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与赤小豆的区别图,红豆与赤小豆的区别图片-生活-

红豆与赤小豆的区别图,红豆与赤小豆的区别图片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63 0
都是“红色豆”,食用药用要分清






■ 上海仁会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特别支持

本文版权属于上海药讯,配图来自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

<

红豆和赤小豆究竟哪一个能有清心养神、健脾益肾功效呢

一般人提起红豆来,肯定会联想到“此物最相思”这句古诗。不过,这里的红豆指的是能食用的这一种。而且一般人对红豆和赤小豆人们往往弄不太清楚,因为这两种豆都是红颜色的豆类产品,而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那么,红豆和赤小豆究竟哪一个能有清心养神、健脾益肾功效呢?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详细介绍一下,帮朋友们区分开这两种豆类。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红豆指的就是食用类型的红豆。其实红豆分为两种,食用红豆和药用红豆,食用红豆形状比较圆满,而药用红豆又叫赤小豆,形状比较细长。颜色上食用红豆比赤小豆要红,要更艳丽,而赤小豆颜色偏暗,虽然两者是近亲但还是很好区分的,这两种红豆在超市都有卖,两者尽管长相不同种属却相同,同属豆科植物,性质和营养也接近,只是赤小豆的功效强些,所以中药入药都用赤小豆,而红豆一般只供一般食用。

食用红豆含有丰富的营养,一般用作食用,比如 *** 红豆沙,红豆糖水等。具有入心补心,有清热解毒,祛痰杀虫,清心养神,健脾益肾功效。赤小豆,一般用作中医入药,它的药性比食用红豆要强很多,祛湿健脾佳品红豆薏米粥选用的红豆就是赤小豆。赤小豆具有健脾益气、利水除湿、解毒排脓的功效。能健脾补肾,性善下行而利水,为滋养性食疗佳品,对脾虚湿盛,水肿胀满,肢体重困等有疗效。

因此具有清心养神的是食用红豆,而红豆和赤小豆都有健脾益肾的功效。故有时有两种混用的情况。

看完红豆和赤小豆介绍以后,大家肯定对于它们各自的营养价值以及药用功效有了全面了解。原来红豆和赤小豆从颜色和形状上就可以区分,而且红豆一般用来 *** 豆沙的吃法比较多,在清心养神,健脾益肾方面也比较明显。而赤小豆主要有健脾益肾,解毒排脓等功效。大家在吃这两种豆类时可以参考二者的这些不同功效,以便更好地发挥它们的养生效果。

赤小豆和红豆分不清楚?记住一点,就不会买错了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类的头等大事。大家好,欢迎大家浏览我的文章,一起寻找书本影视中的饮食,去感受饮食文化的无穷魅力。

?豆类是人类最早种植的作物之一,在中国有近13000年的种植历史。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写道,轩辕帝为修德振兵,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鞠五种”,鞠,在这里是养育、培育的意思。这里的“五种”,指的就是黍稷菽麦稻,菽就是指大豆。由此可见,流传下来的说法是,轩辕黄帝时期,人们已经开始种植大豆。

那么这更先的大豆,究竟是黄豆?绿豆?黑豆?还是红豆或者其它豆?这个倒是没有具体的明确,确实是年代久远,无从考据了。反正,各种豆统称为“菽”,菽和黍、稷、麦、稻合称为“五谷”。人们常说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就是指一个人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缺乏起码的常识。

?我国最早的诗歌合集《诗经》中,有先秦时期的诗歌300余首,其中多次提到“菽”。

如《采菽》中有“采菽采菽,筐之莒之”(采大豆呀采大豆,用筐用筥往里面装)。

《小雅·小宛》中有“中原有菽,庶民采之”(田野里有大豆,大家一起去采摘)。

《小明》“岁聿云莫,采萧获菽。”(眼看一年时日无多,人们忙着采蒿收豆)。

为什么同样是菽,有的是“采菽”,而有的是“获菽”呢?

