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你看你天天给别人做那么多菜,你能不能认认真真地为我们儿女做一次菜呢?”
女儿的问题让黎明愣住了,随即,愧疚的滋味涌上心头。
作为中国烹饪大师、川菜名厨,黎明曾经拿下2007年亚洲国际美食顶级赛事《亚洲国际厨皇擂台赛》特金奖,也曾在2009年世界烹饪大赛中成为唯一金牌获得者,加入叮叮懒人菜后,他开创了采用黑鱼 *** 酸菜鱼预制菜的先例,全网卖出超千万份酸菜鱼,为无数家庭烹饪过美食。
“我是厨师,但我真的极少为家人做饭。从1996年开始,我陆续在北京一些知名酒店做厨师长、做川菜总监,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工作和菜品研发中,经常在外地出差,溯源食材,很少有陪伴家人、为家人做菜的机会。”
这种无奈与心酸不独黎明有。为家人做菜、与家人共餐,这是平凡的生活里普通人设想过无数次的温馨画面,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小确幸”。然而,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里,这种设想几乎成为一种“奢想”。
工作的普通人,尤其是在北上广深的人,大概根本没有精力和时间去研究厨艺、在家精心做一道好菜。比如,你想做一道酸菜鱼,买鱼、杀鱼、片鱼、调料、烹饪,一套流程下来,光想想就累了。
“所以我一直在想,能不能改变一下做菜的方式?让做菜这件事,美味之余又很方便、快捷,我觉得这件事特别重要。”黎明认真地说:“做菜表达的不只是厨艺,更是对家人的一份爱意。”
这可能是黎明致力于研发与推广预制菜的最朴素动力。2020年,黎明加入预制菜品牌叮叮懒人菜,成为产品研发负责人。2022年,叮叮懒人菜全网销售额超8亿。其中,爆款单品酸菜鱼预制菜,三年累计卖出3000万包。近日,叮叮懒人菜更是成为杭州2022年亚运会官方指定预制菜肴。
少年得遇名师 获国宝级川菜烹饪大师青睐
1977年出生的黎明是四川人,毕业于四川省烹饪专科学校。少年时,黎明独自一人前往成都闯荡。几天后,黎明身上带的五块钱很快就花光了。为了有个栖身之地,他走到一家饭店门前徘徊不前。正巧,一位穿白衣服的中年男子走到他面前,“孩子,我看你今天在一直在门口转,你是等人吗?”
黎明的眼泪一下子就落了下来。
“叔叔,我已经一天没有吃饭了,我肚子饿、没有钱!”这位善良的白衣人把黎明带到饭店,给他端了一碗面条吃,并询问来龙去脉。最终,这位白衣人收留了黎明,这就是黎明的之一位师父——国宝级川菜烹饪大师史正良。
自此,黎明正式进入餐饮行业,沉淀30余年。入行后,黎明从未停止过对烹饪艺术的追求,2015年,他又到中国黑马高端餐饮商学院学习,还曾师从川菜博物馆首席汪杰。
回忆起自己的厨艺生涯,黎明深有感触:“烹饪就像爱一样,要么完全放弃,要么全心全意投入!”
对烹饪的热爱让黎明不遗余力地分享自己的厨艺心得,他是北京卫视《暖暖的味道》签约大厨,曾多次外派新加坡、美国、英国、日本、俄罗斯、法国、泰国、巴基斯坦、捷克等国家进行美食表演交流。
首创黑鱼酸菜鱼预制菜 带动数十万人就业
“我从小就喜欢吃鱼、钓鱼、抓鱼、摸鱼,喜欢烹饪各种鱼类,我发现,酸菜鱼这一道菜好像特别有魅力。”
酸菜鱼始于重庆江津的江村渔船,一百多年前渔民打鱼回来,大鱼卖钱,卖剩的小鱼就拿去和江边的农家换酸菜吃,渔夫将酸菜和鲜鱼一锅煮汤,这汤的味道鲜美,后来这道菜就在大江南北传开,广受欢迎。
早在90年代初期,酸菜鱼就是非常火爆的一道江湖菜,知名度高而且价格昂贵。黎明在调研中发现,市面上的酸菜鱼,一份价格动辄198到200多不等,比较适合多人聚餐,一人食或二人食就觉得性价比太低了。而且传统的酸菜鱼,多选择三斤多的草鱼,刺比较多,很多女性、老人以及小孩都不会接受。
“经过多次研发,我们决定改变一下这道菜。”黎明创造性地采用巴沙鱼替代传统的草鱼,这是行业首次革新。黎明解释道:“巴沙鱼没刺、肉细,吃起来口感绵软,营养价值高,而且价格相对便宜,是当时的更佳选择。”
同时,黎明对酸菜鱼的分量进行革新,他是行业首个推出小份制酸菜鱼的人,将酸菜鱼单品的价格从200元左右降低至20~30元。小份制酸菜鱼让一个人或者两个人也能享受酸菜鱼的美味,而且性价比非常高。
这是大份酸菜鱼到小份酸菜鱼的成功演变,也是中餐向快餐过渡的里程碑事件。当下,人们的用餐场景、用餐时间、消费习惯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小份酸菜鱼的诞生,为后续预制菜酸菜鱼零售化提供了思路。
加入叮叮懒人菜后,黎明不断改进酸菜鱼的食谱。他与叮叮懒人菜的菜品研发团队在食材的选用了花了很大的功夫。“我们发现巴沙鱼切片薄了之后会变得散碎,失去了Q弹的口感。于是,我们在黑鱼、鲤鱼、草鱼、鲈鱼、鲑鱼、巴沙鱼等鱼类中不断尝试,最终选择了黑鱼。”
相比于其他鱼类,黑鱼喜动,生命力顽强,活动量比较高,肌肉纤维更加的紧实,所以吃起来口感不仅滑嫩,而且Q弹。叮叮懒人菜是首家使用黑鱼作为预制菜酸菜鱼的品牌,自叮叮懒人菜之后,如今,市场上鱼片基本上都选择黑鱼。
可以说,叮叮懒人菜带动盘活了整个黑鱼行业。
据了解,叮叮懒人菜一共卖了约1300万条鱼,直接和间接带动了数十万人就业,有中山和佛山等数十家养殖场1500亩鱼塘。仅在2022年,叮叮懒人菜就收购了1万吨鱼片。
如今,作为国内销售额排名之一的预制菜品牌,叮叮懒人菜正在解决家庭做饭耗时快、流程繁琐的痛点。正如黎明所期望的那样,叮叮懒人菜就是想帮助大家用最少的时间,做出可口的饭菜,享受与家人共餐的幸福。
“人类长存蔬食不休,布衣万岁风味千秋。”人世间最温暖莫过于暖心暖胃,美食让人的味蕾得到满足和享受,也让我们有能量去创造对生活的无限渴望与希望!
