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苓膏粉和黑凉粉的区别,龟苓膏粉和黑凉粉一样吗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41 0
广西哪些令人误解的菜名,你敢点吗?

有些菜做法简单方便却有个很有艺术感的名字,例如,水煮娃娃菜叫做“百财聚来”,炒青红辣椒叫做“绝代双骄”;还有夸张的,把蓑衣黄瓜撒白糖叫“青龙卧雪”。但是有些菜呢,明明做法复杂口感惊艳,却偏偏取个让人误会的名字,比如广西这些菜。

马蹄糕。听到这个名字,你是不是以为这道菜必须让马失前蹄才能做成?我要回答你:不是。那么是将糕点做成马蹄的形状吗?也不是。其实马蹄是一种水果,在南方叫马蹄,在北方叫荸荠,所以马蹄糕实际上就是一道用马蹄制成的广西特色糕点。下次菜单上有的话千万不要不敢点,因为软软糯糯还带着马蹄甜脆口感的马蹄糕已经挺少见了。

(图片来源于 *** )

炒粉虫。在南宁的外地人应该没少听见过粉虫这个词语,老友炒粉虫、碎肉炒粉虫都是很常见的炒菜。很多人看到这就有点害怕了,那么广西人咋连虫子都吃啊?要是不解释,广西人吃虫子的误解就来了。其实啊,粉虫是一种米粉做成的虫子形状的米粉,口感比市面上见到的切粉、圆粉更有嚼劲一点,所以也更适合拿来炒制,当然,煮着吃别别有一番风味。

(图片来源于 *** )

ong菜。如果你在广西菜单上看见蒜蓉ong菜、清炒ong菜的话,你敢点吗?这个菜怎么念,许多外地的小伙伴也不知道,其实就是拼音ong第四声,ong菜,也就是我们常见的空心菜。空心菜不是广西特有的青菜,只是它在广西有一个特有的名字。一到夏季,ong菜纷纷上市,不少广西人都拒绝不了ong菜吧?特别是螺蛳粉加ong菜,那叫一个爽。不过听说ong菜吃多了会抽筋,也不知道真的假的。

(图片来源于 *** )

当然,也有名字与实物相符的,例如广西著名特产龟苓膏,这龟苓膏看外表就像黑凉粉、烧仙草,你一个激动就点了,实际上啊,这龟苓膏真的是用龟壳熬的,可不是像那凉粉、仙草类用植物制成的,所以啊,在广西,点菜需谨慎!

(图片来源于 *** )

广西还有哪些名字与实物不符的菜品?评论区告诉我吧!

甜凉粉VS咸凉粉,我从不做选择题

前段时间老艺术家发了一篇《中国消暑小吃地图,看得我凉飕飕》,好多人在后台留言,“怎么可以没有凉粉?”,“凉粉必须有姓名!”……

老艺术家好犯难,不知道你们cue的是哪个凉粉? 在食物届,凉粉就相当于人名中的“梓涵”,“欣怡”,你随便叫一声“凉粉”,就有好几种粉回头看你

△凉粉的吃法和分类/百度百科

那天我用Robin 李家的搜索引擎随意地搜了一下,收录在百科的凉粉分类,竟然高达23种!如果再算上各种民间遗珠,数量更加惊人,我瞬间就对这个群体肃然起敬。

粽子甜咸之争已经成为月经帖,隔一段时间就要在网友之中battle一次。

其实凉粉也和粽子一样,南北不同,咸甜不一。不一样的是,咸粽子和甜粽子终归都是亲戚,但咸凉粉和甜凉粉,却完全是跨物种的不同食品

凉粉的各类分身虽然都叫同一个名字,但不论从原材料、味道、颜色、外观、吃法都千差万别,它们遍地开花,各占山头,交织成一幅参差多态的中华凉粉地图。

甜凉粉,反差魅力萌

有多少人在之一次遇见甜凉粉时,内心是拒绝的。

华南地区流行的甜凉粉,黑糊糊的颜色,质地是果冻状,像一碗半凝固的中药,内心默默联想到可怕的黑暗料理。

但是,打脸总是来得那么快。只要尝上一口,就会被黑凉粉的反差魅力彻底征服。

嫩滑、清爽、Q弹的口感,在舌尖留下温柔的印象;更先占领舌苔的味觉是甘甜,然后慢慢会品出一股植物的清香;冰过的凉粉,在唇齿间释放凉爽,一口吞下,凉丝丝的感觉由口入心,带走难受的燥热,消暑效果胜过所有冰阔落和雪糕。

凉粉是动人的,又是神秘的。许多吃惯了凉粉的人都常困惑于一个永恒的问题——凉粉、龟苓膏、仙草、草粿、仙人粄,到底是还是同种食物穿了不同马甲,不同食物撞了脸?

追本溯源,原材料给了我们更好的回答。

凉粉主要原料是植物凉粉草。凉粉草经过水和火的洗礼,熬成一锅黑色药汤,加入淀粉、米浆、之类的凝结剂帮助凝固成型,冰冻之后,伴上蜂蜜或者糖浆就能食用。

△四川凉粉

正宗的龟苓膏是以龟板、土茯苓、甘草等中药材熬制成的药膳小食,凝固靠的是龟板上的胶原蛋白,口味偏苦,和凉粉不是一家人。

△龟苓膏

由于龟板成本较高,而今市场上有些打着龟苓膏名义的食品实际是以凉粉草加中药制成,默默跳过了龟这一味原料。

凉粉草在不同地区有不同叫法,在客家地区叫仙人草,在潮汕地区叫草粿草,在台湾地区叫仙草。答案终于浮出水面,凉粉、仙草、草粿、仙人粄都是同一种食品

△图/taibif.tw

看似简单的一碗凉粉,因为身处不同的地区而形成了多元的文化。

客家人称凉粉为仙人粄,入伏吃仙人粄是传统习俗,据说这天吃了仙人粄,整个盛夏都不会长痱子。

客家仙人粄论“砖”卖,一盆仙人粄切成四份,一份就是一砖,确实大如砖块。买一砖仙人粄回家,捣碎,调入甜蜜的香蕉露,瞬间就能勾起本就蠢蠢欲动的食欲。送入口中,凉与甜在舌尖舞蹈,那滋味,便是客家人流连回味的家的味道。

