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固醇或甘油三酯水平升高,是最常见的两类血脂异常。为此,很多人都在吃他汀类或贝特类的降血脂药物。
不过,有不少人在复查的时候被“吓了一跳”!看到化验单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是“<3.4mmol/L”,而自己的这个指标却已经降到了1.x mmol/L。
于是,大家会自然而然地担心:我的血脂是不是降得太低了?降脂药是不是应该停一停?
但往往这时候,总会有“斩钉截铁”的声音告诉您:降脂药是不能停的!得一直吃下去!
那么,这个问题的答案真的就是如此简单和绝对吗?当然不是!
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说一说,哪些情况下,降血脂药需要长期坚持吃;而哪些情况下,它们其实可以停药。
哪些情况 降脂药不能停?
在说哪些情况可以停药以前,我们必须先告诉大家,在哪些情况下确实不能停药!
之一,被确诊患有各类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不能随便停用他汀、依折麦布以及“降脂针”(PCSK9抑制剂)等降胆固醇药物!
所谓“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心脏支架术后、缺血性心肌病、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小中风”)、外周动脉疾病等等。
这是因为,胆固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它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发展的核心要素。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则是引发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死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基础。
因此,我们只有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长期维持1.8mmol/L以内,才能够阻止动脉斑块的不断进展!
一项纳入了十几万例患者数据的荟萃分析显示:通过降脂药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每降低1mmol/L,坚持1年时间,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心血管事件风险可以减低约10%;坚持2-3年,心血管事件风险可以减低约20%;而坚持5年以上,则心血管事件风险可以进一步降低超过30%。
简单来说,对于已经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而言,降胆固醇药物一般不能停!坚持治疗的时间越久,发生心梗、脑梗等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才会越低。
第二,假如您在没有吃药以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就≥4.9mmol/L或者总胆固醇水平≥7.2mmol/L。那么,也不能随便停用他汀、依折麦布以及“降脂针”(PCSK9抑制剂)等降胆固醇药物!
一般来说,当您的胆固醇水平超过这个标准时,在心血管危险分层上就已经进入了“高危”这个级别。相对应的降脂目标也不再是让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回到3.4mmol/L以内就可以了,而是需要长期维持<2.6mmol/L才行。
对于这种情况的患者来说,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从4.9mmol/L以上降至2.6mmol/L以内,降幅往往需要达到50%。那么,这就不是仅仅依靠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可以做到的了,而必须长期使用降胆固醇药物!
第三,年龄在4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一般也不能随便停用他汀等降胆固醇药物!
因为,糖尿病本身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联非常密切。确诊了糖尿病的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属于“高危”级别。相对应的降脂目标也是需要长期维持在2.6mmol/L以内,但是,大部分的糖尿病患者本身容易合并高血脂,所以,糖尿病患者的降胆固醇药也不能随便停。
综上所述,大家一定要记住,如果您已经确诊患有某些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或者胆固醇水平严重升高,那么,一定不要轻易停用您的降胆固醇药物!
两种情况 降脂药有希望停
说完了上面这些不能停药的情况,接下来,我们就再来说,哪两种情况是有希望停药的。
之一,没有任何心血管疾病,也没有糖尿病,胆固醇只是轻中度升高的患者,是有希望停用降胆固醇药物的。
所谓胆固醇的“轻中度”升高,主要指的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在3.4-4.9mmol/L之间、总胆固醇水平在5.2-7.2mmol/L之间的这种程度的升高。
符合这些条件的患者,总体的心血管风险尚处于“中危”或“低危”的级别,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控制目标是“<3.4mmol/L”即可。
这个时候,如果在服药的同时,能够强化饮食上面的控制并定期开展运动锻炼。那么,等胆固醇降到理想范围之后,完全可以尝试停用降胆固醇药物。
有一部分患者完全可以只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等生活方式的干预就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给继续稳定在3.4mmol/L以内。那么,这样的患者后面就不再需要继续服药了。
第二,如果您的血脂异常不是以胆固醇升高为主,而是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正在服用非诺贝特等贝特类降脂药的话,那也是有希望停药的!
