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豆的功效与作用有啥副作用,黄豆的功效与作用有啥副作用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42 0
大豆含激素吃多易致癌?|这些“科学”流言,其实都不科学




来源/中国妇女报(ID:fnb198410)

作者/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张峥

图片/摄图网

<

大豆含激素吃多易致癌?|这些“科学”流言,其实都不科学

科学“流言” 2

大豆含激素吃多易致癌

真相:

大豆及其制品中含有的“雌激素”是大豆异黄酮,它属于植物雌激素,不同于人体内的雌激素。过量摄入外源性雌激素确实会增加患子宫内膜癌及乳腺癌风险,但大豆异黄酮易于分解,不会在体内蓄积,没有外源性雌激素的毒副作用,还能与不同组织器官的雌激素受体结合,发挥类雌激素或拮抗内源性雌激素的作用,“遇低而补、遇高而抗”,帮助人体维持体内雌激素的平衡。

常吃含大豆异黄酮的食物,不仅不会致癌、性早熟,反而能降低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发病风险,预防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症状。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张峥

来源: 中国妇女报

吃大豆会性早熟或致癌?到底还能不能吃

大豆

许多传说中的“大冤种”

据说男人吃了会变娘

孩子吃了性早熟

连喝豆浆都会得乳腺癌

……

有不少人因此不敢吃大豆

甚至连豆浆也不敢喝

其实

我们完全不用担心

吃大豆会导致出现这些问题


大豆、豆制品里有雌激素?



很多人认为,大豆及豆制品里有雌激素,但是其实这里的雌激素,跟咱人体内的雌激素是不一样的。大豆及豆制品里面含有的是大豆异黄酮,也被称为植物雌激素


大豆异黄酮和所谓的雌激素有一定区别,过量摄入外源性的雌激素会增加患子宫内膜癌以及乳腺癌的风险,而大豆异黄酮易于分解,不会在体内蓄积,不仅没有外源性雌激素那样的毒副作用,还可以帮助调节人体的激素平衡。


当我们自身体内雌激素过多的时候,大豆异黄酮可以帮助减弱真正雌激素的作用,减少高雌激素造成的不良反应。所以,适量吃大豆及豆制品不但不会致癌,反而会减低癌症的发生。


在不同豆类之间大豆异黄酮含量的比较中,黄豆高于其他杂豆,含量约为97毫克/100克。在不同豆制品之间大豆异黄酮含量的比较中,腐竹>豆干>豆皮>豆腐>豆瓣酱>豆乳>豆浆>豆腐乳>辣条>酱油。


如果想要更有效的补充大豆异黄酮,除了可以吃黄豆以外,还推荐吃腐竹、豆干、豆皮、豆腐。


当然,如果是因为疾病原因,出现雌激素水平过低的问题,更好及时治疗,因为大豆异黄酮仅仅是结构相似,并不能够代替药物。




生活小贴士:生豆浆不能喝

生豆浆含有皂素、皂甙、红细胞凝集素及胰蛋白酶抑制物等,很容易导致食物中毒,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


豆浆在煮到 80 ℃~90 ℃ 的时候,皂甙会受热膨胀,产生大量白色泡沫,这时只是假沸,应继续加热 3~5 分钟,等到泡沫完全消失后再停止加热。


(37度里丨长江健康融媒出品 部分资料参考:科普中国、丁香医生 制图&封面:马晶晶 文案:高阳)

【编辑:高阳】

“吃豆有这6大危害”?真吓人!

最近有些短视频平台上有人说,“吃豆子会影响矿物质吸收”“豆子中的成分会攻击肠道屏障,引发肠漏”“男性要少吃豆子,否则 *** 会变大”……吃豆真的有这些危害吗?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我们收集了一波关于豆子的常见问题,来跟大家讲清楚!

看完还可以把这篇文章转给周围被误导的亲朋好友,以免他们被看似有道理,但是实在不科学的营养科普洗脑~

01

吃豆影响矿物质吸收,要少吃?

