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荨麻又叫咬人草、蝎子草,它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农村很不受待见,人们见到它都躲着走,或者直接想办法把它除掉。因为它茎叶上长满了刺毛,如果人们不小心接触到它,那感觉简直太酸爽了,又痒有痛,保证你一辈子不想再见到它。可是就是这样一种植物,它却是非常有用,能治疗多种疾病的药材。2牛筋草,农村最常见,最普通的一种植物,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都有它的身影出现,同时大部分人都不待见它,因为它不仅很容易成活,会抢其他植物的营养,还有就是它很难彻底除掉,竟然连除草剂都拿它没有办法,更离谱的是,被大火烧过的地方,第二年依然还会长出牛筋草来。3千年老鼠屎……
正文:
在农村,我们身边有一些看起来非常不起眼,甚至很受农民讨厌的一些植物,但是它们是很好的中药材,用途非常广泛,能治疗多种疾病。关于这种题材的文章,我以前有给大家分享过,今天我再接着来继续分享几种农村常见的却不起眼的中药材,希望大家以后见到这些植物能好好利用它们,可以将其合理的收集起来备用,也可以拿去卖钱的,最起码现在大家认识了它们,以后就不会去破坏它们了。好了,废话不多说,我们接着往下看吧!(由于平台规则,我不能说明任何药效,所以文中这些植物的药效我不会具体说明,如果想知道相关情况,可以去网上查询)
荨麻
荨麻,也叫咬人草、蝎子草,它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但是它在农村非常不受待见,因为它的茎叶上面长满了刺毛,如果人们从长着荨麻的地方经过,很有可能被它的刺毛给扎到。若被它的刺毛扎到,我保证你这辈子不想再见到它,理由就是,被它扎到后又痒又疼, *** 辣的,非常不舒服,而且很多人被扎后还会过敏,又红又肿,所以在农村人们见到它都会躲着走,或者会想办法把它除掉。
就是这样一种非常不受待见的植物,它广泛分布于我国安徽、浙江、福建、广西、湖南、湖北等地方,常见于山坡上、路旁、田埂上、庄稼地里或住宅旁半荫湿处。它的茎皮可供纺织用,全草还可以入药,药效非常不错,能治疗很多种人体疑难病症,另外它的嫩叶煮后可作动物饲料。虽然荨麻这种植物在很多农民眼里就是没有用的野草,但是现在人们广泛将它用在工业、肥料、饲用、食用、保健、药用等方面,而且很多地方都有人开始人工种植荨麻了。综上所述,这种植物的确非常有用,如果大家以后在农村见到它可别再破坏它了哦,可以收集起来当中药材出售的,卖价8元一公斤的干货。
牛筋草
牛筋草,一年生草本植物,它根系极其发达,广泛分布于中国各省区及全世界温带和热带地区,在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地区都有它的身影出现,它喜欢生长于荒芜之地及道路旁,或者一些庄稼地里。这种植物既是农村最常见,也是使农民非常头疼一种植物,因为它生命力很顽强,有土的地方它就能成活,而且它是成片的生长,有它出现的地方,其他植物很难正常生长,都会被它严重干扰。更为重要的是,它还很难清除掉,如果是用手工拔除的话,不仅很费劲,而且只要根部没有全 *** ,它又会很快长出来的,就连火烧过的地方,第二年又会长出牛筋草来,更为神奇的是,连化学除草剂对它也没有效果。
虽然牛筋草对于植物一点不友好,农民也非常痛恨它,但是它也是很有用途的,首先它可以用来当做药材使用,能治疗多种疾病,其次它秆叶强韧,全株可作饲料使用,另外它还可以作为优良保土植物来种植。因此从这些方面来看的话,它也是很有用的一种植物,作为中药材使用的话,它的卖价是4块钱一斤左右,不过由于它实在太普通了太容易获取了,所以只有少量药材公司会偶尔会收购。
千年老鼠屎
千年老鼠屎,在农村非常常见,且不起眼的一种植物,它的书名叫做天葵,也有人叫它夏无踪、小乌头。它是一种多年生小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华东、东北等地,整个长江中、下游各省均有它的身影出现,它常见于路旁或田埂上、草地中、山谷地的较阴处等地,不仔细观察它还很难发现它。由于它的块茎外皮是棕黑色的,长得像老鼠屎,所以朴实的农民叫它千年老鼠屎。
天葵是以块根入药,药效很明显,能治疗很多人体疾病,它的块茎挖出来就像一个小圆球,不是特别规则的圆,什么形状的都有,看上去颜色也不好看,晒干以后就更丑了,黑黑的,所以人们才给它取名老鼠屎。天葵现在的数量非常少了,不仅因为除草剂大量使用,更因为它药效突出,很多药材公司在高价收购它,这样采摘它的人多了,人们为了利益就不考虑长远的发展,还没等天葵草长大,就给它摘了,它连长大的机会都没有,更不要说结果繁殖了。目前天葵的卖价大约在40元左右一斤,如果你们农村当地也有这种植物的话,也是可以去挖出来晒干出售的,但是一定要给它留一部分用来繁殖,否则以后这种植物只会越来越少。
木姜子
木姜子是中药名,它是木姜子树上的果实,每年8~9月间采取,它又名山胡椒、山姜子,是一种落叶小乔木。它分布地域相当广泛,我国浙江、江苏、江西、湖北、湖南、贵州、四川、云南、河南、甘肃、陕西、山西等地都有它的出现,最常见的生长地是小溪旁、坡地或杂木林缘旁。
木姜子以前在农村非常常见,但是最近十多年以来,野生的木姜子遭到人类无节制的采摘,所以现在野生的木姜子已经很少了。这是因为木姜子用途相当广泛,不仅可以用来 *** 调味料,还可以药用,更可以用于工业。其中还属它的药用功效最为突出,制成中药后能治疗很多疾病,目前市面上很多厂家都在大量收购木姜子,据查,今年新鲜木姜子收购价格在8块钱左右一斤。正因为木姜子价格不便宜,所以很多农村人每年夏天都会上山去摘野生木姜子,据说前些年一个人上山采摘一天,就能收获一百多斤木姜子,而现在野生木姜子几乎很难见到了。因此我也呼吁大家,赚钱确实重要,但是保护环境更重要,如果不加节制的索取,而又不加以保护,那么以后的野生资源将会越来越少,这样损失的还是大家。
结束语:
以上就是今天我要分享给大家的内容,在农村,那些不起眼,但是有价值的东西还有很多,比如桃胶、枇杷花等等都是很有价值的,可是很多农民都不知道它们的价值。不过我感觉不知道它们的价值更好,因为一旦发现它们价值后,对这些植物可能就是灭顶之灾,木姜子,千年老鼠屎就是很好的例子。好了,今天我们就聊到这里了,大家对此还有什么想说的话,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最后我也恳请大家帮忙给我一个关注并长按点赞键,谢谢大家!
重营养、强体魄,每天吃它提高免疫力疫情期间
免疫力就是防护服
好身体是吃出来的
随着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总体态势的积极向好,很多人开始返岗复产复工,大家的接触越来越密切。
相信你们都做到了
“阻外部之邪气”: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一米线、不聚集、会消毒。
那么“提自身之正气”:重营养、强体魄、好心态,是否也做到了呢?
提到重营养,不少人想象中是:鱼禽畜蛋奶,都是好蛋白,到我碗里来!
的确,优质蛋白质对增强抵抗力非常重要,但还有一大类食物也是“抗疫排头兵”。
这类食物品种繁多、色彩缤纷,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C、B族维生素、钙、铁等维生素、矿物质,与机体免疫屏障的构成与维护、以及能否产生清除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密切相关。
这类食物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很多不为人知的植物化学物,在促进肠道蠕动、帮助肠道益生菌增殖、抗炎、预防肿瘤等方面有独到之处。您猜到了吗?这类食物就是——蔬菜!
