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字看着很面熟,读起来却总是容易出错。例如:
当(dāng)天还是当(dàng)天?
模样(mú)还是模(mó)样?
小编为各位分享100个容易读错的字,看有几个是你也读错过的?
1、氛围 fēn(无去声,不读“奋”,读作“分割”的“分”)
2、一场雨 、一场大战 cháng(不读chǎng,用于事情的经过)
3、匀称、称职、称心如意、对称chèn(读“趁”,不读“乘”cheng)
4、种(姓氏)chóng
5、憧憬chōng(读冲,不读chóng)
6、驰骋chíchěng(不读chéng)
7、处暑、处境、处世为人、处于chǔ(不读去声“处”)
8、啜(姓氏)chuài
9、汆丸子cuān(非去声)
10、档案 dàng(无dǎng音)
11、安步当车dàng(不读平声)
12、订正 dìng(无“丁”dīng音)
13、胴体 dòng 去声(不读“同”tong)
14、拾掇duo(拾掇的意思不读duò。在拾掇里读轻声。)
15、菲薄 fěi(芳菲是平声)
16、果脯fǔ (不读“普”)
17、准噶尔 gá
18、小孩呱呱坠地 读“姑”gū(不读“瓜”,gua)
19、力能扛鼎gāng(不读kǎng)
20、契诃夫、唐吉诃德hē(不读ke)
21、道行héng(修行的功夫,比喻本领。不读hang,xing)
22、飞来横祸、蛮横、发横财 hèng
23、襁褓 qiǎng
24、一哄而散 hòng (哄堂大笑hōng,哄逗、哄骗 hǒng)
25、骨骸hái
26、薅草hāo
27、白桦树huà(不读huá)
28、馄饨húntun(轻声不读dun)
29、和泥、和面 huó,搅和、和稀泥huò,和牌(读胡)
30、囫囵吞枣húlún(不读lùn,单独囫囵一词时囵读轻声。)
31、溃脓huì(区别溃烂kuì)
32、通缉 jī(区别编辑jí)
33、窗明几净 jī (误读上声)
34、嫉妒jí (区别忌妒jì)
35、人才济济jǐ (不读jì)
36、里脊(轻声,本音jǐ)
37、渐染、东渐入海jiān(不读jiàn)
38、眼睑jiǎn
39、绢花 juàn(无平声)
40、配角、角色jué (不读jiao)
41、发酵jiào(不读xiao)
42、解送、押解jiè(误读上声)
43、浑身解数 xiè(误读jie)
44、粳米jīng、籼米xīan(不读geng shan)
45、颈部jǐng(误读去声)
46、靓妆jìng (不读liàng)
47、循规蹈矩、矩形 jǔ (误读去声)
48、前倨后恭 jù、龟裂jūn(不读guī)
49、以儆效尤jǐng (非去声)
50、睛纶jīng(不读qíng)
51、唠叨 láo (区别 唠家常lào)
52、落不是 lào(误读luo)
53、量杯、思量liang,量体裁衣liàng(误读阳平)
54、连累lěi (误读去声)
55、果实累累léiléi(阳平);伤痕累累lěilěi(上声)
56、浙江丽水lí(不读lì)
57、淋病lìn 去声(误读阳平)
58、绿林好汉lù、棕榈lǘ(误读上声)
59、莽莽群山、草莽mǎng
60、扪心自问 mén
61、腼腆miǎntiǎn (都是上声,腼误认为是平声)
62、酩酊mǐngdǐng(都不是平声)
63、披靡mǐ(不读mí)
64、抹墙 mò
65、模样mú (区别模型mó不读“瞙”)
66、泥淖nào (不读zhao)
67、喷香、喷喷香 pèn(不读pēn )
68、癖好、洁癖pǐ(不读pì)
69、睥睨pìnì(不读bi)
70、剽窃、剽悍piāo(不读piáo)
71、媲美 pì 去声(不读bi)
72、心广体胖pán(不读pang)
73、大腹便便pián (不读“篇”)
74、缥缈piāomiǎo、骠勇piào(不读biāo)
75、娉婷pīngtíng
76、砒霜pī(不读pí)
77、湖泊pō、漂泊bó
78、哨卡qiǎ 上声(不读ka)
79、蹊跷qīqiāo(不读去声)
80、牵强附会 qiǎng(误读qiáng)
81.生肖、肖像 读xiào不读xiāo
82.句读dòu
83.节骨眼 读jiē 不读 jié
84.不吱声 读zī 不读zhī
85.燕妮、安妮读nī 不读ní
86.禅让 读shàn 不读chán
87.莫邪读yé 不读xié
88.剔透、挑剔读tī 不读tì
89.骨髓读suǐ 不读suí
90.浩浩汤汤读shāng 不读dàng
91.结婚、结冰 读jié 不读jiē
92.牌坊、磨坊前读fāng 后读fáng
93.荷锄 读hè 不读hé
94.藤蔓读wàn 不读màn
95.玫瑰、瑰丽 读guī 不读guì
96.枸杞gǒuqǐ
97.一塌糊涂 读tā 不读tà
98.情不自禁读jīn 不读jìn
99.梵语 读fàn 不读fán
100.靡靡之音读mǐ mǐ zhī yīn,不是二声
来源:诗词天地(ID:shicitiandi)
100个一看就会一读就错的字,不信你念念有些字看着很面熟,读起来却总是容易出错。例如:
当(dāng)天还是当(dàng)天?
模样(mú)还是模(mó)样?
小编为各位分享100个容易读错的字,看有几个是你也读错过的?
