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莕菜(荇菜)
【学名】龙胆科,莕菜属。
莕菜
【特征】多年生水生草本。茎圆柱形,多分枝,沉水中,具不定根。叶浮水面,圆形,基部心形;叶柄基部膨大抱茎。花成束,腋生,花梗细长。花萼5深裂;花冠黄色,5裂,裂片卵圆形,边缘流苏状,具睫毛。蒴果扁卵圆形,不开裂。种子多数,褐色,边缘有纤毛。花果期6~10月。
【分布】全国各地。生池塘或静水河湖中。
【食用部位及 *** 】嫩茎叶。春季、夏季采集,洗净后,在开水中焯一下捞出,可做凉拌菜、炒食或做汤。江南人常做野菜食用。
2.打碗花(小旋花 兔耳草 面根藤)
【学名】旋花科,打碗花属。
打碗花
【特征】多年生草本。茎匍匐或缠绕,自基部分枝。叶三角状卵形或箭形,侧裂片近三角形,中裂片长圆状披针形,叶基部心形,全缘。花单生叶腋。苞片2,宽卵形,包住花萼;花冠漏斗形,粉红色;雄蕊5;柱头2裂。蒴果卵圆形。种子黑褐色,表面有小瘤突。花果期7~10月。
【分布】全国各地。生农田、路边及荒地。
【食用部位及 *** 】幼苗,嫩茎叶,根。春季、夏季采集,清水洗净后,放入开水中焯一下捞出,入凉水中反复漂洗去除苦味后,可炒食、做汤或掺入面粉蒸食。嫩根洗净后,可以炒食。
3.附地菜(鸡肠 地胡椒)
【学名】紫草科,附地菜属。
附地菜
【特征】一年生草本。茎通常从基部分枝,纤细,被贴伏细毛。叶片匙形或椭圆形,全缘。茎下部的叶具叶柄。总状花序顶生,细长。花小,花冠浅蓝色,5裂,裂片钝,喉部浅黄色。小坚果,黑褐色,四面体形,被细毛,具短柄,棱尖锐。花期5~6月。
【分布】西南至东北等地。生田野、路边、农田等处。
【食用部位及 *** 】幼苗。春季采集,洗净后,在开水中焯一下捞出,可凉拌、炒食或与米一起煮粥等,具有清香味。
4.罗勒(千层塔 香佩兰 兰香)
【学名】唇形科,罗勒属。
罗勒
【特征】一年生草本。茎常紫色。叶片卵形。轮伞花序含6花,总状花序,花冠淡紫白色。花果期7~10月。
【分布】各省市。生农田及荒地。
【食用部位及 *** 】嫩茎叶。春、夏季采集,洗净后,可生食凉拌或挂面糊用油炸食。口感清香,南方人常喜食。
5.活血丹(连钱草 金钱草)
【学名】唇形科,活血丹属。
活血丹
【特征】多年生草本。具匍匐茎。叶片心形,叶缘具圆齿,被短伏毛。轮伞花序通常含2~5花。花冠淡紫色,上唇直立,先端深裂,下唇具深色斑点,3裂,中裂片大,先端微凹,有毛。小坚果长圆状卵形,褐色,基部略呈三棱形。花果期4~7月。
【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生疏林下、溪边、草地、路边。
【食用部位及 *** 】嫩茎叶。春季、夏季采集,清水洗净,放入开水中焯一下捞出后,可做凉拌菜、炒食或做汤。
【探索】这些郊野小花,你认识吗?资料:上海动物园
编辑:徐悦尔
周末的时候清清(清补堂的某小编~)终于实现了“荠菜自由”<得意>
但是!还有好多朋友把荠菜和别的野菜搞混!蕞常见的就是蒲公英、蔊菜、附地菜这些!
