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子后面的小尾巴,原来还有这4个隐藏功能,真是太实用了,看完之后都该学学利用起来。
出门时,鞋子是一种必需品,为什么有些鞋子后面会有个小尾巴,可能很多朋友都忽略了这个尾巴的作用,有些朋友觉得,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装饰,其实,小尾巴的用途,还是非常实用的,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可以把它完全利用起来,这样就不会浪费小尾巴的作用。
之一个作用,鞋子后面的小尾巴,其实也被叫作“鞋提”,顾名思义就是穿鞋子的时候,我们提起小尾巴,往后面拉一下,这样在穿鞋子的时候,脚后跟就不会压到鞋后跟部分,避免鞋后跟处,经常踩到被踩变形,一般大部分的运动鞋都会自带这个小尾巴,用来方便穿鞋,所以平时,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小尾巴,来穿鞋子保护鞋后跟。
如果是皮鞋,皮鞋的材质硬度会高一些,而且如果皮鞋后跟被踩变形了,还会留下几道痕迹,从而影响到皮鞋的美观性,所以为了防止皮鞋鞋后跟被踩变形,很多朋友会使用专用的“鞋拔”,来帮忙穿鞋,这样也是可以保护皮鞋后跟处,避免被踩变形。
第二个作用,日常生活当中,如果在海边或者是下雨天,鞋子被淋湿了,我们就可以用一根绳子,穿过两只鞋子的小尾巴,这样挂在背包上,或者提在手上都会非常方便。而且现在的天气比较炎热,很多朋友还习惯去游山玩水,游玩的时候,我们同样可以脱下鞋子,提在手上,这样踩水嬉戏,也会比较方便。
第三个作用,每次洗完鞋子之后,一般我们都会把鞋子靠在墙角进行晾晒,其实,我们可以把鞋子上面的小尾巴,直接挂在衣架的钩子上,进行晾晒,这样不但更加通风,而且还更有利于鞋子快速晾干。如果家里没有带钩子的衣架,平时,我们也可以用夹子,夹住鞋子的小尾巴,再进行晾晒, *** 也是一样的好用。
在晾晒鞋子的时候,如果是白色,或者是浅色的鞋子,我们也要注意避光,如果把白色的鞋子放在太阳底下暴晒,鞋子表面容易留下一些黄渍,从而影响到鞋子的美观性,平时,也可以在白鞋表面敷上几层白纸,再进行晾晒,这样就可以保护好白鞋子,防止白鞋表面出现黄渍。
第四个作用,有时候,鞋子穿久了,经常会变松,特别是在户外运动的时候,如果鞋子太松了,就很容易会滑落,这样穿着鞋子就不方便进行户外运动。其实,我们同样可以利用小尾巴来帮忙,我们只要把鞋带绕一圈,穿过小尾巴,再把鞋带绕回来,捆绑在前面,用这个 *** 来固定鞋子,鞋子就会穿得非常牢固,即使鞋子有些变松了,也不会造成滑落。
学会这几个 *** ,那么以后就可以把鞋子上面的小尾巴,充分利用起来,不要再把它当成是摆设了。
鞋子后的“小尾巴”,原来有这么大的作用你有没有发现,很多鞋子后边其实都有个“小尾巴”,这个“小尾巴”有什么作用呢?难道只是为了装饰吗?
鞋子后面的小尾巴大有妙用
鞋子后边的这个“小尾巴”,叫做“鞋提”。顾名思义,鞋提就是用来帮助使用者提鞋的。有些人穿皮鞋,会专门购买“鞋拔”来帮助提鞋,而运动鞋大多就自带这个提鞋神器。
首先,我们穿鞋的时候,脚有时会将鞋后跟一起压入鞋底,长此以往鞋后跟就会塌陷和变形。如果在穿鞋时拉着“小尾巴”往后提,就可以将鞋后跟拉出,轻松穿好鞋子,同时还能有效地保护鞋跟。
其次,日常生活中,如果在海边或是雨天,鞋子被打湿了,需要提着鞋子行走时,也可以用绳子连接两只鞋子的鞋提,这样就能一只手轻松提鞋了。
除此之外,鞋提还有两个作用:
一是便于晾晒。洗完鞋子后,只需将衣架穿过左右鞋子的鞋提,就能方便地进行晾晒了。如果家里的衣架没有自带小勾子,也可以用夹子夹住鞋提,再借助衣架来晾干鞋子。
二是防止脱落。鞋子穿久了,常常会出现变松的现象,在进行户外运动时鞋子易滑落不利于运动。这时候,我们可以借助鞋提,将鞋带向后绕一圈从鞋提中穿过再绑紧,这样就能很好地固定鞋子与脚。
鞋子为啥容易变黄
且不说外人是否会注意到我们的鞋子,穿着一双发黄的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是难以忍受的。为什么有些鞋子这么容易发黄呢?
鞋子发黄,主要受材质和着色剂的影响。鞋类产品中,最常见的材料为聚氨酯(PU)材料和橡胶。
PU材料常作为鞋面材料,其芳香族(苯环)上异氰酸酯的前醌结构在紫外线、湿热环境作用下会断裂,产生黄变的醌亚胺变色基团,最终导致产品外观发生较大的变化;而对于脂肪族和脂环族PU材料,由于其异氰酸酯基团结构相对稳定,没有前醌结构的存在,因而具有较强的抗黄变特性。
橡胶材料主要是热塑性橡胶(即TPR),可通过注塑或挤出成型的方式应用于鞋子的外帮包胶处。TPR材料由于结构上的不饱和性,接触到紫外线和空气等物质容易产生降解,进而导致变色。
此外,PU鞋类产品常用到色浆和色粉作为着色剂,这些着色剂也容易受光照分解,导致鞋面褪色发黄。还有一些鞋类产品加入了织物面料,这类面料的黄变方式有多种,如光黄变、氧化黄变、增白剂黄变等,甚至在储存、运输等过程都容易出现黄变。
那么,对于发黄的鞋子,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善和清理这些黄印迹呢?
