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海关总署首次发布了“中国-非洲贸易指数”,我国连续14年稳居非洲更大贸易伙伴国地位。
中非贸易指数首次发布
中非进出口规模加速“扩容”
6月29日,一艘来自非洲几内亚的“胜利希望”号货轮靠泊在烟台港西港区码头,满载着20万吨铝矾土,开始快速接卸。
烟台海关驻港口办事处副主任 王平: 今年前5个月,我们已监管67艘非洲铝矾土船舶靠泊接卸,累计监管验放进口非洲铝矾土1185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7.6%。
经过三天的卸货后,这艘货轮将在烟台港东港区装载货物,再启程返回几内亚。据了解,烟台港的中非班轮目前已经实现重箱往返,进口货物主要为铝矾土,约占全国进口总量的三成,出口货物主要包括塑料制品、轮胎、机械设备等。
山东港口烟台港联合通用公司营销商务中心副主任 杨明昱: 今年以来,烟台中非班轮业务量持续增加,目的地涉及非洲几内亚、坦桑尼亚、南非等十余个国家,出口件杂散货和进口铝土矿双向发运量稳步提升。
中非进出口值年均增速达17.7%
记者了解到,今天(29日),海关总署首次发布“中国-非洲贸易指数”,以2000年为基期值100点,2022年达到990.55点 。同期,中非进出口值由不足1000亿元攀升至1.88万亿元,累计增长超20倍,年均增速达17.7%。我国连续14年稳居非洲更大贸易伙伴国地位。今年前5个月,中非贸易延续良好势头,进出口值8223.2亿元,同比增长16.4%。
非洲农食产品搭上“绿色通道”
肯尼亚野生鳀鱼产品首次入境中国
近年来,随着中国与非洲之间贸易合作的不断深入,中非进出口规模加速“扩容”,品类也更加多元。
在今天(29日)召开的中国-非洲国家卫生与植物卫生合作论坛上,海关总署分别与马达加斯加和津巴布韦代表签署了农食产品准入协议。而就在几天前,来自肯尼亚的野生鳀鱼产品首次进入我国。
近日,来自肯尼亚的315公斤野生鳀鱼干运抵长沙黄花国际机场,经由海关检验检疫后,通关放行。这是我国首次进口肯尼亚野生鳀鱼产品。
前5个月我国进口非洲农食产品161.5亿元 同比增长26.5%
据了解,近年来,非洲对华农产品出口增长迅速,我国已成为非洲农产品的第二大出口国。今年前5个月,我国共进口非洲农食产品161.5亿元,同比增长26.5%。非洲的蜂蜜、咖啡、水果等优质特色产品已实现稳定对华出口。
南非驻华大使 谢胜文: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促进贸易的措施和建立非洲农产品的绿色通道,以及中国海关和我国相关机构的合作,我们可以真正大幅促进中国和我们国家之间的贸易。我们喜爱中国的产品,中国消费者也喜欢非洲的高品质产品。
来源: 央视财经
52吨肯尼亚野生鳀鱼干运抵城陵矶,今后将大批量、常态化进口红网时刻岳阳9月7日讯(通讯员 何中帅)9月6日,历经1个多月海上、长江的长途跋涉,产自肯尼亚的52吨野生鳀鱼干运抵岳阳城陵矶港。岳阳海关指导企业适用“提前申报”“船边直提”等便利化通关举措,之一时间按规定实施检验检疫,出具了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并办理通关放行手续。
肯尼亚鳀鱼干是长沙海关参与推动准入的非洲产品之一,也是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上达成的合作成果。长沙海关积极落实非洲国家农食产品输华“绿色通道”落地举措,实施检疫审批即申即审、优先查验和绿色查验通道,提高非洲农食产品通关便利化水平。
今年6月26日,湖南省首次(也是全国首次)空运进口肯尼亚野生鳀鱼产品。今后,将不断大批量、常态化进口该项产品,助力湖南打造非洲非资源型产品集散加工贸易中心。
进口商湖南劲仔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劲松介绍,该批鳀鱼干将深加工成湖湘风味的零食。依托肯尼亚良好的海域环境和丰富的鳀鱼资源,该公司在肯尼亚投资建立了鳀鱼干加工厂,设计产能为日处理鲜鱼200吨,后续将源源不断输往国内。
