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榧是什么果子,香榧是什么树长成的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54 0
千年香榧树结硕果 “坚果之王”迎“双丰收”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绍兴9月8日电(记者 项菁)又到一年丰收时节。连日来,在浙江绍兴山区,一颗颗香榧青果挂满老树枝头,农户忙着采摘成熟的果实。据多名榧农介绍,今年香榧迎来产量与质量“双丰收”。

农户采摘香榧青果。张亮宗 摄

香榧是世界上稀有的经济树种,从栽种到结果耗时十年之久,因此有着“十年等一果”“爷爷种树、孙子摘果”之说,被人们称为“坚果之王”。

地处杭州湾南岸、背靠绵延会稽山脉的绍兴,是香榧的主产区。十年前,“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背竹筐、爬上树,徒手采摘饱满的香榧青果……8日一早,在绍兴市嵊州市石璜镇白雁坑村,一位位农户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竹筐里的香榧青果越来越多,有的已经裂开了蒲。

“今年村里香榧产量大丰收,青果质量也比往年提高不少。”白雁坑村党支部副书记钱秋华受访时说,“千年香榧林、万年巨石阵”是该村更大的特色,大量农户靠种植香榧为生,“这几天大家都忙着摘果子,采摘期大概20天。我们家也种了香榧树,今年青果品质也很好”。

据了解,得益于今年夏季适宜的气温和充沛雨水,香榧成长较好,产量和质量均比往年有所提升。以嵊州市为例,当地现有香榧种植面积13万余亩,其中树龄千年以上的100多株,预计今年香榧产量突破历史纪录。

千年古树产香榧,如何在保护树木之时兼顾采摘?

借助工具上树是香榧丰收时节的一大现象。比如在绍兴市诸暨市赵家镇,千余年树龄的榧树已用毛竹加固,农户采摘前系上安全绳,再顺着梯子往上爬;在绍兴市柯桥区稽东镇,农户自制坚固的铝合金蜈蚣梯,父亲扶梯子、儿子来采摘……

作为绍兴香榧产地,稽东镇还引进一家香榧收购企业,收购量占该镇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一位榧农告诉记者,其种植的香榧树产果量比去年增加了一半,不仅收成好,出售价格也好,预计今年能增加10多万元的收入。

采摘青果是之一步,经过剥壳、晾干、炒制、加工等步骤后,香榧干果才能正式面向市场销售。记者关注到,接下来,绍兴多地还会举办香榧炒制大赛、香榧节、香榧推介会等,促进香榧全产业链发展,助农增收。

据当地农业部门统计,绍兴现有香榧种植面积35万余亩,百年以上古香榧树约7.8万株,2022年香榧干果产量5000余吨,香榧产业总产值超16亿元。(完)

养生干果香榧子

榧子,又称香榧、玉榧等,是一种红豆杉科植物的种子,它有坚硬的果皮包裹,大小如枣,核如橄榄,两头尖,呈椭圆形,成熟后果壳为黄褐色或紫褐色,种实为黄白色,富有油脂和特有的一种香气,很能诱人食欲。榧子含有丰富的脂肪油,甚至超过了花生和芝麻。它含有的乙酸芳樟脂和玫瑰香油,是提炼高级芳香油的原料。并且榧子的药用价值非常高,对于治疗虫积腹痛很有帮助。

《本草经疏》:榧实,《本经》味甘无毒,然尝其味,多带微涩,详其用,应是有苦,气应微寒。五痔三虫,皆大肠湿热所致,苦寒能泻湿热,则大肠清宁而二证愈矣。《本草新编》:榧子杀虫最胜,但从未有用入汤药者,切片用之至妙,余用人汤剂,虫痛者立时安定,亲试屡验,故敢告入共用也。凡杀虫之物,多伤气血,惟榧子不然。

炒香榧子

【材料】香榧子500克

【做法】

1.去壳,取出种子晾干;

2.将香榧子放入平底锅,微火慢慢炒匀;

3.至外表褐色,内仁黄色,发出焦香味即成。

榧香在此——古诗文里品东阳香榧

来源:绿色中国

时序金秋,山色将斓,榧香沁心。在品尝清香的新榧之前,我们先欣赏一下古人笔下有关东阳香榧的诗文,领略历久弥香的东阳香榧文化。

自宋迄清的香榧诗,见之于文献的区区不超过十首,诗文完整者仅六—七首,其中与东阳有关的至少五首。书籍、 *** 对香榧古诗的引用、解读甚至作者,多有谬误,现予一一辨析。

苏轼笔下“玉山果”

一代文豪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别称苏东坡、苏仙。人生多波折,但都能坦然处之。先后两次在杭州任职,之一次是与王安石变法产生分歧,于是请求出京任职,熙宁四年至熙宁七年(1071—1074)任杭州通判。第二次是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东坡被召还京,但夹在新旧党争之间,两不讨好,又遭诬告陷害,再度自求外调。元祐四年至绍圣元年(1089—1094),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所谓“诗人不幸诗家幸,苏轼不幸杭州幸”,苏轼在任期间不仅带领杭州人民有效治理西湖,还留下了“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千古名句。在此时期,苏轼还写了一首吟咏香榧的诗,一不小心成了之一位为东阳香榧代言的名人!且看这首代言诗:

送郑户曹赋席上果得榧子

苏轼

彼美玉山果,粲为金盘实。瘴雾脱蛮溪,清樽奉佳客。客行何以赠,一语当加璧。祝君如此果,德膏以自泽。驱攘三彭仇,已我心腹疾。愿君如此木,凛凛傲霜雪。斫为君倚几,滑净不容削。物微兴不浅,此赠毋轻掷。

这首五言咏物诗,前四句,从香榧的产地、容器之美、饮酒送客入题,为下面进一步赞美香榧作铺垫。中间十句,借香榧治病养生的功效、凛然斗雪的风骨、堪称精良的材质,既赞美香榧的珍贵,又期盼以香榧的品德来滋润人心,要像榧树一样凛然地迎霜斗雪,充满正气。最后两句,强调香榧虽小,给人的启发联想不浅,希望珍惜此果。

苏东坡借咏香榧“德膏以自泽”“驱攘三彭仇”“凛凛傲霜雪”“滑净不容削”,以榧在山野尚此,喻人当志存高远。“此赠毋轻掷”,既劝人珍惜异物,也感自己被外放,隐隐有期盼得到朝廷重用之意。

香榧在北宋时就成为了士大夫餐桌上的珍果佳肴——“粲为金盘实”“清樽奉佳客”,把香榧盛放在金盘里,恭敬地用手捧着酒杯,请贵客品榧饮酒。苏东坡也是一位大美食家,对香榧这一山珍情有独钟,在其著作的《物类相感志》载:“榧煮素羹,味更甜美。猪脂炒榧,黑皮自脱。榧子甘蔗煮,其渣自软。”香榧不仅仅可以炒着吃,还可以煮着吃、熬汁吃,真是“物微兴不浅”啊!