鞋子的保养 ***
由于鞋子发黄主要是材料氧化所致,对于这类发黄,我们在日常使用时应注意避免鞋子暴晒以加重材料氧化。在清洗白鞋之后,避免将其放到太阳底下晒干,而应在通风处晾干鞋子或者用纸巾包裹晾晒。
而对于其他由于灰尘、水渍等造成的污渍,可以使用牙膏或小苏打来进行清洗,牙膏中含有摩擦剂和表面活性剂,小苏打成分为碳酸氢钠,去污能力强,这两者对于各类污渍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关于鞋子的保养,还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首先,洗鞋子时应选择温和中性的清洁剂(pH值在6-8之间的洗衣液、净白皂等),避免选用含氯的漂白剂,因为这类清洁剂碱性过强,容易对皮质和橡胶等造成损伤。
其次,应该经常更换鞋子,给鞋子“透气”的时间。我们的脚闷在鞋子里一整天,脚汗无法完全排干,导致鞋子变得潮湿,可能会导致发霉。
第三,在雨天鞋子沾水后,尽量将表面的水擦干净后再收纳起来,避免污渍长期残留而发生霉变,黄变等。
第四,长期 *** 的鞋子,要选择存放在干燥的地方,或者可以在鞋子里塞入报纸或鞋楦,这样既能保持鞋子干燥,还能撑住鞋内空间,保持鞋子造型挺立,不易变形。
(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数字北京科学中心)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大量上市,蒜苔很多人只吃茎,其实“尾巴”才是宝,不懂吃真可惜导语:大量上市,很多人只吃茎,其实“尾巴”才是宝,鲜嫩营养,别错过!
春季,各种新鲜蔬菜纷纷上市,既便宜又新鲜。下班后,在菜市场购买一些蔬菜,回家 *** 成可口的饭菜,一边吃饭,一边和家人分享一天的所见所得和收获,享受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光,这大概就是生活的意义。
这两天新蒜薹价格越来越便宜,三四块钱一斤,颜色嫩绿,口感清脆,非常好吃!蒜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纤维素,并且含有辣素,具有润肠通便,活血、杀菌等作用。大部分人在吃蒜薹时,都是在尾巴结那个地方掐断,直接把尾巴那一段扔掉了。
其实,蒜薹浑身都是宝!春天的新鲜蒜薹“尾巴”也很鲜嫩,是可以食用的!下面,就和大家分享3种蒜薹的美味做法!
推荐做法一:【炒蒜薹尾巴】
准备食材:蒜薹尾巴、五花肉、红辣椒、生抽、姜、盐、食用油。
1.将蒜薹尾巴清干净后,控干水分,切成3厘米左右的长段;将红辣椒清洗干净后,切成小块;五花肉切成薄片。
2.热锅加油,油热后,放入五花肉,中火煸炒出油脂后,加入姜丝炒香,然后倒入生抽,炒至肉片上色后,加入青红椒翻炒均匀,再下入蒜薹尾巴,加入盐翻炒30秒后,即可出锅。
推荐做法二:【腊肠炒蒜薹】
准备食材:腊肠、蒜薹、生抽、姜、盐、食用油。
1.将蒜苔清洗干净后,切成3-4厘米的长段,腊肠斜刀切片。锅内加水烧开,放入腊肠,焯水1分钟后,捞出,控水备用。
2.锅内加油烧热,油热后,放入姜丝炒香,然后下入腊肠,加入料酒、生抽,中火翻炒片刻,下入蒜薹,加入盐和鸡精,翻炒至蒜薹断生后,美味即成!
推荐做法三:【蒜薹包子】
准备食材:蒜薹、面粉、五花肉、酵母粉、生抽、盐、香油、食用油。
1.盆内加入500克面粉,加入3克酵母粉,用温水和成面团后,密封发酵至2倍大。将五花肉切成小粒,装入盆中,加入生抽、盐、香油搅拌腌制10分钟。将蒜苔清洗干净,晾干水分后,切成小粒,装入盆中,加入食用油和盐,搅拌均匀。
2.面团发酵好后,揉至排气,然后切成小剂子,擀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包子皮,放入适量菜馅,用自己熟悉的手法包起来。
3.将包子放入锅中,密封醒发15分钟后,开大火蒸。上蒸汽后,蒸18分钟,关火焖3分钟,美味的蒜薹包子就完成了。
我的分享,有没有触动到您的味蕾,是否有让您有立马下厨试试的冲动呢?心动不如行动,想吃哪道菜,放下手机,赶快去试做一下吧!做好以后,不要忘记拍照,在评论区晒出您 *** 的菜品哟!
如果您喜欢厨娘分享的美食,请将厨娘的分享,转发给您身边更多爱生活,爱美食的朋友!您的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谢谢大家,下期见。
动物尾巴有什么作用动物的尾巴有千千万万种,形状各异,颜色各异,功能各异,不同的动物尾巴的作用也不同。
平衡作用
如牛、马等,当它们奔跑时,尾巴竖起,起着平衡身体的作用。
掌舵的作用
如鸟类,鸟在飞行时,尾巴上又长又宽的羽毛,展开成扇子形状,能够灵活转动,便于掌握飞行方向。
求偶的作用
如孔雀,求偶时,通常是雄孔雀展开尾屏,不停地做出各种各样优美的舞蹈动作,向雌孔雀炫耀自己的美丽,以此吸引雌孔雀。待到它求偶成功之后,便与雌孔雀一起产卵育雏。
动物世界真是太神奇了,快来上海野生动物园探探究竟吧!