清清周末挖荠菜的时候,顺便拍了几张其他易混淆的图朋友们一定要认清楚荠菜哦~
挖了好大一袋荠菜
先来说说荠菜的两个大类,也拍了两张(比较形象)的图哦:
1.板叶荠菜
板叶大叶荠菜,植株塌地生长,开展度18厘米。叶片浅绿色,大而厚,叶长10厘米,宽2.5厘米,有18片叶左右。叶缘羽状浅裂,近于全缘,叶面平滑,稍具绒毛,遇低温后叶色转深。——百科
板叶荠菜
2.散叶荠菜
散叶荠菜又叫百脚荠菜、慢荠菜、花叶荠菜、小叶荠菜、碎叶荠菜、碎叶头等。植株塌地生长,开展度18厘米;叶片绿色,羽状全裂,叶缘缺刻深,长10厘米,叶窄较短小,有20片叶左右,绿色,叶缘羽状深裂,叶面平滑绒毛多,遇低温后叶色转深,带紫色。——百科
碎叶荠菜
荠菜作为一道可口的野菜,也有不少做法,比较常见的还是荠菜馅的饺子、凉拌荠菜、荠菜炒鸡蛋、荠菜饼等等,味道都清香鲜美~而且营养价值也颇为丰富!
清补堂小编做的凉拌荠菜香干鸡蛋碎
荠菜是高纤维蔬菜,荠菜的食物纤维含量高达1.7mg/100g。每100克荠菜鲜茎叶含蛋白质2.9克,脂肪 0.4克,粗纤维2.2克,糖类4.3克,胡萝卜素1.77毫克,维生素B1 0.06毫克,维生素B2 0.14毫克,维生素PP 0.3毫克,维生素C 0.41毫克,维生素E 0.57毫克,钾328毫克,钙245毫克,铁4.7毫克,锌0.63毫克。此外,还含有胆碱、乙酸胆碱、芥菜碱、黄酮类等成分。——百科
各种各样的荠菜
下面再介绍几个容易和荠菜混淆的“野草”!说是“野草”,但也是野菜,还是有一些地方会摘这些野菜吃的~和荠菜做法一样,都可以焯水凉拌、炒鸡蛋。
【蔊菜】还有的地方叫野油菜、塘葛菜、石豇豆、鸡肉菜等等。
《纲目》:生南地,田园间小草也。冬月布地丛生,长二、三寸,柔梗细叶,二月开细花,黄色,结细角长一、二分,角内有细子。南人连根叶拔而食之,味极辛辣,呼为辣米菜。
蔊菜以全草入药,《本草纲目拾遗》在《纲目》的基础上再介绍,蔊、辛菜,南人食之,去冷气。
开花的蔊菜
【附地菜】也叫黄瓜菜、地胡椒、鸡肠草、伏地菜等等。
《植物名实图考》:味辛、苦,性平,归心、肝、脾、肾经。
《通志》:鸡肠,似草而小,不辛。
《本草纲目》:鸡肠,生下湿地,三月生苗,叶似鹅肠而色微深,茎带紫,中不空,无缕,四月有小茎,开五出小紫花,结小实,中有细子,其苗作蔬,不如鹅肠。苏恭不识,疑为一物,误矣。生嚼涎滑,故可掇蝉。鹅肠生嚼无涎,亦自可辨。又石胡荽亦名鸡肠草,与此不同。
附地菜和荠菜的幼苗对比
【翅果菊】也叫苦荬菜,它的嫩茎叶也可以做蔬菜食用,同时也是家畜禽和鱼的饲料及饵料。
入药时,称白龙头(根),《河南中草药手册》记载,其苦、寒,有小毒。清热解毒,消炎,凉血,散瘀。
开花的翅果菊
翅果菊,茎直立,单生,高0.4-2米,基部直径3-10毫米,上部圆锥状或总状圆锥状分枝,全部茎枝无毛。全部茎叶线形,中部茎叶长达21厘米或过之,宽0.5-1厘米。头状花序果期卵球形,多数沿茎枝顶端排成圆锥花序或总状圆锥花序。瘦果椭圆形,长3-5毫米,宽1.5-2毫米。——百科
【泥胡菜】有的地方也叫石灰菜、猪兜草、剪刀草,也可食用,但味偏苦,大部分人还是用作猪、禽、兔的饲料。也有部分地区,会将泥胡菜做青团的原料,做法同鼠曲草、艾蒿。
泥胡菜性味苦凉,《贵州草药》载:清热解毒,祛瘀生肌。
【续断菊】也叫刺菜,开的小黄花和翅果菊的有点相似,但两者相比叶子还是有明显区分。
续断菊--刺菜
它下胚轴明显,稍呈粉红色,初生叶椭圆形,有叶柄,幼苗全株无毛,成株根纺锤状或圆锥状,茎高30~70厘米,分枝或不分枝,叶长椭圆形或披针状,边缘有不等的刺状尖齿,下部叶的叶柄有翅,中、上部的叶无柄。——百科
开花的荠菜
看了这么多图片,你们分清楚了嘛?还有许多许多野菜,清补堂这里就不再一一介绍了。
最后也要提醒大家,喜欢吃野菜还是要注意饮食安全哦~外出挖野菜也要注意周遭环境注意虫蚁叮咬!