有专家指出,“采菽”指的是采集野生或半野生的大豆;“获菽”指的是收获栽培的大豆。可见西周时代人们既采集又栽培大豆。

大豆在相对贫瘠的土地也可以种植, 而且耐寒耐旱, 即使在灾荒之年产量也能保持稳定。统治阶级会规定每家每户至少要种植定量的大豆, 以保证灾年的粮食产量, 作救荒作物之用。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 大豆根上的根瘤菌有固氮的作用, 种植大豆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其实早在古代,人们就发现, 大豆和禾谷轮流耕种,好处多多。收获的豆子可以作为粮食,养活广大百姓, 而且解决了土壤肥力问题。

清代王润生在《物候》中,写道:“小暑一条吼,拔下黄秧种赤豆。”从中可以看出,小暑的时候,水稻秧苗黄了,成熟了,就进行收割。紧接着,种上赤豆。赤豆列在农民们轮流耕种的农业作物之中。

?赤小豆是比较硬、难熟的食材。煮的时候,要提前在头一天晚上,把赤小豆浸泡在清水里。赤小豆吸收水份后,变得膨胀起来,煮的时候就容易烂一些。

把泡好的赤小豆放入高压锅内,调到“豆类蹄筋”这一档,熬煮30分钟后,加入白糖调味,这样美味的赤豆粥就做好了。

去超市买豆,会发现有两种豆都是红色的,一种是赤小豆;一种是红豆。赤小豆比较硬,比红豆难得煮烂一些。赤小豆适合用来煲汤或者煮粥来吃;中医入药都用赤小豆。而红豆则只供一般食用,适合用来做美味的红豆沙糖水,或者做成面团,替代番茄面团;或者磨成粉后,做各式糕点。

?其实,一般人都不会买错,从外形上就可以轻而易举地知道:扁扁的是赤小豆;圆圆的是红豆。

赤豆,又名小豆、红小豆或赤小豆

赤豆,又名小豆、红小豆或赤小豆,因其富含淀粉,因此也被人们称为“饭豆”。赤豆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高蛋白、低脂肪、高营养、多功能的杂粮,用赤豆制成的饭、粥、汤、豆面条、糕点馅,美味可口老幼咸宜。同时,作为食疗佳品,赤豆还被李时珍称为“心之谷”。
营养宜忌:
1、煮赤豆的汁液中溶解了大量的营养成分,可将表面的浮沫除去,将汁液留作饮用。
2、赤豆宜与其他谷类食品混合食用。
3、赤豆利尿,经常尿频的人应注意少吃。


来源:利丰养生

在煮养生豆粥,红豆和赤小豆有什么区别呢?

每个人都有爱美的愿望,曾经的我也有修长苗条的身型。但从穿s到L,xL,我对美美裙是只能看不能穿了。过于胖也不利于健康,于是我从上个月开始,坚持戒掉奶茶、告别碳酸饮料,管住嘴多运动,开始了我的五谷杂粮饮食。

从超市买回来的绿豆、红豆、黑豆、黑米、燕麦米,还有芡实,薏仁。炎炎夏日,绿豆粥,绿豆海带可以消消暑,红豆富含铁元素,更是女性的好朋友,还可以健脾消食,现在发现自己长白头发了,多吃点黑豆、黑米吧,安慰下自己,岁月不扰人呀,人到中年,负重前行。

早上太阳挺好的,怕放久了黑豆会长虫,拿出来晒晒太阳。茶树菇买了很长一段时间了,怕放坏了,也拿出来晒晒太阳。

这两周经常煮豆粥,红豆、黑豆、黑米、燕麦米各放一小把,洗干净后放入电压力锅,加入3碗半的水,煮四十分钟,因为黑豆比较难煮,可以再焗一下,更加软烂可口。我从不爱吃太甜的东西,所以不加糖,也觉得好吃。喜欢红枣的朋友可以在煮时加入几颗红枣,豆粥就会带上浓浓的红枣香气。

这是煮好的豆粥,爱吃甜的朋友在吃的时候,可以放入糖或牛奶,一道甜品就大功告成了。

在超市购买的时候,我发现有两种红豆,一种标签只写红豆二字,6.5元一斤,另一种小粒一点的红豆标签写着系“赤小豆”三个字,7.5元一斤,这两种红豆有什么区别呢?

叫红豆的有十几种,哪个才是真正“相思豆”

出品:科学大院

作者:叶建飞(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 *** 信息中心 中国科普博览

幼时读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曾不解:这红豆难道不是田间种植的的红豆,为何却说生于南国?用来煮粥、做豆沙馅儿的红豆这么普通,怎么会和相思牵扯不尽?