“养肾猛将”被发现,不是韭菜而是它,3天一次,朝气蓬勃有干劲老话常说,吃啥补啥,那肾虚当然就得补肾了,而冬天就是最适合养肾的季节,那什么食物适合养肾呢。
它被大家称为“养肾猛将“,不是大家熟知的韭菜,而是它,其中《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豆有五色,各治五脏,惟黑豆属水性寒,可以入肾,常食用黑豆,可百病不生,可见它养肾的作用有多强。
所以在这里,这2种被称为“养肾猛将”的食物,建议大家3天吃一次,朝气蓬勃有干劲。
一、黑豆
推荐食谱:黑豆猪尾巴汤
主要食材:黑豆、猪尾巴、红枣
具体做法:
1、黑豆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常吃可以补蛋白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黑豆放到碗中后,放入开水浸泡30分钟。
2、把猪尾巴放到盆里,加入一勺盐,少许白醋,白醋不仅可以将猪尾巴去除腥味,还可以促进盐工作,起到快速解冻猪尾巴的效果。
3、现在加入清水抹过猪尾巴,浸泡十分钟,时间一到,把这些泡过的水倒掉,再放入清水冲洗干净,猪尾巴可以补腰力,益骨髓,有助于发育中的青少年促进骨骼发育。
4、清洗好后,接下来把肥肉部分切下来,这样煲出来汤汁,就不会太过于油腻。
5、接下来把它倒入锅中,加入清水,再放入两片姜片,少许白酒去腥,盖上锅盖,大火煮开。
6、煮开后,用滤勺将猪尾巴捞到盆里面,接下来倒入温热水,再次清洗掉浮沫和杂质,多冲洗几遍,将它冲洗干净。
7、接下来将浸泡后的黑豆倒到大碗中,先将浸泡后的水倒掉,再放入清水清洗一遍,清洗好后放着备用。
8、接下来往装有红枣的碗里加入温热水,用手揉搓一下,清洗干净,然再用剪刀剪成两半,用手再将核取出来,之后放到猪尾巴的盆里备用。
9、准备一个洗干净的砂锅,将猪尾巴,红枣,黑豆倒进去,加入一壶1500毫升的开水,盖上锅盖,开大火将它煮开,再转小火慢炖60分钟。
10、经过一小时,汤汁已经炖好了,揭开锅盖,加入一勺盐,搅拌均匀,有一股浓浓的豆香味扑鼻而来,闻着特别的香。
11、广东人都爱煲这道黑豆猪尾巴汤,强壮筋骨,营养滋补,青少年常喝长高高,男人喝了朝气蓬勃,有力有干劲。
二、黑木耳
推荐食谱:三椒拌双耳
主要食材:木耳、银耳、泡椒、蒜末、花椒、辣椒、香菜
具体做法:
1、准备一些干木耳放碗里,再加入适量的清水浸泡,同样准备一块银耳,用清水浸泡着。
2、趁着泡黑木耳和银耳的时间,准备一点泡椒,把它剪成段,再根据个人喜好,加入米醋和一勺半的味极鲜或生抽,再加入一勺盐,少许白糖提鲜,搅拌均匀。
3、接下来准备一点大蒜,把它剁成沫,切好之后装入盘中。
4、这个时候,木耳也已经泡发了,再用流动的清水把它冲洗干净,洗好后放入锅中,开大火煮上三分钟。
5、趁着煮木耳的时间,处理一下银耳,用力攒干水分,再用流动的清水冲洗干净,最后再挤干水分,用剪子把根部去掉,最后撕成小块放入大碗中。
6、木耳煮好后捞出控水,先放入凉水里面泡一泡,不烫手的时候,用力攒干水分,和银耳放在一起,再加上蒜末,放在一旁备用。
7、锅里面倒入食用油,放入花椒、辣椒,开中小火炒出香味,炒出香味后,捞出来,然后把烧好的热油泼在木耳上。
8、再加入调好的料汁和小磨香油,最后切点香菜加进来,搅拌均匀就能食用了。
9、今天分享的这一道三椒拌双耳,真的是特别好吃,开胃下饭,多吃还排毒,喜欢的话可以试试,真的是一道非常不错的下饭菜。
结语:什么食物适合养肾呢,它被大家称为“养肾猛将“,不是大家熟知的韭菜,而是它,建议3天吃一次,朝气蓬勃有干劲。
如果今天的文章对您有帮助的话,记得转发给更多的朋友知道,喜欢我的文章,就点赞关注转发哦,谢谢大家,我们下期见。
真想不到,鞋子后的“小尾巴”还有3个隐藏功能,可惜很少有人懂鞋子我们每天都在穿,虽然鞋子的款式多样,但在每个人的鞋柜里都少不了一双运动鞋,它穿起来舒适轻便。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在每双运动鞋的后方都有一个“小尾巴”,当然除了运动鞋,一些其它鞋子上也同样存在这样一个小尾巴,那你知道这个“小尾巴”有什么作用吗?下面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小尾巴”的神奇妙用,还不知道的朋友,就跟着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妙用一:提鞋。
我们的鞋子往往都会买的比较合脚,这样在穿的时候脚后跟容易被踩下去。当脚后跟踩下去的时候,就很难将它提起来了,我们还需要把手指伸到鞋里面将它 *** 。如果不把鞋后跟 *** 的话,鞋子就容易踩踏变形。其实这个时候小尾巴就能派上用场了,我们在穿鞋子时,只要用手拎住这个小尾巴往上一提,鞋子就能很轻松的穿进去了,这个小尾巴就相当于是一个鞋拔子,可以使我们快速的把鞋穿好。
妙用二:晒鞋。