“挖呀挖呀挖”,“挖”出藏在歌词背后的冷知识!“在小小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种小小的种子,开小小的花……”
最近这首儿歌十分让人“上头”,但你知道吗,它还能“挖出”很多有趣的植物知识!赶紧一起来看看吧~
01
“小小的种子”与“小小的花”
小种子与小花似乎是再常见不过的了,我们身边的野花野草多是这样的例子。
在早春时节,有一种盛开的蓝色小花,叫做“附地菜”,顾名思义,这种小野草紧紧贴着地面生长,植株本身就没多大,花更是小得只有两三毫米。
附地菜。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这么小的花,这么小的植物,必然是长不出更大的种子——附地菜的种子只有小小的1毫米。
小花小种子的优势正是在营养消耗上,附地菜的花期很长,除了冬天,几乎能一直开下去。每朵花虽说只能结4颗种子,但这样的消耗足以让它们打持久战。
真要说极端点的例子,就不得不把兰花叫上来。兰花的种子小如粉尘,既然种子小,花的块头怎么样呢?
在一些南方地区的自然爱好者多有一个爱好,每到春天时,便在草坪中寻找三种兰花——绶草、线柱兰和美冠兰,我们戏称之为“草地三宝”。它们的花非常小巧,所以必须得“寻找”。比如绶草的植株只有不到10厘米的高度,一根细长的花柱上螺旋排列着一串小粉花,单朵花的大小都不到1厘米。
绶草。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线柱兰。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美冠兰。图片来源: ***
02
“大大的种子”与“大大的花”
在中国南方的一些热带地区,绿化带上常种着一种艳丽的行道树——凤凰木,一到花期,火红的花朵在一排排的树上熊熊燃烧。这样高大的树在开花的支出上也毫不吝啬,每朵花都能有直径10厘米的体量。
红色的大花正是为鸟类而备,大杯子一样的花朵为鸟儿盛满了花蜜,鸟儿便为凤凰木传播花粉。
更为出众的是它们的种子。作为豆科植物的成员,凤凰木也会结出豆荚来,只是这个豆荚真不小,足足能有半米多长,种子也能有近2厘米。
凤凰木。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凤凰木的种子。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热带植物在大花大种子上总是格外出众。
除了些豆科,紫葳科的木蝴蝶也是长相特别。虽然花比不上凤凰木,也足有5~6厘米大。它们的果实也是长柱型,木蝴蝶的果荚能到达一米多长,待果荚成熟后,便裂开露出其中的种子。
木蝴蝶之名正来自种子的样子——种子周边延展出薄薄的翅,种子加上翅的部分,直径能达到五六百厘米。在种子播散时,种子就像只蝴蝶在空中轻盈飞行。
木蝴蝶。图片来源: ***
木蝴蝶的种子。图片来源: ***
03
“小小的种子”与“大大的花”
种子能小到什么程度。我们的文化中喜欢将芝麻作为小的比喻,芝麻小官,芝麻小事……但在微小种子行列中比小,芝麻还真排不上号,盘踞前排的是兰科种子,因为就像前文中所说,兰花的种子,可能得跟粉尘比大小。
虽然兰科中很多花是种子小、花也小,但兰科中也颇有些大花,比如说高海拔特产的 *** 杓兰,能有巴掌大小。
*** 杓兰。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而因达尔文出名的大彗星兰,不仅花有巴掌大,后面还拖着半米多长的“距”,可谓是兰花中算是巨人。但是这么大的花,并没有阻止兰花的种子依旧是那样小巧,兰花种子的大小与花的大小之比例恐怕是植物界之冠了。
大彗星兰。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杜鹃更是夸张的存在。
杜鹃种子不比兰花种子大多少,但杜鹃属的花普遍不比兰花小,甚至于杜鹃中巨人——木兰杜鹃,能有10厘米的大小。不仅花与种子的比例夸张,谁能想到这小小的种子能长成10米高的巨大乔木。
