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真正的吃货来说,没有什么是不敢吃的,但最近,就出现了一种让吃货都望而却步的生物。
据报道,因南方连续暴雨天气,广东、福建等多地出现“巨型蜗牛”,这些蜗牛不仅个头巨大,而且数量十分惊人,有小区几个小时内就捡了几百只大。
有人高兴了,这不就是来送肉的吗?但其实别说吃了,连碰都不能碰!
因为这些大蜗牛的真身是非洲大蜗牛,是我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之一,还是二类检疫性有害生物!它们携带寄生虫和细菌,接触很可能传染一些致命的疾病。
到底能传染什么疾病?哪样的是有害的非洲大蜗牛?一起来看。
非洲大蜗牛是何方神圣?
非洲大蜗牛(Achatina fulica Ferussac),又名褐云玛瑙螺、露螺、东风螺、菜螺、花螺和法国螺等,原产于非洲东部沿岸坦桑尼亚、马达加斯加岛一带。
非洲大蜗牛有三大特点——
首先,就是“大”。体长约7-8cm,更大可达20cm,形象点就是↓↓
其次,是“能吃”。非洲大蜗牛食性广,从蔬菜到花卉,从农作物到草本植物,500 多种植物都难逃它的魔爪,被称为“田园杀手”。
最后,是“能生”。非洲大蜗牛的产卵量,个体之间差异较大, 平均约150-250粒。
有研究报道非洲大蜗牛一年可产卵4次,且每次产卵数量逐渐增加。同时, 从其年龄结构的发展趋势看, 此螺的寿命大多为4 年,个别的还可能5年以上。
这样一个“能吃能生”的“大个子”,已然成为世界性的检疫有害。
这种行动缓慢的生物是如何传入到我国的呢?据称,该螺首次在厦门大学校园内被发现,认为是从新加坡运回的植物中夹带着非洲大蜗牛的卵和幼螺而繁殖起来的。
目前,该螺已扩散至我国广东、香港、云南、广西、湖南、福建及台湾等地,并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
数据来自文献《非洲大蜗牛的分布、传播、危害及防治现状》
非洲大蜗牛有什么危害?
正如前面所说,非洲大蜗牛寄生或携带大量病原体,常见的就是以下几种。
1、广州管圆线虫
广州管圆线虫成虫寄生于鼠类肺部血管,主要寄生于非洲大蜗牛和等体内,人如果生食或半生食这些螺类,就可能被感染广州管圆线虫。
数据来自文献《深圳南山区广州管圆线虫主要螺类宿主感染状况调查》
广州管圆线虫Ⅲ期幼虫可经口或皮肤侵入人体,因此生食或半生食螺类,是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的关键因素。
另外, *** 的皮肤直接接触螺肉,也可引起感染。
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潜伏期为2-20天,幼虫在体内移行过程中会造成相应部位组织损伤,出现肠炎、呼吸道感染等症状。
最严重是,如果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则会造成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炎和脑膜脑炎,轻者发热、剧烈头痛、恶心,重者甚至会引起昏迷和死亡。
2、寄生菌
非洲大蜗牛的体内有多种寄生菌,比如有假单胞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沙雷氏菌和芽孢杆菌等条件致病菌,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感染这些细菌则会出现相应的症状。
3、成为传染源
此外,已经死亡的非洲大蜗牛会招引大量绿蝇,而这些苍蝇又会携带并传播致病病原体。
所有非洲大蜗牛都不能吃吗?
非洲大蜗牛能否食用?
不能吃!不能吃!千万不能吃!
野生的非洲大蜗牛壳面为黄或深黄底色,带有焦褐色雾状花纹。身上有很多病菌和寄生虫,不能食用,即使煮熟,依然存在风险。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急诊内科主任谢胜提醒市民,食用非洲大蜗牛可能会被传染寄生虫,甚至可能引起致命的脑膜炎。
我们在餐馆吃的一种叫白玉蜗牛,虽然跟它很像,但不是一种东西。
白玉蜗牛是中国独有品种,是在非洲大蜗牛品种中改良而成的一个新品种,因其头、腹、足洁白如玉,亦称为“中华白玉蜗牛”,在我国已有20多年的养殖历史。
白玉蜗牛人工饲养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是营养价值较高的美食。
如何除掉非洲大蜗牛?