当鞋子穿脏后,我们就需要将鞋子清洗干净了。洗好的鞋子大家是如何晾晒的呢?可能很多朋友就只是将它平放在窗台,这样往往要晒上几天鞋子才会干。其实晒鞋子,我们也可以利用上后面的小尾巴,只需要找一个带有两个钩子的衣架,然后把鞋尾巴挂在衣架的钩子上,鞋子就会倒立着。这样再去晾晒的话,里面的水分就会快速流出,也就能将鞋子快速的晾干了。要如果没有这种带钩子的衣架,我们也可以在鞋尾巴上穿根鞋带,然后固定在衣架上面,这样晾晒效果也是一样的。
妙用三:固定。
平常攀岩或登山的时候,脚总容易从鞋子里面掉落出来,一旦脚与鞋子打滑就很危险了。遇到这个问题,我们在系鞋带的时候,可以将鞋带从后面的小尾巴穿过,围着脚绕一圈,然后再返回到脚的前面来打结。这样就将我们的脚与鞋子牢牢的固定在了一起,任凭你怎么甩,鞋子也不会掉落了。
不仅如此,有些朋友外出登山的时候,还会多配备一双运动鞋,塞在背包里又太占地方了,那么这个时候,我们也可以用根绳子将两只鞋的小尾巴串在一起,然后把它系在背包上,或直接拎在手上,这样来携带就非常的方便了,也不用占背包的空间,简单实用。如果今天的文章对您有帮助,那就点一个关注,点一个赞,感谢您的支持。
导语:提到狗尾草,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尤其是在农村长大的朋友,小时候经常用狗尾草来过家家,把它编织成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在田间和沟边经常可以看到。
可能有些人非常讨厌狗尾草,因为它在田里会影响庄稼的生长,并且很难去除,狗尾草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生命力强,适应环境的能力也很强,如果想要去除,需要花费很大的功夫。
但是也有些人非常喜欢它身上的这股韧劲,把狗尾草比作坚韧默默无闻的爱,而在中医眼里,各位草是一种非常好的药材,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用它来煮水喝,或许可以帮助解决很多问题。
01
狗尾草其实是个宝,用来煮水喝,或能帮助解决这6个问题
1、治疗风热感冒
用狗尾巴草泡水,对于风热感冒有很好的缓解,但是只针对风热感冒,对于风寒的感冒不适用,它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风热感冒引起的咽喉疼痛等都能得到治疗。
2、有利于泌尿系统
如果有小便涩痛的症状,可以用狗尾巴草泡水,它具有清热降火、解毒的功效,同时也有利尿的作用,可以缓解疼痛,也让小便更加顺畅。
3、改善视力
经常用眼过度,或者用眼模糊的患者可以用狗尾巴草泡水喝,它具有明目,清肝的作用,对于目赤涩痛,目赤肿痛,以及眼部疾病,如眼结膜炎,视力减退有缓解作用。
4、祛除面部浮肿
狗尾巴草泡水喝的功效还有利尿,祛湿消浮肿,许多人一觉醒来,发现面部浮肿,眼睛也是肿肿的,这个时候如果喝一杯狗尾巴泡水,可以消除浮肿,因为它具有祛湿消肿的作用。
5、美容养颜
女性喝狗尾巴草泡水,有美容养颜的作用,面部气色会越来越好,这是因为狗尾巴草有补气的作用,同时也有调理脾胃的功效,脾胃和,又补气,女性的皮肤,气色自然会好。
6、降肝火
现在有些人由于工作压力大,长期对着电脑等原因,经常会出现肝火旺盛症状,比如口腔溃疡,这时候可以喝一些狗尾巴草煮水,让自己的肝火降下来,缓解一系列症状。
02
狗尾草还有哪些妙用
╚可以做杀虫剂╗
狗尾草煮出来的水是一种天然的杀虫剂,把水倒入喷壶里,可以给花草蔬菜进行喷洒,尤其是蔬菜里面的一些菜虫,可以很好的去除,是一种天然无公害的杀虫剂。
╚能做饲料╗
狗尾草里面含有丰富的粗脂肪和粗蛋白,如果家里面饲养了牲畜,可以用狗尾草当作饲料,它是一种纯天然无污染的有机饲料。
╚绿化环境╗
狗尾草的生命比较顽强,冬季枯萎,春天来临时就会长出绿色的嫩芽,到了夏天就会具有浓郁的绿色,开花时节,毛茸茸的在风中漂浮,看起来非常漂亮,可以起到绿化环境,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温馨提示:
看了以上文章,相信大家对狗尾草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虽然用它来煮水,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是狗尾草也有可能成为过敏原,对于体质比较敏感的人而言,切记避免接触。
为何脱毛?114万年前人类褪去毛发,留下腋窝、 *** 究竟有啥用?褪去尾巴这件事其实还好说,现如今所有的猿类都没有尾巴,结合他们和人类的亲缘关系,足以说明在很久很久以前,没有尾巴反而是好事。原因在于猿类形成了类似于猛兽的双眼视觉,采用了臂行的方式在树木上移动,尾巴的作用逐渐减少,可是它若存在则会持续地消耗能量。
在人类演化中,另一个问题是人类为何褪去毛发。一般的观念中,毛发和保暖相关,和人类相似度高的猿类都浑身毛发,亲缘关系很近但稍微远一些的猿类、猴子也是浑身毛发。在一般的印象中,毛发有固定一层空气、保暖的作用,野兽们在冰天雪地中依然可以四处活动,如果是人类的话,在冰天雪地中就容易冻死在野外,这岂不是说人类不适应环境?