1.氛围 fēn(无去声,不读“奋”,读作“分割”的“分”)
2.一场雨 、一场大战 cháng(不读chǎng,用于事情的经过)
3.匀称、称职、称心如意、对称 chèn(读“趁”,不读“乘”cheng)
4.种(姓氏)chóng
5.憧憬chōng(读冲,不读chóng)
6.驰骋chíchěng(不读chéng)
7.处暑、处境、处女、处世为人、处于chǔ(不读去声“处”)
8.啜(姓氏)chuài
9.汆丸子cuān(非去声)
10.档案 dàng(无dǎng音)
11.安步当车dàng(不读平声)
12.订正 dìng(无“丁”dīng音)
13.胴体 dòng 去声(不读“同”tong)
14.拾掇duo(拾掇的意思不读duò。在拾掇里读轻声。)
15.菲薄 fěi(芳菲是平声)
16.果脯 fǔ (不读“普”)
17.准噶尔 gá
18.小孩呱呱坠地 读“姑”gū(不读“瓜”,gua)
19.力能扛鼎gāng(不读kǎng)
20.契诃夫、唐吉诃德hē(不读ke)
21.道行héng(修行的功夫,比喻本领。不读hang,xing)
22.飞来横祸、蛮横、发横财 hèng
23.襁褓 qiǎng
24.一哄而散 hòng (哄堂大笑hōng,哄逗、哄骗 hǒng)
25.骨骸hái
26.薅草hāo
27.白桦树huà(不读huá)
28.馄饨húntun(轻声不读dun)
29.和泥、和面 huó,搅和、和稀泥huò,和牌(读胡)
30.囫囵吞枣húlún(不读lùn,单独囫囵一词时囵读轻声。)
31.溃脓huì(区别溃烂kuì)
32.通缉 jī(区别编辑jí)
33.窗明几净 jī (误读上声)
34.嫉妒 jí (区别忌妒jì)
35.人才济济 jǐ (不读jì)
36.里脊(轻声,本音jǐ)
37.渐染、东渐入海jiān(不读jiàn)
38.眼睑 jiǎn
39.绢花 juàn(无平声)
40.配角、角色jué (不读jiao)
41.发酵 jiào(不读xiao)
42.解送、押解 jiè(误读上声)
43.浑身解数 xiè(误读jie)
44.粳米jīng、籼米xīan(不读geng shan)
45.颈部jǐng(误读去声)
46.靓妆jìng (不读liàng)
47.循规蹈矩、矩形 jǔ (误读去声)
48.前倨后恭 jù、龟裂jūn(不读guī)
49.以儆效尤jǐng (非去声)
50.睛纶jīng(不读qíng)
51.唠叨 láo (区别 唠家常lào)
52.落不是 lào(误读luo)
53.量杯、思量liang,量体裁衣liàng(误读阳平)
54.连累lěi (误读去声)
55.果实累累léiléi(阳平);伤痕累累lěilěi(上声)
56.浙江丽水lí(不读lì)
57.淋病lìn 去声(误读阳平)
58.绿林好汉lù、棕榈 lǘ(误读上声)
59.莽莽群山、草莽mǎng
60.扪心自问 mén
61.腼腆 miǎntiǎn (都是上声,腼误认为是平声)
62.酩酊mǐngdǐng(都不是平声)
63.披靡mǐ(不读mí)
64.抹墙 mò
65.模样mú (区别模型mó不读“瞙”)
66.泥淖nào (不读zhao)
67.喷香、喷喷香 pèn(不读pēn )
68.癖好、洁癖pǐ(不读pì)
69.睥睨pìnì(不读bi)
70.剽窃、剽悍piāo(不读piáo)
71.媲美 pì 去声(不读bi)
72.心广体胖pán(不读pang)
73.大腹便便pián (不读“篇”)
74.缥缈piāomiǎo、骠勇piào(不读biāo)
75.娉婷pīngtíng
76.砒霜pī(不读pí)
77.湖泊pō、漂泊bó
78.哨卡 qiǎ 上声(不读ka)
79.蹊跷qīqiāo(不读去声)
80.牵强附会 qiǎng(误读qiáng)
81.生肖、肖像 读xiào不读xiāo
82.句读dòu
83.节骨眼 读jiē 不读 jié
84.不吱声 读zī 不读zhī
85.燕妮、安妮 读nī 不读ní
86.禅让 读shàn 不读chán
87.莫邪 读yé 不读xié
88.剔透、挑剔 读tī 不读tì
89.骨髓 读suǐ 不读suí
90.浩浩汤汤 读shāng 不读dàng
91.结婚、结冰 读jié 不读jiē
92.牌坊、磨坊 前读fāng 后读fáng
93.荷锄 读hè 不读hé
94.藤蔓 读wàn 不读màn
95.玫瑰、瑰丽 读guī 不读guì
96.枸杞gǒuqǐ
97.一塌糊涂 读tā 不读tà
98.情不自禁 读jīn 不读jìn
99.梵语 读fàn 不读fán
100. 靡靡之音 读mǐ mǐ zhī yīn,不是二声
来源:七一客户端/人民日报
编辑:刘诗诗
在看点这里
上海人最常说的方言汇总!简单的两个汉字居然有这么多意思“白相”是一句经典的上海话。外地朋友只要学三句上海话,里面恐怕就会有一句是“白相”。
“白相”啥意思?当然是玩耍的意思了。
为啥“白相”是玩耍呢?
这就要从“白相”的“相”字说起了。
“相”就是看。
如果一定要说出“相”与看的区别,那就是:“相”是特特会会仔仔细细地看。
这个“相”字在宁波口语里保存得最久。如今六十岁以上的宁波人恐怕还是会把“去看看她”讲成“去相相其”,把“去看戏”讲成“相戏文”的。
而“相亲”“相面”等词,恐怕所有方言里都还存在的吧。
啥叫“相亲”?去看看他或她能否成为亲人呀。
啥叫“相面”?看看侬只面相是祸是福。
而且,相亲相面相戏文,还真的都需要特特会会仔仔细细地看呢。
既然“相”就是看,那么,“白相”就是白看,白看就是不花钱。
街上看热闹,就被称作“弗出铜钿看白戏”。
相亲相面相戏文,多少总要搞落两钿的,轧朋友请客吃碗小馄饨也是钞票,所以,都不能称之为“白相”。
老底子,上海人讲得最多的“白相”就是:
“阿拉到城隍庙去白相相。”因为城隍庙不卖门票。
“阿拉到四马路去白相相。”因为只是路上荡荡,并不登堂入室。
于是,问题就来了。
“白相大世界”是怎么回事呢?
大世界一直是要门票的,再便宜也要二角五分。不过,小人或者外埠亲友“白相大世界”,总归是大人或上海亲眷陪得去的,自己并不买票,像煞搨着便宜,也许就漫一声“白相大世界”了。
无独有偶。
上海滩不但有“白相大世界”,还有“白相堂子”呢。
堂子分长三、幺二,这“幺、二、三”就是一只洋两只洋三只洋,都是实实在在的钞票啊。事实上,老早跟着朋友到堂子里打打“茶围”,吃吃“镶边”酒,原无须掏腰包。只有真的“上枪”“睏湿铺”,才需会钞。
慢慢叫,这“白相”的“白”就不大严格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搓麻将。本来,“搓搓白相相”就是“卫生麻将”,不来钱的。后来,偶尔赌钱,或赌得不大,“小来来”,几只铜板输赢,也叫“白相”了。
上海人那句最典型的自我解嘲的话就是:“难般白相相不要紧。”
这也是上海人的基本生活态度,凡事不要走得太远,哪怕是狎妓,偶尔为之皆被认为是无妨的。任何事情,难般玩玩票都不要紧,一认真就自以为是戏子了,其实你不是。
就像堤坝不能有缺口一样,否则总有溃堤的一日。
“白相”一语亦如此,既然花不花钱都叫“白相”,词义很快就走向了反面。
在外面消费没有得到善待,上海人要“翻矛枪”了,出口的之一句竟然是:“阿拉是出仔铜钿来白相嗰噢。”
至此,彻底颠覆。
老底子,“白相”一语还有一种意思,那就是失业。
无事可做,只好在家里“白相”,即便出去,由于阮囊羞涩,也只是个“马浪荡”。
1990年代,上海有一百多万下岗工人。其中有很多人要面子,瞒牢家人,早上还是夹仔只包出门,到外头一直“白相”到“夜快头”再进门,一分洋钿也不敢用,真真作孽。
而就是这种意思的“白相”,产生了另一个词语:“白相人”。
很明确,所谓“白相人”是不做事不上班的。
不过,现在上海人对“白相人”的印象,绝大多数是通过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获得的吧。那二房东就是“白相人”,他老婆就是“白相人嫂嫂”,凶神恶煞,弹眼落睛,刁钻撮掐,欺负穷人。
说起“白相人”,大家都超鄙视,就像说起“垃三”一样,反正都不是好货色。
须知《七十二家房客》一直是左派进步戏,负有反压迫反剥削的宣传使命,人物刻画便有些走样。
而老早上海人眼中的“白相人”,完全是另一种形象。
请看汪仲贤老先生(《上海俗语图说》作者)在1930年代的说法:
看到这里,想起谁来了?冯小刚演的“老炮儿”,还有冯小刚演过的杜月笙。
汪老先生还进一步写道:
也就是说,“白相人”主要靠谈吐,所谓“一只樱桃(嘴巴)两面翻”。“翻樱(音昂)桃”这一切口也于1960年代末再度流行上海滩。
其实,到了五十年前,“白相”的意思早已不复刚烈,很柔软了。
“白相”就是玩耍,花钱也无所谓。有时候,不花钱叫“穷白相”。
“白相弗来”,是指人搭不够;“白相弗起”,是指人碰不起。
“侬老好白相嗰”,大意是此人比较可爱,cute。
“侬老会白相嗰”,大意是此人比较懂经, *** art。
“侬白相我啊?”轻则开玩笑,重则“放白鸽”,都可以。想想以前“白相人”皆重然诺,也是无语。词义走向反面又一例。
也有人考证出,《吴江志》里有,俗谓嬉游曰孛相,亦作白相。更有人指出,苏东坡有句:“天公戏人亦薄相。”指“薄相”即“孛相”,源自宋朝。
聊备一说,姑妄存之可也。
反正现在上海话中的“白相”一词也正在“娱乐至死”的大道上飞奔,哪里是起跑线早已不重要。
唯一令人可惜的倒是,“白相人”不再。
100个一看就会一读就错的字,不信你念念有些字看着很面熟,读起来却总是容易出错。例如:
当(dāng)天还是当(dàng)天?