视频把这归咎于大豆富含的植酸。

植酸确实会影响钙、锌等矿物质的吸收,这是因为植酸在十二指肠里会跟这些矿物质形成不溶性的植酸盐。但是:

1.植酸不只是存在于豆类中,也广泛存在于全谷物中看看下表<1>,你会发现,糙米、玉米的植酸含量比大豆还高,燕麦的植酸含量跟大豆相当,如果因为大豆富含植酸而要尽量少吃大豆,那富含植酸的糙米、燕麦也要尽量少吃吗?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2.不只是植酸影响矿物质吸收,膳食纤维也影响钙、铁、锌等矿物质的吸收,难道富含膳食纤维的蔬果也要尽量少吃吗?3.植酸是溶于水的,豆子不好熟,咱们基本上都会先浸泡再烹调,这会降低豆中的植酸含量;用 45°C~60°C的温度泡,还可以激活植酸酶水解部分植酸,这也会降低豆中的植酸含量<1>;再有高压蒸煮也能降低豆中的植酸含量<1>。

有这么多措施降低豆中的植酸含量,所以真的没必要因为豆子富含植酸就推荐大家尽量少吃豆。

4.植酸、膳食纤维等成分确实会影响矿物质吸收,多吃些富含这些矿物质的食物弥补回来不就行了,比如牛奶补钙、蛏子补铁、生蚝补锌都超级在行。

02

豆子的凝集素会引发肠漏,要少吃?

视频说大豆凝集素会攻击肠道屏障,引发肠漏。

这真不用害怕,因为大豆凝集素怕热,100 摄氏度加热 20-30 分钟,可以完全丧失活性<2、3>,咱们又不直接吃生黄豆,黄豆焖饭或煮粥,豆浆、豆腐,哪个都会经过高温和长时间的加热,所以根本不用担心它跑到肠道里去攻击肠道屏障。

03

吃大豆男性容易 *** 增大,要少吃?

视频说这是因为大豆富含的大豆异黄酮具有雌激素活性。

大豆异黄酮因为和人体内的雌激素活性相似,确实有雌激素活性,但是它的活性太低了,只有雌激素的 1/10000~1/1000,而且它在体内还是双向调节的,就是说体内雌激素水平高了,它就给往低了调节调节,体内雌激素水平低了,它就给往高了调节调节。

再说了,大豆异黄酮溶于水,泡了豆再做的豆浆里大豆异黄酮含量并不高,豆腐、豆腐皮的水基本都被挤掉了,大豆异黄酮含量也不高。

还有,相比于欧美国家,中国、日本的传统饮食中,豆类一直以来都吃得比较多,也没发现中日的男性胸比欧美男性明显大吧,倒是欧美男性健身的较多,反倒是有健硕胸肌的更多。

还有,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大豆摄入量也就 15~25 克,25 克大豆换算成豆腐,也就麻将大小四五块,这量本就不多,再尽量少吃,那实在太夸张了。

04

吃了豆子会胀气,尽量少吃?

吃豆子会胀气,这是因为豆子富含的水苏糖和棉子糖可以被肠道有益菌发酵产气,这其实是健康益处,因为产气的同时也会使有益菌增殖,还会产生大量短链脂肪酸, *** 肠道蠕动,对缓解便秘有帮助。

只要你不特别大量的吃,就不至于产气太多以至于胀气难受或者噗噗不停。

再说了,吃了会产气的食物可不只是豆子,富含膳食纤维的地瓜、土豆,富含山梨醇的西梅、梨吃了都会产气,同样是只要别吃太多就不会难受。

05

吃大豆会影响蛋白消化?

视频把这归咎于大豆富含的胰蛋白酶抑制剂。

这真是一知半解了,胰蛋白酶抑制剂也是怕热的,有研究对豆腐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 90%以上都失活了。再说了,我们还能多吃几口蛋白去弥补这个问题。还有,胰蛋白酶抑制剂也不只是存在于大豆中,它在谷类和油料作物中也广泛存在,因为豆子富含这种成分就 *** 豆子,这种思维也太片面了。

06

吃大豆会促炎,要尽量少吃?

视频把这归因于大豆富含的 n-6 系列脂肪酸。

n-6 系列脂肪酸确实是促炎的,但同样促炎的烧烤、油炸食品都吃,使劲少吃大豆真的很可笑,再说了我们还可以多吃些富含抗炎成分的蔬果来减轻炎症对身体的影响,所以真没什么怕的。

总结一下,豆子确实不完美,里面含有很多抗营养因子,但是世上就没有一种食物是完美的。

而且,豆子是优质蛋白良好来源,豆制品补钙也不错,它富含的植物甾醇对心血管健康有帮助,富含的膳食纤维对肠道健康有好处。

也有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大豆及其制品可以降低绝经前和绝经后女性乳腺癌和骨质疏松的发病风险。至于它在营养上的诸多劣势,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烹调来更大化地去规避。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人每天吃 15~25 克大豆,换算成豆浆大概是 365 克,换算成豆腐不过是麻将大小的四五块(100左右),换算成豆腐丝更少,大概只有 40 克。

因此,无论男性、女性,大家就放心吃吧。

参考文献:

<1> 王艳, 张檬达, 袁建. 粮食及其制品中植酸的研究进展.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4, 39(1):4.

