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号,瓦屋山景区工作人员在上班途中,偶遇小熊猫在游步道上“散步”遛弯,独自享受冰雪世界。2月27日12点左右,又有一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出现在工作人员眼前。
这次是它,你认识是吗?
对!没错,
这就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黑麂子!
据洪雅县瓦屋山景区游客中心工作人员牟闻文介绍,当时她交班回家的途中,路过游客中心廊桥附近时,无意间发现了正在林中休息的野生黑麂子。当看到有人拍照时,这只野生黑麂显得并不慌张,还很淡定的将头抬起来配合拍照。
黑麂
黑麂是鹿科麂属哺乳动物,是麂类中体型较大的种类,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麂子一般栖息于海拔1000米左右的山地常绿阔叶林及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灌木丛。主要以草本植物的叶和嫩枝等为食,它已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好转,洪雅瓦屋山自然保护区已先后发现小熊猫、大熊猫、羚牛等珍稀野生动物。景区提醒游客,麂子害怕人类,看到游客会远远跑开,如果游客看到麂子等野生动物,请不要大声喧哗,悄悄地拍照留念即可,以免惊吓到这些大自然的精灵。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四川阿坝毛冠鹿误入民宅 森警放归自然央视网消息:30日,一只长得像鹿,却浑身黑色的野生动物,突然闯进四川阿坝 小金县 石灰窑村 一位村民的家中。经当地森林公安现场确认,这是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毛冠鹿。
村民安德珍说,当天一大早,这只毛冠鹿就直接跳进了他家的院子,由于担心毛冠鹿四处乱窜受到伤害,安德珍就把它围在院子的墙角处,并向小金县森林公安局报了警。
小金县美兴镇石灰窑村村民 安德珍:我在房顶晒衣服,我看到三只狗就撵着(毛冠鹿)下来了,就从围墙外跳到我们院坝里来了。
森林民警来到安德珍家,经过仔细辨别,确认这是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毛冠鹿的雌性亚成体,当地人称之为“麂子”,这只毛冠鹿的前蹄部分有轻微擦伤。
小金县森林公安局四姑娘山派出所所长 白小祺:我们在对该野生动物进行了检查,对它的伤口进行了消毒,发现并无生命危险,于是我们当天就对该野生动物放归大自然。
记者了解到,毛冠鹿又叫青鹿、黑鹿,是一种小型鹿,多以种子植物以及蕨类和伞菌为食,栖息于海拔1000米到4000米之间的高山或丘陵地带。据森林民警介绍,仅今年,小金县就成功救助并放归80多只野生动物,其中国家级保护动物50多只。
来源:【渭南日报】
渭南日报 记者 梁晓蔚 通讯员 任攀登
6月18日上午10时许,华阴市罗敷镇华阳管区金岩村村民楼永峰在山沟草丛发现两只疑似鹿的幼崽,随后便拨打了华阴市林业局动物救助 *** ,两位工作人员从通话中了解情况后立即赶往楼永峰家中。
据楼永峰介绍,他是当天上午9时左右上山干活时在草丛中发现了两只幼崽,在未发现成年动物身影后,才决定把它们带回家。加之平时华阳管区和林场对保护野生动物宣传得比较多,楼永峰直接给林业局报了案。经查证,楼永峰所说上述情况属实。经过林业局工作人员辨别鉴定,两只幼崽是麂子。因为刚出生不久,需要专业的救助照顾,林业局工作人员通过联系将两只麂子幼崽安全送往楼观台野生动物救助中心进行救助。
麂,俗称麂子。哺乳纲,偶蹄目,鹿科。据悉,我国的所有麂子都属于保护动物,其中黑麂是一级保护动物,赤麂是二级保护动物,野生的小麂也是二级保护动物。任何猎捕麂子的行为都是违法的,严禁猎捕、买卖、食用野生麂子。
本文来自【渭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珍贵画面!重庆一小麂现身保护区,呆萌可爱6日,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发布消息称,工作人员在整理回收的红外相机时发现拍到了小麂的清晰视频。
从视频中看到,小麂毛色黄亮,膘肥身健,四肢纤细。它们正低头啃食地上的青草,还时不时抬头望望,警惕地打量着周围的环境,样子呆萌可爱。
小麂是我国三有保护动物(即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又名黄麂、麂子,是一种小型的鹿科动物,栖息在稠密灌丛中,喜独居或雌雄同栖,主要分布于中国的亚热带地区。但因其生性怯懦、孤僻,听觉相当敏锐,轻微的一点声音便会使其受到惊吓。
