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米面糕的做法家常做法,黄米面糕的做法家常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80 0
用奶奶传下来的手艺做泡泡油糕,外酥里糯,地道香甜,个个鼓包

说起山西大家首先想到的特色美食可能是面食,其实山西还有很多传统特色美食,今天和大家分享其中的一样——【泡泡油糕】,小时候每当过年,奶奶就会做很多泡泡油糕,存在翁中,正月用来招待亲朋好友,以前没有微波炉,放凉的泡泡油糕在炉子旁边少许加热,口感照样是外酥里糯的,一起来看看它的具体做法吧!

之一步:准备适量的黄米面,这个面超市都有卖的,锅内提前热水,水开后晾五分钟再用,把晾好的水加入面中,少量多次的加,边加边搅拌,面搅成大絮状就可以

第二步:把拌好的面取一团用手拍成窝头状放在铺了笼布的蒸笼里,铺笼布也是方便蒸好的时候好取一点,水开上锅蒸面,蒸汽上来算时间,半个小时即可。

面蒸好了,提前准备一点食用油和碱面水,面板上提前抹一点食用油和碱面水,待蒸好的面晾五分钟后放在面板上,这个过程会烫手,尽量慢一点弄,把蒸好的小面团,揉在一起,手上多弄点食用油和碱面水,待揉成一个大面团后放入面盆备用,面盆里提前刷一层油防粘。

第三步:把面都弄好就可以开始捏油糕了,我们需要提前准备的有面板,食用油,碱面水,刷了食用油的平底盘,豆沙馅。取一小块面,先揉成长条,在分成大小均匀的小面剂,把面剂揉圆像做饺子皮一样的揉开,再加入满满的豆沙馅,馅要多一点,口感会更香甜,简单收口就好。(豆沙馅是自己用红豆红枣熬出来的,做法大家可以参照我5月13日发布的视频)

第四步:把捏好的油糕摆在备好的小道具上面,油温七成热下锅炸,一入锅就出泡泡了,反复入几次锅,放入锅内炸的就可以了,全程中小火即可,火候不宜太小,待油糕炸至金黄色,喜欢吃火候大一点的可以多炸一会,便可以出锅了,我们的泡泡油糕就做好了。

咬一口外边特别酥脆,里面特别甜糯,还有红豆红枣香,油温稳定了,炸的过程也是比较快的,不到十分钟就出一锅,在家自己做的油糕,不会像外面卖的油腻,而且不怕凉,凉了的油糕放微波炉一热,跟刚炸出来一样好吃。

【小贴士】

1、碱面水浓度不需要太高,取一点碱面稀释开就行了,目的是为了防粘和起泡。

2、小道具是用的蒸笼隔层板,细铁丝对折从两个小孔里面串出再拧在一起,平行的另一端也这样弄好,这个板的大小跟锅底的大小差不多就好,太大了油盖不住,不好炸当然家里没有这个道具的朋友,把油糕依次放锅里炸也行,要多拨动,让油糕受热更均匀。

甄香小食客将会持续更新更多的山西特色美食,欢迎大家点赞关注哦!

青同:山西晋北原平黄米糕,做法你了解多少?

在山西流传着这样的老话:晋北的糕、晋中的面、晋南的馍,这充分体现了地区人文特色。在晋北,糕在百姓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不仅仅是因为它好吃和好看,更重要是“糕”与“高”谐音。在晋北人的脑海中,“糕”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是家和富贵的希望!

我是青同,喜欢就关注我!

山西晋北地区,坐落在土地贫瘠、气候恶略的黄土高原上。土地贫瘠、干燥、大风、寒冷、黄土造成了地区特殊的粮食作物。环境越是恶略越是造就了平凡而高贵的粮食作物。在山西晋北地区农家餐桌上,餐桌主食不只是单一的白面和大米,而是家里储存着高达8-9种家常粗粮主食,其中黄米面就是之一。山西的糕,特指糜子面(黄米面)做成的块状食品。糜子耐干旱、抗盐碱、适宜贫瘠土地耕种,是晋北地区重要粮食作物。

在晋北地区,原平市就属于一部分。在原平的餐桌上,一碗糕的含义变得丰富多彩。娶媳妇、嫁闺女吃“喜糕”,小孩满月吃“满月糕”、盖房子吃“上梁糕”、搬家吃“暖房糕”、老人生日吃“长寿糕”、 过年要吃“接年糕”、丧事吃“倒头糕”!