△吃仙人粄的时候,添加一些“香蕉露”效果更佳

到了潮汕,凉粉要叫草粿,“三四卖杨梅,五六食草粿”的说法早已有之。

在潮汕人眼中,草粿和豆花是公认的CP,草粿出没的地方,一定有豆花的温柔陪伴。立夏之后,小贩们常常推着小车,车上一边放草粿,一边放豆花,沿街叫卖。

△草粿

童年记忆里,黑与白的选择,都是无比艰难的割舍。一声声 “豆花,草粿,冻草粿”的吆喝,合着午后的蝉鸣,就足够唤醒整个夏天

据说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的凉粉也是潮汕人带过去的,英文名是grass jelly,直译就是草果冻,声似也形似。

△泰国仙草粿小贩 /维基

跨越海峡到了台湾,凉粉的名字变成了仙草。仙草可以依据个人口味,加入芋圆、珍珠、花生、奶精,即可解渴又能饱腹。

台湾人对于仙草是真爱,天气热时吃冷的“仙草冻”,天凉了就改吃热的“烧仙草”,争取一年四季都能享用仙草的美味。

龟苓膏粉和黑凉粉的区别,龟苓膏粉和黑凉粉一样吗-第1张图片-

《中国医学大词典》中记载凉粉草“茎叶秀丽,香犹藿檀,夏日取汁,凝坚成冰”,有“泽颜、疗饥”之功效。专家表示,凉粉可以清热、解暑、生津、助消化、降血脂,在美味和健康之间,凉粉找到了完美平衡。

炎炎夏日,来上一碗冰镇甜凉粉,瞬间就有了对抗酷暑的勇气。

咸凉粉,以种类制胜

咸凉粉的分类,可比整齐划一的甜凉粉要复杂多得多。

中国地大物博,造就了不同城市饮食上的差异。绿豆、豌豆、大米、荞麦、土豆等都是 *** 各类专属凉粉的原料,外形上,条状、块状、带状、片状不一而足。颜色上就更加丰富了,白、灰、绿、黄、透明,总有一款适合你挑剔的嘴。

伤心凉粉

凉粉里国民度更高的,大概要数客家文化与四川饮食联姻的伤心凉粉

豌豆做的凉粉白色中微微透明,又润又筋,切成小方条,撒上花生碎和小米椒圈,淋上由酱油、醋、花椒粉、香油、糖、红油等调和而成的酱汁,呛人的辣与浓烈的麻交互重叠,吃得人嘴里喷火,头顶冒烟,鼻涕一把泪一把,看着确实像是伤透了心

△伤心凉粉

也不知道之一个命名伤心凉粉的人,是因为思念故土潸然泪下,还是真的被凉粉辣出了眼泪,亦或是两者皆有,用辣为自己的找一个不失体面的流泪的理由。

同时兼有“麻、辣、香、脆”的凉粉,最擅长抓住人们的心和胃。就算嘴里辣得受不了,筷子也根本停不下来。不过,现在吃伤心凉粉,除非你眼妆被眼泪晕开,否则怎么伤心得起来,真正要伤心的,大概是那些想吃而不得的人。

槟豆凉粉

关中人常说,“门盆棍,扁豆粉,油泼辣子香得很”

槟豆是产于山陕一代小扁豆,槟豆凉粉就是把扁豆磨浆,小火慢熬,煮熟纳凉,凝结之后切成小片码在碗里,调味之后食用。凉粉的调汁有两层,一层酱,一层油泼辣子,碰撞出有层次的香辣味感

凉粉柔软,裹上调汁更加嫩滑,常常夹起就断,索性把嘴就着碗沿,哧溜哧溜也能拨到口中。凉粉块带着扁豆香气,被浓郁的酱汁包裹,一口一口,不知不觉就见了底

名气老店从来都是煮个六七桶,卖完收摊,去得迟了就没得吃。早上六七点就有人四面八方过来排队,有人专门驱车赶来,只为了点一份四五块钱的凉粉当早餐, 用槟豆凉粉赋予还未苏醒的灵魂一整天的动力。

刮凉粉

在湖南,刮凉粉是一道典型的街头小吃。绿豆粉做的一大块凉粉坨坨,色泽白润,躺在街口路边的玻璃柜子里,等待有缘人上门相遇。

叫上一份,老板会利落地拿出一个布满小洞的凉粉刮勺,麻利地在凉粉块上走上一道两道,凉粉条就顺着勺上的小洞口伸展出来,细长透亮而不断。

刮出来的粉条放到小碗里,猫鱼水、大蒜水、辣椒油、花生米、萝卜丁等各种调料顺次调上,整套动作行云流水,通常不会超过两分钟

一小碗刮凉粉,巴拉几口就能吃完,又酸又凉又辣,筋道弹牙,吊起你的口舌又轻轻放下,只管解馋不管饱,吃完之后还意犹未尽,几乎承包了每个湖南人夏天的回忆。

卤汁凉粉

西安的卤汁凉粉,是凉粉届最有创意的混搭派之一

掰成小块儿的馍馍在碗底平铺,上面摆上润如白玉的豌豆凉粉,然后卤汁、芥末汁、醋汁、芝麻酱、油泼辣子、卤水蛋先后登场,有的客人还会加码来个皮蛋,五颜六色,满满当当一大碗。

吃卤汁凉粉,最忌搅拌,吃的就是各种不同食材和酱汁之间的味蕾冲撞,一口一个味儿,酸、辣、香、麻、呛,加上馍块的硬,凉粉的软,全汇集在一碗之中

它的丰富内容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不喜欢的人视它为黑暗料理,爱它的人爱得深沉。它是个性鲜明的灵魂,有故事,也只说给懂的人听。

神仙叶凉粉

与大部分淀粉类凉粉不用,神仙叶凉粉用一种长在山里的灌木植物神仙树(学名二翅六道木)的叶子 *** 而成,通体青翠欲滴,叶浆里丰富的果胶和蛋白是神仙叶浆凝固成凉粉的理由。

△图/纵览新闻

关于神仙树有许多动人的传说,但在不同版本的故事里,几乎都默契地把它被视为“救命树”,在饥荒的时期挽救了饥肠辘辘的平民,因而人们对这种树总带着敬畏和感激。

在远离饥荒的现在,神仙叶安心转变角色,成为一味祛热消暑的美食。

新鲜的叶子用开水烫匀,揉搓出浆,纱布滤出汁水,几个小时后就能凝结成凉粉。切成小块,伴入盐、香油、辣椒油、葱花和蒜蓉,就是一道可口的凉拌。入口即化,清爽软滑,微苦却有回甘,奉上属于大自然的味觉体验

夏天,吃上一份神仙叶凉粉,好像把温凉的绿意一同吃进肚子里,只觉得暑气全消,沁人心脾。

青岛凉粉

青岛靠海,凉粉也有鲜明的海洋特色

海底捞上来的石花菜(一种藻类植物),晒到发白,做凉粉前用锤子敲打,去除贝壳和杂质,青岛人称做“打凉粉”