简而言之,我们要多吃蔬菜,做到餐餐有蔬菜、多选深色蔬菜。那么,具体怎么做呢?
之一步
保证蔬菜总量(每人每天一斤菜),深色蔬菜占一半(每人每天250克),并有适量菌藻类。
第二步
要做到品种多、颜色深。每人每天蔬菜至少4种(含1种深绿色叶菜、1种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1种其他深色蔬菜),每周不少于10种。
不同种类蔬菜的营养成分含量差异大,多种蔬菜搭配着吃、换着样吃才更有营养。深色蔬菜则比浅色蔬菜含有更多的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钾、钙、植物化学物等。此外,绿色叶菜、高钾低钠蔬菜有利于降低2型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风险,要特别注意选购(见表1)。
01 常见蔬菜的选购
序号 | 分类 | 常见蔬菜 | 营养特点和采购建议 |
1 | 深绿色叶菜 | 菠菜、落葵(木耳菜)、荠菜、绿苋菜、蕹菜(空心菜)、茼蒿、茴香、油麦菜、香菜、冬葵(冬寒菜)、菜薹、乌塌菜、鸡毛菜、油菜、小白菜(青菜)、盖菜(芥菜)、快菜、苦荬菜(苦菜)、红薯叶、芹菜叶、莴笋叶、萝卜缨、豌豆尖等 | 富含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C、钙、钾、镁等,每天最少1种,不少于125克,每周7~10种。糖尿病人每天深色叶菜更好达到175克。 |
2 | 其他深色蔬菜(包括深红、深紫、深黄等) | 胡萝卜、番茄、南瓜、红辣椒、彩椒、紫背天葵、红苋菜、紫甘兰、金针菜(黄花菜)、青蒜、韭菜、豇豆、白豆角、西洋菜等 | 富含胡萝卜素,是体内维生素A的重要来源,每周5~7种,所有深色蔬菜的量每天要满足250克。 |
3 | 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 | 上述深绿色叶菜(除外油麦菜、蕹菜、红薯叶)、西兰花、甜椒(柿子椒)、青椒、苦瓜、芥菜(雪里蕻)、圆白菜(卷心菜)、大白菜、蒜苗、苤蓝、水萝卜、樱桃番茄等 | 这类蔬菜富含维生素C(>30mg/100g可食部),成人每日维生素C推荐摄入量为100mg,每天应摄入这类蔬菜100~175克以满足机体对维生素C的需要。 |
4 | 高钾低钠的蔬菜 | 鲜豆类蔬菜(毛豆、蚕豆、豌豆、油豆角、刀豆、豆角、四季豆)、红辣椒、彩椒、樱桃番茄、苦瓜、蛇豆(蛇瓜)、南瓜、蒜苗、韭菜、红菜薹、竹笋、春笋(鲜)、百合(鲜)、南瓜藤、菱角、芋头等 | 这类蔬菜高钾低钠(钾>200mg/100g可食部、钠<10mg/100g可食部),是高血压患者应该多选用的蔬菜。 |
第三步
餐餐有蔬菜。
早餐最少要有1种蔬菜,至少50克。可以是单一蔬菜,例如炒豆芽菜、杏仁菠菜、黄瓜、樱桃番茄、蒸南瓜等,也可以把蔬菜加入主食,例如疙瘩汤、热汤面、三明治、蔬菜卷饼、糊塌子、菜团子等。
其次,中餐、晚餐至少各有不同的2~3种蔬菜,蔬菜的量要占整个餐盘的1/3,中餐更好能达到250克,晚餐更好达到200克。表2给出了一周的蔬菜搭配示例,供大家参考。
02 一周蔬菜搭配举例
_ | 早餐 | 中餐 | 晚餐 | ||
素菜 | 半荤半素 | 素菜 | 半荤半素 | ||
周一 | 生菜(三明治) | 清炒豌豆尖 | 熘肝尖(胡萝卜、木耳、春笋、青蒜) | 素炒扁豆 | 肉片柿子椒 |
周二 | 炒芹菜叶 | 炒圆白菜 | 猪肉蒜苗 | 素三丝(胡萝卜、青椒、洋葱) | 汆丸子(大白菜、香菇等) |
周三 | 韭菜盒子 | 蒜蓉油麦菜 | 炒木须肉(木耳、黄花等) | 苦瓜炒西红柿 | 乱炖(豆角、茄子等) |
周四 | 南瓜粥 | 清炒菜薹 | 芦笋炒虾球 | 双色菜花(西兰花、菜花) | 香芋牛肉卷 |
周五 | 百合银耳羹 | 蒜蓉苋菜 | 核桃鸡丁(豌豆、胡萝卜、青笋等) | 地三鲜(土豆、茄子、青椒) | 萝卜炖羊排(白萝卜、香菜等) |
周六 | 土豆丝卷饼 | 清炒茼蒿 | 西红柿牛腩(西红柿、胡萝卜、洋葱等) | 荷塘小炒(藕、荷兰豆) | 青蒜炒肉 |
周日 | 素包子(茴香) | 炒合菜(豆芽、菠菜、韭菜等) | 清蒸鳕鱼(香菇、冬笋等) | 丝瓜炒青豆 | 麻辣香锅(藕、海带、香菇、木耳、西蓝花、莴笋、豆芽等) |
吃菜小技巧
(1)首先搭配好每天早餐的蔬菜
(2)每天至少选择一种深绿色叶菜,不重样,一周至少7种。
(3)选择其他的深色蔬菜、富含维生素C、高钾低钠蔬菜。
(4)选择豆类蔬菜、薯类、菌藻类、芽苗菜、笋类等进行搭配。
来源: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所
●服药退热、未清晰申报、发热仍坐长途航班……北京通报批评这3例输入病例!
●北京警方对黎某立案侦查!从美抵京前服药退烧、欺骗乘务员……
●女子被隔离坚持要喝矿泉水,特警:你不是来旅游的!
