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出现后控制好血糖,疾病带来的影响才能减轻,而在调节血糖时不是说说而已,关键是付诸行动,能找对 *** 多方面入手,自然效果看得见。不过,糖尿病患者不单纯要服用药物,还应该在饮食这方面掌握技巧,如果随意饮食,就算按时注射胰岛素,规范使用降糖药,效果也不理想。
血糖要稳定不上升,饮食需注意什么?
1、滴酒不沾
调节血糖应该掌握 *** ,在饮食这方面做到滴酒不沾。
生活中许多人都有喝酒的行为,但已经慢性疾病入侵,不只是指标不稳定给血管带来伤害,还会影响多器官功能,酒精是致癌物质,经常酗酒对身体不友好,成为多种疾病催化剂,疾病影响,又有酒精带来伤害,影响加倍,身体很难承受。需要去了解喝酒的弊端,并约束自己坚决做到滴酒不沾。
2、远离高热量食物
不要过度控制饮食,关键是基本营养需求满足,能量不要过多提供,远离那些高热量的食物,才是血糖保持平稳的关键。许多人存在误区,觉得自己少吃点血糖就不会上升,但长时间过度控制,能量和营养缺乏,会降低抵抗力带来其他新的疾病。
应该了解每天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和营养是什么,尽量满足需求,但不要总吃高脂肪,高糖食物获取过多能量。
3、放慢吃饭速度
在吃饭过程中放慢速度,以细嚼慢咽态度面对每一顿饭,可以发现自己血糖平稳些。
因为大多数有糖尿病带来困扰的人,最害怕餐后血糖高,但无奈吃了东西提供能量,血糖波动是常有结果,但只要在吃饭过程中细节注意,细嚼慢咽,充分咀嚼食物,除了不会吃太饱,也能减轻胃部消化压力,还不会短时间内能量提供过多让血糖飙升,食物缓慢提供且消化,有胰岛素发挥作用,指标才能稳定些。
4、补充膳食纤维
适当补充膳食纤维可以增加饱腹感,没有过多精细类食物提供丰富能量,控制体重外稳定血糖。有的人长时间采取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的饮食行为,血糖很难控制,还会影响消化系统健康。
正确做法是选择纤维素含量丰富的食物,除了促进肠道蠕动,加速粪便排泄,还能减少身体对胆固醇,糖分吸收,把不需要的物质及时代谢。
5、饭后不要额外吃其他食物
建议糖尿病人群饭后不要额外吃其他食物,无论是甜点,水果都远离,因为已经从正餐吃了食物,提供的能量和营养多,餐后还额外吃这些东西,无形中提供的热量多,没有及时消耗利用,本身胰岛功能降低,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有波动的风险。
血糖高什么水果都不能吃?这几种其实可以放心吃!血糖高的人需要控制饮食,特别是对于水果的选择更加谨慎。然而,并不是所有水果都是血糖高者的禁忌。下面将介绍几种适合高血糖患者食用的水果,帮助大家放心地享受水果的美味!
血糖高者为何要注意水果的选择
医生之所以建议血糖高的人控制饮食,主要是因为他们体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的作用受到阻碍。胰岛素是控制血糖水平的重要激素,能够帮助身体将血糖转化成能量。如果血糖高者不注意水果的选择,导致糖分摄入超标,会升高血糖,增加胰岛素的需求,进而加重病情。
血糖高者可以放心食用的水果主要为低糖水果,具体如下:
1、雪莲果
雪莲果是一种糖含量较低的水果,含糖量大约在5%左右。因此,糖尿病患者可考虑吃雪莲果。雪莲果还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控制血糖和改善便秘。
2、樱桃
樱桃的含糖量相对于其他水果来说较低,每100克樱桃的含糖量约为12克左右,属于低糖水果。研究表明,合理摄入樱桃有利于降低血糖和血脂水平,对于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一定的帮助。
3、木瓜