来源:大众新闻
这种野生物,价值极高,睁大你的眼睛看清楚它不是一般鱼,请重视如今的农村各方面的发展都是越来越好,不仅空气优质,就连环境也比以前好,个别地区还开发了景区建设,因此吸收了大量的外地人前来游山玩水。笔者的老家就是如此,不过这其中总是包括一些不怀好意的人,它们到农村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玩耍,实则是采挖山里珍贵的野生植物。若是你正在其中,还望能停止该行为,毕竟大自然所馈赠的一草一木都是有价值的。当然,本次除了提出保护环境以外,也要给读者们分享一种很特别的鱼,它在多人数的眼中想必是陌生的,在我国很难遇到。
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
这种鱼在民间被称之为“红鲑鱼”,个别地方还叫马大哈鱼,由于本身肉质为深红颜色而得名。最早时期分布在俄罗斯,以及美国华盛顿州的北太平洋水域,目前这种鱼已经渐渐稀少。据得知:红鲑鱼由于在市面上受青睐且本身价值颇高,所以后来实现了人工养殖,但是刚开始因技术和经验不足导致引种失败,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不断的努力最终才成功。可惜的是,在我国却没有,并不是养不活,更大的原因是气候,环境有一定差异,从而也引起红鲑鱼价格昂贵。
红鲑鱼是一种能食用的鱼类,庆幸的是笔者几年前在一次盛宴上品尝过,口感细腻,到如今都难以忘记,可是自己没有买过。不是吃不起,而是它本身有寄生虫,若是处理不当可能会引起胃肠疾病等,更好是由专门的人士操作为佳。值得注意的是,每年到了丰产期,日本就会大量的收购,然后切成鱼片再卖到各地。近年来,他们似乎也没怎么吃这种生鱼片了,而是加工成罐头以及做成其他食品。
价值参考:
红鲑鱼从整体来讲,价值要比普通的鱼高,观赏度也不低,就是不太适合于家里养。另外,它本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铁以及某些对人有好处的微量元素。最后,笔者请大家认识,今后去国外看到了要重视。
(原创,抄袭必究)
油鱼冒充大马哈鱼 顾客吃完后肚子不舒服还排油现如今,越来越多美味的河鲜、海鲜出现在人们的餐桌。舌尖上的味道有了,但舌尖上的安全能否保障呢?近日,常州市民陈先生外出吃饭结果吃出了问题。
近日,陈先生和几个朋友在一家饭店吃饭,点了店家推荐的一百多块钱一斤的东北特色大马哈鱼,可是吃完回家肚子就不舒服了。常州市民陈先生说:“吃完第二天回去拉肚子,查了下,可能是油鱼冒充的,吃完第二天反应比较异常,排油。网上查了,不法商家把油鱼冒充大马哈鱼销售。”
于是,陈先生立即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反映了情况。常州市新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薛家分局稽查科郑红军表示:“查菜单,写的马哈鱼,一百一十八一斤,另外一方面,马哈鱼的价格基本上五十多块一斤,油鱼是十七块一斤,价格上商家存在以假充真的现象。”
执法人员经过对店家的询问,确定了该商家用油鱼冒充大马哈鱼欺骗消费者的事实。据了解,油鱼内含的腊脂虽然没毒,但人体难以消化。部分人进食后,会导致腹泻、肠胃痉挛等不适。油鱼价格比较便宜,只有10多元一斤,加上其外形跟鳕鱼非常像,有些商家还会欺骗消费者是鳕鱼,消费者在买的时候一般都难以发现。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执法人员将对该商家违法行为进行查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一到十倍罚款。
(报道/陆文强 陈浩 李明洋 翟星渊 常州台)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大马哈鱼是一种名贵的鲑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市场价值很高。在每年夏秋两季,都有一定数量的大马哈鱼从西北太平洋洄游到我国黑龙江流域,因此国内也将其称为太平洋鲑鱼。
据黑龙江水产局统计,在上世纪60年代,中国境内大马哈鱼的年平均产量多达37万尾,70~80年代的年捕捞量下降到18~21万尾。到了90年代,野生大马哈鱼的产量急剧减少到了6.3万尾左右,本世纪初更是降低到了8000多尾的历史更低水平。
大马哈鱼(Oncorhynchus keta)
无论是从洄游的种类还是数量来看,黑龙江的大马哈鱼都面临着严峻的危机,有的种类已经形不成渔业产量,甚至还成为了濒危物种。以驼背大马哈鱼为例,在2008年前后我国监测到的亲鱼洄游数量已经不足10尾,这一物种在中国几乎被判了“死刑”。
大马哈鱼的“蛋糕”之争
北太平洋的鲑鱼资源非常丰富,主要种类包括驼背大马哈鱼、银大马哈鱼、红大马哈鱼、马苏大马哈鱼以及虹鳟等等。这些广义上的“大马哈鱼”在海洋中生长肥育,发育成熟后就会集群洄游到内陆的淡水河流中产卵繁殖,而繁殖地所在的国家就被称为鱼源国。
鄂霍次克海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大马哈鱼主产区,红色椭圆标注区域内是黑龙江的下游,位于俄罗斯境内。
▲凭借着地缘优势,俄罗斯“近水楼台先得月”,在鄂霍次克海和黑龙江下游捕捞了大量洄游的大马哈鱼,这是中国境内大马哈鱼产量较低的主要原因。
现阶段,北太平洋鲑鱼的主要鱼源国有美国、日本、俄罗斯、加拿大、中国以及朝鲜半岛。然而比较尴尬的是,中国作为大马哈鱼的鱼源国之一,却并没有享受到应有的捕捞权益。我国捕捞的大马哈鱼全部都来自于内陆水域,产量较低而且极不稳定,而在北太平洋海域,数量更加可观的鲑鱼资源却一直被其他国家利用着。
北太平洋的鲑鱼捕捞现场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相关规定,在距离领海基线12海里之内,各个鱼源国对辖区内的渔业资源都享有绝对的拥有权,也就是说渔业资源全部归该国所有;而对于12海里以外、200海里以内的渔业资源,鱼源国可以与相邻的鱼源国协商,进而确定各自的捕捞配额。
大家都知道,大马哈鱼属于高度的洄游性鱼类,在黑龙江繁殖的大马哈鱼必然会洄游到俄罗斯的鄂霍次克海,这样一来,源自中国的大马哈鱼就不可避免地会落入其他国家的渔网中,这份“蛋糕”自然也就与中国无缘了。
黑龙江下游河口地区的大马哈鱼捕捞业
反观俄罗斯,不仅能够在鄂霍次克海及其他北太平海域捕捞大量的鲑鱼,而且在每年鲑鱼的洄游季节也能够将大部分大马哈鱼“收入囊中”,可以说是尝尽了甜头。
中国的大马哈鱼之灾,俄罗斯负更大责任?