模样(mú)还是模(mó)样?
小编为各位分享100个容易读错的字,看有几个是你也读错过的?
1、氛围 fēn(无去声,不读“奋”,读作“分割”的“分”)
2、一场雨 、一场大战 cháng(不读chǎng,用于事情的经过)
3、匀称、称职、称心如意、对称 chèn(读“趁”,不读“乘”cheng)
4、种(姓氏)chóng
5、憧憬chōng(读冲,不读chóng)
6、驰骋chíchěng(不读chéng)
7、处暑、处境、处女、处世为人、处于chǔ(不读去声“处”)
8、啜(姓氏)chuài
9、汆丸子cuān(非去声)
10、档案 dàng(无dǎng音)
11、安步当车dàng(不读平声)
12、订正 dìng(无“丁”dīng音)
13、胴体 dòng 去声(不读“同”tong)
14、拾掇duo(拾掇的意思不读duò。在拾掇里读轻声。)
15、菲薄 fěi(芳菲是平声)
16、果脯 fǔ (不读“普”)
17、准噶尔 gá
18、小孩呱呱坠地 读“姑”gū(不读“瓜”,gua)
19、力能扛鼎gāng(不读kǎng)
20、契诃夫、唐吉诃德hē(不读ke)
21、道行héng(修行的功夫,比喻本领。不读hang,xing)
22、飞来横祸、蛮横、发横财 hèng
23、襁褓 qiǎng
24、一哄而散 hòng (哄堂大笑hōng,哄逗、哄骗 hǒng)
25、骨骸hái
26、薅草hāo
27、白桦树huà(不读huá)
28、馄饨húntun(轻声不读dun)
29、和泥、和面 huó,搅和、和稀泥huò,和牌(读胡)
30、囫囵吞枣húlún(不读lùn,单独囫囵一词时囵读轻声。)
31、溃脓huì(区别溃烂kuì)
32、通缉 jī(区别编辑jí)
33、窗明几净 jī (误读上声)
34、嫉妒 jí (区别忌妒jì)
35、人才济济 jǐ (不读jì)
36、里脊(轻声,本音jǐ)
37、渐染、东渐入海jiān(不读jiàn)
38、眼睑 jiǎn
39、绢花 juàn(无平声)
40、配角、角色jué (不读jiao)
41、发酵 jiào(不读xiao)
42、解送、押解 jiè(误读上声)
43、浑身解数 xiè(误读jie)
44、粳米 j ī n g、籼米xīan(不读geng shan)
45、颈部jǐng(误读去声)
46、靓妆jìng (不读liàng)
47、循规蹈矩、矩形 jǔ (误读去声)
48、前倨后恭 jù、龟裂jūn(不读guī)
49、以儆效尤jǐng (非去声)
50、睛纶jīng(不读qíng)
51、唠叨 láo (区别 唠家常lào)
52、落不是 lào(误读luo)
53、量杯、思量liang,量体裁衣liàng(误读阳平)
54、连累lěi (误读去声)
55、果实累累léiléi(阳平);伤痕累累lěilěi(上声)
56、浙江丽水lí(不读lì)
57、淋病lìn 去声(误读阳平)
58、绿林好汉lù、棕榈 lǘ(误读上声)
59、莽莽群山、草莽mǎng
60、扪心自问 mén
61、腼腆 miǎntiǎn (都是上声,腼误认为是平声)
62、酩酊mǐngdǐng(都不是平声)
63、披靡mǐ(不读mí)
64、抹墙 mò
65、模样mú (区别模型mó不读“瞙”)
66、泥淖nào (不读zhao)
67、喷香、喷喷香 pèn(不读pēn )
68、癖好、洁癖pǐ(不读pì)
69、睥睨pìnì(不读bi)
70、剽窃、剽悍piāo(不读piáo)
71、媲美 pì 去声(不读bi)
72、心广体胖pán(不读pang)
73、大腹便便pián (不读“篇”)
74、缥缈piāomiǎo、骠勇piào(不读biāo)
75、娉婷pīngtíng
76、砒霜pī(不读pí)
77、湖泊pō、漂泊bó
78、哨卡 qiǎ 上声(不读ka)
79、蹊跷qīqiāo(不读去声)
80、牵强附会 qiǎng(误读qiáng)
81.生肖、肖像 读xiào不读xiāo
82.句读dòu
83.节骨眼 读jiē 不读 jié
84.不吱声 读zī 不读zhī
85.燕妮、安妮 读nī 不读ní
86.禅让 读shàn 不读chán
87.莫邪 读yé 不读xié
88.剔透、挑剔 读tī 不读tì
89.骨髓 读suǐ 不读suí
90.浩浩汤汤 读shāng 不读dàng
91.结婚、结冰 读jié 不读jiē
92.牌坊、磨坊 前读fāng 后读fáng
93.荷锄 读hè 不读hé
94.藤蔓 读wàn 不读màn
95.玫瑰、瑰丽 读guī 不读guì
96.枸杞gǒuqǐ
97.一塌糊涂 读tā 不读tà
98.情不自禁 读jīn 不读jìn
99.梵语 读fàn 不读fán
100. 靡靡之音 读mǐ mǐ zhī yīn,不是二声
馄饨(汉语拼音hún tun ;粤语:w?n3 t?n1,音同“云吞”;山东话:hún dùn;英文名:Wonton或Huntun),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民间传统面食,后分化出饺子。 *** 馄饨时,先用薄面皮包肉馅儿,下锅后煮熟,食用时一般带汤。
云吞又称扁食,是两广地区的特色传统小吃的一种,属于粤菜系。不同于大部分南方地区的“馄饨”,初期被归类为饼类之中。 之所以叫云吞, 是因为粤语中馄饨的发音类似于云吞。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云吞也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外皮以及里头的馅料都跟馄饨不同。大小一般以“一口吞”为标准,按照老广记的标准,一碗标准碗云吞数量为6颗到8颗。
饺子(dumpling),由馄饨演变而来 ,源于中国古代的角子,原名“娇耳”,汉族传统面食,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 。由东汉南阳涅阳(今河南南阳邓州)人张仲景发明 ,最初作为药用。饺子又称水饺,深受中国人民喜爱,是中国北方民间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节食品。有一句民谚叫“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饺子多用面皮包馅水煮而成。
抄手,川人嗜辣,有道名菜叫做“红油抄手”,其实是馄饨在四川的俗称。(“抄手”有“牵起你的手”之意)