首先,千万不要因为好奇去触摸、食用或者当宠物养,因为这种蜗牛爬行留下的黏液中也可能有病原体、寄生虫等。
如果摸了,记得一定要洗手。
就非洲大蜗牛而言,不直接接触或食用,一般不会感染广州管圆线虫,人与人之间亦不会传染。
图片来源 ***
其次,非洲大蜗牛喜欢潮湿的环境,因此保持院子及阳台清洁,清理潮湿积水的角落,或直接用生石灰粉撒施,是治理非洲大蜗牛传播最有效最直接的 *** 。
黎明、黄昏、夜间或雷雨后是蜗牛活动觅食的时机,可利用其习性,用食物诱杀。
如果在小区发现数量较多的“大蜗牛”:可以告诉物业进行处理,专业杀灭病虫害的公司也可以处理。
如果在家里发现少数蜗牛:可以利用家中的食盐处理。蜗牛被撒食盐后,软体部分会融化成水而死。
最后,如果接触非洲大蜗牛后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务人员接触史。
看完依然毛骨悚然
记住:别吃!别碰!
关于中美贸易战,这些消息都是假的!搜“中国网”抖音号(787874450),看你想看
看到这种能够吃下水泥的大蜗牛,有经验的人却选择远远走开非洲大蜗牛
在南方地区,往往在下雨后经常能够在路上见到非洲大蜗牛到处溜达,硕大的身体实在让人印象深刻。
非洲大蜗牛学名叫褐云玛瑙螺(Achatina Fulica),体长比一般的蜗牛大很多,成年壳长可达7到8厘米,更大可达20厘米。它的食量巨大,可以危害五百多种植物,饥饿状态的它甚至会食用纸张和同类尸体,体型不断增大的它,对组成外壳的钙质的需求量十分巨大,于是它就地取材,直接啃食水泥和石灰岩来获取所需要的钙质。
非洲大蜗牛
为什么不建议触碰野生的非洲大蜗牛?因为非洲大蜗牛体内含有许多寄生虫和细菌,它会传播嗜酸性脑膜炎和结核病等恐怖传染病。所以,尽量不要接触野生非洲大蜗牛,更不要因为它肉多就觉得可以吃,因为食用它染上疾病的概率极高。
为了吃而被引进的它
非洲大蜗牛原产于非洲东部,18世纪跟随着欧洲殖民者的脚步来到了世界各地,在东亚和东南亚泛滥成灾,对可可、橡胶、蔬菜的危害极其严重,而最初它被带离非洲的原因居然是有人觉得它好吃,就像西餐里面的法式蜗牛一样。日治时期的台湾帝国大学的一名教授以“有食用经济价值”从新加坡引进了非洲大蜗牛,后来因为供过于求加上管理不善导致大量非洲大蜗牛逃出养殖场,来到了野外。
非洲大蜗牛
在野外的非洲大蜗牛,沿袭了祖先的传统——多生小孩,非洲大蜗牛一年能够生三次,一次大概能产下100多枚卵,而且非洲大蜗牛的寿命能达到五六年,顺利的话十代同堂都不是问题。值得一提的是,非洲大蜗牛是雌雄同体的动物,也就是野外遇见另外一只非洲大蜗牛就能喜结连理,做雌性的那只还可以在体内存储对方精荚,方便随时就地产卵。
如今非洲大蜗牛也被人类培养出了白化品种——白玉蜗牛,正式进军宠物界,不过养它还是要小心。
白玉蜗牛
口里逃生:福寿螺
福寿螺
跟非洲大蜗牛有些许血缘关系的福寿螺,在上个世纪因为它易于养殖,吃起来爽脆的原因被引进国内,后来不少人在吃过没有熟透的福寿螺以后,染上了严重的嗜酸性脑膜炎和脊髓膜炎,也就是广州管圆线虫引起的寄生虫病。出事以后,人们开始提倡完全熟食福寿螺,但是全熟的福寿螺肉完全老得咬不动,所以人们逐渐抛弃了福寿螺,福寿螺从此从人类口中逃生,成为祸害四方的成熟入侵物种之一,如果福寿螺会说话,估计也感谢广州管圆线虫吧。
福寿螺卵
对于田螺,国内有多种做法,比如辣炒田螺,香辣田螺,爆炒田螺等等,但对于入侵物种非洲大蜗牛,却没办法下手做成美味,但在非洲又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情况!