研究表明,洄游到黑龙江的大马哈鱼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生态类型,分别是夏季洄游型和秋季洄游型。夏季洄游型每年从7月开始洄游,一直到8月底结束,但这批大马哈鱼的产卵地距离河口很近,能游回中国境内的寥寥无几。
洄游繁殖的大马哈鱼鱼群
值得一提的是秋季洄游型。这批大马哈鱼从每年9月底开始洄游,在10月20日达到更高峰,数量众多,也是我国主要的捕捞对象,我国的大马哈鱼也因此被称为秋鲑。
在历史上,我国的乌苏里江、黑龙江以及图们江都能捕捞到大量的大马哈鱼。如今,黑龙江的大马哈鱼越来越少见了,目前只有在抚远江段才能看到大马哈鱼的踪迹,而在乌苏里江的饶河以及黑龙江上游的乌玛尔河,大马哈鱼都已经绝迹多年。
国内有专家指出,如果再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中国的大马哈鱼资源很快就会濒临枯竭。这种观点并非耸人听闻——客观来看,国内外确实存在很多不利于大马哈鱼资源恢复的环境因素。
不可否认,价格因素是导致大马哈鱼被过度捕捞的直接原因。据抚远县乌苏镇的渔民反映,在2006年大马哈鱼的渔汛时期,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都会赶到乌苏里江收购大马哈鱼,每斤的收购价格都在100元以上,至于市场价格那就更高了。
大马哈鱼的“身价”常年居高不下,这对传统渔民产生了很高的诱惑力,大马哈鱼的繁殖群体因此就遭到了过度捕捞,资源量逐年下降。再加上产卵场环境的破坏以及日益严重的水质污染,大马哈鱼的生存危机就更加严峻了。
和中国渔民相比,俄罗斯渔民对大马哈鱼资源的影响更大也更直接。前面已经提到,洄游到中国的大马哈鱼早在黑龙江下游以及河流入海口处就“元气大伤”,数百公里江段的“围追堵截”几乎是致命的打击。
俄罗斯渔民捕捞大马哈鱼
资料显示,俄罗斯的大马哈鱼捕捞量一度达到了55万吨(每尾按3.75公斤的平均体重来算,捕捞数量就是1.4亿尾),主要的渔获品种是细鳞大马哈鱼和秋大马哈鱼,产量远远高于阿拉斯加的32.93万吨。尤其是近年来,远东地区成为了俄罗斯渔业的重点发展对象,大马哈鱼的重要地位将会进一步被凸显出来。
拯救大马哈鱼,不仅仅是放流那么简单
为了保护大马哈鱼资源,我国早在1956年就建在乌苏里江沿岸建立了国内之一个人工孵化放流站(当时被称为哈尔滨水产试验场),在80年代后期又先后建立了抚远和东宁的大马哈鱼放流站。
为了进一步提高幼苗的成活率,各个增殖站点所选用的大马哈鱼亲鱼都是成熟度好、体质强健、无病无伤的个体。在绥芬河流域,放流的苗种长度一般在6~7公分左右,而同一时期的野生鱼苗则只有3~4公分,因此人工增殖的苗种更具有生存优势。
大马哈鱼的人工授精
在放流数量上,从1987年到2007年,抚远站点的放流数量已经达到了860万尾,东宁站点的放流数量为823万尾。另外,美国、日本、俄罗斯等鱼源国平均每年也会放流49亿尾鲑鱼幼苗(1993~2004年)。相比之下,中国的放流数量并不算多,一是因为亲本数量不足,二是因为放流资金不够。
从1956年算起,我国已放流了60多年的大马哈鱼鱼苗,付出了大量的心血,然而放流的效果却并不明显。要想从根本上解除大马哈鱼的“无鱼之困”,还是要从国际合作入手,通过与俄罗斯进行协商,双方共同保护这一物种。
人工繁育出的大马哈鱼幼苗
大马哈鱼是典型的流动资源,只有科学的、有限制的捕捞,才能维持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比较合理的做法是,中国与俄罗斯应该对黑龙江、乌苏里江等边境水域的大马哈鱼进行资源评估,考虑到双方渔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共同制定出合理的捕捞配额方案。
中国的“海捕”时代能否来临?