<2>戴大章,陈妙月等,理化处理对大豆凝集素活性的影响.营养学报,2004,26(3):224

<3>姚云艳, 王静, 曹维强. 理化处理对菜豆凝集素的影响. 食品工业, 2007, 28(2):3.

严重田发生率近100%,大豆症青可致绝收,看看聪明的农户怎样预防

每年的5月下旬到6月中旬是夏大豆的适播期,因为夏大豆的生长周期正处于高温季节,所以有“春争日,夏争时”的说法,夏大豆适当早播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延长植株营养生长期,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多分枝、多结荚,提高产量和品质。

在种植夏大豆的过程上,要格外做好症青的预防。近年来,大豆症青发生率大幅度提升,如2018年在河南永城、2019年在河南周口严重发生,严重田发生率近100%,致使夏大豆减产、绝收。

大豆症青是指大豆植株不能正常结荚、结籽和成熟;收获时病株叶片仍青绿不变黄,被形象称为症青。夏大豆田发生率相对较高。

田间症青病株

症青在夏大豆幼苗期、开花期就有出现,病苗生长慢于正常株,且叶皱缩、发黑;处于开花期的病株大量表现出上部叶片皱缩发黑,叶柄短,高度不及正常株,开花少或不开花。调查发现,临近杂草、玉米田的发病较重,大田中间较轻;不同大豆品种发病率不同,发病程度不同,田间表现也有差异:发病早、发病重的植株矮小,不开花;发病晚的开花结荚,但籽粒不发育。

黄豆的功效与作用有啥副作用,黄豆的功效与作用有啥副作用-第1张图片-

引起大豆症青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如高温、肥料、品种等,但近年来症青发生严重可能是由飞虱传播病毒引起,带毒飞虱危害大豆,病毒传入大豆,引起植株代谢紊乱,豆粒无法正常生长,症青发生。大量田间调查发现,症青发病因素与病毒病相似,但目前无治疗病毒病特效药物,因此,综合防治尤为重要。

一、选用抗病品种可降低发生率、减少为害。

二、播种前清除田间、地边杂草可减少发病率;麦收后杂草是飞虱繁殖及取食场所,提供了大量虫源。

三、大豆连片种植区尽量全部包衣。田间调查发现不包衣田症青发病严重,并且与之包衣田相邻的2-3行发病明显高于其它行,说明不包衣田提供的大量虫源持续为害,会增加包衣田感染机会,降低防治效果。

四、大豆玉米间作田要特别重视症青防治,包衣、苗期持续防虫极为重要。调查中发现这种种植模式症青发病明显重于单作大豆田,玉米为飞虱提供了更好的聚集场所。

玉米间作大豆

五、先正达的亮盾+锐胜种子包衣具有较好的效果,已成为大豆生产上的关键成功措施被农民接受。但有些年份传毒持续期长,单靠包衣控制期无法满足需要,大豆出苗后需要随茎叶除草剂混用杀虫剂强化杀虫效果,提升防病能力。

另外,用户在探索中发现了先正达的迈舒平种子包衣也有较好的预防大豆症青的效果,让我们来看下这个田间对照。

2019年症青在黄泛区农场大发生。迈舒平包衣田无症青株,大豆生长正常,产量比常年还有增加;不包衣对照症青发病率高于70%,亩产不足80斤。

迈舒平包衣荚饱叶脱熟相正常

不包衣对照症青率大于70%

由此可见,选用先正达迈舒平种衣剂按百公斤种子300-500毫升包衣,内含噻虫嗪可有效防治传毒飞虱,阻断早期病毒传播,对预防大豆症青有重要意义。

还有,先正达种衣剂包衣在防治夏大豆立枯病、根腐病、疫霉根腐病这些主要病害上也有良好的效果。

夏大豆包衣季节即将来到,欢迎参考使用先正达种衣剂,为大豆高产丰收保驾护航!