大火熬煮,过滤后的汁液冷却凝胶,就是青岛人更爱的夏日味道。青岛凉粉富含琼脂,从海洋到陆地完成了变身,质地像果冻一样通透,引人食欲大开。

海洋因素要贯彻到底,配料也不能例外,除了标配的香油蒜泥醋,点睛之笔是一把虾皮,高配版的凉粉,会把虾皮换成金钩海米,吊出咸鲜的风味

吹着海风,咂上一口又弹糯又透亮的青岛凉粉,清凉、爽口、鲜美,满口都是大海的味道。

在老艺术家的凉粉研究中,凉拌无疑是最常见的做法,但美味从来不拘泥于一种形式,何况是懂吃爱吃的中国人,更是将凉粉的各种吃法发挥到极致。

云南的鸡豆凉粉,冷热皆宜,夏天可以凉拌,冬天则是煎着吃,外皮焦翠,内里软嫩,蘸上当地的特色蘸料,相得益彰

川北凉粉除了直接凉拌吃,还可以灌到锅盔里,像三明治,热乎松韧的锅盔,两面包夹爽滑微辣的凉粉,一口吃出两种口感

凉山的手摊凉粉,把苦荞做成的凉粉切成指头厚的一片,摊在手心,辣椒面,红油,蒜泥,抹在凉粉底子上,就着边缘咬,就像吃披萨,趣味无穷

△图/纵览新闻

从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的记载里,北宋时汴梁已有“细索凉粉”之说,到今天,凉粉在中华大地上演化了无数的形式。要是把所有凉粉都写一遍,老艺术家估计可以写到下个夏天。

作为南方人,我原本以为甜凉粉才是正义,但盘过了各地的凉粉,又被咸凉粉种草,留言区跟老艺术家唠个嗑,让我看看你们心目中的更佳凉粉是哪个?

参考资料:

<1>中国到底哪里的凉粉更好吃?伊森

<2> *** -凉粉

<3>暑气渐盛,臣妾盼得一份软滑凉嫩之粉以奉避夏. 叮婶

<4>清凉有“粉” . 吃饭的青衫

【今日投票欢迎留言讨论】

???

你心目中的更佳凉粉是哪个?

今日作者

夏言

点击查看九行往期精彩文章

哎同你港,千万别惹一个客家人

大理人眼中的大理,真实到让人想哭

陕西人,你蹲着吃会更香吗?

编辑 | 蟹老板

排版 | 三号线的肉饼CC

封面图 | 来源于 ***

商务合作请添加:Tortoise_Li

请注明九行+合作事宜

其他合作请勾搭老艺术家 chujanfung

一碗正宗的南方凉粉是怎么样的?

初夏到了,窗外的蝉鸣声变得越发清晰。记得小时候,一到夏天,大人们会在门前浇上几桶自来水,让热到冒烟的地面冷静冷静,与此同时,街道上的消防车也忙着洒水,大家都在努力地为小城降温。

孩子们只知道,夏天意味着能吃到冰棍、西瓜、柠檬茶...尤其是游完泳以后,晃着湿湿的头发,再吃上一碗软软的凉粉,好~苏~胡~

现在好吃的雪糕、冰饮多到挑花了眼,但半岛君最念念不忘的,还是那一碗碗滑嫩的凉粉,和顶着太阳,叫卖凉粉的伯伯。

在中国的闽台粤地区,吃凉粉是很传统的避暑方式。看似简单的一碗凉粉,也会因为不同的地方而形成多元的文化。

到底,一碗正宗的凉粉是怎样做的?凉粉和龟苓膏是不是一种食物的不同叫法?凉粉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人情事?今期,半岛君和你找回这份夏日里的美味回忆。


·What is 南方凉粉?·

和豆腐一样,凉粉有着南北之分。北方讲的凉粉,指的是用米、豌豆等薯类淀粉做成的粉条,加辣油、醋和葱花,搅拌均匀着吃。

酸酸辣辣的凉粉,夏天吃很开胃

南方的凉粉,是用一种叫「凉粉草」的植物熬汁,冷却而成,加入蜂蜜、糖水就是一碗滑嫩可口的甜品,在广州、潮汕、梅州、福建等地很受欢迎。

凉粉的原料——凉粉草,又叫「仙人草」。它长得很像mojito用到的薄荷,搓碎还有黏黏的胶质,只要把它的茎叶插在泥土里,自己就会咻~咻地长起来,很好养。

人们习惯把新鲜的仙草晒干,一来方便储存,二来味道会更加浓郁,和晒香菇一样的道理。

做的时候,将干仙草加水煮沸,然后倒进米浆熬成胶质的汤汁。

熬到汤汁挂勺了,便可出锅

冷却以后,就是像果冻一样duang的凉粉了。

成形的凉粉看起来和龟苓膏很像,但它们是不同的食物。凉粉的真正颜色是灰褐色,龟苓膏偏黑;

其次,凉粉带有草本天然的清香,龟苓膏加了龟板、茯苓等药材,所以味道偏苦(龟板就是晒干的乌龟背甲、腹甲,维基娘说的~)

龟苓膏+炼奶也很棒!

·凉粉,又叫草粿、仙人粄·

一种食物到不同的地方,自然会带上当地的风俗和文化。凉粉也是如此,到了潮汕要叫「草粿」(读guǒ),这样才显得出它和笋粿、粿条、菜头粿一样,是当地人有感情的日常小吃。

夏天去潮汕玩的话,会看到一些伯伯在街边卖草粿,通常旁边还有一桶 *** 的豆花。因为从小到大吃的是加糖浆的凉粉,所以之一次尝到加白糖的草粿,滑嫩中带点砂质的口感,还是让我感到了新鲜。