大马哈鱼和南极磷虾、帝王蟹、大西洋鲑等渔业资源一样,商业开发和利用都受到相关国际组织的严格管理。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中国作为大马哈鱼的鱼源国之一,对大马哈鱼等溯河性鱼类资源享有之一利益并担负有主要责任。
西北太平洋鲑鱼组织成员国的渔民瓜分渔业“蛋糕”
然而,中国目前还不是西北太平洋鲑鱼组织的成员国,为了进一步提高渔业话语权,我国有必要积极加入这一组织,争取将捕捞范围从内河扩大到北太平洋。届时,中国的放流数量将有望突破亿尾大关,这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无鱼之困”,还实现了渔业资源的“公平分配”,可谓是一举两得。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2017年10斤虹鳟被钓获,引出淡水三文鱼之争,如今对手却高攀不起2017年,有钓友在黄河钓获不少虹鳟鱼,当时该钓友并不知道水里是有虹鳟鱼的,而他也只是想路亚翘嘴等掠食性鱼类,将假饵抛出,再缓慢收线,没一会就有鱼咬钩了,一股强大的力量从线的那头传来,一时间疯狂要线,感觉有被清杯的风险……
幸好该钓友经验丰富,鱼稍微有点松懈,就抓紧时间收线,再加上扎实的溜鱼技巧,最终还是将巨物请上了岸,见面之后大家也是大吃一惊,原来这是一条大家从未见过的鱼,差不多有10斤重了,不过有眼尖的钓友认出是虹鳟鱼。
话说虹鳟鱼原产于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及堪察加半岛一带,怎么会在黄河流域碰到它呢?而且还不止一条,接下来该钓友连续中鱼,十几分钟内钓到了四五条!爆护的消息也不胫而走,第二天前来钓虹鳟的人络绎不绝……
从那时起,黄河流域的很多水库,如龙羊峡、李家峡、公伯峡、积石峡等都相继有钓友钓获虹鳟鱼,个体有大有小,最小的只有一两斤,但这些地方已然成为路亚虹鳟的热门地区。表面上来看这些虹鳟和野生鱼没什么区别,但实际上这些虹鳟早已被确定为养殖鱼种。
也就是说它们就是从上游的养殖网箱里逃逸出来的,然后被钓鱼人钓获,随着知道的人数增加,逃逸的虹鳟鱼造成的影响才被进一步扩大化。事实上早在2008年,就有渔业调查人员在黄河上游发现了虹鳟的踪迹,它们就是从养殖网箱里逃逸出来的,甚至可能已经形成自己的自然种群,大致分布在从刘家峡到玛曲共1000多公里的天然河段中。
对此媒体也有报道,据当地渔民表示,他们已经多次捕获到这种鱼,就是从网箱里跑出来的,数量不在少数,尤其是风浪比较大的时候,有的网箱就会被吹翻,里面的2万多条虹鳟一下子就跑光了,最受益的就是他们以及一些钓鱼爱好者。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早在1991年龙羊峡水库就已经成为虹鳟鱼网箱养殖基地,2017年已经发展到200个网箱,产量高达9000吨,而整个黄河上游冷水区的虹鳟产量,共计1.38万吨,占全国鲑鳟鱼总产量的30%。成百上千万尾的虹鳟,逃逸的风险是非常高的,水位的变化,管理的疏忽是主要的原因。
有人会说逃逸的虹鳟会增加渔民收入,还会让钓鱼人有鱼可钓,这不是一举两得的事情,为什么还要如此杞人忧天呢?如果从生态链的角度看问题,你就会发现虹鳟的威胁是非常巨大的,尤其是对本土的鱼类。
因为虹鳟本来就是一种大型的掠食性鱼类,性情异常凶猛,尤其是这些三倍体虹鳟,体型巨大,生长更快,抗病能力强,在野外基本上没有天敌,凭着一张巨大无比的嘴,能轻易吞下相当于自身体长1/3的食物,成年后能长到1.2米,给原本就脆弱的生态系统带来更大的威胁。
目前我国虹鳟专业养殖场达50多个,分布在北京、黑龙江、山东、辽宁、吉林等地,为什么要这么大范围地养殖虹鳟鱼呢?这就不得不说三文鱼了,先来看看价格,前几年进口的大西洋鲑(挪威三文鱼)每斤能卖到100元左右,品质好的甚至在170元每斤,而虹鳟的价格多在30-40元每斤,如果能把虹鳟当成三文鱼卖,那利润岂不是能飞起来!
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因为实际上还真有操作空间,首先什么是三文鱼?它来源于拉丁文Salmo,意为跳跃的意思,后演变成英文单词Salmon,20世纪初,挪威人带着已经成功打入日本市场的大西洋鲑,来到中国香港进行兜售,在粤语中被音译为“三文鱼”,是最狭义的“挪威三文鱼”。
既然是鲑鱼,大西洋里有,那么太平洋里也有,随着“挪威三文鱼”的成功大卖, *** 哈鱼、帝王鲑、红鲑、银鲑、狗鲑等300多个种类,都被一些商家安排在三文鱼之列,当然它们共同的优点就是刺少肉鲜,可生食可烹制。
所以如今三文鱼不是单纯的鱼种,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商品名,虹鳟为什么有潜力挤进三文鱼之列呢?因为它本身属于鲑科 *** 哈鱼属,太平洋鲑鱼淡水养殖成功的新品种,更大的不同就是完全的淡水鱼,没有洄游习性。从大类上来看,它们就是一家子的兄弟,所谓的三文鱼,从不同角度看,可以有三个名字,狭义的三文鱼,广义的 *** 哈鱼,淡水三文鱼。
所以很多权威机构和专家一直强调虹鳟是属于三文鱼,从某种角度来看这是有道理的,况且虹鳟的养殖环境也不差,多在18度以下的低温环境中生长,投喂的都是经过高温膨化处理的人工颗粒饲料,不会被其他野生鱼类和鸟类传播寄生虫。相关专家还反驳天然养殖的三文鱼,可能会吃掉野生鱼虾,而被异尖线虫寄生,所以挪威三文鱼早就实现了人工养殖。
挪威三文鱼能生吃,虹鳟也是能生吃的,如果不放心的话就加热到65摄氏度以上食用,事实上挪威三文鱼也是存在深海寄生虫的风险,只不过是通过冷冻的方式将其杀死了,所以才能吃刺身。不过在挪威和美国等国家,三文鱼和虹鳟是需要在名称和商品标签上进行严格区分,因为他们始终不承认虹鳟是三文鱼,说它明显有“抱大腿”的嫌疑。