血糖高者可以吃木瓜。木瓜作为低糖水果,每100克的新鲜木瓜只含有7克的糖,升糖指数也较低,并且纤维素含量还高,有助于减缓消化速度,控制血糖水平。此外,木瓜含有的多种抗氧化物质可帮助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4、柚子
柚子含糖量在11%到13%之间,属于一种低糖水果。柚子富含纤维素、维生素C、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可以增加肠胃蠕动、改善便秘、降低血糖和血脂水平。所以,适合血糖高者吃。
5、番石榴
番石榴属于低糖水果,含糖量相对较低,不会引起血糖剧烈波动。另外,番石榴富含纤维素,可以延缓食物消化吸收的速度,有助于控制血糖上升的幅度。石榴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具有抗氧化和降低炎症的作用,有益于血管健康和糖代谢。因此,血糖高者可考虑吃番石榴。
虽然上述水果对血糖高者较为友好,但仍需注意适量食用
1、控制食用份量
每次食用水果的份量宜控制在一小碟或者半个水果的量,避免过量摄入。
2、搭配其他食物一起食用
吃水果的时候,搭配富含健康脂肪和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可以减缓血糖的上升速度。
3、配合饮食计划
血糖高者应该根据医生或者营养师的建议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并在其中适量添加水果。
4、注意食用时间
更好将水果作为正餐或者沙拉的一部分食用,避免空腹或者夜宵时摄入过多的糖分。
与之相对的高糖水果,如香蕉、芒果、荔枝、车厘子、龙眼、柿子、提子、葡萄、火龙果等,即使再爱,也不建议血糖高者选择,否则可能会导致血糖控制不佳,加重病情,甚至引起糖尿病并发症。
除了水果外,积极就医并按医嘱进行专科治疗也非常重要。比如,血糖水平过高时,尽早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糖药物,同时配合良好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适当运动等来控制血糖。注意避免擅自用药,以防带来不必要的副反应!
血糖升高后,身体会有5种明显症状,别忽视现在生活节奏愈来愈快,不少人忽略了对自身健康的关注。而血糖升高是如今较为常见的健康问题,如果不留意并及时采取措施,可能会引发许多严重的并发症,对生命健康造成威胁。
当血糖升高后,身体会有以下5种明显症状,希望大家能重视或者关注起来!
1、多尿
血糖升高会导致肾脏滤过负荷增加,使尿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变多。而肾脏试图通过频繁排尿方式来排除多余的葡萄糖,所以通常表现为尿液量增加,尤其是出现夜间频繁起夜排尿的情况时,要高度警惕血糖升高的问题。
2、口渴
多尿是血糖升高的典型症状之一,正是由于多尿的存在,会因为体内丢失大量的水分而感到口渴。尽管喝很多水,此种口渴感仍然存在,主要考虑与高血糖水平使血液浓缩,增加了口渴的感觉相关。
3、饥饿感
由于细胞没办法将血液中的葡萄糖给利用起来,所以身体会感到能量不足,致使食欲增加。尽管已经进食,但仍然会感到饥饿。
4、感觉疲劳
血糖异常升高,使机体无法充分有效地利用葡萄糖,为机体提供能量,会导致身体易感疲倦或者虚弱等。疲劳感可能会持续并对日常生活造成不同程度地影响。
5、视力模糊
血糖升高会引起水分流失,眼睛组织也不例外,继而可能出现暂时性视力模糊或者难以专注的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引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眼部疾病。
面对上述由血糖升高引发的症状,应该如何预防和处理呢?