新加坡、马来西亚的仙草粿,也是由潮汕人带过去的,翻译成英文又叫「grass jelly」

当地的店家会用这种透明的箱子装着草粿,里面搁上冰块冷藏。

同样的道理,凉粉要变得有客家的风味,就得带上「粄」(读bǎn)字,叫做「仙人粄」。把仙人粄装杯以后,拌上香蕉露,就是梅州人吃不腻的夏日滋味。

·凉粉的进化版——烧仙草·

凉粉算是季节限定的甜品,一般过了十月,街上就找不到凉粉摊子。

但是在台湾,人们夏天里吃凉粉(台湾叫 仙草冻)、仙草刨冰,冬天里熬上一碗热热的、粘糊糊的仙草汤,配上软烂的花生、红豆,争取一年四季都可以享用到仙草的美味。

-每一口都是仙草的浓郁-

由于「热」的台语发音是「烧」,台湾人索性把这种口感丰富的仙草汤取名为「烧仙草」,来彰显台湾的地道风味。

随着烧仙草越来越流行,就连吃的时间和吃法也变得随心所欲。芋圆、番薯、粉圆、芋头...和各种Q弹、绵密口感的好料搭配,烧仙草成了夏天里一碗甜味清雅的糖水。

晚餐吃烧仙草准管饱

一碗不行,那就两碗~


是凉粉,也是草粿、仙人粄、仙草冻;可以拌着白糖吃,也可以做成烧仙草,始终不变的,是这口味道对一代代人的温润和滋养。

三伏天必喝的几款降暑糖水,教你咋做

江浙沪的梅雨季还未结束,就迎来了一年中气温更高的日子,今年的三伏天更是长达40天!此时人体易积聚暑热、口干舌燥,一碗看着就冰爽的清补凉糖水,可谓解暑良方。

清补凉多以糖水和药膳汤的形式出现,用料并无定式,广东、广西及海南地区的做法,大同小异、各有特色。今天我们给大家分享两种糖水做法:广式清补凉海南清补凉

广式清补凉糖水用到的材料,也是可以用来煲汤,没有一定的标准。除了银耳、百合、莲子这种常见的糖水材料,清补凉的甘甜风味也少不了沙参和玉竹的加持。

这次用的是晒干的北沙参根茎,外皮黄白色,味道甘甜,简单掰成小段煮熟,口感沙绵。玉竹味甘,切成片以后颜色微透,口感脆硬。

另一种相对少见的糖水食材是淮山干,买不到的话可以直接用新鲜淮山。

百合和莲子也是选用晒干的成品,建议选用产自兰州的百合干,当地的甜百合品种品质较好味道也更鲜甜;莲子干则要注意去掉中间苦芯,不然会影响清甜口感。

生薏米用小火翻炒两三分钟,直到薏米表面成微微焦黄色,可以去除部分寒性。

薏米炒好之后,可将百合、玉竹、沙参、淮山和莲子过清水冲去表面杂质,倒入锅中,加入泡发好的银耳块,加水煲半个小时,再加入红枣、枸杞和黄冰糖,再煲个十来分钟就好了。

煲好的清补凉糖水,冷藏后口感更佳,清甜滋补,尤其适合高温闷热的三伏天。

另一道海南清补凉,是我们四年前之一次到海南拍摄时发现的宝藏糖水。当地有着不少清补凉摊子,大大小小的盘子里装满各色食材,光是看着就觉得清凉!当时每天晚上工作结束都会去吃一碗,离开后更是心心念念,但在上海找不到好吃的清补凉,索性自己动手做。

海南清补凉的食材少说也有十几种,常见的红豆、芋头、龟苓膏比较好买,鸡屎藤、冬瓜薏、通心粉这类特色食材就只能 *** 了。

鸡屎藤原料为鸡屎藤叶,茜草科植物,煮熟后成深绿色,有淡淡青草香。

冬瓜薏主要成分为地瓜粉、木薯粉,呈半透明状,口感Q弹,很有嚼劲。海南许多清补凉小吃店以芋圆代替,只有少数老店的清补凉仍以传统的 *** *** 冬瓜薏。

这里用到的通心粉,看着像意面,但口感完全不同,是用大米和玉米淀粉 *** 而成的,煮熟后色泽通透、弹性十足。

至于其他食材,红豆、绿豆和薏米要提前浸泡,分开煮熟颜色会比较好看;龟苓膏也可以换成黑凉粉;荔浦芋头蒸熟后捣成芋泥;花生焙熟去皮捣碎。

水果可以选择西瓜、芒果、葡萄等,鹌鹑蛋和红枣作为滋补食材,在海南都是会加的,可根据个人喜好添加。

食材准备好,就差一份“糖水”了。

海南清补凉一般分为椰奶清补凉、椰汁清补凉和炒冰清补凉。椰奶是用椰浆和糖水调匀,冷藏备用;椰汁则是取新鲜椰汁,再舀一勺糖水调味,味道较为清淡;把椰奶和备料炒成冰沙的口感,炒冰清补凉像一碗冰激凌,吃着更爽!

清补凉的准备工作很耗时,建议一次要做多人份,更适合家人朋友一起分享,我们也比较推荐椰奶的做法。

这样一碗海南清补凉,具备绵密、Q弹、嫩滑、爽脆的口感,且椰香浓郁,就是我们心目中一碗好吃的清补凉!

以上两种清补凉糖水,你会pick哪一种?如果都不选的话,全国夏日糖水百千样,不妨说出你的糖水清单~


盛夏的记忆之-冰凉粉

不知道为什么,今年的夏天那可真是热得不得了。自然是冰棍,雪糕,西瓜统统招呼上。不过在记忆的深处,还有一碗清爽冰凉,顺滑甘甜的小镇凉粉。

中华大地地大物博,中华美食博大精深。凉粉的种类和做法也是五花八门。有霹雳果做的,有用凉粉草做的,还有北方的白凉粉(豌豆粉)做法,也有南方的黑凉粉(龟苓膏)做法。

小镇凉粉,跟他们又不同,是用凉粉籽搓洗出来的。后来才知道它是一种学名叫“假酸浆”的植物种子。

假酸浆

取一桶冰凉的井水,把凉粉籽用布袋装好扎紧,然后慢慢搓洗。因为种子外面有一层胶质,当你慢慢揉搓时,它就逐渐溶解到水中。

反复搓洗几遍后,水也变得浑浊。再加入适量的石灰水,静置半小时,凉粉凝结成固态,大功告成。

它的吃法,也是讲究,充满仪式感。

先取一小瓷碗,舀上几勺凉粉,撒上几勺白砂糖,浇上红糖水,再用牙签扎上几下沾好的薄荷汁,一碗令人心旷神怡,透澈心脾的盛夏佳饮就大功告成了。

用小调羹将冰粉捣成小块,跟糖水搅拌均匀。晶莹剔透的凉粉,染上枣红色的糖水,瞬间化身一颗颗形状各异的红水晶。

一口下去,冰凉爽滑,甘甜如饴。Q弹的凉粉像一颗颗小珍珠,顺着口腔,滑到胃里,一股清爽冰凉的气息瞬间贯穿全身,像是穿上了一件冰衣,亦或蹦进了大河里,瞬间暑气全散,凉爽通透。

大夏天,在大树荫下,亦或是在傍晚时分,月牙刚刚升起,一个个凉粉摊早已摆好。每次未到摊前,早已是一股清爽冰凉的气息迎面扑来。

三五个好友,一个小方桌子,几张凳子,分头坐下。凉粉端上桌,小瓷勺在碗里叮叮当当的搅拌声,大口大口的秃噜声,徐徐吹来的微风,欢声笑语,是记忆深处那个最难忘的夏天。

世界只剩这5种“黑色”食物小吃,让你选两种,那你会选择什么?