●武汉Vlog | 一条看了会让你微笑的视频,我爱你中国
2018年中国农民可以考虑种植的10种稀特绿叶菜莴苣,也称莴笋,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茎上部分枝。莴苣茎叶中含有莴苣素,味苦、高温干旱苦味浓,能增强胃液、 *** 消化、增进食欲,并具有镇痛和催眠的作用。
2.苋菜 ,原名:苋,别名:雁来红、老少年、老来少、三色苋,一年生草本,茎粗壮,绿色或红色,常分枝,幼时有毛或无毛。苋菜菜身软滑而菜味浓,入口甘香,有润肠胃清热功效。亦称为"凫葵"、"蟹菜"、"荇菜"、"莕菜"。有些地方又名"红蘑虎"、云香菜、云天菜等。
3.球茎茴香,别名意大利茴香、甜茴香,为伞形花科茴香属茴香种的一个变种,原产意大利南部,现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地区。1964年球茎茴香引进北京,却一直未受到人们的重视,近些年我国一些大中型城市和沿海城市为满足涉外饭店及大型超市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都纷纷开始进行引种、栽培。
4.番杏,一年生肉质草本植物,别名:法国菠菜、新西兰菠菜。在东南沿海一带地区广泛分布。可作蔬菜,含丰富的铁、钙、维生素A和各种维生素B;也可药用清热解毒,祛风消肿,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5.紫背天葵,又名:天葵、红水葵、红天葵等,多年生无茎草本。因嫩茎叶富含钙、铁等,营养价值较高,含有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又有止血抗病毒等药用价值。
6.冬寒菜,别名冬苋菜、马蹄莱、冬葵、滑菜、滑肠菜等,二年生或一年生草本植物。冬寒菜以幼苗或嫩茎叶供食,营养丰富,可炒食、做汤,柔滑叶美、清香。其食用期由幼苗开始直至开花初期,冬寒菜是一种供应期较长的绿叶蔬菜,因其生长期长,产量不高,—般多只在地边或零星地栽培,而很少用菜地做大面积种植。
7.叶用甜菜为本属植物甜菜(菾菜)的变种。性喜冷凉,适应性强。叶供蔬菜用。根系发达长圆锥状,侧根发达。喜冷凉湿润,耐高温、低温,耐肥,耐盐碱。其发芽适温为 18-25℃,日均气温14-16℃时生长较好。低温、长日照促进花芽分化。土壤的pH值以中性或弱碱性为好。
8.蕹菜,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又名空心菜。以绿叶和嫩茎供食用。原产中国热带地区,是夏秋季的重要蔬菜。茎节易生不定根,可用扦插繁殖。农业生产遇到问题,中国更大的农技问答“云种养”平台,数万名优秀农业专家时时在线,免费解答。
9.落葵,营养价值很高,茎叶供食,可炒食、烫食、凉拌。其味清香,清脆爽口,如木耳一般,别有风味。落葵全株可入药。种子和叶片入中药,味甘、微酸、冷滑,有散热、利尿、润泽人面、清热凉血之功效。落葵叶碧绿、梗红、花红、果紫,加上攀缘生长,可作篱笆式栽培,有立体绿化的效果,极具观赏价值。
10.香芹菜,别名芹、早芹、香芹、蒲芹、药芹菜、野芫荽,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地中海沿岸的沼泽地带,世界各国已普遍栽培。我国芹菜栽培始于汉代,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起初仅作为观赏植物种植,后作食用,经过不断地驯化培育,形成了细长叶柄型芹菜栽培种,即本芹(中国芹菜)。
犁头草(长萼堇菜)
别名 犁咀菜、铧头草、地丁草、紫花地丁。
识别特征(1)多年簇生草本。茎很短,叶近
根生。
(2)叶长三角形,似犁头,故叫“犁头草”,长2~4厘米,宽1~3厘米,边缘有不规则疏齿。
(3)花淡紫色,腋生,花柄长于叶。果圆柱状三角形,熟时分裂为三瓣。种子细小。
生长环境 喜生于田边、耕地、园地、草地。
产于我国南部各地。
采集加工 药用全草,全年可采。洗净,晒
于备用。
性味功能 淡凉。清热,凉血解毒。
主治用法 急性结膜炎,咽喉炎,疖疮肿毒,
乳腺炎、疖痈。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身体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身体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紫背天葵
别名 丹叶、散血子。
识别特征(1)矮小草本。无地上茎,地下茎块状,肉质。
(2)基生叶1片,卵状心形,直径3.5~7厘米,边缘有不规则锯齿,基出脉7~9条,两面被粗毛,背面紫色,故称“紫背天葵”。
(3)花淡红色,花茎纤细絲状。果三角形,有3个膜质的翅。
主产于我国南部地区。
采集加工 药用全草,全年可采。洗净,晒
干备用。
性味功能 甘淡凉。清热解毒,润燥止咳,散瘀消肿。
主治用法 (1)外感高热,中暑发烧;(2)肺热咳嗽;(3)跌打肿痛。
每用于品2~3錢,水煎服。鲜品捣烂可敷恶
疮疗毒。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身体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中药材鉴别之——天葵子,蕨麻,两头尖天葵子
【来源】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天葵Semiaquilegia adoxoides(DC.)Makino的干燥块根。夏初采挖,洗净,干燥,除去须根。
【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短柱状、纺锤状或块状,略弯曲,长1~3cm,直径0.5~1cm。表面暗褐色至灰黑色,具不规则的皱纹及须根或须根痕。顶端常有茎叶残基,外被数层黄褐色鞘状鱗片。质较软,易折断,断面皮部类白色,木部黄白色或黄棕色,略呈放射状。气微,味甘、微苦辛。
【蕨麻】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鹅绒萎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 L.的干燥块根。
【性状】
本品呈圆柱形或纺锤形,长1——5cm,直径0.3到1cm。表面 黄褐色至红棕色,具细纵皱纹及黑褐色点状皮孔,且有不规则的横环纹,有的根茎局部膨大呈结节状。质硬而脆。断面平坦,黄白色,粉性,略显角质样,可见棕黄色同心环纹。气微,味甘苦。
【两头尖】
【来源】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多被银莲花Anemcme raddeana Regel的干燥根茎。夏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干燥。
【性状】
本品呈类长纺锤形,两端尖细,微弯曲,其中近一端处较膨大,长1~3cm,直径2~7mm。表面棕褐色至棕黑色,具微细纵皱纹,膨大部位常有1~3个支根痕呈鱼鳍状突起,偶见不明显的3~5环节。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类白色或灰褐色,略角质样。气微,味先淡后微苦而麻辣。
肇庆乡土植物文化
主讲人:陈丽晖,肇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园林系副教授,广东省科普讲师团首批成员,广东省园林学会理事,肇庆市社科普学会理事。