金黄酥脆的黄米糕

糕,根据原料分为两类:一类是“毛糕”,指是没有脱皮的糜子面蒸熟的大块糕,这类糕外观粗糙、吃起来口感硬而涩。另一类是“黄糕”,指是脱皮糜子磨成的面蒸熟后的糕,这类糕颜色金黄、口感绵软劲道。

黄糕分为两类:一类是“素糕”,指的是蒸熟不包馅、不油炸的糕。另一类是“油糕”,指的是蒸熟切块用油炸。

素糕(揉好直接就能吃)

油炸包馅糕

油糕又可分两种,没有馅的叫“实片糕”,有馅的叫“包馅糕”,婚丧大事常常是实片糕不包馅,逢时过节、迎客待亲、家人聚会常做包馅糕。

刚炸出来的糕叫“现糕”,炸出来放到盆里捂上一两小时的糕叫“围糕”。现糕外脆内软、不腻人,围糕绵软劲道、味道浓。

黄米包馅糕 *** 过程:

  • 适量糕面、用适量的温水,搓成微微湿的面颗粒!上锅大火蒸半小时

  • 蒸熟后糕面,要趁热揉揣,揉揣的次数越多,做出来就越劲道

  • 糕面揉好,揉成长条,揪成小剂子,按成薄饼,包上馅

  • 倒油,油温7-8成热,下锅炸,炸至表皮发黄有小泡,捞起

金黄酥脆

咱们今天介绍的原平黄米糕就 *** 完成了,还是鼓励大家在闲暇之余,动动手自己做一做。今天小编的分享就到这里,下期小编继续给大家带来特色美食。下期再会。

黄糕这样做才好吃

山药熬茄子,香死老爷子。三十里的莜面,四十里的糕。这是我们张家口地区的顺口溜,可见这道菜跟这里的糕是多么被肯定,小火慢炖着嫩嫩的茄子跟土豆糊出出的,出锅在配上好吃的黄糕,那味道简直绝了。先说说山药熬茄子,意思是这样的,山药熬茄子虽然土气,上不了台面,可它就是招人待见,老人家就喜欢吃这一口。山药熬茄子就是这么来的。现在这道菜在饭店也是客人们必点菜之一很受欢迎的。在说说三十里莜面四十里糕的由来,意思是说吃顿莜面耐饥,可以走三十里的山路,吃了黄米面做的糕,能走四十里。如果吃白面或荞面,连二十里路都走不到腰已经饿的直不起来了。张家口地区开莜面馆,糕馆的饭店很多,今天先分享一下这黄愣愣金灿灿糕的做法。

1、黄米面放入盆中用冷水和面,喜欢吃软的糕就多往面里放点水,不能放太多摸在手里手感比较黏就可以了。不喜欢吃软糕就少放点水,肉眼看起来有颗粒感,摸起来面发粒,这个看个人喜好来定。

2、锅中放冷水,水开放篦子,篦子上放上湿的笼布,放干布子容易把笼布烧糊。

3、水开放入糕面,要一层一层放要放均匀。

4、蒸上几分钟看到糕面上变黄在放第二层。

5、盖锅盖蒸到糕面完全蒸透,颜色变黄。

6、把蒸好的糕面合起来,更好用一个铲子铲住底部,这样不太烫手也省力,把它转移到一个盆子里。

7、手稍微沾点凉水用手来回踹几次糕,踹上几次就踹好了。

8、踹好以后放点麻油防止面皮发干,据说这个糕抹上油上边起泡泡的糕更好吃。

9、山药熬茄子的菜也做好了。

10、开吃了,铲上一铲子黄糕用筷子轻轻一夹,夹开放在熬茄子里,别提有多香了。

娘儿两差点把一盆糕全吃完,剩下的这一点晚上用油煎好以后沾着糖吃夜特香。喜欢的友友就收藏试试吧!