复合维生素不是人人都适合

复合维生素能补充人体所需吗?复合维生素适宜所有人食用吗?记者专访营养学专家作出解答。

“是否需要补充维生素,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我们自己是否真的缺乏维生素。” 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宋杰丽介绍道,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能保证正常、均衡的饮食,是不需要额外去补充维生素的。如果有饮食结构不均衡、饮食摄入不足,或者是身体严重缺乏微量元素的病人和特殊时期的孕妇才可能需要维生素的补充。

值得一提的是,服用复合维生素并不能代替日常膳食提供的营养。“如果是食物能够提供的维生素,还是建议尽量从日常饮食中摄取。”

以维生素A为例,缺乏该类维生素会导致夜盲症、皮肤干燥等,可以从动物的肝脏、鱼肝油、青菜中获取。

如果缺乏维生素B1则容易发生脚气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可以通过食用粗加工的谷类、小麦、大豆以及肉类中获取。

维生素D缺乏会引起佝偻病、软骨病、骨质疏松等,这是一种人体可以少量合成的维生素,可以通过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其也存在于鱼肝油、蛋黄、乳制品、酵母等食品中。

宋杰丽介绍:“食物当中除了含有维生素以外,还会提供我们体内所需的很多微量元素,例如天然的叶绿素、胡萝卜素等。如果只靠食用复合维生素补充,并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而且还可能会造成部分维生素补充过量。”

据了解,一般情况下维生素的副作用是比较小的,但如果补充了过多的维生素也会加重肝脏、肾脏的负荷。”

“我们需要根据自身缺乏的维生素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补充,避免自我诊断”,宋杰丽解释。(记者 薛仁政 通讯员 江赟)

来源: 羊城晚报

喝豆浆补营养,除了好处,其实豆浆喝多了也有坏处!别乱喝了

豆浆中具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质、卵磷脂、铁、钙、镁等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以及多种植物化学物质,如大豆异黄酮、大豆皂甙、植物固醇等。

一般在适量饮用的情况下,对补充身体营养、增肌人群的肌肉合成、美容养颜等方面均有益处。但是部分存在胃肠道疾病、肾功能不全等人群不建议饮用:

一、喝豆浆好处:

1、补充营养:豆浆中含有的钙、蛋白质以及丰富的维生素,对于骨质疏松的老人以及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青少年,是理想的钙、蛋白质来源;

2、促进肌肉合成:对于健身或者是有减肥需求的人群来讲,饮用豆浆可以补充蛋白质,既促进肌肉的合成,又不会造成热量的过度摄入;

3、调节机体内分泌:豆浆富含的大豆蛋白、异黄酮、卵磷脂等物质,尤其对于女性调节内分泌紊乱有所帮助;

4、其他:大豆中的膳食纤维、大豆皂甙、植物固醇,对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血压、便秘等人群,适量饮用豆浆对病情恢复有一定好处。

二、坏处:

1、胃肠道疾病:胃炎患者不建议食用过多豆浆,容易 *** 胃酸分泌,引起反胃、嗳气等副作用;而豆浆中低聚糖食用过多,容易引起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

2、肾脏疾病:肾功能不全患者限制植物蛋白的摄入,豆浆中富含植物蛋白,因而限制食用;

3、其他:豆浆属于中嘌呤食物,大量进食可能会诱发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痛风发作。术后患者也不建议食用豆浆,容易引起胀气。

另外,还需要注意豆浆不要和药物同食,否则会影响药效。也不建议放在保温杯中或喝未煮熟的豆浆,容易引起食物中毒。


我是刘伟,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西单门诊部中医科副主任医师

有健康问题的朋友,欢迎留言咨询!

健身的您,真的需要补充蛋白粉吗?

健身的您, 真的需要补充蛋白粉吗?

随着社交平台的发展,以及健身日益普及流行,“撸铁”的人也越来越多,很多人就有这样一个疑问:我到底要不要喝蛋白粉?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蛋白粉,以及您是否需要补充?怎么补充更科学?

1 什么是蛋白粉?

蛋白粉一般是提纯的大豆蛋白、酪蛋白、乳清蛋白或上述几种蛋白的组合体构成的粉剂,其用途是为缺乏蛋白质的个体补充蛋白质。

蛋白质对人体又主要有哪些好处?