岳阳海关介绍,近期,湖南劲仔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平江县劲仔农副产品初加工有限公司通过海关高级认证,成为湖南省首批获得海关AEO高级认证的食品民营企业,在湖南省首开集团公司和子公司同时通过海关AEO高级认证的先河,可在进出口环节享有较低查验率、优先办理进出口货物通关手续、免除担保、减少企业稽(核)查频次等通关便利措施。
据长沙海关统计,前7月湖南省对非洲进出口346.9亿元,增长18%,占全省外贸总额的9.1%。
(图文互动)中国首次进口肯尼亚野生鳀鱼产品新华社照片,长沙,2023年6月28日
中国首次进口肯尼亚野生鳀鱼产品
6月26日,长沙海关关员对进口鳀鱼干实施查验。
产自肯尼亚的27件、315公斤野生鳀鱼干6月26日运抵长沙黄花国际机场,长沙黄花机场海关按规定实施检验检疫,为这批鳀鱼干出具了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并办理通关放行手续。这是中国首次进口肯尼亚野生鳀鱼产品。
新华社发
小鱼干靠大包装“逆袭”?劲仔食品扣非净利增五成财联社3月21日讯(记者 黄路)面对成本压力和消费降级的影响,2022年休闲食品业绩“冰火两重天”——三只松鼠(300783.SZ)、有友食品(603697.SH)、卤味三巨头业绩纷纷预降。以鱼类产品出圈的劲仔食品(003000.SZ)则实现业绩增长,公司内部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公司围绕“大包装战略”拉动全品类产品销量上升,预计未来大包装产品在总产品比重将继续提高。
3月20日晚,劲仔食品发布2022年度报告,公司2022年营收、净利分别同比增31.59%、46.77%,扣非净利同比增50.54%。拟每10股派现金红利2.2元(含税)。
据了解,2022年公司以“大包装”为抓手,推动整盒装、袋装“大包装”产品销售,其大包装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约80%。同时,公司陆续开发各大系列散称产品,提高客单价,其散称产品销售收入增长超100%。
据行业人士介绍,公司在2021年以前以1-2元的小包装产品为主,渠道基本以流通渠道为主,但由于陈列位置较差导致品牌露出不足;散装的销售方式也使得客单价有限。2021年开始公司通过大包装产品进入KA/CSV等现代渠道,价格带拓宽至5-10元,陈列逐步铺设到挂袋区和主流货架区,有利于品牌露出。
受益于大包装+渠道变革双管齐下,渠道利润相应变得更高,这也调动了经销商的积极性。财报显示,公司经销商数量全年净增398家至2267家。同时,公司进入零食很忙、糖巢等头部零食专营渠道,随着线下渠道结构改善,公司线下全年实现营收11.53亿元,同比增长27.68%,占公司总营收78.88%。
2022年财报显示,公司鱼制品产能由2021年的1.8万吨提升到了2.25万吨,在建产能2500吨;豆制品、禽肉制品(肉干)产能合计7600吨;禽类制品(鹌鹑蛋)产能2800吨,在建产能3600吨;其他(魔芋)在建产能2400吨。
目前,公司90%以上的产品均为自主制造。从销售端看,去年公司鱼制品销售2.2475万吨,已几近满产满销,销售额突破10亿关口。上述公司内部人士表示,公司产品矩阵将形成“一超多强”产品格局,即公司拥有一个“十亿级”超级大单品劲仔深海鳀鱼和三个“亿元级”实力单品,包括劲仔豆干、手撕肉干、鹌鹑蛋。
从成本端看,公司主要原材料为鳀鱼干、大豆、油、包装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约 70%,由于鱼制品原料价格上涨以及新产品推广产品结构变化影响,劲仔食品整体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21个百分点。公司方面表示,2023年,公司将继续加大鱼制品原材料海外供应链建设。对于豆制品、禽类制品等产品,公司也将完善上游原材料供应链布局。
(编辑 刘琰)
本文源自财联社记者 黄路
中国首次进口肯尼亚野生鳀鱼产品新华社长沙6月28日电(记者张玉洁、刘佑民)产自肯尼亚的27件、315公斤野生鳀鱼干26日运抵长沙黄花国际机场,长沙黄花机场海关按规定实施检验检疫,为这批鳀鱼干出具了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并办理通关放行手续。这是中国首次进口肯尼亚野生鳀鱼产品。