木兰杜鹃。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植物科学数据中心
不管是兰花的种子也好,还是杜鹃的种子也好,它们都采取着“种海战术”——不管活不活,先撒出去再说。
兰花植物每粒只有几微米的大小,在我们肉眼看来,就是一团的粉尘,微小的种子更容易被风吹拂出去。
不同于其他的植物种子,兰花种子并没有为后代准备萌发所需的营养储备,但它们与菌类签订了“友好同盟条约”——菌类为兰花萌发以及后续的水和矿物质的需要,兰花将光合作用的营养物质与菌类分享。依托于这样的同盟关系,兰花在种子的安排上极度地精简,体型便有了这样的迷你。
在岭南地区,木棉树是大受欢迎的行道树,早春时节,树叶还没长出,树上红花满枝。木棉树粗壮高大,花也不小,直径也有10厘米上下。
也是因为这巨大的花,让木棉频频上电视——木棉花凋谢时,完整一朵从树枝上掉落,如果树下正好有个不幸的路人,高空落花,能把人砸晕喽。
木棉花。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木棉得名于它的种子,种子上被裹着厚厚一套“棉衣”,古人会用这些毛作为衣服被子的填充。种子在植物界不算小,能有1厘米左右,但相比于木棉花而言却小得许多。
04
“大大的种子”与“小小的花”
要说大种子与小花极端之一的非椰子莫属。我们多少都品尝过椰子的美味,椰子的花非常小巧,一朵花只有区区3厘米左右的大小,谁能想到就是这样小小一朵花,却能结出我们捧着嘬的直径20~30厘米的大椰子。
椰子花。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05
“特别大的种子”与“小小的花”
若要再极端一点,咱们干脆就搬出世界上更大的种子——海椰子,虽然都叫“椰子”,但海椰子和我们所食用的椰子并不是同一类,海椰子种子的直径可达40~50厘米,重量更大可达25公斤。
海椰子的雄花花序虽然可以长达1~2米,但花很小巧,直径在1厘米左右。
海椰子的雄花与果实。图片来源于 ***
因为在海岛上,风力迅猛,传粉昆虫在这种环境下较难履行使命。既然风力充沛,那可以好好利用利用。风力传播的花不需要靓丽的色彩和巨大的花瓣,取而代之的是数百朵小花组成的巨型花序,花粉也供应充足。花粉飞舞,只要能粘上一个就是赚到。
海椰子的雌花倒是更大一些,有10厘米左右,但比起那么巨大的种子,恐怕也不敢说“大”了……
海岛的环境也塑造了种子的大小。生长在海边的椰子需要漂洋过海,太小的种子只会被海浪打得找不着北,巨大号的种子在漂流中更加稳定,而且能储备足够充足的营养,以备长途的海上之旅。
作者:叶峥嵘 科普作家
审核:王康 国家植物园北园科普馆馆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春天湿邪重?农村一种“祛湿菜”,现在正当季,识货的人都抢着吃导语:春天湿邪重?农村一种“祛湿菜”,现在正当季,识货的人都抢着吃
大家都知道,湿邪是万病之源,是导致人体致病的邪毒之一,可以诱发身体上的许多疾病。而春天也是人体容易春困、脾胃虚弱、身体湿气大的季节。
特别是南方地区湿气比较重,中医认为:湿气不除,后患无穷。因此春季祛湿至关重要,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所以要想过好一整年,春天祛湿刻不容缓。
而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吃野菜的季节,民间有句民谚:“吃野菜就是吃春天”。顺应季节,春节吃一些野菜也有助于养生。春天湿邪重?农村一种“祛湿菜”,现在正当季,识货的人都抢着吃。
这种有“祛湿菜”之称的野菜就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附地菜。为什么叫它附地菜呢?这是因为它一种极为低矮的植物,常常是附地而生的,植如其名,因此得名附地菜。
