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石斑鱼和淡水石斑鱼图片,海水石斑鱼和淡水石斑鱼的区别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50 0
中国人常吃的10种海鱼,至少有3种成功养殖,这些你都吃过吗?

1.黑头鱼

俗名猪嘴鱼,许多种生活在超过1000m的水层。我国主要分布于黄海、渤海、东海以及南海 。

2.老板鱼

老板鱼,学名孔鳐,肉多刺少,无硬骨。其肉可鲜食,但更多的是腌制加工成淡干鱼。孔鳐肌肉中含有微量尿素,故鲜食烹调前需用沸水烫一下,以除异味。

3.针良鱼

针良鱼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国只产于黄海和渤海,多集中于浅海河口处。针良鱼营养丰富,经济价值很高。针良鱼属于海杂鱼,因其生长周期短,世代更新快,资源易于补充,故常保持一定的渔获量。

4.多宝鱼

多宝鱼,俗称欧洲比目鱼,若进行人工养殖,其生长期明显缩短,在适宜的条件下,当年可达500~600g 左右。人工培养的亲鱼,在控温控光的条件下,全年都可获得成熟的卵子,进行人工繁殖采用人工授精 *** 。关于养殖授精的一些技巧,推荐农民朋友在云种养平台咨询专家,它是全球更大的农技问答app。另外也可以在云种养咨询专家关于种植种植的问题,里面 *** 了2万名的专家,提出的每一个问题2分钟内会得到响应。

5.鲅鱼

鲅鱼,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均有。夏秋季结群洄游,部分进入渤海产卵,秋汛常成群索饵于沿岸岛屿及岩礁附近,为北方经济鱼之一。

6.鳕鱼

鳕鱼是全世界年捕捞量更大的鱼类之一,是具有重要的食用和经济价值。

7.刀鱼

带鱼,又叫刀鱼。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在中国的黄海、东海、渤海一直到南海都有分布,和大黄鱼、小黄鱼及乌贼并称为中国的四大海产。

8.金枪鱼

金枪鱼又叫鲔鱼,香港称吞拿鱼。金枪鱼的肉色为红色,这是因为金枪鱼的肌肉中含有了大量的肌红蛋白所致。鲔鱼的繁殖能力很强,一条50千克重雌鱼,每年可产卵500万粒之多。金枪鱼是一种很受欢迎的海产,经济价值高。

9.石斑鱼

石斑鱼营养丰富,肉质细嫩洁白,类似鸡肉,素有"海鸡肉"之称。石斑鱼又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鱼,被港澳地区推为中国四大名鱼之一。

10.黄花鱼

黄花鱼又名黄鱼。生于东海中,鱼头中有两颗坚硬的石头,叫鱼脑石,故又名石首鱼。鱼腹中的白色鱼鳔可作鱼胶,有止血之效,能防止出血性紫癜。黄花鱼分为大黄鱼和小黄鱼。分别为我国四大海洋业品种之一。

菜市场公认的“金牌”淡水鱼,价格便宜营养高,就连钟南山都喜欢

关注我,每天精彩不断!

导读:菜市场公认的“金牌”淡水鱼,价格便宜营养高,就连钟南山都喜欢

在日常生活中,鱼肉是深受大家喜爱的一种食材,鱼肉的口感细嫩鲜香,吃起来令人回味无穷。鱼的种类有很多,按照生活环境来划分,大致分为两大类:淡水鱼和海水鱼。这两类鱼都深受不同人的喜爱!对于生活在海边的人来说,海水鱼是接触最多的,也是吃的最多的,所以大家普遍喜欢吃海水鱼。但是对于生活在内陆的人来说,因为不了解海水鱼,所以淡水鱼才是餐桌上的常客。虽然很多人都说海水鱼的营养价值比淡水鱼高,但是它们在口感上却是各有千秋,谁也不输谁!

海水鱼有海水鱼的优点,淡水鱼当然也有自己的优点。就比如说淡水鱼基本上都是生鲜、没有海水鱼腥味大等等,这些都是淡水鱼的优点。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淡水鱼都是“更佳者”。因为淡水鱼的品种有很多,每个品种区别很大。在这么多品种的淡水鱼中,有很多佼佼者的存在;这些佼佼者都是在口感、营养等方面胜过其他品种。下面我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下菜市场公认的这几种“金牌”淡水鱼,价格便宜营养高,就连钟南山都喜欢!

之一种:鲩鱼

鲩鱼其实就是大家常吃的草鱼,鲩鱼草鱼的俗称,除了这个俗称以外,它还有着草鲩、草根、子鱼、海鲩、黑青鱼等俗称。草鱼是一种草食性鱼类,生活在江河湖泊中。它的个头比较大,肉质细嫩有营养,肌间刺少,身上小刺比较多。喜欢吃草鱼的人非常多,钟南山院士就是其中之一。不过,钟南山院士吃的是脆鲩鱼,它是草鱼很相似,这种鱼的肉质紧实脆嫩,口感非常好,而且身上脂肪含量很少,所以有很多人都喜欢吃。

第二种:鲈鱼

鲈鱼是我国四大淡水鱼其中之一,它是一种生性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常以鱼虾为食。鲈鱼的肉质细嫩鲜香,营养丰盛,而且身上的鱼刺很少,所以深受大众喜爱。鲈鱼分为淡水鲈鱼和淡水鲈鱼,虽然这两种都有不同的优缺点,但是我个人觉得淡水鲈鱼口感更好。

第三种:鳜鱼

鳜鱼的学名叫做鳌花鱼,它还被称为桂鱼、鲈桂、季花鱼等。桂鱼是一种肉食性鱼类,它的肉质细嫩,刺少肉多,味道鲜美,是淡水鱼中佳品。唐朝诗人张志和在诗中称之为"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由此可以看出,鳜鱼多么令人喜爱。

第四种:翘嘴鱼

翘嘴鱼的学名叫做翘嘴红鲌,它还被称为白鱼、大白鱼、鯮鱼。翘嘴鱼通常生长在东北,它的体型较大,生性凶猛,是一种以浮游生物和水生昆虫为食的肉食性鱼类。翘嘴鱼的肉质洁白细嫩,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一种性价比非常高的鱼类。

以上这几种就是我总结出来的四种“金牌”淡水鱼,它们都是肉质细嫩,口感更佳,营养丰盛的淡水鱼,大家遇到了一定不要错过!