地方特色小吃,黄米面炸糕,又香又甜,酥脆软糯,一次5个都不够

地方特色小吃,黄米面炸糕,又香又甜,酥脆软糯,一次5个都不够

文/湘湘的厨房

黄米又称黍、糜子、黄米,是去了壳的黍子的果实,比小米稍大,颜色淡黄,煮熟后很黏。黄米类似糯米,熟了之后是有粘性的,所以也很适合做炸糕。用黄米做炸糕有很多地方都会做的,比如山西、河北、内蒙地区。特别是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做一些,“糕”与“高”谐音,寓意非常美好,节节高升,大家都为了讨个好彩头嘛!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这款用黄米面做的炸糕,是先蒸熟,再炸制的做法,吃起来又酥脆,又软糯,是一款老少皆很喜爱的小吃。在北方人眼里,不炸点东西都觉不出年味,有它才像过年的样子哈。做法也非常简单,保证一看就会。

【黄米面炸糕】

所需食材:黄米面,白糖,豆沙馅,少量的油。

具体 *** 步骤:

  1. 将黄米面放入碗中,再放入适量的糖(喜甜的可以多放一点,我反正是喜欢吃甜甜的)。

2.往碗中多次少量地加温水,先用筷子搅拌开,只有少量的干粉时,用手揉搓,都搓成均匀的湿润的颗粒状。

3.蒸锅内倒入足量的水,水开后放入搅拌好的黄米面,连碗一起放进去蒸,15分钟左右就可以。一般是在蒸锅上放笼布,分次撒入黄米面,等面蒸透了,再撒一层,就这样蒸一层,撒一层,直到所有的黄米面都蒸透为止。因为我做的面比较少,就不费事了,一锅直接出。

4.将蒸好的黄米面趁热用擀面杖的一头捣鼓捣鼓,让它变成一个有粘性的面团。因为刚出锅,实在是比较烫,但是也要揉面啊,我就想到老家做糍粑的场景,改用擀面杖来捣一捣这个面团,达到揉面的效果。揉这个面一定要趁热的,凉了就变硬了,不好揉。

5.将豆沙馅揉成一个一个豆沙团备用,提前准备好,一会就能更加快速的包面团了。

6.把揉好的面团揪下来一团,用手按压开,变成一个圆饼状,包入提前准备好的豆沙馅,像包饺子一样,把口封严实就可以。如果面团太粘,可以把手上抹上油,就不会粘手了。

7.锅内倒油,油热后,放入面团,注意不要让面团粘到一起了,及时翻面,直到炸到金黄就可以出锅了。面是熟的,所以炸到什么程度看自己。

8.炸好的黄米糕,吃起来外面酥脆香甜,里面又软又糯,一定要趁热吃才好吃。

我是湘湘,美食原创作者!

用最家常的菜做最家常的味道!

喜欢的话点个关注、点赞、转发、收藏!

黄米凉糕别再买着吃,教你家常做法,软糯香甜比粽子还好吃

今天做一道软糯酸甜的黄米凉糕,这个是家里长辈以前很喜欢吃的一道甜点,每次在一家西北饭店吃饭都要打包一份。我以为很难,一直都没有做,这次做了才发现不是想的那样的,就像我以为您会一直陪着我们,却没有想到会离开的那么突然。

首先盆中放一张纱布,把米酒过滤出来1000毫升的米酒汁,凉糕中的酸味来自于发酵,发酵可以用米酒汁也有的用酸奶,超市好像有卖纯米酒汁的会更方便一些。

把米酒汁分成两等份,差不多就行,不用那么精确,每一份米酒中加入500毫升的温水,混合成米酒水。分别倒入糯米和大黄米给他们搅匀开始发酵,要注意的是黄米不是小米,是糜子去皮加工成有粘性的一种米,不是熬小米粥用的小米。

容器盖一层保鲜膜,也没有必要完全封闭,隔4~5个小时搅一次,不然容易变质,发酵满72个小时,也就是三天。晚上不用搅,白天搅几次就行了。

发酵好的米吸收的水分体积变大,把米酒水倒掉,米洗个4、5遍去除酸味。黄米也一样处理,淘好的糯米倒在电饭锅里,加入比米高一厘米左右的水。因为泡了几天米已经吸收了不少的水,所以要比蒸米饭需要的水少一些,上锅把米煮熟。