在非洲的街道上,很多地方都有非洲大蜗牛销售 ,就似一道家常菜一样,非洲人对非洲大蜗牛也是有百种做法,什么汤羹,炒的,炸的,蒸的,就像离不开蜗牛这道菜一样!
更让人出奇的时,非洲大蜗牛差点被吃灭绝,看来,非洲的吃货不比国内吃货差,要不要考虑空运非洲吃货过来帮忙消灭国内的入侵非洲大蜗牛?因为在非洲大蜗牛销售很好,养殖非洲大蜗牛很快就被发展一项养殖业,让非洲人有更多收入!
非洲大蜗牛平时躲在阴凉的地方,且在壳口上做一层白膜(假口盖),只余一个小孔来呼吸,将螺肉缩入壳内以防脱水,等到环境转好后再出来。
在非洲人眼里看来,非洲大蜗牛体型健硕,肉质饱满肥美,口感更佳贴合人们的需求,卖相也非常不错!
但入侵非洲大蜗牛的侵害对象包括农作物、林木、果树、蔬菜、花卉等植物,非洲大蜗牛是一些病原体和寄生虫的病媒体,会传播鼠肺线虫,感染人类造成一种脑膜炎,国内禁止养殖非洲大蜗牛!
在非洲吃大蜗牛站在阿比让菜市里的这个摊子前面,我双眸圆睁,像刘姥姥。
摊子上,都是蜗牛,哎哟,我可从来、从来没有看过比这更肥硕、更活泼的蜗牛,一只只从壳里好奇地探出头来,露出了小半截丰满的肉体,蠕蠕而动。
“这些蜗牛,是养殖的吗?”我问摊主。“哈哈,蜗牛繁殖力那么强,又何必费劲去养!”健谈的摊主笑嘻嘻地说道:“在雨季里,我们带根竹杖,背个竹篓,到阴暗潮湿的丛林去。蜗牛一般喜欢藏在树木茂密的落叶堆里,把落叶拨开,总能看到蜗牛一家大小躲着乘凉;此外,它们也喜欢藏匿在石头下方和洞穴里面,一天要抓一百来公斤,易如探取囊中物哪!”
阿比让是西非国家象牙海岸的首都,国人嗜食野生大蜗牛,因此,在雨季前后,菜市里总有许多摊子出售蜗牛,每公斤1000西非法郎(折合人民币12元5角)。
有个精神抖擞的老妪,一开口便要五公斤。摊主手脚利落地以锥子把蜗牛从壳里挑出来,串在铁枝上,一串10只;串满之后,便用手从铁枝上将蜗牛捋进塑料袋子里。我好奇地问那妇人:“嗳,你买那么多,怎吃得完呀?”她慢条斯理地答道:“我曾罹患重症,身子虚弱。蜗牛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所以,我天天都吃。五公斤,可以吃上整整一个星期。”“天天吃,不厌吗?”“烹煮蜗牛的方式很多,可以餐餐变新花样啊!”她微笑地应道:“熬汤、烧烤、水煮、清炒,或者,煮熟了切片蘸酱而食,都很美味哪!”
“可以生吃吗?”我看着那肥硕的肉,心想:处理成蜗牛刺身,应该也不错啊!“啊,不不不,绝对不可以!”她把头摇得好像拨浪鼓般:”野生蜗牛身上有许多寄生虫,会传染给人类,严重者能危及性命哪。蜗牛一定得熟食,而且,要大熟。我惯常的做法是以沸水煮上45分钟,才着手烹调。”
摊主这时插口说道:“蜗牛肉美味,它的黏液还具有多种功效呢!”说着,她示范给我看:把蜗牛从壳里挑出来后,壳里残存着一小滩液体,她倒在掌心里,快速地抹到脸上去,说:“天天以它敷脸,比什么美容霜更有效哪!”我看她,滑嫩的皮肤亮光闪闪,就知道她不是信口开河的。现在日本和韩国不就盛行所谓的“蜗牛美容法”吗?让蜗牛在脸上一点一点爬行——业者相信蜗牛的黏液中含有大量蛋白质和抗氧化剂,能够帮助皮肤保湿、去除死皮。
摊主进一步表示:这蜗牛粘液还有助于怀孕哪,她笑嘻嘻地说道:“天天喝它,可以生一堆孩子呢!”哎呀,难怪非洲处处都是满地乱跑的孩子!