自苏东坡后,玉山果成了优质香榧的代名词。但历史上,对玉山果产地多有误解。有人以为是江西的玉山县,古人专门作了考证。如宋代严有翼著的《艺苑雌黄》记载:“予与潘伯龙食榧子,乃言诸处榧皆不及玉山者,予方悟东坡诗有‘彼美玉山果,粲为金盘实’之语,恐是上饶玉山县。潘云:‘玉山地名,在婺之东阳县,所生榧子香脆与它处迥殊。’予考《集韵》榧字注云:‘木名,有实出东阳诸郡。’而《本草》榧实注,亦云:‘今出东阳诸郡。’”

又,南宋袁文《瓮牗闲评》: “亦言苏东坡《榧子诗》,赵次翁注云:‘出信州玉山县。’然信州初不出榧子。此玉山乃在婺州,婺州榧子冠于江浙。”

由此可见,婺州东阳县玉山乡所产“榧子香脆与它处迥殊”,以至“婺州榧子冠于江浙”。 南宋高似孙《剡录》中直指:“东阳玉山出榧,曰玉山果。”

现在,对“玉山果”产地仍有许多误解。以为玉山乡就是现在磐安县的玉山镇,现在玉山镇所产的香榧才可称“玉山果”。

其实不然。在1983年东阳、磐安分县之前,玉山一直属于东阳县。查1993年版《东阳市志》,宋咸平四年(1001),东阳县合并灵泉、玉山两乡为玉山乡。辖岭口、西营、张村、马塘、里光洋、胡宅、雅庄、山宅、尚湖、南坑、玉村、上路研、尖山、新宅等村。这个区域,大概就是苏东坡作此诗时的玉山。此后,玉山乡的区域范围在各个朝代,都有调整。民国32年底,东阳县共5个区,64个都乡,其中玉山区辖廿四都、廿五都、廿六都、廿七都、三十一都。廿四都为今东阳市三单乡,廿五都为今东阳市佐村镇西营片。1982年时玉山区11个乡:西营、岭口、玉峰、尖山、胡宅、三单、玉溪、万苍、尚湖、山环、九和,1983年东磐分县,原玉山区西营、三单乡、玉溪乡留在东阳,其它乡镇划归磐安。

所以玉山果的产地,在1983年东磐分县之前在东阳县,东磐分县之后,应包括现东阳市、磐安县的部分区域。当然,随着香榧良种的推广,东阳香榧良种系列种植区所产的榧子,是否可以称为“玉山果”,那又另当别论。

不愧是苏大学士,对香榧治病养生的功效了解的如此详尽。“驱攘三彭仇”,意为驱除人体内作祟的仇敌三虫。三彭,也叫“三尸”、“三虫”,道教指在人体内作祟的三种害虫。

对香榧的药用功效记载,最早在公元三世纪初,魏吴普《神农本草经》: “彼子 ,味甘温,主(治)腹中邪气,去三虫,蛇蛰,蛊毒,鬼疰,伏尸。”

公元五世纪末,南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味甘,主治五痔,去三虫,蛊毒,鬼疰。生永昌(注: 永昌郡,南朝时位置相当于现代的中国云南省西部、缅甸克钦邦东部、掸邦东部的土地。产云南榧,与浙江的榧树不同种)。今出东阳诸郡。”陶弘景增加了“主治五痔”功效,并明确产地为“今出东阳诸郡”。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谥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陶弘景的道教师父孙游岳是东阳人,他又与当时的东阳郡太守沈约交情深厚,当是所言不差(不知何因,在东阳西岘峰山麓建有陶岩殿,供奉陶弘景塑像),这是东阳市也是金华市为香榧产地的最早记录,距今已有1500年以上的历史。

唐显庆四年(659年),苏敬等人根据《本草经集注》编修的《新修本草》,对榧实有相同的记载。这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部药典。

苏东坡博学多才,估计看到过以上记载,所以用“驱攘三彭仇”的诗家语,描述香榧的功效,并研究食谱。

东阳古榧树

苏东坡之后500年,明代李时珍(1518—1593)对香榧的功效作了更深入的研究,在其《本草纲目》中记载:“榧亦作斐,其木名文木,斐然章采,故谓之榧”。“治五痔,去三虫蛊毒,鬼疰恶毒”,“疗寸白虫,消谷,助筋骨,行营卫,明目轻身,令人能食”,“治咳嗽白浊, 助阳道”。香榧不但能“治五痔,去三虫”,还能“消谷,助筋骨,行营卫,明目轻身,令人能食”。这些功效,被现代医药科技一一证实。

值得一提的,诗句“斫为君倚几,滑净不容削”一句还隐含一个典故:书圣王羲之“尝诣门生家,见棐(榧)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晋书·王羲之传》)

因落子富弹性,闻声如沉水,悠悠有余韵,香榧木遂成为 *** 围棋墩的上好材料。浙江香榧产区的雌榧树多为嫁接树,分枝低下,雄榧树高大挺拔,树干通直。农家都取雄榧树木材 *** 高档家具。因其边材白色,心材黄色,纹理直,结构细,硬度适中,有弹性,有香气,不反挠,不开裂,耐水湿,所以是一等的八仙桌、橱柜等的面板。香榧雄树本来就比较稀少,二十世纪60—80年代农家为女制嫁妆竞相无度砍伐,导致香榧产量锐减,甚至绝收。如果苏东坡看到此情此景,不知会作何感想!

