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蒲公英《新修本草》
中药学
蒲公英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碱地蒲公英.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鲜用或生用。
其味苦、甘,寒。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之功。
蒲公英主治内外热毒疮痈诸证,兼能疏郁通乳,故为治疗乳痈之要药。还可用治咽喉肿痛;鲜品外敷还可用治毒蛇咬伤。还有清肝明目的作用,以治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肿痛,可单用取汁点眼,或浓煎内服。对湿热引起的淋证、黄疸等有较好的疗效。
药理学
有较强的抑 *** 用:本品煎剂或浸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及卡他球菌有较强的抑 *** 用,对肺炎双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白喉杆菌、福氏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及钩端螺旋体等也有一定的抑 *** 用,
尚有利胆、保肝、抗内毒素及利尿作用,
其利胆效果较茵陈煎剂更为显著。
蒲公英地上部分水提取物能活化巨噬细胞,有抗肿瘤作用。
体外试验提示本品能激发机体的免疫功能。
蒲公英药膳
蒲公英在民间有“天然抗生素”、“药草皇后”等称号。同时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主要含有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核黄素及钙、磷、铁等营养成分。
1.拌蒲公英:将新鲜的蒲公英去根,清洗干净。把水沥干。撒上盐用手抓匀,放置15分钟左右。腌制好的蒲公英,用手把水挤干净。放入少许糖、味精,一两滴香油、麻辣油、辣椒油,海鲜酱油稍微多些,拌均匀即可。
2.蒲公英茶:鲜蒲公英60克,水煎取50-100毫升,加白糖或蜂蜜适量,日服1剂,连服3-5日。可通便。也可用于去肝火、胃火。
3.银花蒲公英粥:蒲公英60克,金银花30克,水煎过滤留汁人粳米,煮成粥。适用于泌尿系统感染患者。
4. 蒲公英蚌肉汤:蚌肉250克,蒲公英100克,枸杞15克,姜2片,水适量,共煮30分钟。适用于视物昏蒙、眼部干涩、畏光羞明等症。
人民网
民以食为天,生命健康和食品安全密切相关,也与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的理念密切相关。但如今,有些食品虚假传言满天飞,让人难分真假。为此,人民健康网推出《一日一食》栏目,为您普及食品科学知识,揭穿食品谬论,带您吃出健康。
蒲公英,又名蒲公丁、婆婆丁、黄花地丁等,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生长于田间地头。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微风一吹,随风飘散。那么,你知道蒲公英能怎么吃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蒲公英很有营养
维生素
蒲公英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更高,其次是维生素B2,维生素B1更低。各个部位中,维生素C含量顺序是叶子>花>花苞>根,每百克叶子中维生素C的含量高达59.2毫克,是根的5.8倍、花的3倍、花苞的5.8倍。维生素B2的含量顺序是花蕾>花>叶子>根,每百克中的含量分别为1.8毫克、1.3毫克、1.1毫克和0.4毫克。
氨基酸
蒲公英中含有17种氨基酸。花苞的含量更高,达到16.2%,其次是叶和花,分别达到15.9%和12.1%,根的含量更低,仅为3.8%。从所含氨基酸的种类来看,蒲公英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丰富,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分别为:39.5%(叶子)、37.3%(花)、37.1%(花苞)和37.8%(根)。
可见,人们不习惯食用的花苞和花中氨基酸也含量丰富。所含的各种氨基酸中,最值得称道的当属γ-氨基丁酸。研究表明,这是一种神经传导的化学物质,对于人脑中能量代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可以促进乙酰胆碱合成、降压、抗惊厥、恢复脑细胞功能恢复等。
矿物质
蒲公英中含有钾、钙、铁、锌、锰等多种矿物元素。以叶子为例,每百克中含有锌元素7.1毫克,铁元素58.7毫克。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根部以外,其他部分所含的“钾/钠”比例高达10倍以上,有助于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