据了解,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巫溪境内,当地在保护区内安装了200多台红外相机,此次整理发现的小麂视频不但丰富了保护区的动物影像资料,也为该物种生物学特性等研究和保护区管理、宣教等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数据和信息支撑。
防控小贴士
减少人员流动。避免非必要的跨境旅行,减少走亲访友活动,提倡 *** 拜年。老年人、有基础疾病者假期避免外出。乘坐交通工具时要遵守秩序,全程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做好手卫生。安全小贴士安全出口要通畅,消防通道莫堵塞。家庭常备安全包,灭火器材会使用。逃生线路要熟悉,应急演练常参加。
来源:重庆发布
北京动物园喜添新丁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黑麂产下幼崽【北京动物园喜添新丁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黑麂产下幼崽】我国特有珍稀动物、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黑麂于近日产下了一只幼崽。北京动物园工作人员介绍,黑麂的幼崽体色为黄褐色,背部有纵向排列的黄白色斑点。目前,这只黑麂宝宝在动物园饲养员的照料下正茁壮成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接连捕杀23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河麂,两男子被捕3月10日下午,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两名非法捕猎野生动物的嫌疑人因涉嫌“非法猎捕杀害濒危珍贵野生动物罪”被警方依法执行逮捕。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竟然捕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河麂23只。
淮安市盱眙县公安局天泉湖派出所在走访中发现重要线索,辖区内有人非法猎捕野生动物。经过研判,警方确定猎捕的野生动物存放于辖区范墩村新建组张某山的冰库中。天泉湖派出所立即依法对张某山家冰库进行检查,现场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河麂23只,野兔1只,随后两名嫌犯相继投案自首。
嫌疑人许某交代说,自己原本承包了一个虾塘,经常到南京浦口区一些河塘里捕捞虾苗。他发现南京市浦口区的山区、林区有野生动物出没。于是他便动起了歪心思,伙同王某驾驶车辆窜至南京市浦口区高旺街道和桥林街道,采取架设电网的方式非法猎捕獐子(即河麂)23只、野兔16只、狗獾2只。
经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司法鉴定中心鉴定,许某和王某所猎捕的獐子学名叫河麂,属我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猎捕的兔子为草兔,属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根据《走私、非法猎捕、杀害、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陆生野生动物重大案件、特别重大案件立案标准》规定,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河麂4只即构成重大案件;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河麂8只即构成特别重大案件。
目前,两名犯罪嫌疑人已经被正式批准逮捕。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来源:央视新闻)
全国动物园仅有三只 自贡救助的这只金猫或成野外顶级捕食者目前全国仅三家动物园有三只金猫,自贡彩灯公园动物园便是其中之一。
封面新闻记者 刘恪生 摄影报道
4月18日,在位于自贡彩灯公园动物园内的自贡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封面新闻记者见到了一只在富顺县被救助的金猫。据悉,目前全国仅有三家动物园有三只金猫,自贡彩灯公园动物园便是其中之一。
自贡市观鸟协会理事长李一凡介绍,尽管目前缺乏对野外金猫的观测,但他个人认为,野生金猫的数量正在减少,具体数据需要进一步观测考察。