后来才明白,原来这生于南国的红豆与煮粥做馅儿的红豆确实不是同一种植物。

红豆竟有十数种?

从相关的植物名称数据库一查,你会发现名叫红豆的植物竟有十几种,那古今诗词里吟唱的究竟是哪一种呢?

尽管时过境迁,我们没法确切知道王维所指的是哪种植物,不过,根据“春来发几枝”可以肯定的是,这相思红豆是豆科的木本植物,而老百姓常吃的红豆则是豆科豇豆属的草本植物赤豆(Vigna angularis)和赤小豆(Vigna umbellate)的种子。

关于相思红豆到底是哪种植物,大家争论不休,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郭沫若先生、北京大学的汪劲武教授等人都专门考证过这种植物。但是结果却是众说纷纭。

“情人的眼泪”相思子

古人多把相思子(Abrus precatorius)视为红豆,早在《唐本草》中就把两者视为同一种植物,之后的《广群芳谱》、《植物名实图考》等都有这种说法。

相思子(Abrus precatorius)是一种木质藤本植物,开淡红色或紫色花朵,红色种子下部有一小块黑色,也叫“黑嘴”,还被称为“情人的眼泪”。

相思子的果实(引自中国植物图像库,徐晔春摄)

然而,关于红豆的传说却与相思子有些出入:古时有位男子出征,其妻朝夕倚于高山上的大树下祈望哭泣,泪水流干后,流出鲜血,血滴化为红豆并生根发芽,长成大树。从中我们知道,“红豆”应是一种乔木,而现实中相思子却是藤本,因此说“相思子即红豆”还需斟酌。

攀援其他植物茎干而上的相思子是一种藤本植物(引自中国植物图像库,司徒惠苗摄)

相思子虽然美丽,却十分危险,它的根、叶都有毒,种子更是剧毒,一颗破裂的种子即可致人死亡,食用和伤口接触都会造成中毒。

那市场上常常见到用相思子制成的饰品,会不会很危险呢?

原来,相思子的毒蛋白主要存在于子叶中,只要种皮不破裂就不会有危险,而它的种皮坚硬厚实不易破裂,即使整粒吞下都不会危及生命。但如果饰品加工过程中因打孔、切割破坏了种皮,一旦误食,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心心相印”海红豆

郭沫若先生认为,王维诗中的红豆指的是海红豆(Adenanthera microsperma)。

海红豆的果与花(引自中国植物图像库,司徒惠苗摄)

海红豆是落叶小乔木,在我国常见于岭南地区,开白色或淡黄色小花,种子质地坚硬不易腐蚀,色泽血红,晶莹鲜亮,形状则为小小的心形,恰似一颗跳动的心脏,而种子外形边缘内侧有一条较浅色的心形纹路,被称“心心相映”。而且,它不易褪色,也不易腐烂,恰如坚贞的爱情,历久弥坚。

相比有黑嘴的相思子,海红豆种子的这些特征与相思红豆更相符一些。

高大乔木红豆树

汪劲武教授则认为,相思红豆是红豆属的红豆树(Ormosia hosiei)及其近缘种。

分布于湖北宜昌的红豆树(引自中国植物图像库,李晓东摄)

红豆树是一种高大乔木,在几种“红豆”植物中,它的分布纬度更高,我国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湖北、四川、江苏等地都能见到。相比另两种“红豆”,古人见到红豆树的机会更多,更容易被当作信物传递.

红豆树的种子(引自中国植物图像库,陈炳华摄)

王维是山西人,要知道,在北方人看来,长江以南地区都称得上是南方,因此,王维所说的南国并不一定是岭南,而王维本人是否见过“红豆”也无从而知,因此汪劲武教授更倾向于的“红豆树即红豆”的说法也是有理有据。

烟火气息中的红豆

说罢诗词里的红豆,我们再谈一谈饭桌上的红豆,它们虽与爱情无关,却与茶米油盐的生活息息相关。

其一是豆科豇豆属的赤豆(Vigna angularis),它是甜甜豆沙馅儿的主要原料,赤豆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种子稍扁,直径4-6毫米,田间地头很是常见。

赤豆(引自中国植物图像库,白重炎摄)

其二为赤小豆(Vigna umbellate),豆如其名,比赤豆小一些,同为豇豆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种子略呈圆柱形,长5-7毫米,直径3-5毫米,是健脾利湿、清热解毒的佳品。赤小豆的经济价值居五谷杂粮之首,更有有“金豆”之美称。

赤小豆(引自中国植物图像库,张亚洲摄)

说到这里,这林林总总的红豆,您分清楚了吗?