植物化学物
除了上述营养素之外,蒲公英全草中还含有各类丰富的植物化学物,如各类植物甾醇,包括:蒲公英醇、蒲公英甾醇、豆甾醇等,对人体健康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蒲公英有两大主要功效
一是清热解毒,可用于热毒证,尤善清肝热、治疗肝热目赤肿痛,以及多种感染、化脓性疾病;二是消痈散结,主治热毒蕴结于肌肉所致的痈肿疮毒、高热不退。
蒲公英解毒消肿力强,内服外用皆能治多种眼病,如煎汤熏洗可治急性结膜炎、鲜品捣敷可治麦粒肿。金银花为清热解毒的良药,有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可祛邪的特点,它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对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症状均效果显著。两味都是解毒消痈常用药,均属“广谱抗菌”类中药,对多种细菌有明显抑 *** 用。煎服结合熏洗,内外合治,具有抗炎、消肿、解热、散结的功效,不仅治麦粒肿效佳,也可治疗急性结膜炎、病毒角膜炎。
蒲公英茶健胃助消化
俗话说“十人九胃”,胃酸、胃胀、胃痛已经成了当代人的通病,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状,如进食后上腹部不适、隐痛,伴嗳气、恶心、泛酸,偶有呕吐。推荐患者常喝蒲公英茶,有较好的健胃助消化功效。
具体为:用干蒲公英30克泡水,早、晚各1次,服用2~4周为一个疗程。中医认为,常喝蒲公英茶对调理胃炎非常有好处。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归肝、胃经,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古代医书就有记载,蒲公英对胃病有效,如清代《外科证治全生集》载:“蒲公英……研末火酒送服,治胃脘痛”。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它既能杀灭、抑制幽门螺杆菌,又能修补胃黏膜损伤,还有抗胃溃疡的作用。
需注意的是,蒲公英茶性寒,更适用于表现为烧心、胃胀痛、吐酸苦水、口臭、小便黄等胃热患者。胃寒患者不可服用。
蒲公英可除寻常疣
疣,俗称瘊子,是指发生于皮肤浅表的小赘生物,好发于指背、手背、面部和头皮,临床上常见的有寻常疣、跖疣、扁平疣及尖锐湿疣等。寻常疣为米粒至碗豆大小的角质增生性突起,边界清晰,表面粗糙,初起时1~2个,可逐渐扩大,增多至十几个或数十个。推荐一个简便易行的方子,可去掉寻常疣。
局部消毒后,取洗净的鲜蒲公英根茎汁摩擦疣体,每次3~5分钟;之后,再用鲜蒲公英叶摩擦疣体,每次5~10分钟,每日1次,连续5~7天。停药3~7天后,皮损处会出现硬壳,一周后脱落痊愈。
中医认为,寻常疣的病因多为风热血燥、肝气郁结,引起气血凝滞、肝失所养,治疗时应清热活血、消疣散结。蒲公英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作用。将它局部外搽,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可促进局部皮肤血液循环,消肿散结,故可有效治疗寻常疣。
五类人慎吃蒲公英
蒲公英药性甘苦而寒凉,可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清肝明目,因此,常被作为养生保健的“日常之品”,有些人甚至将他们晒干保存后,一年四季都在吃。但其实,蒲公英主要适用于春夏季及热证调理,并不宜长期、大量食用,尤其以下人群更需禁忌。
阳虚体质的人
蒲公英药性苦寒,用量过大又具有缓泻作用,因此,有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表现的人应慎用。
行经期的女性
蒲公英寒凉,可凝滞血脉,引起经期不适。
哺乳期女性
蒲公英过于寒凉,容易伤及母体,也会引起婴幼儿不适。哺乳期间,如需使用,应以鲜品捣烂或干品水煎液外敷为宜。
孕妇
蒲公英具有通利下行之性,有滑胎、动胎之弊。
过敏体质者
有少数人对蒲公英过敏,接触后易产生荨麻疹,这类人应慎用。
蒲公英该怎么吃
蒲公英可谓“浑身是宝”,不同的部分吃法也不尽相同。叶子既可以生吃,根可以直接烹食,也可处理加工后代替咖啡使用;花可以用来酿酒。
生吃
将蒲公英鲜嫩茎叶洗净,沥干蘸酱,略有苦味,味鲜美清香且爽口。
凉拌
洗净的蒲公英用沸水焯1~2分钟后沥出,用冷水冷却。佐以辣椒油、味精、盐、香油、醋、蒜泥等拌匀即可食用。
做馅
洗净的蒲公英嫩茎叶焯水后剁碎,加佐料调成馅包饺子或包子。
(来源:人民网-吃货指南综合)
蒲公英有何药用功效?中医来为你详解大家好!这里是卿芳堂自然疗法学院,每天将定期分享健康方面的趣闻趣事及知识普及,让你轻松学会健康知识,大家可以持续关注我哦!也可关注公众号卿芳堂!