发现:
全国动物园仅有三只 更高存活纪录17年
“今年年初,全国动物园还有6只金猫,1月底杭州动物园的一只金猫离世,随后川内另一座动物园的两只金猫也相继离世。”自贡市观鸟协会理事长李一凡介绍,目前,仅有遂宁射洪动物园、重庆动物园和自贡彩灯公园动物园内有三只金猫。
据自贡彩灯公园动物园负责人赵南星介绍,这只金猫目前3岁左右,于2017年初左右被救助。“野外金猫的寿命仅有12年,而据有记载显示,动物园的金猫更高存活年龄为17年。”
据了解,金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7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近危(NT)。“这三只金猫均为雄性,所以如果不能找到繁殖的办法。它们离世后,这三座动物园也就不再有金猫了。”
自贡彩灯公园动物园救助的这只金猫目前3岁左右。
习性:
最喜欢吃兔子肉鱼肝油 警惕性相当高
“金猫的外观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在鼻梁两边,有两条很显眼的白毛,这是他们与其他猫科动物的区别。”赵南星介绍,它特别喜欢吃兔子肉、鸡肉,每天只吃一顿,一顿要吃三斤左右的肉。在它的饮用水里,每天还要定量食用一些鱼肝油。
赵南星说,金猫警惕性相当高,一般人还没靠近,就钻到黑暗的角落里去了。“野外的金猫和动物园的金猫,因为生活环境的改变,习性上有一些变化。”赵南星介绍,刚来的时候,它只躲进笼子里,不愿意见人。现在好点了,但稍微有动静,就朝角落里钻。
据了解,金猫有三个亚种,一个是川藏亚种,就是自贡被救护的这只,主要生活在西南地区。另外还有华南亚种,主要生活在中国东部地区。还有一种是指名亚种,主要生活在国外。“据国外的数据,金猫会捕食个头不小的旱獭、鸟类和小型有蹄类动物。”赵南星说。
“金猫与其它大部分猫科动物不同,天生喜欢白天。之所以在动物园中经常改为夜行,是因为白天笼子外老有游人走动。金猫相当喜欢吃瘦肉,如果吃肥肉,它会肠胃不适,还会拉稀。”赵南星介绍,所以,浑身都是瘦肉的生兔子肉是它的更爱。“我们考虑到这点,通常用兔子肉喂它,也更适合它在野外的捕食习惯。”
金猫警惕性相当高,稍有动静就朝角落里钻。
猜测:
野外数量有待考察 或成自贡野外顶级捕食者
“目前,金猫在野外的数量尚不明确。它们主要生活在丘陵、山林地区,喜欢独居,食物种类主要是啮齿类,亦包括鸟类、幼兔和家鸡,以及麂和麝等小型鹿类。但我个人认为,这个物种的数量正越来越少。”李一凡介绍,曾经在川内某地的红外观测点,每年会发现几十只大熊猫的身影,但金猫的身影则只有一两次,但这是在大熊猫经常活动的地点设置的观测点,目前对金猫的观测非常少,所以参考意义并不大,具体数量有待考察。
李一凡说,目前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制订的。这么多年,野生动物的生态环境也发生了许多改变,有的动物甚至刚发现就已经濒危了,这个名录如按当前野生动物现状做调整,会更适应现状。
“另外,我个人还有个观点。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自贡地区曾发现豹,但这么多年再未出现。”李一凡说,曾经,在自贡地区,豹就是自然界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捕食者,而现在豹已无法常年见到,金猫自然替代豹成为自然界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捕食者。
趣事:
与豹猫和平共处一室 先后几天相继离世
“曾经在几年前,我们动物园内还有一只金猫,现在已经离世。当时因为没有喂养场所,便把它和豹猫一起喂养。两个‘好朋友’一起相安无事地相处了两年多,同吃同睡,一点没闹情绪。”赵南星说,按常理说,这是不太可能的事,因为猫科动物都有“领地概念”,会因为“争地盘”打得头破血流。
后来,赵南星发现,这只金猫有白内障。“眼疾加上年纪大,还有它是一只雌性,豹猫较它年幼得多,我们猜测这也唤起了它的母性。两猫相互照顾,一直到离世。”赵先生说,而且离世时,也非常奇怪,金猫先离世,不到一周,豹猫也离世了。大概,两猫相依为命久了,产生了“感情”。金猫离世后,豹猫也随着离世了。
几年前,金猫和豹猫生活在一起相安无事。
保护:
自贡先后发现多例保护动物 是生态环境变好的征兆
“近年来,自贡地区先后发现了中华秋沙鸭、猕猴等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省级重点保护动物以及‘三有’类野生动物,我们从野外把它们救护回来。”自贡市林业局相关人士介绍,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自贡地区的生态环境正在逐年好转。