(1)增肌

是蛋白质最重要的作用,其能够帮助肌肉的合成,有助于健身后的肌肉力量的恢复提升。

(2)维持身体正常的新陈代谢

蛋白质在体内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反应,让我们的身体能够正常地“转动”起来。

(3)提供能量

蛋白质可以为我们身体在必要的时候提供能量。当我们跑马拉松到最后几公里的时候,体内的主要供能物质(糖)的使用几乎处于耗竭状态,蛋白质就会参与体内的供能(这一点非常重要),有利于提高比赛成绩。

一些人因为对蛋白质的摄入需求量过大,从食物中补充利用率和速率赶不上其消耗的速度,就催生出了蛋白粉这一保健品。最早是病人和运动员用其来补充蛋白质增强体力,因为其有增肌的作用,故健身爱好者也开始食用。

2 哪些人适合吃蛋白粉呢?

病人因为饮食或者药物等原因造成了蛋白质的缺少或者流失,运动员则是因为训练强度大,导致体内蛋白质消耗过多。他们无法从食物中摄取足量蛋白质,所以都需要额外补充蛋白粉来增强体力。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正常进食,一般不会导致蛋白质缺乏。所以只要食物跟得上,不用额外喝蛋白粉。

每日推荐进食:适量主食(男性6两以上,女性5两以上,生重)、1~2袋鲜牛奶(250~500毫升)或等量的酸奶或豆浆、1个鸡蛋、3两瘦肉、2~3两豆类制品等,就足以满足一个健康个体每日所需蛋白质。

蛋白粉的副作用:

(1)激素分泌失调

相关研究已经证明了蛋白粉可能会导致激素分泌失调,通俗点来讲就是“上火”,其原因可能与身体的消化代谢有关。如果您发现喝蛋白粉会导致身体“上火”,就立马减量或者停止。如果常常因为喝蛋白粉上火,那证明蛋白粉不适合您,建议通过改变饮食结构来补充身体所需的蛋白质。

(2)蛋白尿

蛋白尿是过量补充蛋白粉的明显表现,观察 *** 为:尿液中有许多泡泡。如果是在吃蛋白粉后出现,则应立刻停止。如果是大量进食海鲜后产生,则可能是因为海鲜引起。

哪些人不适合:

(1)儿童、青少年

一些家长认为蛋白粉是好东西,多吃可以帮助孩子长高、长智力。但孩子的身高和智力发育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蛋白粉不能替代其他营养素,如果大量进食,可能会对孩子稚嫩的肾脏和肝脏造成无形的、严重的负担。除非是处于大运动量锻炼期间,或者因为挑食或素食无法从饮食中摄入充足的蛋白质。但是营养师建议:以自然膳食为主,让孩子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更重要。

(2)不“撸铁”人群

如果您饮食正常,并且不是运动量过大和“练肌肉狂热爱好者”,不建议您补充蛋白粉。健身人群建议咨询医师与专业教练,评估运动强度、体重情况和身体健康状况等因素,合理适量补充蛋白质。

(3)禁用人群

对蛋白粉成分过敏者;胃肠功能不允许,胃肠功能衰竭,处于禁食状态的患者;急性胰腺炎患者;肾功能不全患者;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高位肠瘘患者;重度创伤、烧伤、感染等处于急性分解期的患者。

3 蛋白粉的种类有哪些?

依据蛋白种类分类:

市面上常见的蛋白粉一般分为以下三种:大豆蛋白、酪蛋白、乳清蛋白,前者是从大豆里面提取的,后两种从牛奶中提取。

有一项关于补充蛋白粉对增肌效果的实验研究发现,乳清蛋白的增肌效果比大豆蛋白好,但是如果只吃不运动的话基本上没有增肌效果,只有在补充蛋白粉的同时配合力量训练等身体活动,才能获得较好的肌肉增长效果。对乳清蛋白过敏者,建议选择大豆蛋白,同样可以达到增肌的效果。

依据具体用途分类:

我们所看到的市场上的蛋白粉主要分为两种:增肌粉、保健品蛋白粉。

这两种产品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粉。增肌粉中一般会添加甜味剂和香精,所以喝起来口感很好,闻起来也是香香甜甜的,可以直接温水冲饮。而保健品蛋白粉的味道就要差一些,建议可以用牛奶冲饮,提升口感。

4 蛋白粉应该怎么吃?