说到蒲公英,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在农村,蒲公英是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的一种野草。千万不要小瞧了,这随处可见的野草,它有很强的药用价值,是一位特别常用的清热解毒的中药。有很多的朋友,都会选择,蒲公英,春夏花开的时候进行采集,洗净晒干了备用。
蒲公英味苦,甘而性寒,入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之功效。清代汪绂编纂的《医林纂要》中,对蒲公英这样评价:"蒲公英,能化热毒,解食毒,消肿核,疗疗毒乳痈,皆泻火安土之功。通乳汁,以形用也。固齿牙,去阳明热也。"
蒲公英最早的入药,可见于唐代,当时主要是用于“乳痈”,即乳汁排泄不畅而导致的急性炎症,沿用至今,蒲公英仍是治疗乳痈的特效药物,蒲公英治疗乳痈,可以说是怎么用,都可以,不论是鲜草捣汁服用,还是干品煎服,还是捣烂外敷,对于消肿止痛,都有很好的疗效,除了单用蒲公英,对于急性乳腺炎,还可与金银花、连翘等配伍使用。
蒲公英除了能够治疗乳痈,在清热解毒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应用。比如对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肝炎等急性热病的中医治疗中,既可以单用蒲公英,也可以与大青叶,板蓝根、金银花等联用;而治疗疔毒(即皮肤急性化脓性的炎症),蒲公英则常于紫花地丁、菊花、金银花等配用,清代《医宗金鉴》中的五味消毒饮就是治疗疔毒的名方。
一味蒲公英,功胜白虎汤。蒲公英在清泄胃火方面,也有着独特的功用。蒲公英能够清泻胃火,且常服不会影响胃气,对于胃火旺盛而导致的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用鲜蒲公英煮水喝,或者将煮好的蒲公英吃掉,都会有很好的疗效。而少量应用蒲公英,与橘皮、砂仁等中药合用,可以有健脾胃的功效,对于消化不良,胃脘胀痛,慢性胃炎等疾病。
蒲公英除了入胃,还入肝,因此,对于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如急性结膜炎、眼睑缘炎等疾患,可用蒲公英煎汤熏洗,有很好的效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有一个“一味蒲公英汤”,就是将蒲公英浓煎内服,治疗眼疾肿痛,胬肉遮睛,赤脉络目,目疼连脑,羞明多泪等一切虚火实热之证。
除了上文中说到的蒲公英强大功效之外,蒲公英还可以利尿通淋,对于有尿路感染的朋友来说,它有特别好的治疗疗效。另外,把新鲜的蒲公英捣碎了,并加上蛋清搅匀外用,可以治疗流行性腮腺炎。蒲公英虽然有特别好的疗效,但是它主要就是应用于水火的热毒所致的一些问题,但是如果不是,实火,热毒者,那么可能会出现腹泻的问题。
蒲公英的成分及主要用途蒲公英是一种在我国南北各地都有分布的常见多年生草本植物,利用广泛,人们常作野菜食用和药用。下面我就谈谈这种植物的成分和主要用途。
一,蒲公英的主要成分
由于蒲公英在我国分布很广,生长普遍,利用历史悠久,因此它的成分研究比较多。据研究,蒲公英主要含有以下成分:
三萜类:蒲公英的根富含五环三萜成分,主要是蒲公英甾醇、伪蒲公英甾醇乙酸酯、蒲公英赛醇、β-香树脂醇、伪蒲公英甾醇棕榈酸酯等。
黄酮类:它的花中含有10多种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木犀草素、槲皮素、葡萄糖苷、龙胆糖苷、鼠李葡萄糖苷、芹菜素、芸香苷等。
香豆精类:地上部分主要含有七叶素、东莨菪素、香豆雌酚等。
倍半萜内酯类:全草含有四氢日登内酯、蒲公英内酯、蒲公英苷类。
植物甾醇类:花粉中含有β-谷甾醇、豆甾烯-7-醇、花粉烷甾醇;根中含有谷甾醇、豆甾醇等。