老司机浅谈立冬后,海水路亚石斑作钓的影响

桂山岛是珠海百岛当中唯一一个路亚标点众多,石斑之密,鱼体之大的岛,也是珠海开发海岛旅游的核心,同样其标点相对别的岛安全,也是近几年更多钓友爱好者常去的标点,每个晚上桂山岛连岛堤也是矶钓沉底人满为患,多年以来,不少桂山钓石斑的爱好者还是陆陆续续,层出不穷。不要小看桂山岛任何一位钓鱼人士,无论他的年龄还是装备都不能小瞧,因为他的曾经是我们无法超越的梦。接下来鄙人小谈海水路亚在桂山立冬之后的做钓心得和分享。

一,立冬之后天气变冷,水域温度还没有特别大的变化,相比夏天可能难钓,但是冬天的石斑咬口普遍都会比夏天的大,这个是常识,因为最后一波的石斑咬口就是为了潜到深水做冬眠,所以不能小觑,天气变冷,做钓石斑应该会选用深浅胖子,同时选择相对较深的结构区域做钓,以慢搜为主,远投之后,快速押饵入水,慢搜,这种慢搜指的是相当慢,保持饵在水底慢游并且是轻轻的磕碰到时候,遇到障碍以停顿2-3秒再搜,因为桂山岛更多区域是倾斜面的防波堤,或者一堆乱石,防止挂底和有效的控饵对手法的操控特别有讲究,所以这种手法技巧需要长时间的练习,一块好的结构通常会有一条相对大体积的石斑守候,中此斑之后,方圆5米不再出现石斑,因为石斑的领地意识特别强。深水区域是立冬之后的重点。接下来再谈黑鲷,石斑喜静,黑鲷喜动,潮水涨期间,有流水的地方如果遇好结构通常会遇到黑鲷,大的五六斤,小的也有3斤以上,黑鲷咬口清脆果断,如果知道是黑鲷口,不必着急扬杆,只待黑鲷拖动饵带动线传到杆尖,有一个力度带动杆子向外拉,此刻正是扬杆的绝佳时机。因黑鲷的上下都是布满的牙齿,很难刺穿,嘴角的两边很好刺中,所以说作钓黑鲷,30%的跑鱼率实属正常,更多的经验需要长期的作钓,三言两语难说清楚。曾经本人一晚10条鲷1条斑,也是跑了4口鲷。

二,水色对作钓的影响,人们常说,水清则无鱼,这句话一点都不假,立冬之后如果遇1米左右的水深能见度,通常难钓,这个时间必须要选择急流区域或者有结构的深水区域作钓,如果水色微混,通常作钓区域静等到当天潮水更大的时候作钓,此时此刻,大的石斑可能就从深水游过来,这里的水深要是盖过区域的2米以上才符合,再没有达到这个标准的时候,可以选择远处的黑鲷作钓,还有可能中到红鮋,8斤以上的红鮋力度快而猛,这就需求我们站位要相当之稳,这种体积的红油真会拉伤手臂拉伤腰,本团队已经有两人被大鱼拉伤,至今出钓每次还要擦活络油,如果水非常混且不是人为因素造成的,那么要小心了,此时的区域会藏有大斑,灯光注意,做钓小心翼翼,控饵精准,会有很大的机会中鱼。

三,月光对做钓的影响,月光对做钓是有很大的影响,防波堤上的作钓,夜间如果不需要灯光就是跳来跳去,此时的鱼口相对来说会比较低,尤其是黑鲷,警觉性会很高,如果遇好的结构和流水区域,再加上一点小浪,做钓黑鲷和红鮋也是有很大的机会上鱼,有山体避光的区域通常咬口的几率会大很多,两年多来的做钓,初一前后的鱼口就是要比十五前后的鱼口要多的多,也是因为月光的影响。不同月龄月亮的形状和亮度,对钓鱼活动有不同的影响,如遇夜间月光的日子,更佳的上鱼时间就是天黑前的两个小时,和天亮之后的两个小时。这段时间鱼口更佳,月光的影响本文讲的比较通俗,

四,通俗来说在一般情况下,刮3级以下的东北风、东风、东南风,不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都有利于钓鱼。如果是3级以上的风就必须要挑避风位,3级以上的风,有一些迎风标点的鱼由于风浪的影响,很难立足藏身,就是这个道理,但是也有4级的迎面风中大鱼,风浪对鱼的影响,也要看风浪的大小和鱼的体积,一条20级以上的斑,在4级风浪的影响下,潜伏鱼水深2米以下的地方,其实影响也不大,这里我们说的是一种概率事件。

因时间关系,今天就写到这里!

2019年11月16日晚7点30中山董

海鲈鱼与河鲈鱼的区别,记住这四个明显区别,以后别再买错了


河鲈鱼

鲈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北宋著名诗人范仲淹就曾用“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的诗句来赞扬鲈鱼的鲜美。

至今,鲈鱼仍然是大众追捧的美味,身价也在鱼类中比较昂贵的,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鲈鱼有海产和淡水产之别,更是分不清什么是海鲈鱼什么是河鲈鱼,那么,这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海鲈鱼

外形的区别

海鲈鱼的外形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之一是海鲈鱼体型较大且粗长,一般都是40厘米以上,最长的可达100厘米,重3至5斤,更大的可达30斤;第二是颜色呈黑色和白色两种,且鳞片粗糙,白鲈鱼背部有明显的黑色斑点,黑鲈鱼斑点不明显,第三,鱼嘴较尖,而且下颌比上颌长出很多,俗称“地包天”。

河鲈鱼体型较小呈纺锤状,鱼鳞细小光滑,体长只有十几厘米,最长的也只有60厘米,体重大多在1斤左右。身上没有黑斑点,上颌与下颌差别不大。

售卖方式区别

海鲈鱼因为是生活在海水中,捕获上岸后即死亡,所以,在市场上或超市里只能摆在冰块上售卖。而河鲈鱼因为是在淡水里养的,很适应淡水环境,捕捞后放在水箱里也能活下去。如果去买鲈鱼,只要看到超市里的鱼箱里游来游去的就是河鲈鱼,摆在冰块上不能动的就是海鲈鱼。

海鲈鱼

价格区别

一般来说海里产的鱼类要比淡水鱼类贵一些,鲈鱼也不例外,尽管超市里的冰鲜海鲈鱼,但是价格要比生鲜的河鲈鱼贵,如果是生鲜海鲈鱼,那价格更高达100多元一斤。河鲈鱼价格一般每斤在20元以下。当然,鲈鱼价格也是分区域,靠近海边的地区由于海产品丰富,河鲈鱼价格可能高于海鲈鱼。在内陆地区,海鲈鱼卖得比河鲈鱼贵。

口感区别

在一般人的认知中,都会觉得淡水鱼土腥味重,刺多肉质老,而海鱼口感好,刺少肉嫩。但是鲈鱼却相反,海鲈鱼的肉质比较“柴”,海腥味重,相对来说,河鲈鱼的肉质比较细嫩,吃到嘴里比较滑爽,鱼肉松散容易入味。

“白蕉海鲈”到底有何魅力和实力呢?