其实还是错了,进化论的观点是生物适应性随着时间的不断演化,没有毛发确实对保暖不利,可是人类的祖先由于头脑的演化,学会了利用天然的火种生火,而且会寻找温暖的洞穴甚至温泉洞穴保暖,人类的祖先以另外的方式适应了寒冷的冬季。在大约114万年前(目前的科研结论),人类的祖先逐渐褪去毛发,仅在某些特殊的部分留下了毛发。
现代的人类起源观点认为,人类的祖先是起源于东非的森林地带,整个非洲大陆主要位于热带地区,虽然有些地区因为海拔、纬度的因素气温稍低,但是非洲大部分地区(除了撒哈拉沙漠)昼夜温差并不是很大,而且终年气候温暖。在这样的情况下,保暖的需求是低于生存的需求,为了生存人类的祖先就必须直立行走、奔跑、四处迁徙获取食物。
而非洲大陆整体上比较温暖,皮毛的作用被削弱,人类的祖先可以白天捕猎、晚上钻进温暖的洞穴用火焰取暖,这方面不影响生存。可是没有食物就麻烦大了,三天没有食物就基本意味着死亡,由于自然选择,更适合捕猎的人种逐渐被选择出来。人类直立行走之后,身体不少很强壮,最开始只有1.2米左右,体型不大力量不强,牙不尖爪不利。
所以那时候的人类祖先主要靠群居、穷追不舍的方式获取食物,而在温暖的非洲大陆,人类这样的恒温动物,散热就成了一个很重要的特性。现如今的猎豹只能跑几十秒,狮子捕猎后也很虚弱,原因是作为恒温动物,他们不能较为自如地调节体温,厚实的他皮毛限制了活动,猎豹不适合剧烈的活动,所以他们进化出了十分快的速度,几十秒内能捕捉到食物就饱食一顿,捕捉不到就饿着。
就这样人类的祖先褪去了大部分的毛发,可是仍有一部分的毛发存留了下来,比如腋窝、鼻毛、胸毛、私处的毛发。不同肤色的人种在这方面有一定的差异,黑人毛发卷曲但是相对疏松,契合了散热的需求,欧洲人汗毛、胸毛更发达,则有一定的保暖作用;黄种人介于两者之间,有一定的保暖作用,而更多的是第二性征的表现。
现如今,人类主要留下头顶、腋窝、 *** 的毛发,其实都是有作用的。从基因方面看, 人类并没有失去类似于猩猩的基因,极少数返祖的个体全身毛发很旺盛。但是由于进化历程中的自然选择,大多数毛发的基因被闭锁或者变性,人类全身的毛发其实比黑猩猩还多,大约有500万根,但是大部分都变得又细又短,不像黑猩猩那么显眼。
余下的毛发的作用大概如下:头顶的毛发可以抵抗非洲直射的阳光,避免头皮因此受伤,不过黑人的毛发也变成簇状,一个毛孔中的毛囊更多,有利于抵抗阳光;腋窝、 *** 有利于抵抗寄生虫,还可以增加阻力,在人类奔跑大量出汗的时候,不至于腋窝、胯下过于湿滑;汗毛看起来没有了保暖的作用,实际上还有,寒冷时起鸡皮疙瘩就是汗毛竖起,汗毛竖起后可以减缓体表的空气流动,减少热量的损失,有助于保暖。
而头发、 *** 等毛发,还可能和性选择有关,人类男性和男性的毛发特征有较大的差异,女性在腋窝、 *** 等处的毛发更稀疏一些,而原始人是没有多少衣物的,配合着喉结等第二性征,更容易判断对方的性别,这样就使得人类祖先种群更容易繁衍;除此之外, *** 等也有防止寄生虫的作用,到了数万年前人类穿上了衣服,适应的环境更多,于是人类的祖先到处迁徙,从东非迁徙到了世界各地,除了南极洲其它地方都有人类居住。
为什么人类的尾巴进化掉了,留下来不行吗?中国科学家有了新发现在生物学领域,人类属于一个被称为灵长类的哺乳动物类群。类人猿、猴类……在灵长类动物中,人类又拥有众多“亲戚”,比如黑猩猩、大猩猩,我们和它们拥有共同的祖先,那么这个共同的祖先究竟是谁?我们是怎样一步步变成人类的?这些灵长类动物的起源问题,一直为人们所关注。近日,随着灵长类基因组计划阶段性成果的公布,我们离回答这个问题又向前进了一大步。
01
从祖先到枝繁叶茂
要回答“我们是怎样一步步变成人类的”这个问题,就要弄明白我们人类和灵长类“亲戚”之间错综复杂的演化关系,灵长类基因组计划就为我们打开了灵长类演化的“黑匣子”。浙江大学的张国捷课题组和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吴东东课题组,联合国内外学者,利用 50 种灵长类动物的全基因组数据进行了溯祖分析——也就是反推灵长类各个类群的起源。这项工作需要样本对生物类群有较高的覆盖度,才能获得比较准确的结果。此次研究的样本涵盖了 14 个科共 38 个属的样本,其中加入了 27 个新的高质量基因组数据,还包括了之前研究中较少涉及的种群。因此,这项研究在结果的可靠度和物种的覆盖度上比之前的研究有了较大的提升。灵长类样本选择完毕后,研究团队又以鼯猴和树鼩这两种与灵长类关系比较近但并非灵长动物的基因组作为外群,重构了灵长类的演化关系,并得到了各主要类群之间在历史上彼此朝不同方向演化的发生时间。结果如何?这要从灵长类这个庞大的“家族”说起。灵长类动物有超过 500 个现生物种,生物分类学家将他们归入到了灵长目共计 16 个科的 79 个属中。
灵长目演化树。图片来源:灵长类图片由 Stephen D. Nash 绘制,图片由张国捷课题组和吴东东课题组合作提供
其中,原猴类(原猴亚目,Strepsirrhini)是比较原始的类群,它们分布在非洲、南亚和东亚,狐猴、懒猴和丛猴等就属于这个类群。而现代灵长类的主体简鼻类(简鼻亚目,Haplorrhini)则又包括了狭鼻类(Catarrhini)和阔鼻类(Platyrrhini)两个大类,后者也是两个不同的演化分支。狭鼻类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比较直观的形态特征之一是两个鼻孔的间距很短,我们人类就属于狭鼻类(你可以摸摸自己的鼻子感受一下这个特征)。狭鼻类中的猴类被习惯性地称为旧大陆猴(按照传统说法,欧亚非大陆属于“旧大陆”,美洲大陆则是“新大陆”),包括了我们常说的狒狒、猕猴、叶猴等等。狭鼻类的另一支——猿类,是旧大陆猴的姐妹群,也分布在“旧大陆”。诗词“两岸猿声啼不住”中的长臂猿属于小猿,而黑猩猩、红毛猩猩、大猩猩和人类等则属于大猿,在一些刻意强调我们出身的场合,有时我们也会自称“裸猿”。人类在从大猿中演化出来的过程中,失去了浓密的体毛,获得了更加彻底的直立行走姿态、更加发达的大脑结构以及更加复杂的社会结构。美洲大陆没有猿类,那里的灵长类动物是阔鼻类,也被称为新大陆猴,新大陆猴包括狨类、卷尾猴类、夜猴类、僧面猴类和蜘蛛猴类等。顾名思义,它们的鼻孔间距很大。此外,新大陆猴的尾巴非常灵活,可以辅助攀爬。这项研究分析得出了所有灵长类的最近共同祖先可能出现在大约 6829~6495 万年前。这个时间段,距离 6550 万年前那次造成非鸟恐龙灭绝的白垩纪末期大灭绝事件非常近,大致处于白垩纪的时间边界位置。这意味着灵长类动物的演化可能受到了物种大灭绝事件的影响,至于如何受到影响的,那就是未来的研究需要回答的问题了。
02
快速演化的大脑
从猿到人,大脑的变化非常关键。人类可能拥有动物界最聪明的大脑,不仅脑容量较大,大脑皮层的结构也更为复杂。和身体的其他部分一样,人类的大脑也是从灵长类的祖先那里演化而来的。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灵长类的脑部容量逐渐增加,占身体的比例也逐步增加,且皮层折叠程度不断复杂化。在灵长类的演化过程中,相对脑容量的显著增大有 4 个关键节点,分别发生在类人猿下目的祖先、狭鼻类祖先、大猿祖先和人类身上。在猩猩等大猿物种出现之后,这种趋势变得尤其突出,并在人类中达到了顶峰。人类不仅拥有了灵长类动物中更大的脑容量,还拥有了折叠程度最为复杂的大脑皮层。