色素类:它的花中含有大量四萜色素,以环氧叶黄质为主,包括菊黄质、黄黄质、蒲公英黄质、叶黄素、蒲公英黄素等。
挥发油:在花、叶、根中含有挥发油成分,主要是乙酸乙酯、正丁醇、乙酸、4-松油醇等。
乙酰酯类:在根中含有蒲公英赛醇乙酰酯、蒲公英甾醇乙酰酯、蒲公英羽扇豆醇乙酸酯、原儿茶酸等。
另外它的叶、花、花葶、根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
二,蒲公英的主要用途
之一,它的干燥全草药用,始载于《唐本草》;其味苦、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功效。药用时请遵医嘱。
第二,蒲公英是常见野菜,主要是叶可食,其中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粗纤维、灰分、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其味道鲜美,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可生食、凉拌、炒食,还可煮蒲公英粳米粥;并且能开发蒲公英饮料、蒲公英酱、蒲公英酒、蒲公英糖果等多种保健食品。
第三,蒲公英有观赏价值,它返青早,枯黄晚,春秋两季开花,叶绿花黄,果实独特,无论孤生、群植、伴生都有特殊观赏价值。
第四,有关研究认为,蒲公英具有一定的美容作用,具体可查阅专门的资料。
蒲公英原来作用这么多春天的时候蒲公英随处可以看见,很多人开始挖蒲公英,蒲公英又叫婆婆丁,味甘苦,性寒,归肝胃经。又是药材治疗很多常见疾病。蒲公英有哪些功效呢?我们来揭开它的面纱。
蒲公英功效
一:清热解毒散结消肿
(1)治疗热盛引起的咽喉肿痛以及足阳明胃经热盛的引起的牙龈肿痛以及便秘。
(2)治疗乳痈要药,尤其哺乳期妇女 *** 红肿热痛, *** 内有结块,形成痈肿,乳痈主要是由于热盛血淤引起, *** 在中医属胃, *** 属肝,蒲公英归肝胃经,清热解毒散结所以是乳痈要药。
二:清热通淋
治疗热淋常见的症状小便淋漓刺痛短赤,小腹拘急隐痛,主要原因为热毒侵袭导致。
三:清肝泻火
肝火旺引起的头晕目赤,(肝主木)两侧胸胁引起的胀痛(肝经循行与两肋),以及脾气暴躁口苦等。
蒲公英注意事项
对于阳虚体质如怕冷小便清长不适合用,虚寒的人比如说脾胃虚寒引起的泄泻,宫寒以及寒凝引起的月经不调,痛经等不适合食用,孕妇也不适合食用。
春天,草长莺飞,也正是各种野菜的成长期,田间地头,或林间野地里都随处可见~有些不但可以做菜吃,还能入药。
比如蒲公英,素有“药草皇后”之称,它有保肝利胆,清热解毒,利尿排毒,促进代谢,消炎抗菌等多重功效。
春季吃点蒲公英,既顺应时令理肝保肝,又应对春季多发的流行病。
1肝脏受损
蒲公英甾醇是蒲公英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研究表明,蒲公英甾醇对包括肝损伤、肺炎在内的多种疾病具有潜在的防治作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肝脏。
2眼睛不适
常出现眼睛酸涩、胀痛,或是迎风流泪、见光刺眼等症状,很大可能是肝有虚火、实火导致的。蒲公英性寒,入肝经,可祛肝火,使用一些蒲公英泡水,缓解此类症状。
3乳腺增生
肝郁是乳腺增生的重要原因。蒲公英可通肝经,有祛火、消炎、清热解毒的作用,常吃些蒲公英做的菜,对乳腺肿瘤伴有热毒有一定的效果,也可缓解乳腺增生的情况。
4口腔溃疡、胃溃疡
有胃火或者中焦湿滞的人,会出现口臭、胃部灼烧感、反酸、常有口腔溃疡的表现。此时,吃些新鲜的蒲公英菜或可用蒲公英煮水喝,可缓解此症状。
有研究表明,蒲公英能够辅助杀灭幽门螺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致病菌,有一定的护胃功效。