这是因为,甘油三酯的升高,除了极少数是由遗传因素所引起的以外,大部分其实主要跟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也就是说,只要找对了引起甘油三酯升高的原因并积极做出调整,那么,它完全可以不依赖药物就得到控制。
一般,只要生活当中能够做到减少肥肉、各类食用油、甜食等食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含量,加强运动锻炼并减轻体重,戒烟、限制饮酒等等,那么,控制甘油三酯完全不需要长期依赖药物。
最后,总结一下,降脂药并不是绝对不能停用的!对于只是甘油三酯升高或者单纯胆固醇轻度升高的患者来说,只要能够坚持做好健康生活方式的干预,那么,完全是有希望停用降脂药的。
【参考文献】
1,血脂异常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9年5月 第18卷 第5期
2,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0年12月 第48卷 第12期
与他汀比肩的降脂中药血脂康,效果究竟如何?真的没有副作用吗?一说到血脂高该吃什么药,很多人都会首先想到他汀类降血脂药物。确实,一直以来,降脂治疗领域的“大半江山”就被各种不同分子结构的他汀类药物所占据。
不过,即便如此,仍然有一种中药可以与他汀类药物比肩,在降脂药物当中占据一席之地,它就是“血脂康”。
经常有网友提到:因为担心吃他汀类药物会出现不良反应或对肝肾不好,所以想换成吃血脂康。
那么,究竟吃血脂康是不是真的能避免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呢?血脂康在降脂效果上足不足以替代他汀?以及到底在哪些情况下建议使用血脂康?
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说一说,在您选择血脂康以前,应该先搞清楚的这些个问题。
“天然他汀”---血脂康
在各类医学指南或医学专家共识当中,对于血脂康的使用推荐往往都与各种他汀类药物放在一起。之所以会这样安排,这是因为,血脂康的本质其实仍然是他汀!只不过,它与纯化学合成的他汀类药物存在一些差异。
1979年的时候,被誉为“他汀之父”的远藤章教授(日本)从红曲霉中分离出了一种活性物质。这种物质后来被默克公司开发为了全球之一个商品化的他汀类药物,名为“洛伐他汀”。
而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的研究人员将粳米接种特殊的红曲菌,然后利用现代生物制药工艺进行发酵,最终创造出了血脂康这种药物。
所以,洛伐他汀与血脂康,它们都源自于红曲霉。
如果我们仔细去分析血脂康这种药物的成分,可以发现其中包含有13种天然的洛伐他汀及其同系物,以及异黄酮、甾醇、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生物碱等其他天然成分。
不过,血脂康当中所含有的这些洛伐他汀主要属于无晶型结构的洛伐他汀,与纯化学合成的洛伐他汀相比,这些“天然”的洛伐他汀结晶度更低、在体内的溶出度更高。
简单来说,血脂康当中所含有的天然洛伐他汀比纯化学合成的洛伐他汀更容易被身体吸收与利用。
此外,血脂康当中所含有的他汀以外的其他活性成分,一方面可以增强洛伐他汀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另一方面还能帮助降低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因此,在2017版《血脂康(胶囊)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当中有专门提到:对于不能耐受其他他汀类药物或使用其他他汀类药物会引起肝酶和肌酶升高的患者,可以用血脂康来替代他汀。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使用血脂康就完全没有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
事实上,临床观察发现,血脂康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不适。此外,它的主要成分毕竟仍然是他汀,因此,依然有可能引起肝酶和肌酶的异常。
所以,与服用普通他汀类药物一样,在初次服用血脂康的4~8周以后,需要复查肝功能和肌酶。如果发现指标的明显异常,也需要减量或停药!
降胆固醇 效果如何?
在了解了血脂康的特点以后,相信大家可能会有一个疑问:既然有这么好的天然降脂药,那为何还有那么多人在吃纯化学合成的他汀呢?
这个问题就要从血脂康的降胆固醇效果开始说起了。
在所有的血脂指标当中,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关系最为密切的是“胆固醇”。而在各类胆固醇指标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被认为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与发展最重要的“坏胆固醇”。
所以,要衡量一种降脂药物的效果,医生往往首先会看这种药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有多强。
在《血脂异常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中国专家共识》当中引用了这样一张表格:
其中提到:所谓“高强度”的他汀是可以让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50%以上的他汀类药物;“中等强度”的他汀是可以让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30%~50%的他汀类药物;“低强度”的他汀则是只能让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不到30%的他汀类药物。
而血脂康让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下降的程度仅为28.5%。
这一点在2020版《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当中也得到了验证:每天1.2g的血脂康,其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程度不到30%。
由此看来,血脂康降胆固醇的效果仅为中等偏低的强度(很多专家将血脂康视为与“中等强度”他汀等效)。对于一些胆固醇水平很高的患者,血脂康的效力可能不足。
这就是为何医生有时候没有开血脂康,而是开20mg 阿托伐他汀或10mg 瑞舒伐他汀等其他药物的原因。
哪些情况 吃血脂康?