买红豆,选红大豆还是赤小豆?口感营养区别很大,学会别再买错

大家好,我是每天为你分享生活实用小妙招的圆圆,关注圆圆,每天学会一个生活小妙招,让你的生活更方便快捷。

豆类是很有营养的食品,比如我们常见的黑豆、绿豆、红豆、黄豆等,都富含脂肪、维生素、膳食纤维、蛋白质、植物色素等营养物质,这些都是人体需要的物质,经常吃一些豆类对身体健康是有益的。

但每一种豆类都有多个品种,很多都会让人分不清,尤其是红豆中的红大豆和赤小豆,因为外观、价格都差不多,厨房小白很容易就会搞混。

可这两者还是有差别的,用法也不太一样,如果买错了,很容易让本来可以很美味的菜肴口感变差。

那么应该怎么区分红大豆和赤小豆呢?今天圆圆就跟大家说一下关于这两类红豆的事情,如果你也不是很了解,那么就一起来看看吧。

1、长相不同

虽然红大豆和赤小豆都是红色的,但是外观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赤小豆是比较扁的,整体看起来比较细长,颜色是比较暗沉的红色,有的赤小豆看起来红中带紫,颜色很深。

红大豆则是比较圆润的,圆圆的一颗看起来十分可爱,颜色是比较鲜艳的大红色或是红棕色,看起来更加有光泽。

2、口感不同

赤小豆吃起来会比较硬,甜度比较低,口感偏淡,比较难出沙,一般来说都是用赤小豆来 *** 红豆薏米水,另外要煮赤小豆,更好在水中泡上一个晚上。

红大豆口感则会比较绵软,经过炖煮很容易出沙,甜度也更高,所以一般用来 *** 美食,比如我们平日吃的含有红豆馅的甜点、红豆粥等都是使用红大豆 *** 出来的。

3、功效不同

红大豆能够改善贫血,有着清热解毒、滋养皮肤的作用,对女性的好处很多。

而赤小豆有着消肿、健脾的功效,并且脂肪比红大豆更低,所以想要减肥更好选择赤小豆。

怎么挑选红豆?

现在市场中售卖红豆的摊位或是商店有很多,如果不知道如何挑选红豆,很有可能挑到不好的红豆,那么怎么从众多摊位中挑选到好的红豆呢?

1、看外观

好的红豆形状一般是比较圆润的,颗粒饱满,并且看起来很有光泽,如果红豆比较干瘪,甚至有些表皮已经出现褶皱,那么可能就是放置时间比较久,已经不新鲜了。

另外要注意红豆表面是否光滑,如果出现虫眼或是黑点,那么就不要选购了。

2、闻味道

好的红豆会有一股特有的豆腥味,闻起来是比较清香的,而存放比较久的红豆不仅没有豆腥味,甚至可能会散发霉味。

放置过久的红豆营养流失比较多,并且买回家也比较容易变质,所以我们更好还是挑选新鲜的红豆来买。

怎么保存红豆?

虽说红豆的保质期比较长,但是如果保存不当,红豆是很容易生虫的,生虫的红豆吃下去对身体影响比较大,那么应该怎么存放红豆,才能让红豆不生虫并且保存时间更长呢?

1、塑料瓶保存

由于售卖的红豆一般都是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一长空气中的水气会使得红豆潮湿,所以我们买红豆回来,更好先把红豆晒干,然后使用塑料瓶装好红豆,再放入几片大蒜,拧紧瓶口后放到避光的地方。

塑料瓶能够很好避免红豆与空气接触,尽量避免了红豆因为潮湿变质,另外大蒜的气味很强,虫子一般闻到都会爬走,这样的保存 *** 简单又方便,想要食用红豆的时候,把红豆从瓶中倒出来就好了。

2、密封袋保存

想要让红豆放置的时间更长,那么就要保证红豆的干燥,以及放置的环境温度不能过高,所以我们可以把红豆放到密封袋中,再放入冰箱冷藏室中。

低温的环境能够让红豆保持得更好,但是我们选的密封袋一定要是不漏气的,避免冰箱中的湿气进入到红豆中,损失红豆的营养。

今天圆圆就分享到这里了,大家知道红大豆和赤小豆的区别了吗?