5高血压
蒲公英成分中含17种氨基酸,且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在各种氨基酸中,最值得称道的为γ氨基丁酸。它在人脑能量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可促进乙酰胆碱合成、辅助降血压。
6心血管疾病
蒲公英中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研究表明,β-胡萝卜素在人体内能转变为维生素A,而维生素A能以多种途径参与、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对于心血管的保护有很大的好处。
? 小贴士:5类人不能吃蒲公英
①阳虚体质的人
特征: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
②经期女性:可能会引起血脉凝滞,造成痛经。
③哺乳期女性:性寒凉,易伤及母体、引起婴幼儿不适。
④孕妇:可能有滑胎、动胎之弊。
⑤过敏体质者:少数人对蒲公英过敏,可能会产生荨麻疹。
蒲公英浑身是宝,对于三高人群、常需饮酒人群等都有好处。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蒲公英根、叶的养生功效并不相同,吃对了,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1蒲公英根:清热养胃
蒲公英根部生物碱含量更高,所以药用价值更高,消炎效果更好,如果口干舌燥、口腔溃疡、易感冒、易发热、嗓子疼等上火症状明显的,建议根部一定要保留,可以泡水喝。
除了可以帮助人体清热、祛肝火。蒲公英根部还富含各类营养素,能养护胃部黏膜,促进胆汁分泌。
2蒲公英叶:杀菌排毒
蒲公英叶中含有丰富的绿原酸,含量略高于根部。用叶泡水喝可抗菌消炎,促进身体排毒,对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好处。
但需要注意的是,蒲公英性寒,过量易伤脾胃,食用需要注意量。
1
凉拌蒲公英
消炎
春季刚冒出嫩芽的蒲公英甚是鲜嫩,洗干净凉拌吃,口感爽口,还有助于消炎抗菌~
做法:
①蒲公英清洗干净后焯水,焯好的蒲公英切段。
②在碗中放点盐、适量的醋、糖、芝麻油,搅拌开后淋在切好的蒲公英上。
2
仙草茶
理气和胃
做法:蒲公英、石斛、甘草各3克。开水冲泡十几分钟后,即可饮用。
功效:石斛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的功效;甘草可以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和蒲公英搭配在一起,适合胃气不顺、长期便秘的人饮用。
3
蒲公英玉米饼
祛火润燥
食材:蒲公英、银耳、彩椒、玉米粉、面粉
做法:
① 将蒲公英焯水切碎,银耳泡发,彩椒切块。
② 玉米粉、面粉以3:1的比例混合,加入清水搅匀,呈粘稠状。倒入蒲公英,放入少许姜末、盐提味。
③ 锅中倒入底油,三成油温下面糊,将面糊摊成饼,成熟后盛出备用。
④ 另起锅,锅中倒入少量水煮沸,放入银耳、彩椒煮熟,勾入水淀粉,将汤汁浇淋在饼上即可。
蒲公英玉米饼有祛火润燥的功效。同时它还帮助补充膳食纤维,促进消化防便秘。
窗外天气正好,休息时和家人朋友一起去野外踏踏青,路上或许还能摘点蒲公英做道小菜,享受这个春天~
喜欢这篇内容的话,欢迎点赞<赞>、评论<比心>、转发<鼓掌>,让更多的朋友了解养生、健康知识!
蒲公英泡一宝,毒素都赶跑!养肝排毒又降火,医生都在用每年三四月份正是野菜生长最盛的时节,这些应季的食材不仅是一年中难得的美味,很多还有养生保健功效。
比如我们大家最熟悉的蒲公英,就有着“药草皇后”的美誉,自古以来就是食疗佳品。
蒲公英的药用功效
《本草新编》中记载蒲公英,“至贱而有大功,惜世人不知用之。”