6月26日,长沙海关关员对进口鳀鱼干实施查验。新华社发
长沙海关进出口食品安全处处长黄才新介绍,肯尼亚鳀鱼干是长沙海关参与推动准入的新一种非洲产品,有利于湖南打造非洲非资源型产品集散加工贸易中心,也有利于促进更多非洲优质食品农产品进口,丰富国内消费者选择,促进中非贸易发展。
进口商湖南劲仔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劲松介绍,肯尼亚海洋渔业资源丰富,尤其蒙巴萨近海区域鳀鱼等小鱼品种富集、质量优良,且捕捞、生产成本优势明显。后续将进一步拓展坦桑尼亚、索马里等国货源,不仅向国内供应优质食品原料,还可推动肯尼亚等国水产品加工产业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岗位。
海关统计,近年来,非洲对华农产品出口增长迅速,中国目前已成为非洲农产品出口第二大目的地国。今年前5个月,中国共进口非洲农食产品161.5亿元、同比增长26.5%。
52吨肯尼亚野生鳀鱼干运抵岳阳城陵矶产自肯尼亚的52吨野生鳀鱼干9月6日运抵湖南岳阳城陵矶港,长沙海关所属岳阳海关之一时间按规定实施检验检疫,并为这批鳀鱼干出具了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办理通关放行手续。这标志着中国开始实现该项产品的大批量、常态化进口。
9月6日,岳阳海关关员对进口鳀鱼实施查验。新华社发
长沙海关介绍,这是继今年6月26日我国首次空运进口肯尼亚野生鳀鱼产品后,开始大批量、常态化进口该项产品,也是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后续成果之一。肯尼亚鳀鱼干是长沙海关参与推动准入的非洲农食产品,有利于湖南打造非洲非资源型产品集散加工贸易中心。
进口商湖南劲仔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劲松介绍,这批鳀鱼干将深加工成湖湘风味的零食。依托肯尼亚良好的海域环境和丰富的鳀鱼资源,公司在肯尼亚投资建立了鳀鱼干加工厂,目前,设计产能为日处理鲜鱼200吨。
岳阳海关介绍,近期湖南劲仔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平江县劲仔农副产品初加工有限公司通过了海关高级认证,成为湖南省首批获得海关AEO高级认证的食品民营企业,可在进出口环节享有较低查验率、优先办理进出口货物通关手续、免除担保、减少企业稽(核)查频次等通关便利措施。
9月6日,岳阳海关关员对进口鳀鱼实施查验。新华社发
据了解,长沙海关积极落实非洲国家农食产品输华“绿色通道”落地举措,实施检疫审批即申即审、优先查验和绿色查验通道,提高非洲农食产品通关便利化水平。目前,正加快做好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2项准入产品跟踪服务,推动早日实现进口。
长沙海关统计,今年前7月湖南省对非洲进出口346.9亿元,增长18%,占全省外贸总额的9.1%。(记者张玉洁)
来源: 新华社
劲仔食品:暂未提价,核心任务是提升市场份额新京报讯(记者 王思炀)12月10日,新京报记者了解到,劲仔食品在近期投资者活动中表示,目前公司对成本把控力强,没有对产品直接提价,核心任务是提升市场份额。如果后续成本上升压力大,公司会再结合实际情况考虑调价问题。
劲仔食品称,目前公司产品以休闲鱼制品为主、豆制品和肉制品为辅。其中,劲仔小鱼作为公司核心大单品,全球销量达到60亿包,休闲豆制品和肉制品今年前三季度也在保持两位数增长。
针对原材料价格上涨是否对公司有影响,劲仔食品回应称,公司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自主掌控供应链,对成本的把控力更强。目前业务占比更大的是鱼制品,公司对其主要原材料鳀鱼干始终保持一定的战略库存,会根据市场情况在价格低、品质高时提高库存量,因此鱼制品原料成本控制得较好。黄豆、大豆油、鸭胸肉等原料价格目前时有波动,不过占公司业务比重相对较小。
