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肺为娇脏”,天气稍微有一点变化就很容易出问题。入秋后,天气通常都比较干燥,而肺喜润恶燥,自然首当其冲。
再加上,秋天的气候常变化,早晚温差又大,在冷热失常之时,邪气容易从口鼻皮毛处乘虚而入,损伤肺气,导致肺气失于宣降而上逆,从而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
今天就给大家推荐几款止咳的食疗方,大家不妨对照着参考一下~
1.干咳,喝山药粥
秋季天气干燥,容易伤害肺的津液,导致肺阴不足,出现口干唇干、干咳无痰等肺阴虚症状。
而山药入肺经,是滋补肺阴的佳品,可以缓解肺部、口腔和喉咙的燥热。
在这,给大家推荐一款食疗方——山药粥。此方载于《萨谦斋经验方》,具有止干咳、治腹泻的作用。
养生推荐:山药粥
原料:干山药片60克,或鲜山药100~120克,粳米50~100克。
做法:将山药洗净切片,同粳米共煮成粥。
功效:此粥可补脾胃、滋肺肾,可有效缓解虚劳咳嗽、腹泻、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症。且一年四季均可食用,但要温热服食。
2.久咳不愈,试试橄榄炖汤
不少人一旦出现咳嗽,很难断尾,前后拖了1个月之久。咳嗽咳太久,喉咙难受、声音沙哑不说,严重的还可能会引起咽喉肿痛。
久咳不愈的人,日常饮食应以清淡为主,过咸、过甜、过油的食物都不宜多吃,否则会生痰,导致咳嗽加重;同时也不宜多吃过酸、过辣的食物,此类食物同样会 *** 咽喉部,加重症状。
在这,给大家推荐一款对于防治久咳后咽喉不适有较好食疗效果的汤水——青橄榄萝卜猪瘦肉汤。
养生推荐:青橄榄萝卜猪瘦肉汤
原料:青橄榄100克,白萝卜500克,蜜枣1个,陈皮1/4个,猪瘦肉300克。
做法:萝卜洗净后,去皮切大块;青橄榄切对半,蜜枣去核,陈皮洗净后,浸泡一小会;猪瘦肉切大块。将上述所有食材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煲沸后,改为小火煲1~1.5个小时,加入适量食盐便可,此量可供2~3人用。
功效:此汤不仅味鲜清甜,还有清肺热、润咽干、生津液的功效,比较适合痰多咳嗽所致的咽喉肿痛、声音沙哑等症状。
提醒:如果是咽喉肿痛明显的人,可选择咸橄榄,效果更好。这是因为,咸橄榄是用鲜品加盐腌制而成的,能增强降火作用。
3.风寒咳嗽,用蜂蜜白萝卜
蜂蜜白萝卜,主要针对的是风寒咳嗽、咳嗽声重、痰稀的患者,对气喘也有很好的效果。
白萝卜性凉,可理气化痰、生津止咳,还有助缓解咳嗽;蜂蜜又能润肺止咳、润肠燥,两者搭配起来,对辅助治疗咳嗽效果更好。
做法:白萝卜一根,洗净切成小块,加入5汤勺蜂蜜,搅拌均匀,腌制2小时左右。蜂蜜和萝卜混合腌制出的汤倒出一大汤勺,用水稀释,蜂蜜萝卜汤跟水的比例是1∶3。
每天饮用4~5次,次日咳嗽症状就有所缓解。
以上配图均来源于壹图网。
常用止咳方,治外感风寒,头痛鼻塞咽痒咳嗽录自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的杏苏散,是止咳化痰的常用方剂,适宜于外感风寒,咳嗽吐白痰者。
肺为娇脏,不耐寒暑。如果感受风寒,影响肺脏气机出入宣降,就会导致咳嗽气喘、鼻塞流涕、呼吸急促等呼吸系统疾病;风寒侵于肌表,卫阳被遏,还会导致恶寒、发热、无汗、头痛等状况。所以在治疗外感风寒咳嗽时,常用温散风寒、宣肺化痰的 *** ,杏苏散就是这样一个中药方剂。该方由苏叶、前胡、杏仁、桔梗、枳壳、半夏、茯苓、橘皮、甘草、大枣、生姜组成,方中苏叶、杏仁轻宣透邪,配合前胡、生姜轻宣辛散,治凉燥束于肺卫;二陈汤(半夏、茯苓、橘皮、甘草)燥湿化痰,加枳壳、桔梗增强理气化痰的作用,治痰湿阻肺不宣。该方偏于辛温,适宜于风寒外感所引起的咳嗽痰稀、恶寒、无汗、头痛、鼻塞等证。临床上常用来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属于风寒外感者。
该方常加减使用,若身痛无汗,可以加羌活微透其汗;汗后咳嗽不止者,可以去羌活加苏梗;腹泻者可以加苍术、厚朴;头痛兼有眉棱骨痛者加白芷。
烤橘子能止咳化痰?这份止咳小妙招,了解一下→都说烤橘子能止咳化痰
这是真的吗?