乐山方言词汇拾遗,这是最难懂的四川方言都说四川话好说易懂,那是你没听过乐山话。很多乐山朋友说当年就是成都读书,一个寝室里面他说的乐山话其他四川同学听不懂,只好说普通话,哈哈。
今天整理了一些乐山方言词汇,作为一个四川人,自己感觉懂一半不到。供大家欣赏吧。
本文来源于2003年版《乐山市市中区志》。
(注:破折号后为释义话)
之一节 天地类
麻麻亮。麻,古音读如磨,与蒙声相近。麻麻当为曚。曚即日初出未明——天将晓
晌午(晌音赏)——正午 黄昏——日暮
断黑——天色已黑 虹。虹音杠——彩虹
红朗朗——日初出
天道——气候 五黄六月——大热天
开年——明年 穿夜——通宵
日头——日 侧黑——傍晚
月亮——月 雾罩——雾
晕晕亮——月半明 冻——极寒
雘睒。雘,音火;睒,音闪——雷
马上——立即 大年初一——春节
正月十五——元宵 端阳——端午
三十夜——除夕 河沟儿——小水
汉河咡,咡即儿之阳平声——小水歧出者
浩浩儿——小汊河 坎坎——地稍下
埂埂——坡的上面横长 大路——通衢
小路——窄径 坪坪(左阳平,右阴平)——山的平处
山包包——山突出处 山窪窪——山低处
弯——山之转折处 桥桥儿——小桥
滩——潭下急流 七月半——中元
中秋——八月十五 河——大水
沱沱——水集中 坡坡——地稍高
坝坝——地之宽平 叉道——歧路
山尖尖、山颠颠、山顶顶——山峰
山脚脚——山麓 山槽槽——两山间
桥——有梁的桥 沱——水漫不流
寡水——清水
第二节 称谓类
爹——父 妈——母
伯伯——伯父 大大——伯母
爸爸——叔父 婶婶——叔母
老老、爷爷、公公——祖父
奶婡——祖母 公公——媳妇称翁
婆婆——媳妇称翁妇 姐——翁呼媳妇
女子——翁呼初来的媳妇 先后——妯娌
幺咡幺女——父母呼小儿女
外公或家公——母亲的父亲
外婆或家婆——母亲的母亲
母舅——母亲的兄弟
姨媲——母亲的姊妹
女婿。尊称姑爷——女儿之夫
丈人、丈母。表其亲近之意称亲爷、亲娘。——夫称妻之父母
老挑、挑担——两婿相称
亲家、亲家母——丈夫的父母和妻子之父母相称
老者——老年人
老人家 (尊称)、老革革 (鄙称)。革,去声——老汉
老婆婆、老奶妹——老女人 汉——男子之壮者
大汉咡——身材高大的男人
儿花花女花花——男孩女孩
过房儿子——继子 后娘——继母
黄花女子——处女 婆娘。娘音孃——妻
二房——小老婆 *** ——娼妓
光棍——单身汉 干儿——义子
鸡仔——男妓 红叶——媒人
叫花子——乞丐 叫化婆——女乞丐
蠢棒——蠢汉 棒客、棒老二——土匪
丑巴怪——面貌丑陋的人 一块人——一个人
滚龙——耍无赖的人 白火石——不正经的人
白耳门——爱管闲事的人 占翎子——好出风头
犟拐拐——固执 小家子——不大方
洋盘——外表华丽、肚内空虚
顶子——有官职的人
糊涂虫。糊音活,涂音夺——不明事理的人
大户——富翁 待诏——理发匠
挑脚——挑夫 艄公——船上撑舵的人
堂倌——茶坊酒店的长工 长年——长工
拐子——骗子 毛桃子——年轻人
掱杆——小偷 掌墨师——木工
軃(tuo)神——衣冠不整
水烟师——专施给客人敬烟茶的人
幺司务——旅店男服务员
小神子——传说中的狐鬼
老实——称人忠厚 快荡或马力——称人迅速
洒脱或洒落——称人不拘小节 仔细——勉人谨厚
把稳——勉人持牢 舒气。意无所取——称人美好
笨——称人肥重 狡猾——称人奸狡
顽恶——称人凶狠 乱动。动读平声——称人妄为
懵懵——称人昧理 瓜人——称人不慧
假哥——称人不实 痞子——称人歪邪
山巴土獠——称人山野 打惊打张——称人张皇
打溷——称人做事不勤 娱脏。
娱,音西——称人帷薄不修
土老肥——鄙人之富
脑壳——首 *** ——臀部
颈项——脖子 肚——腹
肚脐眼咡——脐 嘴皮——唇
嘴巴——颊 手干。干,上声——肱臂两节
脚干。干,上声——股胫两节
弯——腕 螺——腂
光秃子——头发脱落 浑身——全身
胸 (音) — —目深陷落 脶——指纹圆者
箕——指纹斜者 矮銼銼 ——身短
高兀兀——身长
膀都都。都,大也。膀,音旁——体肥
郎筋筋。郎,阳平——体小
战糠糠——身亸 宽呔呔——面宽
瘦西西——貌臞 跔,音渠——跛脚
嗡——耳中作声 聋——听塞
身引——俯首折腰 謇——语言期期
打冷噤——身畏寒 打摆子——患疟疾
发脾寒——疟疾轻 千疔疔——疥疮
濡——身困倦 嘶——声破损
齽 ——齿畏酸 闷——心烦恼
家伙或东西——什物
犁头,铧头。头,读偷——犁
刨子——平木器 木旋头—— # 履器
碾——砻米 漉漉——过酒器
廉——覆物器 笕竿——以竹通水
枧槽。枧,音剪——以木过水
楔头。楔,音协——加木于缝
篆竿——篙 纤弹。纤,音牵——缆
铡刀——切革刀
盒。盒,音海——盛酒器大者
杯——盛酒器小者 榨——取汁之器
杠。杠,去声——关门之杖
桩——拴物之器 钱筒——蓄钱器
风斗——风米具 鸡公车——独轮车
梭标——矛 鞔兜——盛泥土的畚箕
第三节 饮食起居类
饭——谷食 稀饭——粥
淘——汰米 糍粑——粉糍
包子——馒头 粽子——角黍
汤元——粉团 抄手——馄饨
糕——饵 饼——恰
糨。糨,音降——搅和麦屑
蕃料。蕃,音向——作料
豆花——豆浆所成
豆腐——豆浆所成,包之
豆腐干——豆浆所成,干者
斫——以刀斩骨 烙——烧铁去毛
炰——入火去毛 腌——以盐渍肉
炙。炙,音责——一以油煎物
炖——做汤 熬——久煮
剔。剔音梯——去骨
宰——砍肉 馊——小变味
臭——大变味 窨。窨音印——藏酒
烫——暖酒 黏。黏,音沾——米汁浓
酽。诸汁同此——茶汁浓
釉——酒母 糠——米皮
酥——味干脆 饿——腹饥
哽——食碍 摆——布席
抹——净桌 鼓肚子——兜肚
汗衣——内衣
房子——宫室 堂屋。屋,去声——中堂
耳房——两厢 过厅——中庭
房圈——寝室 灶房——厨房
藏门、朝门、门坎。朝,读巢弱声——大门
门栓——门牡 门斗——门牝
墙埂——垣
一间床。间,音干 — — 张床
圈。圈,去声——牛栏、马厩、豚笠
罩、笼——鸡所栖
第四节 行为类
凫——身涉水 递——传物
打耳使——手批人颊
腃,卷的平声——曲身
趫 (音敲)——架脚
举姆指——称赞人
举小指——鄙薄人
摆头——不合意 啃——以齿啮骨
嚼——以舌咀味 背——以背负物
端——以手举物 蹬——以脚推物
揪。揪,音鸠——两手扯物
舔——媚人 降——言语凌人
哝哝哄哄——言语蒙混
攮。攮,音朗——推人
撞。撞,音创——两人相碰
啳——骂人 挨挨擦擦——乞怜于人
謽。謽,音降——词不屈
舔肥——媚富人 撬——夺人之事
变卦——事中变 拯拐——事错误
怂恿——劝人进行 巾梭或巾巾梭梭——事琐碎
搓——索掏 赶——行欲先人
批几姑咡——指入人腋 盘——曲足
汹。汹,音烘——大声叱人
担——以肩承物
掞。掞音燕——以手撒物
搣——以手掰物 捧——两手掬物
瞄。瞄,音琐平声——近视
榜。榜,音朋——故意挤人