劲仔食品称,目前公司没有对产品直接提价,“因为对于聚焦大单品的战略来说,市场规模提升带来的效益提升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劲仔食品主要针对不同渠道进行产品优化和品规调整,提供更符合不同消费者购买习惯的产品,新推出袋装定量装和散称装,实现提升市场份额的核心任务。同时,劲仔食品也在关注和参考其他休闲零食,尤其是属性相近的辣卤零食企业的产品提价情况,“如果阶段性的成本上升压力大,公司会结合市场情况和公司实际评估产品价格调整问题。”
新京报记者 王思炀
编辑 祝凤岚 校对 李铭
肯尼亚鳀鱼登陆中国市场,营养价值超牛肉6月底,首批出口中国的300多公斤肯尼亚深海鳀鱼在湖南长沙举行的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上亮相。
肯尼亚的中国工厂依托当地丰富的渔业资源,从附近7个渔村收集原料,目前规划产能约为每日200吨。
众所周知地球是个水球,海洋资源相当丰富。今天就不谈可爱的蓝星了。
鳀鱼,既可以生活在海洋中,也可以在淡水中生存繁衍,因此我们可以称之为“两栖鱼”。分布于中国南方、渤海、黄海和东海。它的外形长而扁平,身体呈银白色,鳞片细小,肉质鲜美,营养丰富。鳀鱼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也是中国传统的美食之一。没错,我们中国产鳀鱼,沿海鳀鱼资源丰富,总量在280万吨以上,每年可以捕捞50万吨左右。寿命3到4年,每条雌鳀鱼能怀卵8000-24000颗,特别能生。鳀鱼还拥有一个奇怪的生物特性,如果不去捕捞它们,每年都会有40%左右的鳀鱼在大海里自动死亡。所以不吃就浪费了。
鳀鱼小归小,但营养价值却很高。鳀鱼的营养价值还在牛肉之上。
以前的鳀鱼离水就烂,随着科技的发展,这已经不是问题了
我们在超市见到的很多小鱼干就有可能是鳀鱼。
既然我们产鳀鱼,为什么要进口肯尼亚的鳀鱼呢。
肯尼亚是一个富有活力和多元文化的国家,位于非洲东部。肯尼亚的贫困率高达40%以上,帮助发展国家是我们中国一直在做的事情,其次呢,中国是人口大国,这种好东西,当然受欢迎,物美价廉,
其实在其他国家也进口很多种类的鱼,中国对美食的喜爱是刻在骨子里的,只要多了肯定价格就便宜了。坐等鳀鱼减价
【见?闻】肯尼亚野生鳀鱼首次出口中国新华财经内罗毕7月8日电(记者李卓群、周楚昀、王冠森)北京时间6月26日7点29分,从内罗毕起飞的南航CZ6044航班在长沙降落,机上装载了肯尼亚首批出口中国的27箱共300多公斤干制鳀鱼。这批参展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的肯尼亚小鱼干,只用了十多个小时就飞抵中国。但是,肯尼亚野生水产品规模化出口中国的进程,早在五年前就迈出了之一步。
6月29日,在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主展馆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展商工作人员向观众介绍鳀鱼产品。新华社记者孙瑞博摄
肯尼亚蓝色经济的“历史性时刻”
在成功出口中国的三天前,也就是6月23日,肯尼亚鳀鱼对华出口首发仪式在肯尼亚东南部沿海的夸莱郡希莫尼镇举行。
肯尼亚矿业、蓝色经济和海洋事务部部长萨利姆·姆武里亚(Salim Mvurya)在首发仪式上表示:“今天是一个历史性时刻,我们将对中国出口首批鳀鱼。长期以来,肯尼亚和中国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并在不同经济领域和发展项目上有着良好的合作。未来,蓝色经济将为中肯合作开辟新的领域。”
除了增加贸易量,姆武里亚还表示出口的实现带动了当地渔业技能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提高渔获产量从而增加当地渔业收入,同时也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