由于附地菜的茎杆又小又长,就好像鹅肠一般,所以又有鹅肠菜之称。它在还有很多的别名,比如鹅肠、鹅肠草、附地草、雀扑拉、鸡肠草、地胡椒等多种别名,它为紫草科附地菜属一年生或二年生的草本植物。
附地菜一般喜欢生长在农村的田边、林缘、荒地、丘陵草地等处,主要是分布在我国的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甘肃、浙江、福建、 *** 、新疆、内蒙古、江西等多个省区。
在农村的朋友都知道,附地菜长得比较矮小,它的茎叶是非常密集地贴在地上生长的,看起来酷似莲花状,颜色翠绿,叶子形状又有点像小耳朵,毛茸茸的特别可爱。
在过去,附地菜还是贫穷年代的“救命粮”,是一种食用历史悠久的野菜,一直以来流传至今,现在仍然深受民间百姓的欢迎,现在正当季,识货的人都抢着吃。
采摘它的嫩叶可以用来炒食、做汤、做馅、煮面条、煎鸡蛋、煮粥、凉拌等均可,味道鲜香可口,吃起来有一种独特的黄瓜香味,所以在民间很多人又称它为“黄瓜菜”。
附地菜不仅味道清香,而且营养成分丰富,它含有74种的营养成分,在众多野菜当中也算是佼佼者,是许多野菜不能相媲美的,是一种集味香、食用、药用于一身的天然食品。
另外,附地菜之所以在民间这么受欢迎,主要还是因为它的药用价值,其药用全草,具有健脾暖胃、祛风利湿、散瘀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在生活中可以解决身体上的许多小问题。
附地菜有很好的健脾暖胃的作用,同时它的祛湿之功也是不容小觑,因此在民间又有“祛湿菜”之称。附近菜虽好吃,但也不能天天吃,隔三差五吃一些,不仅脾胃变好了,还能祛除体内的湿气,身体自然是越来越健康。
各位朋友,你们家乡有这种附地菜吗?春天湿邪重?农村这种“祛湿菜”,现在正当季,识货的人都抢着吃,不仅味道清香,而且还能祛除体内的湿气,药食两用效果好。
秋冬季节,农村这8种野菜可以采摘来吃,不知道你的家乡有没有?说起吃野菜,我们都知道在春天的时候野菜太多了,春天很多的野菜都长出来了,山上大把的野菜,只要够勤快,就可以在农村的山上采摘到很多的野菜来吃。
现在是秋冬季节了,那么在农村进入秋冬季节以后,还有哪些野菜可以吃的呢?可能在很多人心目中,在这个萧条的秋冬季节,可能很多人都觉得没什么野菜来吃了,其实在这个秋冬季节,农村山上还是有很多的野菜可以摘来吃的,今天小吴就为大家介绍农村8种在秋冬季节可以吃的野菜,不知道在你的家乡有没有呢?一起来看看吧!
之一种是马齿苋
马齿苋,这种野菜在农村的菜园,荒地里面都有生长的,虽然它在春天,夏天长得比较好,比较茂盛,但是在这个秋冬季节,我们还是可以看到这种野生的马齿苋生长的。
这个秋冬季节马齿苋还是可以采摘来吃的,有的还是长得比较嫩的!它一年四季都是在生长的,冬天也不会干枯的。
第二种是车前草
车前草在农村的路边,山上,田间地头,到处都有生长的。
车前草虽然在春天长出嫩绿的叶子,但是在秋冬季节,农村路边,田间地头还是可以看到车前草生长的,这些野生生长的有的还长得比较嫩的,这个时候也可以采摘它来当野菜吃,还可以采摘来泡水喝,都非常的不错啊!
第三种是荠菜
在春天的时候,你有吃过荠菜吗?在民间有一个习俗,就是在三月三的时候,农村人会采摘荠菜来煮鸡蛋吃,不知道在你们的家乡有没有这样的习俗呢?
荠菜,在冬天的时候它就会生长出来了,像在农村一些收割完水稻的水稻田里面,一些菜园地,果园地,它又长出来了,而且在冬季的时候,荠菜长得非常的嫩绿,采摘来当野菜非常好吃。千万不要错过。
第四种是鹅肠草
鹅肠草在菜地里面非常常见,像农村一些白菜地,大蒜地,大葱地,都会长这种鹅肠草,它在这个秋冬季节才会生长出来的,在春天的时候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夏天的时候就开花结果了。
在农村,这种鹅肠草一般都是当做猪草的,其实这种嫩绿的鹅肠草,也是可以当做野菜来吃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吃过啊?