趁煮米饭的时候,淘洗一把葡萄干切碎,再切一点蔓越莓或者红枣,这几样非常能提升口感,最少加一样。一块南瓜去皮切成片,南瓜是用来增加黄米的色泽,我用的是贝贝南瓜因为水分少颜色重,切成片后上锅蒸熟。

处理完这些糯米糕也蒸好了,趁热加入20克的白糖,用擀面杖开始划圈搅拌,把米中的粘性搅出来,一直搅到几乎没有完整的米粒,米发黏能粘在一起就行了。加入葡萄干和蔓越莓拌匀,这个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多放一点。

黄米黄米中加入20克的糖和南瓜泥,用同样的方式搅出黏性,模具中铺保鲜膜和油纸把糯米糊把糯米糕铺在底部,手沾凉开水把表面整平,两种米糕的状态是几乎不可流动的,如果稀到能流动那就切不成小块,只能用勺子挖着吃,倒入黄米糕整平表面,盖上保鲜膜放凉冷藏一夜。

冷藏好的黄米凉糕取出来脱模,刀两面沾蜂蜜水防粘,把凉糕凉糕切成小块儿,这个历时4天才能做好的黄米凉糕就完成了。黄米凉糕软糯弹牙,香甜可口,发酵过又非常的好消化,非常适合老人和小孩吃。

姥姥我会做黄米凉糕了,您却吃不到了怎么办呢。你的孩子们非常的想你,也会很认真努力的过好自己的生活。未来也会像您一样精明豁达、温厚慈爱,若您能感知,望您心安!

榆味·黄米馍馍

黄米馍馍也叫黄馍馍是陕北地区特有的美食,其 *** *** 是先将硬黄米和少许软黄米按一定比例搭配浸泡一晚,捞出后磨成面,发酵后包上用红枣和豆类挤压合成的豆枣泥为馅料,揉成馍馍状,上笼蒸熟,颜色金黄,吃起来味道香软酸甜,久食不厌。黄米馍馍分两种,一种是不包“含子”(馅儿)的,一种当然就是包含子的了。

可是,什么是黄米?这黄米馍馍又是一种什么馍馍呢?

这时我们就要先知道什么是黄米了,黄米又称黍、糜子、黄米、夏小米、黄小米,有糯质和非糯质之别,糯质黍多作以醇酒,非糯质黍,称为穄,以食用为主。原产中国北方,是古代黄河流域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照字典的解释,是去了壳的黍子的果实,比小米稍大,颜色淡黄,煮熟后很黏。黄米可用于煮粥、做糕、做米饭和酿酒。黄米、小米同出北方,但在北方人眼里,黄米是要高于小米的。人们拿它当江米使,有些地方还拿它做糕待客。黄米和小米一般人很难区分,说简单点煮熟后很黏的是黄米,不黏的是小米。

《舌尖上的中国》让绥德黄米馍馍红遍全国。黄米馍馍更是榆林人年夜饭中的必备品,腊月二十六,榆林家家户户开始蒸黄米馍馍。人们从腊月吃到二月。如果藏在土窑洞的阴凉处,可储藏到农历三月底四月初,吃时更加水润醇甜。

黄馍馍是用糜子面做成的馒头。糜子性味甘、平、微寒、无毒,不仅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黄馍馍原料由糜子面发酵,包裹蒸煮好的红枣、豆类挤压掺和成的豆枣泥馅蒸制而成,口感松软带甜,营养丰富易消化。因其颜色呈黄色,所以名为“黄米馍馍”。8000多年前,黄河流域就开始种糜子,炒过的糜子面会散发清香,实诚耐饿,透着陕北人质朴的性格。

黄馍馍的 *** 很讲究,需先把糜子去壳,在冷水中泡到能用手指轻易碾碎,捞起来去水分,然后上碾子碾成面。再把面和好,放在热炕头发酵,更好用被子包住,才能保证在次日发酵好。黄馍馍的馅料是用豇豆、红枣混合煮成。剂子与馅料的比例是3∶2,蒸制时注意,要10分钟大火,5分钟中火,5分钟小火。至今都不会忘记出锅时的画面,一个个黄灿灿的黄馍馍散发着甘甜的清香,在缭绕的蒸气中。