1、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是关键
血糖升高和饮食结构有一定的关系。建议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减少吸收过多的葡萄糖,从而进一步增加血糖水平。适量多吃些富含膳食纤维、各种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以及全谷物类的食物。
2、坚持适度的运动
适度进行运动并坚持下去,可以帮助控制体重,调节、控制平稳血糖水平。常见的有氧运动包括散步、跑步、游泳、打球、骑自行车等,运动过程中,有助于身体对葡萄糖的更好利用。
3、积极监测血糖水平,以及早发现问题
出现疑似血糖升高的症状时,建议积极来医院检测血糖水平,若已经被诊断为糖尿病或者本身存在糖尿病家族史,前者除了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化治疗外,还应遵医嘱定期来医院监测血糖变化;后者更应该密切关注、监测血糖水平,以便于及早发现和控制血糖升高的情况。同时,定期做好全面体检工作也能帮助发现其他与血糖升高相关的并发症。
合理使用降血糖药物是改善血糖升高问题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遵循上述饮食和运动方面的建议,可以更好地平稳血糖、维持健康。切忌擅自用药,带来不必要的副作用。
糖尿病患者日常饮食禁忌很多糖友都比较关心日常饮食问题,怎么吃、吃什么才能稳定血糖,今天就给大家说说糖尿病患者日常饮食应该注意哪些,记不住的朋友记得收藏起来。
1. 高糖食品:糖果、蜜饯、蛋糕、甜点等高糖食品会使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应尽量避免或限制食用。
2. 高脂食品:过多的高脂食品会增加体内脂肪含量,导致胰岛素抵抗,加重糖尿病病情,应尽量避免食用。
3. 高盐食品:高盐食品会增加血压,对糖尿病患者的心脏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应限制食用。
4. 饮料:含糖饮料、果汁等都含有大量的糖分,容易导致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应尽量避免或限制饮用。
5. 白面包、白米饭等高GI食品:这些食品的GI值较高,容易导致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应尽量选择低GI值的食品。
6. 酒精:酒精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容易导致血糖升高或降低,糖尿病患者应尽量避免饮酒。
7. 食用过多:糖尿病患者应控制饮食量,避免食用过多,以免导致血糖升高。
我是中医刘红亮医生,如果你还有血糖的问题,可以和我说说你的情况,或许我能帮到你。
健康科普:糖尿病患者饮食需注意事项!近几年来,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一直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重视。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其综合治疗的基础,它的意义在于能够保持健康的体重,维持营养均衡,控制血糖。本文就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来进行科普,帮助糖尿病患者掌握正确的饮食 *** 。
健康饮食好习惯
1.合理膳食,均衡营养
每日应摄入谷薯类、菜果类、肉蛋类、乳豆类和油脂类食物。应该做到粗细搭配、荤素搭配。一般每天主食量控制在200~250克。
2.定时定量
控制每日的总能量摄入,少食多餐,减少餐后血糖大幅升高和低血糖的发生,晚上睡前1小时加餐,可有效防止夜间低血糖发生。
3.适量蛋白质
无合并其他疾病(如高尿酸血症、慢性肾病等)时,可选用豆制品代替部分肉类。选择肉类时,以白肉(禽类、海产品)为优,其次为精瘦猪肉、牛肉、羊肉,尽量不选择肥肉,肉汁,肉汤等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乳制品选择时,高脂血症患者尽量选择脱脂或低脂牛奶或其他乳制品。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鸡蛋摄入量控制在3~4个/周即可。
4.清淡少盐,低脂低胆固醇
建议低盐饮食,做菜应少放盐,一般1天6~8克盐。尽量不选择腌制的食品,如榨菜、泡菜、酱豆腐、酱菜等等。除了控制食盐用量之外,还应注意其他调味品,如酱油(15毫升酱油=3克盐)、蚝油、鸡精等,这些调配品也应少用或不用。减少食用油用量,一天油量控制在20~25克以下。坚果类食物(如瓜子、花生、杏仁、核桃等)用量控制在每天一小把,高脂血症病人酌情减量。
5.多吃新鲜蔬菜, *** 吃水果
蔬菜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质的重要来源,每天400~500克。血糖控制较好的患者可在两餐之间 *** 吃水果,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或血糖不稳定者建议控制水果摄入,可用西红柿、黄瓜代替。
6.适量多喝水
每天应饮水1200~2000毫升,少量多次,不要等口渴再喝水,宜选用白开水、矿泉水或淡茶水。
7.戒烟限酒
饮酒对身体的不良影响:诱发或加重高血压、增加体重、引起低血糖等等。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以及体重超标的患者应尽量避免饮酒。
饮食烹饪注意事项
1.肉类食物应尽量选择去皮、去肥膘的精瘦肉部分。
2.尽量将清蒸、水汆、焖等烹饪方式搭配到每餐之中,少用油炸、油煎等方式。
3.调味以清淡、少盐为主,尽量不用大量的调味料等。
外出就餐注意事项
1.去餐厅前做好选择食物的计划。