前面说到的这些,主要是告诉大家:并非所有的患者都适合使用血脂康。
这里,我们就来总结一下,究竟哪些患者比较适合使用血脂康:
之一,胆固醇水平仅轻、中度升高的患者。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约30%左右就能达标(或降至正常),那么,可以考虑使用血脂康;
第二,确实无法耐受普通他汀类药物或他汀类药物会引起肝酶、肌酶明显异常的患者,也可以考虑使用血脂康;
第三,就是对于一部分老年或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血脂康也有一些不错的安全性数据。大家可以找医生咨询,看看自己是否适合服用血脂康。
当单用血脂康降胆固醇效力不足的时候,可以在血脂康的基础之上增加其他类型的降脂药(比如依折麦布),这样做可以明显增强总体的降胆固醇效果。
当然,现在正在服用他汀类药物,胆固醇控制效果良好并且也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就没有必要用血脂康去替换他汀了!
一个中成药,降压,降脂,定眩,改善头晕头疼,耳鸣目眩大家好,我是沈医生。相信很多患有高血压病,高血脂的朋友,都有过这样的感觉,情绪一激动了,就会头晕,感觉天旋地转的,就要站不住,要坐着躺着,同时还会犯恶心,反胃,头疼,耳鸣等等,像晕车晕船了一样,这个时候呢,如果马上吃了降压药,再休息一下就会好很多。但是下次一激动,还是会这样。这可怎么办?
首先,沈医生先表明自己的观点,这种高血压和高血脂,我们的降压药和降脂药是不能停的,必须要遵医嘱,规律地服药。然后沈医生就站在中医的角度跟你讲讲,这种由高血压,高血脂导致的头晕目眩,我们要怎么调理,做到中西医结合,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在中医中,有一个单独的“眩晕”症,讲得就是我们刚刚描述的这种头晕目眩。《黄帝内经》记载:“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所以我们还是要从肝论治。
“肝主生发”,也就是说,肝气喜欢向上,向外发散,展示出生机勃勃的性情,但是肝气的生发,要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能太过,这主要是依赖于肝阴和肝阳的协调,如果肝阳太过了,肝阴不能制约肝阳的生发,肝气就会往上走,扰乱我们脑部的气血运行,造成头晕头疼等等肝气亢逆的症状。
所以,如果我们想要改善这种症状,让我们不再头晕恶心,就要平息肝气,让肝的生发有度,不至于太过。
今天沈医生给大家推荐的中成药就叫做,强力定眩胶囊,可以降压,降脂,定眩,平息肝气,改善肝气亢逆导致的头晕,头疼,目眩,耳鸣失眠等等。
强力定眩胶囊的用药分别是天麻,野菊花,杜仲,杜仲叶和川芎。
我们先来说天麻,天麻只归肝经,可以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在很多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的方子里,比如半夏天麻白术汤,天麻钩藤饮等等,里面都用到了天麻,可以说是止眩晕的良药。
我们再来讲川芎,可能有的人会问,沈医生啊,川芎不是行血活血的药物吗?但是刚刚沈医生没有讲到瘀血的因素啊,为什么要用川芎呢?
这就涉及到我们中医上的一个治疗理论了,叫做“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就是说,我们在治疗肝风内动这种情况的时候,也要注意到活血行血,因为“风”属阳,血属阴,我们把阴血制约阳气的功能提高,就可以达到阴血一行,内风自平的效果。
然后是野菊花,野菊花是一味清热解毒药,可以归肝经,起到泻火平肝的作用,对于肝阳太过导致的上火,比如眼睛肿疼啊,头疼头晕啊,都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然后是杜仲和杜仲叶,两味药都来自杜仲科植物杜仲,只不过一个是杜仲树皮,一个是杜仲树叶,都可以达到补肝肾的作用,对于肝肾不足导致的头晕目眩有很好的作用。
强力定眩胶囊整个方子,选用了不同的药物,从不同角度来平息肝阳,从而达到止晕定眩的作用,非常适合于肝气生发太过导致的眩晕,你了解了吗?