灵长类物种脑容量演化历程以及此过程中基因组上的变化。图片来源:大脑图像来自密歇根州立大学,图片由张国捷课题组和吴东东课题组合作提供
研究发现,在灵长类演化的过程中,很多与大脑发育相关的基因在演化的关键节点受到了正向选择。也就是说,这些基因被自然选择强化了。因此,研究人员推测,这些基因对灵长类脑容量的增大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基因中还包括一些前人的实验研究已经发现的、与大脑发育相关的关键基因,这些基因的突变会导致小鼠的大脑功能受损。例如,小头畸形是人类严重的神经系统缺陷,病人脑容量由于神经细胞增殖的能力受到阻断而变小。与小头畸形相关的基因在多个分支中都受到了强烈的正向选择,很可能在灵长类的脑容量增大过程中发挥了作用。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一些非编码区域在灵长类演化过程的关键节点发生了加速演化。非编码区域是一些不会表达出蛋白质的 DNA 区域,但是这一区域会影响基因表达,如最终增加或减少相应蛋白质的合成量。这些区域很多落在大脑发育相关基因的调控区域,这些结果表明了灵长类动物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通过调节大脑相关基因的表达不断地优化大脑的构造。以上这些发现表明,灵长类动物在演化历程中,最终演化成大脑更为发达的形态,有很多基因及其调控区域参与其中,这丰富了我们对灵长类大脑演化分子机制的认识。
03
寻找人类失去的尾巴
在演化过程中,人类丢掉了身后的尾巴。不论长短,几乎所有的脊椎动物都有尾巴,在 *** 上长的尾巴也叫肛后尾。对于一些动作灵敏的灵长类物种,长短不一的尾巴能够帮助它们稳定身体,转向和控制速度,阔鼻猴的尾巴还能起到辅助攀爬的抓握作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猿类的祖先却失去了尾巴,这也成为了猿类的重要特征。猿类是如何失去尾巴的呢?有意思的是,猿类的尾巴消失得非常彻底,直到目前也没有猿类祖先逐渐失去尾巴的化石记录。早期猿类化石——距今约 2000 万年前的原康修尔猿(Proconsul),就已经没有了尾巴。猿类失去尾巴获得了直立行走的优势,同时也丧失了攀爬时用尾巴保持平衡的功能,这可能促进了部分猿类从树冠走向地面。此前,已有生物学家对此做出了一些探讨,从适应性方面推测了猿类失去尾巴的原因。在分子生物学层面上,相关研究还非常有限,推测这一现象可能与一些特定的基因调控序列的突变有关。在此次研究中,通过检测人猿超科物种的基因组相对于其他灵长类发生的变化,研究人员发现,多个基因的非编码调控区域积累了大量变异,比如基因 KIAA1217 的调控区域。KIAA1217 基因在人类身上发生突变可能会导致脊柱和尾椎畸形,影响脊柱的正常发育;而在小鼠中,这个基因的突变则会导致尾椎数量的减少。基因调控区域是 DNA 上能够调控基因发挥作用的特殊区 域。或者说,是一些特殊的 DNA 序列。这个基因调控区域在基因KIAA1217 的增强子区域,并且与基因在同一个拓扑结构关联域(TAD)中。这提示着,这个基因调控区域和基因有很强的交互作用,可能调控了 KIAA1217 基因的表达。猿类的这个基因调控区域的 DNA 序列和其他灵长类有很大不同。研究人员推测,很可能是这些区域的突变导致了 KIAA1217 基因表达失衡,导致猿类失去尾巴。尽管这一假说仍需进一步地研究和验证,但是这一发现已经为我们更好地理解猿类演化史提供了新的线索。
KIAA1217基因的调控区域在猿类中的快速演化可能导致其丢失尾巴。图片来源:张国捷课题组和吴东东课题组合作供图
04
骨骼、体型、消化系统……
在演化过程中,灵长类动物的共同祖先在适应着各种环境和食物的同时,也不断地经历着骨骼、体型和消化系统的演变。除了大脑的快速演化,这些方面的演化也对灵长类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次研究还发现了许多重要的基因与这些变化相关。1. 骨骼骨骼系统在灵长类动物演化过程中的作用异常突出,骨发育相关的基因在树栖生活方式的适应性演化中扮演着特别重要的角色。在灵长类祖先中,有 4 个与骨发育相关的基因(PIEZ01, EGFR, BMPER and NOTCstrong)受到了强烈的正选择,具体功能有待进一步明确。研究人员在长臂猿中也发现了 4 个正选择基因(LONP1, BRCA2, NEK1 and SLC25A24),这些基因的变异会影响骨骼长度,从而延长前臂,并且对长臂猿在树上活动和觅食等方面产生重要作用。2. 体型灵长类动物的体型变化很大,小如只有几十克的鼠狐猴,大有超过 200 千克的大猩猩。研究者在大猿祖先的基因中发现了几个重要基因,可能对大猩猩体型的演化产生了影响。其中一个是 DUOX2 基因,它参与对身体发育有重要作用的甲状腺激素的合成。DUOX2 基因变异能导致小鼠体型变小。此外,还有一些基因参与塑造了骨骼发育和体型大小的调节通路。3.消化系统不同的灵长类有不同的饮食习惯和对应的消化系统,有些灵长类(如叶食性的疣猴类)很喜欢吃树叶,并且已经演化出了独特的前肠系统以适应这类饮食。研究发现了一些关键的消化基因,这些基因在疣猴类的祖先身上受到了正选择,从而积累了特殊的氨基酸变异,来适应这种特殊饮食的状态。例如,ACADM 基因编码一种在代谢摄入的脂肪酸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的 Acyl-CoA 脱氢酶,疣猴在这个基因上发生的变化提高了它们消化脂肪酸的能力。再比如,累积的 NOX1 基因变异可以进一步帮助疣猴调节体内的微生物,让它们更好地消化叶子。它们的肠道还可以通过微生物发酵,产生短链挥发性脂肪酸,从而提供更多的能量。
灵长目基因组演化特征与表型特征之间的关联。图片来源:张国捷课题组和吴东东课题组合作供图
05
结语
灵长类基因组计划不仅探讨了包括猿类在内的灵长类的演化历程和物种形成(如首次报道了灵长类的杂交成种现象),还对染色体演化、快速演化 DNA 序列、基因的不完全谱系分流等等进行了探讨,它的成果远远不止这些,要知道,这是一项庞大又深入的研究。在寻找生命起源的旅途中,生物学家们从不会因为畏难而止步不前。我们究竟是谁?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人类在一组组字母中“解谜”,探求演化的奥秘。我们坚信,终有一天,人类会书写出完整的生命故事。注:灵长类基因组计划介绍全球现存有超过 500 个灵长类物种,分属于 16 科 9 属。非人灵长类由于其与人类的近缘关系,对于理解人类的起源、演化、生理性状、疾病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科学家联合国内外多个研究中心,发起了灵长类基因组计划,旨在通过多学科交叉技术手段和团队合作,研究人类在内的灵长类物种的起源和分化过程,以及灵长类社会组织和各种生理特征的演化和遗传基础。此外,该计划还将研究灵长类遗传变异图谱及其对人类致病基因变异模式的影响。(科普中国)
参与团队和相关论文:
灵长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联盟
浙江大学生命演化研究中心张国捷教授团队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吴东东研究员团队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齐晓光教授团队