第五种是鱼腥草
鱼腥草它不仅在春天可以吃,它一年四季都可以吃的,不过在春天的时候可以吃它的嫩绿的叶子,而在秋冬季节的时候,就可以吃它的地下的根茎,它地下的根茎可以凉拌,可以炒着吃,还可以拿来煮水都非常的不错。
第六种是雷公根
雷公根,也叫积雪草,它在农村菜地,果园地里生长蛮多的,它就是趴地生长的一种植物。
秋冬季节的雷公根,也是长得比较嫩绿的,可以采挖来吃,还可以凉拌来吃。
第七种是紫花地丁
紫花地丁,它又叫犁头草,它开着紫色的花,长得比较矮小,在庄稼地里面,菜园地里面都有生长的。
秋冬季节的紫花地丁,它长出来嫩嫩的叶子,也是可以采摘了来当野菜吃的。
第八种附地菜
附地菜,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种菜在农村的菜园地里面是非常常见的。
附地菜的叶子,茎杆上面会长这个绒毛,在农村一般都是拔来喂猪喂牛的,其实它也是可以当做野菜来吃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吃过啊!
朋友们,在秋冬季节,在你的家乡有哪些野菜可以吃的呢?以上介绍的8种野菜,不知道在你的家乡有没有啊?如果有的话,在这个秋冬季节,没事的时候可以去野外采摘来吃,都是非常不错的。
农村植物,附地菜当今价值很高,若长在你家地里,请别把它当杂草作为农村人都知道,农村的地里长着很多野生杂草,有的取名带草字,有的取名带菜字,这些野草野菜有很多都是可以药食两用的,也可以带回家喂猪,真的用处多多,可因为中国的省份太多,同样的野草野菜,有的省份被广泛使用,有的省份比较少用或者都不懂用。今天笔者来介绍这种野草,它的名字叫“附地菜”。
附地菜虽然不是匍匐生长的植物,但是它个头太矮小,大概在10厘米左右,分枝从根部生出后,就开始膨胀,长出很多分枝及分叉,有的分枝不得不被挤倒下来,贴在地上生长,我想它的名字应该是由这个原因来的,它的分枝多半是紫红色被短柔毛,叶子柄和叶尖小,叶中宽有毛,5-6月是它的花期,花朵蓝白色,分5个花瓣,比较小。
附地菜在我们村庄的地里和路边比较常见,很耐旱也耐寒,比较喜欢阳光充足的地方,据说在其它地方有人叫它鸡肠草或是地胡椒,在全国分布也比较广泛,像 *** 、东北、新疆这些比较缺水的省份都有分布,可见它的生命力超强,附地菜含很多微量元素,能给人体补充营养成分,目前有的地方会食用,有的地方不懂用,像我的家乡就很少有人掌握关于附地菜的知识,所以都不曾摘来喂猪,只是把它当杂草看待,很可惜。其实附地菜的作用可大了,等我把它说出来,你都有些不相信,附地菜是很有药用价值的杂草,在目前尚未发现有人工栽培。
附地菜的药用价值:农业兴起据资料记载,附地菜主治温中健胃,消肿止痛,止血等症状,外用捣烂涂患处,是很珍贵的杂草药材,大家只要多掌握它的一些相关知识,以后在自己家乡看见了也就不会破坏了,虽然它很好,但是你的家乡如果没有人用过,你自己对它也不是很了解,那就不要去测试 。
伙伴们,你们家乡有附地菜吗?你们叫它什么名字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让更多人一起来认识它吧。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若需药用,请咨询医师!)
三农/农村/农业/农民/植物
风和日暖四月天 ,
雨露润泽野菜鲜。
提篮携铲郊野去,
出门俱是挖菜人。
春天,正是挖野菜的好季节。入春以来 ,我已经挖了三、四次野菜了。我挖的最多的是荠菜,而且挖荠菜的历史已经有十多年了,可谓经验丰富。近来接触许多朋友,都想挖荠菜,或者其它野菜,苦于不认识,怕挖错了所以不敢去挖。今天带大家认识一些华北地区春季常见的野菜,以方便大家辨认,采挖。
1.荠菜。
2.苦碟菜。
又叫苦碟子、尖裂假还阳参等。
苦碟菜根部横截面积特别大。
3.小蓟
叶边缘有刺,又叫刺菜。
小蓟开花
5.紫花地丁。
6.附地菜。
小花蓝白色,很奇特的颜色。
7.茵陈。
茵陈是一味中药,可以治疗黄疸。俗话说,“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茵陈当柴烧。”这里的月份应该指的是农历月,现在采茵陈正当时。洗净晒干煮水喝就可以。
8.车前子
我们这里车前子又叫猪耳朵菜。车前子有清热利尿的作用。
9.二月兰。
二月兰花很漂亮,春天开放,只是花季特别短。刚开的时候花是紫色,随着时间的增加,花的颜色变得越来越浅,以至最后接近白色。
10.地黄。
地黄开花
11.泥胡菜。
非常普遍的一种野菜,叶子大而厚实。
12.大蓟
13.苦麻菜。
苦麻菜
14.独行菜
当初想挖荠菜的时候 ,我还不认识荠菜,就把这种独行菜当做荠菜挖回家,做包子吃了,味道也不错。最近才知道这种菜的名字叫独行菜,也叫辣辣菜。
15.荔枝草
别名癞蛤蟆草、青蛙草,叶面上的花纹象极了荔枝壳上的纹路。
一
16.夏至草。
别名:小益母草、白花益母、白花夏杜、夏枯草、灯笼棵。
益母草开开白色的小花。
益母草
17.佛甲草
又叫:佛指甲、铁指甲、狗牙菜、金莿插。
春天刚发芽的佛甲草。
茂盛的佛甲草。
佛甲草开花
漂亮吗?