2.不要因外出就餐而省去一天中的其他餐次。
3.在点餐时可以要求特殊烹饪,免去淀粉、白糖、过度辛辣等调味。
外出就餐小贴士
1.炒饭及炒面含油脂较多,不宜食用,应选择白米饭或汤面作为主食。
2.冷盘中的花生、腰果、核桃等坚果含热量较高,如果食用应该考虑总热量的控制。
3.避免食用糖醋、茄汁、蜜汁、醋溜等口味的食物,因为此类食物烹饪时使用了大量的蔗糖。
4.避免食用猪肝、猪腰、鱼子、蟹黄等高胆固醇的食物。
5.避免饮用果汁、汽水、普通可乐、雪碧等饮料,可以选用不含糖的茶、咖啡、矿泉水或健怡可乐等饮料。
(图文均来源于 *** ,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高血糖饮食久降堂苦荞青稞主食面,一碗面,一种生活态度。在这个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我们不断寻找着简单、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久降堂苦荞青稞主食面,正是这样一种充满生活气息的食品,它不仅美味可口,更是健康的代表。
久降堂苦荞青稞主食面采用优质的苦荞和青稞为主要原料,经过精心研磨、揉制蒸煮等多道工序,使得面条口感筋道、营养丰富。苦荞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被誉为五谷之王,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青稞则是一种低升糖指数的食物,有助于稳定血糖,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久降堂苦荞青稞主食面的 *** 过程中,融入了传统的手工技艺,使得面条更加富有弹性和韧性,每一根面条都是匠心 *** ,仿佛在诉说着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品尝久降堂苦荞青稞主食面,就像品味一杯清茶,当而有味,面条筋道有嚼劲,汤汁鲜美可口,让人回味无穷。搭配新鲜的蔬菜、豆腐等食材,既满足口感的需求,又让营养更加均衡。
久降堂苦荞青稞主食面不仅仅是一碗面,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它告诉我们生活中的美好往往就隐藏在这些平凡的小事中,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和体验就能收获满满的幸福。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让我们放慢脚步,回归生活的本质。用一碗久降堂苦荞青稞主食面,给自己一个悠闲的午后时光,感受那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从一碗久降堂苦荞青稞主食面开始。久降堂致力于研究,让友吃了不升糖、能吃饱的主食产品,自之一款主食主食面面性出来,我们不停的给其升级,为了让糖友有最棒的心。
血糖高的人在饮食中需要特别注意,因为不合理的饮食会导致血糖升高。高血糖会对神经和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周围神经病变、肾病和尿毒症。因此,检测血糖偏高的人需要尽量避免食用四种升糖指数较高的食物。这四种食物分别是山药、芋头和土豆,它们的升糖指数分别为48、48和62;胡萝卜的升糖指数更是高达72。对于血糖高的人来说,这四种食物要尽量避免。
血糖高的人可以多吃下面6种蔬菜,分别是冬瓜、西红柿、苦瓜、白萝卜、西兰花和洋葱。
如果您对本文感兴趣,可以点赞、收藏并关注我,我将每天分享不同的健康知识。
血糖高是指血液中葡萄糖含量高于正常范围,主要分为生理性血糖高和病理性血糖高。如果是生理性原因引起,通常无需治疗。如果是病理性因素引起的,则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加上控制饮食。
在饮食方面忌食红糖、白糖、葡萄糖及糖制甜食,还有猪油、牛油、奶油、黄油、蛋黄、动物内脏等。主食一般以粗杂粮为主,如燕麦、麦片、玉米面等富含维生素B、多种微量元素及食物纤维的主食。建议血糖高的人多吃一些豆类以及豆制品。由于豆类和豆制品的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含量丰富,且这类食品中的豆油含有不饱和酸,可以降低人体机体内的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量。
血糖高的人平常要规律饮食,忌暴饮暴食,要控制主食的摄入量,特别是要控制糖类和淀粉的摄入量,然后针对血糖水平进行适当的药物治疗。
平时需要密切关注血糖水平,自备测血糖仪,定期检测血糖,随时观察血糖的控制情况,认真记录日常血糖值的变化情况,有助于制定好的生活习惯,更好地控制血糖。
血糖高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之一种,偶然的高血糖。比如在进行血糖检查之前吃了很多甜食,糖果、蛋糕、含糖高的饮料等等,就会有检查结果显示为高血糖的可能。这种情况往往无需过于担心,建议一段时间后再次检查。
第二种,不良生活习惯和环境。现在的年轻人很多都喜欢喝奶茶、吃油炸食品,蔬菜和水果摄入较少,长久的饮食习惯可能导致血糖偏高。
第三种,其它疾病引起的高血糖。冠心病等与高血糖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一旦确诊是高血糖,应该尽量弄清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以便更好地预防和治疗高血糖。
第四种,糖尿病。糖尿病的早期症状就是高血糖,甚至儿童之中也会有高血糖的症状出现,所以有高血糖迹象时应及时去往医院检查。
第五种,遗传等原因也可以导致高血糖。如果发展成为高血糖,一定要及时控制。
致死率排前三的饮食方式,就藏在你家餐桌上,吃错的人赶紧改!吃饭是我们每天的头等大事
如果吃得不健康
不但会诱发各种身体疾病
还可能会减少寿命、致死!