蒸黄米馍馍实在是一种很紧张很辛苦的事。   

黄米馍馍分两种,一种是不包“含子”(馅儿)的,一种当然就是包含子的了。   

黄米馍馍的含子也很特别。含子的基本原料是豇豆和红枣。将煮熟的豇豆和红枣用力挤压掺合在一起,做成一种豆枣泥,这就是黄米馍馍的含子了。枣多的含子会甜一些,枣少的含子就淡一些。

不包含子的黄米馍馍更好蒸。揪一块黄米面团在手中往圆滚一滚,再一圈一圈摆进热气腾腾的大锅中,十来分钟以后就蒸熟了。有含子的黄米馍馍蒸起来复杂些,要先作一个米面皮,再包进去一小团枣泥馅,才可以放进锅里蒸。蒸熟即可食用。   

实际上,蒸黄米馍馍的辛苦和紧张还不在于黄米馍馍是不是包含子,主要是这黄米馍馍一蒸就要蒸一两斗黄米面,一蒸就需要从早到晚整整蒸一天──这一天黄米馍馍蒸下来,你不叫辛苦才怪呢!

不过,这蒸黄米馍馍即就是辛苦也值得。这一天黄米馍馍蒸下来,有时候整整一个正月都吃不完,一直可以吃到二月出了头,以后的日子自然就轻松了。所以,一般到了蒸黄米馍馍这一天,一家人兴致都很高。如果一个家中有五六口人的话,则男人们总是蹲在地下管烧火,婆姨们都是坐在炕头捏馍馍。至于那些半大不小的孩子们,经常是一边往嘴里吃馍馍,一边到院子里抱柴火──蒸馍馍要蒸一整天,自然要烧掉不少的柴火了。孩子们抱柴火抱得高兴了,嘴里还会念叨出一首古老的歌谣来:   

猪搂(抱)柴,

狗烧火,

猫坐在炕头上捏馍馍!

而念罢了这一首歌谣后,在通常情况下,这蒸黄米馍馍的气氛就会变得更热烈。“猪搂柴,狗烧火,猫坐在炕头上捏馍馍。”把人们比成猪或狗,在清涧河方言中就成了骂人的话,可让人们当猫却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事。清涧河一带的人们都认为,“人学三辈好,才可以转一个猫”,所以人人都愿意当猫不愿意当猪狗。而当猫的都是捏馍馍的婆姨人,所以,婆姨人们尽管捏 馍馍捏得很辛苦,但由于受到了表扬,心中也高兴,也好象并不觉得累。这么着,一家人欢欢喜喜的蒸一天,也就把十几锅黄米馍馍全蒸出来了。   

不过,即就是蒸完了黄米馍馍后,也不敢忘了要留下一块“老酵头”。因为黄米馍馍是一种年茶饭,每年过年都要蒸,都要用酵子来发面。而一旦没有了这“酵子”,那米面就会起(发酵)不好,黄米馍馍就会蒸成一种欠酥欠软的“石砭砭”。吃又不好吃,不吃又可惜,把人陷入一种进退两难的困境中,这样多不好!但有了“酵子”就好了,将头一年留下来的酵子先单另提前一天发起来,则黄米馍馍保证蒸得又酥又甜又大样,待客送人都光彩。你看这酵子重要不重要?   

那么,这酵子又究竟是什么呢?酵子实际就是一团小碗大小的发酵出来的黄米面。把头一年蒸黄米馍馍时的一小团黄米面,留一块珍藏到第二年,这就是所谓的酵子了。   

可不要小看了这酵子。这酵子可是从老辈人手中一辈一辈流传下来的。“黄米馍馍老酵头”。这极其深刻的经验,也是老辈人总结出来的。“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酵子实际上就是黄米馍馍的灵魂,没有灵魂的黄米馍馍自然“活泛”不起来。自然要变成一种又酸又硬的“石砭砭”。这样的黄米馍馍自然不好吃,这样过年自然也过不好。黄米馍馍是清涧河流域。人们一种主要的年茶饭,一种主要的年茶饭不好吃,那过年还会有什么味道呢?