01清热解毒
蒲公英能清理体内热毒,被称为“排毒草”,对感染和炎症有很好的疗效,常用于治疗咽炎、结膜炎,还能治疗痘痘、牛皮癣、泌尿系统感染等多种疾病。
02降肝火
蒲公英入肝经,能降肝火,春天阳气生发,容易肝火上炎,当身体出现口干舌燥、口腔溃疡、易感冒、易发热、嗓子疼等症状时,就可以吃蒲公英来缓解。
03杀菌养胃
蒲公英还入胃经,可以帮助抑制幽门螺杆菌。
此外,它还有利尿消肿、通奶等多种功效。
蒲公英根药效最强
蒲公英全身是宝,根部生物碱含量更高,所以药用价值更高,消炎效果更好,上火症状明显的,建议全株保留,不要去根;叶子味道清淡,可以洗净之后凉拌或者蘸酱吃。
上火严重的人可以把蒲公英捣烂,煮水制成“解毒水”服用,特别适合春季肝火上炎的人群。
蒲公英加一物,功效翻倍
蒲公英还有一些黄金搭档,搭配在一起药用功效更强。
蒲公英+玫瑰花美容养颜
蒲公英性寒,可搭配性质温和的玫瑰花来调和,起到理气散瘀、美容养颜的功效,对预防乳腺疾病也有一定作用。
做法:蒲公英根洗净剪成段,和玫瑰花一起泡水即可
蒲公英+蜂蜜清肝胃热
蒲公英有降气清热的功效,可以搭配蜂蜜制成蒲公英膏,适合有呕吐、呃逆、胸胁胀痛等气滞在胃、肝的人群,以及肺部有感染、支气管炎等疾病的人群。
点击视频查看专家讲解△
做法:蒲公英洗净晒干,放入搅拌机或者捣臼里研磨碎,加入等量的蜂蜜搅拌均匀,放入冰箱冷藏保存即可。每天吃一小勺,可以存放半年。
蒲公英+陈皮清火疏肝
有上火症状时可以用蒲公英煮水,可以清火、疏肝理气,特别适合湿热体质的人。非湿热体质的人群,用蒲公英泡水时可以搭配一些陈皮中和。
做法:一小把干蒲公英,放入两块陈皮,加水煮开即可。
蒲公英养生美食
蒲公英吃法很多,既可以凉拌,也可以入菜或者做馅,给大家介绍两个蒲公英的常见吃法,感兴趣的朋友在家做做看。
01蒲公玉米饼 —— 祛火润燥
点击视频查看详细做法△
做法:
1、蒲公英焯水切碎,银耳、彩椒切块。
2、将玉米粉、面粉以3:1的比例混合,加入清水和蒲公英,少许姜末、盐和糊,锅中倒入底油,三成油温下面糊,将面糊摊成饼,成熟后盛出备用。
3、另起锅,锅中放入清水、银耳、彩椒,勾入水淀粉。
4、将汤汁浇淋在饼上即可。
02凉拌蒲公英 —— 清肝理气
做法:
1、起锅烧水,加一点盐和几滴油,下入洗净的蒲公英,焯水30秒去除苦味,捞出过凉水,挤干水分后切段。
2、盐、生抽、醋、白糖、香油调成料汁。
3、蒜蓉和白芝麻撒在蒲公英上,淋上热油激发香气,再倒入料汁拌匀即可。
注意事项
1、蒲公英性寒,气虚、脾胃虚寒的人要少用
2、蒲公英的叶子是散的羽毛状的,根部是略弯曲的梗,不是完全直的,采摘的时候要注意区分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无论在城市里还是农村的田野间,蒲公英的身影随处可见。
还记得小时候每逢这个时候,家人们总喜欢把蒲公英采摘回来晒干,以便在我们上火时用来熬凉茶给我们喝,虽然凉茶味道口感不怎么样,但效果还是蛮好的,每次出现咽喉肿痛、喉咙发炎,喝几杯蒲公英熬的凉茶,总能够药到病除。
长大之后由于工作的关系,对蒲公英有了更深的了解,蒲公英是常用的中药材之一,且具有多种药用功效。近年来更有盛传蒲公英的抗癌作用,称其能在48小时内杀死98%的癌细胞,到底是真的吗?
蒲公英的药用功效
蒲公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随着药物分析技术的进步,现已发现蒲公英主要的功效成分来自于其含有的黄酮类、萜类、酚酸类、甾醇类以及多糖类等化学成分,除了这些成分以外,研究还发现蒲公英中还有香豆素类、挥发油类、糖蛋白、蒲公英苦素皂苷、果胶、氨基酸、脂肪酸和生物碱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保肝利胆、抗氧化、降糖降脂和抗癌等多种功效,所以蒲公英是非常好的药食两用植物。
蒲公英能在48小时内杀死98%的癌细胞?