(1)运动后即刻补充

运动后,血液中氨基酸水平和胰岛素水平都非常低,为了保证机体维持正氮平衡和肌肉合成状态,需要在训练后及时、有效地补充蛋白质。建议先摄入一定数量的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能促进胰岛素的释放,胰岛素也是调整蛋白合成的,通过提高胰岛素的释放,肌肉分解速率会减慢,这样可提高肌肉合成的效率。

(2)睡觉前补充

人体在睡眠期间,同样会进行新陈代谢,为其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有利于身体的恢复。而白天因为运动量过大导致身体蛋白质分解过多,晚上睡前对其进行补充有利于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储存。睡前建议和牛奶一起冲服,牛奶中的一些营养素能够帮助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

(3)其他时间

早餐时、训练前以及白天分次补充等等。

来源:扬子晚报

大豆,原来这么好!10种豆制品,哪些营养胜一筹?——素养论坛

世界首富、特斯拉创办人马斯克在11月2日于推特引用曹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则“煮豆文”很快引发全球网友热议,英语世界的朋友更为了解这首看似在描述如何“煮豆”的中文古诗而伤透脑筋。

诗中提到的大豆,在中国也确有2千年的历史了,有许多传统而营养的豆制品,都跟“煮过的豆子”有关。

大豆是营养宝库,泡水久煮更佳!

大豆分为黄豆和黑豆,从大豆衍生出来的食物,皆属于豆制品。例如:豆浆、豆皮、豆花、豆腐、冻豆腐、豆干、味噌、豆豉、纳豆、酱油等等。它们都是将大豆烹煮过后,再进一步加工制成。

*** 饱满的大豆里,蕴藏许多营养。首先,大豆属于植物性优质蛋白质,且零胆固醇,含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血中的胆固醇和三酸甘油脂。在蛋白质来源“豆鱼蛋肉类”里,黄豆及相关豆制品被列在之一顺位。若要从黄豆摄取蛋白质,直接吃黄豆的吸收率相对较低;反倒是加工过的豆制品,因蛋白质变性,能帮助人体增加蛋白质的摄取。

大豆里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如钾、镁、钙及维生素B群、维生素E。

另外,卵磷脂及大豆异黄酮也是大豆知名的营养素。日本诹访中央医院名誉院长镰田实教授在其著作《不失智的29个好习惯》里提到,卵磷脂可以转变为神经传导物质乙酰胆碱,能活化大脑内部的资讯网,预防失智症。

大豆异黄酮是植物性雌激素,食品科学博士、营养师陈小薇指出,它类似人体雌激素,可疏缓女性更年期症状,并预防骨质疏松、降低胆固醇及减少心血管疾病。

在中医观点中,黄豆能健脾润燥、黑豆则能补脾肾。

明医中医联合诊所中医师叶启民提醒,豆子吃多易胀气,因豆子有棉子糖、水苏糖等寡糖,会被肠道菌消化成气体。要避免胀气,建议先将豆子泡水,并在烹煮前换水,再久煮数十分钟,可减少豆子里的寡糖,而且令口感更绵软。

煮豆变美食,10种美味营养的豆制品!

煮过的大豆,经过不同的加工手法,可变成10种常见的传统豆制品:

1. 豆浆

豆浆作法单纯,只需将大豆泡水、蒸煮后,再磨成汁液。

关于豆浆的最早纪录,是在一块中国出土的石板上,石板年份约为东汉时期,上面刻有厨房 *** 豆浆的情况。

常喝豆浆不仅可摄取大豆的营养,还有助美容。嘉品中医诊所院长叶濡端指出,豆浆有滋阴效果,当阴液充足,便能改善肌肤干燥的问题。

2. 豆皮

豆浆加热时,表面的蛋白质会凝结成薄膜,挑起薄膜并晾乾定型后,就成为豆皮。

豆皮的特色是蛋白质很丰富,维生素B6含量也较高。但要少吃热量过高的炸豆皮。

3. 豆花

豆浆加入凝固剂(如盐卤、石膏或洋菜),就变成豆花,又称豆腐脑。

豆花营养密度比豆浆高。但一般人很少吃原味豆花,会再添加糖水、粉圆、芋圆,或是咸卤等配料。因此,要留意配料及糖水的摄取量。

4. 豆腐

豆浆加入凝固剂(如盐卤或石膏)、加压脱水后,就成了豆腐。

豆腐热量低、还可增加饱足感,是理想的减肥食物,又以富含水分的嫩豆腐最适合。因大豆含有利于人体代谢水分的钾、可安定神经的镁。陈小薇指出,女性在生理期来之前,若有情绪焦虑、水肿等经前症候群困扰,可吃豆腐或喝温豆浆疏解症状。