手把手教你炸油糕,外酥脆里香甜,凉了也不会硬,好吃还易学!

忽然想吃油糕,烫面的,装着满满糖汁的,甜糖能一直浸到心里边去,红糖汁儿和着软糯的烫面夹着脆皮,混杂在一起的口感美妙无双,完美诠释着儿时幸福的味道……我今天做的油糕加了豆沙馅儿,豆沙馅儿是前几天自己做的,想看朋友可以看我之前的文章手把手教你豆沙馅正确的做法, 口感细腻有窍门, 做法超简单!

在我们老家,炸油糕要用黄米面,老家摆宴席都会上油糕,也称为喜糕,寓意步步糕升,吉祥健康。端午节马上临近,又想起了来家的粽子,炸油糕,于是自己动手做了起来,我今天做的不用黄米面,普通的面粉就行,普通面粉加入糯米粉用沸水烫至半熟,再加入豆沙馅或红糖炸制而成。真的很简单,哪怕你是新手做出来的油糕也很好吃。哪怕你不加糯米粉,吃起来也外酥内软,甜甜的豆沙,真的很满足,但是。。。

准备适量的面粉和白糖,备用


把开水倒进去,要一边倒水一边用筷子不停的搅拌

加入少许的糯米粉,为了使面团更家软糯可口

然后用手把面揉成面团,放置醒10分钟

等面团醒好后,给手上、案板上沾点油,然后把面团揪成一个个小剂子

然后把剂子弄成包子皮状的,在把准备好的豆沙圆球放进去,然后把皮都捏紧,压扁

把油糕饼一个个都做好,备用

上锅热油,等油6成热了,加入做好的油糕饼开始渣油糕了

.把油糕炸到两面金黄,就可以用漏勺捞出来了

出锅,装盘。

完全用面粉炸出来的炸糕,外皮是硬而不是酥脆,凉了也会很硬,口感不好。加入适量糯米粉,炸出来的炸糕不但外酥里糯,凉了也不会硬。喜欢深颜色的炸糕,可以在粉中加入白糖或红糖,糖经高温容易上色。

黄米面糕的做法家常做法,黄米面糕的做法家常-第1张图片-

1,和面团时,把开水倒进去,要一边倒水一边用筷子不停的搅拌,这个水一定要烫花的开水更好

2,等油6成热了,加入做好的油糕饼开始渣油糕了

3,一定要等油糕都捞出来了 ,在关火 ,这样就不会浪费油,油糕上也不会沾太多的油(

北方特色年糕: 黄软米面粘糕,软糯香甜,寓意年年高

今天就是除夕了,你们家乡的除夕都有哪些必备美食呢?除了大鱼大肉以外,年糕应该是中国人民过年必备的了。不同的是南方年糕是用糯米粉做的,而北方的年糕则是用黄软米面为原料 *** 而成。相同的是,一样软糯香甜,各自代表着地方特色。跟我一起来看一下北方的年糕是怎么做的吧!


步骤一,200克豆子洗净放高压锅。我用的是江豆,你也可以用红豆或者芸豆。不赶时间的话,更好是提前将豆子泡发,可减少煮豆子的时间。

另外洗两百克红枣,去掉枣核。也可以用刀直接将红枣果肉切下来。

和豆子一起放高压锅,加少量的清水,煮熟煮烂。水不要加太多,豆子煮干一点会比较方便包馅。


步骤二,今天要用到的是黄软米面,加500克到盆里。

用纯黄软米面做出来的年糕软趴趴不成型,传统的做法是兑少量的玉米面进去。但今天我要给大家推荐一个新的配方: 澄粉(小麦淀粉)。不仅能使年糕成型不塌陷,而且能够中和黄米面的涩味。并且澄粉做出来的糕点色泽非常透亮,亮晶晶的接近半透明的那种。500克的黄软米面大概加100克的澄粉,然后加50克白砂糖。