植物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植物不仅影响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形成,同时又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植物与人类文化的关系具体表现为:语言文化、信仰文化、景观文化、医药文化、农耕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和道德文化。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孕育出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其中与植物有关的传统文化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中国最古老的诗歌集《诗经》里就记载了二百多种植物, 具有独特的意向与审美意味。
肇庆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西江的中游,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原产于肇庆的高等植物就有2500多种,被誉为南亚热带地区的物种宝库。此外,还有一些植物在几百上千年前就引入肇庆栽培或应用,它们与其它肇庆原产的植物一起,被广泛应用于当地人的衣食住用行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独具特色的乡土植物文化与地方标识,值得我们深入了解、挖掘与利用。2018年7月22日陈丽晖副教授在肇庆市社科普协会与端州图书馆联合举办的西江风系列文化讲座第十九讲——《肇庆乡土植物文化》中选取了30种肇庆历史上曾常见常用的特色植物进行介绍,力图使听众了解这些植物悠久的应用历史、丰富文化内涵以及独特的景观形象。近2个小时精彩有趣的演讲,台上台下,交流热烈,收到了很好的本土文化普及效果。本文囿于篇幅,选录了其中10种植物的讲座内容以飨读者。
(全文7889字,预计阅读时间20分钟。)
1.海红豆——山多红豆树,窗对白凫洲
▲海红豆豆荚与果实
海红豆为豆科海红豆属大型乔木,适生于温暖的南方。这种高大、树型优美的常绿植物在肇庆七星岩风景区随处可见,其“叶如槐,荚如豆子”,种子红色、心形,俗称红豆,因故海红豆树又俗称为红豆树。相传有女子望其夫于树下,泪落染树结为子,遂以名树云,故也被称为相思树。事实上,“红豆树”是一种统称,泛指一类结红色种子的豆科乔木,全世界约120种,我国有36种,海红豆是“红豆树”家族中的一员。
▲七星岩海红豆手链
红豆与众多诗人结缘。唐朝诗人王维曾作一首著名的《相思》,诗中写到:“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从此,海红豆作为南国的代表及相思的意向更被广为传颂,并常出现于中国历代的文学作品之中。红豆及其工艺品也常作为情人互赠的佳品或用作妇女的项链、手链等佩饰。周恩来总理对岭南戏剧的代表——粤剧也冠以“南国红豆”的美称。
肇庆七星岩、鼎湖山自古盛产海红豆。清朝诗人袁枚(1716-1797)之弟袁树于1784年为肇庆府尹,袁枚特地前来祝贺,参观游览了当时名闻天下的七星岩并题诗多首纪念。其中《红豆》一诗对七星岩海红豆有传神的描述,诗云:“生就多情种,离离落绛河。相思千粒少。记曲一箱多。丹凤饥应啄,红儿眼欲波。倘抛龙树上,佛亦奈卿何”。其中绛河,传说是南海,代指南方;相思,指海红豆。全诗细品,颇有趣味。
▲天柱岩海红豆与题刻
著名诗人、文学家郭沫若于1961年来肇庆游玩,为七星岩美景所陶醉,特别对天柱岩的海红豆树情有独钟,欣然作《冬宿石柱岩》五律一首。后刻于天柱岩南登山路口石壁上。诗文如下:“七星落地上,天柱立中流。山多红豆树,窗对白凫洲。月下开菱镜,云间结彩楼。勾留过一宿,灯火是端州。”整首诗善用对比,气势开阔,意境优美,充满画意。从此,星岩红豆更是闻名遐迩,成为肇庆的代表性植物。
2.刺桐——经冬来往不踏雪,尽在刺桐花下行
▲刺桐花
刺桐,别名广东象牙红,为豆科刺桐属落叶乔木,因其花似象牙而色红得名。刺桐为岭南乡土树种,在肇庆多散生于山野,尤其适于点缀水岸。其树先花后叶,花期冬春,开花时艳若红霞,非常美丽。
唐时刺桐树广植于岭南,唐秘书省校书郎朱庆馀在《南岭(一作岭南)路》一诗中写道:“越岭向南风景异,人人传说到京城。经冬来往不踏雪,尽在刺桐花下行。”此诗提到了岭南冬天树树刺桐花开,鲜艳夺目,迥异于京城白雪皑皑的南国特色,令京城的人稀奇不已,人人传说,心生羡慕。刺桐在七星岩风景区中的石室岩颇多。明朝黎民表在七言律《石室山寄沈纯甫》一诗中写道:“石室经竒久未迴,因思許靖向南來。刺桐花拥蛮姬醉,白芷歌传逐客哀。漓水半黄遥入海,楚山将暮一登台。羊何旧好虽能赋,不共流霞竹下杯。”
▲肇庆七星岩内的刺桐花
明末清初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一书中也写到,“刺桐,花形如木笔,开时烂若红霞,风吹色愈鲜好,绝无一叶间之。有咏者云:‘一林赤玉琢玲珑,艳质由来爱著风。日暮海天无暝色,满山霞作刺桐红。’或谓刺桐即苍梧”。肇庆古属苍梧郡管辖,“刺桐”即“苍梧”,说明当时刺桐在苍梧包括肇庆种植普遍,是非常有地方特色的植物。现今七星岩景区阆风岩与仙女湖近湖堤岸处栽植有刺桐,为春日的星湖增添一抹娇艳。
3.红蕉——叶满丛深殷似火,不唯烧眼更烧心
▲红蕉
红蕉别名红花蕉、红姬芭蕉,为芭蕉科芭蕉属大型草本植物。红蕉植株细瘦,假茎高1-2米。叶片长圆形,长1.8-2.2米,宽68-80厘米,叶面黄绿色,叶背淡黄绿色,花苞殷红如炬,开花持久,花期夏月,喜生于避风向阳之处,适合地栽、盆栽,其花亦可用作插花。红蕉虽外形似芭蕉,但其果实、花、嫩心及根头有毒,不能食用。公元824年农历二月,唐代“翰林三俊”之一、户部侍郎李绅因党争失势,被贬端州司马。李绅在肇庆为官一年期间,看到肇庆山溪水畔处处开满了殷红似火的红蕉花,不胜感慨,因作《红蕉花》一首。该诗脍炙人口,流传甚广。诗中写道:“红蕉花样炎方识,瘴水溪边色最深。叶满丛深殷似火,不唯烧眼更烧心。” 南国风景固可赏,但于作者而言,却含有贬谪之痛,“不唯烧眼更烧心”既形象地表现了红蕉花的红艳似火的形态特征,更表达了对其北国家乡的思念之情。
红蕉具有典型的南国特色及丰富的文化内涵,其花、叶及整体树形都非常优美,非常适合营造庭院墙角及亭口水边的植物造景。肇庆人自古爱花,可以想见当年处处红蕉花开的一派南国风光。时过境迁,现今的肇庆城乡已难觅红蕉的踪迹。如能重新引进栽植,在肇庆一些园林景点上用美丽的红蕉花加以点缀营造,必能吸引游客的眼球,收到较好的景观视觉效果。
4.蕉麻——金利墟边首夏时,家家蛮布有蕉丝
▲蕉麻
蕉麻为芭蕉科芭蕉属植物,古时肇庆曾广为种植。蕉麻外形与香蕉相似但假茎较瘦,花黄色,叶柄内有纤维,其纤维细长、坚韧、质轻,在海水中浸泡不易腐烂,是做鱼网和船用缆绳的优质原料,也可用来制地毯、桌垫和纸。其内层纤维还可纺织成牢固耐用又有防菌防霉的蕉布用来做衣服和鞋帽。蕉麻产在热带和亚热带,菲律宾的吕宋岛和棉兰老岛是主要产地。因其主要在马尼拉港出口,亦被称为马尼拉麻。
蕉麻在肇庆历史栽培的时间甚早。《鼎湖志》中就提到,唐代肇庆用蕉麻纤维加工制成的“蕉布”曾被列为贡品,其中以永安的蕉布最负盛名。宋沈怀远《南越志》说到:“蕉布之品有三,有蕉布,有竹子布,又有葛焉”。肇庆的蕉麻布是肇庆名特产。清朝李调元在《南越笔记》明确指出,“蕉类不一,其可为布者曰蕉麻,山生或田种,以蕉身熟踏之,煮以纯灰水,漂澼令乾,乃绩为布。本蕉也,而曰蕉麻,以其为用如麻故。……广人颇重蕉布,出高要宝查广利(今鼎湖)等村者尤美。”