石洞书院“蜂儿榧”

郭钦止(1128—1184),字德谊。东阳郭宅人。从横浦张子韶游,轻财好施。宋绍兴十八年(1148)独力创办石洞书院。捐田数百亩和石洞之山为书院产业,以家中藏书充实书院。延聘叶适主师席。朱熹、吕祖谦、魏了翁、陈亮、陈傅良、陆游等相继来此讲学交游。

《石洞贻芳集》记载:“蜂儿榧:书院后,古有香榧一本,较常稍尖,小如黄蜂状,味尤清香。叶水心、何韦轩各赋诗志美。今缺其种。”

叶适(1150—1223),字正刚,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人。淳熙五年(1178年),叶适中榜眼。历仕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历官平江府观察推官、太学博士、尚书左选郎、国子司业、知泉州、兵部侍郎等职。叶适对外力主抗金,反对和议。主张功利之学,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

叶适西席于石洞书院时,郭钦止父子对他恭敬有加,炒制好的蜂儿榧,总是请他之一个品尝。即使后来离开石洞书院后,还每年派人专送给他。香榧成为敬师的重礼,友情的使者,又是一段佳话。

叶适有感于玉山果的珍贵,蜂儿榧的独特,联想到世事的浮云变幻,有感而发,特作《蜂儿榧歌》诗一首:

蜂儿榧歌

叶适

石洞有蜂儿榧,名于果中久矣,且只一本别无生者,恐异日失其传也,故为歌以记之。

平林常榧啖狸蛮,玉山之产升金盘。

洞中一树断崖立,石乳荫根多岁寒。

形嫌蜂儿尚粗率,味嫌蜂儿少标律。

昔人取意欲高比,今我细论翻下匹。

世间异物难并兼,百年不许赢载添。

馀甘何为满地涩?荔枝正复漫天甜。

浮云变化嗟俯仰,灵芝醴泉成独往。

后来空向玉山求,坐对蜂儿还想像。

这首古风体诗文,之一联,以平常的榧子只是鼠狸食料,来烘托需用金盘盛放、招待贵宾的玉山果之珍贵。第二联,描述了石洞那棵榧树的生境,立于断崖,靠石缝渗水滋养,老根虬枝斗风寒。既夸榧树的坚贞,又忧“异日失其传”。第三、四联,过去人们把石洞榧子称为蜂儿榧好象是往高了取意,但它形不似蜂儿粗率,味胜于蜂蜜更俱风范,今我细论觉得反而是把它比低了。第五、六联,意为世间奇异的物品难以兼有品性,纵然过几百年不会增添物性。馀甘虽然苦涩却以嚼后甘甜而遍植大地,荔枝虽然甘甜但缺余韵而著称天下,以此对比,说石洞蜂儿榧神形兼备、风味独特更是难得,与前翻下匹对应。第七、八联,感叹俯仰之间的浮云变化,灵芝、醴泉已孤来独往,不知何时石洞蜂儿榧会失其传,那时只能空向玉山求,坐对蜂儿想像罢了。

叶适的《蜂儿榧歌》,从赞美香榧的珍贵入手,描述了石洞蜂儿榧的生境、形态、韵味,感叹世间奇物之难得,世事变幻之无奈。

石洞蜂儿榧,明代郭铁编撰《石洞贻芳集》时,已“今缺其种”。 但可以告慰叶适先生的是:尽管石洞书院的蜂儿榧已失,但作为香榧的良种资源幸以得到保存,现已广播于东阳,以至传布到外县、外省。

香榧果实

有人以为何坦是福建人,又有说是江西人。其实都错了。笔者查找历代东阳志书、《东阳古诗文选》《石洞贻芳集》及民国22年(1933)《东阳何氏宗谱》等资料,作香榧诗的何坦是妥妥的浙江东阳人。

何坦(1140—1219),字一叟,号韦轩。东阳上湖(现南上湖)人。自幼聪敏,刻意就学。以文章豪于乡。宋淳熙五年(1178)叶适同榜进士。历任抚州宜黄县尉,台州黄岩县丞、徽州州学教授、沿海制司干官等职。任宜黄县尉时,与县令不合,一时罢归。陆九渊(1139—1193)为其作《送宜黄尉何坦归东阳》(见《康熙新修东阳县志》等),夸其为官清正。

何坦与郭钦止为同乡,两家相距不足十里,两人相差十二岁。两者关系,何坦《挽郭君德谊》吊悼诗中说是“道在余师友”,志同道合,亦师亦友。郭德谊把石洞的蜂儿榧送给何坦,何坦品尝后,赞赏有加,久久难以忘怀。后来竟以为老母亲祝寿之名,向郭德谊乞讨。且看其诗:

乞蜂儿榧于郭德谊(二首)

何坦

其一

味甘宣郡蜂雏蜜, 韵胜雍城骆乳酥。

一点生春流齿颊,十年飞梦绕江湖。

其二

银甲弹开香粉坠,金盘堆起乳花圆。

乞君东阁长生供,寿我北堂难老仙。

(选自清代厉鹗辑撰《宋诗纪事》卷五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亦见之于历代《金华府志》《东阳县志》《东阳古诗文选》等,但标题为《蜂儿榧》)

之一首,赞美香榧的味道之美和吃后难忘的感觉。前一联,用比喻,说香榧的味道甘美如安徽宣城雏蜂蜜,韵致胜于陕西秦古都雍城的骆乳酥。后一联,用夸张的手法,先写咬开一点点香榧就齿颊生津,满口留香。而吃香榧后还有长远的感觉,即使十年后身在江湖,那香味还会在梦中萦绕。从十年时间之长和江湖空间之大,都显示出了吃香榧感受之深。古人写香榧味道之美,这首诗应推之一。

第二首,紧扣诗题,提出向郭德谊讨要香榧及其理由。前一联,赞美香榧的香气扑鼻和外形的漂亮。后一联最后点题。香榧树是长寿树,香榧果是长寿果。提出讨香榧给母亲吃,祝母亲长寿。原来诗人是为了祝母亲长寿向朋友讨香榧,理由可信,孝心可嘉。需要指出的,诗题的乞,并不是一般的乞讨,而是以乞为题,实为赞美。在何坦留存的诗中,不乏《乞酿郭伯瞻》《乞酿郭伯山》之类的诗。

这两首咏香榧诗不仅赞美香榧的味道到了极致,而且还包含了诗人真挚深厚的孝道精神。

崇山峻岭说榧香

请先看一下清人周显岱的一首竹枝词。

玉山竹枝词(之一)

周显岱

磴是金蒙历道场,杜家岭外已斜阳。

秋风落叶黄连路,一带蜂儿榧子香。

周显岱 (1770?1832),东阳玉山铁店(今属磐安)人,善诗亦从医学。曾著有《玉山竹枝词》二十三首,记录了当时玉山的风土人情,以上为其中之一。

这是一首游历诗。记录了诗人从外地返乡的所见所感。

这里不得不先介绍下诗人返乡的一条古道。诗人在诗中,说到了金蒙、道场、杜家岭和黄连等四个地名。对前两个地名,有人臆想,说是玉山的金蒙山和茶场庙。其实又错了。

《新修康熙东阳县志》载:“金蒙山,在县东八十里孝顺乡三十七都,高三百丈,周二十里。山产花节竹,相传徐端六公于其上得神龟,因以致富。其下为石门。”