象牙海岸曾经是法国的殖民地,我以为把蜗牛搬上饭桌是法国的遗风,没有想到,阿比让人却以万分肯定的语调说道:“吃蜗牛,在非洲大陆早已蔚然成风了,我的祖辈,世世代代都吃蜗牛。也许,这是我们对法国饮食的一大贡献呢!”
中午,到阿比让一家名字唤作“MetsRoyal”的餐馆去,点了一道蒜泥炒蜗牛、一道炭烤蜗牛。足足等了将近两个小时,蜗牛才端上桌来。肥硕的蜗牛肉黑得发亮,我迫不及待地送入口中,才一咀嚼,头发便齐刷刷地竖立起来了。天呀,我从来、从来不曾吃过比这更腥臊的东西,隐隐约约还有一股杀虫剂的臭味,我无辜的牙齿,全都争先恐后地想要逃走……(新加坡)尤今
非洲“生猛”物种入侵我国,连水泥也不放过,广东人表示难以下嘴世界美食看中国,中国美食看广东。广东人的会吃在全国上下远近闻名。无论是海里游的还是山上跑的,以及天上飞的,只要让广东人看到了,就逃不出被做成大餐的命运。然而就是这么会吃的广东人也遇到了难题。在我国有一种来自非洲的入侵物种,连广东人也表示根本无法下嘴,他就是神秘的非洲大蜗牛。
世界上更大的陆生蜗牛
蜗牛在我们的印象中是小小的,行动得特别缓慢,看上去总是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但非洲大蜗牛并不同于我国土生的普通蜗牛。非洲大蜗牛是中大型的陆生蜗牛,它们体形巨大。普通的成年非洲大蜗牛一般可以成长到7至8厘米长,而一些发育良好的非洲大蜗牛,更是能够长到20厘米长。想象一下一只拳头般大小的蜗牛从你身边慢慢经过,是不是会让人觉得不寒而栗呢?非洲大蜗牛外壳呈螺旋状。外壳高度可达13厘米,重量约30克左右。他是世界上公认更大的陆生蜗牛。
1978年,吉尼斯纪录对其做了认证,一只长度为39.3厘米,重量为900克的非洲大蜗牛成功上榜。非洲大蜗牛是杂食性动物,在大多数情况下,它生活在各种阴冷潮湿的角落里面,喜欢在下雨天以及没有太阳的夜晚行动。在非洲大蜗牛的食谱上,有树木、瓜果、农作物等植物,也有一些动物的尸体,甚至是同伴的尸体。如果饿极了,他甚至还可以吃泥土以及水泥。因为食谱广泛,所以非洲大蜗牛能够危害500多种作物,一旦入侵,就会给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
破坏力巨大的入侵物种
非洲大蜗牛原产于非洲东部,由于现代社会交流日益频繁,导致它漂洋过海广泛分布于美洲,亚洲等地区。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物种入侵问题。一个全新的物种进入到本土以后,会对本地的生态环境以及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的破坏。当然,生物入侵也有成功跟失败之分。像小龙虾之类的入侵者就可以算作为入侵失败。毕竟现在的小龙虾只能靠人工养殖苟延残喘。而非洲大蜗牛是入侵成功的物种之一。2014年。在福建福州有人在路旁边发现了一些体形巨大的蜗牛。很快专家就对这些蜗牛进行了鉴定,发现它并非我国的原生物种。而是疑似有人偷偷养殖,最后被抛弃到野外的外来物种。好在非洲大蜗牛在我国有天敌存在,所以并没有造成大规模爆发。
除了我国以外,美国也曾遭受过非洲大蜗牛的入侵。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州非洲大蜗牛就曾泛滥成灾。非洲大蜗牛的繁殖能力十分强大,一年之中可以产卵4次,每次产卵数量能够达到300粒左右,对当地造成了巨额的经济损失。除了什么都吃以外。非洲大蜗牛还有更让人无法接受的危害,他是多种病菌及寄生虫的宿主。非洲大蜗牛体内有着能够造成人类脑膜炎的鼠肺线虫,导致胃肠管圆线虫病的脊形管圆线虫,专门吸食血液的血吸虫等等。这样一个破坏力巨大,并且携带着多种病菌和寄生虫的怪物,也不难理解为何我国将他列为首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被非洲人喜爱的美食