圆圆每天都会给大家分享一些生活小妙招,如果你觉得圆圆分享的小妙招不错,就给圆圆点个赞吧。

大家也可以随手转发一下,让更多人学到简单实用的生活小妙招,我们下期再见啦。

赤小豆——中药溯源录

关注我的人听说都很漂亮

赤小豆

中药溯源录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果实成熟而未开裂时拔取全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性味归经】

甘、酸,平。归心、小肠经。

【功效】

利水消肿,解毒排脓。

【溯源】

汉代

赤小豆最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与生大豆共同记载于大豆黄卷的条文中,其文曰:“赤小豆:主下水,排痈肿脓血。”晋代的《名医别录》则将赤小豆与生大豆分开,单独列为一条,曰:“赤小豆:味甘,酸,平,温,无毒。主治寒热、热中、消渴,止泄,利小便,吐逆,卒澼,下胀满。又,叶名藿,主治小便数,去烦热。”之后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在记录赤小豆时加了一段注,其文曰:“大、小豆共条,犹如葱、薤义也。以大豆为糵,芽生便干之,名为黄卷,用之亦熬,服食家所须。煮大豆,主温毒、水肿殊效。复有白大豆,不入药。小豆性逐津液,久食令人枯燥矣。”此处陶弘景解释了《神农本草经》为了符合载药365味这个“一年之数”,所以将“赤小豆”和“生大豆”记载于一条目下,同样地情况还有“葱”和“薤”,并且提出长期服用赤小豆是有副作用的,会使人的津液过度地减少。还有指出白色的大豆是不入药的。

唐代

唐宋时代的《药性论》、《新修本草》、《蜀本草》、《开宝本草》和《嘉佑本草》均只记载了赤小豆主下水、排痈肿脓血的功效,但并无其产地和植物形态的说明。提及产地的是在《本草图经》中,曰:“今江淮间多种莳”。《本草衍义》中更是提到的赤小豆的食用地,曰:“关西河北,京东、西多食之。”

明代的《救荒本草》中对赤小豆的外形的描述就颇为详细,其文曰:“《本草》旧云江淮间多种莳,今北土亦多有之。苗髙一二尺。叶似豇豆叶微团艄。开花似豇豆花微小,淡银褐色,有腐气,人故亦呼为腐婢。结角比绿豆角颇大,角之皮色微白带红。其豆有赤、白、黧色三种。味甘、酸,性平,无毒。合鲊食成消渇,为酱合鲊食成口疮,人食则体重。”此处对赤小豆植物形态的描述,与我们今日所用的赤小豆植物形态很接近。同朝的《本草蒙筌》则提到赤小豆以颜色辨别其优劣,其文曰:“地土各处俱种,胭脂赤者为良。”

明代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赤小豆也有着详细的记载,曰:“此豆以紧小而赤黯色者入药, 其稍大而鲜红、淡红色者, 并不治病。俱于夏至后下种,苗科高尺许,枝叶似豇豆,叶微圆峭而小。至秋开花,似豇豆花而小淡,银褐色,有腐气。结荚长二三寸,比绿豆荚稍大,皮色微白带红。三青二黄时即收之,可煮可炒,可作粥、饭、馄饨馅并良也。”李时珍所记载的赤小豆植物形态与《救荒本草》中提及的赤小豆相似,也与我们今日所用的赤小豆也相符合。此外还提及一种食用性的赤豆,稍大而鲜红、淡红色者是不入药的。这与我们今日在农副品市场上所见的赤豆类似。值得注意的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在记载赤小豆别称的时候出现了疏漏,李时珍将赤小豆的一种别名记载为“红豆”,同书中李时珍又将相思子的别名也记载为“红豆”,至此开始后世出现了赤小豆和相思子混淆的记载。