其实,这个说法是来自于加拿大温莎大学的一项体外药物实验研究。该研究将蒲公英提取液与癌细胞放在一起,结果发现48小时后98%的癌细胞被杀死了,而且该研究的发起人pandey教授的癌症患者在服用蒲公英根茶后病情也有所好转,所以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蒲公英具有抑制癌细胞的作用。
虽然现代研究发现蒲公英具有抗癌功效,但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蒲公英的抗癌功效并非那么神奇,否则就不会有化疗药物、靶向药物什么事了。首先体外研究采用的是蒲公英的提取物,是高浓度溶液。因为药物是有安全使用剂量的,所以先不说这种浓度人体是否能够耐受,就说药物进入体内后需要经过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所以蒲公英进入体内后究竟能够发挥多大的抗癌作用,也不得而知,所以切勿过于迷信。
正确认识蒲公英的抗癌作用
目前,对于蒲公英抗癌作用的体内研究发现,蒲公英能通过调控某些信号转导分子的表达从而发挥其抗癌作用,但这种作用主要在于能增强化疗药物的化疗效果,比如蒲公英花的水提取物能够提高紫杉醇和米托蒽醌等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敏感性。换句话说蒲公英在抗肿瘤领域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需要在规范的放化疗基础上使用的,而不能单独用于治疗癌症。
但即便如此,由于蒲公英是很好的药食两用的食物,所以平时多吃蒲公英,或者多喝蒲公英茶,也有预防癌症的作用,但要提醒的是,蒲公英味苦甘而性寒,所以体质虚寒之人慎用。
参考文献:
<1> 陈瑞军,王秋元,喇孝瑾,等.蒲公英药用研究进展
<2> 岑丽航,肖瑞琳,李苗,等.蒲公英的抗癌抗炎机制研究进展
蒲公英是我国常见的药食两用植物。在中医著作《唐本草》中记载,蒲公英能够清热解毒、治疮消肿、疏淤散结,被古人称为“小冬虫夏草”,足以见得蒲公英的养生药用价值。
而现在正值春天,是蒲公英普遍生长的季节,用它泡水喝,可以帮助身体解决不少小问题~
蒲公英全身都是宝
根、叶功效有差异
蒲公英全株都能入药,但根、叶的功效却略有差异:
1
根:养肝护胃
蒲公英根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多糖、蛋白质、维生素E、维生素C等,能促进人体代谢,增强血液循环,帮助排出代谢毒素,有利于肝脏的健康。
此外,根部苦性更强,还可以促进分泌胆汁,帮助消化吸收,具有养胃功效。
2
叶:清热解毒、缓解炎症
蒲公英有“天然抗生素”之称,而其抗菌消炎作用来源于其中所含的绿原酸。正常情况下,叶子中的含量略高于根部。
蒲公英有妙用
1
缓解口腔溃疡、咽喉不适
现代研究发现,蒲公英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对于能引起口腔溃疡的溶血性链球菌等有一定抑 *** 用;另外,蒲公英味苦性寒,还能帮助减轻舌头及口腔溃疡部分的肿胀、疼痛感。
2
缓解风热感冒
春季昼夜温差大,是感冒频发的季节,且病情常常变化多端。而蒲公英适合用于缓解风热感冒的不适。
【风热感冒的症状】发热微恶寒、汗出不畅、咳嗽频剧、口干而渴、咽喉红肿疼痛、痰黄黏稠、舌苔薄黄。
3
帮助减少肝损伤
蒲公英中的蒲公英甾醇可间接促使肝糖原含量增加、肝脂肪酶活性下降,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护肝作用;而其含有的蛋黄素,可以预防肝硬化,增强肝和胆的功能。
4
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有研究表明,蒲公英提取物能辅助杀灭幽门螺旋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因此对胃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蒲公英泡水
“三不喝”
春天喝蒲公英泡水,可以说是好处多多,但是,蒲公英终归是中药,只有正确且科学地服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价值,所以下面的“三不喝”一定要牢记:
1
不乱喝
不乱喝,指的是蒲公英泡茶不能和一些错误的东西进行搭配。
比如生姜、辣椒等辛热 *** 食物,苦茶、莲子心等大寒食材等。寒热交替,亦或是过度凉寒,都是会对人体产生伤害的,不仅不能养生,反而容易埋下肠胃疾病隐患。
2
不适合所有人喝
蒲公英茶养生价值高,但也存在禁忌人群:
①过敏体质者不宜喝
因为蒲公英中含有过敏原,有些人服用后可能会引起皮肤瘙痒、红肿等情况,如果出现过敏症状,应停止饮用蒲公英茶,并且就医检查。
②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喝
蒲公英本身属于寒性药物,所以对于脾胃虚寒的人而言,用蒲公英泡水喝,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腹泻等情况。
③低血压人群不宜喝
蒲公英中含有大量的蒲公英甾醇、黄酮类物质等,药理研究表明,蒲公英有一定的降压作用。低血压者饮用可能会使血压更低,加重不适症状。
④经期不宜喝
蒲公英性寒,若经期服用,可能会造成经血凝滞,导致经血不易排出,从而加重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
3
不多喝
蒲公英是一味寒凉药材,不宜过量服用,以免导致脾胃虚弱,若长期大量饮用蒲公英茶,可能会使人出现各种肠胃道症状,如腹泻、恶心、呕吐、反酸等。
来源: CCTV回家吃饭
蒲公英能抗炎、降三高、保护肝脏?医生辟谣:不要夸大其词有人说蒲公英这也能治,那也能治,成了万能的!