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于黎研究员团队
西班牙庞培法布拉大学联合演化生物学研究所Tomàs Marquès-Bonet教授团队
Illumina人工智能实验室
美国贝勒医学院人类基因组测序中心Jeffrey Rogers教授团队
丹麦奥胡斯大学Mikkel H. Schierup团队
德国莱布尼茨灵长类研究所Christian Roos教授团队
阶段性研究成果(11篇研究论文)
Science研究专刊(8篇论文)
<1> Fiziev PP, Mcrae J, Ulirsch JC, ..., Farh K K-H. 2023. Rare penetrant mutations confer severe risk of common diseases. Science 380. Doi: 10.1126/science.abo1131.
<2> Gao H, Hamp T, Ede J, ..., Farh K K-H. 2023. The landscape of tolerated genetic variation in humans and primates. Science 380. Doi: 10.1126/science.abn8197.
<3> Kuderna LFK, Gao H, Janiak MC, ..., Bonet TM. 2023. A global catalog of whole-genome diversity from 233 primate species. Science 380, 906-913. Doi: 10.1126/science.abn7829.
<4> Qi XG, Wu JW, Zhao L, ..., Li BG. 2003. Adaptations to a cold climate promoted social evolution in Asian colobine primates. Science 380.Doi: 10.1126/science.abl8621.
<5> Rivas-gonzález I, Rousselle M, Li F,..., Zhang GJ. Pervasive incomplete lineage sorting illuminates speciation and selection in primates. Science 380.DOI: 10.1126/science.abn4409.
<6> Shao Y, Zhou L, Li F,..., Wu DD. 2023. Phylogenomic *** yses provide insights into primate evolution, Science 380, 913-924.Doi: 10.1126/science.abn6919.
<7> S?rensen EF, Harris RA, Zhang *** , ..., Rogers J. 2023. Genome-wide coancestry reveals details of ancient and recent male-driven reticulation in baboons. Science 380. Doi: 10.1126/science.abn8153.
<8> Wu H, Wang Z, Zhang Y, ..., Yu L. 2023. Hybrid origin of a primate, the gray snub-nosed monkey. Science 380. Doi: 10.1126/science.abl4997.
Science Advances(2篇)
<1> Bi XP, Zhou L, Zhang JJ, ..., Zhang GJ. 2023. Lineage-specific accelerated sequences underlying primate evolution. Science Advances 9. Doi: 10.1126/sciadv.adc9507.
<2> Zhang BL, Chen W, Wang ZF, ..., Wu DD. 2023. Comparative genomics reveals the hybrid origin of a macaque group. Science Advances 9. Doi: 10.1126/sciadv.add3580.
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1篇)
<1> Zhou Y, Zhan XY, Jin JZ, ..., Zhang GJ. 2023. Eighty million years of rapid evolution of the primate Y chromosome. 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Doi: 10.1038/s41559-022-01974-x.
出品:科普中国作者:冉浩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生物多样性基因组学课题组周龙 浙江大学生命演化研究中心监制:中国科普博览责任编辑:崔瀛昊
人体可有可无的5大器官,即使被“拿掉”了,也不影响正常生活?大约12年前,苹果手机开始进入我国市场,并且很快成为了年轻人时尚潮流的标志。
01、花季少年卖肾换苹果手机
当时年仅17岁的王刚自然也想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苹果手机,但父母都是靠体力挣一些辛苦钱,自然不可能给他花4000元高价买一部手机。
开始时,王刚也想过打工挣钱买手机,但打工来钱太慢而且工资又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网站上有个广告称只要卖掉一颗肾就能获得2万的报酬。
看到广告后,王刚的内心还是有点疑虑,但转念一想人本来就有2颗肾,卖掉一颗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很快他就联系了黑中介,在对方的诱骗下去了一家简陋的医院摘除了一颗肾。
拿到2.3万报酬的王刚,之一时间就去店里买了苹果手机和平板。很快他迎来了同学的羡慕和追捧,这让他坚信卖肾的决定是正确的。但他不知道,黑中介以26万的价格出售了他的肾。
图/ ***
02、下半生要靠透析来维持生命
风光的日子总是很快过去,没多久,王刚的身体开始出现了异常,整日提不起精神,且伤口处还出现了针扎一般的疼痛感。
察觉情况不对的他只好把卖肾的事情告诉了父母,父母赶紧带他去了医院,经检查发现王刚由于摘肾手术消毒不彻底,导致伤口出现了严重感染,没有及时治疗很可能会危及生命。
父母得知这个消息觉得天都塌了,但也无计可施,只能边给小王治疗边寻求警察的帮助。最终,警方顺利抓获诱骗小王摘肾的器官倒卖团伙。
王刚最终获赔147万,但他的身体完全垮掉了,被医生判定为五级伤残!下半生只能躺在床上依靠透析来维持生命。
图/ ***
一、人少了一个肾,身体会怎样?