这几年,自贡市林业局出台了相关措施对野生动物进行保护。自贡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已为公众所熟知,这个位于自贡彩灯公园动物园的机构,救助了不少野生保护动物。另外,2013年,该局还出台《自贡市拯救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奖励办法》,对拯救、保护国家保护野生动物的单位或个人,给予奖励、表彰。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 *** ,报料 *** :3386405712】
“世界上最神秘的鹿科动物”黑麂现身江西武夷山保护区新华社南昌5月31日电(记者姚子云)全身暗灰色,深暗的毛尖呈棕色;背部黑色,尾腹及尾侧毛色纯白,一条醒目的白尾;头顶两角及其周围有长而蓬散的棕黄色毛,像染烫过的黄发。近期,在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外摄像机多次捕捉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麂的踪迹。
黑麂被学术界称为“世界上最神秘的鹿科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保护物种。自19世纪发现和命名以来,其分布地就局限于赣、皖、浙、闽的几十个山区县,属于分布狭窄、种群量小、难以发现的物种。
2011年4月1日,红外摄像机拍摄到两只未曾在保护区出现的动物“闯”入镜头。“难道是黑麂?”保护区高级工程师程松林心头一紧。“经过仔细比对,确定黑麂现身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上世纪80年代,黑麂的模式产地宁波附近已经没有其活动踪迹。”程松林介绍说,2011年在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黑麂,打破了1981年之后国内学术界30年没有发布黑麂新分布地的“沉寂”。
目前在保护区两片核心区及其相邻的缓冲区、实验区,有10余个红外相机点拍到了黑麂的照片和视频,初步判断保护区内有一个较为稳定、健康的种群。
手动撒盐、鹿脸识别 江西桃红岭的小鹿专属保护计划→野生梅花鹿是我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20世纪80年代,在江西桃红岭梅花鹿自然保护区的梅花鹿数量不到60头。经过四十多年的保护与发展,这里栖息的野生梅花鹿生活得怎么样,种群数量恢复得如何?一起去看看。
前不久,一群野生梅花鹿带着幼崽在小溪边悠然散步的场景,被红外相机清晰地记录了下来。现在正是梅花鹿幼崽成长的季节,“母鹿遛娃”的场景频频出现,保护区工作人员也加大了对梅花鹿贴心服务的力度。
总台央视记者 李洁:在这个密林里面,我们发现有2米×2米的方块地。现在,保护区的工作人员正在把这样的食用盐跟地上的泥土进行混合,然后堆成堆,这个是做什么用的呢?
江西桃红岭梅花鹿自然保护区东升保护管理站站长 林忠华:这是我们人工建设的盐碱地,把这个食盐跟泥土混合,让梅花鹿下来舔食,补充它所需的钾钠这些微量元素。整个保护区建了有29块这样的盐碱地。
保护区最近的监测表明,在早期没有梅花鹿活动的保护区东部、南部地区,今年都出现了大量梅花鹿活动的痕迹。
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李言阔:像咱们现在所在的地区位于保护区的实验区,距离人类的活动相对较近。周边很多的树上都有这种梅花鹿的角的蹭痕、新旧不一的这种梅花鹿的粪便,说明这一带现在它的活动还是比较多的。
20世纪80年代前,因过度捕猎、大肆开采山地等原因,野生梅花鹿在我国一度濒临灭绝。1981年江西桃红岭梅花鹿自然保护区成立,经过4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保护区面积从原来4000公顷发展到现在的12000多公顷,野生梅花鹿活动范围从保护区的核心区,拓展到缓冲区、实验区,甚至保护区外的乡村和县城。
江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 詹建文:梅花鹿种群数量从过去建区的时候不足60头,现在增长到约624头,种群数量变化充分反映我们这个保护的成效。
彭泽县黄花镇大塘村村民 朱新华:梅花鹿生存的环境好了,我们村庄的环境也好了,它们经常来到我们村庄,像我们的邻居一样,我们也感觉很和谐、很亲切。
“鹿脸识别” 计算野生梅花鹿数量
经过长期的保护,目前华南亚种野生梅花鹿已摆脱了灭绝的风险。
那么保护区内的野生梅花鹿种群数量怎样计算出来的,它们野外生活又有哪些特征呢?