虽然在外国人的眼里非洲大蜗牛是十分可怕的存在。但对于非洲大蜗牛的原产地非洲东部的人们来说,非洲大蜗牛是一种十分常见并且十分美味的食物。非洲地区经济落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低下,所以更多时候只要能填饱肚子就不会过多在意这种食物是否干净卫生。因此非洲大蜗牛在非洲有着十分广阔的市场。蒸着吃,煮着吃,烤着吃,甚至是生吃,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来。在非洲的集市上面,你可以看到一个个贩卖这种非洲大蜗牛的摊位。因为随处可见,数量巨大,并且抓捕他们并不需要什么成本,所以非洲大蜗牛十分受非洲人民的喜爱。据相关数据统计,非洲每年都要吃掉1000多万公斤的非洲大蜗牛,是当地有名的特色美食。但令人遗憾的是,除了非洲本地人民外,很少有人会愿意尝试这种看上去十分可怕的食物,就连传说中天不怕地不怕的广东人都对此避之不及。除了非洲大蜗牛外,你还知道哪些人们不敢吃的奇怪物种?
全球肆虐的非洲大蜗牛,是非洲人的美味,中国吃货:这个真不敢吃大家好,欢迎来到【看世界ba】——纪录全球奇闻异事。
非洲大蜗牛原产于非洲东部,和普通蜗牛相比,它们的身材有些粗壮,个头更大的能超出20厘米。
如此肥美,自然是集市上的抢手货,非洲人更是把它看作餐桌上的美味,每年能干掉1万5千吨,这都快赶上中国人吃小龙虾的阵仗了。
一开始,大蜗牛主要在非洲活动,后来它们开始在全球肆虐,大蜗牛的破坏性非常强悍,吃水果、吃蔬菜、啃树皮……几乎所有农作物都逃不出它的菜谱。
饿急眼的大蜗牛,连水泥和同类遗体都敢下嘴。如此不挑食,难怪能长这么胖,
而且这玩意还在生孩子上走捷径,愣是把自己进化成了“雌雄同体”。关键是,这货还特能生,一年生4次,一次生300。
就这样,非洲大蜗牛成功挤进“毁灭性入侵物种”的队伍,吃农作物都是小CASE。大蜗牛发起飙来,直接把一帮土著蜗牛吃到灭绝,还顺带重组一下入侵地的食物链。
早些年,中国一些城市也被非洲大蜗牛光顾过,在农药和天敌的助攻下,才没让它们猖狂起来。不过面对如此肥美的大蜗牛,中国吃货却只能认怂,这个真不敢吃!
毕竟它们可是病毒和寄生虫的更爱,传染性也特别强。想想同是入侵者的小龙虾,口水不争气地留了下来。那么问题来了,有谁养过非洲大蜗牛吗?它们真的好吃吗?欢迎留言讨论,我们下期见!
关注【看世界ba】,带你了解更多奇闻异事!
更多精彩,点击下方:
全球肆虐的非洲大蜗牛,是非洲人的美味,中国吃货:这个真不敢吃
科普|巨型蜗牛出没,请避让巨型蜗牛出没,请避让!
雨后的路边、草丛边,我们经常会看到蜗牛缓缓爬行。小时候我们看到的蜗牛,大多是2-3厘米长的“小可爱”。
而现在我们会看到一些成群结对出没的"巨型蜗牛",体长一般在7厘米左右,最长的能超过20厘米!它们名叫非洲大蜗牛,背上有螺旋状的外壳,有7~9个螺层,壳面为黄或深黄底色,带有焦褐色雾状花纹,故又称褐云玛瑙螺。
01
非洲大蜗牛成螺的形态
02
非洲大蜗牛成螺的贝壳形态
重点来了
非洲大蜗牛不是我国本土物种,而是我国首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具有群居习性,昼伏夜出。它可取食的食物包括林木、果树、蔬菜、花卉等500多种,而且繁殖能力非常强。非洲大蜗牛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是我国禁止进境的检疫性有害生物。
它不仅是田园杀手,还是许多人畜寄生虫和病原菌的中间宿主,比如广州管圆线虫、脊形管圆线虫。此外,在它的粪便中还可以检测到血吸虫、鞭虫、膜壳绦虫、粪类圆线虫等寄生虫。即使高温环境下,有些病原体和病菌也不会全部死亡,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威胁非常大。
想来个法式焗蜗牛?想养一只作宠物?想给好奇宝宝当玩具?