蕉麻生长要求高温、高湿,排水良好,宜静风或微风环境,多种山间。其土瘠石多的地方生长的蕉麻纤维坚韧,品质更好。明末清初屈大均曾来过肇庆,并在《舟经金利作》一诗中描写了此地的夏日乡景,首句就提到了当时家家以蕉丝织布的盛况。诗中写道:“金利墟边首夏时,家家蛮布有蕉丝。木棉花尽犹无叶,榕树根多复作枝。西水正悉双峡急,东风莫使片帆迟。鹧鸪本是催归鸟,啼遍青山人未知。”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还提及了蕉布的特性及不同生长环境蕉丝的不同品质:“其絺绤与荃葛同而柔韧逊之,名布蕉。布蕉多种山间,其土瘠石多则丝坚韧,土肥则多实而丝脆,不堪为布”、“衣蕉宜瘠,食蕉宜肥。肥宜蕉子,瘠宜蕉丝。”民国时期肇庆端州城区著名的草鞋街产的草鞋早期也有用蕉丝 *** 而成的。
除了高要与鼎湖,肇庆市广宁县也曾盛产蕉布。清乾隆年间任广宁知县的李本洁在《宁阳竹枝词》之七描写了清代广宁蕉丝 *** 、蕉布编织的景观并指出蕉布清凉不及葛布但舒适、显身材的特点,由此可见,蕉布的良好品质特性是其被列入宫廷贡品的原因。诗中写道:“绿旗猎猎是芭蕉,细手分成缕万条。织就轻凉虽让葛,念侬勤苦称侬腰。”
现今蕉布已经淡出了人们的生活,肇庆已经没有人种蕉麻,更莫谈加工 *** 蕉布及其它蕉麻制品的手工活动了。在全世界普遍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当下,蕉麻提取、蕉布 *** 工艺如能得以重新挖掘与利用,再现当年农家种蕉麻织蕉布的耕织场景,对于塑造肇庆历史文化名城形象、传承传统技艺、形成特色旅游景观以及发展蕉麻特色手工艺品产业都将大有裨益。
5.柊叶——最全能的粽叶
▲柊叶
柊叶又名苳叶、笗叶、冬叶,为竹竽科柊叶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柊叶叶形似芭蕉叶,长约20-30厘米,株高可达约50-100厘米,在广东、广西和海南都有分布,但以广东西江流域最多,其中又以肇庆市为主要产地。在肇庆乡村,几乎各家各户的屋前屋后或田间山地均有零星种植,其主要用途是作为肇庆特产——裹蒸的包裹材料。粽子古称裹蒸,裹蒸要数广东肇庆裹蒸最出名,一般的粽子多用芒叶或竹叶裹包,而肇庆裹蒸,则用本地特有的柊叶、水草包裹,呈埃及金字塔形,个头大,每只重约0.5公斤左右,其料主要以糯米、脱衣绿豆、猪肉为主,取大缸用柴猛火煲7至8小时可食,热食时清益扑鼻,入口松化爽滑甘香,是肇庆市最著名的特产之一,远在秦朝即有记载,汊朝成为贡品和御食,有 “万粽之王”的美称。2018年5月16日,“肇庆裹蒸 *** 技艺”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柊叶作为裹蒸粽叶,叶大、色绿,叶香、柔韧,防腐、保健,被誉为“最全能的粽叶”。
▲柊叶与裹蒸
柊叶作为一种植物资源,最早在公元304年晋代嵇含编撰的《南方草木状》有记载“冬叶者,状如芭蕉叶,湿时以裹角黍,干以包苴物,封缸口,盖南方地性热,物易腐败,惟冬叶藏之可持久。即入土,千年不坏。” 明末清初屈大均的《广东新语》亦记载: “柱础上以柊叶垫之,能隔湿润,亦能理象牙使光泽。计粤中叶之为用,柊为多,蒲葵次之。”,此外,柊叶还可供药用,其根茎治肝肿大,痢疾,赤尿,叶清热利尿,治音哑,喉痛,口腔溃疡,解酒毒等。柊叶叶色常绿、叶形优美,较耐荫,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可作为室内盆栽及用作水畔、林荫的地被植物,其叶亦可用于插花装饰。由此可见,在深度挖掘、弘扬柊叶文化、开展柊叶综合开发利用方面可以做更多的相关工作,以促进肇庆特色名城的发展。
6.木棉——西江最是木棉多,夹岸珊瑚十万柯
▲木棉花
木棉是木棉科木棉属落叶大乔木,叶为掌状复叶,花朵硕大,先叶开放。木棉高大挺直、气贯云霄,每年春暖之际,朵朵红花绽放枝头,充满英雄气概,故又被誉为英雄树。木棉因观赏性强、速生但不可作材用,一般村民都不会砍伐。及树长大,则被认为有神所附,奉为村中的风水树而加以保护和祭拜。木棉广泛分布于肇庆城乡,来肇庆游玩的客人相信都会肇庆七星岩牌坊两侧八株高大壮美的木棉树留下深刻的印象。
木棉自古以来在西江两岸有大量的野生林,开放时如火凤飞舞,又犹如珊瑚千万,明艳照人,甚至花落入水,亦如盏盏水灯将西江水染红,多得船桨亦划不开。明末清初学者屈大均对肇庆木棉丽景亦相当推崇他在康熙二十四年夏乘船途经肇庆时曾作木棉三首,形象地描绘了当时肇庆西江两岸木棉盛放的动人画卷,将盛开的木棉比作珊瑚、烛龙、水灯、火凤,充满了浪漫与豪放的情怀:
其一,西江最是木棉多,夹岸珊瑚十万柯,犹似烛龙明十日,照人天半玉颜酡。
其二,万朵随波似泛杯,浮沉又似水灯来。三江染尽桃花水,一道红泉划不开。
其三,木棉看与刺桐同,十丈花开接地红。朵朵中心含火凤,一春飞满祝融宫。
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亦对此行程的印象有精彩描述:“舟自牂牁江而上至端州,自南津、清岐二口而上至四会,夹岸多是木棉,身长十余丈,直穿古榕而出,千枝万条,如珊瑚琅玕丛生。花垂至地,其落而随流者,又如水灯出没,染波欲红。自春仲至孟夏,连村接野,无处不开,诚天下之丽景也”
木棉亦广植于肇庆的寺观园林之中,清人王士祯在《羚羊寺》一文中亦描绘了西江羚羊山著名的寺庙羚羊寺的木棉景观。诗中有云:”古寺四月中,尚有木棉花。殷红照羚羊,苔壁何纷葩。”
▲七星岩牌坊的木棉花
现今木棉在321国道滨西江德庆路段附近仍较为多见,其中不乏数百年饱经沧桑的老树,但已不复“连村接野,无处不开”的景况,而羚羊古寺已湮没于历史洪流,羚羊山的木棉树现今也为数寥寥,“夹岸珊瑚十万柯”、“染波欲红”的壮丽景色不复存在,这是令人可惜的事情。期待在 *** 相关部门的努力下,能再现西江两岸木棉盛放的灿烂美景。
7.荷花——放莲船,采莲花,星岩东去是侬家
▲七星岩红莲湖的荷花
荷花为睡莲科莲属水生植物,又名莲花、水芙蓉等。肇庆地势低洼,由于西江水经常泛滥形成沥湖,形成湖网密集、低洼潮湿的生态环境,非常适合水生植物的生长。肇庆自古以来天然分布与种植着许多水生植物如荷花、芡实、蒲草等,形成具有特色的湖网植物景观。肇庆人种荷食藕代代相传,已有一千多年的种植历史。荷花具有极强的观赏价值与经济价值,花、叶、果、实、藕均可作插花用材。其叶可煮粥、有清凉消暑的功效;花可泡茶,清香沁人;莲子具有药用保健及食用价值;地下茎——莲藕则是人们餐桌的美食。肇庆莲藕以粉糯鲜香的品质而备受好评。肇庆人做菜喜用莲藕,有“无藕不成宴”的说法。常用的做法是荷叶鸡、荷叶饭、糯米鸡、荷叶排骨,荷香鸡,莲藕肇庆煲、莲藕汤、莲料焖花腩等。其中糖莲藕、糖莲子是肇庆重要的旅游手信。
▲肇庆宝月塘的荷花
荷花为佛教五树六花之一,是洁净无尘、吉祥如意、和合圆满以及君子之风的象征。肇庆荷文化历史悠久,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文、楹联和传说,有文字记载的至少可追溯到宋代。自古以来赏荷胜地以星湖(沥湖)及宝月台最为著名。肇庆“宝月荷香”景点自宋代以来都被评为“端城十景”和“肇庆八景”之一,有“宝月台榭万荷香”的美誉。明诗人梁敏在《沥湖采莲曲》中写道:“放莲船,采莲花,星岩东去是侬家,罗裙绮袖披明霞。”现今星湖风景区赏荷的更佳点是红莲湖。
荷花于1986年被评为肇庆市的市花。市花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和展现城市特色的“名片”,因此弘扬荷文化,充分利用市花文化塑造宣传肇庆和合圆满、洁净优美的城市形象,也应成为创建肇庆花园式风景旅游城市的一项重要内容。
8.鸡蛋花——清芬秀丽花长开
▲仙女湖出米洞的鸡蛋花
鸡蛋花别名缅栀子、蛋黄花、印度素馨、大季花,为夹竹桃科鸡蛋花属落叶小乔木,其花“大如小酒杯,六瓣,瓣皆左纽,白色,近蕊则黄,有香甚缛,落地数日,朵朵鲜芬不败。”(清.屈大均),数百年前从国外引入,也是肇庆市的双市花之一。鸡蛋花常植于佛教寺庙,与荷花同属佛教的五树六花之一,故又名“庙树”或“塔树”。鸡蛋花花期长,开花时清香扑鼻,拾下的花瓣晒干可泡茶,其汤色金黄,清香回甘,兼有消暑保健之效,是肇庆人们喜欢的保健茶,也是广东凉茶五花茶的重要成分之一。