查1993版《东阳县志》,原“三十七都,辖浦川、施下施、木杓湾等村。”古时的三十七都,大致为今东阳江镇八达片范围。

笔者实地走访,金蒙山坐落在东阳江镇岭下村至周庄村一带。经过金蒙山有一条东阳至玉山、天台的重要古道。在当地老人的记忆里,这条古道曾经是书生商贾络绎不绝的通衢大道,挑桐油、白蜡、粮食、食盐等的小贩整日不绝。

该古道从东阳可乘舟筏至浦潭,从岭下村沿金蒙溪登上桃花岩岭,十里至桃岩岭头,即为金蒙山主峰附近。下岭后五里至前庄村,在此分为上下两条道路。上线,越五里至西坑岭头,行三里至石门庵,再行二里到学陶(即道光志中的下陶)村。下线,前行十里到木杓湾村,经道场岭五里至下范村,与学陶村至下范村道路合并。然后过黄里村(原名黄连村)上牛皮岭翻杜家岭到岭口村。

周显岱返乡是早上从岭下村登山,经金蒙山到周庄,沿下线历经道场岭,过黄连村,傍晚到杜家岭回玉山。诗文中金蒙山在今东阳境内,“道场”是指道场岭。

历史上,岭下村以种植油桐闻名,桃岩岭头、前庄、木杓湾、学陶、下范、黄里等村,都有成片或零星的古榧树。当地有民谣:“黄里学陶坑,全靠榧栗生。榧栗不生,脸色饿成竹叶样。”因此,让诗人由衷地感叹:“一带蜂儿榧子香”。其香还含有香榧养育了一方崇山峻岭中的老百姓而欣慰之意。

周显岱的这首诗以一天行程为线索,四个地名嵌于句中,写出秋天香榧产地特有景色,如一幅山色迷人、香榧飘香的深秋林区画面。诗人在一路观景过程中,巧妙地抒发了自己的观感,自然质朴,诗味隽永。

其实,又何止是黄里、学陶那一带榧子香?据《民国东阳县志》记载:“榧,产玉山乡,其他乡亦间产之。”东阳“七山二水一分田”,多崇山峻岭,历史上,在东阳通往诸暨、嵊州、天台、永康等周边县的古道上,村庄周围、溪水两侧随处可见或成片或零星的古榧树,惜于历经冰冻雪雨、虫蛀风折、刀耕火种而损失大部分。

二十世纪90年代末起,东阳市通过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大力发展香榧产业,目前,东阳香榧面积已近九万亩,产量不断提高,加工水平不断提升,“一带蜂儿榧子香”,成为现在东阳山区的真实写照!(文/倪新火 《绿色中国》2021.8B)

本文来自【绿色中国】,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彼美玉山果

作者:李俏红

金华乡间有民谣,“香榧熟,衣食足”,香榧是山区乡民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香榧树寿命长达三五百年,故有寿星树之称。香榧在民间又被称为“吉祥果”“幸福果”。

有一次,听说在磐安县有一株1000多年的香榧树,我不大相信。当我真的在半山腰看到那把撑在山坡上的绿色巨型大伞时,一下子被震撼了。高大的香榧树给人鹤立鸡群的感觉,梳子似的叶片间挂着一颗颗青绿果子。村里一位老者说:“我出生的时候榧树就这么大了,我今年80岁,越来越老,早已吃不动香榧,可这株榧树却越长越好。别看它年纪大,每年产量可不低。”他告诉我,这株1000多年的榧树被誉为“香榧王”,现在每年还能产香榧700公斤以上。周边的山坳里有600余株的古香榧群,这儿是中国最古老的香榧群落聚集地之一,其数量之多、树龄之长、长势之好为世所罕见。

相传,北宋苏轼、南宋叶适等历代文人墨客都曾到此云游,并留下了赞美香榧的诗篇。北宋诗人苏轼《送郑户曹赋席上果得榧子》一诗云:“彼美玉山果,粲为金盘实。瘴雾脱蛮溪,清樽奉佳客。客行何以赠,一语当加璧。祝君如此果,德膏以自泽。驱攘三彭仇,已我心腹疾。愿君如此木,凛凛傲霜雪……”此诗把香榧一捧再捧,后人称之为赞颂香榧的“天下之一美文”。史上磐安属东阳,因为苏轼称香榧为玉山果,清道光《东阳县志》就有载:“榧实,一名玉山果。”

清朝诗人周显岱,磐安玉山铁店村人士,在《玉山竹枝词》中描写了深秋时节,村人炒制香榧时全村弥漫着浓郁榧香的诗意场景。诗句云:“登道金蒙历道场,杜家岭外已斜阳。秋风落叶黄连路,一带蜂儿榧子香。”黄连(新中国成立后改名黄里),地产榧,细而长,味更佳。《浙江通志》亦记载:更佳者,细而长名蜂儿榧,种不多得。目前磐安境内仍有许多与“榧”有关的村庄和地名,如榧里、榧坞、板榧、榧树下、榧树岭等,均可觅得香榧生长的历史痕迹。

《榧坞种杏堂周氏宗谱》记录,磐安县在唐代就已开始种榧树,而玉山是我国香榧的最早栽培地之一,至今已有1300余年的栽培历史。事实上,从唐代开始,金华地区的香榧干果就已被列为朝廷贡品。

南宋学者叶适《蜂儿榧歌》诗云:“平林尝榧啖狸蛮,玉山之产升金盘。……后来空向玉山求,坐对蜂儿还想象。”这位淳熙年间的榜眼,直截了当说,平常的榧子只是供粗俗人吃的,只有玉山的榧子能“升金盘”,堪称精品。于是感叹这种珍稀香榧,经常是求之不得而辗转思之。

香榧生长慢,一旦挂果就是三代同树,年年有收成。香榧在民间有“三生果”之称,香榧从开花到结果需要近800天,如此长的成熟期,足以吸纳天地之精华。“千年榧树三代果”,每年香榧成熟之季,农户就要开始一个多月的辛勤劳作。之一关是采摘。等到白露时节,香榧的青绿色外皮微微开裂了,即到了采摘的季节。因为一个枝条上是三代同堂的:有今年采摘的大香榧,有明年才成熟的小香榧,还有刚刚出生的香榧宝宝。这就决定了香榧只能徒手采摘,没有办法用竹竿敲打,因为一敲打,就会把明后年的小香榧都打落了,那之后只能喝西北风了。所以,农户都会扛着特制的蜈蚣梯,爬上十米甚至几十米高的大树,一颗颗采摘,极为辛劳。