诓——用言语、行动引逗小孩
叉巴——多言
呵——说谎
抵——语触人
逊——事不成
对了——事既成
戳笨——事错甚
缓西——止人进行
阿何。阿,上声——突忆旧事
从法奚——问事当如何
脏——污秽 狠——暴戾
老火——艰难 平常——庸庸
莫来头——视事轻
不得了——谓事难 丁丁或点点——少
镇。镇,音滕,平声——重
莽——大 够——已足
膨脝。膨,音旁;脝,阳平——粗笨
浑全——总 零星——碎
中个中块。中上声——如此
班子。谭,音张——浑乱人
巧巴巴——善工作
挢选。挢,音刁——择取
砅砰。音拼烹——相碰
簸——不稳 削——去瓜果皮
戽——手泼手 绗——线缝衣
蠚。蠚,音忽——虫螫人
淆——语不合 舀——漉物
耖——耕田 薅。薅,音蒿——耘田
撒——播种 割——收获
吉。吉音冰——土有缝
榫头——柱之牡 碓窠——石臼
踏实——做事稳
蹊蹊跷跷——行为险
明明白白——事理照著
巴——贴 拍巴巴——拍巴掌
扯皮——争执
打退堂鼓——中途退缩
歹毒——狠毒
斗——拼凑 铎——戳
告——求 赶人情——送礼
跟手——接着
拱。拱,音贡——钻入
口争——争吵
跍。跍,音苦——蹲
牮。牮音见——用柱子把倾斜的房子支正
狼犹。犹,音匡——笨重不便
捞梢——把输了的钱赢回来
了账——了结
痨。痨音闹——以药毒物
撇脱——干脆
牵绊——拖累
数落——责备
坍台——出丑 向火——烤火
歇脚——休息 旋毛——在热汤中拔毛
眼皮子薄——贪婪 有喜——怀孕
灒——溅 蹍——移动
张——望 张罗——应付
趾,音啄——踢 车身——转身
捶——打 穿鼻子——儿童开始读书
带过——害人 到家——熟练
发迹——发财 括毒——残忍刻薄
开销——辞退
还席——吃别人筵席后又回请对方
纠。纠音九——拧
开火——打仗
看肖神——看别人倒了霉
敲竹杠——借机诈取财物
扣手——配合得好
拿手——擅长
盘——抚养 跑滩——跑江湖
伤负——得罪 笋子炒肉——挨打
讨口——行乞 五抢六夺——乱抢
过酒——结婚 打圆场——撮合
打平火——大伙凑钱聚餐
合干伙——合伙做生意而没有资金作底
叫座——表演能吸引观众
看漏了台——看透了
帮腔——从旁帮助人说话
报奏销——将某件事交代清楚
避风头——躲避不利
不成器——不成材
岔嘴——别人说话时插入言语
嘈人——吃的油水少
吃寡酒——没有菜肴光吃酒
吃独食子——好处独占
吃自来食——不劳而获
吃哑巴亏——吃了亏又不敢说
打照面——短暂的相视
戴高帽子——受人恭维
递眼色——示意
耳边风——听话不在意
放泼——撒泼
浮上水——巴结 乖觉——灵敏可爱
华绍——华丽 黄——变卦
会事——识事理 见外——把某人看作外人
开五荤——乱骂人 毛燥——急躁 莫得——没有
没挞煞——无聊 安心——存心
晏。晏音按——迟
鏖糟。鏖,音凹——不洁净
盘缠。缠,音猜——路费
谝嘴——夸口
欠——思念
认账——承认
三灾八难——多病多灾 啥子——什么
磉礅。磉,音赏;礅,音等——柱下圆形石
靸。靸,音啬——拖着鞋走
煞雨——下雨 生怕——恐怕
私房——私下储蓄 四处——到处
不胎孩——无能 讨——娶
腾——空 望头——希望
现世宝——不成材 想方——设法
秀气——文雅 找——补零钱
针头线脑——零碎物件
争些——差一点 阵仗——场面
巴式——合适 摆龙门阵——聊天
在行——内行 对子——对联
干贵——贵重 吃衣禄——临死前大吃大喝
担戴不起——负不起责任
疯颠识倒——神志不正常
封封——用红纸包好的赏钱
肝火旺——不冷静
皈依佛法——循规蹈矩
滑竿——肩舆 荒货——旧物品
醮湿。醮,音交——很湿
懒爱——不大愿意
突头突脑——无缘无故
一铺摊子——一大片
知世相——懂事
做过场——虚伪应付
作古正经——郑重其事
装壳子——装样子 势火——势头
第五节 动植物类
粮食——五谷 米——粟去壳
小菜——蔬菜 面——麦磨细
熟——米之精者 荞麦——养子
白菜——菘 苦菜——茶
红苕——薯 藤——蔓
车前——苜 荷花——芙蕖
兰香草——兰 茜草——茹
丝茅——芦苇 棕——拼榈
梅——杏 柑——橘柚
桠——歧枝
火麻。火音活——荨麻
地瓜——豆薯 云土——云南出产的 ***
子规鸟、你贵阳——杜鹃
白鹤耳。鹤,读呵,弱声——鹭
鬼灯哥——鸱鸮 老哇——鸦
燕老鼠。鼠,音水——蝙蝠
土蜂咡——螟蛉 油啄母——螟
子鸡——没有生过蛋的母鸡
草猪——母猪
土狗子、土蚕子——蝼蛄
地马儿——鼹鼠 乌鱼——鲖鱼
团鱼——鳖
糙——米之粗者
包谷——玉黍 青菜——芥
大头菜——蔓菁
豆——菽
纂纂——果多
兔丝——女萝
地骨——枸杞
泽泻——荬
艾蒿——箫获
黄花——萱草
桂——木樨
麻——苎
果——木实
黄葛树——榕树
稍瓜——丝瓜
瓢儿菜——莙达菜
格都,苞苞——蓓蕾
黄八郎。郎阴平——黄鹂
哑鹊——鹊
雁鹅。雁,音暗——大雁
灶鸡子——蟋蟀
纺线婆——莎鸡
蚂螂——蜻蜓
牯牛——公牛
牙猪。牙,弱声——公猪
曲鳝子——蚯蚓
癞疙宝——癞蛤蟆
地羊——犬
鲇鱼—— # 鱼
马胡咡——蝌蚪
蜗蚌。蚌,音布——蚌
偷油婆——蟑螂
沙虫咡——孑孓
认——饲牲畜
膘——牲畜肥大
巡回考编路:“巡考”者没有绝对上岸的 *** 论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巡回考编路
2月25日,山东泰安御碑楼中学考点,考生排队进入考场。视觉中国供图
2月25日,广东省公务员考试开考,广州市财经商贸职业技术学校考场。视觉中国供图
赶场
在过去几个月里,刘晓豪都无法准确地知道自己的目的地。为了获得一份有编制的工作,这位应届毕业生从去年12月开始参加了7场考试。他总是临时接到考试通知,才知道下一站要去哪里,因此习惯了只购买出发前往考场的车票,先不考虑后面的行程。
最紧张的时候是在今年2月中下旬,刘晓豪在两周的时间里,乘坐高铁和飞机辗转于武汉、郑州、北京,参加4场考试。还有3场考试,因为时间冲突,他只能放弃。
2月25日那天,他报名的河南、广东、山东的公务员招录和浙江省烟草公司 *** 都安排了考试。最终他选择了家乡河南的省考。
近年来,对于很多毕业生来说,一份有编制的工作吸引力不言而喻。不少人会在全省甚至全国“巡回”参加公务员考试和各种事业编制考试。
他们被称为“巡考”者,成功被录取才算“上岸”。一名考生说,他在半年时间里,在湖南省内报考了26个事业编岗位。
很多考试因为报名者众多,考试前考场周围酒店价格会成倍上涨。平日里刚过百元的房间,价格会变成两三百元。
为了省钱,考生们需要尽早预订酒店。有人甚至在考试安排出来前,根据以往的经验预测考场范围,并在附近选取不同的地方,预订几个房间。如果最终安排有变化,再把不需要的房间退订或 *** 出去。