鸡蛋花粗生易长,清芬秀丽,深受肇庆人们的喜爱,在肇庆城乡栽植范围较广,现今无论房前屋外还是公园广场均遍植鸡蛋花,成为肇庆重要的特色景观。鸡蛋花茶也成为肇庆重要的旅游商品。在七星岩景区的玉屏岩石山有成片的鸡蛋花林,仙女湖出米洞口有一株过百年的鸡蛋花盘桓于其上,老干虬枝,花开灿烂,令人人过目不忘。
▲桃溪书院的鸡蛋花
肇庆老鼎跃龙庵也有数百年的鸡蛋花。在鼎湖区沙浦镇桃溪书院旧址前有一棵与书院同龄的700年的鸡蛋花树,树高10多米,虬枝苍劲,花繁叶茂,绿荫如盖。据说,该树当属岭南最为古老的鸡蛋花树。鸡蛋花的花语是幸福、新生、孕育与希望,与肇庆宜居宜游的生态旅游城市特质特别相配,应在肇庆城市建设中多加宣传与应用。
9.紫背天葵——客来不用茶和酒,紫背天葵酌满怀
▲紫背天葵
紫背天葵别名丹叶、散血子,为秋海棠科秋海棠属草本植物,花粉红色,叶面有白色腺点,叶背紫红色,自然生长在无污染的阴湿的谷壁上。紫背天葵为鼎湖山特产,如果你到云溪—老鼎景区游玩,仔细观察老龙潭四周的崖壁,常可以发现这种心形叶直接从地上长出的小植物。
▲紫背天葵茶
紫背天葵晒干后变成纯紫色,用开水冲泡,汤色紫红,味微酸,清香可口,若加入少许白糖,其味更佳,能消署除热,润燥止咳又有助消化、健胃、解酒之效。六十年代,郭沫若视察肇庆,饮了紫背天葵茶,曾作诗写道:“客来不用茶和酒,紫背天葵酌满怀。”郭老的这两句名诗充分展现了肇庆人们热情好客、朴实大方的性格,也令鼎湖山紫背天葵更名闻天下。由于紫背天葵适生的温湿范围狭窄,属典型的阴生性和酸性土植物,加上长期的采挖破坏,目前天然的紫背天葵数量已极少,被列为珍稀保护植物。现在紫背天葵可以通过分株及组织培养进行人工繁殖,但由于紫背天葵植株矮小、生长条件要求较为严苛,产量不高。紫背天葵作为肇庆特产,在各景区均有销售,干品售价一般在150-200元一斤左右。紫背天葵茶适合作为特色饮品在肇庆的茶肆酒楼及旅业场馆推广应用,凸显肇庆特有的旅游味道。
10.吊钟花——道是鼎湖山上采,一苞九个倒悬钟
吊钟花又名铃儿花、金钟花,原产于中国华南地区,为杜鹃花科吊钟花属半落叶灌木。吊钟花不耐平地高温,自然分布于西江流域海拔500米以上的疏林中。吊钟花的花型优美独特,花朵盛放时犹如一簇簇红润晶莹的小铃铛倒挂于枝梢上,寓意吉祥,民间有所谓“金钟一响,黄金万两”之说,常用作大型切花,加上花期约在阳历的1月中旬至2月中旬,恰逢新春佳节,自古以来就是广州、香港、肇庆一带传统的年花,迎春佳品。据19世纪咸丰、同治年间的张心泰在《粤游小志》中记载:“每届年暮,广州城内双门底,卖吊钟花与水仙花成市,如云如霞,大家小户,售供座几,以娱岁华”。
▲吊钟花
吊钟花是广东传统的特色名花,而肇庆鼎湖山产的吊钟花更是广东珠三角地区花市的主角,因其品质而闻名遐尔。清朝人徐澄溥在《菊坡团舍集》岁暮杂诗有云:“双门花市走憧憧,满插箩筐大树秾,道是鼎湖山上采,一苞九个倒悬钟。”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上也写道:“吊钟花出鼎湖山。此花并木折下,能耐久,腊尽多卖于街,土人市以度岁,取其置瓶中不萎也。” 又据《肇庆府志》载:“吊钟花,木本…..每簇九花,岭南处处有之,惟顶湖山所产,每簇十二花。”作为岭南特色名花的代表,吊钟花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集中体现了岭南花文化中讲究花开富贵、热闹喜庆、应景应时的特有审美要求。肇庆是广东吊钟花的主产地,烂柯山、鼎湖山以及广宁联合镇是吊钟花的天然产地,但由于过度砍伐和缺少合理保护,目前上述地区野生的吊钟花已为数不多。吊钟花无论成株还是切花都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在风景园林方面如能善加利用,将能营造出具有肇庆地域特色的优美的植物景观。目前吊钟花在广宁县、德庆县与高要区均已有一定数量的人工驯化种植,但在优质品种、耐热品种的选育研究以及园林上的推广应用方面仍存在努力的空间。
“西江风”讲座
“西江风”系列人文社科讲座由肇庆市社会科学普及协会、端州图书馆共同主办,至今已举办十九期。有意参加讲座的市民,可关注端州图书馆有关日程安排,或通过“端州发布”公众号阅读讲座精华内容。
备注:图片源于 *** ;文字版权归陈丽晖本人所有,若引用请标明出处。
昨天在聊天的时候,听老钱说;夏天无这种草药是一种非常好的草药。有活血通络,行气止痛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中风偏瘫,跌扑损伤,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等。中风偏瘫是一种非常难医的病,碰巧小蔡的姥姥在不久前发生了中风偏瘫,当小蔡一听说夏天无这种草药可以治疗中风偏瘫的时候,他显得非常高兴。所以在第二天的一大早,小蔡就邀请我和他一起出门,跑了许多的路才到了田间地头,想在这里找一些夏天无给他的姥姥吃。我们在田间地头找了大半天,非常顺利地找到了半斤左右。当我们俩高高兴兴地拿给老钱看的时候,老钱却说;这不是什么夏天无,是一种叫天葵子的植物。老钱的话如同一记闷拳打得我们俩晕头转向,他看见了我们一脸的非常无奈就和我们说;你们俩找到的这种天葵子也是一种草药。你们看;这是一种多年生的小草本,高10-30cm。块根长1-2cm,粗3-6mm,外皮棕黑色。茎直立,1-3条,上部有分枝,被稀疏白色柔毛。基生叶为三出复叶;叶柄长3-12cm,基部扩大呈鞘状;叶片轮廓卵圆形或肾形,长1.2-3cm;小叶扇状菱形或倒卵状菱形,长0.6-2.5cm,宽1-2.8cm,3深裂,深裂片又作2-3圆齿状缺刻裂,两面无毛,下面常带紫色;茎生叶较小,互生,叶柄较短。
单歧或二歧聚伞花序,花梗长1-2.5cm,被白色细柔毛;苞片、小苞片叶状,3裂或不裂;花两性,小,直径4-6mm;萼片5,花瓣状,狭椭圆形,长4-6mm,宽1.2-2.5mm,白色,常带淡紫色,先端圆钝;花瓣5,匙形,长2.5-3.5mm,先端近截形,基部凸起呈囊状;雄蕊8-14,花丝下部变宽,花药宽椭圆形,黄色;退化雄蕊2,线状披针形,位于雄蕊内侧,白色膜质,与花丝近等长;心皮3-4,花柱短,先端向外反卷,无毛。蓇葖果3-4,长6-7mm,宽2mm,表面具横向脉状,先端有小细喙。种子多数,卵状椭圆形,长约1mm,黑褐色,表面有小瘤状突起。花期3-4月。果期4-5月。
天葵子的别名又叫:紫背天葵、天葵、天葵草、千年老鼠屎、金耗子屎、夏无踪、散血球、天葵子。呈不规则短柱状、纺锤状或块状,略弯曲,长1~3cm ,直径0。5~1cm。表面暗褐色至灰黑色,具不规则的皱纹及须根或须根痕。顶端常有茎叶残基,外被数层黄褐色鞘状鳞片。质较软,易折断,断面皮部类白色,木部黄白色或黄棕色,略呈放射状。
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生于疏林下、草丛、沟边路旁或山谷地较阴处
气微,味甘、微苦辛。归心,肝经。有解毒;散结的作用。可以治疗乳痈,瘰疬,疮毒,妇人血崩,带下,小儿惊风。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烂敷。
民间便方;
如果有人患了乳痈:可以用天葵子21至30克。捣烂,以好酒煮沸冲服;或酒水各半煎服。
治疗毒疮,或者消除红肿:可以用天葵子21至30克,捣烂外敷。
治疗妇女的红崩或者白带:可以用天葵子千15克。分别放在甜酒中熬以治白带;熬和红糖吃一起熬可以治疗红崩。
小儿惊风:可以用
天葵子干研成粉末,每次1,5克。用开水吞服。
老钱详细地和我们讲解了天葵子的形态和作用。最后又带我们去了一趟田间地头,大概化了一个小时才找到了我们所要找的夏天无这种草药。我们仔细地看了看才知道夏天无原来是这样的。。。。。。
谢谢关注《认识是宝>>每天来这里共同进步,共同成长!欢迎关注,收藏,转发,评论!