香榧外壳如核桃般坚硬,吃起来极为不便。以前我都是用牙咬开,不小心用力过度,整个香榧就碎了。后来有人教我吃香榧的诀窍,就是香榧果一端有两个白点,俗称“西施眼”,只要用大拇指和食指按住这两点,用力一捏,壳就开了,既方便又充满趣味。尝试几次后,果然得心应手。闲来无事,家人围坐品香榧,满口爽脆,齿颊留香。

相传,王羲之定居会稽山阴时,常与朋友聚会喝酒。喝酒要有下酒料。王羲之喝酒,必须有香榧;只要有香榧,便置其他山珍海味于不顾。于是,留下了“无榧不醉酒”的佳话。

千年榧树是“长寿树”,常被民间作为“树菩萨”供奉,其果实被称为“千年圣果”,与酒匹配,自然毫不逊色。

“银甲弹开香粉坠,金盘堆起乳花圆。乞君东阁长生供,寿我北堂难老仙。”宋代诗人何坦曾向东阳人郭德谊讨要香榧,并写下《蜂儿榧》一诗。诗人在诗中点明主题,乞香榧是为了在厅堂长生供奉和祝福母亲成不老神仙的。理由可信,孝心可嘉。这说明古时人们就已经把香榧视为干果中的珍品,并在重要场合用于供奉,并成为长寿的象征。

《光明日报》( 2021年04月17日11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它是最“慢熟”的果子,结果3年才能摘,如今市场已卖到17元1斤

相信在很多热爱零食的人眼中,坚果就是一个非常美味的食物,虽然说我们很多人都认为坚果的热量高吃了会让人长胖,但是这依旧没能减少我们对坚果的喜爱。而在众多的坚果中,我们最为熟悉的无非就是花生,瓜子,果仁等等。但是其实现在世界物产丰富,对于坚果的种类也不仅仅是指于此。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结果都是属于国际上非常知名的坚果,就比如说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这个香榧便是知名坚果之一。

香榧又被称之为妃子树,它是一种红豆杉科目的常绿乔木。跟我们平时看到的红豆杉很像,但是结出来的香榧果实颜色却非常的翠绿,而且到目前为止,香榧基本上还只有在我国存在,而作为一个中国原产的树木。香榧不仅仅在我们中国历史悠久,而且在国际上的地位也算得上是数一数二。

而它之所以会如此的高贵,其实这与它的生长过程是离不开的,了解香榧的朋友应该很清楚,香榧的树干并不低,跟我们正常的数目相比甚至还要高那么十几二十厘米。而且它的生长阶段,虽然说跟一般的植物差不多,都有一个发芽开花结果等三个部分,但是这三个部分并不是连接起来的,而是分开的,比如说香榧树开花结果之后,要三年才能够摘掉树上的果子。而这并不是说我们在三年之前没有时间或者是不用采摘的,而是因为香榧的果实要经过了三年之后才会成熟,而此时我们才能够采摘。

正是因为它如此的珍贵,所以在古时候江北就是只有皇家才能够使用的一种坚果,其他的普通人家别说是吃了,恐怕就连见都没有见过。当然这都是以前因为香榧非常罕见的一个原因,而现在的香榧其实非常的多了,因为已经有很多人开始热衷于种香榧。而正是因为这样现在香榧在市场上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常见的坚果。曾经这个价值千金的香榧现在也已经变成了仅仅只要17块钱一斤。虽然说这个价格与以前的香榧相比确实是少了不少,但是放在现在的话其实还是挺贵的。而且作为一个专业种植香榧的人,其实它并不仅仅只有一两斤,所以说一年下来依靠香榧赚的钱其实也并不会少。

关于“它是最“慢熟”的果子,结果3年才能摘,如今市场已卖到17元1斤”的所有内容,今天到这里就结束了,非常感谢大家的观看。

喜欢养花的朋友们,记得点击上方的“关注”,每天都会给大家介绍很多的花草小知识哦!

人称干果界的“香妃”,我国特有坚果,3年才成熟,90%的人没吃过

导读:我国特有坚果,每3年成熟一次,人称干果界的“香妃”,可惜90%的人不知道它!

金秋九月是收获的季节,很多的农作物纷纷成熟了。其中像核桃、板栗、枣子等都是在这个季节丰收,这也是当前市场上最为常见的坚果了。


但是在我国的南方部分地区,还有一种坚果也成熟了。而且它还是我国特有的,最厉害的地方在于每三年才成熟一次,还被称之为干果界的“香妃”,你们吃过吗?

只是非常可惜,在我国据说90%以上的人不知道它,而吃过的就更少了。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种特殊的坚果,看看大家认不认识。

我国特有的坚果——香榧

其实小编也是在近些年才知道有这样一种坚果的,当时有个同事他是安徽宣城的,有一年从老家带了一些特产过来。其中就有这种野果,当时我们公司一帮南方人,都像是见到“不明生物”一样,纷纷表示从来没有吃过,也不认识它。


经过这个同事的介绍才知道,它的名字叫香榧,说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坚果,还被称之为“干果界的香榧”。开始我们也以为同事是忽悠我们的,而通过查阅资料,经过了解才知道,原来这种坚果真的是我国特有的,并且有着悠久的栽种历史。

香榧是红豆杉科榧属多年生常绿乔木植物,而关于它名字的来源据说还和秦始皇有关,这也是我国对于香榧的最早的记载。

史料记载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于公元前210年东巡会稽时,当地的老百姓就把它进献给秦始皇,吃了以后龙颜大悦,当时就问官员它是什么。官员告诉他这是当地特有的坚果,俗称“榧果”。

秦始皇听了以后,感觉这样又香又脆的坚果叫这个名字不雅,于是就给它赐名“香榧”,从此以后就这个名字流传至今。


香榧作为我国原产的一种古老的植物,它是第四纪冰川留下来的遗珍,也是是我国最古老、最珍稀的坚果之一。

这植物对生长的环境要求比较高,因此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并不广,主要是集中在我国的北纬27°~32°的亚热带丘陵山区,其中在浙江、安徽、福建、湖南等省都有零星分布。

尤其是在古代这种野果更是十分的稀有,所以才很多人没有听说过它的大名,而吃过的就更少了。

香榧是什么果子,香榧是什么树长成的-第1张图片-

生长缓慢,果子更是三年才成熟

虽然在近些年南方一些地方在发展种植香榧,可是在市场上这种坚果的价格依然不便宜,比绝大多数的进口坚果都要贵,普遍都要卖到150-200元一斤。再加上它吃起来非常的香脆,因此就有了干果界的“香妃”之称。