真遇到酒店价格上涨,有人会去七八十元一晚的招待所将就一下。考生胡舒有一次选择一家招待所。入住后才发现,房间陈旧木门上的密码锁已经轻微破损。她不敢熟睡,将卫生间的灯开了整整一夜。外出买晚饭的途中,她还被陌生的男人尾随。
在10万人加入的豆瓣“国考省考公务员上岸吧”小组里,有网友发帖问之一次巡考应该选择什么交通工具,一位去浙江巡考的考生留言,“巡考党做好一次考试至少消费五百,三千也得去的心理准备”。
胡舒去年从山东一所沿海城市的大学毕业,已经参加了十几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考试。其中,有3场考试的笔试部分、资格复审部分、面试部分交叉进行。刚参加完之一场考试的资格复审,她就接到了第三场笔试和第二场的线上面试通知。为此她不得不从山东的东北到西南,在两个相距300公里的城市之间奔波。
为了控制成本,她只乘坐火车。有时,七八个小时的卧铺也有好处,可以省去一晚上的住宿费。
某培训机构的一位老师曾在课堂上提及,他看到有巡考大军,尽可能多的参加全国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 *** 考试,每年,苏浙沪的省考都成为他们“考前模拟”,为了最后参加家乡的省考作准备。
2023年,有超过250万人参加国考,创近10年报考人数的纪录。对于应届生刘晓豪而言,考公务员只是他求职路上的一环,除此之外,他还要参加事业单位考试。
数据显示,2023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158万人。作为即将毕业于北京一所211院校的经济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刘晓豪在大学的最后一个暑假开始了公务员考试的基础复习阶段,开始了自己的求职路。
他每天至少保证12个小时的备考时间。身边很多人从三四月开始上的考公网课,他为了节约时间,用两倍速学完课程。
然而,他参加的7场公务员考试,都没有成功上岸。
他没有停止巡考的脚步,目前他重心都放在了中国烟草各地分公司的巡考之中,为此他又去了浙江、陕西、云南、湖南参加 *** 考试。
同时,其他的事业编制考试他也没有放弃。上个月10号,他临时接到两天后的一个郑州的考试通知,当时他在杭州刚刚结束一场面试。路途中,他又在线上完成了一场银行的面试,利用打印准考证的间隙做了两套真题模拟,之后,他又飞去了云南的考场。
他准备努力到今年6月。遇到好的工作机会还要继续争取,他不想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后悔因为自己没有尝试而错失发展更好、工资待遇更好的机会。
密集的考试安排对他而言,已经麻木,“从小到大的考试太多了”。在2016年刘晓豪参加高考那年,河南有82万人和他一起考试。“对这些(报考)人数、竞争其实已经司空见惯了”。
在考场上崩溃的人
对于巡考者来说,安排行程只是之一步,上了考场,考验才是真正的开始。争分夺秒的笔试中,考生孙意静会把难题留到最后。但在参加江苏的一次省考时,等她把一道道题目跳过,发现自己已经无题可做。之后在家乡山东的一次考试中,她紧张到看试卷都出现了重影,身上一直冒冷汗。结果,那是她求职中考试成绩最差的一次。
她从本科毕业就开始了考公,之一次考试她早上6点和家人们出发,开车去连云港考试。上次去这里,她和一家人开车是去看海。
那一年,她刚刚通过了司法考试,正等待研究生考试的结果,并没有把这场公务员考试放在心上。在考场上,她才之一次知道了公务员考试的具体题型。
但这时,她已坚定了考公的决心。那年7月,她去律所实习,见识了那里的繁忙,还有同事之间的竞争和压力。而且,她的工作需要不停地跑法院、检察院这些地方,配合别人的时间。
那种繁忙让她想起了自己的父母。从她上学以来,妈妈只参加过一次家长会,“妈妈怎么还不回来”这个问题,贯穿了她整个童年。
去一个工作节奏稳定的地方,是她职业规划当中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她羡慕本科毕业后之一次参加国考就进入面试、第二次省考就上岸的姐姐,也听说过身边放弃工作专心参加公务员 *** 考试的哥哥,五六年了都没有上岸。身边亲戚家的小孩,甚至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就开始考虑哪个专业更有利于考公务员。
那场成绩最差的考试,是要考她非常心仪的岗位,就在家乡那个地级市工作。她的身体比内心提前感知到了压力。备考前一个月,她在安静的环境中,突然听到了嘈杂的“咚咚咚”声,和心跳声差不多。一开始,她只是以为是耳朵出了问题,直到检查后才被医生诊断为“神经性耳鸣”。
相比于研究生考试,秦雪原本以为考公容易得多。
去年7月,第二次考研失败之后,她选择了新的“赛道”。她之一次考公就进入了面试。
在面试名单上,她是最后一名,还没进入考场,她就崩溃了。之前考研的时候,她爸爸会专程到学校,陪她考试,她既不用担心睡过头,也不会因为粗心忘带准考证。考公是她一个人参加的。抵达考场城市的之一天晚上,她就哭着给家里打 *** ,把酒店房间的纸巾都用光了。
考试当天,由于太紧张,秦雪在化妆时把早餐吃的馄饨吐了出来。而考场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让她多想,甚至同考场男生洪亮的嗓音,都会让她愈发慌张。
最后一个问题,是她从未准备过的题目,走出考场还没等到面试分数张贴出来,她就从门口等候的人群中逃走了。她没有通过面试,这次失败让她在家颓废了半个月。
寻找更优解
对于巡考者来说,热门并不一定是更好的选择。一些人把家乡或回家方便的城市定为巡考的目的地,他们已经不再盲目追求一线城市。
孙意静不想离家太远。她巡考中去过很多城市,但那些地方几乎没有带给她新鲜感。如今,线上购物已经可以满足她大多数的生活需求,而城市建筑物大同小异,“看上去都差不多”“每个地方都有肯德基”。
她也参加了北京的考试,但她并没有见证首都的繁华。前往酒店的路上,她看见的是管道还在滴水、破烂的旧楼房。
刘晓豪在今年年初放弃了北京一个不错的工作,重点在郑州和发展潜力不错的二线城市中巡考。他放弃的那份工作年薪20万元,还有北京户口,但他明确地知道自身能力和家庭条件都无法支持他在北京安家立业。
秦雪还是会重点关注一线城市的岗位。她想要继续深造,当地的高校教育资源是她重要的考虑因素。
大二暑假之前,秦雪一直都是想当律师的。一个参观当地的律所、法院、检察院的夏令营让她改变了求职的方向。在一家知名律所她发现,电视剧里能看到高楼大厦,江河美景的豪华办公室,不是普通人能轻易拥有的。更多律师只有一张桌子,一排排绿植给格子间增加一些生活气息。她想着,在繁华的大都市里,那个小桌子上的自己太微不足道了。