春天来了,无论是在路边、公园还是小区,总能看到各种各样的野花野草,它们星星点点,遍布城市、郊野、乡村,将春天妆点得格外灿烂。
下面带大家一起认识生活中常见的 15 种野花,各地公园和郊野绿地上,到处都有它们的身影。看看这些野花你都认识吗?
01蒲公英
开花时间,3~9月。最常见的小野花之一,又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等,全国各地都有生长,在路边、空地等向阳的地方经常能看到它。
02荠菜
开花时间,3~5月。别名菱角菜、地米菜等。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它长在日照充足的路边等地方,会开出白色的花,特征是开花后会结出心形的荚。
03 *** 婆婆纳
开花时间,3~5月。网红小野花,分布于我国华东、华中及贵州、云南、新疆、 *** 东部。早春的时候,它会在路边或空地等向阳的地方成片地茂密生长。
04酢浆草
开花时间,3~10月。又名酸浆草、酸酸草、酸 *** 等。广布于中国各地,它不仅长在空地、草原等地方,连在路边的沥青裂缝里,茎也能匍匐繁衍得越来越多,是一种生命力很顽强的植物。
05鱼腥草
开花时间,5~8月。有很多别名,如狗心草、折耳根、狗点耳等。在半阴的草丛等地方大量丛生,蔓延很广。从古时候起就被当作药材,南方一些地区也喜欢把它的叶子和茎当作食物。
06野芝麻
开花时间,3~6月。别名野藿香、山麦胡、山苏子等。在树林边或树下等地方成丛生长,花有白色、粉色和浅黄色等多种颜色。嫩芽可食,在法国等地,人们也将它作为 *** 化妆水的原料。
07附地菜
开花时间,3~5月。别名鸡肠草、地胡椒、雀扑拉、黄瓜香等。在日照比较充足的草地等处生长,会开出水蓝色的小巧玲珑的花。
08泥胡菜
开花时间,3~5月。生长在荒废的田地等地方,可以长到将近1米高。这种花特别好认,记得是个粉紫色爆炸头就行,而且花朵下面有点儿刺头。
09毛茛
开花时间,4~5月。别名野芹菜、山辣椒、毛芹菜等。在树林边缘日照较充足的地方成丛生长。黄色的花瓣犹如涂了黄油一般,发出润泽的光。虽然姿态窈窕,但其叶、茎、根全株有毒。
10野豌豆
开花时间,3~5月。别名滇野豌豆、黑荚巢菜等。多生在向阳的地方,开很多紫红色的小小的花。在路边或者公园之类的地方可以看到它,有时候从叶子顶端伸出来的蔓须会缠绕在栅栏上。
11天葵
开花时间,3~5月。别名雷丸草、夏无踪、小乌头、老鼠屎草、旱铜钱草等。生长在树林边缘等背阴的地方,开出小小的白花。在中国,人们把它的根当作中药的原料。
12繁缕
开花时间,2~5月。别名鹅肠菜、鹅耳伸筋、 鸡儿肠等。在空地或者草丛里可以看到很多繁缕。它那柔软的叶子,非常受小鸟和兔子的喜欢。
13蛇莓
开花时间,4~5月。别名非常多,如蛇泡草、 野草莓、地莓等。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在水田边、路边、堤坝等土地略湿润、草木繁茂的地方匍匐生长。长着可爱的红色果实,果实无毒,可以吃。
14通泉草
开花时间,4~5月。别名汤湿草、猪胡椒、野田菜、鹅肠草、绿蓝花、五瓣梅等。生长在土地柔软湿润、日照充足的地方。
15刻叶紫堇
开花时间,4~6月。喜欢长在树荫下柔软湿润的土地中,花紫红色至紫色,稀淡蓝色至苍白色。全草可入药。
看过上文的介绍,这15种生活中常见的野花你都认识了吗?
现在正是踏青的季节,大家不妨休息日去郊野,认识一下这些野花吧!
(欢迎分享,感谢支持!)
防疫重营养强体魄,每天吃这些提高免疫力编者按:疫情期间,免疫力就是“防护服”。随着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总体态势的积极向好,很多人开始返岗复产复工,大家的接触越来越密切。那么,如何“提自身之正气”呢?重营养、强体魄、好心态,你是否做到了?
提到重营养,不少人想象中是:鱼禽畜蛋奶,都是好蛋白,到我碗里来!的确,优质蛋白质对增强抵抗力非常重要,但还有一大类食物也是“防疫排头兵”。这类食物品种繁多、色彩缤纷,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C、B族维生素、钙、铁等维生素、矿物质,与机体免疫屏障的构成与维护、以及能否产生清除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密切相关。
这类食物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很多不为人知的植物化学物,在促进肠道蠕动、帮助肠道益生菌增殖、抗炎、预防肿瘤等方面有独到之处。您猜到了吗?这类食物就是——蔬菜!
简而言之,我们要多吃蔬菜,做到餐餐有蔬菜、多选深色蔬菜。那么,具体怎么做呢?