18.蒲公英。
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等。常见的蒲公英分两种,一种叶子开裂,另外一种叶子不开裂。它们都是蒲公英。
叶子不开裂的蒲公英。
叶子开裂的蒲公英。
蒲公英开黄色的花朵。
蒲公英的种子。
19.野葱野蒜。
20.麦蒿。
也叫播娘蒿。
21.曲麻菜。
万物复苏的春天,一切欣欣向荣。走出去看看花草,或者看看野菜,也能给你带来好心情。如果你愿意,顺便带上小铲子,还有可能收获一盘美味。心动不如行动,出发吧!
(部分图片来源于 *** ,有侵必删)
我是畅欣,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关注,交流。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俗名是“救命粮”,趴在石缝里生长,万万没发现,它如今极有价值你知道哪些有价值的植物会趴在石缝里生长吗?在我的印象当中就有两种,它们的名称分别是石韦和石橄榄,我们通过这两种植物的名称就可以发现,这两个名称都有一个“石”字,其实不然,它们常年生长在石缝里,有时则是生长在潮湿的石头上面,可见这些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
那你知道吗?还有一种植物俗名是“救命粮”,这种植物对于野外环境的适应力同样是很强的,因此它常常趴在石缝里生长,甚至也会繁殖一大片出来,村里有许多老一辈的人就在自家的阳台和庭院里都种植了救命菜,他们每次只是种植几棵,但是养护几个月后又会繁殖出来一小片,这是很不错的。
过往的救命粮没有多少人重视,但是如今不一样了,万万没发现它如今极有价值,有的人去野外想挖救命粮,结果花了半天的时间都没找到,可见救命粮的数量可能在减少,若你的老家还能看到救命粮,那必须要珍惜了,下面我们不如详细来了解它。
我们刚才说的救命粮仅仅是俗名,它的大名是“附地菜”
一直以来,附地菜就被许多人认识,早在《植物名实图考》就可以查询到附地菜这种植物,而在民间有许多老一辈的人也给它取了很多别称,有的人把附地菜叫做豆瓣子棵、伏地草、山苦菜,还有人则说它是伏地菜、鸡肠、搓不死、鸡肠草、地胡椒等,那到底哪个俗称正确的呢?
其实,这所有的俗称都是正确的,因为附地菜的俗称、别名都相当多,各地的人们对于它的称呼肯定是不同的。那么,我们能不能在别的书籍里查询到有关于附地菜的记载?当然可以!在《本草经集注》里早有描述到它叫“鸡肠”,个人觉得这个名称有点奇怪。而在《别录》里则是把它当成“鸡肠草”。
但是,花友们要是觉得这些俗称和小名读起来有点绕口,那不如直接叫它附地菜。
附地菜都有哪些特点呢?
首先,它的生长周期比较短,生命力基本有12个月,这是一年生的植物,所以活不久,其次,它的高度都在30厘米以下,我见过的附地菜甚至处于20厘米以下,可见这是低矮的野生植物,但不代表它没有观赏价值,因为它的叶片为匙形、椭圆形或长圆形,这些叶片虽然纤细,但是很美观。
同时,附地菜每一年到了花期同样会冒出来一些花朵,花朵会持续开放2个月之久,一般在初夏开放,你见过附地菜的花朵吗?
若是种植附地菜,什么时候可以采收它?