5. 冻豆腐

将豆腐冷冻,就变成充满孔洞的冻豆腐。这些大大小小的孔洞让冻豆腐比一般豆腐更有嚼劲,而且容易吸收汤汁。

胆固醇、三酸甘油脂过高,或需要注意血糖的人,镰田实推荐一天吃1片冻豆腐。因为冻豆腐富含抗性蛋白。抗性蛋白可降低血液中的坏胆固醇,同时有助降血糖。

6. 豆干

由豆腐经加压、烘干而成。

豆干的营养密度比豆腐高。100克小方豆干,含钙质685mg,远高于传统豆腐(钙140mg/100g)、冻豆腐(钙240mg/100g)。只是,豆干的热量也相对较高。

7. 味噌

将黄豆浸泡、蒸熟、混合米麹和盐,再经由时间酿制,就成了味噌。

味增因经过发酵,营养素会变成较好吸收的小分子。日本顺天堂大学医学部教授小林弘幸指出,味噌中的益生菌,有助整顿肠道,进而减轻压力、失眠、肌肤问题、虚寒体质、大肠癌风险及预防便秘等问题。

8. 纳豆

传统制法是将黄豆蒸熟后,用稻秆包裹起来,使黄豆发酵,并产生黏稠丝状物。

日本TBS电视曾邀请300位名医,票选出他们心目中对身体更好的食物,结果纳豆被选为之一名。入选理由是纳豆富含维生素K2、纳豆激酶及多种对身体有益的生物活性物质,可预防脑中风、心肌梗塞、癌症、失智症、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及牙周病。

9. 豆豉

黄豆或黑豆经由浸泡、蒸煮、自然发酵、加盐、密封发酵、曝晒等诸多手续制成。

风味独特的豆豉,还是一味中药。慈航中医诊所院长李应达表示,中药称为淡豆豉,药性微寒,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头痛、虚烦、失眠。例如,银翘散里就有豆豉,可治风热感冒;栀子豉汤则是治疗虚烦失眠。

10. 传统酱油

传统的酿造酱油是将黑豆或黄豆浸泡、煮熟、放凉后,加入麹菌发酵成豆麹,再与盐一同放入瓮中发酵、酿制数月才能变成酱油。

有别于只需3至7天就可制成的“化学酱油”,传统酿造的酱油,含蛋白质及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有机物质,适量食用并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亲爱的读者,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本文对您有帮助,欢迎您分享、点赞、转发、收藏,也欢迎您扫二维码关注理君博士的公众号!关注健康,分享美丽,共享美好生活!

甲状腺不好不能吃黄豆?医生:不想病症恶化,这3种食物需要少碰

甲状腺是人体内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它位于颈部前方,像一个蝴蝶一样,它的主要功能是分泌甲状腺激素,调节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等多种生理活动。

如果甲状腺出现问题,就会导致甲状腺功能紊乱,表现为甲亢、甲减、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等多种疾病。

据统计,我国目前有近2亿人患有甲状腺相关疾病,其中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3倍。

而且,随着环境污染、生活压力、饮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甲状腺疾病的发生率还在不断上升。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和治疗甲状腺疾病呢?

很多人可能听说过,甲状腺不好不能吃黄豆。这是真的吗?黄豆到底对甲状腺有什么影响呢?除了黄豆,还有哪些食物是甲状腺患者需要注意的呢?

故事演绎

小王爱吃豆制品,每天早上雷打不动的喝一碗豆浆,中午和晚上也常常吃豆腐、豆皮、豆芽等。本以为自己是在补充植物蛋白质,对身体有好处。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竟然因为这个习惯而患上了甲亢。

最初,小王并没有察觉到自己有什么异常。他只是觉得最近总是心慌气促,手心出汗,容易紧张和焦虑。

小王觉得这是因为工作压力大造成的,就没有太在意。可后来,小王发现自己的眼睛变得突出,眼球凸出眼眶外面。他吓了一跳,赶紧去医院检查。

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后,医生告诉他,他患了甲亢。原来,小王长期大量食用黄豆等豆制品,导致体内摄入了过多的大豆异黄酮。

大豆异黄酮是一种类似于雌激素的物质,在正常情况下可以调节人体内分泌平衡。但是如果摄入过多,则会干扰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

医生给小王开了一些抑制甲状腺激素的药物,并建议他少吃黄豆等含有大豆异黄酮的食物,多吃一些富含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以帮助甲状腺恢复正常。

小王听从医生的建议,坚持服药和调整饮食,半年后,他的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眼睛也不再突出了。

甲状腺不好不能吃黄豆吗?