橘子该如何烤制呢?
往下看,听专家解答
↓↓↓
烤橘子对哪种咳嗽有效?
橘子性温
酸甘化阴
可以润肺生津
苦辛通降
可以宣降肺气、止咳
橘子烤制后
会增强温性,减弱辛味
降低对胃肠道的 ***
突出健脾作用
更易于消化和吸收
同时仍具有宣散风寒的功效
且效果更温和
专家提醒
烤橘子更适合
痰液清稀、不黏稠的
风寒咳嗽
橘子该如何烤制?
专家介绍,要用文火烤制
也就是要慢慢地烤
烤制过程中
不断翻动
使其均匀受热
烤到橘皮刚变黑即可
一天吃多少合适?
要看橘子的大小
一般一次吃1~2个
一天吃2次
需要提醒的是
烤橘子只是一种食疗 ***
如果出现不适症状
应尽快就医
进行合适诊疗
转自:CCTV-1《生活圈》
来源: 央视一套
感冒咳嗽先止咳?应分症食疗春季气候多变,很多人因抵抗力低下,一不小心就患上感冒,而感冒最折磨人的就是咳嗽。那么,春季咳嗽该如何治疗呢?
指导专家 赵丽芸
主任中医师 重症医学科主任
1
详审病因,勿见咳止咳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赵丽芸表示,很多人感冒咳嗽都会想到要先止咳,其实咳嗽是一种人体正常的防御反应,它有助于排出气管和支气管内的一些炎性分泌物,所以咳嗽不应该是见咳就止,而是要分症治疗。如果盲目使用镇咳药,初服咳嗽减轻,但痰液排出受阻,咳嗽反而会迁延不止。
2
咳嗽分寒热,应对症食疗
中医学认为,感冒以风寒、风热两种证候最为多见。赵丽芸表示,如果是由风热感冒引起的咳嗽,可吃一些清散宣肺的食物,如橄榄、杏仁、琵琶等。如果是由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可吃一些疏风散寒的食物,如生姜、葱白、紫苏等。
苏杏汤
材料:紫苏10克,杏仁10克,生姜10克,红糖15~20克。
做法:上述材料洗净加适量水煮开,加入红糖代茶饮。每日2剂。
功效:疏风散寒、宜肺止咳。适用于风寒咳嗽。
青橄榄炖瘦肉
材料:青橄榄8粒,瘦肉100克,蜜枣1粒,盐适量。
做法:锅里放适量清水,加入上述食材,煲30分钟,调味即可。
功效:清肺利咽、生津止渴。适用于风热咳嗽伴咽喉不适者。
风寒咳嗽,厨房里这些食材就能缓解风寒咳嗽,喝萝卜葱白汤
材料:萝卜1个,葱白6根,生姜15克。
做法:先将萝卜清洗干净,去皮切块,放入锅内,加入三碗清水,待萝卜煮熟后,再放入清洗干净的葱白、姜,煮剩一碗汤后,连渣一次服用。
功效:此汤可宣肺解表、化痰止咳,可用于治疗风寒咳嗽、痰多,伴畏寒、身倦酸痛等症状。
(河南省中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王艺可)
风寒感冒,大妈自制一饮一粥一菜治愈前几天和朋友出去办事,两人都没有带雨伞,淋了雨,赶路急得出汗,我们又脱了衣服,办完事,在回程的车上就喷嚏不停,伴随着还有头痛和轻咳,在这个敏感时期,这样的行为让人避之不及,我们清楚自已不是新冠,就是受凉得了风寒感冒,全程都戴着N95口罩,不可能感染病毒,回到家,我把家里唯一的一盒风寒感冒药给了朋友,等朋友走后,我马上洗了个热水澡,又煮了一杯生姜葱白红糖饮。