很多人觉得餐桌上的杀手是油和糖
其实很多人都想错了!
这三种饮食方式
才是国人餐桌上的“更大杀手”!
究竟是哪三种饮食方式呢?
怎样才能吃得健康延长身体寿命呢?
小圈这就带你去详细了解一下!
王勃诗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划重点
01
哪三种饮食方式是国人餐桌上的“更大杀手”?
2019年4月,《柳叶刀》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分析了195个国家和地区饮食结构造成的死亡率和疾病负担。结果发现:
2017年全世界有20%的死亡人数(1100万人)与不良饮食有关,其中我国因不良饮食导致的癌症和心血管死亡率均位居榜首!
在15项不良习惯中,引起死亡率更高的不是过多的油脂和糖分摄入,而是高钠(盐)饮食、全谷物摄入过少、水果摄入过少。2017年因为钠摄入量高而死亡的人有300万,杂粮吃太少而死亡的有300万,水果摄入太少而死的有200万。
红肉、加工肉类、含糖饮料等,反而在死亡贡献里排行靠后。
划重点
02
如何减少高钠(盐)饮食?
高钠(盐)饮食有哪些危害?
1.增加糖尿病发病几率
身体摄入过多的盐,会影响到淀粉的吸收速度,会让淀粉吸收速度加快,影响血糖数值。长时间高钠饮食还会引起胰岛素抵抗,也会增加糖尿病的发病几率。
2.诱发骨质疏松
本身随着年纪增长,骨质大量流失就容易患上骨质疏松,再加上高钠饮食,问题就更加严峻了。身体在排出钠离子的同时,钠离子会携带钙,会造成钙的流失。钙流失严重,骨密度下降,就会导致骨质疏松。
3.危害肾脏健康
钠离子是通过肾脏过滤排出体外的,高钠饮食导致人体摄入过多的钠离子。时间长了会给肾脏带来很大的压力,影响肾脏功能。
4.影响血压
高血压患者想要控制血压,一般会建议他少吃点盐,吃得清淡一些。因为吃得过咸,摄入过多的钠离子,会让血管收缩变大,会让血液流通受到阻碍,血压会因此上升。
如何减少高钠(盐)饮食?
1.学会看营养标签/营养成分表
在购买食品前,记得看一眼包装背面的营养成分表,钠含量超过30%NRV(营养素参考数值)的食品,需要警惕,谨慎购买和食用。
2.少吃外卖
为了留住顾客的“胃”,很多餐厅都会在烹饪时使用大量调味品,达到鲜美的口感。更重要的是,外卖或外食食品中的钠不受我们控制,即使很多打着“减盐”标签的餐食,也可能暗藏很多钠。
3.循序渐进地减盐
减盐要循序渐进,按照目前的食盐用量,每天逐渐减少,最终达到每天不超过5克的目标,必要时使用限盐勺来控制食盐量。推荐使用低钠盐,低钠盐中将部分钠离子替换成了钾离子,而钾离子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高血压风险,但肾脏疾病人群不适宜。
4.选用多样化的烹饪 ***
多采用蒸、烤、煮、汆、拌等烹调方式,享受食物天然的味道,不是每道菜都需要加盐。对于炖、煮的菜肴,由于汤水比较多,更要注意少放盐。
5.不要长时间让菜在汤汁里浸泡
有些菜肴本身不咸,但是汤汁很咸。出锅之后要尽快地把菜夹出来,不要让菜长时间在汤汁里浸泡,渗入更多的盐分。
划重点
03
如何增加全谷物摄入?
全谷物摄入不足有什么危害?
精制碳水属于高血糖负荷的食物,吃多了会增加氧化应激,激发炎症因子,从而引发慢性炎症。这就像温水煮青蛙,会让免疫系统长期处于战斗状态、疲惫不堪,从而逐步击垮身体,肥胖、“三高”、心血管病、癌症等随之而来。
如何增加全谷物摄入?