非洲大蜗牛的粪便或黏液中带有细菌,很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受到污染的水或蔬菜也可能传播血线虫,感染人类。所以看到它不要去碰!特别是孩子免疫力低,更不能因为好奇而触摸非洲大蜗牛。另外,吃了感染这些寄生虫的非洲大蜗牛,或者接触它们的排泄物,广州管圆线虫就可能进入人体,寄生在人体中枢神经或脑脊液中,可能引起脑膜炎。
“巨型蜗牛”出没,如何防治?
非洲大蜗牛属陆生软体动物,昼伏夜出,给防治带来一定困难。需坚持以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适时适地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控制措施。由于农药和化学药物对空气和植物都有影响,故多建议使用生石灰或者草木灰等碱性物品进行消杀。
当在小区内发现数量较多的“巨型蜗牛”,可以请物业或专业杀灭病虫害的公司处理。如果接触非洲大蜗牛后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务人员接触史。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海关发布
非洲大蜗牛站在阿比让菜市里的这个摊子前面,我双眸圆睁,像刘姥姥。
摊子上,都是蜗牛,哎哟,我可从来、从来没有看过比这更肥硕、更活泼的蜗牛,一只只从壳里好奇地探出头来,露出了小半截丰满的肉体,蠕蠕而动。
“这些蜗牛,是养殖的吗?”我问摊主。“哈哈,蜗牛繁殖力那么强,又何必费劲去养!”健谈的摊主笑嘻嘻地说道:“在雨季里,我们带根竹杖,背个竹篓,到阴暗潮湿的丛林去。蜗牛一般喜欢藏在树木茂密的落叶堆里,把落叶拨开,总能看到蜗牛一家大小躲着乘凉;此外,它们也喜欢藏匿在石头下方和洞穴里面,一天要抓一百来公斤,易如探取囊中物哪!”
阿比让是西非国家象牙海岸的首都,国人嗜食野生大蜗牛,因此,在雨季前后,菜市里总有许多摊子出售蜗牛,每公斤1000西非法郎(折合人民币12元5角)。
有个精神抖擞的老妪,一开口便要五公斤。摊主手脚利落地以锥子把蜗牛从壳里挑出来,串在铁枝上,一串10只;串满之后,便用手从铁枝上将蜗牛捋进塑料袋子里。我好奇地问那妇人: “嗳,你买那么多,怎吃得完呀?”她慢条斯理地答道: “我曾罹患重症,身子虚弱。蜗牛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所以,我天天都吃。五公斤,可以吃上整整一个星期。” “天天吃,不厌吗?”“烹煮蜗牛的方式很多,可以餐餐变新花样啊!”她微笑地应道:“熬汤、烧烤、水煮、清炒,或者,煮熟了切片蘸酱而食,都很美味哪!”
“可以生吃吗?”我看着那肥硕的肉,心想:处理成蜗牛刺身,应该也不错啊!“啊,不不不,绝对不可以!”她把头摇得好像拨浪鼓般:”野生蜗牛身上有许多寄生虫,会传染给人类,严重者能危及性命哪。蜗牛一定得熟食,而且,要大熟。我惯常的做法是以沸水煮上45 分钟,才着手烹调。”
摊主这时插口说道: “蜗牛肉美味,它的黏液还具有多种功效呢!”说着,她示范给我看:把蜗牛从壳里挑出来后,壳里残存着一小滩液体,她倒在掌心里,快速地抹到脸上去,说:“天天以它敷脸,比什么美容霜更有效哪!”我看她,滑嫩的皮肤亮光闪闪,就知道她不是信口开河的。现在日本和韩国不就盛行所谓的“蜗牛美容法”吗?让蜗牛在脸上一点一点爬行——业者相信蜗牛的黏液中含有大量蛋白质和抗氧化剂,能够帮助皮肤保湿、去除死皮。
摊主进一步表示:这蜗牛粘液还有助于怀孕哪,她笑嘻嘻地说道:“天天喝它,可以生一堆孩子呢!”哎呀,难怪非洲处处都是满地乱跑的孩子!