近期海鲈价格持续上涨,目前塘头报价12元/斤,为近3年同期更高价,未来海鲈价格或将突破13元/斤甚至14元/斤,那么这条鱼到底有何魅力和实力呢?

文|广东省海鲈协会

此“鲈鱼”非彼“鲈鱼”

近日,有报道称“高温致使致使鲈鱼损失惨重,花身、烂身死鱼暴发!”许多客户就认为是海鲈出现烂身的情况。那么报道中的鲈鱼是指海鲈吗?其实并不然。这里的鲈鱼主要是指淡水养殖的加州鲈鱼。

鲈鱼其中最常见的有四种,分别是七星鲈、四鳃鲈鱼、大口黑鲈、赤鲈。其中,海鲈鱼,泛指花鲈、分布于近海,及河口海水淡水交汇处;松江鲈鱼,也称四鳃鲈鱼,属于降海洄游鱼类,最为著名,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口黑鲈,也称加州鲈鱼,从美国引进的新品种。河鲈,也称赤鲈、五道黑,原产新疆北部地区。

每到6月份,受高温、雨水天气频发影响,存塘加州鲈出现花身、烂身现象。原因是加州鲈鱼是闭鳔鱼类,鳔不完整,耐低氧不耐高氧,这个时期降雨天气也是很多的,伴随着降雨搅动水体,造成水体变浑、水质变差;加上高温时期是鱼类生长的黄金阶段,投喂量会逐渐增加,这就造成了池塘中的饲料残饵和粪便的增多,导致水质恶化,引起蓝藻爆发,氨氮、亚盐超标,最终导致鱼体体质变弱,感染细菌出现烂身的情况。

近期笔者也走访了斗门白蕉海鲈主产区和周边辐射区,海鲈养殖仍然呈现着的朝气勃勃的生产场面,并未受到花身、烂身病的影响。

海鲈,包括花鲈、盲曹、欧洲舌齿鲈等,在行业内一般泛指花鲈,是名优特经济鱼种。2010年以来,每年我国海鲈养殖产量均超过10万吨,约为日本和韩国鲈鱼养殖产量总和,年总产值超过30亿元,稳居国内海水养殖鱼类之首,是目前最有市场开发价值的水产品种之一。

据估算,2020年珠海海鲈总产量约12-13万吨,约占全省产量的70%、全国产量的50%。在全国的养殖面积更大,产量更高占据了中国海鲈市场半壁江山。这里的海鲈到底有何魅力和实力呢?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白蕉海鲈”

珠海斗门位于咸淡水交接处,珠江出海口西岸,“五门”(金星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崖门)之水汇流入海处,淡水和海水清新充足,西江水贯穿全境,当地养殖户一直靠引西江水来养海鲈。每年冬春时节,是海鲈下苗的季节,而此时的西江恰逢咸潮来袭,河水有了一定的盐度,等到了春夏季节,西江水又变成了纯淡水,有着得天独厚的环境与资源,十分适宜咸淡水鱼类的生长。

珠海人工规模养殖海鲈是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据《珠海市斗门县渔业志(1991-2000)》记载,斗门区白蕉镇新沙村村民在省市水产养殖专家的引导下大胆试养海鲈,在经历了人工孵化海鲈幼苗,海水网箱养殖和淡水养殖两个阶段后获得成功,之后迅速扩大海鲈养殖面积,一跃成为全省更大的海鲈养殖示范村。白蕉镇出产的海鲈味道特别鲜美,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被流通商贩和本地的农民称为“白蕉海鲈”。

目前,白蕉海鲈已发展成为广东省特色水产品之一,是全国海鲈养殖主产区,斗门区白蕉镇已成为全国更大的海鲈养殖区域。是我国主要海水优质鱼类之一。千百年来大量海鲈就自然生活在珠海斗门一带。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培育出了享誉中外的精品水产白蕉海鲈。

白蕉海鲈是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的特产,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知名度。数据显示,斗门区白蕉海鲈养殖面积近3.3万亩,拥有知名水产养殖、深加工企业及水产销售专业合作社。白蕉海鲈目前销售市场已拓展到国内近20个一二线城市。近年来,斗门白蕉海鲈以“龙头企业+基地+渔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一二三产综合产值已过百亿元。目前,珠海海鲈养殖面积达3.3万亩,年产量12.64万吨,产值23.6亿元,加工厂18家,年加工约4万吨,白蕉海鲈已成为珠海农业支柱产业。

更爱吃、最深入民心的一道菜

白蕉海鲈肉实味美,质地鲜嫩、透明,入口嫩滑,清甜无腥味。人们喜爱海鲈,不仅爱它的肥美肉鲜,还有它的丰富的营养价值:鳃有止咳化痰之功效,肉有健脾益气之功效。

白蕉海鲈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体必需氨基酸、维生素以及钙、镁、锌、硒等营养元素,具有补肝肾、益脾胃、化痰止咳之效,对肝肾不足的人有很好的补益作用。怀孕和产后妇女吃白蕉海鲈是一种既健身补血、又不会造成营养过剩而导致肥胖的营养食物。在珠三角一带都有着吃海鲈的风俗习惯,一直有着“无鲈鱼不成宴”的说法。旧时价钱很贵,普通老百姓一般都吃不起,只有在生了小孩或动了手术的情况下,才舍得花钱去补一补。随着养殖面积的增加和产量的提高,白蕉海鲈也不再是少数人才能享用的奢侈品,如今已经走上了寻常百姓的餐桌,在喜庆婚宴、亲朋戚友相聚等场合更是离不开白蕉海鲈。尤其是到了秋冬的季节,本地人都把进食白蕉海鲈作为进补的极品。