其实之所以这种野果的价格如此昂贵,除了稀有以外,还有下面几个方面的原因。之一个是它的生长很缓慢。

香妃和多数的经济作物不同,它的生长是十分缓慢的。像很多的经济作物只要三五年就能开花结果了,而香榧则至少都要十几年才能进入花果期。但是前期投入的人工、肥料、农药等方面的成本却不低。

第二个是果子也生长缓慢。

普通的水果都是当年开花当年成熟,或者是当年开花第二年就成熟了。而香榧简直是干果界的“哪吒”要三年才成熟。


这是因为香榧这种树是有雌雄之分的,其中雄树不结种子,它是在每年的3-4月份制造和散播花粉,而雌树在春季捕捉花粉成功受精后,开始孕育种子。

在果子的成长过程中,之一年只能长到豌豆般大小,第二年的9-10月份才会成熟。这样算上之前一年的开花,所以足足要三年才会成熟。

第三是采摘的难度也很大。

这种树长得非常高大,毕竟要生长十几年才结果,因此采摘起来就比较麻烦。

尤其是同一棵树上看到既有花,又有嫩果,还有成熟的老果。而采摘的时候只能采摘成熟的老果,所以就必须要人工爬树去采摘,这是非常辛苦也危险的。

当然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香榧也如同它的名字一样,吃起来香脆不说,关键是营养也很丰富。


而且据测定,香榧的种仁中含有丰富不饱和脂肪酸,油脂含量占到干重的60%左右,这是它之所以香脆的原因。另外它还富含叶酸、烟酸、维生素D3以及钾、铁、锌等矿质元素等。

而且香榧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中医上认为它有杀虫消积,润肺化痰,滑肠消痔,小儿遗尿,健脾补气,降血脂、去瘀生津的功效。

还有润泽肌肤、延缓衰老和预防和缓解眼睛干涩、易流泪、夜盲等药用,其内脂碱对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治疗和预防血管硬化、冠心病、抑制恶性肿瘤,淋巴肉瘤有抑 *** 用等。

有一点大家要注意,有些人说香榧不好吃,其实这是对它的误解。主要是因为香榧的香榧的种仁包裹着一层黑衣,如果连同它一起食用,味道会大打折扣,大家在吃的时候,必须要剥去的种壳将这层黑衣刮去,这样吃起来才是细脆清香的滋味。

你们吃过香榧吗?在你家乡可有种植?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大山里一种野果,人称“贵妃树”,3年结1次果,你见过吗?

大家都知道,农村有很多神奇的树木,它们有的浑身是刺,有的很受苍蝇的欢迎,还有的会开出奇特的花儿来。而农村还有这样一种树,它树龄高达500年,每3年只结1次果,而且果实像极了冬瓜,看起来非常地引人注目。它被农村人称为“冬瓜树”,产量极高,且用途也很广泛。很多农民就是因为种植这种冬瓜树,赚了大钱,。所以说,今后您若有幸遇见这种树,可别再把它当成柴火给砍掉。

冬瓜树,其实是叫做“香榧树”。这种树木是一种红豆杉科的植物。而提起红豆杉,大家都应该不会感到陌生。因为那是一种非常珍稀的树木。而香榧树和红豆杉“同根同源”,想必它的价值也很高。香榧树的果实,是一种著名的干果。因为据说这种很像冬瓜的干果,它只生长在中国。所以香榧树的果实,它在国外市场的销量很高。而且由于香榧树的产量很高,所以很多农民也都会选择种植这种树木。

香榧树的树龄很长,所以在某些农村地区,农民们也会把它视为“寿星树”。这种独特的树木,它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浙江、安徽、福建等地。可以说,香榧树虽然在国外不常见,但它在中国还是分布极广的。我相信很多的农民们朋友们,你们应该是有见过这种树木的。据我所知,香榧树还是绍兴市的市树。但尽管如此,香榧树的果实,在国内市场也很昂贵,因为它每3年才结一次果。

香榧树和松树、柏树一样,都是常绿乔木。而且香榧树的形态风优美,树叶像是一撮撮的肉芽,具有极佳的观赏价值。很多中国的城市,都会把香榧树当成一种绿化植物。但香榧树的价值,却不仅仅是食用价值和观赏价值哦!据我深入了解,香榧树的树干也是一种很好的木材,可以用来造船。

此外,香榧树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根据资料记载,香榧树能够增强人的视力,并且可以助消化、强健筋骨。可以说,这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树木。那么,生活在农村的你,是否有见过香榧树呢?

果实和银杏相似,寿命长达200年,一公斤卖到90多,却不好种植

许多花友在休息的时候不仅仅会去照料花卉,也会吃一些零食,比如坚果就是很好的零食,也是健康的零食,那常见的坚果都有哪些呢?其实像杏仁、腰果、榛子、核桃、葵花子、南瓜子、松子、板栗、白果等,都是比较常见的,像碧根果和腰果就挺贵的,这些在国内人工栽培比较少,一般是进口的,如果花友们对这些坚果感兴趣,想在阳台种植几棵,那也是很难的。

果实和银杏相似,寿命长达200年,一公斤卖到90多,却不好种植!

开心果

我们再来看看开心果,它是一种很受欢迎的水果,在国内也有许多花友喜欢。大部分的开心果是进口的,也就是从美国、伊朗等产地进口,不过在国内有小部分种植,但没有大规模。国内的开心果主要在新疆,而其它地区就特别少了。

这种果树有一个特点,就是有比较长的寿命,它的寿命比家里的虎皮兰、发财树、橡皮树、琴叶榕、君子兰等花卉的寿命长,甚至可以达到200年,可以说种植一些开心果,那养护200年也不死。

它的树龄比较长,在国内没有大规模种植,但国内有一种香榧树就经常见了,它可以生长到一千年,而如今也能够结出果子,在国内江浙一带香榧树就有不少,不知道花友们有没有了解过香榧树呢?它也是一种很顽强的植物,和开心果一样,树龄特别长。

其实银杏树的生长周期也要很久,有花友说,我家小时候所种植的银杏果到现在还没吃成,银杏树也不太大,要等到结果还早呢,我这辈子是不指望能吃上我家种的银杏了,我儿子到老了,能吃上就算不错了。可见,银杏树也是一种寿命很长的植物,不过据研究,它的果子有微毒,所以很少有人去吃它的果子,银杏的果子我觉得和开心果差不多。

它们也是有区别的,比如将开心果拿来烘烤,它的果仁口感会越来越好,可以用香脆来形容,但银杏果则是有软糯、饱满的口感,这点还是可以区分的。

如今的开心果价格挺高,一些品质比较好的开心果,甚至卖到90元一公斤,可见这种水果有多值钱。这个价格的开心果,比国内的大部分水果都高,所以也让果农羡慕了,也可以说它是一种不愁卖的水果,许多花友也喜欢吃,甚至买去送人。