象牙海岸曾经是法国的殖民地,我以为把蜗牛搬上饭桌是法国的遗风,没有想到,阿比让人却以万分肯定的语调说道:“吃蜗牛,在非洲大陆早已蔚然成风了,我的祖辈,世世代代都吃蜗牛。也许,这是我们对法国饮食的一大贡献呢!”
中午,到阿比让一家名字唤作“Mets Royal”的餐馆去,点了一道蒜泥炒蜗牛、一道炭烤蜗牛。足足等了将近两个小时,蜗牛才端上桌来。肥硕的蜗牛肉黑得发亮,我迫不及待地送入口中,才一咀嚼,头发便齐刷刷地竖立起来了。天呀,我从来、从来不曾吃过比这更腥臊的东西,隐隐约约还有一股杀虫剂的臭味,我无辜的牙齿,全都争先恐后地想要逃走……
注意啦!非洲大蜗牛出没,食用可致脑膜炎,对蔬菜危害极大近日,在广东佛山、福建厦门,由于前段时间台风暴雨天气,不少市民发现自己的小区内、草丛边多了很多蜗牛出没。
这种蜗牛为非洲大蜗牛,是一种外来入侵物种,多在华南地区出现,夏季尤其多。
记者在社交群上发现,有家长反映,学校老师之前安排孩子去抓蜗牛,结果抓完这些大蜗牛后,孩子就发烧,烧到40度,班里三分之一的孩子都因病请假了。
大蜗牛和发烧有没有关系,尚不得知。深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介绍,大蜗牛寄生虫感染率高。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急诊内科主任谢胜提醒市民,这种类似蜗牛但比普通蜗牛大的小动物叫褐云玛瑙螺,也叫非洲大蜗牛。食用可能会被传染寄生虫,甚至可能引起致命的脑膜炎。
“非洲大蜗牛,不是我国本土物种,是我国首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对蔬菜等农作物危害极大,也是中国国家进出境二类检疫性有害生物。”谢胜说,非洲大蜗牛生长在野外,是许多人畜寄生虫和病原菌的中间宿主。
它和福寿螺一样,都带有广州管圆线虫(广东住血线虫),会传播结核病、脑膜炎、脑炎等,食用危害极大。
★ 这种蜗牛可以吃吗?
有网友脑洞大开,问“非洲大蜗牛能不能吃?”试图用吃解决掉这个 *** 烦。但是,小编在这里郑重告诫大家,非洲大蜗牛——
不能吃!
不能碰!
不能养!
专家称,非洲大蜗牛早年在厦门就已经出现,身上携带病原体细菌,不可食用!
★ 煮熟后吃仍有风险?
“有人说,完全煮熟后能灭掉寄生虫,但仍有一定风险。”谢胜表示,吃了感染这种寄生虫的非洲大蜗牛,或者接触它们的排泄物,广东住血线虫就可能进入人体,寄生在人体中枢神经或脑脊液中,可能引起致命的脑膜炎。“有人说,完全煮熟后能灭掉寄生虫,但仍有一定风险。”
★ 可否作宠物养?
“有人说,非洲大蜗牛可以养作宠物,这千万不行。它的粪便或黏液中,可能带有虫卵。受到污染的水或蔬菜也可能传播血线虫,感染人类。小孩子免疫力低,不要因为好奇去摸非洲大蜗牛。”谢胜提醒,非洲大蜗牛身上有很多黏液,其中就有各种细菌,如果市民对细菌的抵抗力弱,很容易引起过敏反应,所以看到这些大蜗牛不要去碰,特别是小孩子。建议大家不要因为好奇,去捕捉野外的非洲大蜗牛作为宠物饲养。
★ 看到应该怎么除掉?