白蕉海鲈肉厚刺少,质地鲜嫩、透明,入口嫩滑清甜,吃法多样化,可以用来做刺身,打火锅,鱼骨用来煲汤等,同时也是做寿司的极品。在白蕉还有一个传统的烹制 *** ,按常理,鱼通常是越新鲜越好吃,但具体到白蕉海鲈,冰鲜的鱼腥味并不重,而在烹制清蒸之前,先用盐度40度的咸水加冰水腌制一会,蒸出来的白蕉海鲈鲜美程度将不亚于任何海鲜,白蕉海鲈也成为了本地群众更爱吃、最深入民心的一道菜。自2008年起,珠海每年都会举办美食节,海鲈美食均为重中之重。

【关键字】:海鲈珠海斗门水产养殖

都是鲈鱼,淡水鲈鱼和海鲈鱼有啥区别?口感营养都不同,别买错了

都是鲈鱼,淡水鲈鱼和海鲈鱼有啥区别?口感营养都不同,别买错了

大家好,感谢阅读我分享的文章,这次我要和大家说的是:『 都是鲈鱼,淡水鲈鱼和海鲈鱼有啥区别?口感营养都不同,别买错了 !』

很多人都爱吃鲈鱼,它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最主要的是没有小刺。给孩子、老人吃鱼,最怕卡鱼刺了,而吃鲈鱼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鲈鱼的营养价值很高,属于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富含EPA和DHA,是淡水鱼中含量更高的,有助于大脑和神经的发育。

所以,我经常给孩子买鲈鱼吃。也许您不知道,鲈鱼有2种,即淡水鲈鱼、海鲈鱼,口感、营养都不一样,别买错了。

1、淡水鲈鱼

淡水鲈鱼是生活在淡水中的鲈鱼,比如江、河、湖等环境,适应能力强,能在淡水中生存,所以超市里的活鲈鱼都是淡水鲈鱼。

2、海鲈鱼

海鲈鱼是生活在海水中的鲈鱼,海水的盐度高,无法在淡水中生存,所以一般见不到活的海鲈鱼,都是冰鲜保存的。

那淡水鲈鱼和海鲈鱼有什么区别呢?

①体形

海鲈鱼要比淡水鲈鱼大一些,而且海鲈鱼鱼背上斑点是黑色的,而淡水鲈鱼是青色的。

②肉质

淡水鲈鱼是淡水鱼中肉质最嫩的鱼之一,腥味也比较小。而海鲈鱼有很大的海腥味,肉质也比较粗糙。

③营养

鲈鱼的营养价值都很高,但海鲈鱼和淡水鲈鱼相比,它的脂肪结构更优质,含有更多的不饱和脂肪酸,比如DHA和EPA。而且微量元素含量也更高,比如镁、锌、锰、碘等,所以说海鲈鱼的营养更高。

我们平时吃得最多的就是淡水鲈鱼了,买这种鲈鱼有哪些技巧呢?是不是越大越好呢?

养殖户说,淡水鲈鱼并不是越大越好,虽然肉很多,但口感并不好,因为比较大的鲈鱼生长周期长,肉质都长老了,口感比较柴。

多大的鲈鱼肉最嫩呢?养殖户说,1.3~1.5斤是更好的,肉质饱满鲜嫩,更好吃。

那怎么挑选鲈鱼呢?淡水鲈鱼是鲜活的,挑游得快的,活力十足,就比较新鲜。而海鲈鱼是冰鲜的,新不新鲜要看下面3点。

1、鱼眼

新鲜的鲈鱼,鱼眼清澈透亮,眼仁乌黑,如果发现鱼眼浑浊泛白,说明不新鲜了。

2、鱼鳞

鱼鳞起到保护作用,新鲜的鲈鱼鱼鳞坚硬、光亮。放了一段时间后,鱼鳞会变软,并失去光泽,甚至会脱落,都说明不新鲜了。

3、鱼鳃

鱼鳃是供鱼在水中呼吸的器官,活鱼有血液流动,所以颜色鲜红;而鱼死后,鱼鳃的颜色会变暗,时间越长越暗沉,买海鲈鱼时一定要看看鱼鳃。

海鲈鱼腥味较重,不适合清蒸,和大家分享一个好吃的做法——【香煎海鲈鱼】,又香又嫩。

准备冰鲜海鲈鱼、食盐、生姜、柠檬汁、味极鲜生抽。

之一步、将海鲈鱼洗干净、沥干水分。在鱼身两侧打一字花刀,先抹上一层柠檬汁,再抹上一些食盐、味极鲜生抽,生姜切丝,塞入鱼肚子里,腌制2小时。

第二步、平底锅里倒入适量油,油温烧至五成热,扔掉姜丝,把海鲈鱼放入锅中,小火慢煎,煎至两面金黄就可以了。

第三步、撒上自己喜欢的调料,开吃吧。

这篇文章对您有用吗?如果觉得有用,请大家给我点赞、评论、转发、关注,让更多的人都学到技巧,下次我会继续给大家分享有用的美食知识。

入秋后买海鲜,别忘挑5种“海鱼”,野生海鱼居多,肉质嫩还便宜

民间有句谚语道,入秋贴秋膘,一年并不沾”,说的是入秋后正是进补的好时节,多吃些富有营养的荤类食物,可以给秋冬季节打好基础。但是,贴秋膘也是有讲究的,在众多肉食中,鱼肉可以说是非常优质的“贴秋膘”食物。

秋风起,鱼肉肥,秋天是吃鱼的好时节。这个季节捕捞的鱼,肉质鲜嫩肥美,价格还便宜。入秋后买海鲜,别忘挑5种“海鱼”,野生海鱼居多,也是老渔民自己都爱吃的鱼。

下面,就跟大家分享这5种鱼以及它们适合的做法,简单易上手,色香味俱全,大人小孩都爱吃。

一、海鲈鱼

鲈鱼里有海水鲈鱼和淡水鲈鱼之分,前者主要生活在大海里,离开海水容易死亡,因此较难实现人工养殖,市面上售卖的主要以冰鲜海鲈鱼和冷冻海鲈鱼居多。入秋后的海鲈鱼属于摄食旺季,口感鲜美细嫩,好吃又有营养。

