调和油一般都是浸出工艺,以大豆油为主,占比可在50%-95%。

某厂家营销宣传的1:1:1(3个1代表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并不是指比例),食用油都是由这三种脂肪酸组成的。

调和油配料,是否转基因

调和油的组成并不固定,只要是两种以上的精炼油脂调配而成的都可以叫调和油。

调和油因为掺混?各种油的含量比例存在差异,不同的生产厂家都有不同比例标准,所以造成了不同调和油价位存在较大差异。

每种原料油的占比不清楚或者占比悬殊,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也要留意区分。还有?转基因?原料?的?,例如调和油含有转基因大豆油、转基因菜籽油、转基因玉米油为主要成分的调和油那就便宜;

四、安全用油注意事项

1、食用油不要放在阳光直射、高温的地方(导致酸败,发生氧化产生哈喇味);

2、少使用放置过久的油(营养价值降低、容易氧化变质),尽量不食用开封半年或过期的食用油;

3、少使用复炸油(有致癌风险);

4、不使用自榨油(卫生安全风险,黄曲霉素可能超标)

5、家里人少或不经常做饭的,建议购买小桶。开封后食用油在存放过程中容易不断接触空气,加速油脂的氧化和变质

6、食用油要换着吃,主要考虑的是脂肪酸的平衡。如脂肪酸构成类似,换不换区别并不大。

如?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 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油 可以替换着吃:

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葵花籽油、大豆油、玉米油等

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茶籽油、橄榄油、低芥酸菜籽油、高油酸油(如?高油酸葵花籽和高油酸花生油)等

花生油相对来说,两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较均衡。

五、食用油必须了解的安全知识

1、苯并芘

苯并芘属于一级致癌物和突变原,油脂在高温、烧焦的环境中会产生苯并芘。少使用复炸油。

2、黄曲霉素

黄曲霉素属于一级致癌物,毒性是砒霜的68倍,只需摄入1毫克就可诱发癌变。长期微量摄入会在人体内积累导致癌变,尤其是肝癌

发霉的原料榨油,油里也会出现黄曲霉素。正规企业生产的食用油,会通过原料筛选、吸附等控制手段使成品油中黄曲霉毒素降到非常低的水平。

发霉发苦的坚果,可能含有黄曲霉素,应立即吐掉漱口。花生、玉米在湿度大的环境下长期存放,可能会霉变并携带黄曲霉毒素。

适宜黄曲霉生长和产毒的温度范围是12~42℃。高温很难分解黄曲霉素,需要达到280℃以上才能破坏它的结构。

3、酸价和酸败

日常生活中,油炸食品、植物油、瓜子花生等坚果类食品,放置久了之后会产生哈喇味,这种味道就说明食物内的油脂已经发生了酸败(酸价超标)。

在油脂酸败时酸价会上升,当酸价超标时,食物中会产生醛、酮等化学物质,破坏脂溶性维生素。长期食用会导致肠胃不适、腹泻等症状,并损伤肝脏。

油脂酸败后,加热时会出现烟大、呛人,这里面含有分解物环氧丙醛等物质,人体一旦吸收过多容易中毒。

过氧化值代表的是油脂被氧化的一个指标,是用来反映油脂酸败程度的。一般在抽检过程中,过氧化值偏高,说明食用油酸败的程度越大。

结束语:

现在市场中的食用油琳琅满目,购买时难免会挑花眼,无论外包装如何精美,都首先要确保质量。还要注意查看生产日期,非转基因原料,还有生产工艺(不必在意 “5S”压榨,还是“4S”等字样,这些标志都是企业为配合宣传提出的“概念”)。

最后,食用油中致癌物质含量超标只是个例,但因为食用油安全问题导致的患病人数却不是少数。所以我们要注意用油的安全和用油的选择,做到健康饮食。

作为消费者,只有自己搞懂、弄明白这些食用油的“挑选技能”、安全用油的注意事项,才能真正做到对家人的健康负责。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大家如果感觉有用,欢迎收藏、点赞、关注。

更好的食用油排名

#秋日生活打卡季#

更好的食用油排名!

1. 橄榄油:橄榄油被认为是最健康的食用油之一,因为它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它还含有抗氧化剂和抗炎性物质,对心脏健康有益。橄榄油适用于低温烹饪、凉拌和浇在熟食上。

2. 酪梨油:酪梨油是另一种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用油,它还含有维生素E和其他抗氧化剂。酪梨油的烟点较低,适合用于凉拌、蘸酱和轻微加热。

3. 亚麻籽油:亚麻籽油是从亚麻籽中提取的,它富含α-亚麻酸(ALA),这是一种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亚麻籽油还含有维生素E和抗氧化剂,具有抗炎和心脏健康的益处。但由于亚麻籽油的烟点较低,因此不适合高温烹饪,它最适合用于凉拌、浇在熟食上或作为调味品添加到饮食中。由于亚麻籽油易氧化,应储存在冷暗的地方,并在开瓶后尽快使用。

4. 玉米油:玉米油是从玉米种子中提取的,它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玉米油的烟点较高,适合用于高温烹饪,如炸、煎和炒。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商业化生产的玉米油是经过工业加工的,可能含有其他添加剂。因此,选择有机的玉米油可能会更为理想。

5. 花生油:花生油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它的烟点较高,适用于炸、煎和炒等高温烹饪 *** 。然而,对于过敏花生的人来说,花生油可能不适合。

虽然这些食用油在营养和烹饪方面有不同的特点,但适量摄入是关键。过量摄入任何类型的油脂都可能导致卡路里过剩,体重增加,因此要注意合理控制食用量。

全国哪种食用油更好吃,经评选,这10种品质不错,你吃过哪种?