肯尼亚国家渔业局局长丹尼尔·蒙加伊(Daniel N. Mungai)也在首发仪式上表示,欢迎更多的中国公司到肯尼亚投资运营,这将有助于延长当地水产品的价值链,创造更多的经济附加值。蒙加伊说:“目前渔业对肯尼亚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约为0.5%,如果采取得当措施,我们有望将这一数字提高至10%以上。”蒙加伊还补充说,中国严格的市场准入条件也进一步规范了肯尼亚水产品,提升其竞争力。
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公参张益俊在贺信中说,肯尼亚鳀鱼出口中国,是两国自2022年1月签订《关于肯尼亚输华野生水产品的检验检疫和兽医卫生要求议定书》以来,肯野生水产品输华方面取得的最新突破。这将增加当地渔民收入、提高其生活水平,促进肯尼亚蓝色经济发展。
当地渔民“再也不用担心鱼卖不出去了”
劲仔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促成此次出口的企业。该公司于2018年便在肯尼亚投资建厂,主营鲜鱼初加工。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工厂建设,劲仔食品肯尼亚项目终于在2019年10月开始试运行并逐步提高产能。但出口进程被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断了,这一晃就是三年多。终于,2023年6月16日,该公司完成了所有出口手续,获得了海关总署的出口批准。
依托肯尼亚良好的海域环境和丰富的鳀鱼资源,劲仔食品组织当地渔民进行捕捞,从附近7个渔村集中收购再加工成小鱼干出口中国,目前日规划产能约为200吨。
6月23日,工作人员在肯尼亚夸莱郡希莫尼镇举行的首发仪式上将鳀鱼干装车。新华社记者王冠森摄
当地渔民阿卜迪(Abdi Bakari Dura)说,与中企合作给他带来持续稳定的收入。这位30岁的渔民已有十余年捕鱼经验,自从去年开始为工厂供货后,他再也不用担心产品过剩影响鳀鱼出售价格。“工厂开张后渔民都非常开心,我们再也不用担心鱼卖不出去了。”
希莫尼镇的渔民 *** (Mohamed Salim Chamira)已为劲仔食品的工厂供应一年多的新鲜鳀鱼。“我们和工厂是互惠互利关系,我也动员了其他渔民一起为工厂供应渔获,捕鱼让我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劲仔食品肯尼亚项目负责人刘志勇说,现阶段工厂在捕鱼期可雇佣200多名当地工人。根据工厂目前的产能发展趋势,今年将实现对华出口小鱼干1700多吨,带动当地500多人就业。
刘志勇还透露,公司在未来计划把更多先进渔业设备和技术带到肯尼亚,将捕捞、深加工等环节转移到这里,并根据当地资源情况开发新产品,进一步提升肯尼亚出口水产品附加值,促进当地水产品产业链整体发展。
为进一步深耕肯尼亚市场,劲仔食品肯尼亚项目也提前进行了人才储备。年轻的大学毕业生沙班(Shaban Mgala Chirima)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目前已在工厂成长为了生产主管。
沙班说,由于当地教育水平很低,大量年轻人很难找到工作,中国工厂为他们提供岗位并组织相应培训。“鳀鱼是这里很受欢迎的美食,但是直接售卖的价格非常低廉。”沙班还说,经过加工的鳀鱼产品还可以出口到国外,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沿海渔民的收入。
非洲多国开始重视蓝色经济
肯尼亚东部濒临印度洋,丰富的海洋资源赋予该国巨大的渔业潜力。但当地捕捞技术和设备均较为落后,主要靠渔民乘坐小船手工撒网,捕获鱼量十分受限。
据《航运与物流》杂志近期对夸勒、蒙巴萨、基利菲和拉穆等沿海郡渔民的采访,他们大多表示缺乏适当的装备来进行深海捕鱼,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外国渔船把经济价值高的鱼捕捞走。
拉穆郡郡长伊萨·蒂马米(Issa Timamy)表示,外国拖网渔船在肯尼亚专属经济区的范围内捕捞珍贵的金枪鱼,大赚了一笔。而当地渔民由于缺乏现代化船只,只能“望洋兴叹”。