最后还是要提醒大家,中成药不能代替我们的降压药和降脂药,所以要规律的服用。同时如果对自己的症状不清楚,还是不建议擅自用药。
八类临床常用降脂药简介降脂药在临床预防心血管事件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主要介绍常用的八类降脂药药理、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
一、他汀类
阿托伐他汀
药理:该类药物是HMG-CoA 还原酶的一选择性、竞争性抑制剂,HMG-CoA 还原酶为一限速酶,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肝脏内 HMG-CoA 还原酶及胆固醇的生物合成从而降低血浆中胆固醇和血清脂蛋白浓度,并通过增加肝脏细胞表面的 LDL(低密度脂蛋白)受体以增强 LDL 的摄取和代谢。
药物不良反应:常见肌痛、横纹肌溶解、肝功能异常等
药物相互作用:与其它可引发药源性肝功能障碍或骨骼肌疾病的药物联用应慎重
二、阿昔莫司
阿昔莫司
药理:阿昔莫司抑制游离脂肪酸从脂肪组织中的释放,降低血中极低密度(VLDL)和低密度(LDL)脂蛋白浓度,从而降低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水平。此外,阿昔莫司可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产生有益作用。本品可作为替代疗法或辅助疗法用于降低对其他治疗(如他汀类药物或贝特类药物)不能充分缓解的患者的甘油三酯水平。
药物不良反应:常见头痛乏力、消化比例、腹痛、荨麻疹、潮红等
药物相互作用:与他汀或贝特类药物合用应谨慎,以防骨骼肌事件发生率上升。
三、依折麦布
依折麦布
药理:依折麦布通过抑制小肠对胆固醇吸收来减少血液中胆固醇水平。目前已表明依折麦布的分子靶点为甾醇载体 Niemann-Pick Cl-Iike l( NPC1L1),这种载体与胆固醇和植物甾醇的肠内吸收有关。依折麦布附着在小肠绒毛上皮的刷状缘,抑制胆固醇的吸收,从而减少小肠中胆固醇向肝脏转运,使得肝脏胆固醇贮量降低。本品适用于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HoFH)、纯合子谷甾醇血症(或植物甾醇血症)
药物不良反应:常见上呼吸道感染、腹泻、四肢疼痛等
药物相互作用:禁止与吉非罗齐合用,避免与贝特类药物合用,因可增加胆结石风险。
四、依洛尤单抗
依洛尤单抗
药理:依洛尤单抗/是一种针对人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 9(PCSK9)的人单克隆 IgG2。通过抑制 PCSK9 与 LDLR 结合,导致能够清除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的 LDLR 的数量增加,从而降低 LDL-C 水平。本品适用于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以及成人或 12 岁以上青少年的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药物不良反应:常见鼻咽炎、上呼吸道感染、肌痛、尿路感染、头晕头痛、腹泻等
药物相互作用:暂无相关信息
五、贝特类
非诺贝特
药理:通过激活 PPARα(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α),激活脂解酶和减少载脂蛋白 CⅢ合成,使血浆中脂肪降解和甘油三酯清除明显增加。
药物不良反应:常见胃肠道反应、肝酶升高、胆石症等
药物相互作用:不建议与他汀类药物合用,避免与华法林、免疫抑制剂合用。
六、考来烯胺
考来烯胺
药理:本品在小/肠内与胆酸结合,形成不溶性`化合物阻止其重吸收,而随粪便排泄。本品与胆汁酸在小肠中结合后导致胆汁酸在肝内合成的增加,由于胆汁酸的合成是以胆固醇为底物,使得肝内胆固醇减少,从而使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活性增加而去除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本品可用于Ⅱa 型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
药物不良反应:常见便秘、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胃痛等
药物相互作用:考来烯胺可延缓或降低其它与之同服的药物吸收,特别是酸性药物,减少了肝肠循环。这些药物包括:噻嗪类利尿药、 *** 、地高辛和其它生物碱类药物、洛哌丁胺、保泰松、巴比妥酸盐类、雌激素、孕激素、甲状腺激素、华法林及某些抗生素,为避免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可在本品服用前 1 小时或服用后 4-6 小时再服用其它药物。
七、普罗布考
普罗布考
药理:本品通过降低胆固醇合成、促进胆固醇分解使血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降低,通过改变高密度脂蛋白亚型的性质和功能、影响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氨酶和胆固醇脂转移蛋白和载脂蛋白E的功能使脂质化的胆固醇/总胆固醇比率回复正常,从而加强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逆转运。本品适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
药物不良反应:常见胃肠道不适、腹泻、腹痛、胀气、恶心呕吐等
药物相互作用:本品与可导致心律失常的药物,如三环类抗抑郁药、Ⅰ类及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和吩噻嗪类药物合用时,应注意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性增加。本品能加强香豆素类药物的抗凝血作用。本品能加强降糖药的作用。本品与环孢素合用时,与单独服用环孢素相比,可明显降低后者的血药浓度。
八、亚油酸
药理:本品系从植物油中提取的一种多烯不饱和脂肪酸,能与胆固醇结合成酯,并可能促使其降解为胆酸而排泄,具有降低血胆固醇的作用亦有降低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使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增加。