那么挪威三文鱼真的就是传统的高贵鱼类吗?1970年,挪威的两兄弟在希特拉岛建造了一个八角形养殖笼,投入2万条三文鱼幼苗成功实现盈利,自此诞生了现代三文鱼养殖产业,一个国家倾尽全力去养殖一条鱼,才让挪威成为全球更大的三文鱼主产区,早在2019年,挪威就占比全球大西洋鲑养殖产量的一半。
事实上虹鳟的“出道”也并不是太迟,它于上世纪50年代,被苏联科学家发现,并放在朝鲜进行品种培养,没多久就成功繁育出这种不需要回归大海的鲑鱼,也就是最早的虹鳟鱼。1959年朝鲜金日成同志将虹鳟鱼赠送给我国,被养殖在黑龙江,但人工孵化效果并不好,1971年又运回七条虹鳟鱼,才成功孵化,至1978年,已在临汾,广灵,朔县等地区扩大养殖,1981年虹鳟鱼的产量已达75吨。
如今60多年过去了,虹鳟鱼的养殖早已遍布20多个省,养殖规模及产量正在逐年增长,其中以海拔2600米的青海龙羊峡最为有名,其平均水深80米,水域面积383平方公里,年均水温12℃,还不会封冻,是理想的鲑鳟鱼养殖场所,如今已成为中国内更大的鲑鳟鱼养殖基地。
自2019年12月以来,新冠疫情肆虐至今,仍然没有消停的迹象,而且国外的情况更加严重,水产行业受到了灭顶之灾,2020年6月,北京某海鲜市场三文鱼的砧板上发现了新冠,三文鱼更是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线上线下各大商场超市纷纷下架三文鱼,而三文鱼也被推向了风口浪尖,挪威版本的三文鱼损失惨重。
所谓的30年河东,30年河西,很多人谈三文鱼色变,北京某日料店甚至张贴公告,“严正声明”自己选用的三文鱼食材自始至终都是虹鳟鱼,也就是所谓的淡水三文鱼,这种看似墙头草的行为,也表明了属于虹鳟鱼时代的来临。
墙倒众人推,不知跌落神坛的挪威三文鱼是怎么想的,当初竭力排挤虹鳟进入三文鱼商品行列,如今只能看着虹鳟鱼“大展身手”了,因为国内养殖的虹鳟鱼不存在被感染的风险,是最安全的,所以潜力巨大。
后疫情时代,作为三文鱼的代表,挪威三文鱼是否有种高攀不起的感觉?如果现在能钓获虹鳟鱼,应该比前几年更之前吧!
它身披“七彩斑点”,满口钢牙是入侵物种,今反被保护1斤卖480元现在的世界一度被说成是“地球村”,各种交通工具的发明拉近了距离,也给很多的物种的迁徙提供了便利。物种的迁徙,在笔者看来跟任何的事情都一样,有好也有坏。一些物种迁徙到别处,给当地带来了好处;而一些物种迁徙到别处,却给当地物种带来灾难。
可能带来好处的我们听过的不多,但是带来坏处的却是不少,甚至还为这些外来危害当地生态平衡的物种起了一个名字,叫“入侵物种”。说起入侵物种,可能很多人都觉得它就是不好的,今天我们来说一个例外,它是亚东鲑鱼。
亚东鲑鱼,也能叫它斑点鱼,或者直接点叫它亚东鱼也没错。知道它的人觉得它很出名,不知道它的人可能之一反应无非就是没听过。无轮是什么,大多少人知道亚东鲑鱼是我国亚东县特有的一种鱼,是“亚东三鲜”之一,而不知道其实它是入侵物种。
亚东鲑鱼原产于哪里很少有人说得通,不过亚东鲑鱼的来源却没有什么异议,它来自英国。据研究人员的考究,亚东鲑鱼于150多年前被一个英国人带入 *** ,不懂为什么在亚东河留存了下来。
这原本是西欧的名贵鱼种,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出现在亚东河并不好说。虽然亚东鲑鱼身披“七彩斑点”,是一种不错的观赏鱼种,但是也不得不提到,它是一种领域意识非常强的物种,有它的地方其他鱼类很难存活,简单地说,它属于“入侵物种”之一。
笔者当然比较愿意当它是一个是善意的动机,毕竟亚东鲑鱼虽然具有入侵物种的属性,但是它对生存环境有着十分苛刻的要求。也正是如此,亚东鲑鱼只出现在亚东江处于海边3000米、常年温度低于15°C的雪水中。虽然它是世界排名第四的入侵物种,但是生存环境的限制让它的入侵手段难以发挥,就像拔了牙的老虎,威力大减。
大家都知道,对于入侵物种一般的采取的 *** 都是赶尽杀绝的,而亚东鲑鱼因为它只在亚东河中亚东县到亚东乡之间的河段出没,并没有太多危害到更多的物种,且只有在这段河段中一种寄生在石头上的飞蛾卵给它提供食物。据说,这种飞蛾卵外壳很硬,只有亚东鲑鱼的一口“钢牙”能把壳咬破食用。
当然,亚东鲑鱼作为一个入侵物种,并非它仅仅没有危害其他物种被保留,实际上当地 *** 甚至为它提供了保护伞—— *** 自治区把它列入了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禁止人们捕捞亚东鲑鱼。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亚东鲑鱼的肉质十分鲜美脆嫩,营养丰富而价值珍贵,据研究发现,在亚东鲑鱼的鱼肉中发现了被称之为血管清道夫的EPA和脑黄金的DHA,它有着清理血管内垃圾,疏通血管,预防血管堵塞,补脑健脑等作用。
如今,亚东鲑鱼已经成为了亚东县,乃至 *** 自治区的一张独特名片,在亚东县当地亚东鲑鱼的价格一般就卖到150左右1斤,而如果到了 *** ,亚东鲑鱼的价格是480元1斤。然而,对于这样独特又亚东仅有的鱼类,不少消费者乐于去高价尝鲜。
亚东鲑鱼并不担心销量,虽然现在人们吃到的都是人工养殖的亚东鲑鱼,但是正如笔者上门提到的,亚东鲑鱼主要食物的那种飞蛾卵,并不能离开亚东江存活。因此,人工饲养的亚东鱼只能远到欧洲,亚东鲑鱼的起源地去购买高档鱼饲料饲养,饲养的成本非常高。所以,即便能卖到480元1斤的高价,亚东鲑鱼的饲养并没有盲目扩大。
?
朋友们,你们有在 *** 吃过亚东鲑鱼吗?我们知道,即便我们高价尝鲜,实际上吃到的也仅仅是鱼饲料喂养大的人工养殖鱼,对此你有什么感想?你觉得花那么高的价格去吃一条人工饲养的鱼值不值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留下你的看法!