#秋日生活打卡季#

食用油主要是帮助我们获取油脂,提供热量的来源之一。我们从很早之前就会从动植物中炼化出油脂,如今也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烹饪品。油脂作为一个不可缺少,但是也不能摄取过多的物质。油脂一直是人们的研究对象,大家总想从它们中间找出一种最健康的油脂,但是最终的结论都是不可摄取过多。

分享十种我们中国人常吃的植物油,它们价格高低不同,营养价值不同、食用功效不同,建议了解一下,根据家庭情况选择更适合自己家人的食用油。

第十名:大豆油

大豆油是我们国家主要的植物油之一,大豆油的原料主要是大豆,但是近几年转基因大豆的讨论,也把它推到了风口浪尖。我国是大豆的之一大进口国,主要是因为我们对于大豆的需求量高。而美国作为大豆出口的第二大国,他们出口的转基因大豆并不被国人买单。也不推荐大家购买转基因的大豆油,另外大豆油经煎炸或反复受热后易氧化聚合,对健康有危害,所以家庭中在用大豆油烹饪的时候,不要反复用油和油炸食品。

第九名:菜籽油

菜籽油的原料是油菜籽,拥有特殊的香味,西南地区气候宜人很适合种植油菜。它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易吸收,能很好的软化血管、延缓衰老的功效。且能适用于多种烹饪方式。但是它致命的缺点就是含有芥酸,心脏病人不能食用,且芥酸食用过量容易引起心肌纤维导致心肌病变,所以有心脏疾病的朋友还是少吃为好。

第八名:葵花籽油

葵花籽油曾经有一段时间是中国人很喜欢的植物油,它的价格炒的比较高,主要是因为它的维生素E和亚油酸的比例,远远高于市场上的其他油类。开始的时候人们认为它含有的亚油酸能降低血胆固醇,后来经过研究并不能,也就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不过菜籽油的耐热性比大豆油要好,可以用于炒菜,但是不能用于煎炸。

第七名:花生油

花生油是北方农村自榨油的领头军,它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达到茶籽油的一半,且耐热性好。相比于一些动物油脂,花生油是相对健康的。且花生油价格中等,且很适合中式烹饪,但是花生容易生黄曲霉,大家在选择花生油的时候,要选择检验合格、且是压榨方式萃取的成品花生油更佳。

第六名:玉米油

玉米油多取自玉米的胚芽中,它的优点就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6%,且维生素E的含量也高于其他普通植物油但是胚芽油脂一般不耐热,适合于加热时间短、温度低的烹饪方式。

第五名:米糠油

米糠油是从米胚和米糠中所含的油脂,它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在80%以上,还富含丰富的维生素E,另外米糠油中含有丰富的γ-氨基丁酸,可以抗焦虑、控血压。米糠油耐热性适中适合家庭烹饪使用。它唯一的缺点就是容易生黄曲霉,所以大家更好买检验合格的成品油

第四名:芝麻油

芝麻油在北方地区也被称为香油,是白芝麻或者黑芝麻中榨出的油脂。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带着一股诱人的香味,但是并不耐高温,所以多用于凉拌、蘸料、汤品提香、调饺子馅的时候。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芝麻酚,具有很好的抗氧化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含有磷脂和植物固醇这些有益物质,能够很好的控制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我们家中有老人的,可以多让老人吃白灼蔬菜,加上香油提香,要比吃煎炒油炸的菜肴健康多了。

第三名:橄榄油

橄榄油一直被推崇为健康的油脂,主要是因为它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可以用于食用和用作化妆品原料。另外橄榄油的价格相比其他油比较贵,且橄榄油容易出现掺假的情况,烹饪方式多用于凉拌,不适用于我们国家多样的烹饪方式,所以并不推荐我国的家庭作为主要食用油,更推荐减肥人士食用,另外大家在选择橄榄油的时候,更好选择初榨的橄榄油更佳。

第二名:核桃油

核桃油是由核桃为原料压榨出的植物油,它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0%以上,还含有非常丰富的维生素E、磷脂和大量多酚类等抗氧化成分。每天只食用5克-10克左右的核桃油,有效减少患心脏病和滋润皮肤的作用。但是它不适合加热,多用于凉拌或者生吃。所以嫌麻烦的朋友,更推荐每天吃2-3个核桃,效果是一样的。

之一名:茶油(茶籽油)

茶油被称为“东方橄榄油”,但是它可比橄榄油健康环保多了。茶油主要从茶籽中萃取,它含有的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达到80-83%,能改善血脂模式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橄榄油高多了。茶油烟点高,耐热性好,适合用于家庭中日常的炒菜,另外茶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是可以替代橄榄油作为护肤品原料的。

(曹)

标签: 食用油 对照表 标准 怎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