【推荐做法:盐煎海鲈鱼】

食材准备:海鲈鱼1条、食盐适量

1、海鲈鱼清理干净,沿着鱼骨上下各切一刀(参照芒果的切法),将中间的鱼骨头取出来,鱼肉展开压平,然后用厨房纸吸干表面的水分;

2、在鱼身上均匀抹上食盐,放入冰箱中冷藏腌制3个小时,然后取出来,热锅加油,油热后放鱼,先煎有鱼皮的那一面,小火煎至两面都成金黄色后,即可出锅,这种做法用到的调料只有盐,能充分吃到原汁原味的鱼肉。

二、银鲳鱼

鲳鱼里有金鲳鱼和银鲳鱼之分,金鲳鱼已经实现了规模化养殖,以养殖鱼居多,银鲳鱼人工养殖难度很大,主要以野生海鱼居多。对此,民间还有这么一个说法,“宁吃1斤银鲳鱼,不吃1斤金鲳鱼”。银鲳鱼的肉质细嫩,鱼刺较少,要比金鲳鱼好吃。

【推荐做法:清蒸银鲳鱼】

食材准备:银鲳鱼1斤、蒸鱼豉油2勺

1、将银鲳鱼清理干净,这一步也可以让鱼贩子帮忙完成,回家洗净后,在鱼身上划几刀,然后待蒸锅中水开后,将鱼放入蒸锅中;

2、中火隔水蒸5分钟后,可以开盖看下鱼肉是否熟了,然后就可以关火取出来了,出锅后的银鲳鱼,在表面淋上2勺蒸鱼豉油,即可开吃。

三、海黄鱼

海黄鱼,又叫六线鱼,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黄海和渤海一带,和黄花鱼是完全不同的两类鱼。秋天是海黄鱼的产卵期,这个时候的鱼个头较大,口感也非常好。在我国辽宁一带,六线鱼氽汤,是经常出现在宴席上的一道名菜。

【推荐做法:香煎海黄鱼】

食材准备:小一些的海黄鱼5条、料酒1勺、食盐适量

1、海黄鱼清理干净,去掉鱼鳞、鱼鳃和内脏,加1勺料酒抹匀腌制15分钟,再用厨房纸擦干表面的水分;

2、热锅加油,锅中油烧至开始冒泡泡后,放入海黄鱼,小火煎至一面成形,鱼皮变金黄色后,再翻过来煎另外一面,煎至两面都变金黄色后,加适量食盐调味即可。

四、秋刀鱼

秋刀鱼,是经常出现在各种烧烤摊上的一类鱼,因其外形修长像刀状,主要的产季在秋天,就有了“秋刀”这个名字。秋刀鱼味道鲜美,价格便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吃的时候滴上青桔汁,那口感真叫一个绝。

【推荐做法:烤秋刀鱼】

食材准备:秋刀鱼1条、柠檬半个、小青桔1个、米醋适量

1、秋刀鱼去除内脏后清洗干净,用厨房纸擦干表面的水分,放入烤盘中,鱼身表面都抹上米醋,再放上几片柠檬;

2、将鱼放入烤箱中,230度上下火,两面各烤7分钟即可,出炉后,在鱼肉上挤点青桔汁,秋刀鱼本身就带有咸味,因此无需再额外放盐。

五、带鱼

入秋后,也是吃带鱼的好时节。带鱼,和大黄鱼、小黄鱼、乌贼一起并称为中国四大海产,也是最常见的海鱼之一。带鱼较难实现人工养殖,因此我们平时吃的带鱼,基本都是深海捕捞的。带鱼中富含卵磷脂和不饱和脂肪酸,也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鱼类。

【推荐做法:红烧带鱼】

食材准备:带鱼1条、大蒜3瓣、生姜1小块、小葱1根、生粉适量、料酒1勺、生抽2勺、老抽半勺

1、带鱼清理干净,背部的刺记得用剪刀剪掉,洗净后用厨房纸吸干表面的水分,切段备用,表面抹上薄薄一层生粉;生姜切薄片,大蒜和小葱切末;

2、热锅加油,放姜蒜炒香,再放入带鱼,小火煎至一面变金黄色后,翻过来再煎另外一面,直至煎到两面都成金黄色后,加1勺料酒、2勺生抽、半勺老抽;

3、翻炒上色后加2勺清水,煮2分钟后,再转大火收汁即可,出锅后表面撒点葱花做点缀。

用大白话聊美食,我是懒喵,喜欢美食的朋友,随手点个关注噢~

抗寒“妈妈”配个大“爸爸”!肉质好生长快,云龙石斑鱼可真不一“斑”

半岛记者 张婧 毛梓权

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的石斑鱼作为海鲜餐桌上的高档品,曾因繁殖成活率较低和较高的鱼苗畸形率不能满足逐渐增长的市场需求。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田永胜带领课题组经过十年的准备工作和攻关阶段,利用 *** 冷冻技术对两种石斑鱼进行杂交,得到了一种生长快、成活率高、适应性强的新品种——“云龙石斑鱼”,并获得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颁发的2019年水产新品种证书。

海水石斑鱼和淡水石斑鱼图片,海水石斑鱼和淡水石斑鱼的区别-第1张图片-

云龙石斑鱼

>>>难题

鱼苗成活率低难满足市场

石斑鱼是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热带海域的大型鱼类,有180多种。目前在我国分布的有记载的石斑鱼为60多种,主要生活在东海和南海,是重要的海水养殖名贵品种。石斑鱼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据统计,2018年石斑鱼海水捕捞量大概为10万吨,而养殖产量则达到16万吨左右,在我国的海水养殖鱼里排名第三位,对海水鱼产业具有比较大的贡献。

石斑鱼最早在我国开始养殖,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一开始的养殖产量很低,只有几万吨。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人们对高档名贵鱼类需求量的增加,再加上国内水产养殖技术不断地发展,这一名贵鱼类品种的养殖从我国南方扩展到北方,苗种需求量上亿尾。

“随着石斑鱼养殖产业的迅速发展,市场对生长快、健康优质鱼苗的需求量逐年增大。然而,由于国内外对于石斑鱼的育种研究相对滞后,种质更新难以保障,近亲繁殖现象普遍,所以导致石斑鱼种质资源退化,石斑鱼苗种生长慢、成活率低、畸形率高、疾病频发等现象普遍存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田永胜告诉记者:“比如云纹石斑鱼苗成活率仅20%~30%,畸形率高达70%以上,其他石斑鱼种也存在着类似的现象。所以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对苗种的需求量。”