那为什么没有大规模种植呢?还是因为种植的难度比较大,它对生长环境有一定的要求,比如它害怕积水,在干旱的亚热带地区比较适合种植它,在国内新疆率先发展种植,那里的环境适合开心果生长。不过,它的结果期特别长,一般需要种植10年才能够有产量。

再加上资金的投入比较大,也有投入一些人力资源和时间去管理,总体来说,要大规模种植,许多种植户就不乐意了,也不太现实。其实,它的结果率也不高,它是一种花朵雌雄异株的果树,需要去授粉还能够结果,这也导致了产量不高,在养护这种果树的过程中,可能也会遇到病虫害,所以种植起来并不容易,这也让它的果子价格变高了。

关于开心果,就介绍到这里了,花友们怎么看待这种水果呢?

香榧我国原产坚果,价格过百却像极了哪吒,想发展种植?看完再说

原创不易,文字也有产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如果您喜欢有关三农,农业、种植技术、农村生活等,那请点击右上角的关注!依农会把我了解的、学到的、看到的持续分享给大家。

香榧别名中国榧、香妃树、野杉子、玉榧等,红豆杉科榧树属多年生常绿大型乔木。香榧是榧树属植物仅有的7个种之一,是我国所特有的珍惜坚果林木作物,其果实、木材都有相当高的经济价值。香榧在我国有着较为悠久的种植历史,早在2000多年前辞书之祖《尔雅》中就对榧树的外形和木材用途做了相关描述,当然文中描述的榧树不一定就是香榧,因为没有对果实用途做详细描述。香榧的种子香榧子早起在我国古代不是作为坚果食用的,而是作为一种可起到趋虫效果的药材使用,其功效被记录在类似《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等多本药学典籍中。到了唐朝时香榧子才开始作为坚果食用,并开始人工栽培种植。香榧在我国古代地位相当高,其木材是优质棋盘的原材料,种子为珍贵的食药兼备的农产品。

成年香榧树体高大,树高可达20多米,树冠宽大,树型秀美,有很高的观赏价值。香榧树寿命极长,我国香榧之乡诸暨现存香榧古树树龄超过千年的不在少数,超过百年树龄的香榧更多,且部分古树至今仍能产果,香榧古树已被列为国家保护植物。香榧子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蛋白质、矿物元素等多种营养物质,并具有杀虫、润肺、通便等药用功效,深受消费者的喜爱。随着对香榧经济价值的发掘,20世纪60年代开始,香榧产区种植面积开始产业化发展,一些古香榧树被分产到户,并开始了育种研究,进行人工栽培。香榧子的价格在2000年后开始暴涨,优质香榧干果更高时卖到了300元每斤,即便是近些年价格有所回落,也多在100-200元每斤左右,并且供不应求,农民朋友们的种植兴趣更是高昂,发展至今种植面积已达60万亩左右,现主要分布于浙江、安徽、江苏、福建等地(有一个问题就是有较多的声音说只有浙江诸暨地区的榧树品种才称为香榧,这个我们不做争论)。

通过依农的描述,我们不难看出,香榧这个农产品有文化、有故事、本身具有相当高的经济价值,不提别的仅仅是100-200元一斤的价格,区区60万亩的种植面积着实是有些少了。是不是觉得香榧短时间内简直就是一个农产品的潜力股,立马想研究研究发展种植一下,别着急,想发展种植你需要现了解下面这些问题。

像极了“哪吒”的香榧树

一、超长的抚育期

香榧树生长非常缓慢,实生苗一年才有20厘米左右的高度,3年才能长到1米左右,嫁接苗生长更为缓慢,三年幼苗也就50厘米左右。香榧树育苗抗逆性比较差,三年后才可移栽定植,定植后实生苗至少需要10-15年的时间才会结果,嫁接苗也需要6-8年的时间,并且初期产果量非常低,定植后20-30年才能进入盛果期。也就说发展种植香榧的前15年是基本没有收益的,并且香榧的抚育期管理非常重要,管理不当就可能导致移栽香榧成活率低,或是导致植株弱势,后期难有较好的产量和品质。

二、超长的果实成熟期

除去抚育期较长外,香榧果实的成熟期也较长。结果的成年香榧树,每年的4-5月份开花,开花后果实要历经500天左右,至于一年开花、一年结果、一年成熟“三年果”的说法着实有些夸张了。据传“三年果”由来,其中“一果”包括了植株,有三代同堂的祥富寓意,并非果实三年才成熟。不过500天的成熟期,相对其它果树也着实不短了。

三、种苗种性不定

香榧树的种性不是特别的稳定,尤其是实生苗,定植栽培后可能出现较大的变异,比如说栽培种植的是长椭形的优质香榧,到产果是就不一定能保证它的果型和品质,即便是保障了果型和品质,后期产量也很难有所保证。嫁接苗的种性相对稳定,但是如果异区域种植,品质和产量也可能出现变化。前段时间电影《哪吒》上映,依农觉得香榧较长的生长和孕果期以及多变的种性,像极了哪吒。

采收困难的香榧树

香榧树果实成熟期虽长,但是它每年都开花,这就导致了树体上幼果和成熟果同在的局面。如果采用机械或是人为摇晃树体的方式,会导致幼果脱落影响次年的产量。因此采收时,必须仔细人工摘收,避免伤到幼果,这就大大增加了工作量。人工成本相对来讲较高。此外,目前我们吃到的优质香榧,多是那些几十年上百年树龄的种果,树体相对较高,且多生于山中,给采收带来的更大的困难,这样的香榧树多树体多生有绿藻、绿苔比较湿滑,果农朋友们需要爬上去采收,可借助的工具仅有自制的蜈蚣梯,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对生长环境有一定要求的香榧树

一、对土壤环境的要求

香榧成年树的主根不明显,须根较多,属于浅根系坚果树种,因此对土壤环境有一定的要求。想要培植健壮高产的优质香榧,需在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透水性好、透气性强的疏松酸性土壤环境中种植。而土壤环境往往会被农事劳作破坏,比如所长年的施入化学肥料、滥用除草杀虫药剂等,香榧本身的固土能力不强,山间栽培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对香榧的生长也有较大的负面硬性。