之一步,保证蔬菜总量(每人每天一斤菜),深色蔬菜占一半(每人每天250克),并有适量菌藻类。
第二步,要做到品种多、颜色深。每人每天蔬菜至少4种(含1种深绿色叶菜、1种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1种其他深色蔬菜),每周不少于10种。
不同种类蔬菜的营养成分含量差异大,多种蔬菜搭配着吃、换着样吃才更有营养。深色蔬菜则比浅色蔬菜含有更多的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钾、钙、植物化学物等。此外,绿色叶菜、高钾低钠蔬菜有利于降低2型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风险,要特别注意选购。
1深绿色叶菜
常见蔬菜:菠菜、落葵(木耳菜)、荠菜、绿苋菜、蕹菜(空心菜)、茼蒿、茴香、油麦菜、香菜、冬葵(冬寒菜)、菜薹、乌塌菜、鸡毛菜、油菜、小白菜(青菜)、盖菜(芥菜)、快菜、苦荬菜(苦菜)、红薯叶、芹菜叶、莴笋叶、萝卜缨、豌豆尖等
营养特点和采购建议:富含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C、钙、钾、镁等,每天最少1种,不少于125克,每周7~10种。糖尿病人每天深色叶菜更好达到175克。
2其他深色蔬菜(包括深红、深紫、深黄等)
常见蔬菜:胡萝卜、番茄、南瓜、红辣椒、彩椒、紫背天葵、红苋菜、紫甘兰、金针菜(黄花菜)、青蒜、韭菜、豇豆、白豆角、西洋菜等
营养特点和采购建议:富含胡萝卜素,是体内维生素A的重要来源,每周5~7种,所有深色蔬菜的量每天要满足250克。
3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
常见蔬菜:上述深绿色叶菜(除外油麦菜、蕹菜、红薯叶)、西兰花、甜椒(柿子椒)、青椒、苦瓜、芥菜(雪里蕻)、圆白菜(卷心菜)、大白菜、蒜苗、苤蓝、水萝卜、樱桃番茄等
营养特点和采购建议:这类蔬菜富含维生素C(>30mg/100g可食部),成人每日维生素C推荐摄入量为100mg,每天应摄入这类蔬菜100~175克以满足机体对维生素C的需要。
4高钾低钠的蔬菜
常见蔬菜:鲜豆类蔬菜(毛豆、蚕豆、豌豆、油豆角、刀豆、豆角、四季豆)、红辣椒、彩椒、樱桃番茄、苦瓜、蛇豆(蛇瓜)、南瓜、蒜苗、韭菜、红菜薹、竹笋、春笋(鲜)、百合(鲜)、南瓜藤、菱角、芋头等
营养特点和采购建议:这类蔬菜高钾低钠(钾>200mg/100g可食部、钠<10mg/100g可食部),是高血压患者应该多选用的蔬菜。
第三步,餐餐有蔬菜。
早餐最少要有1种蔬菜,至少50克。可以是单一蔬菜,例如炒豆芽菜、杏仁菠菜、黄瓜、樱桃番茄、蒸南瓜等,也可以把蔬菜加入主食,例如疙瘩汤、热汤面、三明治、蔬菜卷饼、糊塌子、菜团子等。
其次,中餐、晚餐至少各有不同的2~3种蔬菜,蔬菜的量要占整个餐盘的1/3,中餐更好能达到250克,晚餐更好达到200克。
吃菜小技巧
(1)首先搭配好每天早餐的蔬菜
(2)每天至少选择一种深绿色叶菜,不重样,一周至少7种。
(3)选择其他的深色蔬菜、富含维生素C、高钾低钠蔬菜。
(4)选择豆类蔬菜、薯类、菌藻类、芽苗菜、笋类等进行搭配。(人民健康网综合自北京市疾控中心微信公众号)
防疫重营养强体魄,每天吃这些提高免疫力编者按:疫情期间,免疫力就是“防护服”。随着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总体态势的积极向好,很多人开始返岗复产复工,大家的接触越来越密切。那么,如何“提自身之正气”呢?重营养、强体魄、好心态,你是否做到了?
提到重营养,不少人想象中是:鱼禽畜蛋奶,都是好蛋白,到我碗里来!的确,优质蛋白质对增强抵抗力非常重要,但还有一大类食物也是“防疫排头兵”。这类食物品种繁多、色彩缤纷,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C、B族维生素、钙、铁等维生素、矿物质,与机体免疫屏障的构成与维护、以及能否产生清除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密切相关。
这类食物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很多不为人知的植物化学物,在促进肠道蠕动、帮助肠道益生菌增殖、抗炎、预防肿瘤等方面有独到之处。您猜到了吗?这类食物就是——蔬菜!
简而言之,我们要多吃蔬菜,做到餐餐有蔬菜、多选深色蔬菜。那么,具体怎么做呢?
之一步,保证蔬菜总量(每人每天一斤菜),深色蔬菜占一半(每人每天250克),并有适量菌藻类。
第二步,要做到品种多、颜色深。每人每天蔬菜至少4种(含1种深绿色叶菜、1种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1种其他深色蔬菜),每周不少于10种。
不同种类蔬菜的营养成分含量差异大,多种蔬菜搭配着吃、换着样吃才更有营养。深色蔬菜则比浅色蔬菜含有更多的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钾、钙、植物化学物等。此外,绿色叶菜、高钾低钠蔬菜有利于降低2型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风险,要特别注意选购。
1深绿色叶菜
常见蔬菜:菠菜、落葵(木耳菜)、荠菜、绿苋菜、蕹菜(空心菜)、茼蒿、茴香、油麦菜、香菜、冬葵(冬寒菜)、菜薹、乌塌菜、鸡毛菜、油菜、小白菜(青菜)、盖菜(芥菜)、快菜、苦荬菜(苦菜)、红薯叶、芹菜叶、莴笋叶、萝卜缨、豌豆尖等
营养特点和采购建议:富含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C、钙、钾、镁等,每天最少1种,不少于125克,每周7~10种。糖尿病人每天深色叶菜更好达到175克。
2其他深色蔬菜(包括深红、深紫、深黄等)
常见蔬菜:胡萝卜、番茄、南瓜、红辣椒、彩椒、紫背天葵、红苋菜、紫甘兰、金针菜(黄花菜)、青蒜、韭菜、豇豆、白豆角、西洋菜等
营养特点和采购建议:富含胡萝卜素,是体内维生素A的重要来源,每周5~7种,所有深色蔬菜的量每天要满足250克。
3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
常见蔬菜:上述深绿色叶菜(除外油麦菜、蕹菜、红薯叶)、西兰花、甜椒(柿子椒)、青椒、苦瓜、芥菜(雪里蕻)、圆白菜(卷心菜)、大白菜、蒜苗、苤蓝、水萝卜、樱桃番茄等
营养特点和采购建议:这类蔬菜富含维生素C(>30mg/100g可食部),成人每日维生素C推荐摄入量为100mg,每天应摄入这类蔬菜100~175克以满足机体对维生素C的需要。
4高钾低钠的蔬菜
常见蔬菜:鲜豆类蔬菜(毛豆、蚕豆、豌豆、油豆角、刀豆、豆角、四季豆)、红辣椒、彩椒、樱桃番茄、苦瓜、蛇豆(蛇瓜)、南瓜、蒜苗、韭菜、红菜薹、竹笋、春笋(鲜)、百合(鲜)、南瓜藤、菱角、芋头等
营养特点和采购建议:这类蔬菜高钾低钠(钾>200mg/100g可食部、钠<10mg/100g可食部),是高血压患者应该多选用的蔬菜。
第三步,餐餐有蔬菜。
早餐最少要有1种蔬菜,至少50克。可以是单一蔬菜,例如炒豆芽菜、杏仁菠菜、黄瓜、樱桃番茄、蒸南瓜等,也可以把蔬菜加入主食,例如疙瘩汤、热汤面、三明治、蔬菜卷饼、糊塌子、菜团子等。
其次,中餐、晚餐至少各有不同的2~3种蔬菜,蔬菜的量要占整个餐盘的1/3,中餐更好能达到250克,晚餐更好达到200克。
吃菜小技巧
(1)首先搭配好每天早餐的蔬菜
(2)每天至少选择一种深绿色叶菜,不重样,一周至少7种。
(3)选择其他的深色蔬菜、富含维生素C、高钾低钠蔬菜。
(4)选择豆类蔬菜、薯类、菌藻类、芽苗菜、笋类等进行搭配。(人民健康网综合自北京市疾控中心微信公众号)