打开冰箱,飘出来的食材味道让我有点恶心,我还是坚持相信自已就是感冒,心里一定也不惊慌,找出食材,给自已做了一餐专治感冒的食物,熬了一锅生姜紫苏粥,还拌了一份鱼腥草,紫苏上市的季节,我会买一些回来晒干,烹调鱼时放点干紫苏,味道特别鲜美,用紫苏煮粥,不仅鲜美,还能治感冒和反胃,新鲜紫苏买回来洗干净再晒干,不用去梗,带着梗一起晒干,梗也可以用来煲汤和泡茶喝,家里备着这样的食材,既能治病,又能烹调美味,晒干后要密封保存,不能受潮,受潮之后容易变质,一定要密封保存。
冰箱里还有鱼腥草,这也是我们家爱吃的食材,我们老家叫折耳根,从小吃到大的野菜,爱死这个味道了,这食材很多人接受不了,可我却偏爱,孩子也跟我一样爱吃,鱼腥草太老就用来煮水喝,可以清热解毒,还能镇痛止咳,对流感、肺炎都有缓解作用,这段时间,别人囤药,我只管囤食材,什么鱼腥草、柠檬、金桔、陈皮、雪梨、冰糖、红糖、橙子莲藕、马蹄、土豆等都囤得有,只要有个风吹草动,我就感紧食疗,药补不如食补,每种食物都有其特定的营养成分和药用功效,比如鱼腥草有杀菌作用,可以用于肺炎的辅助治疗,雪梨汁生津润燥、清热化淡,对肺炎的治疗也有宜,土豆中含有植物凝血素,能消灭侵入人体内的细菌和病毒......每种食材都有其特有的营养成分和药用功效,这里就不列举了,想了解的可以去查一查。
生姜紫苏粥配上凉拌鱼腥草,味道真是绝了,一口气干掉两碗粥,鱼腥草一大盘也吃完了,吃完全身暖乎乎的,洗完碗上床睡了两个小时起来,全身舒畅,所有不适症状都消失,问了下朋友,她吃药还没这效果,现在还被家人和朋友孤立,一个人躲在家不敢出门,怕人们以为她得了新冠,我是什么都没有了,没时间整理图片,昨天就想发这篇文章,今天才有时间把图片整理出来,马上开电脑码字,把好东西分享给大家,快过年了,我们都要照顾好自已,国家保护了我们三年,我们得学会长大,学会自已照顾自已,下面分享一饮一粥一菜的做法,对于感冒初期,真的有效,我不会乱写,平时会看这方面的书。
【生姜葱白红糖饮】
功效:驱散风寒。
做法:生姜切片放进汤锅,加适量水,放几段葱白一起煮,小火慢煮5分钟,放入适量红糖,再煮5分钟,趁热喝下。
【紫苏生姜粥】
功效:治外感风寒、咳嗽恶心,有助于体内气血畅通。
做法:
1. 干紫苏一把,我随手抓的,大米3把,生姜1块去皮洗干净切成姜末。
2. 米洗干净放进砂锅,加适量水,放入姜末一起熬煮。
3. 紫苏叶和梗分拆出来,梗直接放进锅中同粥一起煮。
4. 叶子用清水泡一泡,再切成碎末。
5. 将切碎的紫苏叶放进砂锅熬煮,米煮熟后,将紫苏梗挑出来扔掉。
6. 放适量盐调味,撒入葱花搅匀,一锅鲜香美味的食疗粥就做好了。
【凉拌鱼腥草】
功效:清热解毒辣、化痰止咳,开胃爽口。
做法:
1. 鱼腥草一把,生姜一块,葱两根,姜去皮洗干净切成姜末,葱洗干净切成葱花。
2. 鱼腥草摘洗出来,要洗三遍,再用凉开水洗一遍,这个是直接凉拌,要用凉开水过一遍比较好。
3. 放适量盐将鱼腥草腌至变软,倒掉里面的水。
4. 放姜末、葱花、生抽、花椒油、香油拌匀装盘,撒上白芝麻就行了。
换季咳嗽,冰糖川贝炖雪梨管用吗?大家好!我是晓晓食光,喜欢分享家常菜、懒人菜、甜点、面点、烘焙等,现在更喜欢分享清淡饮食,烹饪技巧千变万化,作者观点并不是唯一,望彼此尊重,欢迎共同交流学习,烹饪之学在于变化,变化之道在于创新,期待你的关注,愿大家都能在自烹自食中体味到生活的乐趣!