二、对气候环境的要求

香榧对温度的要求较高年平均气温要在15℃-18℃之间,大于10℃的年积温要在6500-7000℃左右,年无霜期要求在210天以上。成年香榧的抗寒能力较强,可耐-16℃的低温,但不耐持续的低温环境,否则会影响其产量和品质;幼苗和幼树的耐寒能力较差,持续低温可能导致植株死亡。成年香榧树喜光照,充足的阳光才能产出优质的香榧子,但是幼树却对光照比较敏感,光照过强可能导致幼树死亡,需要荫蔽栽培。香榧喜湿怕涝,要求年降水量在1200-1600毫米之间,但由于挂果期较长又怕连续雨季,雨季时间较长的地区可能导致烂果。香榧树雌雄异株,主要靠风传粉,栽培区域要求花期有风,但还不能在风口栽培,不然就会影响香榧的授粉率。

香榧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一、产量品质不佳

相对于其它坚果,丰产期的香榧的产量还是相当可观的,丰产树一株可产200斤鲜果,即便是密植亩栽40株的香榧树丰产期的理论产量也1000斤左右,但是目前来看产量远没有那么多。此外,香榧的品质也多有不佳,吃过香榧的朋友多有两派,一说其酥脆美味是高端坚果,一说其牙碜多渣还不如瓜子。这其实就是品种和品质的问题。

二、病虫害侵袭严重

好多人都讲香榧的病害虫较少,其抗病能力较强,但那多指的是生于山间的香榧古树。近年来人工新植的香榧古树由于粗放的管理模式,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也日趋严重。像危害幼苗的根腐病、危害成株的菌核性根腐病、绿藻、褐腐病等,地老虎、白蚁、香榧小卷蛾等害虫常有发生。严重影响了香榧的产量和品质。

想要发展种植香榧农民朋友需要注意什么

在看了上述依农表述的关于香榧发展种植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困难,相信也打击了不少想要种植香榧朋友们的积极性。但这些看上去是困难,却也恰恰是香榧价格如此之高的原因。农民朋友们想要发展种植香榧,想要通过香榧获取更高的收益,就必须克服上述那些困难。农业种生产,从来不是简单的事情,发展一样东西一定要慎重,要结合自身条件,综合利弊关系,行,就大胆去做。不行,千万不要触碰。及不能独听利好的诱惑,也不能惧怕可能发生的困难。发展种植香榧必须要做到如下几点。

  • 要做好调整好心态,因为有一个漫长的、无收益的抚育期要度过。
  • 尽管香榧的育种技术一直在发展,适种范围会越来越广,但是目前香榧树种对环境和区域的要求仍较高,一定要在适种区域内发展种植。
  • 选择种植后,一定要进行精细管理,从抚育期开始到成株结果期都要科学管理,育良树才有好收益。

#谷丰计划#喜欢有关三农,农业、种植、农村生活等类型的文章,那请关注、点赞@依农看天下会把我了解的、学到的、看到的持续分享给大家。

赘述不详,欢迎探讨!

3年一熟,结果期上千年,全世界我国特有,香榧有多奢侈?

在浙江绍兴的会稽山脉,生长着一片古老的树林,其中的古树结出的果实单株价值在4000元以上,更高可达30000元以上。这些古老的树被当地农民视作“致富树”和“摇钱树”。

当前正值松子、板栗、核桃、榛子等坚果成熟的季节,这些坚果通常价格较低,但有一种坚果不仅是我国独有的,还价值昂贵,零售价可达每斤上百元,被誉为真正的奢侈坚果,这就是“香榧”。在山区,人们常说“一人十棵香榧树,脱贫养老两不误”。



香榧也许对很多人来说比较陌生,它又被称为中国榧,是一种属于红豆杉科的植物,是我国特有的树种,也是世界上稀有的经济树种,可以说是植物界的活化石。香榧树的寿命可超过千年,我国目前拥有7万余株百年以上的香榧树,还有上千株千年以上的。

香榧的外部形态类似于橄榄,具有淡黄色的果肉,其外表有一层假种皮。采摘后,香榧需要通过多个工序,包括手工去皮、浸泡、清洗、晾干和炒制,才能成为一道美味佳肴。炒制后的香榧松脆可口,带有特殊的香气,因此备受消费者喜爱。不仅如此,香榧不仅果实可食用,其木材也极具经济价值,因为它的木质坚密,纹理清晰,适用于 *** 高品质家具,一些精美的棋盘也常常采用香榧木 *** 。

为什么香榧价格如此昂贵呢?可以说香榧是农产品中价格最为坚挺的之一。无论是阳光玫瑰还是智利车厘子,这些水果的价格逐年下降,而香榧多年来一直保持高价,零售价每斤都在上百元,一株上千年的香榧树每年创造的经济价值可高达上万元,因此被誉为“一棵香榧树养三代,人死树还在”,香榧树不愧是传家宝,也是农民的财富之树。



但要理解香榧价格昂贵的原因,我们需要考虑以下两点:

1. 种植地受限:香榧虽然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且具有耐干旱和耐贫瘠的特性,但目前主要分布在我国浙江和安徽一带,生长海拔在1400米以下,冬季气候温和,夏季不酷热的环境中。在其他地区种植香榧可能导致不结果或产量较低,因此引种栽培前需要进行环境考察。此外,香榧是雌雄异株植物,需要异花授粉,因此必须同时种植雄性和雌性树,否则不会结果。

2. 香榧结果周期较长:虽然香榧可以连续结果上千年,但从实生苗到挂果需要15年,进入盛果期需要50年的栽培时间,这需要前期的大量投资。香榧每年都会开花、结果,因此树上通常同时存在一年、二年和三年生的果实,因此人们称其为“三代果”。

三、采摘的高危性



香榧树可以生长到25米高,采摘香榧需要人们爬上树来逐颗采摘。有些香榧树枝上可能会长有易滑的青苔,而有些树枝可能已经变得老化且中空,因此采摘香榧是一项非常危险的工作。在采摘香榧时,如果不小心从树上摔下来,轻则可能受伤,重则可能面临生命危险。

也许有些人会想,能不能用竹竿来敲打香榧呢?但正如前文所述,成熟的香榧果实旁边通常还会结着许多需要一两年甚至更久时间才能成熟的幼果。因此,香榧必须由人工逐颗采摘,以避免损坏未成熟的果实,否则将导致来年香榧的产量大幅下降。

总结:香榧树是我国独特的树种,被誉为植物界的“活化石”,寿命可达上千年,拥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是农民的“摇钱树”。然而,由于其生长速度缓慢且采摘困难,香榧仅在我国的一小部分地区有栽培,这也是香榧成为高档坚果的主要原因。您曾品尝过香榧吗?

标签: 香榧 什么 果子 长成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