毕业于一个法学领域著名高校的她,只有本科文凭,也没有丰富的律所和公司的实习经历。她对自己的竞争力并没有信心,“反而一直考试能给我一点安稳感”。
秦雪偶尔也会想,如果考研成功了,是不是可以更好地规划社会实践和实习,弥补以前的遗憾,也许在就业上有更多的选择。但目前,对她而言,“考公是个更优解”。
一场胜仗
公务员考试中,没有绝对上岸的 *** 论。
在秦雪巡考中参加的最后一场无领导小组面试中,她打了一场“守擂战”。
这种面试形式,需要考生们同时对特定情景下,通过与他人讨论、合作,最终做出处理事件的更优方案。谁能在一群人里充分展现个人才能和人格特征,往往就会脱颖而出。
笔试成绩排名之一的她,为了保险起见,并没有表现得过于积极,她担心那样会引起考官的不满。而和秦雪一个面试班的同学,则遇到了另一种复杂的局面,组里出现了被他们看来是“杠精”的角色,而她的同学则作为调和者的身份出现,好几次站出来解决组内矛盾,最终取得了面试之一名的成绩。
第四次进入面试之后,相比之一次的落荒而逃,秦雪已经不再害怕紧张。每一次参加考试真实的紧张感,她都清楚地记得。只有记得这种感觉,她才可以学会如何去克服它。
当把上岸作为目的地之后,考生们只能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去无限接近。
孙意静的13场公务员巡考历经5年,贯穿了她的本科和研究生生涯。读研期间,她也会强迫自己参加一些比赛,锻炼自己的面试能力。最后几次面试中,她的分数都在稳定上升。
通过一次次巡考,她会在备忘录里记着每次的反思:语速慢一点,回答多联系基层的工作,说“之一、第二、第三”会比“首先、其次、最后”显得更有逻辑……她不再是刚开始面试时,被培训班老师称为“胆小如鼠”的人。
胡舒还在继续巡考,她把对考公、求职的困惑发在豆瓣的“考试失败垂头丧气互相安慰联合会”和“大学后悔学会计专业”小组里。10多场考试下来,她不再盲目地考试了,也明确了一些地方是她不会选择的。
上个月,巡考一年后,秦雪终于如愿在广东省上岸了。回想起之一次报名的考公面试班,是她毕业之后难得的快乐时光。
两年的备考研究生考试期间,她曾关闭了朋友圈,与外界切除了不必要的联系。在面试班上,她遇到了工作几年之后辞职来考公的人。和她一样考研失败的人。
因为考研一直待业,秦雪时常会有年龄焦虑,不知道还有这样一群人,看着那些比自己年长、经历过更多社会历练的人,看上去既云淡风轻,又格外认真。她觉得自己眼界开阔了,自己也还年轻,生活不该被一场场考试困住。
当时和她住一个房间的女孩,准备出国留学提高学历,回来之后继续考公务员。秦雪想着,如果大家最后都选择这条路,那自己先走走也没什么不好。
(应采访对象要求,胡舒、秦雪、孙意静为化名)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龚阿媛 来源:中国青年报
《天道》丁元英:一碗混沌,多付一份钱,常人不理解的换算思维我在头条里剪了一个小片段
《天道》电视剧里主角丁元英下楼吃混沌的时候,走的时候。
摊主说,你还没给钱呢!
丁元英楞了一下,抬头看了她大概2-3秒,但没说什么,给了摊主钱,然后走了。
走后,旁边一个吃馄饨的人,说,人家之前给过钱了,你怎么又问他要一次。
摊主说:啊,我忙忘了,这真是个怪人,为什么不说呢?他天天来,下次少要他一块钱就行了。
里面有两层解读:
之一、他抬头看了2-3秒,显然不是他也忘了。
我们大家可能有过这种情况,吃饭或者买东西忘给钱,大多数老板一说,就会想起来。那时候的表情,是一种恍然大悟和愧疚。
有时候会尴尬地说,哎呀,忘了不好意思,现在给你。
这里丁元英是没有的,抬头看那两秒一脸的迷茫,但是马上就给了。
向他要钱的时候,他愣了下,是潜意识的,表现吃惊。
吃惊不是在于他人在要钱,也不是自己有没有给钱的事实,而是知道了这是一种世俗,世间的小事,瞬间他做到了对世俗的包容,然后不争辩,不解释,或者对于丁元英来说,不屑于去解释。
丁元英不愿意与世俗的人争论,其实就是“对传统文化居高临下的包容”。
丁元英说他自己不是一个适合家长里短生活的男人,用她前妻的话说:他永远都不会跟你吵架,他的每一个毛孔里都渗透着对世俗文化的居高临下的包容,包容到不屑于跟你讲道理,包容到让你自己觉得低俗、自卑,当你快要憋死、快要疯掉的时候,你能想到的就只有一个字,逃!
第二、在丁元英的眼中,与其接下来争辩、没完没了的解释,不如沉默,再给一碗馄饨钱马上走人,后者的愉悦度不是一碗馄饨钱能买到的。
不去解释,是有些人的一种生活习惯、态度。
生活中,有些误解,有些是有理由的,有些是没有理由的。有些是好解释的,有些是不好解释的。不管哪一种,也无论事情的大小,有时候,不解释,不探究,比解释更好。
朋友亲人间有时候有了矛盾,误解,最需要的是谅解,尊重,而不是追根究底。这也是一种心胸。
这都是一种理性。
但是,理性是要付出代价的,最简单的给了两份混沌的钱,这只是生活小事,其他的大事上,也有同样的态度。
这一点,丁元英都很清楚,他愿意为理性而付出代价,比如孤独的活着。
作为一个思索者,丁元英又是矛盾的。他“处处体现出对世俗文化居高临下的包容”,这种包容,其实就是自己坚信的真理无法融入实践的一种无奈的姿态。他在格律诗创办之初去五台山见佛,求的是个心安。他在边缘思索,企图清静无为……
芮小丹在最后执行任务的时候,被炸掉了双腿,毁容了,能够坦然赴死,也触击了他灵魂深处的所谓居高临下的包容!
他的感性,也触动了。芮小丹抢先一步进了基督的窄门,她才是真正的明白人。
小丹所达到的,就是他一直希望而没有达到的高度
最后,如果你也喜欢《天道》,想悟到更多……
私信【天道】领取24集高清无删减版21G,电子书版,有声书版,天道各类人物剪辑版,以及《高手内行思维》思维解密版
讲一口正宗流利的上海话,这些细节不能疏忽!全部读对算侬模子上海话,
是海派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于生活在上海的人来说,
无论你是土生土长的“老上海”,
还是“新上海人”,
能够“飙出”一口上海话
总是让人刮目相看的!
前两天
从上海走出去的央视主播潘涛
因为一段“散装上海话”的朗读火了
虽然很多发音还不标准
但被无数网友称赞“勇气可嘉”!
并引发了一波关于学说上海话的大讨论
其实,
讲好上海话并不难,
只要大家胆子大一点,
平时多讲多用,
就肯定会有所进步的。
今天,
热爱上海文化的新民晚报首席记者曹刚
就来帮大家捋一捋
一口标准的上海话
需要注意哪些小细节?