夏秋交替,昼夜温差逐渐增大,老人、儿童及患有各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与过敏体质的人群,又成为感冒、鼻咽炎、支气管炎等疾病侵袭的对象,咳嗽也是以上疾病的常见症状。很多人发现,小时候治疗咳嗽很有效的经典食疗方——冰糖炖雪梨或者冰糖川贝炖雪梨,如今吃起来好像没什么效果;还有的人吃了有效果,但身边人吃了却症状加重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肺燥咳嗽更适宜
冰糖川贝炖雪梨有止咳作用,但对证服用才有效。如果证型不对,服用不但起不到防治效果,甚至会加重症状。
雪梨味甘、性寒,入肺经,有清热化痰、生津润燥止咳的作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梨者,利也”,其药性下行流利,对于风热燥咳一类的咳嗽是比较适合的。
老百姓常说的川贝,中药全名叫做川贝母。川贝母有化痰止咳、清热散结作用,但它是一种性味偏寒的中药,主要用于肺热咳嗽。明代医家缪希雍在其所著的《本草经疏》中明确指出:“贝母,肺有热,因而生痰,或为热邪所干,喘嗽烦闷,必此主之。”川贝母不仅有止咳化痰功效,而且能养肺阴、宣肺、润肺而清肺热。
冰糖与川贝母搭配,其中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用来调味,因为川贝母是很苦的。另一个作用是增强润肺止咳功效,因为冰糖本身也是一味中药,能健脾和胃、润肺止咳,主治肺燥咳嗽。
总体来说,冰糖川贝炖雪梨主要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等病症。
咳嗽原因有多种
很多人以为咳嗽都是肺的健康受到侵害引起的,中医认为五脏六腑都能引起咳嗽,且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明确指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咳嗽既是独立的病证,又是肺系(呼吸系统)多种病症的一个症状。中医一般把咳嗽分为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其中《景岳全书·咳嗽》提到:“外感之嗽,必因风寒。”因此,在夏秋交替之际,一定要注意谨防风寒之邪等诱发的咳嗽。其中,外感咳嗽主要分为以下几种证型:
风寒袭肺
这类患者一般咳声重浊,气急,喉痒,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治法是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风热犯肺
这类患者常咳痰不爽,痰黄或黏稠,喉燥咽痛,常伴恶风身热,头痛肢楚,鼻流黄涕,口渴等表热证,舌苔薄黄。治法是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风燥伤肺
这类患者有喉痒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甚至连成丝,咳痰不爽,或痰中带有血丝,咽喉干痛,唇鼻干燥,口干的症状,常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质干红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治法是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入秋之后还常出现凉燥伤肺诱发的咳嗽,是由风寒与燥邪共同侵袭肺部所致,表现为干咳而少痰或无痰,咽干鼻燥,兼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舌苔薄白等症。用药当以温而不燥,润而不凉为原则。此外,还有痰湿蕴肺、痰热郁肺、肝火犯肺、肺阴亏耗等证型的咳嗽,临床需要对证治疗。