在小区发现数量较多的“大蜗牛”:可以告诉物业进行处理,专业杀灭病虫害的公司也可以处理。
如果在家里发现少数蜗牛:可以利用家中的食盐,蜗牛被撒食盐后软体部分融化成水而死。
来源:南方日报、惠州日报、环球时报微博综合整理
图片: ***
监制:李飞;编辑:刘菁
站在阿比让菜市里的这个摊子前面,我双眸圆睁,像刘姥姥。
摊子上,都是蜗牛,哎哟,我可从来、从来没有看过比这更肥硕、更活泼的蜗牛,一只只从壳里好奇地探出头来,露出了小半截丰满的肉体,蠕蠕而动。
“这些蜗牛,是养殖的吗?”我问摊主。“哈哈,蜗牛繁殖力那么强,又何必费劲去养!”健谈的摊主笑嘻嘻地说道:“在雨季里,我们带根竹杖,背个竹篓,到阴暗潮湿的丛林去。蜗牛一般喜欢藏在树木茂密的落叶堆里,把落叶拨开,总能看到蜗牛一家大小躲着乘凉;此外,它们也喜欢藏匿在石头下方和洞穴里面,一天要抓一百来公斤,易如探取囊中物哪!”
阿比让是西非国家象牙海岸的首都,国人嗜食野生大蜗牛,因此,在雨季前后,菜市里总有许多摊子出售蜗牛,每公斤1000西非法郎(折合人民币12元5角)。
有个精神抖擞的老妪,一开口便要五公斤。摊主手脚利落地以锥子把蜗牛从壳里挑出来,串在铁枝上,一串10只;串满之后,便用手从铁枝上将蜗牛捋进塑料袋子里。我好奇地问那妇人:“嗳,你买那么多,怎吃得完呀?”她慢条斯理地答道:“我曾罹患重症,身子虚弱。蜗牛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所以,我天天都吃。五公斤,可以吃上整整一个星期。”“天天吃,不厌吗?”“烹煮蜗牛的方式很多,可以餐餐变新花样啊!”她微笑地应道:“熬汤、烧烤、水煮、清炒,或者,煮熟了切片蘸酱而食,都很美味哪!”
“可以生吃吗?”我看着那肥硕的肉,心想:处理成蜗牛刺身,应该也不错啊!“啊,不不不,绝对不可以!”她把头摇得好像拨浪鼓般:”野生蜗牛身上有许多寄生虫,会传染给人类,严重者能危及性命哪。蜗牛一定得熟食,而且,要大熟。我惯常的做法是以沸水煮上45分钟,才着手烹调。”
摊主这时插口说道:“蜗牛肉美味,它的黏液还具有多种功效呢!”说着,她示范给我看:把蜗牛从壳里挑出来后,壳里残存着一小滩液体,她倒在掌心里,快速地抹到脸上去,说:“天天以它敷脸,比什么美容霜更有效哪!”我看她,滑嫩的皮肤亮光闪闪,就知道她不是信口开河的。现在日本和韩国不就盛行所谓的“蜗牛美容法”吗?让蜗牛在脸上一点一点爬行——业者相信蜗牛的黏液中含有大量蛋白质和抗氧化剂,能够帮助皮肤保湿、去除死皮。
摊主进一步表示:这蜗牛粘液还有助于怀孕哪,她笑嘻嘻地说道:“天天喝它,可以生一堆孩子呢!”哎呀,难怪非洲处处都是满地乱跑的孩子!
象牙海岸曾经是法国的殖民地,我以为把蜗牛搬上饭桌是法国的遗风,没有想到,阿比让人却以万分肯定的语调说道:“吃蜗牛,在非洲大陆早已蔚然成风了,我的祖辈,世世代代都吃蜗牛。也许,这是我们对法国饮食的一大贡献呢!”
中午,到阿比让一家名字唤作“MetsRoyal”的餐馆去,点了一道蒜泥炒蜗牛、一道炭烤蜗牛。足足等了将近两个小时,蜗牛才端上桌来。肥硕的蜗牛肉黑得发亮,我迫不及待地送入口中,才一咀嚼,头发便齐刷刷地竖立起来了。天呀,我从来、从来不曾吃过比这更腥臊的东西,隐隐约约还有一股杀虫剂的臭味,我无辜的牙齿,全都争先恐后地想要逃走……(新加坡)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