三年疫情中国冻鱼进口:鳕鱼鲑鱼鲭鱼难内销,比目鱼开始融入中餐昨天我们发表了这个系列的之一篇文章,是不是有些颠覆您的认知?
三年疫情中国冻鱼进口(1):带鱼鲳鱼来自亚邻国,主要内销冒充国产货!进口额屡创新高!
今天,让我们继续讨论进口冻鱼的那些事!
中国冻鱼进口主要分为原料和内销两类
先来看看下面这个图表:前面一篇文章用过这个图表,它说明近年来这个进口冻鱼的总金额变化和品类变化。
中国冷冻整鱼进口额构成和变化(海桥整理)
再来看看下面这个表格:这个表格更加清楚地显示出,近年来中国进口冻鱼的品类构成:1、黄色标出的是本文的重点,主要用于来料加工的冷冻整鱼,包括阿拉斯加狭鳕鱼、各种真鳕鱼、各种野生太平洋鲑鱼、各种野生比目鱼、各种鲭鱼等。2、绿色标出的是另外的鱼类,主要包括格陵兰比目鱼、鱼鳍鱼头鱼肚、鱼卵鱼白等,主要用于内销。
中国冷冻整鱼进口种类分类:原料和内销(海桥整理)
接下来我们来一一揭开它们的面纱:
中国进口的狭鳕鱼95%用做加工原料
狭鳕鱼,全名阿拉斯加狭鳕鱼。其实产地不仅仅是阿拉斯加,而是包括俄罗斯、北朝鲜、南朝鲜、日本在内的诸多北太平洋国家,中国也曾经是狭鳕鱼的远洋捕捞国家之一。
美国的阿拉斯加州,曾经是狭鳕鱼更大的产地,但现在俄罗斯的远东海域已经取代阿拉斯加的地位,成为全球更大的狭鳕鱼产地。这两篇文章可供参考:
俄海军造船厂向渔业公司交付三艘拖网渔船,用于捕捞狭鳕和鲱鱼!
美国阿拉斯加狭鳕鱼糜供给持续性短缺,推高日本鱼糜制品市场价格!
下面是重点:中国每年从俄罗斯和美国进口大量冷冻狭鳕鱼整鱼,主要用作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的原料。从下表可以看出:2019-2022期间,中国进口的冷冻狭鳕鱼整鱼,用于内销(一般贸易项)的比例分别为3.7%-4.7%,大部分时候都低于5%,只有2020年达到6.6%。而用于进料加工的比例则高达36.7%-44.8%;以保税监管仓方式进口的比例,也高达40.1%-48.3%。(说明:保税仓监管进口,其实也是来料加工或进料加工的原料,只是货权暂时在出口商手中,还没有转移给进口商,是国际贸易中常见的贸易方式)。
中国冷冻狭鳕鱼整鱼进口额内销占比很低(海桥整理)
中国进口狭鳕鱼整鱼内销占很小一部分(海桥整理)
中国进口的真鳕鱼99%用做加工原料
如果说狭鳕鱼95%的进口用于加工原料,5%用于内销还不够颠覆,那我们来看个真够颠覆的:真鳕鱼进口用途。
下表清楚地表明:2019-2022期间,中国的冷冻真鳕鱼整鱼进口额中,内销(一般贸易项)只占0.4%-0.6%,99%以上的进口额是直接或间接用做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的原料。
中国的真鳕鱼进口额中内销不足1%(海桥市场营销整理)
中国的真鳕鱼进口额中内销部分可以忽略不计(海桥整理)
向中国出口的真鳕鱼,主要是大西洋真鳕鱼和大西洋真鳕鱼,主要出口国家是俄罗斯、挪威、美国、格陵兰,以俄罗斯和挪威为主。
真鳕鱼的几大供应国在都没有真正进入中国(海桥整理)
中国进口的太平洋鲑鱼98%用做加工原料
再来看一下中国冷冻鱼类进口的另外一个大项:冷冻太平洋鲑鱼。太平洋鲑鱼都是野生捕捞的,主要有粉鲑、红鲑、狗鲑、银鲑、王鲑五种,中国进口的主要是粉鲑、红鲑和狗鲑。
从下表可以看出:中国进口的冷冻太平洋鲑鱼中,2019-2022期间,一般贸易占比为0.6%-1.6%,98%以上的进口太平洋鲑鱼是用做加工原料的。
中国进口太平洋鲑鱼内销占比很低(海桥整理)
中国进口的野生太平洋鲑鱼内销可以忽略不计(海桥整理)
中国太平洋鲑鱼进口主要来自俄罗斯和美国(海桥整理)
中国进口的青花鱼95%用做加工原料
见识了上面三份不太理想成绩单,现在我们来看一份还说得过去的成绩单:进口的冷冻青花鱼(鲭鱼)在中国的内销。
中国进口的鲭鱼主要有大西洋鲭鱼、太平洋鲭鱼、澳洲鲭鱼,主要的出口国为挪威、冰岛和爱尔兰(参见下表),品种都是大西洋鲭鱼。
中国进口的冷冻鲭鱼主要来自挪威冰岛爱尔兰(海桥整理)
从进口的用途看,2019-2022期间,鲭鱼一般贸易(内销)进口额占比分别为2.5%、12.4%、7.3%、4.5%。其中2020年冷冻鲭鱼的进口额中,有12.4%用于内销,当年进口额为1667万美元,是史上更好成绩。
2020年可以看做大西洋鲭鱼在中国的内销之年(海桥整理)
大西洋鲭鱼在中国的内销的比例虽然不高,也是主要作为加工原料,加工成鱼片后出口日本市场为主,内销只占全部进口额的一小部分。但比起狭鳕鱼、真鳕鱼和太平洋鲑鱼,已经是很不错啦。
大西洋鲭鱼在中国内销曾经有过短暂的辉煌(海桥整理)
进口比目鱼的世界:内销正静悄悄地开始
与进口鳕鱼、鲑鱼、鲭鱼内销的不景气相比,比目鱼和鲽鱼的世界,却迎来了一线希望。
先来看看进口比目鱼的情况:
从下表可以看出:2019-2022期间,各种比目鱼内销(一般贸易)的比例分别为11.7%、15.4%、16.5%、15.1%,特别是2020-2022三年疫情期间,内销占比都保持在15%以上,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近年来冷冻比目鱼的内销比维持在15%以上(海桥整理)
比目鱼在中国市场类似于传统鱼类。因为中国消费者对各自本土捕捞的比目鱼,如半滑舌鳎(龙利鱼)、褐斑牙鲆( *** 鱼)、钝吻黄盖鲽(小嘴鱼)都比较喜爱,特别是中国北方沿海。近年来中国成功引进大菱鲆(多宝鱼)养殖成功,也使比目鱼在中国更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
因此进口的野生比目鱼在中国也比如容易被消费者介绍,比如:
荷兰花斑鲽:点缀着耀眼红斑的比目鱼,进口海鲜界的新晋实力派!