药物不良反应:暂无。药物相互作用:暂无
感谢您的阅读,如需获得更多药品相关咨询,敬请点赞和关注!#非常病例#
降血脂药物大盘点血脂是血清中的胆固醇、甘油三脂 和类脂(如磷脂)等的总称,平常所说的高血脂通常指血清中的胆固醇和/或甘油三脂的升高。在临床上的血脂检测包括对总胆固醇、甘油三脂、LDL-C 和HDL-C的检测。
通过检测的结果,可将高血脂分为以下4类。
基于上述分类,高血脂的治疗目标不外乎以下3点:
(a) 降低低密度脂蛋白
(b) 降低甘油三脂和胆固醇
(c) 升高高密度脂蛋白
高血脂分类的不同意味着用药也存在差异,目前市面上的降脂药物有哪些?不同药物针对的患者类型又是怎样的呢?下面为大家一一盘点。
对于血脂升高的患者,可通过调整生活、饮食习惯以及适当运动等非药物治疗方式来改善。而对于严重高血脂或者非药物治疗3-6个月后未达到血脂目标水平的的患者来说就需要服用调脂药物了。
目前市面上有许多种调脂药物可选,但是大体上只分为两类:之一种主要为降低胆固醇的药物,另外一种主要为降低甘油三脂的药物。其中有一部分调脂药物既能降低胆固醇,又能降低甘油三脂。对于严重的高脂血症患者,通常需要将多种调脂药联合使用,才能获得良好疗效。
降低胆固醇主要药物:
要想降级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可以从以下3方面入手:1. 抑制体内胆固醇的合成;2.加速LDL的代谢;3.减少人体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我们依次来看看不同手段下有哪些药物可选。
1.1、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statins)也叫做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其可减少人体的胆固醇合成,加速血清 LDL 的分解代谢。是目前防治高血脂最重要的药物。适用于高胆固醇血症、混合性高脂血症和ASCVD 患者。
常见药物包括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和匹伐他汀。
不良反应:通常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多见于接受大剂量他汀治疗者,包括肝功能异常、肌痛、肌炎、横纹肌溶解、头痛,认知功能异常、消化不良等。2021年7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已取消对怀孕期间使用他汀类降脂药的更高级别警告,但是仍建议在妊娠期停用他汀类药物。
1.2、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主要药物为依折麦布,此类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肠内胆固醇吸收来降低体内胆固醇水平。对于中等强度他汀治疗胆固醇水平不达标或不耐受者,可考虑中/低强度他汀与依折麦布联合治疗。
不良反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其不良反应轻微且多为一过性,主要表现为头疼和消化道症状, 与他汀联用也可发生转氨酶增高和肌痛等副作用,禁用于妊娠期和哺乳期。
1.3、普罗布考
普罗布考可影响脂蛋白代谢,使 LDL 易通过非受体途径被清除。主要适用于高胆固醇血症。
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也可引起头晕、头痛、失眠、皮疹等;室性心律失常、QT 间期延长、血钾过低者禁用。
1.4、胆酸螯合剂
胆酸螯合剂是一种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可以阻断肠道内胆汁酸中胆固醇的重吸收。可与他汀类联用,可明显提高调脂疗效。常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不适、便秘和影响某些药物的吸收。β脂蛋白血症和血清 TG > 4.5 mmol/L(400 mg/dl)的患者禁用。
降低甘油三酯的主要药物
2.1、贝特类药物
贝特类药物可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α(PPARα)和脂蛋白脂酶(LPL)加速甘油三脂的分解。
常见药物有非诺贝特、吉非贝齐、苯扎贝特等。其中非诺贝特的相关研究较多,适应于严重高甘油三脂血症伴或不伴低 HDL-C 水平的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尤其是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时伴有的血脂异常,高危心血管疾病患者他汀类治疗后仍存在 TG 或 HDL-C 水平控制不佳者。
不良反应:与他汀类药物类似,包括肝脏、肌肉和肾毒性等。
1.2、烟酸
烟酸也就是维生素B3,是人体的必需维生素。在大剂量使用时可降低胆固醇、甘油三脂、LDL-C,升高HDL-C。
不良反应:颜面潮红,肝脏损害、高尿酸血症、高血糖、棘皮症和消化道不适等,慢性活动性肝病、活动性消化性溃疡和严重痛风者禁用。
2.3、高甘油三脂症新选择——高纯度鱼油制剂
主要成分为ω-3脂肪酸,可降低人体甘油三酯含量,主要用于治疗高甘油三脂症。常见的ω-3脂肪酸类别包括二十二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Omega-3-酸乙酯等。出降血脂外,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经常食用鱼油还可降低患心血管病的风险和肝源性胰岛素抵抗。
不良反应:包括消化道症状,少数病例出现转氨酶或肌酸激酶轻度升高,偶见出血倾向,十分少见,发生率约2%-3%。
与其他降脂药物相比,鱼油具有不良反应和禁用症少的特点,尤其对于妊娠期及哺乳期的妇女尤为适用,是我国高甘油三脂症患者治疗的新选择。
ω-3脂肪酸EPA和DHA不仅可降低血浆和肝脏中甘油三脂的含量,还可降低心血管事件和血栓发生率
参考文献:
1、https://www.mheducation.com/
2、https://www.fda.gov/
3、Haque N, et al.. Mar Drugs. 2022;20(8):528.