用280克开水和面。这里建议用刚烧开的开水,能增加年糕的黏性。

边加开水边用筷子搅拌,全部搅成面絮状以后再下手揉成面团。面团一定不能和得太软,稍微偏硬一点的状态比较适合塑型。揉好以后盖上盖子醒面两小时左右。


步骤三,煮好的豆子盛出来,加一些白糖。搅拌均匀,用擀面杖捣碎。

然后全部搓成小丸子备用。热的时候豆馅可能会有一点稀,放凉以后再搓,比较利于成型。


步骤四,醒好的黄软米面团先揉搓一会儿。然后取适量的面团搓成圆形,用手指按压出一个凹槽,

凹槽里面放上馅料,包紧收口。


搓成椭圆形,放蒸笼。

全部做好以后上蒸锅,全程中小火,水开后计时20分钟。火候很重要,火不能太大,否则容易过度膨胀导致变形。


因为加了澄粉的缘故,蒸出来的年糕表面透亮,光滑。比加玉米面的效果更好一些。黏性非常好,软糯香甜。吃不完的可以放冰箱冷藏,但是不能放冷冻室,会冻坏。下一顿回锅蒸热一下,或者煎着吃都非常好吃!



北方特色年味儿美食,酥香软糯,从小吃到大,有它才是年

黄米面,我们这里也称为糕面,是用北方特有的谷物黍(音同数,三声)子磨成的面粉,它颜色微微发黄,熟后特别地黏,北方传统的年糕都是用它加红枣做成的。

总是腊八一过,母亲就开始为过年忙碌起来了。时间安排的有条不紊,每天都有事情做。从小到大,每年腊月的日程安排都是相差无几,传统美食也都缺一不可,而我最期待的就是等母亲做黄米面油炸糕。

母亲早早准备好十来斤糯米面,除了蒸传统的黄米面红枣年糕,还会特意剩下两三斤黄米面,用来做炸糕。做好的炸糕,表面酥脆,有许多薄的透明的小泡泡,里面嫩嫩的,又软又黏,它的最里面还会有豆沙馅儿或是白糖馅儿,咬上一口,酥、嫩、软、糯、香、甜,各种美好的滋味它都有,趁热吃最香。放凉了炸糕会变硬,不要紧,吃前上锅蒸一下又是别样风味。

春节前的日子是忙碌的,是甜蜜的,是拥有最多回忆的。我照着母亲的样子,自己做了炸糕,一次就成功。对于我这个北方人而言,有它才是年,若吃不到油炸糕,那么,春节也会留有遗憾。做法分享给大家,一看就会,希望南方的朋友们也试试这道北方传统的年味美食。

【黄米面油炸糕】

【食材】:黄米面200克、温水适量、豆沙馅儿适量、油适量。

【具体做法】:

1、黄米面中淋入温水,边淋边用筷子搅拌,直到没有干粉。

2、然后下手,把它揉成如耳垂般柔软的黄米面团。如果不知道它有多软,就摸摸自己的耳垂。

3、之后,把黄米面团放在铺了蒸笼布的蒸屉上,把它弄薄一些,利于蒸熟。盖上锅盖,大火烧开,上汽后十分钟左右即可蒸熟。

4、然后把它晾至不烫手但还很热的程度(注意盖上保鲜膜防止表面风干),这里要注意,千万不能放凉,不然这炸糕就做不成了。

5、手上抹香油之类的熟油防粘,揪下一小块儿黄米面团,用手把它按扁平。

6、中间放上豆沙馅儿,豆沙馅儿不要太多,太多了这炸糕不好吃。也可以用白糖加少许面粉调匀成白糖馅儿,看个人喜好。

7、把它包好,接口一定要捏住,然后轻轻按几下,按成扁平状,同时,把油烧热。

8、做好一个下锅一个,油要热,火要小,炸糕下锅后,暂且不要动它,如果两个之间会粘连,可以用筷子轻轻地分开。一会儿工夫,炸糕表面就会起来好多小泡泡。

9、把它的两面炸至金黄色即可控油捞出。

10、刚刚出锅的炸糕最惹味,外面一层酥脆可口,紧挨着的里面又是一番滋润软糯的情景,一次三个不够吃,不信,大家试试看。

【啰嗦几句】:

1、做炸糕之前,要先把糕面蒸熟。糕面用温水打湿,能和成如耳垂般柔软的面团即可,不要过软或过硬。过软,炸糕表面不易起泡,过硬,炸糕口感不好。

2、糕面蒸熟之后,不要马上操作,因为它很烫,晾至不太烫手时即刻进行下一步,如果变温或变凉,那包馅儿时,接口不易捏住,一炸,馅儿就跑出来了。

3、由于糕面已蒸熟,所以,过油炸至两面金黄即可捞出,不要担心它里面炸不熟。

4、食谱中的分量共做了七个小碗碗口大小的炸糕,大家可以根据需要酌情增减。

5、如果一次做的多,可以放冰箱冷冻,吃前上锅蒸软即可,此时,口感软糯,酥脆是没有了,但也很好吃。

此图文作品系静默成诗原创,严禁不良自媒体搬运及盗图,作者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可以换换口味!建议做这4种糕点,步步高升

  过年期间,你们家有没有准备一些可口的糕点呢?其实在很多地方过年都有吃糕点的习俗,寓意来年步步高升。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可以换换口味,在跟家人朋友闲聊的时候,吃一些糕点搭配茶水,抗饿又解馋。今天就给大家分享4种美味糕点的做法,学会了过年可以做给家人朋友吃。

  一、紫薯水晶糕

  用料:

  紫薯、西米。

  做法:

  1、 先把紫薯清洗干净,削去外皮,切成片。

  2、 切好的紫薯片放入蒸锅内蒸熟,蒸好后取出捣成紫薯泥。

  3、 准备一个空碗,把西米倒入碗中,加入少许水搅拌,让每一颗西米都保持湿润。

  4、 把西米全部倒入料理机中搅成粉末,将粉末倒入碗中,加水调匀,再用手揉成团状。

  5、 可以借助擀面杖的力量把西米团擀成薄薄的片状。

  6、 把捣好的紫薯泥堆放在西米片上,形成一个长条状,再把西米片慢慢的卷起来。

  7、 卷好之后用手搓紧实一些,再用刀切成均等的小段。

  8、 把切好的小段放入蒸锅内蒸15分钟就可以了。

  二、红薯千层糕

 用料:

  红薯、山药、面粉、蔓越莓、牛奶、白糖。

  做法:

  1、 红薯清洗干净,削去外皮,借助削皮刀把红薯削成薄片。

  2、 山药清洗干净,削去外皮,切成小块放入料理机中,加入纯牛奶一起搅打成汁。

  3、 将山药汁倒入碗中,加入适量面粉和白糖一起搅拌成糊状。

  4、 碗底刷上一层油或者铺上一层油纸,把山药糊均匀的铺在碗底。

  5、 上面铺上一层削好的红薯片,继续淋上山药糊,重复这个步骤两次。

  6、 最后在表面上撒上一层蔓越莓,盖上保鲜膜,上锅蒸20分钟。

  7、 蒸好后冷却脱模,切成小块就可以食用了。

  三、黄米面枣糕

  用料:

  黄米面、红枣。

  做法:

  1、 红枣用水清洗干净,上锅蒸软后,剔除里面的枣核。

  2、 碗中加入黄米面,倒入适量温水搅拌成絮状,再用手揉成团状。

  3、 蒸锅中垫上一层油纸,把面团放上去蒸熟。

  4、 面团蒸好以后取出,放入碗中,继续用手揉成光滑的面团。

  5、 在案板上抹一点点油,把揉好的面团放在上面,借助擀面杖把它擀成长片状。

  6、 把脱壳的红枣均匀的撒在面皮上,再把皮子卷起来,用刀切成均匀的小段就可以了。

  四、爆浆年糕

  用料:

  糯米粉,芝士片,白糖,糖桂花。

  做法:

  1、 碗中倒入糯米粉,加入白糖和温水调匀,再用手把它揉成团状。

  2、 把面团搓成长条状,分成均等的小剂子。

  3、 取出一个小剂子,用手把它搓圆,用大拇指按压出一个坑状。

  4、 把芝士片切成小块,重叠在一起,放入面团中包好,再把面团修饰成一个长方形,按照这个 *** 把所有的小剂子包好。

  5、 锅中倒入少许油,下入包好的年糕,煎至表面金黄就可以出锅了。

  6、 吃的时候可以在年糕上面淋上一些糖桂花,这样口感更好。

  (粥粥)

标签: 米面 做法 家常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