是不是所有的甲状腺患者都不能吃黄豆呢?其实,这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医生表示,甲状腺患者对于黄豆的摄入要适度,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

一方面,过多地摄入黄豆可能会导致甲亢。这是因为黄豆中含有大豆异黄酮,这种物质可以与甲状腺素受体竞争结合,抑制甲状腺素的作用。

同时,大豆异黄酮还可以抑制碘在甲状腺内的转运和利用,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因此,如果长期大量食用黄豆等含有大豆异黄酮的食物,可能会造成甲状腺功能亢进,出现心慌、多汗、消瘦、眼球突出等症状。

另一方面,过少地摄入黄豆可能会导致甲减。这是因为黄豆中除了含有大豆异黄酮外,还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

这些物质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的代谢、生长、发育等功能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缺乏这些物质,则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出现乏力、畏寒、肥胖、水肿等症状。

因此,医生建议,甲状腺患者对于黄豆的摄入要适度,不能一概而论。

一般来说,每天摄入30-50克左右的黄豆或者相当于100-150毫升左右的豆浆就可以了。同时,还要注意配合其他食物的摄入,保证营养均衡。

不想病情恶化,这3种食物需要少碰

除了黄豆外,还有哪些食物是甲状腺患者需要注意的呢?医生表示,以下3种食物需要少碰:

高碘食物。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有重要作用。但是,并不是碘越多越好。过多或过少的碘都会对甲状腺造成负担和 *** 。

因此,甲状腺患者应该避免食用一些高碘食物,如海产品、碘盐、碘酸钾等。如果需要补充碘,可以适量食用一些富含天然碘的食物,如紫菜、海带、海藻等。

甲状腺抑制食物。这些食物是指含有一种叫做硫氰酸盐的物质的食物,它们可以抑制甲状腺对碘的吸收和利用,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这些食物包括一些十字花科的蔬菜,如白菜、花椰菜、卷心菜、芥菜等,以及一些根茎类的蔬菜,如萝卜、山药、芋头等。

这些食物并不是完全不能吃,而是要适量吃,并且要经过烹饪处理,以降低硫氰酸盐的含量。

*** 性食物。这些食物是指含有辛辣、酸、苦等味道的食物,它们可以 *** 甲状腺,导致甲状腺肿大或者结节增生。

这些食物包括一些香料、调味品、饮料等,如辣椒、花椒、胡椒、姜、蒜、醋、咖啡、茶等。这些食物也要少吃或者不吃,以免加重甲状腺的负担。

如果不幸,还是患上了关于甲状腺的疾病,请及时就医,医院通常会有这几种治疗 *** 。

手术治疗,是指切除部分或全部甲状腺,以减少或消除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这种 *** 适用于甲状腺肿大、结节、癌或引起甲亢的情况。

手术治疗的优点是可以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缺点是可能会导致甲状腺功能不足,需要终身服用甲状腺激素替代药物。手术治疗还有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如声带和甲状旁腺的损伤。

药物治疗,是指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或甲状腺激素替代药物来调节甲状腺功能。这种 *** 适用于甲亢或甲减的情况。

药物治疗的优点是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反应来调整剂量和类型,缺点是可能会出现副作用或过敏反应,需要长期服药和监测。

碘-131治疗,是指使用放射性碘来摧毁甲状腺细胞,以减少或消除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这种 *** 适用于甲亢或有结节的情况。

碘-131治疗的优点是可以避免手术创伤,一次治疗就可以达到效果,缺点是可能会导致甲状腺功能不足,需要终身服用甲状腺激素替代药物。碘-131治疗还有一定的放射性污染和安全风险。

以上三种治疗 *** 各有利弊,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甲状腺疾病的原因和严重程度以及个人偏好来选择。

在做出决定之前,更好咨询专业的内分泌科医生,并了解各种 *** 的优缺点、风险和预后。

结语

甲状腺是人体内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它关系到人体的多种生理功能。如果甲状腺出现问题,就会影响人体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我们要重视甲状腺的保健和预防,及时发现和治疗甲状腺相关疾病。

在饮食方面,我们要注意适度摄入黄豆等含有大豆异黄酮的食物,少吃高碘食物、甲状腺抑制食物和 *** 性食物,多吃一些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保证营养均衡和多样性。

同时,在生活方面,我们也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习惯,避免过度的压力和情绪波动,适当地进行运动和休息,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标签: 黄豆 副作用 功效 作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