4、Mozaffarian D, Wu JH. J Am Coll Cardiol. 2011;58(20):2047-2067.
5、Bornfeldt KE. J Clin Invest. 2021;131(6):e147558.
6、诸骏仁,等.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7,11(01):7-28.
大家好,我是韩医生。高血脂的长期存在,可能导致多种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和胰腺炎等,这种情况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除了西药治疗高血脂之外,我们还可以借助四种中成药来降低血脂,可以避免很多副作用。
首先是血脂康片,它是由红曲加工而成,对于痰浊瘀阻所形成的斑块有化浊降脂、活血通瘀、健脾消食的作用。
其次是降脂宁片,由山楂、何首乌、决明子、荷叶、泽泻等药物组成,可降脂软化血管。
第三是心血凝片,主要成分是葛根和山楂提取物,它能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对淤血阻络所导致的冠心病、心绞痛和高血脂症有显著的疗效。
最后是丹香清脂颗粒,它由丹参、川芎、桃仁、降香、三棱、莪术,枳壳和大黄等药物组成,能活血化瘀、行气通络,适用于高血脂患者。
希望大家能了解这些药物,如果对您有所帮助的话,记得点赞收藏。
“血脂疫苗”已启用,一年打2次血脂降一半,想降血脂牢记4点打一针,即可降血脂?高血脂患者或许可以甩掉药瓶子了!
今年一款降脂新药Inclisiran踏入了中国,而61岁的刘先生正是首位受益者,于今年7月在海南的医院进行注射。
很多人把这款新药归类为血脂“疫苗”,如果能成功通过注射来预防或者降低心血管事件或者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中国的心血管领域将会得到极大的突破。
目前中国心血管疾病患者高达3.2亿,而35~75岁的社区居民中,更是有1/3的人血脂存在问题,治疗和控制程度非常不理想,很多患者更是烦于天天吃药,这款新药或许能给中国的患者带来不少好处。
一、血脂“疫苗”:一年打两针,血脂降一半
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方面,目前常用的药是他汀类药物和PCSK9抑制剂,虽然效果显著,但前者需要天天服用,后者一年的注射次数不少于12次,都不利于患者的依从性。相比之下,Inclisiran的优势更为明显。
Inclisiran是一款RNA药物,其小干扰核酸作用机制可通过抑制肝脏PCSK9的合成和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来控制血脂,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在治疗成人高胆固醇血症、混合性血脂异常方面都有显著的降脂疗效。并且注射Inclisiran后的效果至少持续6个月,因此一年只需注射两次,比市面上的PCSK9抑制剂要方便得多。
针对使用更大耐受剂量的他汀治疗后仍无法使LDL-C达标的实验组和安慰剂组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Inclisiran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达52%。
对于患者来说,在药物的选择方面,不仅要看疗效,还会考虑药物的价格。
二、价格怎么样?