食积也常引发咳嗽
相较于感冒、发烧、过敏等原因导致的咳嗽,食积等内因诱发的小儿咳嗽往往容易被患儿家长忽视。中医认为,相较于外感风寒、风热或者细菌、病毒等外因导致的咳嗽症状,内因诱发的咳嗽大都因为患儿饮食不科学,导致痰湿内停、饮食积滞等。
儿童由于脾胃尚未发育完全,如果饮食不节制,如贪吃零食,过食肥甘厚腻之品,食物难以消化,积滞在脾胃中,会影响肺的正常功能,诱发咳嗽症状。所以,饮食导致的患儿咳嗽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枇杷膏
止咳枇杷膏几乎是家中治疗咳嗽的必备药物之一。枇杷膏的主要原料不是枇杷的果实,而是枇杷叶子。家中自制的川贝枇杷膏,用的多是枇杷的果肉,只能算是甜品。虽然枇杷果实有润肺、止烦渴的作用,但如果想止咳化痰,还需靠枇杷叶。
枇杷膏和枇杷一样,性味偏凉,对于咽喉肿痛、痰黄黏稠,有痰咳不出来的热性咳嗽,如风热咳嗽、燥热咳嗽、肺火咳嗽等有效;而风寒咳嗽、喉咙干痒、咳嗽少痰或无痰者,枇杷膏吃多了反而可能加重症状。
☆橙子
据说盐蒸橙子能止咳,是真的吗?从中医角度来说,橙子入肺经,具有生津止渴、健脾胃的功效,某些咳嗽患者适量吃些橙子确实能够缓解症状。不过,吃橙子时没必要加盐,盐本身并没有平喘止咳作用,摄入过多盐反而容易引起支气管痉挛,导致咳嗽加剧。
橙子可理气、化痰、润肺,性味偏凉,对肺燥引起的热咳有一定效果,但对于寒咳来说,吃中性、偏温的橘子更合适。一般来说,如果有黄色的浓痰、咽喉肿痛、口干、口苦等症状,多半是风热咳嗽;如果咳嗽时,喉咙总感觉痒痒的,且痰为白色,量比较少,则多半是风寒咳嗽。不管是橙子还是橘子,只能起到辅助治疗作用,效果有限且因人而异,不能作为治疗咳嗽的主要 *** 。
☆蜂蜜水
中医认为,蜂蜜性味甘平,主要功能是补中、润燥、止痛、解毒和止咳,临床上常用于脘腹虚痛、肺燥干咳、肠燥便秘等治疗。蜂蜜止咳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不但止咳,还润肺,标本兼治。
但婴幼儿不宜服用蜂蜜。自然界存在很多细菌,像蜂蜜里面可能含有肉毒杆菌。即便经过消毒、杀菌的蜂蜜,但也不排除肉毒杆菌还存留的现象。婴幼儿的免疫系统、消化功能还没发育完全,很容易出现感染。
文: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颜延凤 陈超 李芳
整理:杨璞
编辑:管仲瑶
审核:曹政
感冒咳嗽咽痛?桑叶三个药膳方帮你忙桑叶来源于桑科植物桑树的干燥叶子,分布于我国南北各省,经霜后采收,故桑叶又称冬桑叶、霜桑叶。
桑叶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之效
桑叶晒干后,可生用或蜜炙使用。蜜炙,就是取干净生桑叶加炼蜜(每10kg桑叶,用蜂蜜2.5kg)拌匀,稍焖,用文火炒至蜜汁吸尽而成,故称为炙桑叶。桑叶性味甘苦寒,归肺、肝经。主要功效为: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
古书对桑叶功用多有记载,《本草纲目》载其“治劳热咳嗽”、“明目长发”,临床上常用治外感风热引起风热、头痛,燥热伤肺引起的咽干、咳嗽,肝经风热之目赤涩痛、羞明流泪,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血热妄行之吐血或皮下出血。炙桑叶润肺止咳之力强于桑叶,故多用于肺燥咳嗽。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桑叶含有脱皮固醇、芸香甙、桑甙、槲皮素、异槲皮素、东莨菪甙等。有降血糖、抗菌、降低胆固醇、促进表皮生长的作用。
但是,专家提醒,阳虚体质患者应慎用桑叶。另外,风寒感冒、口淡、咳嗽痰稀白者不宜服用。
如何选购优质桑叶?