加拿大大比目鱼先进的捕捞配额制度,保证了子孙后代都有鱼吃!
尽管进口冷冻比目鱼仍然主要是加工原料,如美国阿拉斯加进口的黄盖鲽。但其中一些比目鱼开始逐渐进入中国北方沿海的餐馆,比目鱼内销正静悄悄地到来。
进口冷冻比目鱼的内销已经开始起步(海桥整理)
美国阿拉斯加和俄罗斯是冷冻比目鱼主要出口国(海桥整理)
格陵兰庸鲽:内销占据大半市场
与其他进口的冷冻比目鱼品种相比,格陵兰庸鲽的内销比例要远远高于来料加工比例,显示出其在中国市场的强大生命力!
现在,格陵兰庸鲽(格陵兰比目鱼)已经是中国市场上的知名进口海鲜。2019年中国进口超过4亿美元的格陵兰比目鱼,主要来自格陵兰、挪威、加拿大、俄罗斯、西班牙、爱尔兰等六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格陵兰的产量更大、市场份额更高。
中国进口的格陵兰庸鲽主要来自六个国家(海桥整理)
从下表可以看出:格陵兰庸鲽在中国以内销为主,2019-2022期间的一般贸易(内销)占比分别为71.1%、65.2%、65.5%、58.3%,呈现逐年下滑趋势,但仍然保持在50%以上。日本和韩国市场也喜欢格陵兰庸鲽,因此很多整条的庸鲽是在中国加工成鱼片或鱼段后,再出口到日本和韩国的。在格陵兰庸鲽这条鱼上,中日韩是竞争对手,因为三国消费者都喜欢这条鱼。
格陵兰庸鲽内销比例降低值得高度重视(海桥整理)
格陵兰是更大的出口国,也是这条鱼在中国市场的推动者。剁椒鱼头在中国是备受欢迎的名菜,很多知名餐馆用的就是庸鲽的鱼头。香煎比目鱼段也很受欢迎。正因为有这些名菜加持,格陵兰比目鱼在中国内销比例一直较高。但2022年的市场份额下滑要引起注意。
格陵兰庸鲽以内销为主,也面临日韩竞争(海桥整理)
结论:融入中餐才是占据中国市场的法宝
最后,让我们来总结一下:鳕鱼、鲑鱼、鲭鱼在中国始终无法打开内销局面,很大程度上还是消费习惯和营销策略的问题。
八鲜过海认为:冷冻鳕鱼、鲑鱼、鲭鱼一直不能被中国消费者广泛接受,部分原因是营销和宣传的策略和 *** 的问题。同样是进口鱼类、挪威三文鱼和越南巴沙鱼在中国就非常成功。越南巴沙鱼正是因为融入中餐,成为时下流行的酸菜鱼和烤鱼的主要食材,才在中国市场做得风生水起。
长期来看,中国海洋渔业资源枯竭、禁渔期和禁渔区制度越来越严格,势必更加依赖野生海捕的进口海产。进口虾蟹类只是抓住了这个战略机遇期,未来进口海鱼类也要抓住这个长期红利期。鳕鱼、鲑鱼、鲭鱼最终都应该、而且可以融入中餐。当然,由专业的海产营销机构来策划和执行也至关重要。
最后,让我们重温八鲜过海的这两篇深度分析文章:
1890年以来首次:中国虾蟹类进口额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之一!
中国海产的登顶之问:这64亿美元的坑,我们要怎么填?
原创声明
本文为八鲜过海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你喜欢吃鱼吗?
你吃过最贵的鱼有多贵?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世界上最贵的那些食用鱼,看看哪些鱼是你吃过的吧!