清代

清代的《本草求真》中记载了赤小豆和相思子的区别,曰:“取紧小而赤黯色者良。若半黑半红为相思子,非赤小豆也。”《本草从新》中提到了与相思子的鉴别,曰:“赤小豆:甘,酸,平。……以紧小而赤黯色者入药,其稍大而鲜红淡红色者,并不治病。今肆中半粒红半粒黑者,是相思子。”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在清代中期的时候,赤小豆与相思子可能发生用药混淆的情况,所以以上两本书同时提到赤小豆与相思子外形区别。此情况至清末时候可能发生地更为普遍,清末的《本草便读》中也有提及,曰:“赤小豆即今之杜赤豆。以紧小色赤者为佳。今药店中之赤小豆。半红半黑。谓之相思子。即红豆也。有毒不堪用。”同样在清末的《植物名实图考》中记载曰:“医肆以相思子半红半黑者充之,殊误人病。”可以看出相思子与赤小豆从清代中期至清代末期始开始出现混淆。据笔者猜测李时珍将赤小豆与相思子的别名都称为“红豆”,可能是清朝发生用药混淆的原因之一。

现代

在1959年出版的《药材资料汇编》中对赤小豆做了植物形态的描述,记载为:“其豆细小,形如腰子,色紫红,并有白色纹眼。市场上对“相思子”亦有称为赤小豆者,实系错误,两物不能混为一起。”1988年出版的《中华本草》具体说明了赤豆与赤小豆来源问题,书中指出李时珍虽指出稍大而鲜红、淡红色者不入药,但因这两种植物不易区分,赤豆作赤小豆用的历史已久。现今商品赤小豆包括上述两种植物来源,但市场习惯认为赤小豆质量优。2015版的《中国药典》中记载了赤小豆有两种来源一种叫赤小豆,另一种叫赤豆,明确了赤小豆的植物来源。

【名称相仿药物】

赤小豆有些地方又叫红豆或赤豆而相思子也叫做红豆,所以一定要鉴别清楚,千万不可用“红豆”一词指代药材。

【注意点】

赤小豆的功效在各代本草的记载是比较一致的,比较特殊是《日华子本草》,书中提到的是赤豆粉,其文曰:“赤豆粉,治烦,解热毒,排脓,补血脉。解油衣粘缀甚妙。叶食之,名目”。赤豆粉从功效来判断应该就是赤小豆,但是“补血脉”的功效又不相符合,故记载于此,存疑。

赤小豆本身做为一味利水祛湿的药材,在功效的记载上基本一致,但在别称上与相思子容易发生混淆,因此在开具处方的时候应了解当地药房的实际情况,以免用错。

我又来总结啦!

#健康真相馆#考证了这么多,结论就是赤小豆与补血没有一点关系,这就是我说“赤豆不补血”的依据所在,感谢耐心读完这么枯燥的文章,再次感谢!

文中插图来自 ***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红豆家族人口多 各有各的不同 你知道如何区分吗?

赤豆、红豆、红小豆、赤小豆、红扁豆、花芸豆、红芸豆,当我讲出这些名字的时候,您有没有很凌乱的感觉,分别都长什么样,都怎么吃,有什么区别,今天一篇文章探到底,从此不再迷茫。

红芸豆与花芸豆

红芸豆与花芸豆的个头、体积、形状几乎没有两样,唯一的区别就是花芸豆纹身了。红芸豆的花青素,比花芸豆略微高一些,但二者一般都用来做豆饭、大碴粥或馅料

红豆与赤小豆的区别图,红豆与赤小豆的区别图片-第1张图片-

市面上还有两种略微少见的芸豆,紫花芸豆和白芸豆,从颜色上都比较好区分,这里就不多介绍了。

红豆与赤小豆

无论从名字,体型,还是食用方面,最容易混淆的,最难区分的就属红豆与赤小豆了,但仔细观察,二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赤小豆又名米豆、 饭豆。一年生草本, 我国南部野生或栽培。有记录可查,一般的医学典籍中均有赤小豆的记载。常见的赤小豆,身体变长,呈椭圆形,嫩白凹陷的胚脐是标志。

烹饪方面呢一般用于做汤、或经中医之手与其他材料配伍。最常见的是赤豆薏米水,赤小豆鲫鱼汤。

赤豆又名小豆、 红豆、 红小豆。种子供食用, 煮粥、 制豆沙均可, 干豆含蛋白质 21%~23%, 脂肪 0.3%, 碳水化合物 65%。

红小豆

因为质地绵软,容易出沙,所以很多甜品,汤羹,糕点都用红小豆做原材料。比如说红豆糯米糕、小米红豆山药糕、红豆馅、红豆粥。

无论红小豆,还是赤小豆,二者中的矿物质含量都比较丰富,尤其是钙、镁的含量,许多小孩子长得快,腿容易抽筋,老年人容易骨质疏松,所以常吃一些红豆或赤小豆都是不错的。

红扁豆

红扁豆,又名连度豆,属于扁豆一类,加拿大、印度、土耳其和澳大利亚是主要产国。欧美的研究认为小扁豆的营养价值高且完整,建议素食人群一定要多食用!