目前保护区内梅花鹿种群数量,是调查组采用样线踏查法,根据其新鲜粪堆数量、位置坐标而推算出来的。然而,野生梅花鹿生性机警,野外很难看到实体,野生梅花鹿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栖息习性仍然是个“谜”。为此,保护区运用新技术,通过林区布设红外相机、摄像头等自动监测设备,搭建智慧保护平台,在监测数据基础之上,开发人工智能识别系统,对梅花鹿进行“鹿脸识别”,建立个体库,以便对野生梅花鹿的习性进行更系统的研究。
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李言阔:两只个体在这里舔盐。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现象,这头雄性的梅花鹿在警戒以后,用它的前肢,然后踢了对面的个体,踢了它一脚。从前后的背景来看,这是在提醒这个个体,轮到你来警戒了,不要老是低头,一个劲在这吃。不是打架,从前后的这个动作的背景来看,另一个体被它踢了一脚以后,就开始警戒,而踢它的那个个体开始舔盐。
而这个梅花鹿野外活动画面,记录了一群梅花鹿成长的个体差异。
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李言阔:这两只梅花鹿,它的体色就比较鲜艳,像梅花这种斑纹就比较清晰。但是在旁边的个体,它是这种冬天灰灰的毛发。以前我们也很少观察到,这就说明一个现象,种群内的个体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
目前,江西桃红岭梅花鹿自然保护区已布设了302台红外相机、22个高清视频监控,海量采集梅花鹿等野生动物影像,对野生梅花鹿的野外活动进行深入研究。
江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 詹建文:目前,我们的保护正在从原来的抢救性保护向研究型保护过渡,不再以梅花鹿种群的数量增长作为唯一目标,而是把梅花鹿种群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真正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为鹿“开路” 多方守护大自然的精灵
在多方不懈的保护下,梅花鹿得以在桃红岭自由繁衍生息。
但是保护区植被越来越好,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也给野生梅花鹿生长栖息带来了“新烦恼”。
随着保护措施的加强,近年来,江西桃红岭梅花鹿自然保护区乔灌木快速生长,保护区野猪、麂子等野生动物大幅增多,导致梅花鹿在核心区的食源减少,挤压梅花鹿栖息繁衍空间。为此,保护区也专门给梅花鹿提供了贴心的服务。
总台央视记者 李洁:在我身后的这座山的山脊线上,可以看到一条比较明显的颜色比周边浅的通道,这通道是保护区专门为野生动物开辟的一条动物通道,主要是为了方便梅花鹿从山上下来饮水觅食,以及它们在栖息地之间的转移。保护区里面这样的通道一共现在有10多条,总长达到12公里。
开辟“动物通道”、疏伐山顶乔灌木、投保野生动物损害补助保险,根据梅花鹿保护遇到的新难题,保护区有计划地对梅花鹿栖息地进行修复。
对梅花鹿的保护还延展到了保护区外。由于梅花鹿喜欢在灌草丛中生活,前不久在彭泽县黄乐生态林场,人们在跟保护区接壤的一片小山岗补种上植株低矮的油茶,以适应梅花鹿光顾的需要。
彭泽县林业局局长 姚爱斌:原来我们的用材林,一亩效益大概4万块钱,我们现在大力种植推广油茶经济作物,一个周期算下来,每亩也有6万块钱,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目前,彭泽县通过组建联合保护委员会,把与保护区管理密切相关的县乡村等42家单位凝聚在一起,严守生态红线,形成了“广泛参与、共抓保护”的良好格局。
江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 詹建文:通过这个机构逐步达成一个高效联合共抓保护的格局,打破了过去的保护区单打独斗的保护局面。而且现在特别是 *** 和社区居民非常重视保护工作,从过去的被动保护,现在走上了一个主动保护的良好态势。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治愈!湖北巴东白麂与黄麂罕见同框近日,湖北巴东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收集整理红外相机监测数据时,意外发现白麂和黄麂一同觅食的罕见画面。
画面中,白麂与黄麂一前一后在密林中行走,白麂通体雪白,头上顶着一对白色犄角,正在啃食青草,并不时抬头张望,显得很谨慎。
图为在湖北巴东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麂和黄麂一同觅食。
麂,俗称麂子,其中以黄麂居多,而白麂最为罕见,在我国古代曾被称为“瑞兽”。麂子喜欢独居或者雌雄同栖,主要栖息在小山谷或者杂草丛中,很少会出现群体活动,外出觅食甚至用食过程中,也会随时留意身边四周的情况,一有风吹草动就会躲进密林中,能够拍摄到两种不同的麂类同框属实难得。
巴东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金丝猴为主要保护对象,兼顾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的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之前还发现过白蛇、白鹿、白狼、白熊等“白化动物”。(曾伟、曾垂伦、谭文赤)
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