蓝鳍金枪鱼
蓝鳍金枪鱼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贵的鱼。
蓝鳍金枪鱼的高价和日本料理离不开。这种金枪鱼的售价更高可以达到每斤约22000人民币。
事实上,蓝鳍金枪鱼在日本的价格要更高。比如在其他地方可能是每斤125到250人民币,而在日本,平均每斤的价格是1250人民币。高端寿司店的价格大概是每斤570到950人民币。
蓝鳍金枪鱼体型可能很大,有些体重超过600斤。还是那句话,价格的高低和地方有关。因为蓝鳍金枪鱼在日本的需求非常大,所以在日本的价格就高到不可思议。
河豚
河豚是一种危险的美食,但还是让很多人趋之若鹜。
只有经过专门培训的厨师才能准备和烹饪河豚,因为稍微处理不当可能就会危及食用者的生命。
虽然买到一条河豚的价格可能并不贵,但是建议你还是花更多的钱去专业的餐厅享用河豚的美味吧。
剑鱼
剑鱼的肉又厚又多,会给人一种在吃肉排的满足感。
剑鱼可以用多种方式烹饪,可以炖可以烤可以炸。
剑鱼之所以名列这个榜单,或许是因为捕捉它们并不容易。剑鱼的重量从50到200斤不等,在水中的战斗力非常强。
剑鱼平均每斤的价格约为190到250人民币。
黄鳍金枪鱼
黄鳍金枪鱼的价格同样和日本料理(主要是寿司)有关,虽然吃寿司经常能看到黄鳍金枪鱼,但是如果你要从渔民那里购买优质的黄鳍金枪鱼,那价格是相当昂贵的。
在日本当地,这种鱼的价格平均为每斤50到95人民币。而一条黄鳍金枪鱼的重量可以达到400斤左右,所以它的价格可能达到38000人民币。
然而,新鲜的生鱼片级黄鳍金枪鱼块可能会达到每斤108-190人民币。如果是更高等级的寿司级金枪鱼,那价格就更加难以估算了。
野生帝王鲑
野生帝王鲑的价格约为每斤140人民币,当然在今天的清单上并不是最离谱的。不过,它肯定比你平时能买到的冷冻鲑鱼要贵多了。
帝王鲑也被称为奇努克鲑鱼,是更好的鲑鱼品种之一。它的脂肪含量更高,因此是野生太平洋鲑鱼中最美味的鲑鱼。
帝王鲑的肉比较厚实,吃起来带有一丝甜味。
海湾鳗鱼
在世界上很多地方,海湾鳗鱼都被认为是濒临灭绝的物种。海湾鳗鱼的价格高达12710人民币。
你可以在委内瑞拉到格陵兰的整个北大西洋东部找到这种海湾鳗鱼。
白色大鲟鱼
白色大鲟鱼的个头非常大,所以它产出的鱼子也是市场上更大的。
白色大鲟鱼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鱼之一,可以追溯到恐龙时代。虽然雌鱼可以活到110岁,但是它们要等到大约20岁才能产卵,这也是白色大鲟鱼的鱼子稀有又昂贵的原因。
白色大鲟鱼的鱼子酱非常罕见,它的价格为每盎司1270到1900人民币,每公斤44480到63550人民币不等。
多佛鲽鱼
多佛鳎鱼是最常见的鳎鱼类型。多佛鲽鱼在这个榜单上的价格并不贵,不过也是普通鱼比不了的,每斤的价格是38到50人民币。
很多人喜欢吃多佛鲽鱼的原因是它的汞含量通常比其他鱼要低。另外,它的热量也很低,但是蛋白质含量很高。除了蛋白质以外,还含有其他营养素,比如硒、维生素 B12 和磷。
鲽鱼通常和蔬菜以及谷物等搭配食用,食品专家一直认为,它不适合和鸡蛋或奶制品等搭配。
多佛鲽鱼的味道也比较温和,不喜欢鱼腥味的人应该都能接受它。
以上就是世界上最贵的一些鱼,这些鱼里,你吃过几种了呢?
鲑鱼,又称三文鱼,他的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且Q弹爽滑,独特的口感令无数人趋之若鹜!喜欢吃日式料理的朋友都知道,只要吃日式料理,那就永远都躲不开三文鱼!
三文鱼刺身
鲑鱼属于深海鱼,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最有名的溯河洄游鱼类!他们平时生活在深海,而产卵孵化却必须要在淡水进行!因此,在他们即将产卵时,会从深海洄游至河流,并且身体颜色转变成为红色并开始产卵,非常的神奇!
产卵期的红鲑鱼
野生深海鲑鱼的价格异常昂贵,最贵的时期鲑鱼价格能达到400元每斤,野生的三文鱼就算价格昂贵,在日本等地的餐厅,也是可遇不可求的。这价格,也注定了这种鱼类不是常人能消费得起的!
而在安克雷奇南面两百多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小镇叫基奈!这里的人可以免费吃到爽 令无数人为之羡慕!这里是库克海湾与基奈河交汇之处!
基奈河边捕鱼的人们
每年鲑鱼都会从深海洄游到阿拉斯加的河流以及小溪产卵,而这,就是他们洄游的必经之地!为了保护鲑鱼的顺利繁衍,当地有明确法律规定禁止胡乱捕捞!
他们规定每个户主可以捕捞25条鲑鱼,每个家庭成员额外增加十条的配置。这玩意一斤400块,一个三口之家可以捕捞45条,好家伙,想想都有点小激动!
一个家庭成员能拥有鱼
捕鱼的规定时间为早上6点,6点一到,所有人一字排开把渔网推入水中!而他们的渔网也非常奇特,一把长杆大圆网,和我们常见的渔网大相径庭!捕鱼过程也非常简单,一把大网,一件防水服,站在岸边,洄游的鲑鱼就会自己撞进网里!
长杆大圆网
深海鲑鱼体重平均能达到10斤左右,撞击渔网时的冲击是非常强有力的,这种冲击力,会使得捕鱼的人异常的兴奋!
户主抱着一条大鲑鱼(三文鱼)
此时岸边已经排满了人!大家都在享受着这令人振奋的收获季节!看着这大哥手里的鱼,你羡慕了没?反正我是哈喇子都流一地了,在我眼里,这已经不是鱼了,这妥妥的都是钱呀!
而在三文鱼爱好者眼里,这地方妥妥的就是天堂了吧!
俄罗斯冻鱼批发价继续走低,鲭鱼降幅高达16%,鳕鱼下降4.2%从7月27日到8月2日,俄国内市场批发的冷冻鱼价格总体保持下降趋势。
在远东地区,由于国内和出口需求疲软,鳕鱼价格下跌至115卢布/公斤(每周下跌4.2%,年初以来下跌36.1%),鲱鱼价格下跌至56卢布/公斤(下跌3.4%,下跌5,1%)。与此同时,鲑鱼的低渔率和实际供应量不多,为红鲑、粉鲑和鲑鲑的价格增长创造了先决条件。
在西北部,新鲜鲱鱼价格降至67卢布/公斤(-6%、-16%),大西洋鲭鱼价格降至133卢布/公斤(-8%、-16.7%)。其他种类的冷冻鱼价格保持稳定。
在中部地区,鲭鱼的价格下降到130卢布/公斤(-3.7%,-5.8%)和鲑鱼保质期有限,而去年的粉红大马哈鱼和鲑鱼价格秋季捕捉的加强的影响下不宜钓鱼的季节在远东。其他种类的冷冻鱼的价格几乎保持不变。
零售价格稳定。在7月20日至27日期间,冷冻未切鱼的平均消费价格水平没有变化。与年初相比,仍下降了0.3%。
2020年上半年,鱼类和海产品出口同比增长4.2%,出口额下降6.3%。主要出口项目冷冻鱼的平均合同价格下降了8.4%。冰鲜鱼及鱼片的进口平均合约价格下跌8.3%及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