这句话就是胡说八道,世界上也没有万能的!就算是适合大家的干净的水,健康的饭也不是万能的;何况就是蒲公英。
当然,作为一种中草药,在现代药学研究上,蒲公英有自己的作用,用好了确实能治病,能帮到我们,但说万能,太过夸张。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消炎:
蒲公英:苦、甘,寒。
归经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
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疠,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
这是《中国药典》对蒲公英的描述。
现代药学研究显示:
蒲公英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对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及卡他球菌亦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无论是从古典中医角度还是现代药理研究,都证明蒲公英,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或消炎作用。但是这一方面停留在理论角度,也就是理论是有这些作用,但看病治病,并不能只靠理论。必须理论有效,最关键是实践有效,能真正解除患者病痛,才说明有效。
不管是古代用蒲公英治疗疮肿毒,乳痈,瘰疠,目赤,咽痛,肺痈,肠痈等等疾病;还是现代的中成药治疗一些感冒发烧炎症等疾病。都并不是一种蒲公英就能解决。古代用蒲公英治病,也必须配合别的药物,组方后才有效;比如治肺痈可用蒲公英配合清肺祛痰及清热解毒药物如鲜芦根、冬瓜子、鱼腥草、桃仁、黄连等同用才有效。
现代常用的蒲地蓝口服液或蒲地蓝消炎片,也是结合蒲公英、黄芩、苦地丁、板蓝根,等药物在一起清热解毒,抗炎消肿。用于疖肿、咽炎、扁桃腺炎。
现在有一些研究已经证明蒲公英提取物会大大降低病毒的复制能力,蒲公英中的某些活性化合物还可以预防各种有害细菌的滋生。另外在蒲公英当中还含有一种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叫做多酚,这种成分能够有效的减轻疾病引起的炎症。但这也只是理论是,根本不可能靠这种理论就用蒲公英或单纯的蒲公英去治病。尤其是蒲公英的提取物,并不会直接服用蒲公英就有这也的功效。
所以,蒲公英只是中医药的一种普通药物,并非独自一种蒲公英,就能治疗各种疾病。
蒲公英降三高?
还有人说蒲公英经过现代研究,有很多作用,比如菊苣酸和绿原酸是蒲公英中的两种生物活性化合物,一些动物研究当中表明这些化合物可以降低血糖。有一些动物实验表明,使用蒲公英提取物之后,能降低血压,降低血脂;也就是蒲公英能降三高。
真的吗?
我们权当一个笑话来听,这都是理论是,也就是大量蒲公英提取出来的提取物,而且仅仅在动物身上做过实验,而且是小局部的实验,没有大数据。这些研究距离能在人身上降三高,还有十万八千里,我们根本不可能用蒲公英来降三高。就算多年后,蒲公英提取物真能降三高,那也不是蒲公英这个中草药直接煮水喝就能降三高。因为脱离剂量谈功效就是耍流氓;就好比吲哚这种物质在玫瑰中就是香味,可是如果浓度增加10000倍,就是屎味。所以,不能把蒲公英提取物的小范围动物实验的小数据,等同于治病救人的功效。
除了上述几个作用,还有研究证实蒲公英提取物对于肝脏组织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也可以减少肝脏中储存的多余脂肪;蒲公英液中提取的成分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也就是抗癌作用。同样的道理,说的天花乱坠,这些都是提取物,本身蒲公英含有的有效成分是有限的,至少单纯的蒲公英根本不能直接用来治病救人。
从中医角度使用蒲公英,也得辨证论治,组方配药后,和其它药物一起才能起到中医药治病的功效;从现代药理学研制的中成药,也必须配合别的药物,一起才能起到药效价值。
最主要这些动物研究,所谓的蒲公英能降三高,治肝病,抗癌等等作用,都是初级的动物实验,距离蒲公英治病,距离蒲公英真正能起到这些药效价值,还为时过早,甚至很难实现,这些研究也仅仅只会停留在动物实验阶段,只是为了研究而研究,并不能真正解决人类的很多疾病。
所以,蒲公英只是再普通不过的一种中药,只有在好的中医大夫手里,蒲公英才能发挥更好的功效。
至于说蒲公英是万能的,要么把它当初笑话,要么把它当初傻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