肾脏由肾单位组成,肾单位由肾小体、肾小管组成,每个肾脏约有100万个肾单位。当体内的血液流经肾脏时,肾脏会过滤内里的废物、水分和电解质,最终形成尿液排出体外。
一般而言,人体会有两个肾同时工作,但有的人由于肾脏发育不良,先天就只有一个肾脏,还有的人可能因为外伤、肿瘤以及捐献等因素切除了一个肾脏,如果人少了一个肾脏,身体会有什么不良影响?
先天性少一个肾的人群,单个肾脏的发育一般都比较大,可以取代正常人两个肾脏的功能,所以不会影响生活和预期寿命。
而后天切除一个肾的人群,一般情况下,肾脏功能保持正常水平,在没有特殊高代谢的情况下,一个就可以负担体内代谢产物的排除。但时间长了之后,可能会导致肾脏负担过重。
如出现感染病灶时,体内的废物产生会增加,一个肾脏可能会负担过重,继而容易引起肾脏功能异常发生。在肾功能出现异常时,又没有储备的肾脏使用,很容易会导致肾衰发生。
二、人体5个“多余的”器官,可以拿掉吗?
人的身体分布着很多器官,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当它们正常运转时,才能更好地维持身体健康。但网传流传着一种说法,人体有些器官是“多余”的,拿掉对生活也不会有影响,这种说法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
- 胆囊
胆囊是体内负责储存胆汁的器官,而胆汁内有大量的脂肪酶,可帮助消化脂肪。在摄入脂肪后,胆囊收缩分泌胆汁,可以让脂肪快速消化,不会觉得腻得难受。但胆囊很容易发炎、出现结石,在发作时会让人觉得痛不欲生,发作时一般需要摘除胆囊。
胆囊切除的早期可能会一定程度影响消化功能,时间长了之后胆总管会逐渐取代胆囊的作用,只要不吃的太过油腻,一般没有太大的影响。
- 阑尾
阑尾炎在我国的发病率为4~8.5%,在阑尾炎发作时会给身体带来剧烈的疼痛感,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生命安全,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切除胆囊。
- 智齿
智齿是口腔内排名第八的牙齿,位于牙槽骨的最末端。一些生长位置好,不痛不痒的智齿就无需特殊的处理。但如果位置较为刁钻,且引起了口腔问题,则要及时摘除智齿。
- 尾骨
尾骨是指我们脊椎末端那几块融合在一起的椎骨,主要功能是负责链接肛周的几处肌肉,也是部分韧带的支点。没有尾骨的话,可能会导致 *** 收缩受影响、内脏器官下垂以及脊柱异常弯曲等发生。
一些尾骨退化不完全的人群,会带有几厘米的小尾巴,和猴子一样,这种情况要及时进行摘除。
- 扁桃体
扁桃体是淋巴组织的一员,它是抵御病原体入侵人体的之一道防线。在年龄还小的时候,扁桃体的免疫功能对于健康而言十分重要,因为婴幼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切除扁桃体可能会导致身体发生感染的风险增加。
长大后,免疫系统功能逐渐完善,扁桃体就没那么重要了。在成年后,扁桃体每年都会频繁发炎或过度肥大,则可以考虑切除。
三、男性最伤肾的5大行为,做得越多肾越差
根据《柳叶刀》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有1.3亿多成人慢性肾脏病患者,也就是说全国每10个人当中,就有一个慢性肾脏病患者。
杭州市之一人民医院肾内科主治医师高婵指出,早期肾病隐匿较深,常无特异性症状,因此,肾功能受损时,往往很难察觉,一旦出现症状,大多已到了不可逆的情况。日常生活中,要好好保护肾脏,以下5大伤肾行为,尽早改正。
- 长期憋尿
尿液在膀胱内长时间停留容易导致细菌繁殖,这些细菌可能会通过输尿管逆行到肾脏,诱发尿路、肾盂感染,对肾脏健康较为不利。
- 不爱喝水
饮水量过少会导致尿量减少,尿液里的毒素和废物浓度会增加,容易诱发肾结石、肾积水发生。
- 酒后浓茶
不少人在酒后会喝浓茶来解酒,但这个行为很不可取。茶叶里的茶碱进入体内会起到利尿作用,酒精尚未分解就被排出体外,会让肾脏受到大量乙醇 *** ,诱发肾功能损伤。
- 天天熬夜
熬夜会导致肾脏无法得到充足的休息时间,过度工作会加速肾脏老化的速度,诱发肾功能损伤。
- 滥用药物
一些常见的止痛药、氨基氮类抗生素以及部分中成药对肾脏都是有一定程度的损伤,药物进入体内后需要通过肾脏进行代谢,盲目滥用药物容易诱发肾脏功能损伤。日常在服药前一定要遵医嘱,切不可自行用药。
肾脏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来说十分重要,日常一定要多加保护肾脏,避免做一些会影响肾脏功能的事情。
参考资料:
<1>《如果只有一个肾脏,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不看不知道…》. 科普中国 2021-12-31
<2>《我们身上的智齿、尾骨、小耳尖,是没进化完成的器官吗?大多数人不知道的冷知识!》. 腾讯医典 2019-12-18
<3>《容易伤肾的九大行为》. 人卫健康 2023-06-17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