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人们的物质水平不断的提升,尤其是美食这一方面。平时的生活中,大家对美食讲究的是“色香味”俱全,所以只要看上去好吃大家都会去尝试一下。但是有些食物看上去就是这么不好吃,但是有些人就是喜欢吃这些,今天小编是大家介绍世界只剩这5种“黑色”食物小吃,那么让你选两种,你会选择什么?


之一种龟苓膏。这个就是类似于凉粉一样,区别在于凉粉是白色,口感非常嫩,龟苓膏就是黑色,口感偏弹性。这个吃多了对身体有非常大的好吃,尤其夏天的时候,吃上这么一碗,好吃又健康。但是有些人就吃不习惯了,首先是黑色的,其次是满满的中药味,所以有些人就下不去嘴啊。

第二种黑芝麻糊。这个算是小时候更爱喝的东西了,不知道为啥,这个相比较豆粉来说,喝起来更加的粘稠和香。有的伙伴是不是喜欢这样吃,倒上一包的黑芝麻糊,但是只是放少量的水,碗里面的黑芝麻糊非常的粘稠,要说喝芝麻糊,不如说是吃芝麻糊了,满满的香味,小时候更爱喝的没有之一。

第三种臭豆腐。全国的臭豆腐的各式各样,有脆皮臭豆腐和长沙臭豆腐等等,但是小编还是喜欢吃长沙臭豆腐,因为里面都是满满的酱汁,咬一口香味全部迸发出来,特别好吃。臭豆腐有白色和黑色的,但是小编我是真的吃不出来有啥区别,但是只要是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就对了,管它黑色还是白色。

第四种黑巧克力蛋糕。其实巧克力都是黑色的,与其说是黑色,但更接近棕色,棕色的巧克力是甜的,微微苦。但是黑色的巧克力,就是非常苦了,但相对的比较的正宗,更接近它本身的味道。巧克力蛋糕,中和了蛋糕里面的甜腻的感觉,所以吃起来也是非常爽的。

第五种黑色辣条。辣条真的是从小吃到大的食物,虽然知道吃多了不健康,但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嘴,每次去超市的时候都会买上满满的一大包。辣条应该也是女生的更爱,但是辣条吃多了容易长痘,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了。世界只剩这5种“黑色”食物小吃,如果让你选两种,那你会选择什么?大家对这五种小吃还有什么想说的,评论下方分享出来吧。

终于有人出来说凉粉、烧仙草、龟苓膏的区别了

从原料上来说,黑凉粉和烧仙草还有那么点儿近亲的关系。黑凉粉和烧仙草都是由仙人草加工而成,但不同的加工工艺,成就了这两种不同的食品。以前传统的烧仙草顾名思义,便是烧制仙草而成,更为天然。换言之,虽然这俩货是同一个娘亲生的,但是后天成长便迥乎其然了。

但归根结底,两者的根源都在于“仙草”上。仙草,在港澳地区称为凉粉草,是一种草本植物,一米余高,采收后便晒成仙草干(仙草干用来烧制仙草汤)。而仙草干,则属台湾苗栗县九华山的仙草干最为出名。

▲ 仙草干

所以,烧仙草最初就是烧制仙草干,至于胶状,则是因为汤水经过地瓜粉勾芡后放凉而形成。现在,在超市里常常可以见到制成罐头的凉粉或仙草汁,不过罐头的凉粉往往口感没有手工 *** 的爽滑有弹性。冷冻饮料也有贩卖工厂 *** 的罐装仙草,呈碎粒块甜饮,名为仙草蜜。这些不过都是烧仙草的其他存在形式。

几十年前的人们吃仙草,主要是把它切成小方块,再简单地加上糖水和碎冰即可饮用。虽然也有热饮,但还是以冻吃为妙。配上用糖水浸制的扁豆与弹牙的黑珍珠,啖啖清凉令人心境平和,偶有花生作伴软硬结合,口感则会更上一层楼,简直是饮品界的一大王者!但值得注意的是,但由于烧仙草过量,且有些店家选用的并非天然而是带有食品添加剂的,所以这款食品孕妇还是慎吃为妙。

说到烧仙草的起源,这跟苗栗的客家人大有关系,听说,苗栗大部分为客家人,几百年前均来自于中国大陆的广东省,其中一种说法是:烧仙草的做法出自于广东的凉粉,在此之前台湾没有烧仙草这种东西,作为台湾的著名小吃有点反客为主的意味,但台湾人却不以为意。但话说回来,不管谁是爹谁是儿子,如今人们早已将烧仙草和凉粉“一视同仁”了,其实“追根溯源”早已被看淡,只要知道他们的爹妈同为“仙草”便是了。

但谈论到仙草,人们还是会编撰一些传说,虽然说可信度不高,但是既然有传说的出现,证明大家对这一食物是认可的,且听听怎么说吧:相传,古时候天空熊熊燃烧着十颗太阳,烤干了河水,烤裂了大地,庄家和草木日渐枯焦。骁勇善战的后羿箭无虚发,一下子射灭了九颗太阳,西天王母娘娘为表彰英勇后羿赐其成仙之药,不幸的是,其妻嫦娥偷吃了仙药,奔入月中。

留在人间烧制仙草的后羿仰天长叹,备受煎熬的他遂命令部卒找一千童男童女去仙人岛采摘仙人草,这一举动使得民心皆然心惊肉跳,士卒离心离德,后羿心力交瘁,一蹶不振,仰天而终。不久,后羿的坟头上萌生出一种草,并很快地繁殖开来,这种草能降温解暑,清心除火,百姓称之为仙人草。

原来,后羿生前备受心火的焚烧之苦,其灵魂在离行之后恍然大悟,洞察到生命必须仰仗一种将酷热环境置之度外的清凉的养护,于是,他心中寻找仙人草的愿望便由虚幻变成现实,以自己的献身平息世人对他的怨愤,以自己的领悟渡化置身于生命火海的世人。好了,传说听完了心High一下便过去了,大家也不需要太当真,毕竟一出现后羿嫦娥就知道这种事情是无法过于深究的,而下面要探讨的才是核心重点!