Inclisiran在2020年12月在欧盟获批用于治疗成人高胆固醇血症及混合性血脂异常,目前国内临床试验尚未完成,部分地区实行了先行先试政策,价格还未知。
虽然Inclisiran的未来定价目前尚未公布,我们可以参考国内目前常用的依洛尤单抗和阿西利尤单抗这两种注射降脂药PCSK9抑制剂的价格。依洛尤单抗是1300元左右一针,阿西利尤单抗是1000元左右一针,它们都要每两个星期注射一针。而临床与经济评论研究所的一份新报告介绍,inclisiran的成本效益价格大概为每年3600美元至6000美元。
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降血脂是非常重要的,每降低1 mmol/L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发生心血管疾病事件的风险能降低20%以上。因此,建议患者要从多方面设法降低血脂,而不是单纯依靠药物。
三、降血脂,别光靠药物
安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左赛楠指出,饱食、饮食油腻和少运动会导致血脂升高,他建议从以下4个方面来降血脂:
1、勤喝水
勤喝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并降低血液粘稠度,从而可以降低血栓的发生风险。
2、饮食健康
首先,要控制主食量,主食不低于3两就可以了,以免摄入过多的糖分导致肥胖和血糖上升;其次,要控制盐的摄入量,以免造成血压升高,从而给高血脂埋下隐患;再次,调整烹饪方式,少吃煎炸食物,多采用蒸、炖、煮等方式来烹饪食物;最后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粗纤维的果蔬,这两种成分对于降血脂有一定的作用。
3、戒烟、戒酒
烟和酒都会对血脂代谢造成干扰,使得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升高,增加高血脂的发生风险。
4、坚持锻炼
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血液的流速,预防高血脂的危害发生。
既然降低血脂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事件的发生风险,那么血脂是不是降得越低越好?
四、血脂要不要降得越低越好?
血脂的高低通过胆固醇表现出来,人体的胆固醇应该维持在平衡的状态,因为它是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可以保持血管弹性,还可以合成激素、胆汁和维生素D,帮助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和运转。
如果血脂降得过低,可能会造成:
1、脑出血
一项涉及大约96000名成年唐山居民的9年跟踪随访实验表明,坏胆固醇水平在50-69mg/dL的人发生脑出血的风险要比70-99mg/dL的人高65%。那些坏胆固醇水平<50mg/dL的人,脑出血风险更是上升了169%。
2、癌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卫庆教授团队对我国来自13个省份的13.8万名人员进行了为期3.8年的跟踪研究,发现胆固醇过低会增加癌症风险,低密度脂蛋白水平<100mg/dL的人患胰腺癌和肝癌的风险要比其他人高1.97倍和2.59倍。
3、抑郁
如果血清胆固醇过低,那么脑细胞膜上的胆固醇也会相应减少,造成脑细胞上依附于脂类的5-羟色胺受体减少,增加抑郁症的发生风险。
4、老年痴呆
胆固醇是大脑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维持大脑的正常功能和神经细胞的生长,如果胆固醇过低,大脑就会受伤,更容易出现老年痴呆症状。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这与血脂的控制不当有很大关系。如今,医学界正在为降血脂孜孜不倦地研究新药,我们要对此有信心。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也要从饮食和运动方面为降血脂做些努力,并且长久坚持下去。#健康明星计划##谣零零计划#
参考资料:
<1>《博鳌特许医疗政策保障新药落地,诺华siRNA疗法Inclisiran在中国完成首针注射》华夏时报.2021.07.03
<2>《胆固醇越低越好?当心中风、患癌风险翻倍!四招保持平衡水平,更健康》中国医药报.2020.07.06
<3>《我国1/3成年人血脂异常》人民网.2019.08.15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科普丨常用的降脂药有哪些?如果通过饮食调节、坚持锻炼、控制体重、戒烟戒酒等非药物疗法后,血脂仍异常增高,就需要使用降脂药治疗。合并有冠心病或糖尿病的高血脂患者,一经确诊就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降脂药主要包括他汀类和贝特类。
其中,他汀类是最常用的降脂药,主要降低血液中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这一类药物的名称里都含有“他汀”二字,如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
与他汀类不同的是,贝特类主要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的含量。这一类药物的名称里都含有“贝特”二字,如苯扎贝特、非诺贝特等。
除此以外,胆固醇吸收抑制剂、胆汁酸螯合剂、烟酸类药物等也可以用于降脂治疗,如依折麦布、考来烯胺等。
来源:药小安
降血脂药物选择:血脂康和他汀哪个降血脂的效果好血脂高一直以来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而治疗高血脂的药物有很多。常用的降脂药有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还有中成类降血脂药物,比如血脂康。虽然这些都是降脂药物,但也存在不同,那么到底血脂康和他汀哪个降血脂的效果好。
目前中国的高血脂人口数量达到2.2亿,逐年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不可否认高血压和高血脂已经成为影响国民健康的之一大疾病。