根据肯尼亚国家渔业局最新报告,该国2021年鱼类总产量中仅有17%来自海洋捕捞,还有13%来自水产养殖,剩下的70%全部来自内陆淡水捕捞。
6月22日,渔民在肯尼亚东部沿海地区捕鱼。新华社记者王冠森摄
其实早在2017年,肯尼亚就成立总统蓝色经济工作组,将利用海洋资源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增加就业及推动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作为重要目标。 *** 将港口、海运、海洋捕捞、水产养殖、海洋旅游以及海洋生物技术等确立为蓝色经济优先发展领域。肯尼亚在发布的“2030愿景”中设定了粮食和营养安全、可负担的住房、制造业和全民医疗等四大议程,强调蓝色经济将成为推动这四大议程的重要抓手。
2022年9月13日,肯尼亚当选总统威廉·萨莫伊·鲁托在首都内罗毕宣誓就职,正式成为肯尼亚独立以来第五任总统。新 *** 工作伊始,为了重点发展该国蓝色经济,在内阁设立新的部门,即矿业、蓝色经济和海洋事务部。
今年2月15日,肯尼亚矿业、蓝色经济和海洋事务部推出了一项为期五年的国家蓝色经济战略,以帮助该国充分发挥蓝色资源的潜力。姆武里亚表示,海洋资源在帮助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我们目前只开发了蓝色经济潜力的8%。”姆武里亚说。
除了肯尼亚,非洲多国也纷纷将发展目光投向蓝色经济:塞舌尔制定了《蓝色经济战略政策框架和路线图:规划未来(2018—2030)》;坦桑尼亚 *** 将加速发展蓝色经济列为今年首要任务之一;内陆国家的埃塞俄比亚,也提出以地区蓝色经济为契机推进国家交通物流发展;多哥、毛里塔尼亚、塞内加尔等国也纷纷出台各种措施,大力发展蓝色经济,同时强调开发与保护并行。
非盟委员会前主席祖马表示,非洲远未充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非洲的海洋经济体量预计可达1万亿美元。非盟具体制定了《2050年非洲海洋整体战略》,支持和鼓励发展充满活力、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蓝色经济,该战略被视为非洲海洋经济蓝图。2020年,非盟启动“非洲蓝色经济战略”,强调通过与非洲地区组织、联合国机构等开展合作,推动落实相关举措。
此次肯尼亚成功对华规模出口野生水产品,将带动更多非洲国家与中国的蓝色经济往来。未来,更多的水产品进出口以及由此带来的投资将进一步促进双边经济,造福老百姓。
编辑:郭洲洋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中国首次进口肯尼亚野生鳀鱼产品新华社长沙6月28日电(记者张玉洁、刘佑民)产自肯尼亚的27件、315公斤野生鳀鱼干26日运抵长沙黄花国际机场,长沙黄花机场海关按规定实施检验检疫,为这批鳀鱼干出具了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并办理通关放行手续。这是中国首次进口肯尼亚野生鳀鱼产品。
长沙海关进出口食品安全处处长黄才新介绍,肯尼亚鳀鱼干是长沙海关参与推动准入的新一种非洲产品,有利于湖南打造非洲非资源型产品集散加工贸易中心,也有利于促进更多非洲优质食品农产品进口,丰富国内消费者选择,促进中非贸易发展。
进口商湖南劲仔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劲松介绍,肯尼亚海洋渔业资源丰富,尤其蒙巴萨近海区域鳀鱼等小鱼品种富集、质量优良,且捕捞、生产成本优势明显。后续将进一步拓展坦桑尼亚、索马里等国货源,不仅向国内供应优质食品原料,还可推动肯尼亚等国水产品加工产业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岗位。
海关统计,近年来,非洲对华农产品出口增长迅速,中国目前已成为非洲农产品出口第二大目的地国。今年前5个月,中国共进口非洲农食产品161.5亿元、同比增长26.5%。
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