1.每天摄入谷类200~300克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谷类200~300克,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 50~150克。
2.均衡搭配
要达到推荐的全谷物摄入量,在一日三餐中,需至少保证一餐的谷类食物中含有全谷物或杂豆类。烹调时,我们可以在蒸米饭或煮粥时混入全谷物,如 *** 二米饭、小米粥、八宝粥、燕麦粥等;或者在做面食时,在小麦粉中混入玉米粉、全麦粉等;也可以直接选择全谷物含量高的食物,如荞麦面条、全谷物面包、燕麦片等。
3.了解自己身体是否适合食用
消瘦、贫血、缺钙的人,胃肠道功能差、容易消化不良的老年人和孩子,胃溃疡、胃食管反流、肠道出血、胃肠道术后等特殊疾病患者,不宜大量食用全谷物。
划重点
04
如何增加水果摄入?
水果摄入过少有哪些危害?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传染性疾病预防中心关于《2013年中国25岁及以上人群水果摄入不足的归因死亡分析》的研究发现:我国因水果摄入不足造成期望寿命损失为1.73岁。25岁以上(包括25岁)人群的总死因中,约15%是由于水果摄入不足导致的,归因死亡数为134.84万。
如何增加水果摄入?
1.每天摄入200~350克的新鲜水果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我国居民每天应该摄入200~350克的新鲜水果。注意,果汁不能代替鲜果。
2.推荐在两餐之间食用
推荐在两餐之间,如上午9~10点或下午3~4点吃,或者至少要在正餐后半小时吃。餐后水果可选菠萝、木瓜、猕猴桃、橘子、山楂等。
3.少吃或不吃水果制品
市场上水果制品的种类很多,果干、果脯、蜜饯、果酱、水果麦片等,这些很方便食用的水果制品在经过加工后,和水果相比,营养物质损失了不少。不仅大部分饱腹感差,而且每百克的含糖量更高,不如直接吃水果更健康。
4.不要用水果代替主食
水果虽然有纤维素、果胶等,能支持饱腹感。但大多数水果都有较高的含糖量,用水果来代替主食,很容易摄入过多糖分。如果非要用水果代替主食,更好选用每100克果肉里含糖量小于10克的水果。
部分内容来源|我是大医生官微、腾讯医典、精准医学、家庭医学在线、中国疾控中心、人卫健康
来源: CCTV生活圈
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这三点,别让气温给血糖“升温”关注血糖健康
进入夏季后,很多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开始变得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不注意糖尿病治疗细节,可能会导致血糖变化,影响健康。三大习惯,帮您在炎炎夏日“静”血糖!
01 睡眠习惯
夏季太热,可能影响患者的睡眠,从而对血糖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建议糖尿病患者在夜间营造一个较好的睡眠环境,避免过热、过冷,如果晚上吹空调要避免冷风对着人吹,而且应盖上适宜的被子。
此外,一些人可能在夜间发生低血糖,但不知道,早晨起床后睡衣是潮湿的,以为是天热出汗,导致未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从而延误治疗,这一点需要注意。
02 饮食习惯
夏季一些人晚餐时间推迟,或者增加了夜宵,一方面规律饮食打乱之后可能需要调整降糖方案,另一方面也更容易导致饮食过量。
夏季需要格外注意食品卫生,如果不慎导致急性胃肠炎,需要及时就医,否则可能因为腹泻、呕吐,炎症反应导致机体出现应激性高血糖。如果没有及时调整降糖方案,有可能导致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
此外,夏季出汗较多,糖尿病患者要及时补充水分。如果饮水过少,血液浓缩也会升高血糖数值。
03 运动习惯
夏季运动建议选择早餐后或者晚饭后,而且运动前和运动后都需要监测血糖,以便根据血糖调整运动量或者治疗方案,避免血糖过低或者过高。
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水平较高(>14mmol/L)不建议运动,容易导致血糖浓度急剧上升,病情加重。
除了季节变化,长期在一个部位注射胰岛素导致的皮下脂肪增生和测血糖前没有洗手导致的试纸污染也会影响血糖测量结果。所以,糖尿病患者在测血糖前,无论有没有吃东西,都应该洗完手再测血糖。
转自:中国疾控动态
来源: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