龟苓膏 = 烧仙草?

当然不是!我们已经知道烧仙草、仙草冻、仙草蜜等原料都是仙草。而龟苓膏主要的成分是龟板和土伏苓,再配生地等药物精制而成的!两者的原料完全不同!相信乌龟大家都认识,这里不作赘述。而用来 *** 龟苓膏的是龟的腹甲,中药称龟板,里面含有丰富的动物胶原,也就是使龟苓膏能够凝固成冻的主要因素。

最重要的一点区别是, 虽然外观大致相同, 但烧仙草的口感略为软些, 除了有龟苓膏清热祛湿, 降火排毒的功效之外, 没有龟苓膏的苦味, 怕苦的人当然首选烧仙草了!固然,糖水店里常卖龟苓膏,而饮品店里则喜欢卖烧仙草,原因就是前者虽苦但有药效,而后者就是口感好容易搭配了!所以你才会看到各种以芒果、西米、葡萄干、花生、芋圆等搭配的烧仙草!

在夏天,一碗冰冰凉凉的仙草冻,的确能将五脏六腑的闷热血气都清除的一干二净,自然是清热消暑的圣品。在冬天,热腾腾的烧仙草是让食用者感到温心的甜点,食用时再加入已预先炒熟或煮熟之去皮花生、细粉圆、花豆、绿豆、红豆等材料,一勺热汤下口,顿时心生暖意。所以说,如此极品的烧仙草,还没吃过的一定要找机会去领略一番了,去不了遥远的台湾,去福建的闽南地区也是可以吃到的哦~

文 | 子寒

图片 | 源自 *** 食城记

深圳妞妞国际西点学校 布吉宝安龙华校区同步开课中,学甜品进行....

按照这 *** 在家也能做出美味可口的龟苓膏

龟苓膏在小编眼中,一直是在外面才能买到,自己在家没办法做出来,但近段时间百味姐跟着美食老师学习了这种做法,美味比外卖的龟苓膏还要好哦,想吃龟苓膏的亲,赶紧get!因为按照这 *** ,在家也能做出美味可口的龟苓膏啦!

龟苓膏里真!的!有!龟!

具体来说是主料里面含有龟板和土茯苓

龟板则是取龟胸腹部之前的腹甲板

材料

龟苓膏粉(黑凉粉粉)10g

凉开水30ml

热开水230ml

做法:

1. 龟苓膏粉用水冲散,搅拌均匀,无颗粒状。

2. 加入热开水,用蛋打器顺着一个方向搅拌。

3. 搅拌的液体缓缓倒入锅里,小火加热2-3分钟,液体变得浓稠无颗粒即可关火。

4. 迅速倒入保鲜盒(其他容器也可以),然后在冰箱冷藏20分钟。

5. 调奶:用冰红茶、红茶、炼奶混均匀即可。

6. 取出凝固好的龟苓膏切成小块,加入调好的牛奶即可,也可以加一些自己喜欢的果脯,例如:黄桃、草莓、红豆等等。

龟苓膏营养价值:

1. 龟苓膏具有滋阴养颜,减肥护肤的作用,特别是对皮肤干燥和年轻人的青春痘有极好的效果。

2. 龟苓膏其性温和,经常食用有利于促进新陈代谢,清热降火,润肺止咳。

3. 龟苓膏是低热量和低脂肪的食物,可以增强自身的免疫能力,调节血脂和血糖,对老年人是极其不错的补品。

4. 龟苓膏可以消除因气候引起的喉咙疼痛和感冒等疾病。

南方人的夏天,凉粉才是续命神器!

冰凉凉,甜丝丝
南方人的凉粉,到底有几种颜色
烈日当头的夏天,借何消暑?冰奶茶、冰淇淋还是肥宅快乐水?
在又湿又黏、暑气直接从地表贯穿脑门的南方,无论哪一种快乐水,都比不上一碗凉丝丝、颤巍巍的“果冻”——
· 都是南方“果冻”却因身处区域不同,变出万千模样
在西南,它叫冰粉,与红糖、玫瑰糖浆是绝配,跟着火锅、串串红遍全国;在江南,它叫木莲豆腐,微黄润泽透心凉,还多了一分雅致;在闽粤一带,它摇身一变成了仙草凉粉,黑黝黝却丝丝甜,与蜂蜜CP锁死,甚至还有自带奇香的绿凉粉;整个南海北沿,更有别具一格的海藻冰粉“石花膏”,在冰粉宇宙中添上一缕海风。
它们大都诞生自南方不同植物中的果胶。是西南部的假酸浆籽、江南的薜荔籽、闽粤地区的凉粉草和礁石上的海石花,这些富含胶质的植物,遇上淀粉和石灰水,碰撞出摇曳多姿的冰粉宇宙。南方人整个夏天的快乐,都是它们给的。
那么问题来了,南方冰粉到底哪家强?冰粉、凉粉和仙草,到底有什么区别?
//
01
绿与黑,属于岭南人的凉粉色调
冰粉应该是黑的,还是白的?黑与白之间的较量,其实是两种植物种子在较劲。
凉粉草煮出来的,是黑黝黝的仙草凉粉。无色透明的红糖冰粉,则是用假酸浆种子搓出来的。凉粉草是中国土生土长,而假酸浆是原产南美的外来物种,大约在明末清初时飘洋过海来华,在大西南地区遍地开花。
它们一黑一白,源头大相径庭,却都能给出同样清冽、爽甜的夏日滋味

>>黑凉粉,是龟苓膏的马甲吗?
黑凉粉和龟苓膏,其实是不同食物撞了脸
· 真“苦”龟苓膏PK草本黑凉粉,是来自不同家族的双胞胎
黑凉粉的微苦,来自凉粉草自身的味道,是点缀。正宗龟苓膏里的苦,可真是苦得深邃,它由龟板、土茯苓和甘草等中草药,文火熬制而成,龟板上的胶原蛋白,帮助这“药水”凝结成固态。怪就怪,总有不良小贩打着“龟苓膏”的名号,让凉粉草当了龟板的替身。
闽南文化圈的丰富生态,也体现在黑凉粉身上。它是潮汕人的草粿,在街头的甜水摊上,黑草粿旁边总陪着白豆花,选黑还是白,让潮汕人好生为难。到了隔壁的客家地区,黑凉粉又被叫做仙人粄。它大气磅礴,要论砖卖,捣碎后加入香蕉露,甜甜的果香与草香,酿就了一个治愈系的梦幻夏天