云龙石斑鱼的父本鞍带石斑鱼

云龙石斑鱼的母本云纹石斑鱼

>>>杂交

抗寒“妈妈”配个大“爸爸”

“随着产业的发展,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怎么样来提高苗种的繁育成活率;另外怎么样来提高它的生长速度,来满足养殖业的需求。”田永胜研究员告诉记者,从2004年开始,黄海水产研究所就联合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以及中山大学福建水产研究所等单位进行合作,展开了一个云纹石斑鱼和鞍带石斑鱼的杂交育种研究的准备工作。从前期的技术储备、 *** 冷冻保存技术研究、种鱼的培育再到人工繁殖技术难点的突破。2010年开始进行技术攻关,并于2014年培育出之一条杂交云龙石斑鱼,再到获得国家原良种委员会的认证,培育过程相当漫长。

“云纹石斑鱼是我们杂交的母本,主要分布在福建沿海,是我国生长环境最北的石斑鱼品种,耐低温。这个鱼的苗种成活率特别低,因为它的纯种的苗种畸形率特别高,病害比较多,所以在养殖中没有什么优势。但是它有一个优点,它的肉质特别好,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较高。”田永胜介绍说:“作为父本的鞍带石斑鱼是个相当大型的鱼类,主要分布在热带海域,比如我国的南海。但它的苗种培育技术很困难,目前市场上鞍带石斑鱼这个苗种,全国的养殖大概只有十万尾左右,数量很少。苗种繁育技术相当低,但生长速度特别快,它更大能长到400斤。”

一个分布在南海,一个分布在东海,这两种鱼原本是不会相遇的。为此,田永胜带领课题组研究鞍带石斑鱼的 *** 冷冻保存技术。把鞍带石斑鱼的 *** 保存起来,并建立了一个石斑鱼 *** 冷冻库。在 *** 冷冻库技术的基础上,在云纹石斑鱼的繁殖季节,利用云纹石斑鱼的卵和鞍带石斑鱼的冷冻 *** 进行杂交。

>>>成果

肉质鲜嫩当年能长到两斤

据田永胜介绍云龙石斑鱼 *** 了父本和母本的优点:肉质像母本云纹石斑鱼一样好;生长适应范围相对比较广,可以适应9℃~35℃的水温,在北方和南方都适宜养殖;同时继承了父本鞍带石斑鱼生长快的特点,当年可以长到700克~1200多克,当年就能上市。

“经过试养,云龙石斑鱼适合于我国北方工厂化流水、循环水养殖,冬季在14℃不停止摄食和生长,同时适合于在南方工厂化流水、高位水池和网箱养殖,对于环境的适应性强,夏季在32℃水温下生长良好。同时,对于养殖设施不需要进行进一步改造,可以利用现有养殖设施直接进行养殖,节省成本。”田永胜说道。

田永胜说,一方面他们会在技术上要向社会推广怎么来繁育这种鱼;另一方面要在养殖技术、养殖环境、还有饵料这些方面不断提高养殖户的养殖技术,在技术上进行不断地推广,才能够提高整个社会的产量。目前云龙石斑鱼还是比较贵,以后如果能推广到更多的地方进行养殖,产量逐渐提高的话它的价钱就会逐渐下降,这样就能逐渐满足普通老百姓的消费需求,让云龙石斑鱼游上更多百姓的餐桌。

>>>效益

种苗已推广日韩形成产业

现在云龙石斑鱼已经得到了国内养殖户的认可,它的经济效益还是很明显的,每公斤的批发价格在80元~90元,在石斑鱼里面属于一个中档消费品。

“云龙石斑鱼对于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效益就更显著了。过去石斑鱼主要是在南方养殖,通过我们新品种的培育,给北方的养殖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新品种。”田永胜告诉记者,现在云龙石斑鱼在南方和北方都展开了大量的推广养殖,包括山东、天津、河北、辽宁、福建、广东、海南和广西都有大量养殖。据统计,2019年全国云龙石斑鱼卵的推广量大概在1000公斤左右。

据田永胜介绍:“现在云龙石斑鱼不仅在国内有养殖,我们已经把它推广到日本和韩国,国外已经有了养殖量。而且因为他们主要是以吃生鱼片为主,消费市场上比较喜欢个体较大的石斑鱼,这个鱼正好生长比较快,符合他们的消费需求,现在已经形成了向国外出口的产业。”

>>>展望

“石斑大战”有望后来居上

作为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资源,石斑鱼是工厂化和深远海网箱养殖的优选品种,对于改善我国南北方鱼类养殖产业结构、提质增效、新旧动能转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鱼类养殖业面临品种更新、产业结构调控的挑战,云龙石斑鱼这一新品种的培育成功可为我国南北方石斑鱼养殖提供一个优选品种,进一步拓展石斑鱼的养殖产业空间。目前,云龙石斑鱼苗种供不应求。实践证明,云龙石斑鱼生长快、耐低温、肉质细腻鲜美,是一个难得的优良养殖品种。

到目前为止,可进行人工培育的石斑鱼品种已有十几种,石斑鱼养殖主要集中在福建海域。莱州明波水产目前可培育九种石斑鱼苗种,主要售往南方地区,其中云龙斑、珍珠龙胆和鼠龙斑为主要品种。在人工养殖方面,珍珠龙胆石斑鱼和青斑是目前南方地区养殖最多的品种,随着新品种的逐步推广,云龙石斑鱼将会逐步打开市场,在石斑鱼养殖市场里占据一席之地。

这5种深海的石斑鱼,市场上最为常见,价格也相对比较便宜

石斑鱼属、喙鲈属,在西太平洋、印度洋和红海均有分布,自然栖息地为沿岸岛屿附近的岩礁、砂砾、珊瑚礁底质的海区。石斑鱼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鱼,有种说法“品尝了石斑鱼、天下鱼皆休矣”,也被港澳地区推为中国四大名鱼之一。

石斑鱼是凶猛的肉食性鱼类,捕食时它们会张开大口,利用海水的负压产生吸力,瞬间整个吞噬,它们会利用咽喉里的牙板磨碎猎物。成鱼不集群,属于典型暖水性近海礁栖鱼类。因其身上遍布如石头一样美丽的花纹斑驳陆离,故得名石斑鱼。石斑鱼具有性转换特征,首次性成熟时基本系雌性,几年后再转换成雄性(性转化年龄随种类而异)。


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石斑鱼!