一看叶形:叶片上表面黄绿色,下表面色较浅,呈卵圆形或心形,叶边缘有锯齿。
二测质地:质脆易碎,触之有扎手感。
三闻气味:气微,味淡,微苦涩。
桑叶虽常见,但药用一般选用深秋霜降后采摘的桑叶,此时的桑叶药用质量才是更佳的。可市面上还是存在以次充好,不按季节采摘使用的现象,而且破碎了的桑叶也不好辨认。因此,建议大家应在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到正规医院或正规药店购买使用。
新鲜嫩桑叶可入菜炒食
三个桑叶药膳方
1.桑菊清心饮
取桑叶10克,菊花10克,灯心草2克,甘草5克,加水1000ml,煮开10分钟,分次饮用,或加开水焖焗分次服。
具有清热明目的功效,适用于糖尿病、高血脂,症见心烦急躁,口干舌燥,多梦,小便黄,或伴结膜充血发红,或伴咽痛,舌质偏红等;也适合感冒初起有上述症状者。
2.桑叶润肺汤
将桑叶20克,南杏10克,北杏10克,川贝3-5克,蜜枣2枚,加水煮开半小时,准备猪肺250-500克,洗干净猪肺,切件,氽水,然后加入药材汤中同煮20分钟,然后饮汤吃 *** 有清润肺脏的功能。
可以作为咳嗽的辅助性药膳,适用于肺热或肺躁以及咳嗽后期,症见咳嗽,干咳或痰黄,口干舌燥等症状。
3.桑叶汤
将桑叶30克加水适量,煮开20分钟,准备瘦肉、食盐适量,瘦肉煮熟即可,喝汤吃肉。
具有清润肺脏的功能,可用作咳嗽的辅助性药膳,但止咳效果弱于桑叶润肺汤,对于大便干结、常口干喜饮、舌质红干苔少的人群,具有清热通便的作用,不妨试用。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今日出伏!记住“两多三少”,一粥、一汤,清热又润肺长达40天的三伏天结束了,出伏后,天气虽然开始由热转凉,体感上舒服不少,但从现在到秋分的这段时间,是一年中气温波动最为频繁的时候,一定要多注意调整饮食起居,避免感冒、腹泻等问题发生!
01
入秋后三个改变
1.多吃果少吃瓜
民谚“秋瓜坏肚”,指的是立秋以后继续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胃肠道疾患,损伤脾胃。
比如夏天吃西瓜是消暑的,但进入秋天后如果吃多了,容易发生呕吐、腹痛或腹泻等症状。这主要是因为,长夏已经让人的脾胃处于虚弱状态,加之天气转凉,此时再吃多寒凉性质的瓜果,肠胃自然会不舒服。老人、小孩以及胃肠功能不好的人群尤其要注意。
在秋天里瓜类水果要少吃,但并不是说完全不能吃,只要不过量,不会对人体造成大的损害。
建议:饮食上开始减辛增酸,秋后正是葡萄、柚子、梨等上市的季节,可以适当多吃这些时令水果。
2.多吃蜜少吃姜
过去有句老话:“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
由于生姜属辛辣之品,为热性,又在烹饪中失去了不少水分,食后容易上火。秋天气候干燥、燥气伤肺,如果再多吃生姜,容易加重秋燥对肺部的危害。
所谓“夜不食姜”,则主要是因为生姜的辛温发散作用会影响人们夜间的正常休息,且晚上进食姜还很容易产生内热,日久出现“上火”的症状。
不过,秋季并非绝对一点也不能吃姜,这个问题需要辩证对待,当有病需要用姜时应照常用,如秋季治风寒咳嗽经常用姜。
建议:蜂蜜有润肺养肺的作用,非常适合秋季固护肺阴。
3.少贪凉
入秋后天气慢慢转凉,人体植物神经功能出现紊乱,胃肠蠕动的正常节奏也被打乱,而且气温的下降会导致胃肠黏膜血管收缩,使胃肠黏膜缺氧缺血,营养接收不充分,容易导致胃炎的出现或复发。
此时肠胃对凉的食物非常敏感,如果经常吃凉性食物,容易引发“肠胃性感冒”!