>>绿凉粉,来自老广的田园派选手
岭南人的冰粉宇宙,并非只有黑白分明。在老广的心目中,唯有那抹晶莹剔透的治愈绿,才算是真正的夏日小清新。
· 一勺绿凉粉,一个绿意蔓延的夏日午后
绿凉粉,往往是夏日糖水店里的头牌甜品。只见老板娘手起刀落,在整块翠绿田园里划出整整齐齐的小方块,盛入碗中;那颜色令人赏心悦目,你恨不得深吸一口气,再将那晃悠悠的小凉粉送进口中,任清新的草木气息席卷,在舌尖上疯长出一整片森林
· 凉粉草,也称仙人冻、仙草送给岭南人一个清凉夏日
这森系凉粉,像是闯入黑白宇宙里的小女孩。仅仅是将黑凉粉里的干草,换成了新鲜的凉粉草叶子,烹调方式不变,煮出胶质后则幻化出浓绿色彩。

>>海上升出一碗石花膏,最是解乡愁
南海北沿,从厦漳泉到海南岛,生长着一种珊瑚状的海藻,叫做石花菜,也叫海石花。渔民们冒着风浪将其刮下,晒干后熬出丰富琼脂,就是冰粉宇宙里的清爽海风——石花膏。· 晒干海石花像火焰燃烧,做成的石花膏却清澈透亮
由于食材难得, *** 石花膏时要小心翼翼:先以清水洗掉盐分和杂质,再以烈日曝晒,要整整重复至少六次,才能入锅熬制。“六晒六泡”后的石花膏,冷凝后清澈透亮,上桌前先以刨刀刮出细条,与白糖水搭配,就是海石花甜汤;加入绿豆、红豆、莲子等五花八门的配料,就是厦漳泉一带的四果汤。· 一把小刨刀,刮出珠帘般垂下的海藻凉粉这海藻
做的凉粉,入口先是脆嫩,比陆地上的亲戚们耐嚼许多,还带着丝丝海洋气息。曾经,它是海商来往的港口旁,船工水手们消暑解渴的神器;如今,它依旧乘着风浪颠簸,以清甜之身远道而来,抚平了无数人的乡愁
//
02
一碗冰粉,在大西南的N种面孔
对西南人民而言,夏天不来一碗冰粉,简直对不起这四十几度的更高温。
四川的冰粉摊摊上,通常是十几个缸子排成阵势,各色应季水果、干果、芋圆等等,令人眼花缭乱;最简单的红糖冰粉,只需倒点红糖浆,再加入灵魂辅料薄荷精,一整碗喝下去,那直冲天灵盖的透心凉,就是大西南的山娃儿,镌刻在回忆里的味觉基因
· 令人眼花缭乱的冰粉配料,四川人吃冰粉也看颜值
躲在荫凉坝里扇着蒲扇,一起吃碗冰粉,是童年死党的友情标志。除了常见的红糖、水果、糍粑“冰粉三大件”,还有搭配醪糟、银耳的三鲜冰粉,甜味担当由红糖换成了冰糖,鲜灵又绝妙。
到了重庆,五花八门的配料,反而显得有些喧宾夺主。在他们看来,传统冰粉更像一种街头饮料,无需过分修饰,自然好喝最重要。
· 去繁为简的红糖、薄荷,却搭配出重庆街头最纯粹的快乐
小时候游完泳,湿的头发还来不及擦干,就要先冲到冰粉摊摊前。这摊摊,通常由草帽老伯镇守,一张简易小桌子,透明玻璃缸里,装着亮晶晶的冰粉;几个铁皮桶,都是提前冰镇好的水;大铁勺挖出来,搪瓷杯倒入红糖浆,直接打破了白色世界的静谧,让浓稠的甜蜜呼之欲出。塑料瓶戳几个洞,洒下灵魂薄荷精,清爽指数瞬间爆表。
· 比起快乐水,冰粉给的快乐更直接就像川渝人的脾气一样坦率
就站在街边,不用勺子,昂着头颅“吨吨吨”大口喝下,让冰粉在嘴里爆开,沁甜汁液直接上头;冰镇薄荷水混合着清冷的草木香,送来畅快的凉意,什么暑气,全都一秒退开。这种快乐啊,冰可乐做不到。

>>淋上一勺玫瑰酱,冰粉就到了云贵高原
同一款假酸浆籽做的冰粉,在云贵地区有了不同面貌。
贵州的青岩古镇,至今还保留着最初的冰粉 *** 技艺。人们从假酸浆里取出种子,包在干净的纱布里反复揉搓,直到种子黏液渐渐析出。再从古井里打水,将放冰粉的碗浸在冰凉井水中冷却。几个小时后,黏液凝结成冻。
· 假酸浆种子也称冰粉籽,十个种子一碗水,手搓是个体力活
为了促成冰粉凝结,有人还会加入少许澄清石灰水;家里自己做的话,就用牙膏代替(没想到吧!),加多少全凭手感。正宗的手搓冰粉,被搅碎后就像一颗颗透明果冻,还包裹着一串串细密、璀璨的气泡。
· blingbling的美貌气泡,才是正宗手搓冰粉的颜面
古镇的小铺上,还卖着上好的玫瑰蜜,虽然没有云南玫瑰酱出名,也是很多人翻山越岭过来买回的伴手礼。做好的冰粉,淋上玫瑰蜜,再来点花生、芝麻和山楂片点缀,硬是令人垂涎欲滴
· 任何可以加入玫瑰酱的机会,云贵人民都绝不放过
大理的苍山洱海畔,时常有白族少女,走街串巷叫卖着木瓜水。它和木瓜没有半点关系,跟川渝冰粉一样,都是假酸浆种子的产物。只不过,擅长种玫瑰的云南人,会为木瓜水赋予玫瑰花酱的花香。甜丝丝的冰粉,在云南多了一份馥郁