“看”不懂,“读”不准,“我”也要讲
文/曹刚
“刚刚伊讲刚刚刚刚讲伊戆伊讲。”大家好,我是刚刚讲了交关“刚”的刚刚。爷娘都是知青,从小在屋里厢讲上海闲话。可能是因为在外地长大,我对新上海人的印象邪气好,寻的老婆就是“新上海人”。
伊来上海靠廿年了,对此地感情老深的,就是上海闲话讲得还不大灵光。主要怪我,平常帮伊讲得太少。
不过老实讲,“新上海人”学上海闲话蛮难的,特别是刚刚开始,有点俗语没搞清楚,可能会闹笑话。
有一位北方爷叔来上海探亲,到饭店点菜,主动挑战上海闲话:“来一份煎饺”。服务员以为伊要吃“鸡脚爪”,端上来一盆。爷叔戆特,因为伊不晓得,上海人只吃“煎馄饨”和“锅贴”,听不懂“煎饺”。
类似的还有,“鲜橘水”听成普通话里的“洗脚水”;“化妆”讲得不好就会变成“火葬”;刚刚听懂“乌驹”是啥意思,又冒出来“白乌驹”,以为是“白色的乌龟”。
有一种情况更加普遍——用词用对了,但是部分字眼咬不准。
“咬不准排行榜”之一位,就是“我”,听到交关朋友读“吾”。
类似的还有“眼”睛、“牙”齿、“硬”件、骄“傲”,“字眼咬不准”。假使把“我”读准了,上海老法师肯定对侬刮目相看。
第二位,就是“看”。嘴巴和舌头配合得不好,就会读成“跨”。
这类发音也相当普遍,侬听听“看”:马路上一“半”人戴口罩,如果发“寒”热,毫稍“看”医生,从“欢”喜健身的“男”同胞,到活泼可爱的“囡囡”,都要“端”正态度,祝大家过年平“安”。
并列第三位的,有3种情况。一句闲话都包括了:几个“字”“读”不准,“头”昏。
首先容易读错的,就是“字”。写“字”、“自”己、火车“站”,发音要参照英文的“z”;但是鞋“子”、“嘴”巴、“资”本,发音要参照拼音的“z”。
挨下来,“读”本身也比较难读。发音短促有力,既不是u,也不是o,类似的还有作、陆、剥。
最后,就是头昏的“头”,容易发成“Dou”。
几个字单独出现还好点,就怕混了一道。比方讲,“做作业”覅读成“组组叶”;“笃悠悠”覅变成“duyouyou”。
假使侬去乘地铁,不少车站名称都在排行榜里:外环路、汉中路、上海火车站、陆家嘴、娄山关路……打开菜单,也能看到排行榜:糖藕、鹌鹑蛋、腌笃鲜、马兰头、鹅膀(就是白乌驹的翅膀)。
另外,上海闲话还有不少特殊发音。“5”和“鱼”,都只要发一声鼻音“n”;上海人“不喝水”,只“吃水、吃茶”或者“吃茶叶茶”;没“包子”,只有“肉馒头、菜馒头、淡馒头”;还有嘎梁、差头、腐乳、围巾……
最搞脑子的,是“上海多音字”。“人”民广场“人”山“人”海;“大”学生块头“大”;“戴”先生“戴”帽子;“瓜”林吃西“瓜”。
举了噶许多例子,一点也没嘲笑的意思,恰恰相反,对交关大胆开口不怕讲错的“新上海人”邪气佩服,也想通过总结,帮伊拉梳理难点,做到以假乱真。
学讲上海闲话,关键胆子要大,覅怕讲错。只要开口讲,就表示侬对上海文化比较亲近;刚刚开始肯定是洋泾浜,没关系,交关上海年轻人讲得也不标准,总归会越讲越好;多讲,还可以增加上海朋友对侬的好感;就算讲错忒,身边肯定也会有朋友热情帮侬纠正。
建议侬从最简单的口语操练起来:
嗲,哈刚(瞎讲),
好伐啦,晓得了,
我大概脑子瓦特了(坏了)……
方言的掌握是一把钥匙,
能够让人更便捷、精准地进入
上海的文化内核。
最后欢迎大家来留言区举例,
说说你认为
哪些是容易读错的上海话?
【田小鱼综合编辑】
文章,由曹刚授权发布。
版权声明: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关于“喝馄饨”一说,有必要解释一下文/柳成荫
笔者在《高邮人不吃馄饨》一文中提及“喝馄饨”一说,有细心的读者似乎不赞同有这一说法。
有读者评论:胡说八道,只有喝茶,哪有喝馄饨的?其实,不仅仅扬泰地区有“喝馄饨”一说,全国各地不少地方都有此一说,只是评论者(读者)没生活在那个年代,自然没看到“馄饨”是怎么“喝”的。
旧时,老街上是没有馄饨店的,却有馄饨卖。卖馄饨的把“店面”挑在肩上,那叫馄饨摊儿,又叫馄饨担子,和“铜匠担子”是一个意思。一头是一只煤炭炉子,用一只铁皮桶在里面膛上黄泥,上面放一只铁锅,锅里烧着开水;另一头是一只木头打的柜子,馄饨皮子和馅放在柜面上,柜子里面放着碗和调料。摊主一边包馄饨,一边煮馄饨,嘴里还不停地吆喝着。
馄饨摊儿与现在的夜宵不一样,到了晚上,做大排档的在门口的空地上摆上桌子椅子,供食客坐下来,慢条斯理地细细品尝。那个年代却没有,担子挑到哪里卖到哪里。也没有固定的位置,一天要赶好几个场子,特别是香期场上,常常见到小吃摊子的身影,别说桌子,连板凳也没有。
旧时馄饨摊原型
来吃馄饨的往摊子旁边一站,扯着嗓子:嗨,来碗馄饨,多放点辣油。身上脏兮兮的摊主麻利地往开水锅里抓上几把生馄饨,把风箱拉得“呼呼”的响,待到开水锅里的馄饨浮起来了,即用竹漏捞到大海碗里,舀上一勺子汤,洒点香葱,挑上白果大的一块猪油往碗里一丢,勾一调羹辣油往汤上一泼,潇洒地递给食客。
食客站在摊位前边,一只手端着馄饨碗,一只手叉着腰,先鼓着嘴巴朝碗里吹吹冷气,让馄饨出出气,然后噘起嘴巴,下嘴唇贴着碗边,上嘴唇则探到汤里,只听“咕噜”一声,一只馄饨就吸到嘴里了。吸完最后一只馄饨,一昂头,半碗馄饨汤落肚,便把空碗往摊位旁边的水桶里一扔,心满意足地离去。
这就是旧时的“喝馄饨”。
其实,南京人也有“喝馄饨”一说。“天冷来喝馄饨,阿要辣油啊?”一个“喝”字,把吃馄饨的精气神渲染得淋漓尽致。
蜡像:馄饨摊儿
不知道读者对《江湖儿女》、《一年之计》、《妹妹曲》三部影片是否有印象,那是五几年的作品,主演韦伟曾唱了一首歌叫《喝馄饨》,歌词大意是:我们每天晚上来到老王馄饨摊/不管刮风下雨我们都要来一碗/我们不用筷子不用挑子/喝馄饨/哎/喝馄饨/哎/喝馄饨……还要辣油啊/还要辣油啊/如果你要辣油/你就讲一声/我再讲一遍/哎/如果你要辣油/你就讲一声/哎/ *** 到底要还是不要啊……
惧往矣,现在皮匠摊儿、针线摊儿、作糖摊儿、烧饼摊儿、修锅补碗摊,套犁头摊儿、星秤摊儿、刻私章摊儿、铜匠摊儿、豆腐摊儿,等等,都成记忆了,年轻的读者自然不知道馄饨居然是用来“喝”的,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