与上面几位豆类家族的长辈相比,红小扁豆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1、维生素B2,还含有大量的可溶纤维,并且含铁量也是其他豆类的2倍,同时也含有较高的叶酸,女孩子们可以多食用!

恪守时节规律,以养正气之身,感恩自然,尊重食物。我是路路,欢迎探讨关于食物的一切东西哦。

红豆、赤小豆傻傻分不清,功效也大不同,摊主:教1招,别再选错

红豆、赤小豆傻傻分不清,功效也大不同,摊主:教1招,别再选错

红豆对于很多人应该都不陌生吧,是五谷杂粮的一种,红豆起源于我国,至今大约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印度、朝鲜、日本等国也有栽培,以我国出产最多。目前喜马拉雅山麓有小豆野生种和半野生种存在。

在大众中相当受欢迎,味道香浓,也不腻,被做成各种各样的食品,如煮饭、做粥,各种糕团面点的陷料等。

但是,在超市里还可以看到有一种和红豆特别像的一种豆,乍一看真的就以为是红豆,无论是颜色还是形状都非常的相似,价格上也差不多,它就是赤小豆。

那么“红豆”和“赤小豆”的区别有哪些?

红豆和赤小豆,从外形来看,赤小豆是扁身的,而红豆是圆身。从口感来说,赤小豆质地坚硬,不易煮烂,红豆则更软,容易出沙,口感绵密。

尽管长相不同种属却相同,同属豆科植物,性质和营养成分也接近,只是赤小豆的功效强些。所以医家入药都用赤小豆,而红豆则是食用。

赤小豆

有的人又叫它红豆、红小豆等。赤小豆有健脾益气、利水除湿、解毒排脓的功效小。能帮助我们滋养脾胃,是一款不可多得的滋养性食疗佳品。可以和冬瓜、鲤鱼一起做汤,功效更佳。

红豆

红豆本身就有清心养神、健脾益肾的功效,可加入莲子、陈皮,做陈皮红豆沙,百合,固精益气、止血和强健筋骨的功效更佳,能治肺燥、干咳,提升内脏活力,增强体力。

红豆、赤小豆哪个祛湿效果更好?

在古人的眼里,赤小豆可不是其他的食物能够匹敌的,一直是被神话的豆豆。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如此记载赤小豆“三青二黄时即收之,可煮可炒,可作粥、饭、馄饨馅并良也”。赤小豆味甘性平,可入药,有消热毒,散恶血,健脾胃的功效,十分适合在燥热的季节食用。

红豆却更多的是养心,并没有祛湿的作用,为什么很多人用红豆呢?那是因为红豆薏米的方子由来已久,医家说的“红豆”指的是祛湿效果非常棒的赤小豆,并不是每个人都懂医理,弄错也正常。

虽然如此,但祛湿的效果就没那么厉害了。而且薏米属于寒性食物,红豆性平,并不能中和薏米的凉性,那些本身体质寒的人喝了红豆薏米后,伤及脾胃,脾胃是帮忙祛湿的,所以反而会越喝,湿气越重。

如何挑选红豆和赤小豆?

1、赤小豆是比较暗红的,也就是黑红色的,而红豆的颜色是鲜红,颜色上就有一些不同,不过不仔细看的人还真的是分辨不出来。赤小豆颗粒较小,呈扁长形,而红豆稍大,形状比较圆。

2、赤小豆质地坚硬,即便泡过之后再煮,也不易煮烂,红豆质地较软,容易煮成沙状,也就是红豆的口感会更好些。平常所说的红豆沙,就是红豆制成的。

3、挑选红豆、赤小豆时以选颗粒饱满的、色泽自然红润的、颗粒大小发布均匀的为佳品。

标签: 赤小豆 红豆 区别 图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