一般来说,我们把附地菜小苗种植在农地里、菜地里或者花盆里后,那么经过几个月的养护就能采收它了,初夏正是附地菜的生长季节,这时的附地菜会比其它季节更为茂盛,我们在这时候去采收时合适的,直接采收全草,之后把它晾干就能保存。
那么,附地菜都有什么用途和价值?首先,附地菜就是一种药草,这样的药草若经过专业人员合理处理,那么它也能充当药材,据资料记载,附地菜药材有行气止痛、解毒消肿的特点,它的性味辛、苦。
我们在《全国中草药汇编》里也可以查询到附地菜,里面描述了附地菜的药用价值。
但是,虽然附地菜已经是药草,但我们也不能乱使用,不然它也会有一些毒性,乱使用只会危害到我们自己。
关于俗名是“救命粮”,趴在石缝里生长的一种植物,也就是附地菜,就介绍到这里了,许多花友看完后都觉得万万没发现,它如今极有价值!那么,你认识附地菜吗?
以前见了就挖的野菜,如今沦为杂草,鲜嫩营养,随手一拌,真鲜美导语:以前见了就挖的野菜,如今沦为杂草,鲜嫩营养,随手一拌,真鲜美!
清明节过后,气温回升很快,丝丝缕缕缠绵不断的春雨,也是一场接着一场。大地在春雨的滋润下,焕发出勃勃生机!田里的农作物长得更高更浓密了,山坡上的花花草草们,也鼓足了劲向上生长,又到了吃野菜的更佳时节!
俗语说:“春食野,夏吃苦”。每到春暖花开时,在农村的田野里,都会看到很多人在挖野菜。如果你细心观察一下,你就会发现,一般来挖野菜的都是一些中老年人。因为,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对野菜既不熟悉,也没有太多的情感,即使遇见了,也常常会被当成杂草。其实,春天适量地吃一些野菜,不仅可以尝鲜,对人体也有很大的保健作用!
4月,遇到这菜别手软,清香脆嫩,营养极高,农村到处是,别错过!大家都知道,野菜的品种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有荠菜、蒲公英、苦菜、茵陈、艾草等等,都特别好吃!其实,除了这些大家比较熟悉的野菜之外,还有一种野菜,是春天不能错过的美味!这种野菜就是“附地菜”。
附地菜别名鸡肠、鸡肠草、地胡椒、雀扑拉,因为它吃起来有一种黄瓜的清香,所以又被叫作“黄瓜香”,是一种非常好吃的野菜,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附地菜不仅好吃,营养价值也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等营养物质。附地菜的做法也非常简单,可以凉拌、清炒,也可以蒸食。下面,厨娘就与大家分享一下,附地菜的美味做法!
【凉拌附地菜】
准备食材:附地菜、洋葱、黑木耳、盐、鸡精、生抽、陈醋、蚝油、香油、食用油。
具体做法:
1.将附地菜摘一下,将根部、老叶和枯叶都摘掉,然后掰成小绺,放入淡盐水内,浸泡30分钟后,用流动的清水,多清洗几遍,将附地菜清洗干净。
2.锅内加水烧开,加入少许盐,滴两滴食用油,将清洗干净的附地菜放入锅中,附地菜全部下锅后,用筷子搅动一下,使其受热均匀。
3.大火煮开后,煮上一分钟,然后将附地菜捞出,放到盛有凉水的盆内过凉,挤干水分备用,取几个黑木耳,提前用温水泡发一下,然后放入开水锅中,焯一下水,捞出过凉,取半个洋葱,去皮后,切成细丝。
4.将附地菜、洋葱丝和黑木耳装入到一个大盆内,加入一勺盐,少许鸡精,加入适量的生抽和陈醋,加入适量的蚝油,滴两滴香油,翻拌均匀后,一道营养美味,爽口开胃又解腻的凉拌附地菜就做好了!
烹饪小贴士:
野菜中含有大量的草酸,不管是凉拌还是清炒,都需要先焯水,这样可以去除野菜所含的草酸。喜欢吃辣的朋友,可以加入适量的辣椒油,吃起来口感更佳!
您喜欢吃野菜“附地菜”吗?最喜欢哪种做法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里留言分享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乐于分享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如果您喜欢厨娘的分享,就转发+收藏+点赞支持一下吧!您的每一个赞,都是厨娘继续努力的动力,感谢支持,感恩陪伴!
本文由秀厨娘原创,抄袭必究!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标签: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