高脂血症常被称为高血脂,表现为血清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过高。高脂血症发病隐匿,大多没有临床症状,被称为"隐形杀手"。高脂血症的主要危害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相关心脑血管疾病,是冠心病、心梗和缺血性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
我们知道,坏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罪魁祸首”,降脂药物不仅能降低坏胆固醇,还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但是,肝脏每天都会合成新的胆固醇,一旦停用降脂药物,胆固醇水 *** 弹,心血管病风险又会再次升高。而且,中老年人对胆固醇代谢减缓,要使坏胆固醇维持在目标水平,更离不开降脂治疗。
那么就有患者问了,血脂康和他汀哪个降血脂的效果好?其实,在我国他汀类药物使用共识中有专家提供,高强度他汀是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在50%以上,中强度他汀是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在30~50%左右,而低强度他汀则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30%以下。
通过对血脂康的临床研究,发现它能让低密度脂蛋白下降的程度仅在27%。每天服用1.2克血脂康,降脂力度达不到30%。所以从功效来看,它的降脂力度远远不及他汀。对于严重的高血脂患者来说,效果不理想。
虽然血脂康是含有他汀类成分的中成药,但是所含他汀含量有限,而他汀的西药都具有降血脂、延缓动脉硬化作用,并且他汀类药物降脂效果更好更明确,特别是对于高胆固醇血症以及既往有心梗、脑梗病史的患者。
此外目前临床上他汀类药物种类还是比较多的,有辛伐他汀、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等。其中立普妥阿托伐他汀钙片是很多临床医生会给患者推荐的药物,因为其是中国批准剂量范围内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幅度更大的他汀类药物,降脂的同时还可以预防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并且半衰期长达14小时,降低胆固醇更持久,口服时间上也更方便,一天内的任何时间可以服用一次即可,不受时间和进食的影响。
血脂康和他汀哪个降血脂的效果好?其实,对于服用他汀类药物不耐受的患者,血脂康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对于血脂水平较高的高危患者来说,血脂康是没法取代他汀的。
免责声明:此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如有侵权或其他异议,请联系15632383416,我们将尽快处理。
烟酸类药物是如何调节血脂的?效果如何?不妨听听医生怎么说我们的身体每天都需要从外界摄入一些营养物质,以满足身体正常的新陈代谢。脂肪是六大营养物质之一,每天都需要从食物中获得一些,但是有的人对脂肪的摄入量并不节制,从而导致血脂水平升高,这样就容易形成所谓的“高脂血症”。
有关高血脂,如果不加以干预治疗,血脂就会在血管内不断沉积,最终会使血管管腔狭窄,导致血管堵塞,继而引发一系列的血管疾病,比如血管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
高血脂的治疗方式有很多,除了对生活进行干预之外,药物也是治疗高血脂的一种重要手段。比如,烟酸类药物就可以调控血脂,很多人对烟酸类降脂药并不是很熟悉。
那么,这类药物是如何发挥降脂功能的?我们又该如何正确使用这类药物呢?为了更好地防治高脂血症,大家首先要弄清楚这3点。
1.烟酸类药物是如何降血脂的?药理机制是怎样的?
任何一种降血脂的药物,都有其特有的降脂机制,烟酸类药物也不例外。所谓的烟酸类降脂药,其实就是指B族维生素类,这类药物可以通过减少脂质的生成,来减少脂质的合成,相当于从“源头”控制了血脂的量。
另外,这种药物还能够促进血脂的分解,也就是从“消耗”的角度出发,将血脂水平尽快消耗掉,如此“一进一出”,就完成了对血脂的调节。
但是药物的内在调节机制,主要还是针对脂肪组织内的甘油酶活性,抑制脂肪组织的动员,继而减少肝脏内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这样就控制了血脂的代谢。
2.烟酸类降脂药物的疗效如何?
作为一种古老的降脂药物,烟酸类降脂药已经问世数十年了,它的药理作用如何?其实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就可以得知,这类药物的作用是可以被肯定的。
有研究表明,使用烟酸类降脂药,可以有效降低胆固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这可以有效预防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发生血管意外事件的概率。
如果将烟酸类的降脂药物与其他的降脂药物联合使用,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促进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合成方面,也具有更好的功效。所以说,烟酸类降脂药确实是不错的降脂药物。
3.烟酸类降脂药物的适宜人群有哪些?
不管是哪一类药物,都有其适应症,烟酸类降脂药物也不例外。首先,对于血脂异常的人群,烟酸类降脂药物可以发挥降脂功效;其次,对于糙皮病和烟酸缺乏病,烟酸类降脂药也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
另外,烟酸类药物还可以作为血管扩张药,所以对于血管类疾病患者,这类药物的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
【本图文由“熊猫医学”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慕秋,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