>>凉虾不是虾,凉糕不是糕
冰粉、凉虾,是甜水摊里的好兄弟。要做凉虾,先将大米打成浆,经漏勺落入凉水盆中,变成头大尾细的白色米团,在水中就像游来游去的小鱼虾。传统的凉虾,只需加糖浆,比冰粉更有嚼劲,咬上去就像一颗颗带着米香的软糖
在广西,凉虾有了plus版本——米浆中加入清香的槐花,便是嫩黄可爱的槐花粉。白糖、红糖、黄糖、蜂蜜,都能与这金灿灿的槐花粉搭配,炎炎夏日来一碗,花香连着丝甜,暑气退散!
别急,还有凉糕,消暑界的重磅。凉糕用糯米和粗粮熬制而成,在Q弹爽滑之外,多了一份劲道。川渝人吃凉糕,多半要配竹根熬出来的水食用时以小刀划开、令糖水浸入,有时还会裹上黄豆面和醪糟,绵密又清凉的甜品。
· 比起凉虾和凉粉,凉糕口感更厚实,有嚼劲
如今,冰粉早就成了夏日网红,手搓冰粉更有了专门的店面,与奶茶店分庭抗礼,争抢消暑甜品的头牌
唯有凉虾还在打游击。骑着小电驴的摊贩,把车停在火锅店外面,在氤氲里挨桌对暗号,凉虾要不要?你细看,依旧是那几口亮晶晶的铁皮桶,冰水荡开糖浆,激活白色虾米;以一丝凉意,安抚火锅、串串的舌尖躁动。这,才是人间啊。
· 街头的凉粉摊摊,完胜任何奶茶店
//
03
冰冰爽爽的凉粉
在江南还有一家小独苗
跟南北吃粽子相似,围绕凉粉,也有咸甜之争
然而,咸甜粽子,都是粽子;咸甜凉粉,一字之差,压根就是跨领域的不同物种——北方人爱吃的咸凉粉,大多脱胎于豆类,浇上辣油、醋和麻酱,是正餐或凉菜;甜凉粉独属南方,以植物胶质和糖水酿就,Q弹爽滑、入口即化,是餐后的甜蜜伴侣
·吃一碗甜甜的冰粉,仿佛在炎夏坠入清凉的梦
不过,你跟江南人聊“凉粉”,他们多半还是会一愣一愣的。但只要你说木莲豆腐,他们马上就来了精神。
木莲豆腐长得像极了长江上游的冰粉,光名字就能嗅到江南雅致。然而,它的原材料木莲却格外调皮,攀援在江南水乡的老树、古桥和围墙上,特别能爬;它的果实,长得像倒过来的莲蓬,因此得名。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它还有另一个风雅的名字:薜荔
·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屈原喜爱的植物,江南人“冰粉自由”
薜荔的雌果裂开后,饱满的金黄种子乍泄春光。木莲豆腐,就来自金黄的果囊和种子。它的 *** 方式,跟假酸浆籽并无二致,先将果用半天时间晒干,再进行揉搓;凝固剂除了石灰水,还会使用江南特有的藕粉
绍兴人回忆童年,脑海里总会有一个画面:烈日下,一个挑着红漆木桶的货郎,在街巷中吆喝“木莲豆腐哦!卖木莲豆腐哦!”小孩子们听到吆喝,就马上捏着两分钱硬币,跑到村口大树下,眼巴巴的等着货郎揭开木头盖子的刹那。
满桶色泽淡黄的晶莹果冻,就这么晃悠在阳光下。用瓷碗盛出,勺子划碎,锡酒壶倒出红糖水,随意一浇,深色糖浆顺着缝隙流淌,将木莲豆腐映衬得更加冰肌玉骨。讲究一点,再舀一勺糖桂花,舌尖上便留下独属江南的夏天味道
这样的木莲豆腐,如今已不多见。江南菜市场上常见的“木涟冰爽”、“冰爽凉粉”,常被误认为是木莲豆腐,但大都果胶含量较少,主要成分是魔芋胶、卡拉胶和白砂糖,虽打开即食很方便,但却少了那道淡黄色泽以及似有若无的植物清香
//
04
为什么南方人爱甜凉粉
南方的冰粉宇宙,虽然千姿百态,但万变不离红、白糖浆。换句话说,很重要。
· 注入红糖,冰粉才有了甜品的灵魂
喜食甜凉粉的南方地区,往往与甘蔗产地重合。
大部分岭南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潮湿的东南风吹来海洋气息,气候炎热多雨;蜿蜒的江河贯穿岭南,一路滋养着茂盛的甘蔗林,光是一个广西,甘蔗种植面积就占了全国的45%,是真正的“岭南糖王”。
· 喜食甜凉粉的南方地区,往往与甘蔗产地重合
这为糖的生产,创造了绝佳的自然条件。除了岭南,云贵高原也是重要的蔗糖产区;红糖的熬制技艺,也跨越了地理和时间,延绵至今。
遍布南方的甘蔗田,带来了流淌的糖浆;而富饶的水果资源,全都能成为配料,与仙草、冰粉、海石花一起,交织出五彩缤纷的交响曲。它们凉丝丝、滑溜溜,在南方的艳阳下摇晃;吸溜一口,全是夏日的甜蜜记忆
冰粉文化,也顺流而下到了江南,被当地人加以改造,又有了新的面貌。无论是黑是白、是搓是熬、加红糖还是冰糖,这一碗碗甜凉粉,就是广大南方人独有的消暑法宝。
现在,手搓冰粉也好,古早味烧仙草也罢,它们因 *** 繁复而变得日益珍稀,逐渐被现代化 *** 的真·凉粉粉代替,总觉得少了些味道。那仅由薄荷、红糖或蜂蜜、焦糖就能带来的单纯快乐,仿佛就停留在了回忆里,等着你去追赶。
我们都长大了,凉粉也是。
·没有一碗冰粉,逃得出南方人的夏天

转载自《地道风物》

全国各地凉粉各有不同,我唯独倾心黑凉粉。



?

凉粉应该是全国各地最普遍的一种消夏小吃。暑天可作解渴品,如广式凉粉、江西凉粉等。而西北地区是指用米、豌豆或各种薯类淀粉所 *** 的凉拌粉,如荣昌黄凉粉、四川凉粉、青海凉粉、山西凉粉等。每个地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做法,就算它的原材料多么的不同,调味方式多么的不一样,长相多么的绝不雷同,但是,只一提到“凉粉”这两个字,不论南方北方中原大地的人,恐怕都会不自觉的口舌生津一下。




说一下黑凉粉,它是由天然仙草为主要原料制成。口感爽滑有着特殊质地和独特天然芳香。 含有丰富的果胶和纤维素,是种老少皆宜、家庭和旅游的清凉绿色食品。黑凉粉和龟苓膏很相似,但又不一样。很多人常常会把黑凉粉误认为龟苓膏。龟苓膏是中国广西梧州特产,广东、广西一带的传统药用食品。其药用价值比较高,吃起来药味也比较浓,味甘。黑凉粉可作为甜品食用,也有消暑、降温、祛火的作用。

伴着蜂蜜下肚的黑凉粉仿佛驱走了三伏天的炎热,丝丝缕缕的凉意令人神清气爽。



标签: 龟苓膏 凉粉 区别 一样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