斜带石斑鱼


俗名为青斑,头和身体的背部呈棕褐色,腹部底纹呈白色;无数橙褐色或红褐色的小点分布于头、身体和鳍条的中部。体表有5条不规则的、间断的、向腹部分叉的斜带,头部上方出现一斜带和一黑斑,眼前方和下方可看到斜带;当暴露于空气中时橙色的点变为褐色。其生长适宜水温16~32℃,最适宜水温20~29℃;随着温度的上升,摄食明显增加。斜带石斑鱼生长速度远高于赤点石斑和青点石斑鱼,体色艳丽,耗氧率低,同化能高,排废少,转化率高,市场价格稳定,越来越受消费者和养殖户的青睐。

青石斑鱼


俗名为鲈猫,是暖水性近海底层名贵鱼类,鱼体呈长椭圆形,稍侧扁,一般体长15~20cm,体重350~750g,鱼鳍均为灰褐色,全身均散布橙黄色斑点,体侧有5条暗褐色横带,1带2带紧密相连,3和4带位于背鳍与臀鳍鳍条之间,5带位于尾柄上,广泛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常年可捕获。青石斑鱼肉质肥美鲜嫩,生长快,抗逆性强,目前我国出产的青石斑除在国内新鲜销外主要供出口,不仅畅销而且售价甚高,已成为一项创汇渔业。

赤点石斑鱼

俗名红斑,呈红褐色或棕褐色,头和背部颜色较深,腹部较浅。其体侧无纵带和横带,头部及体表密布橙红色斑点;背鳍最后数棘下方有一大型黑斑,其余各鳍棕褐色无显著斑点。尾鳍圆形,上半部黄色,下半部褐色,因鱼身具有象征中国文化的吉祥红色,红斑是中式喜宴中颇受欢迎的高价位石斑鱼;在日本濑户地区有“梦幻之鱼”的美称,香港筵席上“清蒸海红斑”为名菜佳肴。赤点石斑生长水温适应范围15-32℃,适宜的生长水温为22-28℃。长期以来,赤点石斑鱼养殖所需苗种主要依靠天然采捕,高经济价值导致的过度捕鱼令赤点石斑鱼数量大减,除了捕捉赤点石斑鱼令其数量直接大减外,过度捕鱼令赤点石斑鱼的食物减少。

鞍带石斑鱼


俗名为龙胆石斑,是石斑鱼类中体型更大者,可谓大哥大和巨无霸,故也被称为“石斑之王”。据史料记载,目前发现更大的龙胆2.7m长,600kg重,在澳洲昆士兰,鞍带石斑被认为是更具代表性的海洋生物之一。鞍带石斑鱼通常居住在沿珊瑚礁区的洞穴或岩缝中,以小鲨鱼及小海龟等数种海洋生物为食。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西起非洲东岸、红海,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西北部。台湾东北部海域有产。


棕点石斑鱼

俗名为老虎斑,棕点石斑也称褐点石斑,身体黄色至浅褐色,以金黄色最靓。其眼后方脑部凹陷,口大具发达的辅上颌骨;上下颌前端具少数大犬牙,两侧牙细尖,可向内倒伏似虎口,因此叫老虎斑。其身体两侧各有五块不规则的深褐色斑纹垂直排列,全身布满密集的细小褐色斑点,在斑纹上的斑点颜色较深,尾柄的后半部有黑色鞍形小斑纹。棕点石斑较适宜的生长水温为25-32℃,生命力强易于包装运输。老虎斑肉质鲜美,口感优于青斑,市场价格是青斑的二倍以上。

“逆向入侵”红鱼走红,被美国人吃到濒危的红鱼,却在中国泛滥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的改变,世界各国贸易往来频繁,外来物种入侵事件早已变得屡见不鲜。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外来物种入侵数量呈上升趋势,也是成为世界遭受外来物种入侵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新的物种群在我国泛滥成灾,不仅危及了我国生物多样性,就连生态环境的安全也受到极为严重的影响。

美国餐桌常客"红鱼"—被吃到濒临灭绝

美国红鱼又称为"红鼓鱼、斑点芦苇等",整个红鱼的外观与鲈鱼非常相似,体型呈纺缍形,鱼的腹部是微红色,头背部由背鳍起点至吻端有一暗色斜带;幼鱼时,尾柄上有鞍状斑。红鱼主要分布在美国大西洋一带,是肉食性杂食鱼,能适应多种饲料。与其他鱼类相比,红鱼的更大不同之处是抗病能力强,生长快速,存活率高,不管多么恶劣的生态环境,只要有水的地方就会有红鱼。红鱼味道鲜美,食用口感比较可口,没有什么刺,肉质比较肥厚,也有着丰富的蛋白质,再加上红鱼的脂肪含量比较低,深受国外友人的喜爱,尤其是在美国餐桌上,红鱼更是一种常见的食材。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红鱼因为“味道鲜美”在美国开始走红,美国人对红鱼的喜爱程度达到了痴迷的地步,有的美国小镇居民几乎是顿顿离不开红鱼,在他们眼中这种红鱼价格低廉,营养价值高,深受喜欢。在短短的十年中,红鱼在美国被吃到了濒临灭绝的状态,在对红鱼烹饪过程中,美国人有多种做法,不管是烧烤方式,还是烟熏方式,红鱼在美国是非常受热捧的,由于市场需求量大,慢慢的在美国野生红鱼遭到了过度捕捞,数量出现了急剧下降。

据美国相关垂钓者介绍说:“在佛罗里达州,不管是垂钓还是捕捞,都让红鱼陷入了濒临灭绝的窘境。如今想要钓到野生红鱼,会非常难。”眼看着红鱼就要走向灭亡的道路,佛罗里达州 *** 开始发布相关政策,拒绝过度捕捞,每个人只限捕捞一条,而且只允许捕捞体长在46~68公分范围内的红鱼。可即便如此,美国的红鱼数量依旧在减少,很多商家开始不断进行人工养殖,在一定程度上暂时缓解了美国红鱼的野生资源难题。

中国人的噩梦:美国红鱼逆向入侵,在本土泛滥成灾

中国国土辽阔,生物资源丰富,近年来确实经常饱受外来物种入侵的影响,但与之相比,美国更受生物入侵的折磨,比如亚洲野猪、亚洲鲤鱼、缅甸蟒、风滚草等,但曾经在美国走红甚至是濒临灭绝的红鱼竟然“逆向入侵”在中国泛滥成灾?有网友不禁会问道:“为何美国红鱼会在中国泛滥成灾呢?”