02
饮食养生要点
刚出伏的这段时间,既有暑热余气,秋燥也开始明显,要警惕燥热伤人。可以吃一些健脾利湿、滋阴润燥的食物。
扁豆、茯苓、山药、豇豆、红小豆等去湿热、健脾和胃的食物,还有银耳、蜂蜜、藕、甘蔗、梨等滋阴润燥的食物都很适合此时食用。
1.喝一粥
赤小豆搭配百合煮粥,既能清利湿热,又能养阴润肺,特别适合初秋时节。
2.饮一汤
将雪花梨和莲藕用擦丝板擦成细丝,加入水中煮10分钟,最后加入蜂蜜熬煮一段时间即可。
雪梨莲藕汤清热润肺,化痰止咳。适合症状有咽痒咳嗽、发热烦躁、口渴喜饮、痰稠不爽等。
转自:CCTV回家吃饭
来源: 湖南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
科普小讲(第7期):外感咳嗽?尝试一下食疗对于咳嗽,中医讲求四诊合参、辨证论治,所以咳嗽也应该辨别寒热,今天为大家提供一些外感咳嗽的饮食处方。
风寒咳嗽
风寒侵袭,肺气失于宣降所致,多见于冬春两季。寒咳表现:痰多色稀白,呈泡沫状,喉间有痰声,易咳出,且头痛,鼻塞,流清涕,或伴有怕冷、畏寒,无汗,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寒咳更大的不同就是肺中有痰,耳朵贴靠病人胸壁,令病人用力呼吸,可听到气管内似水笛哮鸣声音,病人常会有胸闷,有时需要深呼吸来补充一下氧气。严重者会有气喘的现象。这时应吃一些温热、化痰止咳的食品。
寒咳食疗:
1.生姜+红糖+大蒜
孩子患了风寒感冒,喝温热的生姜红糖水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如果孩子同时还伴有咳嗽,可在生姜红糖水里再加2~3瓣大蒜一起煮,要用小火煮10分钟,把蒜头的辣味煮掉,这样孩子才肯喝。
2.梨+花椒+冰糖
梨一个,洗净,横断切开挖去中间核后,放入20颗花椒,2粒冰糖,再把梨对拼好放入碗中,上锅蒸半小时左右即可,一只梨可分两次吃完。蒸花椒冰糖梨对治疗风寒咳嗽效果非常明显,但有的孩子不喜欢花椒的味道,家长可自己选择。
3.生姜粥
生姜3片,大米30克。将生姜洗净,切碎,同大米煮为稀粥服食。每日1~2剂,连续3~5天。可暖脾胃,散风寒,利肺气。
4.巧治伤风咳嗽——红糖姜枣汤
材料:红糖30克,鲜姜15克,红枣30克。做法:锅中加三碗水,加入红糖,鲜姜,红枣煎至过半,顿服,服后出微汗即可痊愈。适用于驱风散寒,治伤风咳嗽,胃寒刺痛,产后受寒腹泻,恶阴等。
风热咳嗽
风热犯肺,入里化热,热灼津液,肺失清肃所致,以夏秋较多见。热咳表现:痰色黄稠,量少,干咳无痰或咳痰不爽,咽干疼痛,声音嘶哑,喉痒欲咳,口渴,常伴有发热、头痛、头晕、舌红、苔薄黄、脉浮或浮数。初期气管壁会有化脓样痰的分泌,会咳出黄色、绿色浓痰。数日之后病情减轻不再有脓样痰分泌,但局部仍有红肿,气管喉头仍觉很痒,咳嗽变为无痰。
热咳食疗:
1.梨+冰糖+川贝
把梨靠柄部横断切开,挖去中间核后放入2~3粒冰糖,5~6粒川贝(川贝要敲碎成末),把梨拼对拼好放入碗里,上锅蒸30分钟左右即可,分两次给宝宝吃。此方有润肺、止咳、化痰的作用。
2.煮萝卜水
白萝卜洗净,切4~5薄片,放入小锅内,加大半碗水,放火上烧开后,再改用小火煮5分钟即可。等水稍凉后再给宝宝喝,此方治疗风热咳嗽、鼻干咽燥、干咳少痰的效果是不错的,2岁以内的宝宝收到的效果更好。
3.贝母粥
贝母5克,大米30克,白糖适量。将贝母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或将贝母研粉,每次取药末1克,调入粥中服食,每日1~2剂,连续3~5天。可化痰止咳,清热宣肺。
4.风热咳嗽可用藕汁、梨汁各半盅合服
患风热咳嗽时,还可以给他吃冬瓜煨汤、炒丝瓜、炒藕片、炒苦瓜,这同样起到消内热、祛火、止咳的作用。辛辣、容易上火的食物禁止食用,如羊肉、狗肉、乌骨鸡、鱼、虾、枣、桂圆肉、荔枝、核桃仁、辣椒、樱桃、蚕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