1、人工水产养殖红鱼技术的引进

自从美国开始培育人工养殖红鱼后,这种物种开始进入了水产养殖的高速快车列道中,世界各国纷纷引进红鱼优良品种,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我国台湾也加入到了红鱼人工养殖的队伍中,此后在海南和福建等地区都开始出现了大规模养殖红鱼。就这样渐渐地,美国红鱼开始适应了我国的生态环境,并且进入了长期“居住”的状态,还成为了重要养殖水产品品种。与其他鱼类相比,红鱼不仅生长速度快,繁殖速度也很快,进入九十年代后,红鱼开始大量上市,出现在了人们的餐桌中。

随着养殖户越来越多,红鱼的产量也位于前列,这种活跃的生态物种一旦遇到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是极易容易发生“越狱逃走”情况,所以红鱼“越狱”也是在所难免,然而一旦进入河流等地,红鱼的数量会越来越多。因为它适应生态环境能力极强,不管是在海水、淡水,还是在半咸水环境中都最能够正常生长,不管什么样的水资源,对红鱼来说都有很好的适应性。

2、受传统思想影响,人工放生红鱼,祈福寓意颇深

对于部分中国人来说,尤其是长期从事生意者,受到传统思想影响,非常注重“放生”,对于放生一事拥有一种强烈的执著信念,而且还觉得放生的动物越是水产的,就越有灵性,放生行为也就越有功德,祈福灵验。每天各种放生戏码轮番上演,放生的动物也是五花八门,从鱼籽到草鱼,从泥鳅到草龟,从毒蛇到食人鱼。世界万物,皆可放生。而红鱼,也是其中放生的一种生物。曾经 *** 相关媒体发布了一条这样的新闻:在2015年6月份,20多位神秘人士在胶南市积米崖码头放生了大约一万条美国红鱼,海面上万鱼争游,还不时有鱼跃出水面,引来数百名市民观看。

从目前来看,红鱼在中国泛滥成灾跟这种放生行为有直接关系,随着放生红鱼形式推陈出新,从以往固定地点放生,到打“放生游击战”,越来越多人都开始加入到放生的队伍中,似乎在这些放生者心目中已经形成一套神化理论,他们把自己放生的动物都在心底里供奉为仙,受到迷信思想作祟,红鱼在我国泛滥形势严峻。从相关调查数据研究来看,从2004年到2006年我国渔民捕获美国红鱼就已经超过上万公斤,如今红鱼已经适应了野生环境,大量的繁殖,从人工养殖红鱼变成了野生美国红鱼。

除了美国红鱼,还有哪些水产品物种入侵我国?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引进国外鱼类品种达到了 ***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从国外引进的鱼类已有65种以上,其中鲤科鱼类有8种。除了美国红鱼在我国出现了泛滥的情况,还有产自北美的雀鳝鱼也在我国出现了泛滥的情况,雀鳝鱼它是一种大型的凶猛淡水鱼类,会攻击其他鱼类,并以其它鱼类为食,和食人鲳并称为“水中杀手”,对水资源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此外,清道夫对我国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在南方地区,清道夫泛滥成灾,它是一种杂食性鱼类,主要饲养于水族箱中用来清洁青苔、藻类、底栖动物和水中的垃圾。但这种鱼如果大量繁殖,会吞噬其他鱼卵,导致其它鱼的灭绝。目前在我国清道夫还没有天敌,一旦出现在自然水域,很容易导致本地原生鱼类灭绝。

在众多入侵水产品物种中,还有一类鱼外观上长得极像鲫鱼,但它并不是鲫鱼而是绿太阳鱼,它具有极强的侵入性,属于暖水性鱼类。随着气候变暖,该鱼已经在美国山区冷水溪流中逐渐蔓延。绿太阳鱼喜在缓水、有沙砾的地区产卵,这种鱼最可怕之处是会吃掉其他鱼卵及小鱼仔,不管是成年的绿太阳鱼,还是幼仔,都会对其他鱼种构成极大的威胁。

水产品物种入侵泛滥成灾,对我国能够造成什么样的危害?

1、本土物种灭绝

随着各国贸易往来频繁加剧,如今物种打破局域生态界限,泛滥成灾已经是一种必然趋势。外来入侵物种具有生态适应能力强,繁殖能力强,传播能力强等特点,随着外来物种大量繁殖,数量加剧后,本土生物多样性会逐渐丧失,物种入侵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让本土物种出现了灭绝的情况。打个比方,清道夫原本作为垃圾鱼引入我国,没想到这种物种即便在恶劣的水里也能够活得莺歌燕舞,不断壮大自己的族群,最后泛滥成灾。清道夫破坏力非常强,不仅啃食水草和藻类,而且连其它水生动物产在这些地方的卵也不放过,长此以往,就容易导致其他鱼类物种出现灭绝的危险。

2、影响自然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美国红鱼入侵彻底打破了我国原有生态系统物种结构的平衡,它的入侵是难以控制的。此外其他鱼类品种的入侵,也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性,比如太湖新银鱼的引入,导致浮游动物不断锐减,湖内水草面积大量消失,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3、造成区域性病菌侵入

在外国水产品鱼类入侵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另外一个严峻问题,那就是这些入侵的鱼类自身携带的病菌也会随之入侵,造成我国本土更多生物受到影响。比如我国最常见的草鱼出血病是危害严重传染性疾病,从2.5-15厘米大小的草鱼都可发病,有时二年以上的大草鱼也患病,这种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都是区域性病虫害,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由于水产品鱼类入侵引起的。

外来物种入侵不仅对水产养殖业、农业造成直接影响,也让城市生态环境深受其害。对于外来生物入侵问题,我们应坚持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原则,重点在前瞻性和预防性上下工夫,这样有利于防患于未然。在物种入侵这件事中,我们千万不要当帮凶,盲目地选择放生,忘了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标签: 石斑鱼 淡水 海水 区别 图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